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动设计论文

互动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7 03:39:01

互动设计论文

互动设计论文篇(1)

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而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充分运用互动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强表达效果,传递产品的基本信息。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人们信息获取途径起了很大的变化,在信息途径的变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信息的审美方式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在对包装设计的审美观念上,实用性、简单性等原有的包装文化内涵产生变化。而以消费者需要参与的致力于开发商品的趣味性、可参与性和多维化的包装审美价值取向的比重逐渐增强,成为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内涵。而上述的包装设计内涵,对网络化时代中包装互动性表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相关原则。在这些原则的要求下,互动性的设计要求,改变了包装的原有设计形态,此前作为信息传达工具和具有方便消费者携带使用的包装,在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上出现了转型。包装设计的互动性表达,更加突出了包装作为商品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附属品的地位。在消费者审美情趣和审美眼光逐渐转向的当代,如何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变化,推出更多的符合网络时代消费者所认同包装,将互动性设计理念融入包装设计中,是包装设计师所应着力注意的。

2互动设计在包装设计的应用的必要性

互动设计是从传统设计、可用性和工程领域中吸取理论和技术,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对传统设计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理念。其对包装设计也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产品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针对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受众的喜好等相关因素,运用巧妙的工艺制作手段,为产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产品包装的设计中包含着包装的材料设计及选择包装的视觉表达效果及包装的造型塑造等不同方面的内涵。产品的包装设计,在互动设计中,要着力于对产品的人文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等方面进行专门设计。使得设计产品的表达效果和方式,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互动设计是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人们打破对传统审美模式和审美情趣的嬗变。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网络化时代。以此为包装设计原则,设计出成功的产品包装,使得产品的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接受,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忠诚的消费者群体。

3互动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路径

包装设计的互动性,使设计不再是一次元的、单方向传达的设计,使静态的元素产生了动态感。而包装设计形成的互动性应用也有其内在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

3.1包装设计的互动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互动性体验不是建立在对传统包装设计的实用性的反叛,而是更好地扩展其实用性,为广大客户带来方便、便捷和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注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全盘考虑在综合的基础上,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是运用设计包装体验的前提。

3.2在互动设计中,充分展现产品包装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表达效果。

实现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在于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充分的吸引力,而充满趣味的造型设计、形象设计和视觉体验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以广为人知的动画形象充满趣味的动画主人公为包装视觉形象的包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小朋友的喜爱。同样,将这种趣味延伸到其他方面中,如造型形象和外在形态的设计,以趣味性为基础,使得产品具有更为广泛的互动效果。并且,当产品得到更多的消费者认可的时候,他们在相互互动之中也极大地拓展了这种相互互动的外延。另外,趣味化的这些特点正是后现代主义的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崇尚非标准,多样化与分散化;崇尚个性,追求自然发生”的思想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审美阶段,以趣味性推动产品包装的认可度,提升消费者与产品包装本身、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3将静态的包装设计转变为更具动态特性的包装。

互动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 艺术理论课 专业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9-02

[作者简介]李文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吉林132013)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基础造型课程,一部分是专业课程,还有一部分是艺术理论课程。这三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出发设置的,彼此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离不开扎实的造型能力,离不开设计专业知识构架,更离不开艺术史论知识的文化内涵。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艺术专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以史为鉴,了解、借鉴并会应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之路。同时艺术理论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所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够学分才学习该课程的,致使该课程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与理论课缺少互动与衔接

艺术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与专业课程互动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传统的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是各自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这类课程教学效果的互动与衔接。例如,目前艺术院校理论课已纳入基础课程体系,课程基本上是专任专教,有的专业任课教师从没教过理论课,也不知如何建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更不知学生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结果使艺术理论课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作品的生命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而史论课程的教学是构建学生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有关设计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设计创造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创意思维能力。艺术类专业史论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中外设计鉴赏与艺术比较研究等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还包括相关学科的导人,例如文学、电影、音乐等。然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史论课程多数是为了学分与考试,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失去了理论课指导实践、导引实践的重要意义。

2.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20世纪90年代,艺术史论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陆续在全国各大学及艺术类院校开设。从专业发展逻辑看,这些课程本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觉得史论课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将所学史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以实现史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整合,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仍以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共鸣;此外,就课程性质本身来说,理论中的一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不同时期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以及相关的代表性设计师及作品等,发挥的空间有限,很难讲出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破解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

虽然高校艺术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已引起艺术院校有关教师的重视,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目前很少有人从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效能互动并整体构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当下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摆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新生专业课导入教育

由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丰富的专业课教师以专题讲座形式,在新生进入正式专业学习之前向其介绍未来四年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明了设计专业课程和艺术史论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门课程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未来四年的专业学习计划及每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做好具体安排,使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引用一些成功的专业设计案例加以说明。例如,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包括会徽、火炬、奖牌、颁奖礼服乃至开幕式设计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在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以及各自风格及其与整体风格的呼应等内涵的形象生动的讲解,学生自然会明了学习艺术理论课程的重大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其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调整专业课与理论课开课顺序

打破以往艺术理论课和专业课并行授课模式,使艺术史论课开课安排在设计专业课程之前。艺术史论课程就像素描、色彩课程一样,是为正式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果素描、色彩课程是为了强化学生造型和色彩感知整合能力,那么艺术史论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及相关艺术理论的认知。在学习设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艺术史论课程,不但符合学生学习的渐进规律,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更有文化内涵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打破已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

为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应打破专业教学实践以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课教学可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在教学内容上增设经典案例分析等环节。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从事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问津艺术理论课程,而从事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大多专攻自己授课领域的研究。这种“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及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此,只有将这种模式打破,专业课程教师才能真正地将艺术史论知识融入到自己及学生的设计实践当中,真正做到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互动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 深度学习;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44-03

1 深度学习概述

我国学者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间进行分析和联系,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途径,更加重视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刻理解以及长久保持。此外深度学习要求能够实现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通过对深度学习概念的深度剖析,笔者以为深度学习具有图1所示特征。

2 学习环境设计的相关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个属性,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2]。

情境――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学习情境创设要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提供帮助,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协作――学习者在学习中要积极进行有利于学习效果的互帮互助,因此,“协作”是学习者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必须积极考虑和精心设计的环节。

会话――“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中心环节,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情感沟通及知识探讨。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源,然后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

情境认知理论及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情境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总结为:1)强调情境要真实,它是一切进行认知学习和认知行为的基础;2)学习的有效进行要有一定的情境或文化背景,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共同体积极互动的过程;3)强调学习中要有认知工具辅助,还强调构建学习共同体;4)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个人理解,并且要对学习过程积极反思;5)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

情境认知理论为学习环境的设计给予诸多启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1)提供合适的活动和任务;2)创设贴近事实的学习情境;3)促进知识建构;4)提供适合认知工具作为教学支架,辅助学生学习;5)提供真实的评价反馈。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维果茨基提出社会文化发展的学习理论,他认为社会交互作用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并向人们解释了要进行合作学习的原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有:1)要注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环境中尽量提供学生和教师便捷的交互途径,这样的交互对学生个体的知识获得和认知发展是极为重要的;2)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根据学习者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架,使学习者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思路

1)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大量知识的持有者,教学过程就是实现知识的传递。而在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角色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促者。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和理解动态的环境;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意义建构者。这种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能同时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践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2)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即知识生成的环境应尽可能地与概念被实际应用的情境相接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相关的实践展示相互关联起来,指导学生来探究问题的原型。这种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为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了有意义的铺垫,有助于学生积极的知识迁移。

3)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思想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3]。它能促进学习者完成认知,帮助学习者进行思维,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综合思维。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有助于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

4)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活动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的过程要以某种社会文化为背景,然后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设计模型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的搭建,核心就是促进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形成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汉纳芬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是一种贯一设计(Grounded Design),即要符合贯一设计原则[4]。他认为贯一设计原则有四大条件:1)设计必须以普遍接受的理论框架作支撑;2)所得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必须相一致;3)可以适当地在可参照的环境中对设计的过程进行启发式的应用;4)贯一设计模型会在应用中得到验证。

该模型的设计思路整体上坚持了贯一设计的原则,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设计,如图2所示。

4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案例――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信息技术是门年轻的课程,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创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以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笔者认为如下面所述。

学习任务设计

1)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师一定要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去设计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自学教材,实现问题解决。

2)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由于不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由浅及深、先易后难,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不同程度任务的完成,增强学习者学习自信。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任务设计:1)在Word软件中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2)利用教师所给素材制作精美贺卡;3)学生自己收集素材设计一张贺卡来表达“爱心或祝愿”。

学习情境设计

1)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创设情境即教师采用一定的语言、动作或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自然过渡到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习者进入充分的学习准备状态。

2)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真实的任务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展开教学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促进学习者实现迁移。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情境设计:1)展示“贺卡”作品,进行情境渲染,将学生带入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2)展示界面更为精美的“贺卡”作品,教师兼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

学习活动设计

1)学习活动中要实现互动性。在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交互性的实现。通过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互动,在学习者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不同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群体动力来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

2)学习活动设计要有多样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多样的学习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能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参与机会,易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活动设计。1)师生问答互动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展开课堂活动,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2)小组竞赛方式。自由选择小组成员来收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设计以“爱心与祝福”为主题贺卡,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加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互动,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又能训练智力,扩大他们的视野。

辅助工具设计

1)辅助工具的设计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提供包括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辅助工具,这样得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不同的渠道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2)辅助工具要有适用性。在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中,教师应当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工具,并对学习工具作简要介绍,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工具。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辅助工具设计:1)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小助手,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拓展性任务,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视频中来展示主要的操作步骤,方便学生参考,弥补班级授课的不足。

评价反馈设计

1)评价要实现多元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以固定的模式和答案对学生进行评价。

2)评价要有激励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响应,使他们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除了教师,要把评价引伸到课外,给学生的学习不断地注入新的催化剂。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评价设计:1)学生自评,学生对“贺卡”制作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需要继续提高的地方进行总结评价;2)小组互评,展示各组的作品进行组内、组间对比评价;3)教师评价,教师做全面的总结评价,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提升的肯定,更是激发起自身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21.

[2]段金菊.e-Learning环境下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2012(5):38-43.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互动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交互;教户;界面;技术

交互界面设计定义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是一种如何让产品变得易用,让使用过程变得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发生交互活动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已经涉及到多个学科,再研究交互设计时,需要和多领域多背景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当今的交互设计原则主要是以用户为设计中心,参考UCD理论的设计过程。以用户为中心的UCD(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理论可以算是一门哲学也可以算是一个过程。设计来源于用户的需求、目标和环境这一系列前提。UCD的设计过程侧重以人为本,比如用户的认知、感知和物理属性,以及用户的使用条件和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教户"界面设计概念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教户"设计这个名词。但是我觉得你应该不难理解。如今所谓的交互界面设计注重的是如何向用户传递信息。而忽略了用户主动提出问题与界面交流的环节。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如今的交互设计就像一栋花园洋房,虽然有许多房间可以让用户随意选择进出,但是无论从哪条路,进哪个房间都是系统所事先设计好的。而用户没有改造房子的权利。这种看似让用户随意操作的单方面系统我觉得并不能称得上交互设计。

如今我们评价某交互界面是否合理人性化的测试标准时看使用者能否在初期使用时就能无障碍得使用,并掌握该界面的主要功能(易学易用)。所以我觉得既然如此注重不借助外界帮助,靠系统自身让使用者学会使用这一标准的话,那如今的交互界面设计其实注重的只是一个"教户"功能。

因此我定义如今的交互界面设计依然停留在"教户"阶段。或者说如今大部分存在的交互界面设计都只能算是"教户"界面。

影响交互界面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说道现代交互设计大家一定有所概念,所谓交互设计从字面理解就是和用户能够交流,互动的设计形式。目前谈及交互设计时,我们脑海中一定会产生许多称得上为交互的设计案例或者模型。界面设计是交互设计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而网站设计又是界面设计中已经较为成熟的设计形式。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下这样2个模型

模型一:

说明性的介绍网站,它主要起到让用户根据自己需求查询,阅读,浏览信息的作用,是公司与消费者了解沟通的一种互动形式,也是大多数企业宣传推广自身形象的重要途径。我们俗称这一类网站为静态网页。静态网页占据了如今互联网上80%左右的存在比率。

模型二: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批批动态网页相继问世。一些网页运用Flash这一工具,通过与用户之间的进行游戏,提供娱乐平台等特殊交互形式,(如为使用者自动生成照片,在线游戏等)给浏览者意想不到的酷炫效果与反馈。使用体验远比静态网页深刻。

在对比之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后者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前者。(虽然这两个模型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与浏览者的交流互动,浏览者只是单方面的接受信息而已);两者的区别就好像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与学生和魔术师在舞台上互动的情况很类似。在和老师的互动中我们提出问题,等待老师单方面的回答。而在魔术师面前我们无法预测将要发生的是什么,或许下一秒"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虽然都自称是在互动,但后者给我们的意外效果使我们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老师和魔术师这个职业层面上说是技术和技巧的问题。同样,如果深化到界面设计的层面上来讲,说白了就是技术的力量。

交互设计的众多理论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当时技术的局限,也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研究消费者身上,隐喻(设计师要好好研究使用者,更好的研究他们的习惯,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准确的预判,这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技术最好地向他们传递信息!)虽然这些用户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依然觉得交互设计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有成熟的应用技术,设计就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求就有更多的呈现方式,就更容易被满足,信息也更容易传达。正所谓房子小才要螺丝壳里做道场,如果你身居豪宅,家具怎么放都很宽敞吧。

中国交互界面发展缓慢原因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交互领域,虽然交互设计在近年3G-4G发展的阶段,网络数据信息传输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仅是下载速度,用户的上传反馈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但是传输的方式和形式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9年Microsoft公司推出的Move Touch技术使国人大开眼界,认为"谁说鼠标键盘是最好的沟通形式"的宣言打开了进入交互新领域的大门。但是,谁又知道这只是微软推出的技术是已经在美国沉淀了好几年的"箱底货"呢。

我想信,中国绝对不缺少技术的创新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兼职经验体会告诉我,中国网络用户体验发展缓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利润的驱使。以网络购物为例,很多时候当商家发现有价值的消费领域--即网上购物形式,就希望尽快占领市场,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交换信息,取得利润,(产品能上架,能生成订单,能收到汇款就行了)就简单得做一些界面布局设计,而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开发更好的体验型界面,将交互界面做得更合理,体验更深刻。所以目前我们国内真正能称得上交互的界面设计在商业中的运用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交互界面设计"只具备了单方信息传递反馈的"教户"能力。

在这里有要申明下,我并不是主张如今交互设计理论学习无用的"无用论",良好的用户研究是如何正确适当运用技术的前提保证。况且技术的发展是不能拔苗助长的,如果在需要的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前提下,那我们就必须要学好互设计理论的必修课,好好学习当今交互设计理论,做到成功的"教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允许我将当今大多界面设计归类到我自定义的"教户"领域。)我只是希望通过此文能促使设计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合作机遇。毕竟理论脱离了技术就无法实现,技术脱离了理论研究就无用武之地。我相信只要我们注重技术在交互理论中的结合运用,"教户"界面一定能够完成向交互界面进化的完美蜕变!

【参考文献】

互动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教学改革 Sandwich教学法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12-03

一、Sandwich教学法

Sandwich教学法即“三明治”教学法,最早是1903 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在工程和船舶建筑系中开始实施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年为基本单位交替进行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俗称大Sandwich。后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将Sandwich教学理念应用于医学小班教学,建立Sandwich医学教学法,简称小Sandwich。小Sandwich教学法是一种小班教学中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小结汇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1] [2],将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穿插结合,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国内很多医学专业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目前正积极引进和广泛使用该教学法。[3]本文主要探讨将小Sandwich教学法运用于软件工程人机交互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

二、交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普适计算概念的普及,以苹果公司iPhone系列手机的出现为标志,计算机性能的评价指标也从比拼处理器速度、存储容量等客观硬指标转向为更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等主观软指标,软件企业对交互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和知识水平要求也逐步提高。[4]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从2004年开始开设本科生课程“用户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近年来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平均为140人 / 学年。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人机交互技术――原理与应用》(孟祥旭,李学庆编著)[5],该教材重点讲授软件开发中的交互设计原理、规则和设计方法,主要有交互设计的基本原理、交互模型,图形窗口与网页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工具使用等内容,总课时数为36课时,其中上机实验课为8小时。由于交互设计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新的设计模型和规则不断涌现,教学内容繁杂,学生往往面对一堆设计规则资料也感到无从下手,缺乏独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程也引入了一些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但分析讲解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仍需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方式。笔者将Sandwich教学法运用到交互设计案例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

(一)教学对象

笔者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120名学生,这部分学生此前已学习了关于交互设计基本原理、交互模型种类和特点的基本知识,以及WIMP窗互设计原理与规则,并进行了使用快速交互设计工具开发WIMP窗互界面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

选取《Web交互设计》中的内容,以“网络银行网站设计”为例,要求学生掌握网页交互设计中布局模型概念,能够运用网页设计规则进行细节设计,并能够用快速网页开发工具设计网站原型。

(三)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教师在讲授交互设计基本原理、交互模型、交互设计流程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即设计一个网络银行的网站(至少相应讨论课前一周),涉及网上银行的主要业务功能,如登录界面、查询账户、转账汇款、投资理财、个人信息设定等的交互界面设计;告知学生课后通过阅读教材、网上搜索、实际使用网上银行等手段收集资料,提供网页交互设计应掌握及熟悉的内容;课前教师按学生人数、问题数对学生进行分组,由于采用大班授课,难以按照[2]中学教学流程那种小班30人分5组每组6人的分组方式,而是按自然班分组,每个班约24人,每个小组使用其班号作为组号识别,每组推选1-3名代表作口头汇报,2-3名学生辅助。课前教师应准备汇报讨论记录表。

2.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参考[2]中采取的Sandwich教学法流程,但教学时间以周为单位轮替,分为课堂汇报讨论和课下分组讨论两部分。

第一轮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以案例为基础的Sandwich教学法后,引出话题,提出教学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时间为40-60分钟。本案例中提出5个问题,问题1:网页的视觉模型和视觉层次的定义分别是?网络银行的视觉模型和视觉层次是怎样的?问题2:网页有哪些设计元素?目前网络银行使用了哪些设计元素?问题3:网页有哪些内容框架模型?目前网络银行网页有哪些框架模型?问题4:网页的框架模型和银行业务功能模型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5:网页设计规则有哪些?目前的网络银行网站是如何使用这些规则的?

第二轮要求各组学生选出1-3名代表在课堂上汇报讨论结果,每个代表各汇报一个问题,时间为15-25分钟,汇报过程中由教师或某个小组的学生记录讨论结果,课后将各组汇报结果发给所有小组作为后续交叉讨论的基础。

第三轮进行交叉讨论,由教师将问题重新排序发给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课下在前组学生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补充新见解,并由每组再推荐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间可相互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汇报过程中仍由教师或某个小组的学生记录讨论结果。

第四轮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的顺序和性质总结对问题的认识,围绕学习目标逐一解释讨论中产生的分歧和疑惑。

第五轮展开“金鱼缸”讨论,即提出网页设计中的新问题,检查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整个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andwich教学法在交互设计课程中的流程

四、Sandwich教学法效果讨论

(一)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交互设计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推动力。Sandwich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中间穿插学生分组自学讨论,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搜索资料学习。由于有需要在小组内讨论或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其他组同学进行口头汇报的压力,因此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学习的内容,理清思路路并做成演示文稿才能顺利在课堂上演讲,由此学生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一些设计问题在书本上找不到最新的答案,需要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Sandwich教学法中学生在拿到教师分配的问题后,在小组讨论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小组成员用各种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课堂发言代表需要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将其条理化后在公开的课堂上汇报演讲,需要接受大课堂上其他组同学的质疑与评价。在交叉讨论阶段,对来自不同小组的结论,要求学生能进行分析、评价、补充,使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加全面,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交互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备课内容在讲台上从头到尾地讲授,由于交互设计规则内容的繁杂性,学生单纯坐着听讲很容易感到乏味。案例分析能让学生了解交互设计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已有解决方法,但讲授的主体仍在于教师。本次Sandwich教学法教学要求各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限时汇报发言,发言的学生很珍视发言机会,不同个性的学生发言风格迥异,他们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激起其他学生的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点评。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能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有关知识。

(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Sandwich教学法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围绕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小组代表需要与组员沟通收集、整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在汇报阶段小组代表更需要展示出思维的逻辑性,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点评、讨论来提高表达的连贯性,这些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在课堂汇报阶段,由于汇报时间受到限制,小组成员往往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汇报演讲,另一人负责控制设备,再有一人负责记录意见,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协同合作,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师综合素质

Sandwich教学法对教案撰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Sandwich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交错进行,每一部分的内容、过程和时间都要精心安排,因此要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认真思索提出讨论问题,即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又能够以点带面、以线成串形成知识体系;Sandwich教学法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驾驭课堂节奏的能力,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能够把控全局,引导和控制学生讨论的节奏,避免拖拉或虽讨论热烈但跑题等问题。可以说,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将促使教师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Sandwich教学法大班教学面临的问题:课堂内的思考和讨论时间相对有限,学生查阅到的资料、文献有限,对问题的分析与学习还不够深入;不能做到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在大课堂上发言、表现的机会;小组讨论受教师数量及精力限制,每个小组的学生只能自己控制讨论的节奏和质量,教师只能检查、监督个别小组的讨论情况;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客观评价手段。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Sandwich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50名学生对Sandwich教学的认同情况调查

五、总结

在当前交互设计领域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给学生现有的知识,而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落伍。

本文主要对在交互设计课程大班教学中应用Sandwich教学法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Sandwich教学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认可(见表1)。但目前还未找到合适的方式对该教学法下每个学生单独做成绩评价,仅是将该教学法作为整个课程中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旨在丰富教学形式,改善教学效果。总体而言,将该教学法应用到人机交互大班教学中是可行的,我们将进一步摸索以提高该教学法在整个课程中的应用比例。

[ 注 释 ]

[1] Kadmon M,Strittmatter-Haubold V.Desig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1.2,The structure of learning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sandwich-principle.In:IDFM Train the Trainer programme.Heidelberg:Akademie für wissenschaftliche Weiterbidung an der P?dagogischen Hochschule Heideberg,2005.

[2] 郑秀敏.“三明治”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46-48.

[3] 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3):55-56.

[4] 陈小武.从人机界面到人机交互的课程改革进展[J].计算机教育,2009(3):45,49-50.

互动设计论文篇(6)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加深学生对壁画设计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壁画设计的本质,这对提升学生壁画设计水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便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学习壁画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在壁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壁画设计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壁画设计水平,增强他们的壁画设计素质。

关键词:

壁画设计;互动式教学;教学研究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壁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模拟壁画设计作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跨度一般在60天左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理论课程的分布、壁画设计类型的侧重面、学生对壁画设计的应用情况。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将壁画设计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壁画设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壁画设计知识。

一、壁画设计教学的重点问题分析

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了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壁画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总结。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并能够对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把握。针对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文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把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1]。一般来说,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通常以移动桌椅设置活动场景,以促进教学的灵活性。在具体环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入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安排座位,也可以分组就坐。例如,本班的学生为40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将学生按兴趣与特长分组,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中,可以相互探讨,对设计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2]。壁画设计教学通常有以下一些重要环节需要认真把握:第一,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何对课程理论部分进行定量,把握好时间与内容的关系,根据时间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壁画设计的规律和相关理论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在进行实践壁画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第二,在进行壁画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辩证地对壁画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壁画设计时,能够大胆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壁画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如绘画技能、光学知识等,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对壁画设计进行创作,否则就会影响壁画设计的效果[3]。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着其规律涉及壁画,才能使自身的设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第三,在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实践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地给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明确壁画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这样能够进行有质量的壁画设计。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针对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壁画设计质量的提升良方。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壁画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法的根本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的良性互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激烈的讨论,阐释各自的见解,才能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并能使教师发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对壁画设计的理解[4]。

(一)构建有效的师生对应关系从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在密切的沟通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对学生搞“一刀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盘了解,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传统壁画设计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行壁画设计的教学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壁画设计学习当中[5]。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并且在沟通和讨论过程中,许多难点和疑点都能得到解决。

(二)坚持全方位探索把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壁画设计教学,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班级的实际,进行全方位探索,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课题进行优化设计,以“课题”将学生带入情景,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进行壁画设计。壁画设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利用适宜的课题,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壁画设计水平的提升。第二,在壁画设计过程中,应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壁画设计关键在于“设计”,而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6]。因此说,实践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要理论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实践少走弯路,才能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壁画设计。第三,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从多个层面对壁画内容进行分析[7]。壁画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壁画设计作品的欣赏能力,对名家设计的作品进行分析,弄明白优秀的作品“优”在哪里。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了,设计壁画作品也就有了品味了,壁画设计水平也就不一样了[8]。

(三)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沟通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壁画设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壁画设计[9]。为了进行更好的沟通,就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掌握了学生的特性,沟通也就水到渠成。当代大学生有朝气,自主性强,但心理年龄普遍偏低,针对这些实际,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进行壁画设计学习中。总之,在进行壁画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有效地沟通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壁画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发展,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童道琴.互动式教学探索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67-69.

〔2〕张军,吴荻,肖晓强,周丽涛.改进互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1):191-194.

〔3〕夏松超.试论短期壁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5,(07):177,179.

〔4〕沈剑良,张帆,宋克,吕平,张丽.面向实践的现代SoC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43-144.

〔5〕张旭伟,兰图,陈波.基于互动式教学和多元式评价相结合的工科设计类课程教改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186-187.

〔6〕张蕾蕾.网页设计中色彩视觉元素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5-106.

〔7〕张如画.论设计色彩的符号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3):102-104.

〔8〕邢凤梅,张小丽,孙冬梅,汪凤兰.“互动式”教学实施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102,118.

互动设计论文篇(7)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使得交互一直是远程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为系统把握我国近十年远程教育交互研究的现状,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至今我国远程教育领域专业期刊中与交互相关的文献,利用Nvivo软件按照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进行编码和分析。在对核心研究者及关注点、研究主题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交互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最后结合国际远程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研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交互相关理论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研究者希望本研究能够推动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交互;远程教育;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25—06

一、引言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使得交互研究的重要性得到认可。陈丽指出: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陈丽,2003,p.1)。Garrison指出:“远程教育领域正在酝酿一股完美的风暴,这股风暴的核心的关注点即教师和学生是如何交互的”(Garrison, 2011, p.126)。Moore等指出: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机会是远程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Moore,1989;Woo & Reeves,2007)。陈丽(2004)在《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一文中对2003年前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陈丽,2004c)。在此之后的十年里,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相关研究又取得了哪些进展,表现出哪些特点?未来的研究又该从何处着力?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未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CNKI数据库对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进行全面检索。这些期刊包括:《中国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杂志》、《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和《现代远距离教育》,检索日期从2003年1月1日到2013年3月,检索的关键词为 “交互”和“交互性”。

本研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借助专门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10并按照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编码与分析。为了保障研究的真实与可靠,笔者首先根据标题和摘要对文献进行了筛选,筛选的标准为:① 专注于远程教育中的研究,而基于课堂教学的交互则排除在外;② 交互必须是研究的核心主题,而不能只是研究中的某一个方面。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搜集到的文献建立了编码方案,然后按照该方案对搜集到的论文进行逐一分析。

三、文献基本分布情况

1. 文献概况

检索发现,上述8种期刊中以“交互”和“交互性”为关键词的文献共392篇文章。根据本研究确定的文献的筛选标准对文献进行了初步的剔除,最后剩237篇。这237篇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交互相关研究年度文献量数统计

[年度\&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文献量\&11\&24\&24\&32\&25\&28\&25\&24\&21\&21\&2\&]

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者从2004年起一直对“交互”保持持续关注,2006年至2009年的关注度最高,从表1可看出交互一直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主题。

2. 主要研究者与核心关注点

从作者分布和研究团队来看,与交互相关的研究中排前五位的作者分别是陈丽(14篇)、曹良亮(5篇)、丁新(5篇)和丁兴富(4篇)。这些研究者的关注的领域与贡献分别如下:

·陈丽:关注交互基本理论研究,对教学交互研究从概念梳理、理论模型的建立、交互水平的研究、交互设计的流程、交互行为方式和特点、社会互的策略与方法、交互的质量评价以及相关的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曹良亮:主要关注异步交互,包括学习者的交互水平、观望者原因、交互行为方式和特点,以及交互结构与模型和在线学习的交互设计。

·丁新:系统介绍了国外与交互相关的研究者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析框架。

·丁兴富:关注远程教学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

3. 交互年度研究主题的变化

为了把握交互研究的总体趋势,笔者对每一年中相对集中(论文数≥2)的研究按主题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2003年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单一,而2004年的研究主题比较丰富且相对集中,2005年后对CSCL情境中的研究开始增多。交互设计方面,2005年之前关注交互系统的交互设计,而之后则多关注网络课程和资源的交互设计。2006年开始关注交互分析和评价,且交互的促进策略的研究也在增多。从2008年之后,研究的主题则相对比较分散,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很难找到两个同一主题的研究,研究的关注点从系统和媒体转到了课程和资源的设计、交互影响因素分析和交互策略设计、交互过程和交互内容的分析、交互效果和交互质量的保障等方面。从这些变化可以发现:我国研究者对交互的研究开始注重实效且逐渐深入交互的本质。

四、分析结果:交互研究内容

根据Nvivo编码结果,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五类:新的交互技术、媒体及其交互性;交互的基本原理;交互策略与交互设计;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的分析;其他特定情境下的交互研究。

1. 新的交互技术、媒体及其交互性的研究

新的技术总会带来新的交互机会和可能。为了充分挖掘这些技术与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这些技术和媒体既包括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学习管理平台、社会会软件(blog、wiki等)等,又包括新兴移动互联技术、虚拟三维技术、多触点技术、普适计算技术、交互式微视频等技术。从我国远程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多媒体、学习管理系统等传统的技术已成为远程教育基础性的支撑平台,而新兴的技术例如移动互联、普适计算和交互式微视频等的应用正处在试验和探索阶段。随着这些技术的推广、普及以及深入发展,它们将会给远程学习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

2. 交互的基本原理

交互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包括基本概念与分类研究、交互的理论模型与模式,以及国际上交互理论的介绍与其他理论的引入。

(1)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的概念和分类

陈丽在《术语“教学交互”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中提出了教学交互的概念,并将其与交互、自主、学习、教学、交互性等概念进行了区分,为教学交互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指出,教学交互的本质是“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陈丽,2004a,p.14)。张静然(2012)指出并非所有的交互都具有教学意义,也并非所有的交互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交互,认为“有意义的交互有助于建立学习者之间的信任,加深相互间的情感联系,提升群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区发展,以及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使他们投入到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中,并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张静然,2012, p.70)。“教学交互”和“有意义交互”两个概念的提出加深了我们对远程教育中交互的认识。

交互的分类方面,胡勇、殷丙山(2012)基于交互的参与者、交互的功能、交互的目的和交互发生的逻辑对国际上的交互分类方式进行了综述。我国的研究主要沿用Moore(1989)的三种交互的分类方式,即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料的交互,以及Hillman等(1994)提出的学习者与界面的交互。同时我国也形成了系统的交互的分类,例如根据教学交互层次塔,交互可分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三类(陈丽,2004b)。这种交互分类方式让我们对交互的层次性、抽象程度以及与意义建构的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此处的信息交互和教学交互在内涵上有重复。

此外,我国交互研究还有认知交互(刘英杰、杨雪、马捷,2008)、情感交互(林秀曼,2006)、社会交互三种。认知交互从本质上来说即概念交互,而情感交互是指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注重个体的主观情绪体验(刘英杰等,2008)。社会交互通常也叫社会互,既包括个别化的交互又包括人际交互(陈丽,2003)。从文献分析的结果来看,这三类交互是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对认知交互的发生机制的研究是远程教育交互研究的核心;情感交互主要关注其实现方式、设计模型、质量评价标准等;社会交互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包括社会互的规律、特性、质量、策略、支持模型等。但目前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对它们进行综合研究,也缺乏对每种交互的二级维度及这些交互之间关系的研究。

(2)交互的理论模型与模式

目前我国与交互相关的理论模型有四个: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教学交互层次双塔模型(丁兴富,2006)、远程学习情感与认知交互层次塔模型(刘英杰,2008)和CSCL的交互研究理论模型(刘黄玲子等,2005)。教学交互层次双塔模型是以远程教学交互层次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校园教学交互层次塔,相对于已有的教学交互层次塔来说,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发展。而认知和情感交互层次塔则是从情感交互的角度对教学交互层次塔的发展。因此,最核心的理论成果即教学交互层次塔和CSCL的交互研究理论模型。

·教学交互层次塔

陈丽(2004a)基于Laurrilard的学习过程会话模型构建了教学交互层次塔。根据该层次塔,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从具体到抽象、从低层到高层可以分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三种层次的交互从低到高互为基础。其中信息交互包括了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她指出(2004a,p.28),“远程学习实际上是由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这三个层面的交互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种形式的教学交互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操作交互综合体现了媒体界面的交互性和学生对媒体的熟练程度,信息交互与学生和学习支持人员的表现关系密切,而概念交互则是教学交互的最终目标,并且可以用概念交互来衡量教学交互是否真正促进了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在该层次塔中,信息交互连接着操作交互和概念交互,因此,研究三种交互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握了中间层的三类交互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够更深入地指导远程教育的理论实践。

·CSCL交互研究的理论框架——TAP2模型

刘黄玲子等(2005)以活动理论为基础,根据CSCL交互中协同知识建构为目标,基于对交互发生的过程和交互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提出了CSCL交互研究的理论框架——TAP2模型,该模型包括话题转化、情感变迁和过程模式三个维度。话题转化主要结合协作学习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来分析交互内容的时间分布特性和时间变化特性;情感变迁包括小组整体交流氛围的情感空间和成员间情感态度的变化两方面;而过程模式则注重探讨交互目的互动结构关系。“TAP2规划了CSCL交互研究的框架,从交互内容、交互情感和行为模式三个综合的思路建立了CSCL交互研究的三个重要维度及具体的方法”(刘黄玲子等,2005,p.22)。该模型对CSCL交互环境的设计以及CSCL交互过程的系统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交互层次塔和TAP2模型都是在建构主义(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交互的研究,学习的最终目标即知识(或者协作知识)的建构。前者将远程学习中的交互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了分层,抽象概括的程度较高,是对交互的纵向的分析。而后者则是对CSCL这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的协同知识建构活动的交互过程的动态分析,相对比较具体,是对交互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具体展开。这两者对交互的抽象程度与对交互过程的关注从纵横两个维度丰富了远程学习中对交互的认识。

(3)国际已有交互理论的介绍与其他理论的引入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研究者也特别重视国际上已有的交互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引入,体现为两种方式:访谈相关研究者或翻译他们的论文、借鉴已有的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实践。例如对Terry Anderson的访谈(郑炎顺,丁新,2005)及其交互等效原理的介绍(特里·安德森,董秀华,2004),将交互影响距离理论与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相结合(焦广兰, 2006;田静, 2010),以及对国际上交互相关理论的直接梳理和述评(丁兴富,李新宇, 2009)等。

此外,还有借助社会决定论(娜仁,杨成,2005)、对话理论(刘欣,2006)、生态学(曾祥跃,2012)和结构主义(王志军,待发表)的观点等来研究远程教育中的交互,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体系。

从交互相关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的研究基础性的理论创新只有教学交互层次塔一个,虽然后面有研究者试图对其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些模型的解释力和对实践的指导力都不如教学交互层次塔强。受层次塔的启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研究:信息交互中的三类交互究竟是如何作用的,它们和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在远程学习中,情感交互和社会交互分别对概念交互有什么影响,教学交互和情感交互在认知和情感交互层次塔中是一一对应的吗?远程教育中实际的学习发生模式和该层次塔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同时随着联通主义远程教育学时代的到来和远程教育实践的发展,远程教育实践需要进一步揭示新时代教与学相互作用规律、原理的理论。

3. 交互策略与交互设计

从文献分析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文献都集中于对交互策略和交互设计的研究(交互机制与策略14篇,而交互设计研究53篇,共占约29%)。

具体来看,对于交互机制和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题:① 网络课程的交互及其控制策略;② 课程论坛和CSCL的交互行为促进与交互活动组织策略;③ 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及其运用策略;④ 虚拟团队的形成和交互机制的研究; ⑤ 社会互策略与方法(包括师生交互策略及其维度)。相对于以前只关注“印刷材料的交互策略和方法,计算机课件中的交互和基于媒介的交互”(陈丽,2004c,p.16),目前对交互策略的研究深入网络课程和环境中,并从交互控制、运用、选择和组织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

而对交互设计的研究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主题:① 交互系统的设计;② 交互学习环境的设计;③ 交互资源的设计;④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⑤ 交互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交互系统设计中,除了传统学习管理系统、远程实时教学系统、网上辅导系统、实验教学系统等的交互设计以外,对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交互设计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交互资源的设计包括电视节目、文字教材、资源库、课件、教育游戏、虚拟实验、移动学习资源、开放课程视频类型资源的交互设计。在这些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为曹良亮(2010)提出的以交互结构为核心的交互设计方法。从的时间来看,对交互设计的研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色:逐步从单独的交互系统的设计转变为交互式学习环境的设计;既注重课程整体的交互设计,也注重单独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

总体来看,该研究主题下的大部分的研究都没有理论基础,很多都是思辨性的探讨,缺乏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证分析。

4. 对交互过程以及交互质量的分析

分析发现,我国研究者对交互过程和交互质量的关注有提高。对交互过程进行分析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包括交互内容分析、交互网络分析、交互结构分析和交互水平分析等。在交互质量方面,有交互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交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理论思辨、个案调查、实验研究、实证分析。研究的范围包括网络学习社区、异步交流、协作学习、网络课程等,并开始研究有效学习的发生。

5. 其他

分析发现,有部分研究比较关注特定情境下的交互,包括CSCL、BBS、wiki、blog、异步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所调研的文献中有13篇综述性质的文献,包括交互理论、交互规律、交互设计、交互研究现状与趋势(3篇)、学习交互、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交互评价模型和交互分类等。这些研究有助于从某一个角度了解交互的研究现状。

五、讨论

从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十年中,对交互的研究逐步深入到交互的实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引进已有交互理论的同时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交互设计和交互策略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交互过程而且注重交互的结果——交互的有效性,并开始建立系统的交互分析评价指标来对相应的交互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对情感交互和社会交互的重视也是我国交互研究的特点之一。

但同时,我国远程教育交互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交互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研究不足。根据Anderson和Jon (2011)从教育学的角度对远程教育进行分代,认为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认知行为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教育学三代。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实践也开始进入社会建构主义时代,并对联通主义有所关注。但从远程教育交互的理论研究来看,我国缺乏对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教育学的交互规律和特征的研究。调研发现,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实践都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交互理论来指导交互实践的深入开展。此外,在借鉴国外交互相关理论方面,对其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理论提出之初的基本思想的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不同类型交互的研究有待深入。根据教学交互层次塔(陈丽,2004b),对教学交互中各类交互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是指导学习设计人员,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导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王志军,待发表)。目前还没有研究涉及如下问题: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生和学习内容的交互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情感交互、社会交互以及教学交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随着媒体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的交互分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什么影响?

其三,从研究方法来看,我国对远程教育交互的研究以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应用研究和案例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这使得相关研究结论的得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而且也导致研究结论对实践的指导力还需进一步检验。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来发现规律,建构理论,以增强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Garrison(2000,p. 1) 指出理论框架和模式对一个实践领域的长期的信度和效度是至关重要。Gorsky和Caspi(2005)认为理论或者理论框架的存在使得对现象的解释、假设的形成、问题框架的建立以及对它们的实证性检验成为可能。在上述问题中,对实践具有直接指导力的系统的交互理论的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未来,我国远程交互研究只有在交互理论上取得新突破才能快速推动相关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T. & Dron, J. (2011). Three gener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edagogy.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2(3), 80-97.

[2] Garrison, D. (2000). Theoretical challenge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shift from structural to transactional issu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1), 1-17.

[3] Garrison, D. R. (2011). E-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Falmer.

[4] Gorsky, Α. & Caspi A. (2005).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6(1), l - 11.

[5] Hillman, D. C. A., Willis, D. J., & Gunawardena, C. N. (1994). Learner-interface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 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tioners.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2), 30-42.

[6] Moore, M. G. (1989). Editorial: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1-7.

[7] 曹良亮. 在线学习中的交互设计——以交互结构为核心的交互设计方法[J]. 中国远程教育,2010,(01):38-43,79.

[8] 陈丽. 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9] 陈丽. 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3):12-16,78-79.

[10] 陈丽.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5):24-28,78.

[11] 陈丽. 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1):13-20,78.

[12] D.R.Garrison, Anderson, T., & 张秀梅. 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05):38-42,72.

[13] 丁兴富. 论远程学习的理论和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06,(03):17-27.

[14] 丁兴富,李新宇. 远程教学交互作用理论的发展演化[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03):8-12,71.

[15] 胡勇,殷丙山. 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分类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2,(06):100-109.

[16] 焦广兰. 浅析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及其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指导意义[J]. 现代教育技术,2006,(02):30-32.

[17] 林秀曼. 情感交互在网络教育教学交往中的实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06):45-47.

[18] 刘黄玲子,黄荣怀,樊磊,宋彬彬. CSCL交互研究的理论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05,(04):18-23.

[19] 刘英杰,杨雪,马捷. 远程学习的情感与认知交互层次塔模型的构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8,(06):23-25.

[20] 刘欣. 从对话理论看远程教育师生交互原则[J]. 中国远程教育,2006,(03):37-39.

[21] 娜仁,杨成. 基于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谈网络教学中的交互[J]. 现代教育技术,2005,(01):21-23,27.

[22] 特里·安德森,董秀华. 再论混合权利:一种最新的有关交互的理论定理[J]. 开放教育研究,2004,(04):19-26.

[23] 田静. 远程教育中交互影响距离理论的扩展应用与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9):47-51.

[24] 王志军(待发表). 结构主义对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研究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5] 张静然. 远程教育中有意义交互的含义及其确认[J]. 电化教育研究,2012,(09):69-73.

[26] 曾祥跃. 生态学视野下的远程教育教学交互分类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12,(02):36-41.

[27] 郑炎顺,丁新. 特里·安德森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