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动课堂论文

互动课堂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7 17:34:34

互动课堂论文

互动课堂论文篇(1)

虽然新课改在我国推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已经教了好多年的初中语文了,他们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他们也想着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随着课堂的深入,他们就又习惯性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了。这样就又造成了教师在上面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不断记笔记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显得乏味,让学生们提不起兴趣来学习,还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从而难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形式过于单调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最为常见的师生互动形式就是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这种形式虽然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了互动,但是久而久之也会变得单调,从而难以调动学生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一种经常使用到的互动形式就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虽然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但是这种形式缺少了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样就使得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得学生们各执己见,这样是很容易让学生对相关课题内容产生误解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其实学生是可以作为个体、全体以及小组三种形式存在的,由于教师经常会忽略这一点,从而导致课堂师生互动形式过于单一。

三、构建初中语文课堂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的有效对策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让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更好地学习。如果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处理得不够融洽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因为害怕、敬畏甚至是憎恶而与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即使进行师生互动,也很难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要想师生之间进行更好的互动,首先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去关心身边的学生,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从而让他们相信老师,将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就能够确保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好地进行。

2.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为了保证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互动,还需要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表情严肃,就会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很压抑,这样学生就很难与老师进行相应的沟通了。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这里的自由是指教师应该给学生们学习方式、学习思想以及学习精上的自由,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各抒己见,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们进行更好的互动,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互动课堂论文篇(2)

1.1创设交往情境,构建互动平台

设定到位的情景,才能引发学生参与互动的激情。营造轻松愉快、活跃生动的课堂,能够带动积极的情感氛围,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人际交往的关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师生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学生在这种宽松的课堂上,能够舒心地配合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情境创设可以分成不同类别,如:(1)影视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影视资料,图片、声音的综合情境,能够呈现逼真的情境课堂,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历史,融入学习历史的情境当中去。(2)问题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疑问,建立历史逻辑背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角度分析问题,引发学生集中思考、解决问题。(3)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把历史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把社会发展的古往今来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的衔接。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行创设情境,创设符合教学目的的情境,灵活巧妙地打造历史课堂。例如在分析“宋初中央集权强化”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学生:假如你是刘邦,作为汉朝的建立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然后,教师在内容讲解时概括唐末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出现的藩镇割据简况,并说明藩镇割据出现的实质。接着,讲述后周时期陈桥兵变的故事。经过历史大背景的陈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交流思想,表达见解,回答教师的设问。

1.2建立交往互动的“对话”机制

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只是单一地讲授,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硬性记忆,无法形成对历史事件起始、经过、缘由的连贯理解,这样学生就乏味,失去兴趣。因此,建立起互动式的教学,平等交往,互动“对话”。这里提出的“对话”,不是只有言语上的应答就可以,而是要通过师生共同的交流探讨,了解历史,重新构建起对历史认识,让“对话”达成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学习教材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值得探究的话题进行对话,在师生间平等交流,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领悟历史的真谛。例如讲授高中历史的“思想文化史”这一内容所提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观点。对于这个课程的教学,教师推出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参考:有新闻栏目报道一男子见义勇为事件,该男子在追赶小偷时一把将小偷扑倒,意外造成旁边的老奶奶也扑倒在地,小偷跑了,因老奶奶负伤并花费了不少医疗费,便把见义勇为的小伙告上法庭。经法庭判决,该男子最终赔偿老奶奶的相关医疗费用。案例提出后,向学生提问:你对此案有何看法?这下的问题讨论学生就像炸开了锅,大家各有说法,有的说:“这不是做好事吗,怎么有错了?还有道理吗?”有的说:“这样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我们以后就不做好事了。”也有的说:“做好事也分倒霉的时候。”……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引发问题思考,接着,设问大家: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哲学观点呢?这样问题就有了深度,教师及学生便可一同抓住问题进行思索考究,把原本枯燥的哲学理论观点变成富有争辩探讨的社会话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会得出:“人是评价万物的标准,各种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是由人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的,个人的尺度决定行为的好坏恶劣。”如此,学生对这一哲学理论便有了认知。

1.3把交往互动推向高潮

互动的课堂既有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所谓生生之间互动指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新课改提倡创新精神,敢于对课堂进行改进,把历史的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组织教学,是新课改教学的大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学生准备课堂时,可以让学生一同和教师备课、一同和教师寻找所要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备课需要的工作,给他们提供相关资料的历史参考书,使他们更好地组织课程的教学。在备课工作完成后,学生便可自行按照拟定的思路大显身手。最后,学生还必须像教师授课那样把自己讲解的课程内容记录下来,体验教师的工作任务,更好地掌控所学所记的历史知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懂得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他们自主的学习机会。机械性授课只能让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地接受历史教学,达不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普通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让学生成为课堂“小教师”,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学生在各自别具一格的课堂授课氛围中,深切体会到了课堂互动答疑的成就感,增进了学习历史知识的信心,课堂不仅充满各式各样的活力,而且真正成为了互动交流的场所。

2创建历史互动课堂氛围的建议

2.1历史课堂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而忽略基础

课堂气氛活跃是开展历史互动教学的目标,为了避免授课过程中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下要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多方交流,讨论教学的方法,认真比较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集思广益,商讨解决对策,促进历史的教学课堂更加完善。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讨论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相关问题的交流,相互鼓励探索历史知识。

2.2历史课堂不能过于强调个性而忽略合作

互动的教学课堂提倡发扬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在独特体验和表现上的尊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技能。教师应自备教后感笔记,记录每节课哪些授课的方式是合适并可沿用的,哪些需要调整后才能讲解的,哪些是学生真正需要讲的,把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授课时参考。对于参与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表扬,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改变的动力。

3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

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变革的潮流,结合传统和现代教学的优点形成和发展。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一贯在教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脱离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使学生学习的负担得到减轻,从原来的接受历史知识变成有计划地学习,让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变成愉快的互动场所。对于创建历史互动课堂的作用,可总结为如下几点:(1)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个性、创新,符合世纪发展的思想人才。一系列的课堂互动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受、主动思考,形成一定的历史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的活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决定性因素。(2)有助于学生自行构建历史章节体系,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知识章节体系构建,激发兴趣。如果章节混乱,就会导致记忆费时而且容易遗忘。经过逻辑性、系统性的章节整理,加上学生自己的认知规律,就会生成知识体系,激发继续探究历史问题的愿望。(3)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中的内部动机作用,采用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在历史问题探讨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切入探讨的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从发散的思维中获取新的历史知识。

4结语

互动课堂论文篇(3)

论文摘要: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它的新颖和独特性,是区别于传统教育方法的魅力所在。本文深入分析了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应把握的问题,为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提供参考。

宋代学者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可见,教学方法对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敢于打破老套的教学模式,因时因地改变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要求,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相较于传统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的内涵无疑更加深广。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主导,以教室为中心”的桎梏,致力于打造出一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交流和谐的学习环境。互动式教学将学生推向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状态,旨在培养他们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之“动”,就在于变更学生的接受角色,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寻求者。如此一来,师生之间便形成了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模式,促成了知识资源以及各种观点、见解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了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而言,互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凡个方面:一是平衡了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中心。以往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承载着绝对的中心地位。而互动式教学则将教师定位为“引导者”,同时凸显出学生的角色重要性,让他们成为教学流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与主体;二是教学过程不仅有认知性因素,而且包含情感因素。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在行动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还要融入到课堂上所设定的特定情境中,并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感,以真正地内化与获得教学知识;三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还能塑造其共同学习的合作能力;最后,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高水平参与,也是同学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的交流和体现。

2互动式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开展互动式教学,适应了创新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

2.1互动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三个主体因素。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单一、僵化的,缺乏足够的互动性。互动式教学克服了这个问题,让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由此,教材内容得以形象、生动地呈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也更为默契、多元。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师生之间的观点、想法都处于交互的状态,彼此之间达成了良好的“传递——反馈”机制。在此形势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更乐于去表达自身的理解与看法。此时,教师也就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继而及时地端正施教态度并调整施教方法。

2.2互动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创新是时展的源泉,是推动一个人走向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应重视开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将之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目标之中。互动式教学不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路径。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设疑、积极探索。教师通过小组讨论、课外交流等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敢问、会问”,将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向一条正确的、纵深的道路上来。由此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便能够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2.3互动式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若想营造一份交流融洽、视野广阔的教学环境,就需要优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格局,让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力图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开阔度与活跃度。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与合作,达到和谐的教与学相互促进。有了这样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会更为专心学习,自然也会对学习效果、学风、学习态度起到积极作用。

2.4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记》中早就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概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教学相长也。”教学本身是一个双向活动,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助推的作用,反过来,学生的思考、提问和反馈意见对教师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教师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示,获得灵感,对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必然大有裨益。

3互动式教学应把握的问题

3.1正确理解和运用互动式教学手段

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大多停留在提问和讨论的层次上。一种情况是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不停地回答,而且提问总是围绕知识传授的思路,用的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提问词。实践证明,这样的提问方式对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及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行形成某些观点,然后再给予正误评判与统一化的共识。虽然这两种互动形式具备简单易行的特点,容易按时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真正的教学互动,应是反应性互动,是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应是建立在研究探讨基础上的教学双方观点和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应是开放、便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交流,交流中可以有争议和质疑,讨论的结果或答案不一定是确定和单一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不应是封闭的,而应具有发散的性质。

3.2充分体现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流程中的引导者,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过度地强调教师的掌控力,又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不利于他们发扬思维活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实行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适度的主导作用,既做一名合格的引导者,也鼓励学生表达创新意见。

教师的适度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发现、善于整理、善于调动”三个方面。所谓“善于发现”,就是指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的态度反应、有何心理期待等方面,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将之融入到教学设计流程中来;“善于整理”则是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教师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与易接受性。对其中可以拓深、延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投入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善于调动”的能力,利用情景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活跃度与兴趣度,从而营造一份愉悦、活跃的教学氛围。

3.3有效发挥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互动式的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较大程度地开掘。旧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在“听、记、背、考”的局面,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力。互动式教学应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性能,深入地挖掘学生们的潜能。由此,学生便可以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边理解、内化并升华教学知识,一边历练成宽广的学习视野以及活跃的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使学习与创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练就创造能力,在创造中延伸学习的精髓。当“学”与“创”融合在一起时,学生就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展现独特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层次。

互动课堂论文篇(4)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兴趣不会自然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互动兴趣激发出来。情境创设要贴合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不断丰富情境创设的手段,让情境更生动、更具体。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这一课时,教师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互动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癌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就目前而言,癌症属于不治之症。为此,在课堂开始,教师便创设图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癌症患者的图片,包括一些资料,让学生们直接感知癌症其实离我们很近。紧接着,教师便利用问题带动学生互动的情绪,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癌症难以治疗吗?癌症是怎么产生的?这两个问题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对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于是,学生们开始自发互动起来,分享交流着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癌症的知识。由此可见,情境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具有重大作用。教师要优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互动学习。

二、丰富互动形式,优化课堂教学

互动型教学模式中,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还可以是生生互动。教师要丰富课堂互动形式,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当然,互动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而应逐层深入。

(一)师生互动,营造和谐关系

师生互动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但是,从目前来看,师生互动以问题为牵线,但是问题基本都停留在表层次,未深入到深层次阶段,因而互动效果不佳。为此,教师要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促成师生有效互动,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这一课时,教师以问题贯穿课堂,引发师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节课中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一知识点,教师设计问题,逐层推进。

(二)生生互动,培养学习能力

生生互动是互动型教学模式中的另一种具体的互动形式。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互动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互动讨论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播放动画形式的减数分裂过程,引导学生形象地了解整个过程,强化学习印象和效果。紧接着,教师设计讨论问题,如下:

1.什么是减数分裂?

2.你能说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吗?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列举出其中的差别之处。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开始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合作讨论,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些讨论问题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利用表格形式列出其中的区别,让人一目了然。通过讨论活动,小组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三、拓展互动空间,提高互动效果

除了课堂上的互动,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拓展互动空间,全面提高互动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互动探究,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这一主题,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在这个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组建小组,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出结论。也就是说,学生全程自主设计实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发挥。再加上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束缚学生,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也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互动,提高学习效果。但在探究活动进行前,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实验注意实效,引导学生先列出实验步骤,再不断完善,再实施,从而优化实验效果。

四、采取互动评价,增强课堂实效

评价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并采取互动的评价方式,增强课堂实效。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组内互评,互相指出互动学习中的表现,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在本节课中,教师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教师引导小组内学生互相评价。为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对方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先表扬对方的优点,再委婉指出缺点,从而促进学生改进。在互动评价时,学生基本都能客观地进行评价。有学生评价:这名学生在小组合作时表现得非常积极,都能结合自己的生物认知提出观点,值得表扬。但是,如果稍微能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不随意打断他人,那么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观点,促进进步。在这个评价中,学生表扬课堂上积极提观点的学生,但也委婉地道出这名学生学不会倾听,并指明改进的方向,从而能让被评价者认清改进的方向。互动式的评价让学生打开心扉,说出实际表现,从而提出改进建议,彼此促进。

五、结语

互动课堂论文篇(5)

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高年级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主要课程。同时,高级英语也是一门有难度的课程,教师表示上的辛苦但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反映内容枯燥而且难学。那么,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到底要怎么开展呢?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由此看出,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学生对难度较高的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教学目的明确之后,需要思考的是教学方式。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逐字逐句讲授课文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讲到,我也不需要预习了,课文也不看了,连生词都懒得去查了。上课的时候就等着老师讲,也不去思考了,连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都谈不上。而且,因为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不做预习,不了解课文背景,往往是读一遍下来还摸不着头脑,学生就会感觉课文太难了,老师讲了我还不会;其次,逐字逐句讲授课文,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主次不分,更是破坏了课文的语篇整体性和美感,这样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最后,教师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因而,高级英语的教学,需要建立起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互动理论与高级英语教学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在外语教学领域,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及教学模式影响较大。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是重要的互动对象。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各自存在着差异,使得交流成为必要。学生即是在这种交流之下,不断的认识世界。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把学习看作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个人对学习的投入必须是多维的,全方位互动的,包涵的不仅仅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强调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互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更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为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尤为注重在教学环节中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将自身的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问题留待他们去探究(Williams. 2000:49)。

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及教学模式都为课堂互动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互动是双向的信息载体课堂中的互动,就是以师生平等身份、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启发的基础上,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讨论,使课堂成为交际场所,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高级英语教学要达到以下五个方面的互动:

1.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学生是学习者,同时也是主动的课堂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同时也是和学生一样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师生可就某一话题进行共同讨论,和学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多种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生生互动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高级英语课应当把课堂的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生生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话题讨论、内容探讨、小组任务等等,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人机互动

人机互动包括课内课外,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之间通过即时通讯媒介进行网上互动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如手机等成为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更多知识和学习的帮助。以往,人机互动更多的用于课堂之外,事实上,课堂之内,也可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去学习、探究所碰到的问题。例如,在讨论的时候,学生想要确定某个单词、某个信息,可以立刻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 课内外互动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高级英语课程的知识难度大,内容广,更需要与课外的学习形成互动。教师经常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活动,使学生自主的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使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如: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或者课堂短剧表演。在此之前,学生就必须要进行资料的搜寻、进行讨论、写辩论词或者剧本、排练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收获是巨大的。

5. 情知互动

情知互动指学生的认知和感情产生互动。在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各种题材的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因而,高级英语课程本身即是情知结合的一门课程。

情感和认知本来就是学习活动中的有机整体。高级英语的课文难度虽然比较高,如果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情感,那么学生的认知难度就会降低,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效率也会提高。

(三)高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应该存在于教学的始终,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的步骤。下面从课前和课堂这两个方面来看高级英语课程的互动教学。

1. 课前

课前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项活动,相反,课前预习应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心。当然,高级英语课程的预习,不仅仅是查单词、读课文,还要了解课文背景以及读课后注释。有了这部分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掌握了一部分关键词汇,带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来上课,才有可能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上就不需要花时间去解决一些可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就可以解决的语言问题,更多的时间可用于解决更难更深入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学生都带着问题而来,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了。

教师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

(1)设计预习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习任务,以便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任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就课文内容提2-3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总结课文大意;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题;让学生写作者简介、或背景简介等。通过这些任务,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

(2)让学生做资料搜查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希望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大量的案头工作,然后在课堂全部展示给学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学生却不喜欢这种灌输方式,他们觉得这样非常枯燥,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听,即使有部分学生很认真的听了,能记住的也不多。尤其是文化背景部分,与其说教师花很多时间来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让他们主动的做资料搜查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搜寻更多的资料。

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也鼓励学生先查资料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一起讨论。

(3)设计需要课前做准备的课堂活动

想要达到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课堂活动的设计就尤为重要。同时,为了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也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各种互动。课堂活动可以是让学生做Presentation,可以设计辩论、短剧表演等活动,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就可以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写作文,让学生相互修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点评。事实上,这样的作文任务,已经由课后作业变成了课前准备,加上课堂上的讨论点评,学生能马上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教师也大大减少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思考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

2. 课堂

课堂教学是高级英语教学的中心,是进行互动的主要场合。学生在课前预习所做的准备是课堂互动的先决条件,而课堂互动反过来也会提高学生进行预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口头陈述

口头陈述(Oral presentation)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需要根据所提供的主题进行口头陈述。这部分可以布置课前的小组活动进行准备,每一个组负责一课,学生可课前做好PPT,课堂上进行口头陈述。这部分侧重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

(2)背景知识的学习

课文当中涉及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文化文学典故等知识与课文有着密切的关联,做好这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前面已指出,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自行地查阅资料。有时候第一部分的活动已经涉及到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做出补充,最后教师再做些必要的补充。

(3)课文理解

在课文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General-Specific-General的方式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然后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也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思考和讨论。课堂上,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查单词,查资料。

(4)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指的是词汇学习、修辞学习和难句学习。词汇学习主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相关练习,遇到问题比较大的地方教师给予讲解。在修辞学习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修辞来体会作者的意图,领会课文深层次的意义。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难句,可适当的使用paraphrase或者翻译的方式。

(5)评论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欣赏,甚至批判课文,给出自己的评论。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辩论、短剧表演、写作等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互动课堂论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做好课堂的互动教学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情境的营造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前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导者、引导者、知心朋友。当学生思维受阻、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作为一名辅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困惑迷惑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生活、心理方面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换位思考,以使得学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而和谐。“居高者”只会使得教师脱离学生而孤独存在,“中间人”不仅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激情。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帮助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学好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学生的需要,用学生的建议来优化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二、关键:课堂互动教学活动的设置

调查显示,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主要有这样两种:

1.课堂朗读互动活动

课堂朗读,以读带讲,让重读来加深记忆并且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以自我的主体性特征完成自主性的互动学习。教师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动口,必要时动手,但是动脑的程度相对较低。这种朗读一般运用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生字词语的记忆中。

解决的方法有三种:开展互动性比较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疑问句、感叹句等进行小组讨论,自我分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角色朗读模式的运用。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对文章已经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自我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能够培养学生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进行自主性学习。 转贴于

2.课堂问答互动教学

课堂问答教学一般分为:

①开放性问答,即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回答。语文是一个思维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个人独特的思维。开放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形成自我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②悬疑性问答。悬疑性问答又称为推理性问题,这种问答方式主要是采取悬疑问题设置的方法使得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不断的连续性提问,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评论性问答。评论性问答主要分为两种:评价性问答和辩论性问答。这种类型的问答不仅要求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理解还要进行延展性的思考,分辨出文章思想的利弊并且根据自我的实际对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进行深度性的思考。这样的问答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筛选,让学生自主投入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三、多媒体情境式合作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多媒体的多向互动性教学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教学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小说中的风雪进行展示,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风雪情境描述的作用,并通过讨论、辩论、问答的方式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来丰富大家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束语

互动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发展学生主体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机械讲授变为学生的主动性接受。总之,语文教学必须讲究方法。互动性教学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师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是教学得以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但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地开展互动性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英 漫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互动课堂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39-01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做好课堂的互动教学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情境的营造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前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导者、引导者、知心朋友。当学生思维受阻、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作为一名辅导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困惑迷惑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生活、心理方面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换位思考,以使得学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而和谐。“居高者”只会使得教师脱离学生而孤独存在,“中间人”不仅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激情。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帮助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学好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学生的需要,用学生的建议来优化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二、关键:课堂互动教学活动的设置

调查显示,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主要有这样两种:

1、课堂朗读互动活动

课堂朗读,以读带讲,让重读来加深记忆并且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以自我的主体性特征完成自主性的互动学习。教师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动口,必要时动手,但是动脑的程度相对较低。这种朗读一般运用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生字词语的记忆中。

解决的方法有三种:开展互动性比较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句子、疑问句、感叹句等进行小组讨论,自我分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角色朗读模式的运用。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对文章已经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自我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能够培养学生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进行自主性学习

2、课堂问答互动教学

课堂问答教学一般分为:

(一)开放性问答,即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回答。语文是一个思维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个人独特的思维。开放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形成自我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二)悬疑性问答。悬疑性问答又称为推理性问题,这种问答方式主要是采取悬疑问题设置的方法使得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不断的连续性提问,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评论性问答。评论性问答主要分为两种:评价性问答和辩论性问答。这种类型的问答不仅要求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理解还要进行延展性的思考,分辨出文章思想的利弊并且根据自我的实际对课文的主旨和内容进行深度性的思考。这样的问答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筛选,让学生自主投入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三、多媒体情境式合作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多媒体的多向互动性教学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教学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小说中的风雪进行展示,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风雪情境描述的作用,并通过讨论、辩论、问答的方式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来丰富大家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的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陈 英 漫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