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9 16:22:35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1)

巨头的合并使得想要占得更多市场赢取更多用户变得更加艰难,这时候,营销手段和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今天就来盘点一下2015年七大APP营销案例,给众多想要在移动浪潮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创业者一些信心:在巨头纷争的年代,只有抓住受众才是唯一的王道。

1、时光小屋“高考头条”VS网易新闻“娱乐头条”

当今年代,可谓是“得头条者得天下”,在今年高考期间,一个高考头条刷爆朋友圈,转发人群大多是25-40岁之间的人,就在大家纷纷转发的同时也会发现,在生成头条链接的最下方,有一个时光小屋APP的标识,点击就可以下载该APP,这种默默在旁边不影响受众分享乐趣的做法引起了众多好评,而这次事件营销也为时光小屋这个记录孩子成长的APP达到了亿万次的曝光。

无独有偶,就在这两天,另一个“娱乐头条”也纷纷降落朋友圈,这次的营销事件是由网易新闻客户端策划的,方法与“高考头条”如出一辙,输入自己的姓名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条与各大明星相关的新闻链接,照目前朋友圈的刷屏程度来看,此次营销效果也应十分理想。虽然网易新闻是借用了之前别人用过的方法来进行营销,但优势在于比起时光小屋,网易新闻客户端生成“娱乐新闻头条”与本身关联更紧密,因此造成的转化率应该更高。

4、天天P图――全民cos武媚娘

在还没有花千骨更没有芈月传的年初,最火的电视剧恐怕就是范爷的《武媚娘传奇》了,这部被剪的只剩下大头照的剧引来众多粉丝追捧,而剧中除了被剪掉的胸还有精致的妆容可以看,天天P图就是抓住了娘娘的妆,只要上传头像,即可一秒变娘娘。这次营销事件使天天P图在极短时间内冲上了大陆、台湾、香港、越南等亚太区app榜单头名。

6、大众点评H5营销――这个陌生来电你敢接吗

又是一个H5营销,大众点评为推广其19.9元看《复仇者联盟2》的活动推出了了一个名为“这个陌生来电你敢接吗”的H5,在视觉呈现上,设计方非常讨巧地躲开版权问题,只利用了各个英雄人物的武器来展现“复联2”的内容。而一开始的电话界面又非常有代入感地将用户引入到一个与自己有关系的故事里面。此次营销加深了受众对大众点评的认可,对手机界面的挖掘很到位。

2、途牛网(途牛APP)――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在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成都沙湾路十字路口,一名男子穿着大裤衩,坐在马路边的沙滩上,拿着一杯饮料,摆出一副在马尔代夫享受阳光的表情。瞬间在各大社交媒体火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营销事件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和关注,但是由于广告主的露出并不多也不够明显,知道这是途牛网所做案例的人并不多,但不管怎么说,比起那些“袒胸露乳”的男模女模在身上印一个二维码吸引大众关注的低俗营销来说,这个案例有创新、与品牌关联度也紧密,绝对算得上是今年的优秀营销案例。

3、手游《全民突击》――吴亦凡入伍

小编清楚的记得在某一天的上班路上,看到了吴亦凡要入伍的消息,心想无数少女粉丝该哭晕在教室了。点击链接才发现这不过是个噱头而已。但是这个案例最大的亮点在于H5做的有创意、有技术,不会让人有点进去发现被骗后的嫌弃,反而有种惊喜,这也是造成最终分享转发的人群遍布各个年龄段,也让腾讯这款《全民突击》短时间内达到了大量的曝光。这个H5营销案例堪称史上最火H5。

5、小咖秀的爆红

秒拍旗下的短视频对口型APP小咖秀在上线短短两个月就冲击到各大下载排行榜前三名的位置,小咖秀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咖秀从提出想法到上线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而投入的人力也只有10人而已,看起来只是因为运气好罢了,但实际上,秒拍公司在小咖秀上线前已经尝试过几个类似APP,在综艺《康熙来了》播出后,小咖秀又使得只要人们搜对口型搜到的全部都是小咖秀(实际上康熙来了中使用APP不是小咖秀),因此,小咖秀能火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只有看到时机并抓住时机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活下去、火下去。

7、和阅读――三分钟带你看完花千骨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2)

但是,上述媒体的“自品牌传播”与它能给客户带来的“他品牌传播”或联合品牌推广,尽管深有联系,但毕竟是两个层面。而时至今日,我们在获知媒介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普遍疲软的背景下,搜狐品牌广告收入逆势上扬,其增长态势甚至提振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信心,这就有深加探寻的必要了――从推动自品牌的“上搜狐,知天下”,发展到推广客户品牌的“上搜狐,得天下”,其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思想、工具、服务和实效的跃升?

不仅是新媒体,还是创新发动机

那位深度解析了商业领域“经济周期”和企业家“创造性破坏”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也是通过对它们的组合和应用以创造新的价值。

但是,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太多的“新媒体”躺在“新”字上停滞不前,它们忝列IT界,远远未能跟上“摩尔定律”的那18个月创新速度,也就更遑论能跟上那些广告客户时以年计、以月计,甚至以周计的营销需求更新速度。

搜狐却是个“异类”。这从它对自品牌的推广中已经可见一斑――如果你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都看到搜狐的广告,熟悉中国品牌和渠道运作规律的营销人,应该知道这意味着怎样的媒体价值导向。没错!这家媒体是要向中国市场的需求贴得更近。

在这种“特立独行”创新导向的媒体价值建设思想支撑下,搜狐的营销定位已经清晰:它其实早已跳出媒体的身份约束,而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创新平台来看待,并基于这个平台的价值为所有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营销增值的创新动力。在客户看来,它就是一台有系统支持的创新发动机。为了给这台发动机添加燃料,搜狐同时还推出了创新的矩阵营销工具――MATRIx,它以最大化整合营销为核心,以精准营销、多触点营销、媒体影响力营销及互动口碑营销为手段,实现消费人群从线上体验到线下体验、从消费决策支持到消费后的分享等多个不同阶段的营销体验循环。

本文最后所列的各类营销案例将充分展现这台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案例类型1

以博客模块传达品牌形象

搜狐的博客产品技术含量高,开放式的博客平台广为用户和客户认可。将客户的品牌形象、品牌活动植入博客产品,在用户之间传递,借网友的人际传播途径,加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

在东风日产奇骏南极行的案例中,搜孤在全程报道奇骏汽车作为科考用车参与南极考察过程中,启动了南极科考主题博客模块传递活动,增加网民的主动关注度。

在娇兰极致女人评选活动中,搜狐博客频道的“极致女人”模块,很好地实现了活动的有效曝光。

“美的新思,跃动新姿”――美的09大型才艺互动选秀这一活动,以搜狐博客为主平台,选手上传才艺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大赛的博客模块对网站的全体网民开放,网民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页面加载模块,参加活动,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成为该选手的粉丝,充分发挥了病毒式传播的作用。

汉兰达跨界人生博客大赛则通过投放网站博客平台,通过博客模块(Widget)工具,实现话题效果和口碑传播,展现网友的跨界生活,以此体现汉兰达品牌的精髓,强化汉兰达CROSSOVER概念,实现对目标网民的深度传播,突出汉兰达全领域的功能。

以博客为品牌传播的载体,一直是搜狐着力探索的网络营销创新手段,多个成功案例使得这一手段日趋成熟,并得到客户的深度认可。

案例类型2

打破线上线下界限的跨界营销

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力不仅局限于线上,同时可以整合线下资源,链接无线互联网(手机),可同时实现品牌宣传和产品促销两大职能,显现出互联网无比巨大的平台功能。

喜之郎一优乐美暗恋之星选秀活动,是一扬对接互联网和手机两大平台的造“星”运动。这个选秀活动顺应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接触习惯,与搜狐校园论坛和手机搜狐网深度结合,为每个赛区参赛的学校建立专属论坛作为在线互动基地,同时建立手机官网,保证参与者随时随地关注并参与活动进程。不仅如此,此活动更注重直接实现产品销售,任何购买优乐美产品的用户在线填写产品包装上的随机码,投出的一票相当于普通的三票。这一举措直接促进了优乐美产品的销售,是跨界营销的典型案例。

在华安基金“华安相伴邮不停,明信片DIY”活动中,借5、6月间的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等重大节日,以“华安基金明信片DIY”为活动主平台,将“线上明信片DIY一线下实物明信片邮递一明信片设计大赛一华安定投基金开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系列节日引出情感线索,再牵出主题活动,从线上活动引导到实体明信片邮寄,从在线传递亲情到参与票选获奖,消费者始终置身于华安基金所营造的亲情环境之中,最终吸引消费者网上申请开通定投业务。

寻找优质音“享”达人活动,以索尼爱立信的新品w715“好音质”为营销卖点,搜狐娱乐、数码公社共同策划打追了寻找音“享”达人主题活动,以《时尚娱乐攻略》及数码公社为平台,进行网上招募、主题推广音“享”装备大推荐,并成功举办线下“盲测活动”。此项目充分将娱乐频道在音乐上的“趣”与数码公社在装备上的“专”相结合,两大平台实现了强强联手、共同推广的整合营销目的。

案例类型3

话题、口碑营销的新境界

“IBM史上最贵广告邮票”网络互动营销案例,由“IBM史上最贵广告竟然是一套邮票”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随后在话题互动中全面展示mM的品质,成功实现了IBM品牌大幅度曝光的目的。

北京电信畅聊套餐“话费挣钱”口碑营销案例,利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热点,抛出用手机套餐挣钱的话题,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广泛关注。

在网友自发传播过程中,巧妙融入北京电信的畅聊套餐产品,突出其价格低廉的产品诉求。整个话题炒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故事讲述的“起承转合”策略,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的报道,让广告主的产品特性获得了更大范围、更引人注目的曝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联想教你“简单生活新想乐”案例中,由搜狐和联想携手成功打造互联网文化新概念――静影像电影,通过情景化模式,将联想电脑品牌渗透于《简单爱》的影像世界中,让网民感同身受回归简单的纯妙,深度理解“简单生活新享乐”的品牌诉求,从而形成自传播效应,成功地

让消费者认知了联想新产品。

荣威汽车的“右座”营销,在推出“荣威右座美女评选”活动中,全新打追“右座美女(MissRight)”的概念,将运动型轿车的营销核心从驾驶席转移到同乘者,在感受速度、享受激情的驾驶体验之中加入时尚靓丽的美女,重新定义了汽车生活所带来的品位和价位。

这一颇具时尚感的概念很具话题性,对富于娱乐时尚精神的网友有很大的号召力,成为吸引网友参与评选的关键因素。

案例类型4

以植入营销实现品牌的深度渗透

《简单爱》全系列静影像电影,让用户深深沉浸在“简单和快乐是生活的真谛”的氛围中,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联想A600一体机。

随着联想为推广新品拍摄的精短真人版电影《简单爱》在搜狐网上播放,让联想A600一体机产品得到了巨大的曝光,巧妙的植入让联想产品品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互联网首部职场轻喜剧《司马TA呀》,则是联想扬天V450笔记本抓住年轻白领一族在职扬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从当下流行的职场生存法则“SMART”为起点,与搜狐娱乐公司专业制作团队合作制作互联网首部职场轻喜剧《司马TA呀》。配合互联网媒体脱口秀节日、博客人际传播、草根视频分享等多重传播方式,在帮助初入职场的年轻一代解决工作、生活中诸多心理问题的同时,将产品特性及品牌特征植入其中,打连与目标消费群体息息相关的“活”的品牌,在协助他们树立职场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对于产品的信任与信赖,实现了从“满足消费需求”到“创连消费需求”营销转变。这种以定制剧的方式来推广客户产品的方式,代表了植入式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案例类型5

在“平安祝福”、“健康向上”的公益基调上搭载客户品牌,结合社会的热点事件和公众的普遍心理,搜狐成功助力玫琳凯、伊利品牌实施公益营销。

结合公益特性,搜狐为玫琳凯策划了“亲手描绘希望――玫琳凯爱心墙手印征巢活动”的春蕾行动主题,把公益之心贴近了2008深受“5.12汶川大地震”影响的学生,传播公司“充满爱”的企业文化,使公益营销在线上延展,广泛地影响大众,提升和强化玫琳凯的品牌形象。

在伊利“健康中国”阳光社区公益梦想案例中,在横贯2008年奥运会前后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搜狐网站,伊利向全国征集社区领袖的创意方案,为普通民众的社区生活提供绝佳的展示平台与精彩范本,将健康和谐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潜移默化地向消费者传达了品牌理念。

案例类型6

精准定向营销强化品牌关联

发挥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搜狐以精准的传播来打造企业品牌的关联性。

为提高999感冒灵的品牌形象,999感冒灵的在线推广以脍炙人口的奥运主题歌《YouAnd Me》为主线索,通过搜狐网站的创意和互动营销,以温馨的页面,提醒让消费者感受品牌的温情和温馨。借助搜狐最核心的新闻频道,结合IP网址定向推送天气预报给目标人群、实现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和信息传播的定向化,这种宽度和精度结合的品牌推广方式,是营销创新的最大特点。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3)

【关键词】培训,E-Learning

一、E-learning教学模式

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rn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三者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二、现状调查

1、培训投资情况

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很落后的水平,真正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对300家企业的调查,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5%(员工人均培训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

2、营销人员分布分散。分别分布在华北及东北、西北的各个城市,人员分布如下:

营销人员分布所示,集中到一起培训会涉及到大量的差旅费用,旅途劳顿,影响培训效果,按一次营销人员培训的计算:培训天数15天,培训人员(外地来京)97人:差旅费用=150*15*97+300*97*2=276450元;培训费用20000*15=300000元;则整个培训不包含餐饮,已经耗资57万元。

3、人员个性化需求较多。现代社会,信息需求量大,需要多平台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目标确定

结合E-learning +面授集中培训,提高培训有效性。

四、方案实施

针对表中的要因,结合北京销售中心的实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结合E-learning提升培训有效性的7项对策措施,如下:

(一)宣传动员初识E-learning培训系统。1、针对不同层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2、定期召开交流分享3、定期、不定期对业务员进行测试;4、将优秀的服务案例整理成册,以备大家共享。

对策实施结果:2013年6月,通过调度会,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全员开始使用E-learning培训系统。

(二)学习使用E-learning培训系统。1、注册用户覆盖率100%。2、登录100%;3、在要求时间内,完成必选课程学习;4、2013年要求业务员填报学习情况月度、季度计划表

对策实施结果: 经过统计,学员注册率达到100%,登录100%,并且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必选课程。同时,各自选修了其他课程。

(三)内部师资队伍建设

1.2013年5月培训班开设,培训师包括:公司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外部专业的营销、管理讲师,到11月共开展培训25次。

2.每月开展经验分销会,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3.对培训进行评估,每季度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测试,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

对策实施结果: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E-learning系统的学习,同时达到E-learning讲解师的水平。

(四)丰富课件内容。1、课件要求系统性强;2、符合中石化远程系统的要求;3、课件多样化。

对策实施结果: 2013年11月初收集整理服务案例,精选出优秀案例编辑成北京销售中心服务案例集,服务案例包括:市场开发、维护,大客户开发、维护等。这些案例做为素材留存,计划在明年开始做成课件,大家使用。

(五)使用E-learning立项培训项目。1、培训形式多样化,吸引学员;2、课程过程中,使用E-learning论坛交流,使用考试系统测试,利用共享空间共享资料。对策实施结果: TTT培训,从培训需求调研,培训班设立,设定学员学习的必修课程,考试科目,资料共享等,均使用E-learning培训系统。

(六)完善考核力度,加强过程考核的重视度。1.细化过程考核制度。实施月度考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考核;2.考核项目全面化。以 “提高培训有效性”为指导;3、考核内容:E-learning系统注册情况、使用情况、课程修订情况对策实施结果:设立平等的竞争平台,确定销售人员按照公司要求完成销售目标。通过E-learning学习,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紧迫感,竞争力。

五、结论及费用验证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4)

会议特别采用主题报告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发展对策。特别邀请了来自国际权威趋势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品牌采购与设计总监、科研院校的学者及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研发专家等,从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产品创新思路、国际采购与营销模式、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解读了色彩与面料运用信息以及市场和采购需求的变化,剖析了产品创新策略,并探讨了未来纺织品的新发展与新需求,在为与会人员提供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产品开发实战经验的同时,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注入了新动力。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了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的贸易环境、品牌定位与运作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指出了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从消费、设计、质量、品牌及营销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应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体系。

本届研讨会从趋势、设计、营销、采购、品牌及技术各环节围绕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获得长远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产品开发策略。

在“新产品开发策略”专题论坛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及东华大学教授蔡再生分别采用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新技术材料和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明确了此领域的技术关注点,并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行业在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误区和差距。

来自中国优秀企业的研发专家如志向集团的研发总监孙显康、旭荣集团的研发总监何世贤、天纺投资控股公司的研发总监陈宝建等则分别从新产品创新策略、新产品营销策略及新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结合企业的典型案例,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点对点的分享与交流,为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色进行产品定位及营销提供了更切实的借鉴。

来自法国巴黎PS工作室的项目主管黄晶传达了2011/12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从 4 个主题解读了未来季节的消费、设计和色彩信息,为新产品开发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来自欧图(OTTO)国际集团的采购经理王歆,根据自己 10 多年的采购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国际买家的采购模式、采购流程、合作模式及开发模式,为国内企业成为国际优秀供应商提出了更多创造性的建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王旭和DAZZLE品牌经理张立伟则从产品设计手法、市场策略与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如何创造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

在“新材料应用”专题论坛中,上海安诺其技术应用中心副总监汤晓飞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案例,分享了锦纶超高牢度染色新技术的市场需求、应用工艺及染色性能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具实际价值意义的参考。诺维信中国区纺织部门销售总监周文叶同与会代表分享了诺维信生物技术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给与会代表带来了很多启示。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介绍了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方向,通过重点分析功能性纤维的原理和技术,配合一些检测标准和产品,提供了直观而令人信服的纤维应用方向。同时,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郭秉臣以及苏州大学教授陈宇岳等也分别从国际新型原料、再生纤维及天然纤维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纤维的开发新进展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纤维研究技术及创新理念。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5)

关键词 企业营销 人员队伍 建设

一、活动简况

受国家宏观政策及大环境影响,烟草行业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等四大难题。企业也面临严峻形势,卷烟销售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对营销一线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鼓舞员工士气,企业希望通过开展精锐营销经理及精锐营销能手选拔评审活动,确实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作风过硬、理论功底扎实、销售业绩突出的优秀营销人才,同时也希望该活动的开展推动营销部门加大基础管理工作力度。

二、活动特点

(1)选拔活动导向明确。本次活动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作风过硬、理论功底扎实、销售业绩突出的优秀营销人才,推动营销工作上水平。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明确了营销人员的努力方向,让他们知晓过硬的思想作风和突出的销售业绩,是具备评审资格的基本条件;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评选精锐营销经理或能手的必要条件;销售过程管理、团队建设、知识管理、学习成长是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整个活动导向明确,要求广大营销人员不仅要关注业绩、做好业绩,而且还要加强营销过程管理,注重学习与分享,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

(2)选拔方案科学合理。选拔评审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推荐。由营销部门结合推荐职数,制定推荐办法,对一线所有营销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推荐。第二阶段为工作业绩评审和业务能力测试。工作业绩评审主要从销售业绩、销售过程、团队建设、知识管理、学习成长等5个纬度10多个指标进行量化计分,重点营造学习、分享、传承的氛围,突出强调业绩导向和过程管理。业务能力测试为笔试,内容包括营销理论、案例分析和方案策划,重点考察选手的营销理论知识、现代营销管理工具运用以及方案策划能力。笔试环节设定否决项,即无论工作业绩高低,如果笔试成绩过低(未达到设定的淘汰分数线)则直接淘汰。第三阶段为面试。由专家评委组成面试小组,对选手现场答题情况进行评判打分。重点考察选手对行业政策的掌握程度,以及市场分析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三个阶段层层淘汰,各环节分数均以不同权重带入综合成绩。

(3)选拔工作务实有序。一是办法贴近实际。评审条件与选拔程序充分考虑业务一线的工作性质。特别是资格推荐和工作业绩评审,都给予营销管理部门充分的自,确保了整个方案的可行性。从推荐结果来看,营销部门在以业绩为导向的基础上,兼顾了各区域的平衡,18个销售大区中,有16个区域都有人员入选,区域参与率达到88.9%。二是命题贴近实际。此次选拔评审邀请了我省烟草工商两家营销领域11名专家进行组卷,为有效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出“贴近实际、贴近实战、贴近企业当前营销工作需要”的组卷原则,强化考察选手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能力。专家们在命题过程中密切关注行业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和企业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转化为理论和面试试题。三是形式贴近实际。首先,业绩导向明确。在整个竞赛中工作业绩占总权重的50%,突出销售业绩、强调过程管理、注重知识分享、关注学习成长。其次,精简笔试形式。将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方案策划三场理论考试简化成一场,既考出选手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水平又考出选手的工具运用能力和方案策划能力。再次,合理设置面试时间。在面试环节,选手的待考时间提高到10~15分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面试时间提高到15~20分钟,有足够的时间阐述观点和见解。由于时间设置合理,在面试中较好地反映出选手的真实状态。四是评审组织严谨有序。为保证结果公平公正,此次选拔评审完全按照行业竞赛规格进行相关人员和现场的管控,从组卷、阅卷、笔试、面试整个选拔过程来看,程序规范、管控严密、组织有序。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全面加强培训,提升理论水平。从这次选拔评审过程来看,选手不管是理论考试还是面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在方案策划题和面试时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让专家们一致感觉到我们的选手重业绩、轻学习,暴露出“营销理论知识欠缺、行业政策理解不深,创新营销意识淡薄,系统思考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营销员工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做到内化与心,外化于形,通过对理论、实践的“双修”及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专业能力。一是要加强相关政策宣传。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态势的研究,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行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解读,并转化为行动指南,提高营销人员责任意识、危机意识;要加强对省公司营销战略和营销工作思路的宣贯,进一步统一营销人员思想,提高工作的执行力。二是要加强队伍现状分析。要全面分析营销队伍现状,搭建营销人员培训课程体系,系统地对营销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营销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三是要加强典型案例教学。要积极收集市场上的典型营销案例,逐步建立案例信息库系统,借助教学、研讨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充分交流,通过案例学习、借鉴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实战能力。

(2)加快机制建设,跟进过程管理。通过选拔活动,我们发现营销一线员工普遍存在忽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学习成长的现象。在过程管理方面,部分选手对信息报送、计划提报、促销管理等具体指标没有及时跟踪、及时反馈,而且报送质量参差不齐;在知识管理和学习成长方面,大部分选手的考核得分几乎为零。这也反映出营销一线人员平时只关注业绩,对过程管理、学习和自我提升不重视。为此,建议:一是要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办法。要积极推行营销一线岗位标准化操作流程(SOP),明晰过程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保证及时获取高质量的市场反馈信息,对营销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提高精益营销管理水平。二是要强化知识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学习管理办法,搭建知识共享平台,建立营销创新项目管理机制,通过营造氛围、制度引导,调动营销一线员工传播知识、总结经验、创新营销的积极性,全面提升营销队伍综合素质。

(3)完善选拔办法,确保科学公正。在选拔办法上,有两个方面值得探讨和改进:一是销售业绩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够科学,市场基础良好的区域具有先天优势,选手在计算销售业绩时得分较高;而落后区域或市场较饱和区域的选手则处于劣势。从最终结果来看,获奖选手也大部分集中在市场基础较好的区域,结果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二是选拔评审各阶段的权重设置还有待完善。笔试分数权重较低,致使理论成绩不太好的选手也能入选精锐经理或能手。为使评审活动导向明确,结果客观公正,选出的精锐营销人员确实具有真才实学,一是要不断改进员工销售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资格推荐,从制度上解决区域市场差距问题,确保推荐出的选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二是要修订选拔评审方案,合理设置各阶段的权重,合理设置各个环节的否决项,保证选拔出的精锐营销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6)

今年夏天,“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我愿意为你”等几十款流行歌曲歌词被印在可口可乐的瓶身和易拉罐上。据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仅这个六月份,“歌词瓶”带来可口可乐整个汽水饮料销量的增长高达10%。

早在2013年的夏天,印有“喵星人”、“小清新”、“吃货”的可口可乐昵称瓶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在收获口碑与销量的同时,也为可口可乐的市场团队赢得了业内多项大奖和普遍好评,其中也包括《成功营销》颁发的“年度最佳内容营销案例奖”。

接下来,在这个平台、这样的市场营销方向上,它还能玩出什么创新?

在做了消费者调研和洞察分析后,可口可乐中国市场团队选择了适合“含蓄表达情感”的音乐载体,“歌词瓶”由此诞生。

如果说,“昵称瓶”是人与人之间身份认同或风趣打招呼的一种方式,那“歌词瓶”就是一种深入的情感表达与双向对话,两者使包装本身成为一种“自媒体”。从产品本身出发,让产品在货架上跟消费者产生独特的沟通,这样想来,全世界没有比可口可乐瓶身更大的户外媒介了。

流动性传播、策略性连接

因为“昵称瓶”的成功,不难理解大家会将今年的“歌词瓶”与其对比。按照可口可乐中国区汽水饮料市场总监鲁秀琼的话来说,“歌词瓶”是延续了“流动性传播和策略性连接”的营销理念,“把瓶身社交化做得更加深入。”

“流动性传播和策略性连接”是从“Liquid and Linked”翻译而来,随可口可乐公司“2020战略”而诞生。早在2009年,可口可乐全球制定了“2020战略”,用十年的时间,让品牌在120多年时间内创造的规模实现翻番,也就是说,从每天供应16亿瓶可口可乐产品增至超过30亿瓶。

要完成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口可乐认为,关键在于“内容”。

“品牌故事的内容如液体(Liquid)般,自由地流向每一个角落。但不论它们流淌到多远,都与品牌战略和目标相连(Linked),”可口可乐高级副总裁Wendy Clark在一次演讲中如此阐述“流动性传播和策略性连接”。

详细分解下来,首先要有故事,有生命力的故事可以在任何一个媒介传播;其次,邀请品牌的粉丝一起创造故事,只有这样,故事才有真实性、有说服力,被消费者主动传播;接下来,创造广泛而有效的渠道,让消费者参与进来;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所有的内容和渠道都是在品牌策略的指引下。

现实中,人们常常会出于某种情况,难以直接表达某些情感。音乐是带感情的语言,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往往能联想到某个记忆或某个人,它可以代表一段心情、一种心意,“以歌传情”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可口可乐正是将每一瓶“歌词瓶”化身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让消费者可以向家人、朋友、爱人、同事或同学“唱出”心声,分享情谊。这些被选择上瓶的歌词大多来自明星们脍炙人口的单曲,而且经过了精心的挑选,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群的喜好和对流行歌曲的认知区别。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但共同点是具有正能量,积极乐观。

技术突破

把歌词印上瓶身,就能够称为“把包装变成自媒体、把产品社交化”吗?

答案远没有这么简单。首先,要讲好故事。“歌词瓶”的首轮推广方式与去年相似,5月中下旬开始针对意见领袖进行定制化产品投放,利用明星、KOL(意见领袖)在社会化网络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引发普通消费者的好奇心。例如,潘石屹就晒出了送给任志强的定制版“由我们主宰”的可口可乐瓶,两人互相调侃,好不热闹。

然后,再通过社交媒体引发活跃粉丝的跟进,进而利用社交媒体的扩散作用影响到更多普通消费者。而可口可乐的官方微博也开始出现跟“歌词瓶”相关的内容,比如,让粉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一句歌词等,这都是在为产品上市做预热。5月19日,开启了转发微博加上“#可口可乐歌词瓶#”标签并@一下小伙伴就有机会获得一个专属定制瓶的活动。

随后一系列的热点话题传播中,例如高考、毕业季、世界杯、七夕情人节等,都能看到可口可乐“歌词瓶”的身影。

音乐不入耳怎么行?消费者可以用手机扫描瓶身上的二维码观看一小段音乐动画,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这些音乐动画剪辑是经过了特别设计以使其适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享受音乐、分享音乐的形式。可口可乐的机构安索帕称这种音乐动画为“Musicons(音乐表情符号)”。每瓶可口可乐歌词瓶都可以让消费者分享与瓶身上歌词相关的音乐表情符号。

音乐和歌词作为载体,抓住了国人含蓄的特质;把包装做成会唱歌的瓶子。“平台本身和技术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鲁秀琼认为,这次“做到了全媒体、全沟通的有机整合。真正邀请到粉丝加入,共同创造内容。”

结构关乎成败

“其实,我们想出歌词和音乐这个‘Big idea(大创意)’很难,而更大的难点在于策略和落地执行,”可口可乐中国区汽水饮料市场总监鲁秀琼在接受《成功营销》专访时感慨。

“歌词瓶”的背后,涉及了可口可乐的多个部门、装瓶厂系统,以及每个部门的合作伙伴,项目跨度之大、筹备时间之长,相比去年的“昵称瓶”有过之无不及。

运营大体量、复杂的营销活动,可口可乐其实非常擅长。背后自有玄机:战略决定结构。

关键点一:即时即刻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在资源与消费者之间架构起资源配置平台。

自2012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成立社交媒体中心以来,聆听消费者呼声,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得更加直接和有效率。这个类似“即时舆情监测”的部门,一边对接公司的各个品牌团队,另一边传达至系统外的装瓶厂,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有关“可口可乐”等关键词的意见,在社交媒体中心的疏导下,快速反馈到公司相关的节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歌词瓶”项目自5月上线、在市场上铺货后,每一天,营销团队都会用一段时间聆听消费者在线上谈论什么。他们注意到,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抱怨“要跑很多地方找‘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你在我眼中是最美’这两句歌词的瓶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两款“歌词瓶”很适合婚礼,而所有的铺货是随机的。要凑齐一定数量,就必然去很多地方寻找。

一探究,就发现了新的机会。鲁秀琼领导的市场团队立刻与1号店合作,推出了“结婚‘歌词瓶’”系列。当消费者有需求时,就可以在这个专区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可口可乐,来定制有名字的“歌词瓶”。

即时聆听消费者的反馈,做出判断,快速调整。“这是一个不停地聆听消费者,边做边改,边改边好的过程,”鲁秀琼说道。

可口可乐希望做一个真正贴近“此时此刻年轻人”的品牌,在最合适的时候在当地的年轻人有最合适的沟通,这就要求必须本地化运作。在可口可乐中国,99%的员工都是中国籍,对于本土市场的运营,中国团队基本可以自己做决定。“全球化的视野,本地化的智慧”的运营理念,是“歌词瓶”活动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关键点二:把合适的人聚在一起,效率,效率!

在“歌词瓶”的推广中,有一段小插曲。可口可乐邀请到红遍亚洲的明星金秀贤作为中国区代言,按照计划,他将参加可口可乐在上海的公关活动,正式启动“歌词瓶”上市。但是,当时恰逢上海举办亚信峰会,原计划不得不取消。但另一方面,由于铺货速度快,很多消费者已经在市场上看到可口可乐“歌词瓶”产品,并主动在网络上谈论并分享歌词瓶这件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既然原定的公关项目不可能发生了,一周内,如何找到好的话题,让可口可乐“歌词瓶”不仅在线上媒体,也能够在传统媒体引发大家关注?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鲁秀琼清楚地记得,参与这个营销项目的大部分同事在外地出差,只能在微信群里商量“对策”了。

5月底、6月初,在全国范围还有一个热点事件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学生和家长的心――高考。在可口可乐“歌词瓶”团队的计划中,高考本来就在榜,只不过是规模较小的活动。

“不如抓住现有的,把它做大做响做好?”在微信群讨论中,团队确认了“高考”这个方向,还确定了具体要做什么――线上与网络媒体的合作,线下要求装瓶厂在30多个城市派样、定制高考瓶系列,与传统媒体敲定“为高考加油”等专题的合作等。

事无巨细,一切决策,不超过三小时。

这个微信群中,包括来自品牌部、整合营销部、媒介部、公关部、社交媒体中心、数字营销部、创意策略部、包装技术部、装瓶厂系统、合作伙伴等多方的人员。跨部门,甚至是跨系统的人,为了同一个项目而聚集,快速反应、决策、执行。

与这种效率匹配的结构,是把组织单元划小,并且贴近市场。

早在2009年,可口可乐中国就成立了整合营销部(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其工作就是将市场营销各部门全部打通。2011年底增加了社会化营销部门(社交媒体中心),能够即时即刻了解消费者;2012年Creative Excellence(创意策略部门),更好的把握整个创意的大方向;近期,电子商务部门也在筹备中。

关键点三:有目标、有分工、有考核,还要有文化。

职能部门随时代变化和消费需求而增加,那么,如何把这些不同职能在一个营销项目中有机地整合?

可口可乐的答案是――项目制,它的特点是:有目标、有分工、有时间限制。这种制度有点像足球世界杯上的国家队,为比赛临时组队,把合适的球员组织起来,打完比赛就各回原来的岗位。

设定一位项目的负责人,从全部门去推动这个项目,围绕项目的目标来组织“Review meeting(绩效评审会)”。以“歌词瓶”为例,所有参与项目的部门有共同的目标――市场销量和份额指标、消费者指标。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即带来的销量增长和市场份额变化。后者所涵盖的更加复杂,包括有多少消费者变成高频率的饮用者,有多少消费者知道这个创新的产品,有多少人分享,有多少消费者会更加深入地互动(例如创造品牌故事、定制瓶等),当中又有多少人创造口碑传播等等,每一个维度后都有相应的定量指标。

除了共同的目标,针对各部门的分工不同,也会有相应的KPI考核。例如,社交媒体中心的KPI更侧重于社会化媒体,如话题的传播性等;而对于销售部门来说,侧重分销率等。

不可避免的是,在同一个营销项目中,存在某些部门分工模糊的地方。如果完全依靠责任和绩效考核这些硬性指标,可能无法推进工作。这时,就要看团队人员的配合意愿了,而决定这种“默契”程度的关键,鲁秀琼认为在于“品牌、公司和员工的‘基因’”,换言之,文化所带来的强力支撑。

其实,“项目制”早就存在于可口可乐的企业DNA中,只是因为近几年的市场和经营环境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快速变化,多任务、项目制和扁平化变得更加适合这个时代,“项目制”的应用亦越来越多、越来越娴熟。

这样的组织拥有阶段性和时效性的目标,更倾向于分工协作,结构更加平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态也相对简单一些。

【相关链接】

可口可乐“歌词瓶”推广步骤

1、意见领袖的抢先体验,激发首轮社会化媒体分享;

2、引发社会化媒体和媒体的讨论、关注,扩大影响;

3、通过热点话题,把地面活动与线上结合,造成全方位的推动;

4、定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专属体验。

【相关链接】

鲁秀琼所理解的“市场部”和“营销人才”

市场部应该是:

1、“事”场部:以事为基;

2、“市”场部:闻市而动;

3、“势”场部:铸造势能。

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应该是:

1、时刻保持好奇心,才能引出很多答案;

2、在时代的最前端,与年轻消费者保持无缝连接的状态;

优秀营销案例分享篇(7)

 

互联网、移动通讯的发展在不断挑战教育本身。新型媒介形式在传递信息方面呈现出不受空间、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同样也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平等、交流、分享是网络学习的基本特征,在线学习者凸显在平等分享的基础上习得知识和技能,他们反对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群体大多为95后学生,他们在与互联网相融合的环境中成长,其网络应用能力较强,信息收集、知识加工与认知方式已发生了巨大转变,职业教育在与互联网应用紧密融合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今职业教育,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信息化教学应用中,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电子商务适合互联网学习的专业特征

 

电子商务是伴随互联网共同成长的新兴产业,网络营销与商业运营模式对网络环境和平台服务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社会化营销、O2O营销模式已成为推动粉丝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行业发展要求电商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快速,能适应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营销模式变化,具备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

 

互联网搜索引擎能帮助学习者快速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源。无论百度百科、网易云课堂、淘宝大学网络学院、京东商学院在线公开课,还是基于淘宝平台的开放式卖家后台,都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所需即所得的学习资源,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参与在线学习,不仅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选择性学习,也可以在注册网站或论坛中,随时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互动,甚至应用移动端各类APP接受专业人士点对点的教授与辅导,互联网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资源环境。

 

2.中职电商专业学生网络学习中的问题

 

互联网学习资源丰富,开放式资源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在线学习也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互联网在线学习因资源范围广,内容碎片化程度高,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强的网络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性;面对电商企业制作的网络公开课,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理解视频课程精髓;一线从业人员网络发布的微课质量良莠不均,许多课程是面向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学习意识不足,大多从兴趣出发选择学习内容,且专业基础薄弱,运营经验匮乏,很难适应互联网泛资源的学习,在缺乏指导的条件下学习效率不高。

 

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造成各地电商教育质量悬殊

 

北、上、广特别是江浙地区电商环境好,本地电商教育拥有优质社会资源,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电商专业校企合作深入,人才培养质量较高;院校不断向企业输送新生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电商经济发展;但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商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职业院校优秀师资短缺、课程建设和实训条件不足,急需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支撑专业建设。

 

教育部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经3年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适合我国中职电商职业教育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电商职教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及媒体资源成果,在推广应用中逐步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不公平问题。

 

二、共享中职电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电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在校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开展课程内容建设,发挥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优势,开发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数字化资源建设符合专业课程逻辑,递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建共享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旨在汇聚国内优秀教育资源,协作开发服务于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专业教学资源。课题组在全国示范校电商专业中遴选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建设,聘请业内职业教育专家、电商企业一线运营专家参与开发指导,组建全国电子商务专业联盟。开发团队依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分析专业核心课能力培养框架(参见图1核心课内容),借鉴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中,收集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和典型职业活动,确定每门课程开发内容、学习重难点、资源组织形式、实训项目内容,编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参见图2),并在专家组中进行反复论证,确保大纲中规定的学习内容贴近岗位能力标准,课程逻辑符合职业能力递进成长规律。

 

2.数字资源可重组特性,为网络教学提供多种可能

 

电商行业发展体现在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快,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销方法与营销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学习内容开发成为最具挑战的工作任务,课程内涵与外延界定是否合理,是适应中职阶段学习以及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关键。梯度式构建课程资源内容,可以为资源共享学校提供更多教学选择,实现分层教学目标。资源建设全部以任务引导方式组织学习内容,既要考虑内容的通用性,也要引入行业最新的实用技术进行学习补充,形成大于课程本身的“教学库”,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充分支撑。如《网络营销实务》课程建设中,开发了包括认识网络营销和推广、淘宝推广、网站推广、全网营销四个部分。其中认识网络营销和推广部分是网络营销实务的入门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消费行为特点、网络营销推广基本原理、网络营销术语和网络营销推广工具的分类,网络营销推广方案的格式内容及网络营销策划步骤等,适用所有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而淘宝推广、网站推广、全网营销三部分内容一共介绍了26种常用网络营销推广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最新的移动营销方法和组合技巧,这部分内容大于实际教学需求,形成了一个网络营销工具库,配套提供网络实战项目和工作任务,各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需求进行网络课程内容重组,利用远程教学平台拆解知识点,灵活构建本校自有的网络营销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引领,工作标准明确,提供各类营销工具的适用领域及案例分析,充分满足教师备课、学生网络学习需求。

 

3.互联网+数字资源服务专业教学,促进学习方法转变

 

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着重体现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的变革,教师教学设计思路已发生根本转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将已有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与互联网公共资源灵活地相结合,穿插在信息化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不仅是课堂参与式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网络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服务者。

 

近年我国电子商务运营大赛涵盖了包括店铺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等三项关键任务,对学生美工设计、营销推广、软文写作、销售技巧与客户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其背后显示了未来的电商人才需求更加强调跨领域、综合性的素质和技能;此外,员工的通用能力更为企业所看重,如个人学习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工作责任意识等,这些能力培养都要有机融入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团队开展网络学习,及时分享经验与成果;利用网络平台助学系统提供学习支持,鼓励学生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网络资源学习中的随学随测功能优势,缩短知识学习周期,在完成资源库实训任务中逐步形成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自信与成就感;利用移动终端组织课外微课学习、建立本专业微信讨论群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在群中提前分享学习要点、视频资源,组织反转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发挥互联网助学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三、互联网+资源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1.电子商务专业联盟校,教学方法改革卓有成效

 

全国46所共享校在应用资源过程中,学校网络课程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提升,多所学校教师在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信息化教学实录比赛、微课比赛中获奖。开发团队教师在与企业专家交流、学习、实践中,专业能力快速提升,逐步掌握利用资源灵活组织网络学习与分享的方法,通过应用通用主题素材中的教学案例、实训方案、微课和仿真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大大降低了备课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2.辐射带动东、西部电商职业教育发展

 

全国共享的电子商务数字化资源,融合了大量企业专家运营经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成果应用在电商相对落后的东、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提升了当地专业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缩短区域间职教差距。教育部“手拉手滇西扶贫项目”,我校与云南保山地区多所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电商教育发展。

 

3.形成示范全国的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努力,电商专业联盟先后开发了《全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编制了全部核心课教学大纲,在校企行三方联动机制保障下,完成了28G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任务,为深入开展中高本衔接的中职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电子商务中职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建设经验辐射全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