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0 14:40:01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电子商务;课程评价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企业更多需要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具备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及技能专长则不能适应企业需求,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因社会企业需求发生转变。评价在校大学生是否适应企业需求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量度。3-5年的高等教育一般以课程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但是传统课程仅以平时成绩、考试或结业论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简单,未涉及学生学习过程考核。传统教学评价不能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易发现学生学习特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企业需要,故而传统教学评价急迫的需要变革。

根据以上分析,新的评价应具备多个维度,并应更容易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特长技能是否被开放等等。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被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工具。国内外学者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盖静总结了美国多元智能在课堂教育的进展?譹?訛;郑军对国内大学生学习风格进行了调研?譺?訛;战秉聚利用多元智能研究素质教育?譻?訛。

国内现有基于多元智能的高等教育研究一般为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多为基础课程研究?譼?訛?譽?訛。而本文以专业课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新课程评价,并将新课程评价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比调整课程评价前后两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应用新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新评价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价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具有九种智能,分别是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及精神和存在智能?譾?訛。每个人的能力不是单一能力的体现,而是以组合能力的形式体现的,从而形成不同能力、各具特色的个体表现。

作者所在学院已成立教育教学中心(CTE),“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改革是其中心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和培养。本文以“以学习者为中心”为目标,以多元智能理论是作者设计课程评价的依据,提出课程评价构建方法,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提出评价办法,并给出新评价的实践应用效果。

1.课程评价构建方法

作者认为课程评价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传统评价方式为基础,突出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是对学习课程期间的学生综合评定。

(1)以传统评价方式为基础

传统评价方式应用多年,该评价方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而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故而不宜完全放弃传统评价方式。作者将以传统教学评价为框架,在设计课程评价时,保持考核内容仍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大部分,在这两大部分中增加更多的评价内容以达到可以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特长的目的。

(2)增大多元性评价

新课程评价重点体现评价的多元化而非传统的考核方式。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通过教师和辅导员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其次,评价内容是多维化,包括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学业内容评价和非学业内容评价,通过知识评价和学业内容评价考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利用能力评价考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非学业内容评价来发现学生兴趣特长;最后,评价方式是多样化,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3)重视过程性评价

在传统课程评价中平时成绩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学生考察的过程性,但是想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及学生学习的特长必须增大考核的力度和考核的内容。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一般平时成绩仅占20%-30%,考核的内容多以出勤情况和平时作业情况为考核依据,这很难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及学生的学习的特长。故而需要在平时成绩中增加更多评测内容以观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及学生的学习的特长。

2.课程评价设计

课程评价需因课程性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作者根据以上提出的课程评价构建方法给出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本科课程评价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课程性质,对该课程的考核内容进行革新,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

通过上表可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评价中包含了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五种智能,事实上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每门课程可以评价不同的智能形式。课程评价不再是任课教师独有的权利,学生、辅导员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即参与评价的主体增多会使评价更加公平公正,考察也更加全面,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增强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其精神和存在智能。增大平时成绩,可以更多的考察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参与。另外,考试成绩按明细公布,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是擅长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或是人际交往等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鼓励学生某方面能力的提高。

3.实践应用效果

作者在一个完整的教学年进行新课程评价的实验,评价效果如表2所示。

从评价效果对比表中可以得知,多元化评价不以最终的考试作为评价结果,评价更加公正客观。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了,使其更有兴趣学习该门课程,大大降低了不及格率。

新课程评价同时在《网上支付与结算》和《第三方物流》等课程进行实践,实践结果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结果类似。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评价,评价内容丰富,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特性发展。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多元评价相结合,进行了实验性探索,取得一定进展。新课程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获取更多的教学回馈信息。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常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一些评价内容还需进行调整,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是作者进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

引文注释

①盖静.美国多元智能学校的课堂教学环境设计探析[D].西南大学,2009.

②郑军.中国大学生多元智能分布和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③战秉聚.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

④夏海群.田径专项教学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09.

⑤吴明峰.感知学习风格、多元智能、大脑半球及动机间的关系及其对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成就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0.

⑥Gardner H.Frame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21.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2)

关键词:雨课堂;智慧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信息化和智能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为导向“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然而,目前高校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其中许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中,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往的总结性评价正逐渐被形成性评价所替代[2]。有证据表明,在形成性评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进度明显加快,自我效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3-4]。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根据学生入校后摸底考试的成绩,采用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具体分为A、B、C三个层次[5]。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校在分级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单一评价机制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

2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7],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演示系统PowerPoint(或WPS演示)和微信中,在课外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雨课堂功能可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雨课堂能够为师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堂教学)、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9],提供多维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导出、自我任务提醒等功能,使师生在整个课程中相互交流。其中课前预习教师将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课堂实时答题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功能,这些都为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雨课堂教学环境的三个主要功能界面包括:教师PPT授课功能界面、教师手机端功能界面、学生手机端功能界面。

3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课程评价存在着许多缺陷,许多课程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日常形成性评价。例如原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学生只是在学期结束时参加这门课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成绩符合标准(大于或等于60分)记录实际考试成绩。由此,有的学生仅仅满足考试及格,忽视日常课程内容的学习,学习内容不全面、不扎实;学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影响了他们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价,既费时费力又不完整,不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措施

雨课堂可以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动态教学数据的收集、个性化报表导出功能,这些都为生成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针对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评价改革。通过该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下是评价的几个方面。(1)课前预习。课前,教师借助雨课堂微信提醒功能,在课前预习环节附加语音提醒,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雨课堂管理端导出学生的课前预习数据(含课前预习PPT张数、预习时间等等),形成课前预习环节的形成性评价。(2)课堂考勤。上课前,教师发布授课班级的课程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雨课堂二维码签到,这样在雨课堂管理端可以导出班级每位同学出勤率。(3)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建立课堂提问环节。这样就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形成课堂提问环节的形成性评价。(4)课堂测验。对于学习完一个章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测试功能进行在线测试,测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题等,这样就形成了章节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5)上机实验考核。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教学评价。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上机实验考核,形成日常实验考核的形成性评价。(6)期中考试。期中考试采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在线考试。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课程中期的学习情况,同时完成课程期中阶段的形成性评价。(7)期末终结考试。期末阶段,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进行网络化或纸质试卷课程终结考试,完成期末考试阶段的形成性评价。通过以上七个环节阶段性评价过程,形成对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个评价涵盖了课程教学的所有阶段。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完成预习、考勤、课堂提问和测验等教学智慧化测评,使得教学评价变得方便快捷。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将以上七个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进行设定,最终形成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二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从评价本质上看,目前的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仅凭课堂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的情况。如果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这些表面指标,容易失去评价的实质。从评价方式上看,重结果而轻过程。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考试和测验所得的分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及教师的“等级”,这种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把视线转移到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多元教学评价上来。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不是某种神奇的、可以用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他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之所以狭窄,是因为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 

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更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对学生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才是关键。于是,学生不再死啃书本,而是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潜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如何实行多元化评价 

基于多元化课堂评价的理论,我们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地位,它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及对评价对象的评判所起的不同作用。 

1.学生评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加强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广泛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应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某些非理性或理性因素的误导可能使学生的评教失真。 

2.督导专家评教是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矫正 

从督导专家的角度对授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教,主要考察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以及责任心。评教指标体系的级指标包含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状况等几方而,其中权重较大的指标主要是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督导专家评教能够修止和弥补在学生评教中出现的偏差,督导组评估也就成为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但是,督导组评教也存在些问题,如督导组的教师因专业限制,不可能对所评估的每门课都有研究,他们的知识更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同行评价是对评价结果的有效补充 

同行评价是指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同行评价”并非完美无瑕,它也是利弊各有。同行评价的优势在于:同行评价看重教学的科学性;同行之间加以互相切磋,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同行评价的结果效度较低,因为同行评价极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情感和面子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同行在评价中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偏见而作出有失公允的评价。 

总之,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一定要考虑评价的最终目的,只有明白评价目的,才会围绕目的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当然评价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结合评价者的作用以及知识和能力结构。此外,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去研究总结。根据许多相关研究表

明,学生、督导专家、同行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2。我们认为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仅仅作为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而不是奖惩的唯一指标。 

三、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从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和多元化教学课堂结果评价两个层面入手。

1.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中,智力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强调了一种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或者说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使评价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在一学期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仅仅针对其最后的结果所进行的静态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相互间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由多元主体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其相关智能的发挥情况作出判断。这种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质性上的衡量和评判,使评价更自然轻松,不僵化,体现了一种人文性。 

(2)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属于一种外部的评价,多个外部评价主体可以使外部评价不单一、多元化和合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较多也较灵活,特别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们的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容易对其他同学作出非盲目性的评价。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属于内部评价形式。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校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只是对外部评价中向被动地接受,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个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 

学习过程评价补充了学习结果评价,使评价具有情景性和动态性,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2.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以后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因此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 

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呢?举例来说,对于教师出的用于检查学习结果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智能形式来完成试题,而其他智能形式的答题表述可以只作为最后评价的一种参考,这与传统的只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到的教育教学观点之一即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优势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课堂评价中老师尤其应该注意鼓励性而非否定性要素。 

传统教育评价以否定性评价为主要手段,学生感到的是挫败感,教师要学会用人本化语言评价学生,“你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激励使学生受到鼓舞,掌声使学生体验成功,肯定使学生自信。这就是鼓励性评价的实质。 

进行鼓励性评价,一是实行事后百分制。当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直到自我满足,再进行奖励评价。二是改革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许多专家呼吁,对学生进行奖励评价,应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设“进步奖”,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四、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冷静思考,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1.有关时间与经费的问题 

多元评价一般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在实施和记分上花费时间较多,与纸笔测验相比,多元评价相应的操作过程需要设备和物资的支持,费用较大。 

2.关于评价专业知识的问题 

多元评价需要教师掌握较多有关多元评价的专业知识,教师要能确定观察评价的重点,测定和掌握适当的评分标准。因此,在实作评价之前,应加强教师培训,否则,实作评价可能被误导或偏离评价目标。 

以上难点与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密切相关,因此可见,在全国积极倡导多元教学评价有不少的困难。

但是,由于多元化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性,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教学评价,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ames bellanca,carolyn chapman,elizabeth swartz.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 霍力岩,沙莉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卡罗琳·查普曼.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致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howard gardner.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房阳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宋玉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学评价观[j].数学通讯,2005,(1). 

[6]刘惠,王宏.关于高师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1).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二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从评价本质上看,目前的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仅凭课堂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的情况。如果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这些表面指标,容易失去评价的实质。从评价方式上看,重结果而轻过程。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考试和测验所得的分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及教师的“等级”,这种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把视线转移到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多元教学评价上来。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不是某种神奇的、可以用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他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之所以狭窄,是因为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 

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更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对学生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才是关键。于是,学生不再死啃书本,而是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潜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如何实行多元化评价 

基于多元化课堂评价的理论,我们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地位,它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及对评价对象的评判所起的不同作用。 

1.学生评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加强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广泛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应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某些非理性或理性因素的误导可能使学生的评教失真。 

2.督导专家评教是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矫正 

从督导专家的角度对授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教,主要考察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以及责任心。评教指标体系的级指标包含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状况等几方而,其中权重较大的指标主要是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督导专家评教能够修止和弥补在学生评教中出现的偏差,督导组评估也就成为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但是,督导组评教也存在些问题,如督导组的教师因专业限制,不可能对所评估的每门课都有研究,他们的知识更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同行评价是对评价结果的有效补充 

同行评价是指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同行评价”并非完美无瑕,它也是利弊各有。同行评价的优势在于:同行评价看重教学的科学性;同行之间加以互相切磋,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同行评价的结果效度较低,因为同行评价极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情感和面子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同行在评价中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偏见而作出有失公允的评价。 

总之,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一定要考虑评价的最终目的,只有明白评价目的,才会围绕目的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当然评价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结合评价者的作用以及知识和能力结构。此外,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去研究总结。根据许多相关研究

表明,学生、督导专家、同行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2。我们认为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仅仅作为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而不是奖惩的唯一指标。 

三、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从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和多元化教学课堂结果评价两个层面入手。

1.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中,智力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强调了一种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或者说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使评价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在一学期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仅仅针对其最后的结果所进行的静态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相互间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由多元主体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其相关智能的发挥情况作出判断。这种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质性上的衡量和评判,使评价更自然轻松,不僵化,体现了一种人文性。 

(2)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属于一种外部的评价,多个外部评价主体可以使外部评价不单一、多元化和合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较多也较灵活,特别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们的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容易对其他同学作出非盲目性的评价。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属于内部评价形式。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校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只是对外部评价中向被动地接受,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个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 

学习过程评价补充了学习结果评价,使评价具有情景性和动态性,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2.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以后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因此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 

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呢?举例来说,对于教师出的用于检查学习结果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智能形式来完成试题,而其他智能形式的答题表述可以只作为最后评价的一种参考,这与传统的只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到的教育教学观点之一即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优势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课堂评价中老师尤其应该注意鼓励性而非否定性要素。 

传统教育评价以否定性评价为主要手段,学生感到的是挫败感,教师要学会用人本化语言评价学生,“你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激励使学生受到鼓舞,掌声使学生体验成功,肯定使学生自信。这就是鼓励性评价的实质。 

进行鼓励性评价,一是实行事后百分制。当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直到自我满足,再进行奖励评价。二是改革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许多专家呼吁,对学生进行奖励评价,应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设“进步奖”,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四、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冷静思考,多元评价方式在我国实施尚存在许多难点。 

1.有关时间与经费的问题 

多元评价一般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在实施和记分上花费时间较多,与纸笔测验相比,多元评价相应的操作过程需要设备和物资的支持,费用较大。 

2.关于评价专业知识的问题 

多元评价需要教师掌握较多有关多元评价的专业知识,教师要能确定观察评价的重点,测定和掌握适当的评分标准。因此,在实作评价之前,应加强教师培训,否则,实作评价可能被误导或偏离评价目标。 

以上难点与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密切相关,因此可见,在全国积极倡导多元教学评价有不少的困难

。但是,由于多元化教学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性,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教学评价,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ames bellanca,carolyn chapman,elizabeth swartz.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 霍力岩,沙莉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卡罗琳·查普曼.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致庭瑾,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howard gardner.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房阳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宋玉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学评价观[j].数学通讯,2005,(1). 

[6]刘惠,王宏.关于高师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1).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多元评价;岗位能力课程

实际上现行高职教育的学习评价方法可归纳为“以笔试为主,实际操作、口试为辅,少数课程配合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基本模式中,有被实践证明的合乎教育规律的部分,又存在与时代精神、高职教育宗旨背离的诸多问题。虽然各地、各校都有一些改革措施,但是力度都不大,并无本质上的改变。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课改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越来越趋向于由单一知识考核向重视综合能力评价转变、由单纯考学生向发挥学生在学习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转变、由只重视总结性考核向重视过程性评价转变。多元性学习评价满足了以上的特点。

一、多元学习评价的特点

多元评价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1.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3.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视、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进行思维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5.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8.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 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

在多元化评价中,首先要求评价主体多样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主体应是变化的和多样的,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的主体可以是任课教师、同学、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及实习(或用人)单位。

其次是评价标准多元化。多元学习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知识、技能、素质一起纳入评价视野,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遵规守纪、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审美能力、团队精神、开拓创新等的评价。

还有评价方法多维度。多元学习评价是以过程评价为主,终结评价为辅。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口试、笔试、上机考试、项目设计报告、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社会调查、操作考试、过程考核、课程设计、主持会参加群体活动等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考核评价方法,用学生的学习成果代替传统的试卷试题,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来取代学生的素质评定等。

还有评价的过程化。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只能反映出学习的某些方面,多元学习评价将传统的学习评价由学期末转移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都有评价,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部分内在因素外显,这些内在因素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且被认为是有利的,就可以充分发掘和引导。

二、多元评价的实施

例如:《电子产品创新制作》课程的学习评价,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岗位能力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在这门课程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希望考察到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理解消化资料的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元器件识别和焊接能力、电子产品测试和维修能力、仪器仪表正确使用的能力、设计和测试文件的撰写能力、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设计能力、C语言、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能力等。如何考察学生的多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表1 《电子产品创新制作》课程评价表

该课程的考核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平时成绩占70%,期末测试30%,综合成绩就是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总评价。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主要是教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掌握我们给予了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到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对于学生有吸引和激励作用。变终结型考试为过程考核,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和展示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评价方法,还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发挥,他们乐于互相帮助,帮助同组或其他组的同学解决问题,期间也使得自己对于该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证明,通过该评价方法,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电子信息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电子设计产生了兴趣,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子竞赛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诸如该课程学习评价中获得优异评价的学生,都会积极踊跃的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消化资料、知识应用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通过较短时间的集训,在比赛中皆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正确的学习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动手实践的欲望,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多元性评价提供了学习评价的思路,符合学生的学情,该评价方法具有真实性、可行性、成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越,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

[2]马树超,郭杨.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

[4] zhidao.省略/question/147709306

[5]cgyq.8888.blog.省略/blog/static/94955067200910269157970/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6)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学习 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其他7种智能,即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9种基本智能,只是这9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具特色。

一、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

既然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不只是关注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自然观察和自身生存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统一,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考试评价只能反映教学中的知识目标的实现程度,而能力的培养与觉悟的提高对于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我们要通过对课程学习的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

二、学生学习评价的取向应以人为本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智能强项与智能弱项。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并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

三、学生学习评价的特点应以综合性为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存在于多个方面,那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应由单一的关注学业成绩拓展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度,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多方面的才能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看重学生的优势智能,用多元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真正指导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能存在于多个方面,每个人的优势智能又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必须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可选择以下内容:学生对自己的各科学业成绩及付出努力后的进步曲线进行描述;学生对自己专业课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描述;学生对自己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学生对自己自觉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在班级、社会、家庭活动中,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服从老师、班干部的管理的情况进行描述。

2.同学互评

主要从同学的课堂效率,能否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能否主动向老师提出疑问;处理日常生活及各种事务的能力,如能否主动协调同学之间的矛盾;在宿舍是否能与他人有好相处;经常关心帮助同学,也经常得到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对是非的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描述。

3.教师评价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学生智能组合进行评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从而发现学生的优势项,进行挖掘式评价;评价学生的各科成绩;在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优势项开发、培养情况描述。

4.家庭评价

主要从学生在家中上网的频率,经常上什么网站,喜欢什么游戏;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对电视剧剧情发展的推测意向;喜欢和什么人交往,电话多不多;喜欢干什么事情,在干活时喜欢独自去做,还是请人帮忙一起做,等方面进行描述。

5.企业(用人单位)评价

和同事的关系及协作能力;他的工作效率情况,主要是工作质量和工作速度;其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工作中是否有创新,是否有突破等。

五、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

学生有多方面的智能,他们展示自己智能的场所也呈多元化,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他们还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教师只见到了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而看不到他们在其他场合的表现。并且学生总想在教师那里留下好的印象,所以他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真实性。所以对他们学习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我们认为,评价主体应拓宽到家庭和社会方面,即家长和社会人士作为学习评价的一个主体来体现。例如,家长可以通过对其子女参与的家庭活动的表现来评价,社会人士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来评价学生等等。学生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学生,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学生学习评价应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每个学生都存在智能强项与智能弱项,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关注的也是这个过程。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终结性的评价要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是面向学生的“过去”,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则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重在学生发展的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借鉴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价值观。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在改进学习评价方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要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认识学习评价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评价思想与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向是一致的,并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改进学习评价方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开明出版社,2003.

人工智能课程评价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信息技术;问题;图式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3002002

1 多元智能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其新著《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智能的含义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了延伸: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出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的能力。他首次给智能(intelligence)一词加上复数,并在书中详细描述了7项(后来他将其扩展到9项)智能的表现特点和判断标准。它们分别是: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生命——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这些智能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在心理学界引发了种种质疑,但在教育领域却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主要探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课程开发。本文中的课程开发是指“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

2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课程开发

2.1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目标——为了理解而教

加德纳认为,教育的目的简言之就是——为了理解而教,即教育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世界(包括物质世界、生物世界、人类社会、人造物世界、自我内心世界)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读写能力、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思维方式等都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世界中的重要问题,进而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提升个人修养,完善自身,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并最终享受到成功和幸福。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艾斯纳(E.W.Eisner)受艺术教育的启发(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也是得益于他本人早期钢琴等艺术学习经验),提出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他主张在设计和评价课程时,除了行为目标(泰勒,R.W.Tyler,1949)外,还应准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与行为目标中事先设定目标不同,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关注学习过程中经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决定什么是“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因此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不是注重特定的行为,而是注重认知灵活性、高阶思维训练和元认知训练过程。

因此,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中。为此,教育目标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调用自己的多项智能;其次,教育目标是生成性的,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调既定的、单一的教学目标。

2.2 多元智能视野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丰富化、个性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苏联凯洛夫的“课程即教学内容”为课程内容取向的。我国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语言——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为主,甚至对这两种能力过分、近乎扭曲地挖掘,如某大作家自己也做不对中学试卷上针对自己的作品设置的题目,如一些地区对偏怪难的数理题目过分热衷。而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加德纳提出的其它七项智能,只作为业余爱好来培养,没有提升到智能的高度来对待和培养。因此,我们要对传统课程中某些复杂而无用的内容加以摒除,而将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生命——存在智能等融入课程内容,以满足各种智能结构的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加德纳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重申,多元智能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丰富性的一个报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组合。承认人类认知方式的丰富性和智能组合的独特性,意味着在课程组织上要允许、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要针对性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要相信并支持每个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获得成功。

2.3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实施——问题化、图式化、信息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实施模式主要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模式、基于认知工具的学习模式。纵观多种学习模式,不难发现,这些模式都是以问题化(或主题化、项目化)、图式化和信息化为特点,即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图式建构为学习机制,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

2.3.1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介入真实生活,才算是面对问题。只有使学生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才会使其积极调动自身各项智能来共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来表现问题解决的成果,并在合作、交流、反思中促进其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智能的发展。加德纳将8种智能按照智能本身的性质分为3类,分别是:与对象有关的(包括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没有对象的(包括语言——言语智能和音乐——韵律智能);与人有关的(包括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笔者认为,与对象有关的智能直接作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对象的智能提供思维外化表征工具和成果展示符号系统,与人有关的智能则为整个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动力激发和反馈调节(如图1)。

2.3.2 以图式建构为学习机制

图式是人的思维建构过程的外显,是心理模型。信息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合理运用一些脑图软件或图表软件,不仅可以形成问题的表征,而且能减轻认知负荷、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概念图是图式图中的典型代表,国内有知名学者黎加厚甚至认为:人类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切图式方法都是“概念图”。概念图运用节点、命题、连接和层次四要素来表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可视化表达。

2.3.3 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实现和操作化提供了实施的中介和促进条件。如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多重感觉刺激的学习材料,使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为学习者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提供支撑环境和支持工具,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网络技术能为多元智能学习提供活动平台,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方式使学习活动形式丰富、灵活。虚拟现实技术能创造各种仿真环境,为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保障。(Agent)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决策系统,帮助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成为电子导师或学习伙伴。

2.4 课程评价——全方位、立体、真实性评价

从评价内容来看,多元智能理论摒弃传统的只将学生的学业能力作为唯一评价对象的作法,而将九项智能全部纳入评价范围,允许学生以各种智能方式表达学习成果。从评价的取向上来看,多元智能视野下的课程评价更倾向于人文主义、内部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科学主义、结果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加德纳的同事原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C.W.Eliot)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没有笨学生,只有智能组合各不相同的学习者,因此,多元智能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结构,发展自己的智能强项,同时弥补智能弱项,从而实现个体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是贯穿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始终的,因此属于内部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可操作性对于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明确的指引作用。认真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课程开发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2\] 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房阳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 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天蓉,徐谊.有效学习设计——问题化、图式化、信息化\[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5\] 桑新民.学习的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