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0 14:40:12

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模式;阅读理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84-01

一、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理解模式

1、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阅读是从宏观上不断推测和理解阅读材料的过程。在阅读中,读者不断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假设,推断、在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按这个模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主动对文章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扩展。黄文源认为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其忽视句法结构,过分强调已有知识的作用。对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从而导致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下降。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情况等方法。所以,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2、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底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上层)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依赖于对组成句子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又依赖于对组成句子的词组、词和语法结构的理解,对词和词组的理解又离不开对字母的识别。”(黄文源2004)因此,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文中的生词、生句以及新的语法结构。该模式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英语语音、词句和句法的基本知识就能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基本的英语知识逐句地阅读和理解,以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3、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自上而下模式批判了自下而上模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但它完全忽视词义与句法的片面看法也不符合实际的阅读理解过程。即使一个人有很强的分析和推断能力,如果他目不识丁,也不可能进行阅读,更谈不上理解了。

根据Rumelhart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两种图式决定;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其中,内容图式的掌握有利于读者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和结构,去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该模式认为,在阅读这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两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分析及借鉴

根据上述阅读的心理机制,心理轨迹以及阅读的不同模式,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知识问题

语言是信息的裁体,是传递信息的媒介,阅读时被激活和调用的非直观信息中,阅读者的语言知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辨认视觉信号输入的基本手段。语言知识原缺乏和不足会影响和阻碍阅读技能的发挥。

2、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阅读者阅读后留下的心理痕迹往往是语言的意义或信息,而不是语言形式”。许多试验表明,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在一起时,学习者易于记忆难以遗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多做意义练习,少做机械练习。

3、阅读过程中的监控作用问题

学生对通过视觉得到的语言符号信息加工的过程首先受到学习目标和要求的制约和控制。课堂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完全取决于老师。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语篇的意义,也要增加语篇、段落的构建、句子结构、短语、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4、阅读的整体教学问题

课文的整体教学不仅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概括,而且指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开展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再利用的语义图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5、阅读量和阅读技能问题

阅读是一个言语输入技能,阅读量越大,永久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就越丰富,这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在阅读的心理机制中培养实施控制作用的阅读策略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应该得到系统的训练。如:语篇功能与目的讨论、主题的判断、主题句的寻找,作者态度和观点的推断,事实的归纳、语篇连接手段的分析,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等。当然这些阅读策略和技能的培养也是需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保证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而广泛的阅读则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Graesser,A c,m.singer and T.Tra-basso.1994.Constructing lnferences.during Nar-Rative Textcomprehension Psycholog;calReriew.

[2] Gough,P B.1972.One second ofrta ding.In J.F,kavanagh and 1.G mat-tingly(Eda).Language by Earandbythe Eye cam bridge:mlTpress.

阅读教学模式篇(2)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课堂实施 操作模式 语文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课程目标是: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在以上赵镜中教授的描述中,首次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4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意味着教师讲的话不能太多,问题不可过细过碎,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讨论或是感悟,一定要学会舍弃。

“群文阅读”,意味着不能将“朗读”、“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实施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操作模式:“明确主题――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以“童话”一组为例:

第一步是明确主题。旨在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这需要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能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如:有学生通过巨人几次发脾气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的画面,感受出巨人非常自私;也有学生通过巨人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画面,体会出了巨人不再自私,因为巨人学会了分享。学生们这些独特的体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质疑、重读、辨析,解疑……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在充分交流片段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对六篇童话进行比较,并引出话题:童话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得知?学生各抒己见,最终由“巨人”、“智慧女儿”、“小木偶”等形象,从童话中的语言、故事的情节、包含的道理等方面,归纳出了童话的特点。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如在“童话”一组教学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拟人的、夸张的写法,编一编童话故事,在故事中体现出真、善、美的意义;并向学生推荐国外的《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国内的《小巴掌童话》、《“小溜溜”溜了》等童话故事,布置做一份关于“童话”的手抄报,对比中外童话的特点,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和对更多童话的了解。

经过一学期的对“群文阅读”的思考与实践,我将大量的阅读资料与课文有机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实践证明,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儿童阅读量,综合提高了儿童的语文能力,使学生既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相信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赵镜《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重庆树人教育科研简报。

阅读教学模式篇(3)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熏陶,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分析上,花在应付考试上,不仅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大胆破除了“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程式,追求运用主体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新大纲语)为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感的恰如其分和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再在悟后反复诵读、赏读,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一、模式建构的原则。

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是“读悟式”教学模式思想及本质意义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准则,是制定教案的依据,从客观上反映了模式的基本规律。“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语思统一的原则。把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思维品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眼看、口诵、心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披文入情,入境悟神。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 3.有效性原则。调动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从目标假设、策略选择、探究深入及价值评判等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反馈、矫正,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并向新的目标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因,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情感的驱动器,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体味求知的乐趣。

二、模式的基本框架。

1.基本模式示意图:

初读感知

精读理解

熟读迁移 初读感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 精读理解: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 熟读迁移: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2.基本模式各阶段教学内容示意图。  初读感知:自读课文

知文意、释

检查交流

认读生字词

字词质疑难

匡谬正误  精读理解:检查回顾

抓重点,理思路

交流小结

提炼主线

学语言,练朗读

加深了解  熟读迁移:围绕重点

特色赏析

辅导训练

拓展运用

说明:以上三个阶段,可安排2课时或3课时。   三、基本模式的变式。 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特点。这就必须加强对模式的灵活应用性研究。“模式”一旦陷入“模式化”的泥潭,便会造成操作的失落,导致模式的僵化。 根据模式研究中的变换、孕育、包容三大原理,由于各个具体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变量,在实际教学的应用操作中,必须产生多种课型变式,这多种课型变式的衍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个性、风格得以张扬。

1.创新式。 (1)结构 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引导探究运用创新 (2)模式操作要领。 ①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可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扮演体会、语言描述、现代教学手段等展示情境。“形成问题”,可由教师在情景中直接提出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发展性,要针对学习内容,直接击中不生思维燃点,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刺激学生的定向注意。

②提供事实(材料)。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让学生去说一说、读一读、摆一摆、摸一摸,让学生去感悟、观察,发动学生去积极思考。

③引导探究。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质疑、释疑,让学生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认知交流,互相启迪。 ④运用创新。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富有创造性,要让学生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去展示、去表现、去创新,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玫动机。 2.开放式。 (1)结构。

自读

自悟

自议

自得

自练 (2)操作要领。 自读: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然后自学。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字典)弄懂字(词)主;结合单元提要,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感知课文内容。 自悟:学生在自学时,动笔写出自己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得的。 自议: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自学过程以及体会后,同学间互评互议,谁的感受最深,谁的方法最佳。 自得:在评议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自练: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设计作业进行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3.拓展式。 (1)结构。 整体感知自学理解讨论解疑点拔归纳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2)操作要领。 ①整体感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该掌握哪些知识和 技能。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 ②自学理解:这是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已知”、“旧知”,来获取“未知”和“新知”。 ③讨论释疑: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必定有疑难和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可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④点拨归纳: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 ⑤应用提高: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领悟学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⑥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在常用中巩固,精通和深化。

4.启导式。 (1)结构图。

阅读教学模式篇(4)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其要求阅读教学体现开放性,要更新观念,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观念陈旧,用单一的师问生答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追求统一的阅读方向,统一的阅读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解放学生。

(一)确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二)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模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一)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抽象的,甚至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教学《春天》一课,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教学《第一场雪》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雪景;教学《放风筝》一课,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开展放风筝的实践活动;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等等,从而活化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

(二)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教师应采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住活动,在交住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注重知识的渗透、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活动是一次系统活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整合、归纳、回顾,从而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让学生归纳总结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感受写景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归纳学过某家的作品,理解、评价其作品的特点;让学生回想学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文章,去欣赏、去体会,等等。小学语文阅读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新课标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笔者找出了贝多芬同名曲让学生结合内容欣赏,加强了与音乐学科的联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阅读教学模式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文章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过程,是学生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比较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体验式阅读教育模式的推广与完善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它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教学过程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让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积极转化成自身情感积累的一部分,进而获得阅读体验的升华。另外,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质疑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再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1.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学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制度,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丰富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在设计上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境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设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合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型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沈跃.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J].成功:教育版,2013(11).

[2]单斐.新时期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2(17).

阅读教学模式篇(6)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基于读写

最近几年,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把读和写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教学课堂中已经屡见不鲜,主要研究的是以读来促进写,再以写来带动读的方式,把读和写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运用有效的策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今读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

1. 高中英语读写的实际情况

1.1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

以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高中学生所学习的科目比较多,教学的任务又比较重,学校分配给英语教师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根本没有时间专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适当地带入语法的讲解,这对阅读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教师通常采取插入式的讲解,这也就间接地将阅读的完整性造成了分割,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

以高中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英语的阅读仅限于英语教材,没有其他明确的指导性书籍,学生的阅读较为随意,缺少阅读的目的和专业的意见,不知道阅读的内容是否能够真正地帮助自己提高阅读的能力,这样很容易使学生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长期下去,很容易使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日益缩小,并且还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挫败感,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

1.2写作的实际情况

以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因为课堂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往往只能讲写作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文章整体的构建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独自完成,由于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和写作经验,常常在写作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教师教学的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的方法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就导致了教学效率较低。

以高中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写作技巧和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所以在写作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传统教学过于注重词汇和句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够好,因此导致了写作效果较差,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很难认清自己英语写作的水平,使未来的学习中很难有什么进展。

2. 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思维误区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强调语法的同时常常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单个单词的语法与运用中,造成学生思维上混乱,不能明确阅读的目的。

2.2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

阅读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由于原来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2.3缺少系统的写作训练

教师对于写作训练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知识的运用,对于学生写作上仅仅停留在构建文章的框架上,学生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感悟,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辅导,所以难以见到良好的效果。

2.4读写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借鉴语文教学取得的成功经验,读写分别属于输入和输出的功能,但是在具体的学习中,需要结合实际来运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读和写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3. 读写教学策略

3.1改善教学理念

新课程重点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更要将这一观念融入其中。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上的认识,清楚角色上的转变,由课堂的主体变为学生的辅助者,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一定不能脱离教材,并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方式上一定要设计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式方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2有针对性的教学

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作为基础,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悟性的高低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并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3.3读写技巧

阅读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互助合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优化教学

一、“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分为“感知―理解―评价―创造”四个阶段,包含了信息输入和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两个环节。根据我校“三助”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探索,“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为“三段六环三评”。

三个阶段:ExperiencingExploringApplying

六个环节:自由谈话热身预测阅读获取讨论内化归纳巩固创新延伸

三个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态度评价、小组互助合作自评与互评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教材、激发兴趣、注重整体、重视互助、逐步推进、强化输出。该模式流程清晰,可操作性比较强。

下面以外研版Book6 Module 7 English for you and me Unit 2 We all own English.为例,开展“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

1.第一阶段:Experiencing

(1)第一环节:自由谈话(Free talk)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交流分享互助活动。互助分组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聚在一起学习,而是按照相同或相近的兴趣来组成互助小组。互助小组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彼此交流合作,并一起在互助中发现问题,在提问中探究问题,在讨论中分享合作,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互助小组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挑选、查阅、收集该组感兴趣的有关资料或文章。在课前三分钟,读给该组的同学听,然后选一名小组成员作为该组的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选文章,并发表读后感给全班分享。别的互助组成员可发表意见或评价该同学的语音、语调、朗读技巧和思想观点,并指出哪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评价与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2)第二环节:热身预测(Warming-up & Predicting)

首先教师播放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中包含有几种语言)让学生欣赏,然后再给出任务并让各组互助完成。如:How many languages can you hear in the song?Which language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互助小组很感兴趣并积极分工合作把自己听到的几种语言写下并讨论汇总,接着讨论第二个问题,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地理知识或其他跨学科常识好的学生会更加积极参与,开展互助预测,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第二阶段:Exploring

该阶段包括第三环节―阅读获取(Reading)―第四环节―讨论内化(Discussing)―第五环节―归纳巩固(Concluding)。

学生带着预测的想法进入阅读过程,也就是求证的过程。学生可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吸收、归纳、推理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弦外之音”。互助小组先进行讨论,接着分工合作找出每段的关键句(supporting sentences),然后概括文章要点。

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是否理解或巩固,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在互助组内互设或各组之间互设1~2个问题进行问答。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完成这些任务的互助小组分组是按强弱互补的原则来进行的。在这个环节的小组互助中,还可互相讨论、介绍、推荐解题方法与技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一起寻找、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从而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保持持续探究的兴趣。

3.第三阶段:Applying

该阶段主要是第六环节:创新延伸(Extension)。

“互助”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从文本到生活,从易到难的梯度开展教学的教学模式。展示阅读输出环节,主要是活化教材,激活思维。要求学生充分吸收阅读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从本人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它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概括来讲,实现了“五个”提高。

1.互助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这种不分彼此、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平时缺少信心、存在焦虑情绪、害怕阅读的后进生,通过互助形式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地、自信满满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并养成了喜欢、主动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互助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互助式阅读教学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家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学生都会努力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互助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在组织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要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其组织能力在锻炼中得到提高,组员间的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互助式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互助小组学习中,由于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使学习中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5.互助式阅读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互助式阅读教学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重要手段,专门设计暴露学生问题。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互助解决问题,达到教学优化高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开展“互助”式阅读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和不足:

1.时间安排问题

互助小组学习时间安排不充分。由于教学任务重,学习内容较多,因此在开展互助活动时没能确保互助活动时间,显得仓促点。今后要加大互助环节的力度,多留时间给学生交流,引出问题由学生尝试解决,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2.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互助学习过程中还存在重教师的主导而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互助式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过分主导、学生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3.课堂调控问题

互助学习过程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培养每个互助组的得力组长方可有效协助进行。

总之,以“互助”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开展互助学习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全过程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今后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互助”式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