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37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1)

进一步深化红岩精神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红岩精神研究小组”工作,与时俱进,系统地进行凝炼总结、创新提高,把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院思想建设的系列活动,设立“红岩教师”等以红岩为名的奖项,把红岩精神这首正气歌在学院唱得更响亮。

二、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在爱国爱校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作为我院教育的一个环节,理应打造爱国爱校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在校园内立起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名将雕像、标语柱,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但应当看到,爱国爱校需要价值观作支撑。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在内涵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自觉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对当代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武装。从我院现实可能性上讲,我们应结合思想品德与法律常识课程的教学,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使其入脑入耳入心,成为爱国爱校的理论基础。二是加强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我国的优良传统就是一部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历史,学院要充分运用这一宝贵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增进他们我国历史传统的了解,并以此启迪和教育学生在为国为校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三、搞好传统精神教育,在薪火相传下功夫

校园文化内涵并作非空穴来风,其精神内涵应根植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历史传统之中,体现在学院官兵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之中。我院建院已经半个世纪,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办校治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最近,我们对“一训、二歌、三风、四种精神、五大传统”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对此我们决不要束之高阁,而是要加以完善和利用。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教育。学校的创业、发展、壮大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可贵的精神是我们争创一流军事名校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一定加以发扬光大。为此,学院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教育上想点办法,发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利用政治教育等时间,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地使传统精神深入人心,并代代相传。

二是深入进行研究发掘工作,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虽然我院传统精神有了刍形,但总感觉结合学校行业自身特色等还不够紧,精品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还存在着教职员工对传统精神的概括研究不太认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院现存对传统精神的概括与研究真正变为学院校园文化教育的内涵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发掘,不断丰富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2)

吉祥是人们几千年来共同的向往与追求。蕴含着吉祥寓意的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共鸣。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把吉祥图形符号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在保持民族生命力、特殊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传达具有民族精神的设计理念,使其具有民族性、社会性与文化性,是现代标志设计应坚守的创作之路。

(一)拓展了标志设计的资源与内涵

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大都是中国祈吉纳祥思想的视觉形象,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传统吉祥图形符号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渊源、心理诉求、情感表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蕴涵着永恒的民族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驱邪除恶、追求祥瑞的美好愿望,因而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适用于现代标志设计。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和传统吉祥文化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恰恰迎合了当下人们向往幸福、平安、长寿、富贵的种种心理需求,这也极大地丰富和延伸了标志设计的方式和内涵。

(二)增强了标志设计的民族认同感

吉祥是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亘古不变的心理希望,而这恰恰也是一种普遍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使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其传达的内容和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所认可和接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作为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商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而使受众对商品产生极其浓厚的民族认同感。运用吉祥图形符号,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使产品在广大受众群体中得到极大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中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三)提升了标志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设计师应具有发扬传统文化、打造全新民族艺术形式的责任感,肩负着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以延伸繁荣的历史重任。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现代的国际化设计语言,在不断的碰撞与渗透中相互融合,必定会使本土的现代标志设计更具独特性和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重构与再造

现代标志设计在深入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的基础上,利用其“形”,延伸其“意”,传达其“神”,用时代的设计语言,重构与再造新的表达形式,把传统吉祥图形符号的吉祥文化观念融入到标志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设计语言相结合,定会使现代标志设计成为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形”的提炼和衍化

“形”是传统吉祥图形符号最直观的外部形体和内在的结构表现。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的母体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艺术源流,通过它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可以探寻到在各个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这种“形”的发展和演变是对母体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延续,也是对其外在形式的衍生与拓展。在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形”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移植和照搬,而是要注重吉祥图形符号与设计主题的意念相通,以现代的审美理念,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中“形”的主要元素提取出来,把解析、错位、反复、对比、重构等现代的设计方法运用其中,把传统吉祥图形符号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进行变形、衍化、提炼、再造,从而设计出吉祥精神、传统神韵和设计目标完美结合的全新造型。

(二)“神”的传递与把握

传统吉祥图形符号中的“神”蕴含着图形符号的精神、气韵和内涵,表现着图形符号的态势和气氛。对传统吉祥图形符号“神”的借鉴要在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吉祥观念、生命哲学的前提下,在深入领悟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抓住图形符号的灵魂和神韵,融会当下的设计语言与思潮,在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点上,完美实现对“神”的传递与把握。譬如西武百货公司的标志(图1)正是借鉴了中国传统太极八卦图的气韵,并由此演变创作而来。作者用线条和圆点简化这一传统图形中的阴阳关系,保留黑白互回的鱼形图案,对这个传统的吉祥图形进行了全新的演绎,使其在符合国际化审美标准的基础上,又体现传统精神,金黄色、黑色等富有传统特点的色彩使用,使该标志整体风格古典华美。

(三)“意”的借用和延伸

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本身寓意丰富,蕴藏着深刻的吉祥文化,这是人们世代传承和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也是吉祥图形符号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根源。这些图形符号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视觉装饰符号,更是一种蕴含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需要我们去不断提炼和创新吉祥图形符号中的“形”,彰显和传递传统吉祥符号中的“神”,同时还需要去挖掘吉祥图形符号蕴涵的“意”。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中,己经扎根于中国民众心中并形成共识的吉祥寓意沿用到现代标志所传达的固有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③这是将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融入现代标志设计的关键所在。所谓“立象达意”“以象传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表现事物、表述内容、表达思想的经典之处。“立象达意”指的是通过形象表达意思、意念、意境;“以象传情”是指利用形象传达感情、情绪、情意。象就是指形象,是传统图形体现美与形式的基本元素,更是表达立意的重要因素。

④这种“意”的延伸,在“靳与刘设计”公司的标志(图2)中也有充分体现。靳棣强先生就是采用了“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形作为标志设计的基本形式框架。标志中“方胜”的形制是由两个相同菱形的一角重叠而成,整个图形简洁清新;表示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方胜”也赋予了公司更为积极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合作、沟通、互诚、互信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公司和客户中,表现在公司与员工中,还表现在国内与国外、东方与西方的设计交流和融合中。把这个表达同心互通的“方胜”与“靳与刘设计”公司的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但让古老的图形散发时代气息,也恰如其分地传递了该公司的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体系。由此可见,继承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符号就必定要注重对其“意”的延伸,把其蕴含的美好意愿延伸到当下标志设计中,赋予它时代的特色和意义,让它传递属于当代的吉祥内涵。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3)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精神 内涵 特征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达,红色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特性的论述。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享用的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与宗旨,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文化表达,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文化宣示。红色文化又是红色政治,是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历史意识、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彰显并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性格、锻造民族风骨、提升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具有塑造新人、涵养人心、促进民族自新的价值与功能。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4)

【关键词】文化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3-02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精神”、 “观念”、“意识”的影响力,它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动力。培育校园文化需要正确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清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之内涵

研究校园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的内涵。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将“文化”一词界定为:“从广泛的种族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是指一个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许多其他能力和习俗的复合体”。自泰勒后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阐释没有停息,至今观点趋异,岐见纷争。

国内关于“文化”定义之争也亦然,虽然近代很多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做过诸多探讨,但其界定至今仍无共识。“文化”一词,在汉字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可能意指:礼仪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等。而“化”字则可解释为事物的普及流传、蔚然成风等,又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等。所以《辞海》将文化定义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既有“文”的内涵,又有“化”的意义。即强调人类活动方式(动态)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又反映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综合上述对“文化”界定的阐述,笔者理解的基本观点是:“文化是对人的教化。”因为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整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是文化的传乘,而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实施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的过程,便表现为学校的文化宿求。

二、校园文化之内涵

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兼容实用主义的精髓,观点颇丰。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异见纷纭。 以下分述之。

1.西方之观点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拉德·W·华勒在其所著的《教育社会学》提出。 通过研究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威拉德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该概念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学术界为了摆脱“文化”概念多样性的困扰,试图在一定实用的框架内来解释“校园文化”。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约翰·塞菲尔和玛修·金(John Saphier & Mathew Kine)认为,学校文化是对行为意图的理解和所应遵循的行为的认同。大卫·斯图瓦德(David Stewart)也指出,学校文化即“人们在校园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这也反映出学校成员一般所认同的价值和信念[1]。(2)鲍尔·E·赫克曼(Paul E.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其历史背景和组织中的“人”所塑造的,学校文化存在于“教师、学生共同拥有的信仰”当中[2]。特瑞·迪尔(Terry Deal)和肯特·彼德森(Kent Peterson)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更为经典的定义。他们把文化简称为“内在实体”(Inner Reality),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仰和传统的深度形式”。罗宾斯和艾维(Robbins & Alvy)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义的内涵:“这一内在实体反映了组织成员所关心的、他们想花时间去做的、和他们经常所谈论的内容。[2]” (3)还有一种观点表征一个学校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文化孕育学校成功的动因。如瓦格勒(Wagner)把学校文化定义为校内外共享的经验(惯例和礼仪)、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4]。据此,盖瑞·菲利普(Gary Phillips)把校园文化进一步归纳为“基于学校人际关系、协作关系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一定历史阶段上,包含着由学校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信仰、象征、典礼、仪式、礼节、传统和传说等组成的意义传播形式。这个系统通常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4)还有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凝练,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4]。

综上,笔者认为,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包括群体的目标、期望、认同和习惯等。同时,加上盖瑞的观点,校园文化还指通过它的风俗礼节、象征逸事和语言文化等“人为因素”来彰显学校的风气和特色。

2.国内之论说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校园文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综合看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下列几种“论说”。

(1)“组织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的。校园文化严格地说,是一种亚文化,即“组织文化”的一种。(2)“社区论”。持此观点者是以社会学理论来阐释校园文化的。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特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现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3)“氛围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待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研究校园文化就是要从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人和环境的互动。(4)“补充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5)“精神论”。持此观点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的综合体现。它能促使学生受到良好风气的影响、熏陶和感染,使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演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观。(6)“综合论”。持此观点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长期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现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还借划分“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等来界定。所谓“二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所谓“三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四分说”是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关于以上“分说”观,顾明远教授在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做了总结性的阐述:“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5]”。

三、结论

关于校园文化的要义,综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就是指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统一体。同时认为,了解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提高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Stewart,D. Tomorrow’s principals today[M].Palmerston North:Kanuka Grove Press,2000.49.

[2]Robbins,P.& Alvy, H.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M].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1995.

[3]Wagner,C.School culture analysis[A].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nitoba Association of resource eacher.Winnipeg,Manitoba,2000,(10).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校训,内化,对策

有关大学校训的建设的研究是个热门的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如何进行大学校训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大学校训的制度建设。然而,众多的研究往往着眼于高校作为一个单位如何进行大学校训的建设,而对于大学校训能否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的精神动力则关注不够。本文以大学校训的内化机制为切入点,对如何将大学校训的内涵和理念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行为的内化机制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大学校训内化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的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意志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并深刻体现了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和贯彻,但是,由于学校对校训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宣传不够,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重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的虽然重视其存在,但不重视其内在价值及作用的实际发挥,使得校训不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其灵魂作用。大学校训的建设的关键要体现实践性,内化校训,落实校训的本质作用,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大学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者统一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内化自己的大学校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内化是指人将外部事物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社会本身即具有规范的体系,它超越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透过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其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即将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中。大学校训的内化是指大学生如何自觉地将大学校训的内涵转化为自己的理念,它标志着大学生对大学校训的内涵从外在灌输转化为内在认同,其目的是把大学校训的内涵及理念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追求,并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这一内化过程充分反映了主体与外界间相互作用关系,外界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才能反映为主体的信念、情感。内化是一种过程,显示了某种理念或价值逐次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过程。大学校训内涵的内化也是一种过程,校训的内容通过接受或内化学习过程之后,它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了,而已成为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该接受过程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内在心理变化而实现的。影响大学校训的内化实现的心理因素包括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意志,行为和评价,五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学校训内化的整个过程。

二、大学校训的内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校训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仅从大学校训内化的视角探讨大学校训建设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校训的内涵阐释不深刻,内化的内容不统一

大学校训的内容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其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等有密切的联系。解读大学校训,深入领会其文化内涵,发挥其实际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对此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而另一项针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的调查显示,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总之,很多学校没有通过有效的形式将校训的精神表征出来,或者利用学校网站等有效载体对校训的内容和内涵做一些必要的宣传和阐释;许多学校的校训仅仅停留于口号、标语,成为装饰学校门面的工具,没有将校训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新生入学时讲,在重要会议上讲,以致大学生不知道校训的确切内容,对校训的内涵更是缺乏深刻而统一的认识。

(二)高校不重视开展校训宣传活动,内化缺少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贯彻和传播,但学校对校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全,很少开展校训宣传活动。上海市教育党委研究室面向上海市150所学校(包括大学、高职、高专、中小学、特殊学校)所做的校训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能准确说出学校校训的特色及具体的校训教育措施。校训不同于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很多学校没有相关对校训建设的规定,校训建设容易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过系列活动,没有开展过校训专题研究,没有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等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校训和实践校训,使得校训的内化缺乏必要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无法充分发挥校训的灵魂作用。

(三)高校不重视校训文化氛围营造,内化缺少相应的环境

建设校训文化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校训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内化校训,从而实现其育人效果。校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一些学校为求校训而立校训,没有把校训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精神等联系起来,很多学校的简介、招生广告、宣传材料、奖励证书上都没有出现校训。校训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内涵,可惜的是,当前的大学校训在管理上把校训建设成了形象工程建设的代名词,不但不注重校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没有把校训的理念和精神融入大学校园中,使得大学生不能在环境中内化大学校训的精神和理念。每个大学都应该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人文精神、办学理念等,努力营造有特色的大学校训文化,这样才能使校训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内化校训,发挥大学校训的价值和作用。

三、大学校训的内化策略

内化校训的理念和内涵,建设校园文化,要靠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让校训理念的精髓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高等学校应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内化校训,内化校训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一)利用多种渠道对校训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解读,统一校训内化的内容

内化校训要从诠释和解读切入,不仅要知道其表层含义,校训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都要通过不同载体面对不同层面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让师生更加了解、认知、遵循校训。尤其是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等重大活动中都应将校训教育、弘扬校训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解读校训,让大学生能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层面了解校训的内涵。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采用换位思考、平等互动、讲求实效的方法,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师生交流、校园网络等渠道,要强调针对性、生动性、感召性和互动性,追溯校训来源、诠释校训内涵,通过介绍杰出校友展现校训,帮助新生代学生在校训的旗帜下,逐渐了解校训的深刻内涵和理念,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校训内化的途径

确立了校训后,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刊物和简报等校内外宣传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所有的校友,都熟悉和了解校训,在此基础上接受、认同、喜欢校训,并参与相关的征集活动,在活动中自觉内化校训。除了开展宣传活动之外,还要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相关系列活动,以促进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让大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思考和研究校训。如江西师范大学就曾以校训内容作为学校每年四大传统校园活动的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确定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校训书法大赛,新校训英语翻译大赛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刻全面地理解新校训的内涵和精神,逐步内化校训。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大学生自我实践活动的指导,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校训主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大学校训中所蕴涵的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经过反复强化,逐步内化校训。

(三)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氛围的营造,提供有效内化的环境

高校在进行大学校训教育时,要加深对重在养成的认识,高度重视校训文化环境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学校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他需要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形成这一环境中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信念追求,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校训的文化作用,要通过集体活动建立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塑造优良教风、学风,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无形当中内化校训内容,树立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应该把校训巧妙地列入校园景点之中,同时,将校训写入校徽、校歌和学校网站的首页上,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新生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和毕业文凭上,尽可能多地让校训出现,总之,要使校训的精髓真正深入人心,融化在校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每一个校园人的言行之中,内化为每个校园人的意志和情感,促使每个校园人为实现校训的理念而孜孜奋斗。

总之,要努力使校训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价值追求,赋予全校师生一种文化精神,引导他们的一言一行,激励他们充分充实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在校训的指导下,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和学习,同时用精神的力量促进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术行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度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godpp.gov.cn/ddjs_/2007-07/25/content_10668756.htm.

[5]刘亚军等.关于上海市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3(01).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6)

1 民族声乐艺术简要概述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时代紧密相关。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诞生于民间,受到大众的滋养与呵护,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从广义上来看,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了民间歌曲、传统戏曲、曲艺说唱以及新歌剧唱法,声乐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化等演唱内容,经过历代的音乐工作者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民族音乐体系。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创新和改革,使其具有当下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其实际上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唱法,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含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有的审美内涵,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并不是单一体,它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形式,具有多元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吸取了民歌的绚烂多彩的特点,并且结合了西洋唱法华丽的声腔,这为民族声乐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鲜明、蓬勃的艺术特色,多元的音乐风格为听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

2 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声乐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第二,表现出传统音乐的腔调。第三,其发声方法和表现手段适合本民族人群。第四,传达了中国音乐的精神气魄。第五,使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内涵得到传承。第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的主要特点是其对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和应用。特别是演唱使用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对语言格外的重视,相比于西方的演唱方法和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品位早就超越了音乐本身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结构的不同需求。民族声乐对声调要求较高,希望通过追求抑扬顿挫体现出歌唱的韵律。民族声乐的演唱通过音色、音高、力度来追求音乐的变化,通过气韵和精神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仍然继承了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同时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内涵和艺术特质。

3 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不但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审美情趣,其审美意识也十分独特。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中国民族声乐审美观念的形成深受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民族音乐吸收了孔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老子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种思想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民族声乐中所秉承的“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儒家音乐思想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族音乐也因为儒家音乐思想上升到了培养人的素质的高度。道家的观点是,音乐是自由与无限的表现,能够与自然相互融合,这个观点与民族声乐流线性与韵律性的审美标准也十分契合。另外,由于佛教曾经盛行,佛教的思想也明显渗透进民族声乐的内涵当中。例如,佛教的“虚”与“悟”的思想在民族声乐中有着鲜明的痕迹,特别是“悟”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以上可以得出,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不是历史长河的独行者,而是各个时代精神精髓的交融下产生的一种别致的情调。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族思想,今天民族声乐才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时由于这些时代的精神底蕴,中国音乐的气质得以脱颖而出,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海浪中博得一席之地,稳固向前发展。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民族声乐的展现过程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过程。民族声乐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美,如语言、艺术、音乐演唱等。对中国民族声乐来说,一切审美的前提是语言的清晰圆润,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民族声乐韵律的美态,才能沟通联系与听众的情感纽带。应用语言时,要注重汉语“声,韵,调”的基本规则,要以此为基础逐渐体现声乐的美感与韵味。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声乐来说,演唱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演唱的美感建立在咬字、情感、韵味、形态等多个方面之上,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民族声乐的演唱并非是对着词曲的书面照搬照抄,而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创造出听觉的盛宴。这恰恰是我国传统音乐审美中“声情并茂”的要求,以声音为基础,情感为延伸,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听众,触动其内心。这要求演唱者将内心情感注入所演唱的歌曲,用专业的技巧与高超的演唱艺术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摒弃夸张做作的表演,用完美的声乐演唱去追求高雅的艺术情趣。中国人对声乐的高雅追求一直坚持不懈,它的结果最终都归属到“韵”的审美标准,追求悠然、淡定的美感特征和精神气质。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篇(7)

一、粮食文化概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到了现代,文化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都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广度,挖掘了文化的深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见就是: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除了自然界固有的之外,一切人为的物质与精神成果都是文化。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观,粮食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不断有文化的新发现,其中也包括粮食文化的新发现。即指经过考察、探索和研究,觉察和寻找到前人不知的、在粮食领域固有的事物和规律。这里,试给粮食文化下一个定义:它是指由农民及其相关当事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的各种粮食物质成果和相应的精神成果。后者包括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制度、法规、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等方面的文化集合。由此可见,与每一种文化形态相同,粮食文化也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相应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的统一。前者是粮食文化思想性和精神性的集中体现,即“魂”;后者是粮食文化实现其功能的依托或载体,即“体”。只有在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粮食文化之“体”,弘扬粮食文化之“魂”,并实现其有机统一,才能开拓我国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途径。

二、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各个领域的行业文化与我国整个当代文化之间,既存在相呼应的共同性,又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粮食文化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综合功能的文化品格。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爱粮、保障安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诚信至上、和谐务实,传承创新、奋斗进取,崇尚俭朴、节粮为荣。

(一)爱国爱粮,保障安全:粮食文化必须坚守的根本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国家,一切文化形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制度性质。体现这一根本性质的粮食文化必须是主文化,而不是亚文化,更必须坚决抵制反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文化一定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粮食事业的文化,一定是确保和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文化,一定是广大粮食职工做主人翁的大众化文化。当前集中体现这一性质的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做到“粮安天下”。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粮食文化必须坚持的长远方向

我国最广大的“民”,主要包括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就是首先要满足全体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不可替代的粮食需求,这是人人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奉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宗旨,着眼于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生产者种粮增收、致富;让消费者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健康。

(三)诚信至上,和谐务实:粮食文化必须弘扬的崇高品格

我国粮食文化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厚德”、“和谐”、“诚信”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粮食文化弘扬“厚德”精神,就是做到“厚德载物”、“八荣八耻”;粮食文化基于“和谐”理念,就是要创造具有包容性、协调性的“和谐粮食”的氛围;粮食文化坚持诚信经营,就是要“诚”字当头,“信”在其中,“实”在行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四)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粮食文化必须永葆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粮食文化理应传承创新,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取,即所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新时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的探索研究、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经验成果、新的科技创造,赋予粮食文化以新内容、新精神、新境界和新形式。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充分实践和发扬粮食文化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的价值。

(五)俭朴为荣,节约粮油:粮食文化必须倡导的民族美德

古有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德节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当前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推进我国粮食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的美德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在创新中实现粮食文化精神与载体的有机统一

粮食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多种形态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扬,即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表达形式要多样化。后者以经常化、规范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粮食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乃至国际上。经过30余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已经显著加强和变化,已初步建立 “九大体系”: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粮食收购体系、健全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整合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企业结构体系、健全粮食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学膳食消费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文化与其载体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既影响文化功能的彰显,又不利于粮食实体的加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克服二者脱节的办法在于着力探索“五强化、五统一”,开拓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的广阔路径。

(一)强化“民本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

“民本性”有如一条强有力的价值纽带,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紧紧统一起来。粮食文化之内涵,是依靠“民本性”赋予文化载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而粮食文化之载体,则是依靠“民本性”为文化内涵提供依存和传扬的平台和载体。“民本性”成为二者有机统一的“核心结合点”,也是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所谓粮食文化大众化就是粮食文化的主体职工化、形式通俗化、内容生活化。要面向大众、服务民众,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形式,实现其教化功能和精神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贴近粮食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化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促进广大粮食职工全面发展。

(二)强化“时代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促改革”

不同历史时代产生各自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文化具有时代性。我国当代的粮食文化是以当代粮食的物质生产方式为根据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具有“世纪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媒的时代,也是与“狼”共舞的时代。后者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高悬,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空前激烈。适应这些“世纪特点”,我国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只有擂响时代的主旋律和坚持时代性,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也才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就粮食文化的内涵而言,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时代精粹、体现时代特点、发扬时代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就粮食文化的载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粮食机制、粮食企业和粮食科技改革,使粮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形式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弘扬时代的精神。

(三)强化“创新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软实力”

粮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粮食文化活力的标志和灵魂,也是增强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所谓粮食文化的软实力,并不是自我认定、自我命名的文化特性,而是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广泛传播使其蕴涵的力量得到认同和接受。只有具备创新意义的粮食文化,才具有创造软实力的条件。粮食文化创新是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市场、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在传播形式方面,粮食文化创新必须和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其多样化和现代化。

粮食文化的软实力,是要通过粮食经济技术的硬指标实现的。如果粮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粮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不仅能增强粮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会成长为社会舆论关注、认同、追随的主流文化。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先进的当代,粮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扬形式的增多和提升,都必然增强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哪怕是一袋米、一包面、一瓶油、一个馒头、一盒饼干,甚至与这些产品相配合的包装、运输服务业等,随着科技含量的扩大,都可以提高附加值,发挥出粮食文化的软实力。

(四)强化“服务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重民生”

大力发展粮食服务文化,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而实现,由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成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繁荣粮食服务文化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粮食服务文化特性的认识。包括人文性、导向性、信息性、技术性、标准性、时效性、适应性、数量性等。由此出发,要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客户至上、诚信至上、质量至上,让消费者顺心、安心和放心,以更鲜明地彰显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创造服务文化品牌。为拓宽粮食文化服务之道,要积极创造粮食文化服务品牌。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服务形象、服务设施、服务品牌,还有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就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财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品牌战略寓于粮食服务文化建设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其目的。

服务民生,既包括保障“物质民生”, 又包括改善“文化民生”。我国粮食行业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文化精神享受,增强民生的幸福感与粮食文化自觉意识。如是,就会促使我国粮食文化内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达到更高的境界,更充分发挥粮食服务文化的“五种作用”(鼓舞性“共振链”作用、导向性“指路标”作用、温馨性“文化场”作用、凝聚性“粘合剂”作用,协调性“调节器”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