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55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1)

【关键词】构建;工作过程;课程体系;采矿工程

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也为中国培养了许多高级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国家民生问题,提供社会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理念,加以本土化吸收与转化,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学院教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和学院相关教学设备的实力构建的。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与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相关工作技术人员一起合作,在工作任务中完成专业课程设计,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色金属矿山生产一线的相关专业技术。一、采矿工程专业行业背景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所政府公办高职院校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中南有色职教集团的培训基地,主管部门为湖南有色金属管理局。采矿工程专业是学院特色发展专业,该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湖南有色金属管理局所属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各事业部的发展和需求,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并通过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所需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二、从教育的本质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原则

教育的本质就是学校根据国家社会发展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有针对性的影响。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首先,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有一定素养和有一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与普通本课相比,高职教育更加侧重于相关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学者认为,应该从工作过程中设置相关的课程,根据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工作岗位的知识来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所以,高职教育应该接近生产,具有实用性。其次,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差异主要在于层次和岗位定位的差异。高职教育侧重于学习能力和高级技能的培养。中职教育更侧重于初级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懂技术,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素养,有更大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一)整体思路

根据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报告分析,结合有色金属矿山生产的工艺流程,确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五个职业岗位:爆破工,支护工,凿岩工,通风工,卷扬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地采教研室的组建由采矿工程专业教师和矿山企业采矿一线技术人员等多方参与的课程体系设计队伍。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按学生就业岗位—工作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核心能力要求,分析矿山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总结采矿工程专业在矿山生产中的工作任务,然后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需求分析与定位

教育的本质首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着眼于湖南乃至全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同时,对现有国内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矿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矿山设计人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将依托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有色行业金属矿山企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让建立诚实守信,团结协助,敬业奉献,开拓进取的理念,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服务。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确定

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所在有色金属矿山生产中的工作任务,系统化总结了相关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保障

(一)硬件和软件条件

本专业的硬件建设主要主要是利用中南有色职教集团里的矿山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工作过程教学。软件建设主要是聘请有色金属矿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教师,依托中南有色职教集团平台,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教材编写

结合矿山生产实际情况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矿山项目任务编写《矿山爆破》、《井巷施工与设计》、《矿山通风与安全》及《矿山开采设计原理》等相关专业教材。

(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学生任何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果上课没有听懂,课后可以通过手机来咨询专业老师。通过课程建设,使学生线上和线下都可以自主学习相关专业课程。

(四)学院的支持

近几年来,学院投入的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持学院的专业发展,派专业教师去国内和国外学习。资源环境系领导大力支持地采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去有色金属矿山生产一线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一)教学评价

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微信、电脑和手机等,建立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程项目任务所掌握的熟练程度,来给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打分,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讲的相关专业知识是否通俗易懂,是否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帮忙,来对采矿工程专业教师上课质量打分。

(二)教学反馈

学生毕业之后,学院地采教研室派一名专业教师,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地方,对学生、家长和有色金属矿山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和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满意度,实时和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使采矿工程专业建设始终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2)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建设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其目标为: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1]。新的科技发展机遇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然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产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学校应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如下问题:

一是高校各专业办学过于封闭,相对孤立,未能从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建设定位、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的优化。同时,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未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专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二是高校各专业未能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链群建设,相关课程资源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不够,造成教师和毕业生的产业视野不够开阔。

三是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高等学校缺乏对产业发展状况的跟踪与分析,缺乏社会对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缺乏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片面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求全求多,造成专业结构松散,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趋于雷同,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不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淡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厘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的概念,即在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根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依托本校学科专业优势所构建的,以品牌专业(包括特色专业、名牌专业、重点专业)为核心,以相关专业为延伸,以一定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形成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

二、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主要特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各高等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共设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25种,专业点数为295个。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地域覆盖较为广泛。设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覆盖了除、宁夏、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根据地域优势,设置满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相关专业。

二是学科类别比较集中。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多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充分论证由各校主动申报的。从截至目前批准的295个新专业点来看,工学占绝大多数,有270个专业点;理学有10个专业点,文学有10个专业点,另有5个专业点是经济学类专业。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三是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基本围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1. 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是专业链群建设的天然资源。高等学校应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资源与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经济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于材料性能与制备研究;资源与矿业工程主要研究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冶金工程主要研究钢铁与有色金属(比如铜、铅、汞等)的冶金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设计开发等;化学工程专业通过物理化学分离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料的状态、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究化学加工技术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规律;经济学研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

高等学校应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专业链群的设置,并通过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高了学术水平,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推动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条件,丰富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材建设,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实践性课题。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为特征建设了环境类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其中环境科学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环境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来研究和治理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给水排水工程运用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水工程运营管理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关注市政的给水和排水、解决城市给排水及污水利用的最优化问题。

3.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创新培养模式中形成专业链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的后发优势。高等学校要以此为突破口,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专业链群的内涵,更好地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与教育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状态。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建造业必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促进传统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及设备生产、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升级。在这一新情况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学校已形成的现有土建类专业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兴建造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特征的研究,重新构建了适应新型建造业发展的专业链群,优化了专业链群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了基于新型建造业发展的高校专业链群。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发展的良性机制

1. 共同努力做好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

高等学校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学校总体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我校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提出了“德业并重,以德为先;强化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紧密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柔性的课程组织和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办出学校的特色,形成品牌并获得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课程群建设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为适应各高等学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高等学校应围绕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本科教学条件。着重加强专业链群实验室建设,为本科教学、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验环节上,建立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的各类实验和实习环节,建设若干具有专业链群特色的实验室教学平台。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不断更新硬件设备,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和内容,转化科研项目为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强化经典教学实验、开拓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式,以服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专业链群的发展,建设了土建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以服务我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链群的人才培养,建设了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这两个中心在2012年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

[资助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项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3)”和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研究项目“省属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BG12)”]

(上接第44页)

[3] 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 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4(1).

[4] 余伶俐,蔡自兴,肖晓明. 智能控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19).

[5] 刘丽珏,蔡自兴,唐琎. 人工智能双语教学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9).

[6] 蔡自兴,陈白帆,刘丽珏.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改革与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10(6).

[7] 蔡自兴,刘丽珏,陈白帆,谢斌. 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12(2).

[8] 蔡自兴,徐光祐.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4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蔡自兴主编. 人工智能基础(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蔡自兴. 智能控制(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 蔡自兴. 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 蔡自兴. 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13] 蔡自兴. 机器人学(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4] CAI Zi-Xing, LIU Xing-Bao, LU Wei-Wei, YU Ling-Li, et.al. Comparative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rses Between CSU and MIT. http://.cn/CORE/, 2008.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3)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类专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

一、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建筑,该虚拟建筑会提供一个单一、完整、包含逻辑关系的建筑信息库。BIM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协调、以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对建筑领域来说,是继CAD以后第二次技术性“革命”,是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我国住建部继“十二五”期间提出加快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后,2016年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在住建部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已经在推进BIM技术在本地区的发展和应用,相继出台了相关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住建部发布的BIM技术相关指导政策。建筑行业BIM技术应用即将飞速发展。

二、工程管理类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BIM最早源于欧美国家,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为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BIM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与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我国建筑领域从政府到业主方都在积极推动和应用BIM技术,随着BIM技术的成功落地必然从点到面逐步替换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承担起建筑行业BIM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重担,跟上BIM在行业发展的步伐。工程管理类专业教育必须面对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即通过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教育改革,根据行业BIM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需求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表教学、单纯的软件技能教育(包括CAD、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向以建筑信息系统或者建筑工程大行业大数据大平台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教育模式转变。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BIM技术在基建行业深度融合,与国际接轨,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及时调整,从课堂教学到实践环节重视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被誉为建筑业变革革命性力量的BIM,已得到全球范围建筑业界的广泛认可。但大多院校现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原有的专业目录设置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土木施工、管理中的日益广泛应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现状显现出不足,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等很不适应。本文基于BIM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BIM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探讨工程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国内外高校通过课程、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等的改革,探讨工程管理类专业BIM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国内BIM在工程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关注专业建设,比如BIM介入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关注课程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单独开设BIM课程,二是将BIM融入一门或两门课程中,这两种途径的课程建设重点向学生介绍BIM基本概念和BIM软件的操作使用,而忽视了BIM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目前BIM人才的培养存在如下问题:(1)BIM对教学资源(软、硬件)要求较高,BIM教学短期内难以在高校中大量推广,还需深度的校企合作。(2)BIM师资力量短缺,BIM的知识体系是跨专业的,需要多个教师协作完成,受各教师的BIM应用水平的限制,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和配合难度较大。(3)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不同,且BIM知识体系在专业知识内的覆盖范围和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配套的BIM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资源较少,需要编制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的BIM教材体系。(4)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BIM技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5)现有专业的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固定,很难压缩课时,提供部分课时给BIM的课程内容。(6)BIM不是某一特定的软件,而是一系列软件技术的统称。按照现有的教学基本规律,如何把复杂的BIM知识体系进行分解,融合到工程管理类专业各年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困难的。

四、工程管理类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BIM技术与工程管理类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文章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统称为工程管理类专业。BIM技术不是某一个特定的软件,它包含了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日照)分析、设备设计、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工具、工程虚拟施工、AR/VR仿真等各项技术。目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课包含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四大知识体系课程。由于目前国内尚未有与BIM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可以与BIM相关的课程涉及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类的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经济类课程包含工程经济学、工程计量与清单计价、建筑项目评估课程等;管理类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综上分析,BIM技术与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借助BIM的三维建模技术辅助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设备工程等课程的教学,相比原有的基于二维的平面图纸教学更直观,能够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将BIM的4D(3D+进度)、虚拟施工、碰撞检查技术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中,能够协助学生认知工程项目的完整建筑过程,理解不同专业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制定等问题;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可以基于BIM4D、5D技术进行进度、成本的动态分析,能够更直观准确的编制成本进度计划;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以直接应用基于Revit的三维算量进行授课。

2.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与BIM技术融合模式分析。(1)以BIM3D技术辅助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BIM技术的认知能力。BIM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需要通过构建系统、全面的BIM教育方法,加强BIM教育已经成为大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首先应让学生认知BIM技术,在大一大二阶段的理论基础课教育中植入BIM技术,借助于三维模型平台,在工程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如工程制图与CAD、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等)讲授中渗透部分BIM技术,即可以解决传统基于二维平面教学所带来的直观性弱、学生不易理解空间结构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认知BIM技术,体会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的优势,引导学生掌握BIM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原有的课程设计基础上,新增部分BIM三维模型设计建模任务,培养学生BIM软件的应用和基本建模能力。(2)构建BIM教学平台,实现工程管理类专业知识的系统化。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深入的应用,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未来的BIM工程师必须有能力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应用BIM技术进行上下游各个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BIM人才的培养绝对不是一两门软件的学习,而现有的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类课程各任课教师互为独立,“各自为政”,课程内部联系不紧密、不系统,无法实现各课程知识间的相互贯通、递进,学生学习BIM知识不系统,或只重视软件的学习,毕业后很难适应行业对工程管理BIM人才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利用BIM的数据集成平台,以BIM应用实践案例为依托,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过案例工程进行融合,突出BI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BIM人才培养模式从简单的建模能力到初中级的应用,系统性的学习后,再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逐步发展到能够进行业务集成的高级BIM管理人才。(3)基于BIM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工程管理类专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性、逻辑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特点。工程管理类专业4大知识体系间联系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能力差,很多高校也认识到这一点,大多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设计等)来提高知识点的融合,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受校外工程现场实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建筑企业不愿意接受大规模实习,且各个工程的规模、进度、管理模式不一,而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又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完整工程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BIM技术的到来,给高校的建筑类专业生产实习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理实一体化,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在校内现有的实训基地建筑物内融入地基、主体、屋面、装饰、施工管理等尽可能多的节点知识构成建筑的实体模型,再借助于BIM的虚拟施工、漫游检查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虚实结合”的综合实训基地,学生即可以通过实体模型掌握节点知识,又可以通过BIM虚拟施工技术还原施工现场,从而解决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

五、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工程管理类专业BIM课程模式有多种,如单一开设BIM课程模式,多课程融入模式和毕业设计模式。

1.BIM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对BIM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现状,可通过单独开设BIM课程、与现有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综合毕业设计等形式,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融入BIM技术的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聘请行业有经验的BIM专业人员讲座,使学生了解建筑业BIM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理解掌握BIM技术的必要性。(2)了解BIM在项目管理中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流程,掌握基本建模方法,重要软件的使用方法;实现仿真施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以及进行空间冲突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3)通过BIM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训练,提高BIM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践能力。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各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是不同的,各院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BIM课程教学目标。

2.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重组和结构优化。一般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专业和实践课程,本文重点对专业和实践课程应用BIM技术做相关研究。专业课程分三类:(1)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提供建筑类专业群的基础学科知识。包括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等,结合BIM技术可以将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中加入Revit建模知识讲解,或者单独开设BIM基础建模课程;在房屋建筑学中引入BIM三维模型辅助教学。(2)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提供比专业群基础核心课程所涉及内容更广、更宽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如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结合BIM多阶段数据集成的特点,对于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工程的教学可采用三维模型透视、虚拟施工来讲解;工程计量与计价采用基于Revit的三维算量与工程计价。(3)专业教育核心课程。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是培养专业的核心技能,提供相关专业的学科知识。结合BIM的4D(3D+成本)技术融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进行基于BIM的施工成本管理;将工程项目管理基于BIM5D(3D+成本+进度)技术进行项目施工阶段的劳务、材料、设备的需求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工程量提取,进度款结算等5D管理。理论课程融入BIM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结合BIM技术将现有的课程实践教学与BIM相结合。通过实践课程建立的BIM模型为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纵向”整合,将多门相关、相似的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强化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的完整度与一体化程度。例如: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结构、建筑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学等多门课程在同一个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模型下展开实践教学工作,将覆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数据汇聚在一个模型中,在不同的课程中多角度利用,教师即可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简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利于BIM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从而达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甚至基础课程学习的应用性。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学习领域

近些年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可持续社会发展战略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表明,在目前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为水资源的充分应用和现有的众多社会矛盾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技术指导依据。但是其在发挥出重大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应有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目前工作中,做好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习领域研究表现得至关重要,这也是社会发展中研究和探索的焦点话题。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现状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科研和维护一体的综合性应用人才,这也是整个教学领域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学习中,除了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之外,还需要在水利水电部门工作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深入教学。由于这些工作本身都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工作模式,因此一般来说,学生除了需要在学习中熟悉各种工程必须要掌握的教学知识之外,还需也要针对机械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管理和教学,这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环节。

1.1水利水电工作现状

水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水利水电工作作为目前水资源应用的调配基础,也是利用水资源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手段。水利水电建筑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核心和主体,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整个工程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平台。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水利水电工作建筑管理工作都是极为关键的重要体系,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1.2水利水电建筑专业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但是截至目前,其中的问题较为严重,各种管理、专业课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其中主要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2.1专业特点不明晰

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其他的专业特点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中,其与建筑专业存在着重大的混淆状态,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教材与教学方法的互用,甚至是造成了教学体系的模糊方式。尤其是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体系中,极容易和建筑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课程相混淆,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所云,甚至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混乱和繁杂。这种教学特点的存在造成了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着重大不相符的现象,进而造成高校教育就业率的影响。

1.2.2教学方法极为落后

教学方法落后这一现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是目前教学高等院校教学中共同存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普遍性质的难题。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校教师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无法满足和适应时代化发展需要,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在教学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为主,这就使得教学方法与时展脱轨。

1.3水利水电建筑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

(1)专业定位。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至今已近80年的办学历史,先后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培养了不同层次的毕业生2万余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该专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组织管理核心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人才定位。

在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大专业、多方向、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根据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大专业),带动专业群各专业(多方向)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方式即时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师资队伍“双师”化、实训条件生产化、教学评价社会化,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2课程体系改革。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2.1构建“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1.1构建“平台课程+核心技能培训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组织管理3个专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素质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技能培训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1.2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小模块

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有很多种。社会通用工种技术等级证书中有混凝土工、建筑材料试验工、土工试验工等5个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同时考虑专业课程建设特点,进行课程设置,采用灵活的小模块进行工种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解决课程设置与多工种、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矛盾。

2.2建立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按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以及课程的重组。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会对水工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以水电工程建设成为载体来充分的提出专业课程体现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这一思想,主张理实兼顾,校企合作,实现了工学结合,解决了教学学、练、做的问题,突出了培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线,切实落实了素质教学要求,也实现了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套和谐的办学体系。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5)

通览各地方本科高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方案,不难发现其一般由学校管理者、相关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从上而下”制订,多是“顶层设计”,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其实学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一些教育改革的方案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所做的改革将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基于此,本文着重以学生满意度为落脚点,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卓越计划”实施方案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提升试点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调查对象为宁波工程学院“卓越计划”相关专业2015届应届毕业生。

一、量表设计与数据来源

1.量表设计与变量确定。本次测量量表参考由Noel-Levitz制定的SSI(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大学生满意度量表》),以及由杨雪和刘武等提出的高校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HE-CSI模型(China Higher Education -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等,结合卓越计划指标体系、麦可思调研数据等设计量表,最终确定37个子因素,主要内容包括:1、对试点专业的满意度。2、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主要是通识类课程、工程基础类、工程专业类课程模块的满意度。3、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4、对工程类授课师资的满意度。5、对创新精神培养及综合素质教育的满意度。

2.数据来源及实证方法。本研究针对宁波工程学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共发放93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5% ,希望通过大数据挖掘,得到比较客观的调查结果。本调查将学生满意度设为5级,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阶梯,并将这5个层级作为因变量,即对非常满意赋值为1,比较满意赋值为2,依次类推,至非常不满意时赋值为5。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对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各不同二级学院作为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各个二级学院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被调查对象因为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社会声誉等不同而呈现较为明显的差距,满意度与二级学院的办学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除一些小项外,化学工程学院的总体满意度最高,赋值为1.09,趋向于非常满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赋值为2.23,建筑工程学院赋值为2.28,机械工程学院赋值为2.31,均接近比较满意。

其次,围绕上述量表大项,笔者设计了56个小项作为问卷内容,类化成约5个大指标,力求富有针对性。调研后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做好调查数据的描述和统计、处理与分析,最后做了取样后的实证分析研究。

2.教学及专业相关度满意度评价

本校 2015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及专业相关度满意度为79%。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其后依次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3%)、“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0%)等。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毕业生中,有 84%的人认为需要加强专业实习。

三、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

1.试点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性评价

课程的重要度: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课程在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是否重要。就业的毕业生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被调查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对工作或学习的重要度评价分为“无法评估”、“不重要”、“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其中“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属于重要的范围。 课程的满足度:回答了课程“有些重要”到“极其重要”的毕业生会被要求回答课程训练是否满足工作或学习要求,满足度指标是回答某课程能满足工作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满足”的人数,分母是回答“满足”和“不满足”的总人数。 本校 2015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 66%。

2.试点专业工作相关的核心课程重要度及满足度评价

分析的四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本校 2015 届试点专业相关的毕业生认为五门核心课程的重要度(72%~83%)均较高,但其满足度(48%~53%)均较低。学校需在这类课程设置和培养上进一步加强。

专业名称 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化学工程与工艺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土木工程 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表2.本校2015届试点专业学生对课程不满足的毕业生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校2015届试点专业毕业生主要认为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对于矢志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的高校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

3.试点专业学生认为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每个毕业生自填一门课程。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和“自主创业”。

表3.本校2015届各试点专业认为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专业名称 对个人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程图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土木工程 结构力学

4.试点专业学生认为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每个毕业生自填一门课程。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

表4本校2015届各试点专业毕业生认为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专业名称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量子力学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工热力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优化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具体而言,本校 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业较好人群的就业现状满意度(69%)与学业较差人群(68%)基本持平;学业较好人群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6%)比学业较差人群(62%)高 14 个百分点;学业较好人群的教学满意度(88%)比学业较差人群(81%)高 7 个百分点。

课程的重要度。

本校 2015届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中,有 70%的人认为本校的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重要,与本校 2014届(70%)持平。

课程的满足度。

本校 2015 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目前初级职位或学习的满足度为 66%,学校需在这类课程设置和培养上进一步加强 。本校 2015届试点专业对课程不满足的毕业生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均认为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3.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大学期间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由就业、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毕业生判定大学期间对个人成长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四、“卓越计划”优化的现实策略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内涵、目标、任务等,提出基于学生满意度角度的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优化的建议和对策。

1.本校亟待改进的是:专业相关度下降较多。

从主要培养结果指标具体来看,亟待改进的是专业相关度。本校专业相关度下降较多,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部分相关度较低的专业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建议学校一方面加强“职业前瞻教育”,修正不合理的职业期待,另一方面关注就业市场变化,顺应职场需求,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得专业教育能够更多和更有效地在未来工作中得到运用。

2.培养试点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校 2015 届试点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 64%,对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实践能力不够,与工作要求能力不匹配”(55%)、“发展空间不够”(28%),其次是“收入低”(10.4%)。

3.教学满意度。

本校 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为 79%。本校 2015届、2014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其后依次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3%)、“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0%)等。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毕业生中,有 84%的人认为需要加强专业实习。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6)

关键词:农业电气化 精品资源课 产学研合作 创新创业

一、背景

农业电气化专业是以研究应用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农业、农村产业、农村电力系统和新兴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发展农业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和农业工程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拥有农业电气化专业的高校22所,其中高校级别特点不尽相同,有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以职业教育为特定点的实践型大学,其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都有很大的区别。纵观国内大学的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培养模式,目前缺少具有鲜明特色,能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笔者研究的重点即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模式,为我国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开拓出一条新路,供同类专业学习借鉴,同时也将为相关农业学科起到示范作用。

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要建设有特色的农业电气化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并且利用多种手段丰富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设立上,要有充分的自由度和强大的实践设施,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解决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竞争力方面,利用产学研合作和行业特点,进行针对企业和特定区域的就业模式。同时,培养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农业电气化人才是电力行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导向方面分析,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的建设力度将转向中低压级别的农村电网。因此项目的研究方向――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工程实践能力及扎实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符合行业和社会需要,将具有良好的就业及应用前景。

二、农业电气化专业培养体系

1.多模式课程建设

农业电气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属于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范围,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基本内容基本相同。在课程设置上为了突出农业电气化专业的特点,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专业课更偏向于电力能量计量系统及电力设备的装配制造。经过笔者研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和不断完善,将电能计量和变电工程设计成为农业电气化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两门课程教材均是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拥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利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成为了课程建设的关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利用资源课、微课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展开自主学习。专业所有课程都设立25分钟的微课,通过视频让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属性、内容、重点及考核方式,方便学生选修课程。同时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视频资源课,课程课件和视频相配合,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听课。同时利用网络软件手段,实现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答疑、考核等。

2.实践环节建设

由于农业电气化专业的特点,学生实践教学实验等面临着一般为10kV的高压输配电环境,带电操作危险性高,同时实验设备造价较高。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环境建设采用以实际操作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结合的建设模式。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带电操作的危险,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的特点,使学生自主研发创新,针对专业所学和虚拟实验的条件,验证专业的相关设计。通过建设,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环境包括了虚拟电工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中低压电网仿真实验室、变电站仿真实验室、微电网实验室、电能计量实验室、电力系统运行实验室等。通过系统的专业实验室,学生可以完成农业电气化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一系列工作。

3.产学研合作

纵观我国农电行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往的农电局正在与供电局合并,农电行业专属的就业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自动化相关专业的竞争。面对如此就业情况,农业电气化专业建设必须通过合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自身的特色,让毕业生具有特有的竞争力。首先针对保留了农电供电企业的东北、内蒙古地区,与相关农电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模式,设立校外培训基地,让毕业生可以提前进入相关岗位进行培训,了解企业文化,领会企业精神,掌握企业运行,让企业和学生做到相互深入了解,为就业双向选择打好基础。同时通过与相关装备制造业合作,丰富学生的就业口径。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将学生的相关设计和企业实际需求挂钩,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可以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进行转化,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双赢。

三、案例分析及结论

研究对象为农业电气化11年入学本科生,利用上述的培养体系对学生展开教育。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在第八学期时,学生就业率为100%。有72%学生进入专业合作的相关企业就业,其余学生完成了升学和自主创业就业。经过四年的建设,两本教材被评为国家本科规划教材,一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成功申报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重点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教研项目数十项。2014年农业电气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

综上所述,农业电气化专业建设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通过丰富的实验实践环节建设,并辅助以专项有特点、有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才能为农业电气化专业创出一条有专业特点的建设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宪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及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2010(29).

[2]许丽佳,康志亮,刘明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2010(6).

[3]郭喜庆,唐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教育的历史及现状[J].农村电气化,2009(10).

[4]郭喜庆,唐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教育的历史及现状[J].农电管理,2009(10).

[5]许丽佳,陈松柏,康志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3).

[6]麦艳红.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6(8).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篇(7)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电工与电子、电力控制与信息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宽口径工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与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电力拖动与控制、电机控制。就业方向为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器设备研制等工作,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2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能力的要求,这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思路。与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相比较,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 教学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材陈旧,新的控制方法、控制理论不能及时走进课堂。例如:智能表的应用、变频器的综合应用等,这一类教材在市场只有理论方面的教材。

2.2 教学中理论教学多,实验教学少。一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够完备。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开设了一些实验,但只是该门课程的实验,整个专业的实验并没有形成体系,使学生不能系统掌握专业的要求。二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验设备不够先进,缺乏创造性。例如:PLC的实验设备是以程序验证性为主,学生在实验中只是掌握了程序的编制,而PLC在自动控制中怎样具体的应用,学生却一无所知,这有悖于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

2.3 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同学只有在学校接受老师传授的机会,很少有到工业企业第一线参加实践的机会,不能接触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应用。

以上三个因素,使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电气自动化专业滞后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步伐,使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达不到教育标准。

3 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3.1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要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是以应用教学为主,它不同于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理论教学,因此其课程设置要灵活。为了和当前的工业电气自动化相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第一,精选教材。高职教师要针对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精选教材,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材只是参考,应该结合实践情况作更多的延伸,一些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是先有说明书,然后才被编入教材。第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对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深入剖析其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联系对口的科研和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改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信息量大、速度快的丰富资料。制作的课件内容里包含了大量的网上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授课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三,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灵活,能够依据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作相应的、及时的调整,保证电气自动化的课程设置不落后于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3.2 改变教学法,实施系统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疑问,这门课程学了到底有什么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目的和方向,而系统教学法为学生解答了这个疑问。系统教学法是基于一个真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去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就会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渗透性,强化学科知识的系体化。系统教学方法在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紧扣培养目标,按岗位需求目标来设置课程,整合课程的内容。如要培养一个生产线安装,调试和维护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操作人员,将以类似的生产线作为一个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去讲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始终以一个系统为起点,所有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讲解,即由整个系统到某个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个系统的教学方。

3.3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要积极和企业联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