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8:44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1)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 vs 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vs 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 vs 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科学与技术 vs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2)

Abstract: Urban land grading an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basic work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improve the land asset management, establish a standard real estate market,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land use system, and collect the land taxes. Firstly, 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work's overview of urban land-level adjustment and benchmark land price updating in Chongqing. Combined with a new round of urban land-level adjustment and benchmark land price updating, the problems of urban-land grading and evalu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re analyzed. And then, we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urban land-level adjustment and benchmark land price updating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underdeveloped areas;urban-land grading and eval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003-03

0 引言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土地资产管理,建立规范地产市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征收土地税费的重要依据与保障。10年来,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7-2001)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的指引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开展了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总体而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市场较为发育,国土管理基础工作较好,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成效显著,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相对滞后。为此,本文以重庆市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为例,在分析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1 基本概况

自直辖以来,重庆市先后于2000年、2002年、2007年、2009年进行了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2011年又启动了新一轮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调整更新工作。这几轮都采用分类定级方法完成全市土地级别调整工作,结合国家规程和重庆市实际情况,重庆市城镇土地级别按照用地类型分为:商业、住宅、工业等3类。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域范围广,土地质量差异大,土地级别数量也相对较多,2000年土地级别调整,全市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分别划分了20级别,其中主城区商业、住宅用地为12级、工业用地为8级,并完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及修正体系更新工作。随着重庆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主城区范围进一步扩大,2002年北碚区纳入到重庆主城区2616平方公里范围内,主城区工业用地级别随之增加至12级,并确定了相应级别的基准地价。2009年,为适应主城区由2616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的需要,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级别分别增加至14级,并进一步补充了相应级别的基准地价。至此,目前重庆市全市城镇土地(商业、住宅和工业)级别为20级,其中主城区14个级别,并建立了相应的基准地价及修正体系。

2 主要问题

2.1 组织方式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优化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技术性强的工作,一般而言,该项工作主要由技术实力较强的高校或科研单位承担完成。但由于重庆市受到现有科教发展水平与政府管理体制的限制,承担过或参与过该项工作的高校或科研单位相对较少,除2000年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由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邱道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完成外[1-2],其余几轮调整更新工作大部分是由评估公司完成。评估公司一方面受技术力量的局限,成果质量上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一旦解体或破产,基础资料与成果的延续性将受到较大影响。在新一轮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调整工作中,特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作为技术指导顾问单位,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进行组织,主城区具体工作由评估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这一轮调整更新工作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组织方式与模式,整合了多方技术力量,其工作模式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量与验证。

2.2 工作底图缺失,基础资料不全 按照国家规程,城镇土地级别图的工作底图原则上以大比例尺城镇地籍图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城镇总体规划图为参考。目前,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重庆市现有土地类图件(包括土地现状图、土地利用图、土地规划图)格式不统一,AutoCAD、MapGIS、MapInfo、SuperMap、ArcGIS等各类格式图件并存,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应用软件与平台,特别是重庆市国土与规划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部门之间受管理权限的影响,导致土规图和城规图衔接整合困难,包括主城区在内的大部分区县缺乏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底图。2009年重庆市城镇土地级别图仍是AutoCAD格式,缺乏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严重影响了成果的质量与精度。此外,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涉及调查的内容较多,包括国土、规划、发改、商业、交通、环保、统计等多个部门资料,同时还要进入现场实地踏勘,而在实际外业调查过程中,除主城区及区县县城外,大部分小城镇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及管理水平限制,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资料与基础图件;另一方面部分城镇发展较快地区,随着新区建设,道路不断延伸,商业中心也可能转移,现有资料更新不及时,资料较为陈旧,大多以老城区资料为主,新区资料相对不足[3]。

2.3 定级因素考虑不足,级别体系有待建立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内陆欠发达地区重庆属于典型的山水城市,地势起伏大、跨江桥梁多,因而重庆特有的自然条件特点对城镇土地级别的影响较其他城市相比较大,特别是地形地貌因素对城市布局、规划选址、市政建设、景观设计都有显著影响,受到山丘、桥梁的阻力与阻隔,城市总体呈组团式发展,定级因素的空间衰减比一般城市要快,土地级别空间配置差异明显。目前,重庆市定级因素因子体系中,除遵循国家过程外,尽管在近几轮土地级别调整过程中设定了相关地形因素,赋予了一定权重,但总体而言对地形地貌因素考虑还有所欠缺,没有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建立起符合重庆实际的定级因素因子体系[2,4]。此外,相比东部地区而言,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域幅员辽阔,城乡差异显著,除主城9区外,现辖29个区县。目前国内其它地区土地级别调整工作都是以单一中心城市为工作对象,土地级别分布相应地呈现出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衰减的规律,而重庆市若整个市域范围统一定级,由于城镇间相距甚远,各定级因素影响范围尚不足以辐射过远的距离,假若各个城镇单独定级并自成体系,由于城镇土地定级的目的是反映土地级差,势必造成评估尺度的不统一,有悖于土地管理的需求[5]。

2.4 土地房屋交易形式单一,地价人为因素影响大 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内陆地区城乡土地市场尚不健全,发育程度较低,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大多数城镇土地、房屋交易形式单一,主要以楼盘交易案例、土地招拍挂案例居多,土地房屋出租、土地征用等案例较少,而且样点资料中以住宅用途的居多,商业、工业用地的样点较少。同时,由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多数城镇商业中心与网点较为集中,导致所获取的地价样点基本集中于城镇中心区域,其他地区样点资料较少,地价样点整体分布不均,缺乏梯度变化;而且,部分样点地价在统计的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和实际不符,异常样点数据较多,造成能够作为基准地价评估的有效样点相对较少,从而导致计算出来的基准地价与实际不符,一般高于土地市场实际水平。同时,计算出的基准地价还要经过专家论证、意见征询的形式来确定其合理性,然而由于基准地价成果是在一定内涵界定下的标准,与现实情况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人为判断上的偏差[6]。此外,基准地价是区域城镇土地平均价格的反映, 基准地价修正体系才是地价评估的重要依据,基准地价修正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其影响因素与权重设置的合理性,都会影响到地价评估的客观性。

3 对策建议

3.1 优化定级估价工作组织模式 鉴于本轮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调整更新工作模式与实施效果,建议今后在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过程中,应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技术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评估机构等多方技术力量,优化工作组织模式,搭建协同工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成果质量与水平。特别是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开展前期,在局调研项目、科技项目、前期工作项目中设立有关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相关课题研究,重点在山地城镇土地级别因素因子与用地分类、多层次的全市统一城镇土地级别体系、基于城乡统筹的主城区与区县基准地价一体化体系、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吸纳高校科研院所力量联合攻关,以有效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学术研究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成果的科学性、理论性和实效性。

3.2 加大定级估价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 加快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全市定级估价范围内工作底图的要素信息,增加工作底图要素的精细化程度,以满足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全市调整更新软件不统一的现状,统一规范全市调整更新软件;完善重庆市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数据库标准,形成历史数据库,避免数据重复建设,改变目前土地定级估价数据缺失、数据格式不统一、存放散乱等现状;开发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的精确评估,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查询,保证成果数据的统一管理与使用;研发基于WebGIS的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城镇地价数据的快速上传、动态更新、快捷查询与智能化服务,在满足政府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地价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3.3 建立“大统一,小分散”的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体系 结合重庆市域特点,着力构建以“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小城镇-一般城镇”为主的全市统一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体系,即在各区县相对独立定级估价的基础上,加强主城区与区县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的衔接,按照重庆市城镇体系,以主城区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成果为参考与依据,建立全市统一的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体系,并为城乡地价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7]。此外,结合重庆国土和房管合一的实际,探索“多因素综合定级”和“以价定级”[8]的有机结合,即在土地市场较为发育的主城区范围内探索“以价定级”,作为“多因素综合定级”的补充和验证,在土地市场尚不发育的都市区以外范围仍采用“多因素综合定级”的方法确定土地级别。

3.4 完善基准地价评估思路与成果应用体系 在地价样点的选择上,应力求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证样点地价能真实反映同级同类土地的区域价格水平。同时,应进一步拓展地价样点的采集范围,划拨、协议出让等土地交易案例较多的样点,可进行相应交易方式修正后进行地价评估;尝试在建立城乡地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上,利用集体所有土地(农用地)上的土地房屋交易(流转)样点测算地价时,应进行相应的权利修正,并采用成本逼近法和市场比较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算验证;在交易案例较少的区域,可采用空间模拟或空间插值,辅以实地交易案例验证的方法,进行地价评估;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应有差别地选择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和剩余法进行基准地价评估。此外,为增加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逐步开展区段价、路线价和标定地价的评估工作,丰富完善基准地价的应用范围,增加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处理、部分特殊用地的应用说明,建立较为全面、完善的基准地价修正体系,出台详尽的成果应用说明,以满足地价管理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邱道持,廖和平,印文.重庆市基准地价更新方法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4):444-447.

[2]刘明皓,邱道持,汪红群.山城土地定级地形因素评价方法探讨——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309-313.

[3]徐慧,刘正,徐朱.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问题研究——以武进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为例[J].中国土地,2006 (10):38-39.

[4]邱道持.合川县城镇土地定级方法论特征浅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8(2):186-193.

[5]王建国,殷海燕,董会和等.基于DEM的地形因素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量化——以通化县城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64.

[6]王建国,殷海燕,董会和等.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69-73.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3)

一、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不论是侧重哪一方面,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如果城市化只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空间意义上的搬迁的话,那么不仅发挥城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是一句空话,而且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文明的普及更是不可能实现。市民素质又可细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在这些素质中,科学文化素质既是决定其它素质高低的基础,更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志还多次强调,“全党都要重视科学工作,尤其是要在全国干部队伍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加速我国的科学进步,一定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

科学普及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乃至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只有把普及科技知识搞上去,并为生产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普遍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才能彻底改变愚昧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形成共识:一定要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而且,*“科教兴市”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在基层。

二、近年来*区科普工作的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市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参与下,我区的科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区、镇、居委会(村)、街道各级科普网络已基本形成,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的“*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已经成立;各镇都建立了镇科协;5个民营科技型企业建立了厂科协;组建区级学会(协会)23个,会员2950人;54个中、小学校设立科技辅导员120名;建立了包含科普工作在内的31个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组建了185个村科普小组;组织了由325人参加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这个科普网络通过大量的工作,为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科普进农村、科普进小区、科普进军营、科普进学校的“四进”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周、*科技节、科技教育主题月、科技下乡、科普展板巡展、区级学会与社区居委结对子”等科普活动;通过举办“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讲座”和举办各行各业的多种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科技活动;通过发动各种宣传媒体参与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开通“*科技网”,并在网上专门开设*科普专栏和组织市民参与“*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拓展了广大市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知识信息来源,使全区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市民现有科技文化素质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差距

虽然我区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加速推进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下述几个问题十分值得注意,必须通过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予以解决。

(一)新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区地处*的远郊,历史上曾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目前的城市化率约30%,农村人口仍然占70%,要在今后的五年中使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现在分散在农村居住的绝大部分人口将集中到城镇居住,成为新的市民。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总人口的文盲比例仍高达10.4%,列全市各区县的第二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有16.9%,本科以上的仅有1%,分别在*9个郊县中排第七、第八位。不提高这些新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要说他们一时将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他们的新要求,甚至“飞沫”、烟头满地的现象也将难以避免。而据有关部门调查的资料,*区的成人教育中参与“市民化教育”的并不多,仅占需参训总人次的2~5%左右。

(二)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增加,现有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跟不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加之我们的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因此,即使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人,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其它行业的知识也十分贫乏。如赵巷经济城是我区近年来发展非常快的经济区,其管理人才构成已属上乘,但现有人员中仍然没有一个电脑操作达到中级水平。有关部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在我区在业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4%,大专以上的比例仅为3.7%,在业人口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6.6%,而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对*年在职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功臣、成功企业家36人统计,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6%,且部分对象存在功能性文盲或半文盲,如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者仅占10%,能熟练掌握应用电脑技术的人才也不多。因此,不管是什么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外来常住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本来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开放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区的外来人口也大幅上升,据*年的统计资料,外省市在*的常住人口有13.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2.8%。他们有不少人在城镇服务行业、各类工厂打工,不少在园艺场、农场务农,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也同样影响着整个*区市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影响着*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据对这些外来常住人口的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8%,受过高中教育的仅占11%,明显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科普工作要以人为本,在开展科普工作时,我们同样要把提高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纳入科普工作的计划。

四、提高市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开展科普工作”。使之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决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成为培养新一代人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加强党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要发挥区人大的执法督导作用,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前提,积极为科普事业创造法律环境,使科普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当修订科普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切实制定好年度计划,并将其纳入本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区科协要主动大力开展日常性和群众性的科普活动。

(二)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要从提高市民素质和培育下一代的高度,认识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在继续运用以往科普方法做好科普工作的基础上,特别要注重利用广播、电视、因特网传播面广,大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在*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区政府网、*科技网等网络中,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要继续组织实施好“*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并把现有各镇村的“为农综合服务站”办成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要把科普工作与*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尽早使因特网成为科学普及的重要手段。

办好科普传媒首先应提高节目主持人和编辑人员的科技素质。要掌握自然科学基础,不断学习科技知识,不但对高新技术、新知识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还要提高识别反科学、伪科学的能力。要抵制封建迷信,对尚无科学定论、违背科学原则的猎奇报道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宣传要予以甄别。宣传和文化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传媒中科技内容的管理,创造科学、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明确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

科学普及工作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它是一项民族的事业,是一项国家的事业,它是关系到我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我区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应该是青少年、农村党员干部和外来常住人口。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是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不断扩大知识面,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认识科学技术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四)增加对科普宣传教育经费的投入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4)

关键词:家庭分类;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

一、引言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分工、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经济的从业者――农民必然发生分化,转向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更高的非农产业,从而引发农民阶层的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工阶层将向城镇流动,从而产生农民工家庭市民化问题,其中关于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问题成为重点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我国是市场经济新兴国家,正处于市场化的进程中,由于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农民阶层分化不同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受到环境资源的客观约束条件的影响。为此,基于两个视角,一是对2020年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所形成的空间上限,二是2020年实现约2个1亿人口市民化目标的数量下限的双重经济约束条件;研究农民工家庭的市民化成本问题。

来自不同农民阶层的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意愿和行为选择是不同的,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和成本也是不同的。以农民工家庭为决策单位,分析不同农民(家庭)阶层转变为农民工家庭,再到市民化两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影响农民阶层分化、转变为农民工家庭再到市民化的因素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社会等非经济因素(李强,2004;李培林,2003),有时非经济因素甚至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鉴于经济因素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非经济因素不易成本计量。

为此,依据农民阶层分化类别,对主体功能区农民工家庭进一步分类,并借助因素分析设置相应变量,构建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计量模型对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进行计量分析。

二、基于双重约束条件的农民工家庭分类分析

以农民工家庭为对象,以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为研究目标,在主体功能区实施的空间约束和2个亿转移人口市民化目标约束下,对农民工家庭分类进行初步分类。

为提高国土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发展,我国制定和实施的2020年基本实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将我国国土资源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前两个区域的主要功能是城市化,而后两个区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功能,当然不排除适当的、有限的城市化功能。中央和省政府将提供各开发区域不同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不同开发空间区域的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将面临不同政策条件约束和总的空间上限约束。

同时,中央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约2个1亿人口的市民化,其中约1亿人口属于城市常住性质,主要集中在优化开发区域的东部沿海区,另外的约1亿人口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在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政策、空间约束和限制。

结合两个约束条件,对农民工家庭进行初步分类。这种分类有别于常见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分类结果,充分反映政策干预下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两类人口约束条件。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不承担大规模农民工家庭市民化功能,因此本课题的分类结果为:(1)东部沿海地区优化开发区域的(常住)农民工家庭、(2)中西部地区重点开发区域的(非常住)农民工家庭和(3)中西部地区限制开发农产品区域的(非常住)农民工家庭。

按照农民阶层分化理论(刘洪彬,2013),明确划分农民阶层分化后形成的类别,主要分类为:(1)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均较高的阶层(简称为双高因素阶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类农民阶层因其占有丰富的农村经济社会资源,因而市民化的意愿较弱;(2)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均衡的阶层(简称为单高因素阶层,或为高经济因素阶层或为高社会因素阶层),该阶层农民占有一定的农村经济或社会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易于分化的阶层力量,要么转向双高因素阶层,要么转向市民化,农民工主要来自这一阶层;(3)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均较低的阶层(简称为双低因素阶层),这是一类需要扶持和帮助的阶层,也是最难于市民化的阶层。

最终,来自于四个不同的农民阶层的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农民工家庭类别,可细分为12个不同的农民工家庭类别。为了对不同类别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进行计量,并通过对计量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更有针对性的结论,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农民工家庭分类的市民化成本计量模型。

三、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化进程中,分工专业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在农民阶层分化过程中也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从不同的层面对农民阶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正向影响、有负向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到了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成本。

1、农民工家庭市民化与市民化成本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实现职业转变的基础上,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实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随着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市民化已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

市民化成本主要是指让农民工享有与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公共服务所需的公共投入。一般来说,在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作为农民工个人及家庭,要在城市定居,需要负担更高的生存费用支出;企业的投入也不可或缺,不过相对较少,主要是为市民化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条件和更普遍的福利;而政府部T的投入主要是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的支出,例如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各种社会保障的费用。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六项成本,分别是:(1)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2)医疗保障成本。(3)养老保险成本。(4)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5)社会管理费用。(6)保障性住房支出。其他还有一些公共服务的内容,但这六个方面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市民化成本的差异性特征

一方面,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之间,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之间,不同的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的农民工之间,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等因素,差别也很大。同时,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其所承包的土地等置换或相关费用,也会影响市民化成本。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究竟需要支付多少成本有多种估计,各种结果也相差很大,这为政府决策带来了困扰。总体而言,目前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估计,因样本选择的不同,成本的内容不同,调研的方法不同,也会存在差别。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一项长期支出的过程,比如测算的低保补差、医疗和养老的补助,很多是逐年发生的,甚至是农民工退休以后才发生的费用,因此平摊到每年的成本并不高;因此,农民工家庭市民化过程主要是遵循自愿、有序和有就业保障的原则,市民化成本本身,只要合理统筹安排,不会成为政府很大的财政负担。

3、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1)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主要是指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包括教师工资、学杂费、教科书费用、公用经费、教学设施、校舍改造等各项费用支出,具体可用“生均事业费”来表示,其中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生均事业费有所差别。

(2)医疗保障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市民化后,由原来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或者没有医疗保险,转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需要增加的医疗保障支出; 二是农民工大量进入城镇后,城镇原有的医护人员、设施不能满足需要,需要政府扩建医院、更新设备和增加医护人员等保障支出。此项支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财政医疗保障支出计算。

(3)养老保险成本。养老保险,假设将当前农民工全部纳入目前各地执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按照目前各地养老金的补贴标准测算的保障费用,这是短期政府需要支出的成本。长期成本是退休后政府需支出的与城镇职工相一致的养老金支出。

(4)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成本。包括:低保费用。为了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我国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给予补助。具体发放时,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发放标准,但基本上是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其他保障支出。除了低保以外,各地还广泛实施一系列专项优抚与服务政策,主要包括计生服务、公共卫生、赡养孤寡老人、供水补贴、燃气补贴、法律援助、殡葬基本服务费减免、重病补助等,具体补助水平各地差别很大,这里按照各地实际人均支出计算。

(5)城市管理费用成本。随着城市农民工的增加,政府需要相应增加管理成本,包括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费用。

(6)保障性住房支出成本。满足农民工的居住需求是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条件,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较低,有必要为其中的低收入者提供一定的保障性住房( 主要指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及配套设施的建筑成本) 。

(7)其他成本变动影响因素。残疾人补助、计划生育补助等其他支出。

四、约束条件的影响分析

1、约束条件: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与市民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正处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是影响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农民市民化需要农民转变为非农业阶层即脱离第一产业而进入二三产业,彻底转变为依赖自身诙力转让获取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的阶层。

从理论上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进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将会逐渐向农民阶层中的强势农业阶层集中,强势农业阶层不再需要转让其自身的劳动力获取经济和社会地位;较弱农业阶层、弱势农业阶层和极弱农业阶层将会逐渐失去农业生产资料进而转向完全依赖自身劳动力的转让获取经济和社会地位,该阶层的人数将占原农民阶层的绝大部分,这部分阶层的人应该是非农化即市民化的主力军。而较强农业阶层因为依赖农业生产资料和自身劳动力的程度不同,将分别向两个方向转变――农民阶层和城镇各市民阶层。

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和市民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农民各阶层间的转变却受到土地生产资料因素的限制与制约。城乡互通的、发达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建起,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土地等生产资料要素合理流动受到限制,导致土地等生产资料被各农户所分割,使得农民阶层中的较弱农业阶层、弱势和极弱农业阶层“每户农民的生产所得有限,使他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表现出的市场主体地位极其微弱(刘洪彬,2008)”,远逊于通过转让自身劳动力获得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该类农民阶层有放弃农业生产资料的基础和动机;但是,在城镇二三产业转让自身劳动力以及由此获得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和由此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民各阶层将土地资源视为自己抵抗风险的最后保障,从而不愿也不敢轻易放弃自己拥有的土地资源;而政府部门出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考虑,也将土地视为政府部门安顿农民各阶层的最后退路,从而缺少积极性在城镇为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道路处于两难之中,难以有效推进。

2、农业收入对农民工家庭市民化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农业份额必将逐渐下降,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提高农产品价格而言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无限提高;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角度分析,也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不会无限制的提高。由此可见,这几种方式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力度都是有限的。但农村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难以有效提高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时,农民将会选择退出农业生产(Hare,1999)。为此,相关政府部分要对农业收入下降、农民阶层分化引起的粮食安全危机给与足够的重视。

随着市场经济规律所起到的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的经济行为将有更强的自主性,预期收入的高低将会决定农民的经济行为选择。目前,受到各种制度性的限制和制约,农业收入对农民种植粮食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尚未对粮食安全产生明显的威胁。这也是目前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过于保守的一个因素,然而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会使现在潜在的威胁转变为显性的危机。

(3)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影响分析

坚持农村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战略,不仅是要在观念上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更要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谋求创新。

首先是加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培训和医疗等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转变城乡人力资本投资非均衡发展的不利局面。因为当劳动力的农村身份既定时,农民并不会为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而主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因为其进入高收入行业、正规部门的可能性非常低,也称为非学历流动(李芝倩,2007)。进入非农产业后为获取高工资更有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政府加大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尤其是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再次是努力推进户籍制度等相关的制度变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最后是健全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为促进农村教育、培训和医疗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计量模型

来自于四个不同的农民阶层的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农民工家庭类别,可细分为12个不同的农民工家庭类别。这12个不同类别的农民工家庭经过两个阶段后的市民化成本计量可纳入一个统一的计量模型(见模型1):

模型1:Cu=F(aKiXj)(i=1,2,3,4;j=1,2,3)

Cu――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a――不同主体功能区对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抑制强度系数;Ki――不同类别的农民阶层转化为农民工家庭的成本计量的向量变量;Xj――不同主体功能区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计量的向量变量;

约束条件:

(1)Xj向量组的数量有一个下限约束,即不小于2亿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家庭数量

(2)a是不同主体功能区政策约束条件的反映,抑制强度系数越大,说明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成本越高,该系数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限制性政策的强弱进行估算,取值为(0-1);同时,Xj向量变量的平均房租变量反映了农民工家庭市民化中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空间上限约束条件。

农民工家庭市民化的决策不仅受成本大小的影响,也受到成本变动的影响,当期与前期相比成本的变动额计算函数(见模型2)为:

模型2:Cut=Cut-Cut-1

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的分解有多种方式和方法,可考虑将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进行三次分解,第一次分解为农民工家庭私人成本、中央政府公共成本、地方政府公共成本;进一步将其分解为约束性成本和酌量性成本;再次将其分解为可延缓成本和不可延缓成本。之所以进行如此分解,一是明确市民化成本的承担者,二是分析成本可变动弹性的大小,从而明确哪些是硬性不可变更成本,再者可明确哪些是近期需要支付的成本哪些是可延缓支付的成本,从而便于农民工家庭或政府适当、适时、适量的安排资金。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结论

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是影响农民工家庭市民化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甚至是政府城镇化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现有成本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设计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成本计量模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然,该模型本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1]葛乃旭,符,陈静. 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与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17,(03):65-68.

[2]孙正林,佐赫.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估算与分担机制[J]. 学术交流,2016,(10):142-146.

[3]张善柱,程同顺.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误区及矫正[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5):79-83+91.

[4]伍雪媚,李学坤,李鹤,宗玉萍,李彦蓉,李萍,姜明慧.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23-127+137.

[5]李鹤,李学坤,张榆琴. 内蒙古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J]. 当代经济,2016,(20):46-47.

[6]袁荫贞. 快速工业化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基于企业和个人视角[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04):20-24.

[7]伍雪媚,李学坤,张榆琴,李彦蓉,李鹤,李萍,姜明慧. 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构建及测算[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02):250-256.

[8]明雨晴.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与分摊主体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

[9]李小敏,涂建军,付正义,贾林瑞,哈琳.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地域差异[J]. 经济地理,2016,(04):133-140.

[10]文秀勤. 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变动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53-57.

[11]周批改.改革以来农民分化研究的回顾与商榷[J].前沿,2002(11)

[12]《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组》.我国阶层结果的变化与现状[J].中国统计,2008(3)

[1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改革,2003,(2):32-34.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5)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法规性文件,是语文教学实践必须遵循的准则。它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快速高效地熟练掌握母语,进而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能否迅速提高。

笔者觉得近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同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基本一样,仍然是很不科学的,用它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可能使亿万青少年迅速高效地熟练掌握母语。因此必须尽快进行重大修订,甚至要推倒重来。

语文课程只是基础教育中众多课程之一,它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实现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各门课程专心致志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有一门或几门课程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热衷于搞种种“第二职业”,总喜欢“在自己的田里种别人的庄稼”,那么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圆满完成,甚至还有落空的危险。因此,确认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必须先将语文和非语文区别开来,进而必须能将语文课程同非语文课程区别开来。

   可是新课标却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是自相矛盾的,它根本不能把语文和非语文区别开来。交际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文化的,语文既然是交际工具,那么它怎么又会是被交流的文化呢?如果文化也是交际工具,那么什么是用文化这个交际工具交流的东西呢?语文又何以能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呢?语文如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究竟是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它同其他课程中的文化有什么不同?堂堂新课标中居然会有这样的逻辑错误和含混透顶的核心概念,岂不要让人笑掉大牙?

新课标接着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又是一个自相矛盾、莫名其妙的论断,它根本不能把语文课程同非语文课程区别开来。我百思不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妄加揣测:大概就是“交际工具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吧。可是前面它已说过:“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那么,“交际工具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就等于说“人类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了。这真是“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难道人类文化与人文精神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要用语文课程来统一吗?换一个角度来看,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等于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统一”或“人文性与非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如同说“牲畜是动物性与非动物性的统一”、“庄稼是植物性与非植物性的统一”一样叫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什么叫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就是某个事物独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可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独有的区别于非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吗?许多非语文课程不也可以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

   笔者认为,把语文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算错。但作为严肃的科学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蹩脚的比喻性的解释,而必须进一步说明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究竟是什么,并要把它同在哲学层面上与思想、观念、意识、精神、经验、知识等概念相同的非交际工具的“文化”区别开来。

   首先可以肯定,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课程就是教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的课程,因此,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那么汉语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汉语就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话语文章。因为话语文章是外显的思想观念或者说文化知识,除了话语文章之外,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外显的用人类语言构成的思想文化知识。当然,语词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同通常意义上的在哲学层面跟思想、观念、意识、精神、经验、知识等是同一概念的文化即话语文章具有本质的区别:(1)前者是全民族每个成员可以终生反复使用的用来交流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的常用符号和最重要的工具,后者则不是;(2)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3)前者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后者的形式则是由内容决定的。如果把语文即汉语混同于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那就必然要自相矛盾: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非交际工具;语文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语文既是基础的基础,又不是基础的基础;语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是约定俗成的,又是非约定俗成的。由此可见,对语文的科学解释应该是:语文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中(不是脱离话语文章孤立存在)的语词文字,是交流思想文化知识的常用符号和最重要的工具。

   这个解释如果要称之为工具论也未尝不可,但最好应称之为“新工具论”。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跟“人文论”看似对立实为一家人却又被“人文论”打得躲躲闪闪的“旧工具论”或者说“伪工具论”,它是“人文论”打不倒的。

   就像一门学问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本质属性,只能决定于这门学问的研究对象一样,一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本质属性,只能决定于这门课程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的对象。那么语文课程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来一个假设。如果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祖国的语词文字,即不再需要教学生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那么语文课程就可以取消。因为文化底蕴、知识素养、学问识见、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精神根基、健康人格,以及某些方向和领域的基础性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都可以从其他课程和生活(主要是其他课程)中学到和养成。但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那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学好其他课程,进而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直至严重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开设一门课程来专门教学生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至于这门课程究竟是叫国语、国文、汉语、语文,还是别的什么名称,是不很重要的。

   由于除了字典辞书之外,语词文字总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之中;语词文字内化于大脑也不是像在字典辞书中那样堆积,而是类似在百科全书中散嵌。因此要熟练掌握杂多的语词文字,就必须让学生听说读写杂多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那么,通过听说读写杂多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来学习掌握语词文字的同时,自然就要潜移默化地受到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的浸润、熏陶、感染和启迪,或者说要不知不觉地积淀到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离散、粗疏、模糊、隐约的思想文化知识。这就是说,通过听说读写话语文章来学习掌握语词文字的同时,必然要获得一些“副产品”。

   既然散嵌于思想文化知识中的语词文字和思想文化知识是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事物,那么从思想文化知识中学习语词文字和从思想文化知识中学习思想文化知识就会有不同的心理过程和学习规律,进而就会有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是语词文字和思想文化知识必须分科教学才能获得最大效率的客观原因。

   由此可见,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科学概括应该是:教育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话语文章以熟练掌握祖国常用的语词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课标由于把语文混同于人类文化,因此凡是人类文化中具有的东西和学习交流人类文化必须具备的素养能力都成为“语文素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宣称:“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何止是“语文素养”,分明是一个“万能博士”的素养。有了这样的“语文素养”,还用得着去学其他课程,去考研读博吗?这种无所不能、无处不会的“语文素养”恐怕只有上帝才会有,凡人是没有谁会有的。

   笔者认为,世上无人能熟练地听说读写不限方向和领域的用本民族语言形成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即使是听说读写一定方向和领域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也不是单靠语文素养,而是还要靠从其他课程中学习和形成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语文素养只是听说读写话语文章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词文字的素养或者说能力。它在听读行为中是听读话语文章表层意义的能力,即初通话意文意的能力;在说写行为中是把心内的形式不规范的只有自明的思想文化知识外化为规范的别人能顺利明白或欣然接受的话语文章的能力。当然,语文素养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亦即某种方向和领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区别,就像植物中的纤维和植物密不可分,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区别一样。确认语文素养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区别,并不意味着语文素养中只有一堆杂乱的语词文字,根本没有一点思想文化知识。因为如前所述,语文是散嵌于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脱离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孤立存在的语词文字,所以在为熟练掌握语词文字而听说读写话语文章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积淀到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事实上一个人熟练掌握的语词文字即语文素养越是丰富,他的语文素养中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思想文化知识就越是杂多。但语文素养中这种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只是心理词汇赖以存在的离散、粗疏、模糊、隐约、暗昧而难以集中唤醒的里衬、背景或者说凭借,它不足以形成能熟练听说读写某一科类所有话语文章的系统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或者说文化底蕴,更不足以形成能熟练听说读写天下所有话语文章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或者说文化底蕴。谁也说不清自己从语文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科类的系统的思想文化知识,更说不清自己的心理词汇嵌藏在哪些科类的系统的思想文化知识之中。由此可见,语文素养中的思想文化知识同其他学科培养的系统、明确而容易集中唤醒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要能熟练听说读写一定方向和领域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不只需要语文素养,而且还要有从其他课程中学到和养成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这就是说,听说读写能力中不仅有语文素养,而且还有思想文化知识素养;对前者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后者的培养是思想文化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新课标由于混淆了语文同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的区别,进而混淆了语文素养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区别,把既有语文素养又有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同于语文素养,因此它无法科学地阐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由于把语文素养混同于思想文化知识素养,因此课程目标就成了一种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无边无底、虚无缥缈的目标:既有道德品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又有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既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又要吸收人类文化营养;既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又要养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既要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要有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不限方向和范围的,也就是适用于任何方向和范围的。

   这哪里只是语文课程目标,分明是“万能博士”课程目标。不用说,这样的课程目标也只有上帝才能达到,凡人是没有谁能达到的。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6)

关键词:矿床 地球化学 勘查 普查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88-02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这一理论基础的体系可以从下列经典著作或出版物中得到体现。

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1 勘查地球化学历史回顾与发展形势

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化探的主要任务是找矿,这个观念和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开拓新领域的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化探的发展应走与地质、物探及相关环境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之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化探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点、结合点”,并在综合研究中站到解决问题的前沿。(6)管理体制等问题。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针对资料利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组织协调等问题,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进一步改进。

2 区域地球化学技术分析

我国的区域化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基本工作方法。近几年,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和地球化学基准等区域性研究课题,仍是国际上的热点。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果,坚持做下去,其意义将不亚于“门捷耶夫元素周期表”。

2.1 区域化探资料利用率偏低

我国自1979年开始/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0(即地球化学填图),采样密度从1个样/km2至1个样/几百km2,覆盖面积从几千至上百万km2。这些巨大的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巨大信息为新矿床的发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海量”数据及资料没有达到共享机制,不利于广泛的利用和深入研究;资料的利用程度较低,找矿信息未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基础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在战略上将全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变化放在一块考虑,以1∶500万~1∶1000万比例尺,把区域化探资料与基础地质、构造作用,以及全球尺度的浅表部和深部地质作用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可为基础地质提供更多新的信息。(2)把化探资料的区域背景与地球块体、不同构造区、大的成矿带联系起来,从地球演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地质理论和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3)在区域成矿作用研究方面,过去利用的元素少,偏重于研究局部异常,很少从大的成矿角度来考虑问题。(4)在地质填图中解决地层、构造等问题,这种工作已有了新的开端。(5)在环境、农业、林业、牧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2 方法技术的改进是实施各种战略的保证

(1)新方法的研制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区域和局部工作中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如金属活动态、地气法、偏提取等,科研单位尚可使用,到了生产单位和生产实践中,问题就很多。总的看来,它们还处于研究阶段,未达到可以推广应用的程度。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上,就深层次的问题探寻解决和完善途径,使这些方法技术得以完善。(2)相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对于解决地质问题、找矿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于不同景观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都有很大意义。过去,不同部门的单位,针对不同的用途,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相态的分类和标准尚不一致,分析程序各有千秋,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可对比性和可验证性。建议通过一些代表性单位的联合研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分析程序,以利于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3)化探数据处理是勘查评价的重要环节,这类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例如:立体勘查和三维GIS技术的资料发表得很多。据专家估计,我们在三维数据处理方面与国外落后5年左右。在俄罗斯,GEOSCAN,GEOPOLE,SURFER等数据综合处理方法,在规范中已作为成图手段被广泛使用。我国已有RASMA等技术,但近些年来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得很少,且所使用的软件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4)应该着力改变过去主要凭经验作评价的状况,加强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考虑多重分形、模式识别等新技术,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体系;应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地球化学填图系统,包括GPS平台、地形图、遥感图象、已有地球化学图、地质图等,构成一个兼有数据采集、储存和处理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3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

矿产勘查仍然是我国化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开展与区域化探扫面相衔接的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

区域化探扫面统计资料显示,自“六五”以来,区域化探完成646万km2,1∶5万化探完成121万km2,更大比例尺化探完成11.8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5.5∶1.5;自调查局成立以后,区域化探完成53.6万km2,1∶5万10万km2,更大比例尺0.17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6∶1,两个时期的比例大体相同。从矿产勘查的角度说,1∶20万以小比例尺工作是“战略布局”,1∶5万工作是“短兵相接”,更大比例尺工作才是“刺刀见红”。

这里存在着一个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问题,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在1∶20万的基础上开展1∶5万工作,效果是相当突出的,因此1∶5万~1∶2.5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优选和评价系统,是区域成果评价的继承和延续,应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3.2 研制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

与1∶20万工作相比,1∶5万评价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区缩小,干扰因素和景观特点变化,沿用内地的和区域上的工作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东天山和冈底斯带的试点评价工作表明,在一个成矿带内,景观有差异,工作方法不一,所获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难以判定,给1∶5万化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与区域化探工作和更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相比,1∶5万化探工作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应该有细致的方法技术研究。此外,1∶20万化探测试了几十种元素,检查了几万个异常,但80%的精力放在了找金矿上,其余信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对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还相当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3 1∶5万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课题设置

对1∶5万找矿,可以划分三类地区进行研究。

(1)东部中低山丘陵区,工作虽相对容易,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依赖于经验模式,漏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2)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主要指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发现的面积大、含量低的异常应很好评价。(3)西部高寒深切割地区,这里的1∶5万异常评价方法还不很成熟。

建议在三类地区各选3~5个省作试点,把1∶20万评价得出的所有异常都做三级查证,做完以后再做1∶5万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把1∶5万工作阶段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1∶20万资料的利用程度。

3.4 隐伏矿勘查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

寻找隐伏矿是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识别大型和巨型矿的地球化学定量方法。就我国东部而言,虽然工作程度已较高,随着工作深入和观念更新,仍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矿床。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也是一个急迫课题。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开发过不少技术,如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热释汞、卤素、相态分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采取措施继续给予支持。有的专家提出,要加强方法技术的基础研究,如原生晕的理论成因模型,似乎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它,评价工作总是定性的,永远不会是定量的,就不能像物探一样搞正反演。

3.5 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

近几年,有些专家指出:应加强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的问题研究。如彭齐鸣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化探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应加强境内外的对比研究工作,特别应注重与周边国家,如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国家的化探交流和学习,加强与境内外化探工作的对比和方法技术研究。

4 结语

(1)应该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共享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化探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难题之一就是没有共享机制。建议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地调项目内部使用、国家使用、商业使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使用办法,形成一个机制或制度。(2)规划课题设立和成果评审应强调前瞻性、创新性,对那些“成果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项目,不应再予立项。(3)在化探的各个应用领域中,应从立项开始,鼓励和引导化探与地质、物探、遥感及其它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4)化探人才建设亟需关注。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化探人才从事化探工作的比例很低(1∶30);另一方面,基层化探人员的业务素质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应拟定一个提高化探技术人员素质和知识更新的战略计划,包括对人员进行化探、物探、地质、环境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光靠规范和检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化工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工程,结构类型采取框剪结构,建筑层数为 26层,建筑面积为44468m2。施工工期从2007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29日。工程采用桩基础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为C80,单桩承载力分别为 1850、1350kN。工程所采用的楼板厚度100~150mm,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C45。

2 技术管理措施

鉴于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而且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技术管理要求严格,对于其测量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试验等都作了详细安排。同时鉴于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涉及到的工期较紧以及材料量较大,为此从技术管理角度来节约材料以及缩短工期是本工程进行技术管理的成功实践。

2.1 测量管理措施

在施工现场本工程技术负责人和专职测量员会同建设单位现场做好轴线测点交接手续。量人员及时妥善保护好各种标桩,认真复测并定期巡视标桩的保护情况。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楼层测量放线先放控制轴线,经检查准确无误后,再放轴线,墙柱边线,模板控制线;高程测量先从+0.5M线处利用经检定的钢卷尺沿铅直线往上量距,利用水准仪复核无误后再将此标高放样。当测量完成后,坚持测量复核、步步有校核的原则,楼层测量、高层测量及所有测量内业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同时流水施工时必须复核段与段之间的轴线及高程符合。平面控制除校核轴线间距外还应检查对角线及90°直角。测量误差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楼层测量放线,标高抄测在确保其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后进行平均分配,避免误差积累。

2.2 施工试验管理措施

由于本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更有必要正确地进行施工试验,为此本工程所采取施工试验管理措施

2.2.1 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项目部设专职试验员,以加强施工材料试验管理工作。对进场的钢材、水泥、砖、砂、石,按进场的批量取样、测试,及时收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做好砼试件,砂浆试块检测,并将试验结果及时交资料员整理。

2.2.2 管理措施。各种材料取样及时准确,用于承重结构试件、钢材和连接接头试件、砖、水泥、砂浆试块等必须按规定见证取样。另外,各种试验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做好各种试验台帐。

2.3 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同时鉴于本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必然导致工程资料较多,为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2.3.1 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收发图纸、技术文件等,并建立相应台帐。工程所有技术、质量、测量、材料检验,专业管理人员必须相互配合,按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资料中的问题,按专业系统、时间、内容做好交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2 收集的资料要妥善保存,防止丢失和损坏,并随时整理,建立目录组卷,做到和施工进度同步到位。

2.4 技术节约管理措施

钢筋、模板加工前坚持放样制度,减少返工;钢筋现场加工充分利用下脚料;本工程施工时合理划分流水段,加快施工进程,减少各项费用支出。结构工程提高模板设计及施工质量,确保楼板不进行抹灰,减少材料用量及抹灰用工,确保结构砼清水化,减少剔凿用工及由此产生的材料浪费。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采取按工种定人、定岗、定质量。“三定”措施,掌握建设物的各细部做法。同时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并把交底内容传达到班组,现场跟班检查,使之贯彻执行。

3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本工程成立质量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总工长、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施工班组组长组成,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有否决权。施工中坚持加强人的控制,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把人的控制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人与任务的平衡。加强施工生产和进度安排的控制,会同技术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于质量;合理安排劳动力。加强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采购进场,材料人员按规定质量进行验证,严把质量、数量、品种、规格验收关,必要时请有关技术、质检人员参加。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各道工序或各个分项、检验批在施工前必须做样板, 有关人员进行监控指导。样板完成后要由项目专业质检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才能全面施工。

四、“校区共建”平台下大学生社团与社区互动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校区共建”平台逐步完善的情况下,由高校与社区共同开展社团建设,大学生社团针对社区的特点,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技术合作、创业,成为大学生社团建设新的模式和途径,但它同样存在大学生社团与社区互动机制建立的各类现实问题。

1.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的常态性问题。大学生社团市场化模式在个别高校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社团社会服务、自身育人的双重功能,但大学生社团市场化模式由于制度、现实、社会环境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大学生社团市场化过程中,承担社区服务企业的功能,但青年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活动范围也主要在学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大学生时间受到限制,从学校到社区合作地点的距离也成为合作效果受限的现实因素,出现了对合作对象服务的不连续性,同时也降低了与企业合作的质量。作为大学生参与社区企业技术合作,同样缺少合作的过程监控、评价体系,导致技术合作过程中出现空间、时间、服务的不连续性。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常态性的机制和制度上进行深入拓展,为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常态化的构建打下基础。

2.政府、社区、社区企业、学校的角色与作用扮演问题。大学生社团社区社会化服务和社团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延续,合作的中心点都是人才培养,合作的目标都是人才输送、技术转移。无论是学校通过大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还是政府、社区完成公益化社会服务工作、社区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实现盈利,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方共赢,在完成了青年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在各自角色扮演中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由于各自工作局限性导致各方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

3.大学生社团社区社会服务评价问题。通过科学的大学生社团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实现服务效果的定量评价,对大学生社团产生正面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服务社区的社团可以随时获得综合的反馈信息,以便随时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学校通过评价信息及时了解大学生社团在社区服务、社区企业合作中的实际表现;政府通过评价体系,为监督社团组织服务质量提供保障;社区企业通过评价体系,为实现社团、社区企业技术合作过程中企业作用最大化提供条件,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社团四位一体的评价监控体系;学校在具体评价体系中完成对社团建设的实际评估。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服务评价空隙,未能形成各参与主体共同执行的公共服务评价平台。

五、“校区共建”平台下大学生社团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机制创新

通过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建设,在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培育方法上进行探索,让大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平台,通过与政府、社区、社区企业的合作,组织大学生社团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进入社区,开展专业化、职业化、长期化的服务。学校为社会建立公益性组织,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可以为社团与社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提供条件,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延伸。“校区共建”平台下大学生社团与社区有效互动,成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新途径,社团在社区参与社会服务、企业合作,对大学生创业模式进行了有效的突破。

1.大学生社团市场化过程中社区创业的机制创新。大学生社团市场化的最高层次就是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江汉石油学院自2000年开始市场化运作以来,社团活动经费来源地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展技术合作5项,得到经费1200万,实现了社团活动经费渠道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学生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和潜力,直接面向社会也使学生更早体验到了社会的竞争,大学生在社团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积极开展社区创业成为可能,并具备社区创业的广阔市场。社团市场化过程中,社区要为社团提供良好的企业合作渠道,在社团或社团成员社区创业过程中,社区要在机制上积极创新,在创业项目培育、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场地服务等方面采取全过程服务,在社区服务、社区创业中找到社区最大的利益点。

2.大学生社团与社区互动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各类大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扮演了职前培训和实习的重要角色,甚至扮演了大学生就业或创业的“模拟单位”。②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走出校园,将大学生社团与政府、社区企业紧密结合,要在大学生社团培育方式上进行创新,以完成社会公益服务、与社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形式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情、国情,将学生教育的课堂搬进社区、社区企业。大学生通过社团走入社区、企业,参与社会服务、企业合作,在社会、企业中接受锻炼,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和企业共同完成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学校、社区、社区企业对人才培养上要找到三方共赢点,实现学校要培养人才、社区需要人力资源和服务、企业需要人才和技术的目标,从而完成人才的多渠道、多方位培养,达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内涵延伸。

3.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的机制创新。大学生社团市场化建设,要把握几个方面:如何实现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品位,改变以往大学生社团的封闭性,让大学生实质性地参与社区服务,实现社团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何在机制上实现突破,保障大学生社团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支持;如何以社团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引导大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实现大学生社团专业特色的广泛性。以上问题的实现,需要政府、社区加强支持力度,解决大学生社团的社会身份,给予具体指导。高校则要在社团建设上,加大对专业社团、特色社团的支持力度,高校、政府、社区要建立定期沟通协商机制。

4.学校、政府、社区三方联合培养社团的机制创新。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合作的基础在于对各自的需求和利益的尊重。③大学生社团要实现高校、政府、社团的联合培育,大学生社团要作为公益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或以企业形式参与社区企业技术合作,大学生社团还需与其他社会非政府组织充分融合。学校、政府、社区三方要积极培育大学生社团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政府、社区三方要以参与主体的身份,明确各自职责和作用,积极培育社团,实现大学生社团学校和政府、社区的联合培育,建立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和社团培育体系。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和社团培育体系应由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体系构成。

在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和社团培育体系外部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政府、社区应是主体。政府、社区应根据当前社会非政府组织现状,积极引入高校资源,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如财政政策、与学校沟通的机制、人才引进等),充分吸收高校师生参与社会非公益组织建设,将大学生社团引入社区参与社会服务,完成大学生社团社会服务的对接和融合,并通过高校专业化特点,在社区网络建设、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技能培养、文化进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学校、企业、社区间合作模式的创新。同时,要对大学生社团的社区服务制定评估标准,建立大学生社团的社区服务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和社团培育体系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学校是主体。应坚持适应性原则、人才培养优先原则、重在策划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体系结构应包括组织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过程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监控系统等。依据高校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社团人才培养的内部保障框架。大学生社团社会化服务和社团培育体系的内、外部保障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