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4:37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1)

旅游标准化,是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标准化的对象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各个环节中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制定、实施标淮和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来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增加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旅游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是旅游业各部门良性发展、工作正常进行的的保障,能够起到对全行业有效管理、提升行业形象的作用。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活动开展中的重要依托,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标准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屡见不鲜。早在2010年,九寨沟景区就召开了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与精品景区打造”为主题的论坛,是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论坛的开展,分享了各景区在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有助于加快旅游景区标准化工作的进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个标准化试点景区,如山东蓬莱阁旅游景区、河南云台山旅游景区、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景区等。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进程中,尚存在标准体系不明晰、智能化发展较薄弱、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标准化人才匮乏的弱点。据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来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扩大景区的客源市场。

一、建立明确的旅游景区标准化体系,旨在提高游客满意度

根据科学性、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包容性的原则,建立景区旅游标准体系。考虑到各景区的个性和共性,在制定标准之时,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防止在标准实施后与实际相背离。同时,结合旅游业的综合性,将各个行业整合起来,共同制定标准。还应尽可能考虑到标准化体系,可操作性和易执行性;标准的制定要做到留有余地,保证未来有改动和更新的空间。景区内的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游览、旅游购物、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休闲、通讯等,都要逐步建立起对应的标准化体系,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二、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旅游景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智慧景区,最终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景区也是旅游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建立电子票务系统、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建立景区APP平台等。利用便捷的网络,景区讯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减少游客活动的盲目性。加强对游客信息的获取,了解旅游者游览过程中对景区服务、环境、体验的信息反馈,对标准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智慧旅游景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终端系统,据此还可以多方面的获取景区员工、管理者、旅游者的信息,通过信息跟踪、反馈和处理,不断完善景区的标准化体系。

三、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提升员工队伍的服务质量

景区服务质量的高低,受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影响较大。高素质的旅游从业者,能够给旅游者带来更多愉悦的旅游体验和较高的满意度。因此,为了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应树立起从业人员真正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也应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对景区概况、历史沿袭、自然环境的了解,开展从业者礼仪常识的培训,掌握游客的旅游心理预期、加深对旅游安全常识的认知、强化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工作职能、技巧的培训和锻炼。有效地提升旅游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助推旅游景区的新发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开展监督管理,确保标准化体系有效实施

组建景区的标准化工作监督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的工作进程,进行分值评定。严格按照《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评分表》标准来执行,对不达标的部门或个人做好记录,督促其遵循标准,规范自身行为。评定工作可以验证这些标准是否得到大家认同,考察下属执行情况,检测旅游服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要求,也是景区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对工作进行合理评定,标准化工作体系才能得到切实推广和有效地贯彻执行。

五、重视对旅游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发展后备力量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2)

一、主要成效

(一)按A级景区标准,着力抓好景区开的开发建设工作。景区为我县唯一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中,我们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严格制度建设、规范流通程序、提升服务质量,景区内旅游公路、游客休息中心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受到游客的好评,接待国内外游客量有了大幅增长。

(二)贯彻质量兴县战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乡村农家乐等涉旅单位的旅游调查统计、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旅游安全检查的监管力度,把质量兴县战略运用在日常行业管理中,引导涉旅单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逐步引入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品牌建设;要求各涉旅单位在增加效益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2013年,旅游局向涉旅企业下发森林防火、汛期安全、消防安全、出团安全、节假日旅游安全等相关文件10份;在节假日前对景区和涉旅企业进行安全、消防检查共20次,及时整改隐患20余处;加大安全经费投入,年内景区和涉旅单位已投入安全设施建设经费300余万元,运用于景区基础设施、漂流河道等治理维修以及星级饭店消防、监控、食品存放等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力度,坚决取缔无经营许可证的“黑社”,对全县的旅行社门市部进行了备案登记。全年共接到投诉及求助电话36个,各类求助电话27个,投处率达100%,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三)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兴县战略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化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县质量兴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我局局2013年组织了2次旅游行业地方标准贯宣培训活动,县旅游局认真组织职工和涉旅企业人员共16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涉及《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导游服务规范》、《导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购物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汽车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等内容。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质量兴县战略和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认识,自觉提高开展质量兴县和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涉旅企业积极参与服务质量建设、逐步参与标准化建设的信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积极参与实施质量兴县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原则,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和优势,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加强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行业质量整体水平,以景区为试点,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二是坚持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质量兴县战略氛围。按照县政府及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参与质量兴县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涉旅单位切实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理念,坚决遏制行业内不正当或非法竞争;引导旅游行业服务走“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道路,坚决查处县内涉旅行业“黑社”“黑导”、宰客欺客等旅游投诉案件;积极参与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宣传活动和“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群众性质量活动,普及旅游服务质量知识,提高全民旅游质量意识,向群众发放讲解理性维权、安全出游等宣传资料。

三、存在问题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景区质量和标准化建设还需加强资金投入。由于财力弱,资金投入不足,景区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与“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在质量兴县战略建设活动中,与《旅游景区等级评定与评定》相关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3)

一、启动阶段(3月下旬至6月中旬)

建立“县旅游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创建标准化示范县申报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召开启动大会,广泛发动宣传,引导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

二、实施阶段(6月下旬至9月下旬)

构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实施体系、旅游标准化体系、旅游标准实施体系,加强工作宣传,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一)为更好的将旅游标准工作做实,标准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实施标准明确分解到各相关责任单位,并安排具体协调联系人对接各成员单位、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通过举办全县旅游标准化培训及阶段性工作会议等方式,普及旅游标准理念,熟悉掌握相关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确定全县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建立旅游标准化人才库,把旅游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三)贯彻和实施标准

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通用基础标准3部: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2)旅行社实施标准4部:

《gb_t15971-2010导游服务规范》

《lb_t005-2011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

《lb_t008-2011旅行社服务通则》、

《lb_t009-2011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规范》。

(3)星级饭店实施标准5部:

《gb_t14308-2010旅游星级饭店的划分与评定》

《gb_t26357-2010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lbt006-2006星级饭店访查规范》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8部分:宾馆和饭店》

《绿色旅游饭店》。

(4)旅游景区实施标准8部: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公园景点》

《gbt26355-2010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lb/t011—2011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实施与服务规范》、《lb/t014-2011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

《lb/t013—2011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015—2011绿色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规范》

(5)旅游餐饮实施标准1部:

《gb/t26361-2010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6)旅游购物场所实施标准2部:

《gb/t26356-2010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5部分:购物场所》

(7)旅游娱乐实施标准1部:

《gb/t26353-2010旅游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管理及服务规范》

(8)游乐园设施标准1部:

《gb/t16767-2010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

(9)其他行业实施标准4部:

《旅游客车设施与服务规范》

《旅游汽车公司资质等级划分》

《燃香类产品有害物质测试方法》

《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技术规范》

2、地方标准及其他标准实施

农家乐、乡村酒店:《db51/t976-2009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旅行社:《省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旅游购物:《省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推荐标准》

旅游景区:《db51/t982—2009旅游道路建设与管理规范》

旅游饭店:《省主题饭店评定标准》

3、“5.2服务通用基础、5.3服务标准体系标准、5.4服务提供标准”符合《服务员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中“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体系标准、服务提供”定义。

三、评估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考核标准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邀请市标委进行初评,及时查缺补漏,争取软件建设高水平,硬件建设高质量,顺利通过考核评估。

四、迎检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

呈报评估申请,编定迎检方案,迎接省旅游局组织旅游标准化专家评估组的评估验收。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4)

论文摘要:泰宁县旅游产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泰宁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即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泰宁旅游产业,抓好品牌宣传、加强设施建设并树立优质服务形象、突出旅游产品特色、规范行业管理、加速旅游产业升级、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湖旅游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5个国家级称号。几年来,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建筑、金融、通讯、商贸、娱乐等相关产业日显繁荣活跃,全县旅游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2003年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的15%,旅游龙头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现在,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泰宁县的旅游业迎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进展,也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国际交往逐渐增多,旅游需求将渐趋旺盛,再加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北)京福(州)高速公路穿过泰宁县境(已动工兴建,预计2005年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方便京福高速公路沿线的游客到金湖旅游。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泰宁旅游产业。

一、强化营销宣传,打响大金湖品牌

争夺更多的游客是旅游市场竞争的根本目的,也是旅游经济工作长期的首要任务。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市场开发机制。充分运作好政府强有力的行政资源,组织、支持、指导、服务旅游企业开拓市场,广泛动员各种社会资源,采取各种形式,营造全县上下共同宣传推介大金湖的浓厚氛围。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策划推广富有特色、品位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宣传口号。二要围绕“云游水上天然大佛寺,感受天踪灵趣大金湖”宣传促销主题,加强大金湖品牌的整合包装和传播策划,迅速提高大金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强与武夷山等省内知名旅游区的协作,凸显大金湖在全省“山、海、湖”旅游格局中的“山”、“湖”地位,进一步打响天下第一湖山的品牌;加快建设“水上观音”朝拜回廊、甘露寺“千佛岩”、“如来佛祖”拜台和“罗汉山”等景区建设,塑水上天然大佛寺主题形象;积极举办全省民间艺术游开幕式、巡回开展大金湖主题旅游产品说明会、筹备参加全国旅交会等活动,提高金湖旅游在国内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度;抓紧实施“水上观音”申报吉尼斯纪录、创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以及金湖风光邮票、邮品发行等工作,加快大金湖网站规划建设,推动金湖旅游走向世界。

二、强化旅游设施建设,树立优质服务形象

1改善设施提档次。以“创优(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入关(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为目标,增加必要的投入,改善旅游条件,加快旅游区建设步伐。在旅游城建设方面,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城的定位,以高起点规划为指导,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灵魂,以环境建设为宗旨,以经营城市为理念,把“创优”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把城区当景区来建设,认真抓好特色建筑、沿河两岸、空间绿化、夜景工程、精品小区和城市雕塑等重要节点的建设,重点突破泰宁古镇及其入口处、沿河两岸和松光小区的开发建设;健全城市旅游标识标志,建好旅游服务中心,发展旅游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规划建设特色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旅游专业街区,加强城市管理,搞好交通、环卫、市场等综合整治,创造整洁、亮丽、清爽的城市环境,营造“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处处都是金湖形象”的旅游氛围。

在景区建设方面,抢抓时机推进风洞低水位蓄水坝和城区拦河坝开工建设,加快游船改造升级,不断完善公厕、停车场、绿美化、步道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旅游区创优评级,所有景区都要按#$级标准建设管理,瞄准国内一流水准不断完善提高金湖等主体景区,把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大金湖冲刺世界级品牌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在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方面,按照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把旅游度假区、旅游商贸区、工业园区纳入旅游经济开发区统一开发与管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总体规划和功能区详规,确定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走市场化路子,加快园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旅游投资参与园区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重点突破一批高档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开发和主题旅游项目,培育旅游产业的增长点。在旅游交通建设方面,全力支持参与京福调整公路建设,确保建设进度,同时争取连接线工程与高速公路同步施工建设;积极争取国债、旅游、交通等专项资金,筹划项目资金捆绑,争取武夷山机场至泰宁公路改造列入全省重点支持项目并尽快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上马上清溪旅游公路改造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游客增长的交通瓶颈的问题。

2优质服务树形象。服务是旅游产品固有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以游客为中心,以游客满意为目标,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大力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健全落实质量保证金制、导游计分管理制和旅游者投诉受理制,最大限度防止出现旅游重大质量事件。加强旅游安全和卫生保障工作。切实加强旅游执法监督,完善旅游价格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行风建设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扬民风淳朴、太平安宁的优良传统,塑一流环境、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大金湖旅游“质量”品牌。

三、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突出特色旅游

要立足大金湖旅游资源景观多样、生态原始和山水灵异的特色,深度挖掘个性化品质,巩固提高原来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构建唯我独有、唯我为优的观光产品体系,从游客求知、求奇、求新等特点出发,深入保护挖掘地方民俗、戏曲、历史、建筑等特色文化,丰富提升导游词的文化品位,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建设文化旅游名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度假休闲新品。

1提高旅游景点档次。重点抓好精品景区建设,突出宗教文化、岩寺文化、明朝古建筑文化等特点,深化内涵,扩大外延。搞好金湖主入口的形象工程,抓好野趣园改造,深度开发状元岩、猫儿山、百竹园。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增强吸收力。

2提高金湖旅游文化品位。加强旅游文化研究,如泰宁苏区文化、民俗文化、官宦文化、宗教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研究。对现有景观各种导游词进行修改完善,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加快人文景观开发步伐,重点是对尚书墓、栖真岩、黄石寺、李氏宗祠、世德堂、红军街、尚书第小区等岩寺、道观、古建筑历史遗址独特文化景观的修复和地方剧种梅林戏、民俗风情文化表演项目的开发。

3大力发展专项旅游产品。充分发挥金湖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与历史文化、工农业生产、体育、商业等有机结合,开发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寻根祭祖、老区考察、水上运动等一批特色专项旅游项目,建立以观光产品为基础,以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为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适应现代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规范旅游行业管理

旅游质量是旅游的生命线,是当今旅游市场竞争的主题。一是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建立健全旅游行业标准化服务质量标准和制度体系,按照国家旅游城标准,大力开展旅游创优达标活动,全面实施标准化经营、服务,加强旅游质量的社会监督,严格落实服务质量承诺制和投诉理赔制。二是实现旅游市场经营规范化。继续整顿旅游企业,积极引导、鼓励旅游企业联合重组和创办正规旅行社,取缔“黑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加强假日旅馆、导游、车辆、排工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监督,净化旅游市场。三是加强景区管理。深入开展“全国文明风景名胜旅游区”创建活动,加强卫生管理,营造整洁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救护能力,深入开展“百里旅游安全路带”建设活动,切实加强景区旅游秩序管理,全面推广电脑化作业,简化景区与游客、旅游企业的手续办事程序,强化景区站(所)管理职能。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旅游系统内深入开展以“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和“情暖金湖、共创文明”为主题的“十佳导游、十佳排工”、“青年文明号”“、文明安全景区”等争创活动,促进旅游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五、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

加快旅游业发展,必须走产业化之路。一是加快旅游投资经营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推进旅游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放宽民间资本在开发金湖旅游业中的市场准入领域,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在旅游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把其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县进程中。积极推动经营体制创新,形成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公司制等形式的旅游企业,发展一批行业性的联合体和企业集团,促进规模化,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总体规划建立招商项目库,精选一批有特色、能发展可操作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向外招商引资。要拓宽招商融资的渠道,尝试经营权有偿转让,积极吸引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经营金湖旅游业。三是加快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充分兼顾旅游商品的纪念性、艺术性、礼品性和实用性,优化商品、外形和文化创意设计,突出特色,打响大金湖品牌。

六、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不能只注意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要进行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估,绝不能对旅游资源过度甚至掠夺式开发,对景点进行粗放式管理。旅游项目大量上马,病态扩张,这一切都会损害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威胁着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利益。要严格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强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参考资料:

[1]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p87-88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景区网站;重要;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012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于3月24-25日在深圳举行,“移动互联:打‘碎’IT旧世界”是其中一个分论坛主题[1],可见移动互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一重要论题,移动互联正促使各行业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新思路。旅游业也不能例外,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旅游的整体发展,其中景区网站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未来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担当起“虚拟景区”的重任,将实体景区景观通过字、图、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原滋原味的向游客呈现在眼前,景区网站建设将会越来越重要。

一、移动互联时代景区网站建设关系景区等级评定

虽然在GB/T 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中,并未规定景区网站是景区等级评定的硬性标准之一。但是目前AAAAA级景区在评上之前均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可以预见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今后国家出台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中,极有可能将景区网站作为景区评级的重要标准之一,景区网站的精美程度、信息丰富度、能否突出景区特色景点、访问人数等也有可能成为景区评级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移动互联时代景区网站建设促进景区旅游品牌的塑造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旅游品牌的核心要素。[2]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一定程度由旅游资源自身条件所决定,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普及度并不是旅游资源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强化。旅游网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多角度的展示,充分展现现实中难得一见的旅游资源的独特一面,提高旅游资源的美誉度; 旅游网站的访问门槛低,只要一台接入网络的电脑均可,从而使潜在游客不用实地到访就能欣赏到景区美景,提高景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普及度,进而还有可能促使潜在游客转化成实际游客到景区观光;精美的景区网站可以提升旅游景区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景区网站的在线交流、论坛、预定等人性化功能赋予旅游品牌新内容。可见景区网站对旅游品牌的形成和提升至关重要。

三、移动互联时代景区网站影响旅游者决策

如今现代游客的出行和传统游客出行在旅游决策前后以及旅游流程上有较大的区别(详细见图1)。

备注: 表示现代游客在决策过程中增加的环节

图1 传统与现代游客旅游决策对比图

由图1可知,现代旅游在做出旅游决策的前后都离不开对旅游景区网站的浏览,旅游决策前需要通过对旅游景区网站景区信息的浏览以及与其他游客的在线交流对景区形成感知印象,从而决定是否去该景区旅游;旅游决策后需要通过景区网站进行门票、酒店的预订,甚至天气、餐饮、购物等信息的查询。有此可知一个制作精美、功能实用的景区网站能促进旅游者做出到该景区旅游的决策,反之一个水平较低的网站可能为游客带来烦恼,进而终止游客原有到该景区游览的计划。

四、景区网站将是对外旅游宣传的前沿阵地

目前景区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等来进行宣传。报纸、杂志仅能通过图片和文字来进行宣传,不足以展现一个景区的全部特色景观。电视宣传虽然能通过视频、音频、文字三方面来进行宣传,但是一直以来宣传成本昂贵,导致旅游宣传画面在电视上展现时间较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景区网站建设成本降低,且景区网站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游客立体的呈现景区优美的景色,不仅宣传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将来景区网站势必成为旅游景区宣传的前沿阵地,景区网站的精美程度将会直接影响旅游宣传的效果。

结语

国家旅游局充分意识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举办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网络座谈会。旅游信息化建设将会加速开展,景区网站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的后续发展将会把景区官方网站和游客捆绑在一起,一个好的景区网站能“捆绑”住大量的游客。为适应移动互联时代,景区网站将会越来越精美、功能越来越丰富,其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2012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官方网站[EB/OL] it.省略/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6)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切实把旅游业作为先导和支柱产业来发展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南工北旅”布局,坚持党政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提升素质,着力把我县建成集历史文化观光游、传统教育红色游、生态休闲度假游、乡村风情体验游于一体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县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以上,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二、完善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3、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牢固树立旅游规划先导意识,维护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旅游规划区,以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高标准编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山、*塘、*湖、古城墙景观带等重点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正阳关、*、*、*、*塘、*等重点乡镇旅游规划。通过规划控制和规范实施,确保全县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4、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以古城景区建设为核心,率先启动*山景区建设,推进*塘、*湖景区两翼发展。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加大《*县20*—20*年旅游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强力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

(1)*山旅游景区。注重提升品位,扩建景点,扩大规模。利用豆腐、宗教、生态、古迹、趣泉、奇石等名山特色资源,开发建设廉颇墓、*泉景区、*山道教文化区、*乡雪海景区及中国豆腐文化园,争创*山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认真做好*山山前景观带的开发建设。

(2)古城旅游景区。注重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统一开发经营。以古城墙开发为重点,加大内外环线建设和护城河整治力度,增加*门、*门、*门景观内容,复建定湖门、*塔、*亭,开发建设春申公园及环城旅游景观带。规划建设楚都古城遗址展示馆。完善县博物馆功能,修复古民居、古商铺和名人故居,整修报恩寺、黉学、清真寺、基督教堂,实施*巷综合改造、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和主要街道仿古装饰工程,突出打造古城书画一条街、美食一条街、民俗文化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努力提升古城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景观内涵。

(3)*塘旅游景区。加快塘中岛休闲中心、孙公祠和*城遗址等景点开发,努力建成以休闲度假观光、水上娱乐及科学考察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依托*塘塘堤及周边自然风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特色餐饮旅游项目,增强趣味性、参与性。

(4)*湖旅游景区。加快*镇老街和*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渔家乐和特色餐饮,建成休闲度假基地。加强*湖湿地恢复和湖中岛保护,推进省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野营基地及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5、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大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快旅慢游”,力争5年内各主要景区与省道或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标准提高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新开发景区2年内道路达到三级标准;开通主要旅游景点直达专车。实施旅游标识工程,在县内外重要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立旅游宣传标识牌、指示牌,提高可进入性。加强旅游景区通讯、供水、供电、餐饮、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做到配套齐全、服务便捷。

6、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星级宾馆和餐馆、“农家乐”、旅游购物及休闲等服务业,加大建设力度,实现高、中、低档配套,确保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7、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编制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制定“农家乐”建设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发展“农家乐”、“居家乐”等旅游项目。*春、*塘、*、*、*、*、正阳关等重点旅游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休闲度假型“农家乐”。

三、加大投入,强化扶持,着力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8、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县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宣传营销、人才培训等。20*年县政府安排*0万元专项资金,以后根据县财政收入状况逐年增加。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整合县发改委、财政、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林业、农业、水务、交通、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适度向旅游业倾斜,切实加大旅游业的投入。

9、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有旅游资源出让或转让的收益,专项用于旅游业发展。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特许权、营运权和收费权可作为申请贷款的质押担保。优先安排旅游建设项目用地,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对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予以重点保障。对利用集体土地、林地、水面、山场等兴办生态旅游项目,且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现状的,经县旅游、国土资源等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共同认定后,投资者可通过承包、租赁、联营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

经县旅游建设工作指挥部审核认定的二星级以上旅游宾馆、景区、景点、游乐项目、农家乐、公园等建设项目,一次性固定资产(不含土地)投资额达500万元(含)至*00万元的,由县财政比照土地净收益的40%标准予以奖励;投资额达*00万元(含)至3000万元的,由县财政比照土地净收益的50%标准予以奖励;投资额达3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的,由县财政比照土地净收益的60%标准予以奖励;投资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实行“一事一议”。旅游建设项目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按规定程序认定,兑现奖励。古城旅游景区按照全县旅游总体规划要求,整体包装推介,着力引进实力强的战略投资商,具体优惠政策另行制订。*山景区新建旅游项目的优惠政策,由*山风景区管委会自行制定。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00万元(不含土地)以上的旅游项目,在建设期内,县级应收行政事业性规费实行零收费;自经营之日起3年内,所缴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县级财政实际所得部分全额奖励企业;其它有关税收、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劳动用工等优惠办法,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加大旅游奖励力度。对新评定的2A、3A、4A级旅游景区,分别奖励3万元、5万元、*万元;对新评定的2星、3星、4星级旅游宾馆,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对新评定3星、4星、5星级旅游餐馆,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对新评定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奖励2万元;对新评定的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或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奖励2万元;对新评定的省级旅游乡镇、优秀旅游乡镇、最佳旅游乡镇,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对招徕外地游客一年内达5000人次以上的旅行社,每人次奖励2元。

11、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整合编制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多渠道宣传推介,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开发经营。对风景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只考核旅游招商项目。加大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人员奖励力度,对实际投入资金超*00万元的旅游开发项目,比照《*县工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执行。

四、弘扬文化,深挖内涵,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开发。

12、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强古城区和正阳关、*、*等古镇的保护,旧城镇改造必须严格审批,实行开发性恢复,确保古城古镇风貌。强化古建筑、古墓葬、古遗迹遗址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重点做好*山山体、珍珠泉、*湖、廉颇墓、刘安墓、报恩寺、清真寺、黉学、古城墙、*春城遗址、*塘及*州锣鼓、正阳肘阁、民间大鼓书、*山豆腐制作等保护。

1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古文化内涵,以文化促旅游,打造*县历史人文旅游品牌。挖掘楚汉文化、治水文化、廉政文化、军事文化、豆腐文化、红色文化、城墙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美食文化等“*州十大文化”内涵,大力整合*州锣鼓、正阳关三阁、花鼓灯、推剧等文化资源,在景区景点内展示演出。制定特色餐饮统一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遗址废墟及各类文物古迹发展旅游。

14、加快旅游商品研发。利用各种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生产,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加强重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扶持,注重开发以豆制品、紫金砚、大救驾、银鱼、瓜子、席草编织、文物仿制、诗书字画等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

五、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切实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5、着力整治旅游环境。按照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城市的要求,加大城区、重点旅游乡镇和景区景点文明创建力度,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结合新城区建设,逐步实施老城区人口迁移。实施重点景区通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关停*山风景区内水泥厂、石灰厂、石料厂等污染企业,严禁矿石开采、违章建设等破坏生态行为,加强植被恢复,还*山名山秀水原貌。搬迁殡仪馆。实施团结湖、蜘蛛湖退耕返湖,建设淮河风情文化主题公园。在旅游规划区,对影响景观质量的村舍农居和其它破旧建筑,实行有计划搬迁和综合改造;城镇规划和开发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旅游业发展,新上项目必须经县旅游建设工作指挥部审核把关,杜绝新上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建设项目。

16、营造优良旅游工作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全社会旅游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氛围。各行政执法部门及经济主管部门要正确处理好部门利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支持力度。成立*县旅游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旅游市场规范运营。

17、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设立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加强旅游执法机构建设。县旅游主管部门要强化导游队伍建设,统一编写规范的导游词,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各旅游景区景点要注重培养专兼职解说员。

*、广泛宣传,灵活促销,全方位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8、创新促销方式。坚持政府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和企业旅游产品促销相结合,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联手”的旅游宣传促销格局。加强与旅游客源地行业主管部门、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交流。办好*县旅游网站,实现旅游资源及产品网上促销。利用新华网、新安大讲堂等平台,着力展示特色历史文化。发挥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作用,编写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加强旅游重大活动策划,利用“桃花节”、“梨花节”、“三月十五古庙会”、“中国豆腐文化节”及国内省内旅游交易会等重要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摄影、书法、绘画、体育等比赛活动,扩大影响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突出*山旅游一体化,实现一路通、一票通、一车通。加强与周边重点景区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七、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形成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篇(7)

崀山成功申遗后,对崀山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崀山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长远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宁县委“旅游立县”、邵阳市委“八个建成”重要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一、保护管理崀山遗产地的意义深远

(一)加强崀山景区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经营和评估过程中,坚持强化自然、文化和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环保和节能,牢固树立保护性开发和旅游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保护好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好这方山水,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旅游业带动我县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资源保护与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

(二)加强崀山景区保护工作,是保护遗产地资源的需要。崀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乃至全人类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资源,珍惜和保护好崀山景区资源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联合国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34com8b.1决议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景区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克服只顾短期和局部利益、忽视长远和全局利益的错误倾向,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保护崀山的意识,形成“从我做起、人人有责、全民参与”保护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把珍贵的遗产资源永续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是崀山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加强崀山景区保护工作,是实现遗产地和谐发展的需要。崀山旅游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世界自然遗产地顶级品牌的取得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景区原住居民是景区保护管理的主人,他们与景区山水共存、和睦相处,生产生活互相依存。只有积极探索和发挥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和潜力,激发群众参与保护管理,并在保护管理中受益,感受到景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快乐,形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景区的保护工作才有群众基础。虽然当前面临着游农矛盾等诸多问题,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群众参与服务旅游,发展第三产业,景区群众会成为崀山旅游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只有把崀山景区保护工作做好了,景区旅游发展才有可靠保障,旅游产业才会发展壮大。从而推动景区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带领景区群众走上富裕道路。

(四)加强崀山景区保护工作,是打造崀山旅游品牌的需要。崀山是我县“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格局中和邵阳市的“龙头”,无论是旅游发展,还是保护管理、机制创新,都要充分发挥崀山的“龙头”作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对崀山景区发展的各项任务,营造全民兴游工作氛围,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崀山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遗产地,保护管理到位的地质公园,世界知名、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的总体目标。

(五)加强崀山景区保护工作,是巩固崀山申遗成果的需要。自20__年崀山申遗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财政投入等多种渠道投入4.5亿元资金,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北大门综合服务区和高规格景区门楼、栈道、游步道,环保公交车站、智慧景区数字化管理系统、游客导服和电子门禁系统电子商务的建成实现了崀山旅游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景区公路沿线民居整建,沿线污染企业的搬迁,崀笏街和窑市街的改造;在景区全面实施了“三清四归”,“五改一建” “五杆入地”等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彻底扭转了景区脏乱差面貌,树立起了崭新形象,为崀山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崀山”这块世界级品牌,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创造的成果。保护管理好这方神奇的山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世界品牌,是巩固崀山申遗成果的需要,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保护管理崀山遗产地的成功做法

(一)突出政府主导地位。

一是从工作部署上进行主导。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以后,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定了“旅游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创建中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打造国际旅游新区的宏伟目标,争取两年内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着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为有实力、有规模、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开启了第二次创业的征途。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产业化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旅游工作,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旅游业发展列入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认真进行考评,兑现奖惩。

二是从发展重点上进行主导。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

全县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布局,按照“大崀山、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要求,以崀山为主体,以舜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黄金牧场为两翼,以相关乡镇旅游景点为补充,打造“一体两翼五组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按照“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要求,以崀山为龙头,整合多种旅游元素,大力发展差异化、系列化的旅游产品。

三是从优化环境上进行主导。动员各生产要素向旅游产业集结。交通、通讯的发展布局要与旅游发展规划相一致,城镇规划建设服务于旅游规划。加大旅游企业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推行市场运作,公司化经营。充分发挥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的重要作用,按照行业标准,严格准入、考核、奖惩制度,加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自律,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促进旅游企业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共同发展.

四是从宣传推广上进行主导。旅游体制要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元投资、全民兴游”的发展道路。注重整合资源、整体包装、整体营销、整体活动,形成形象宣传政府为主、市场营销企业为主,强化营销策划和营销队伍的建设,不断拓展客源地市场,扩大崀山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实行联合执法过渡。

20__年,县人民政府针对景区破坏资源和乱搭乱建行为屡禁不止的实际情况,从崀管局及国土、城建、林业、水利、公安、交通、畜牧等八个部门抽调了25名执法人员,组建了崀山景区联合执法大队,从严打击违反规划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违章建筑、违法占地、滥伐林木、非法狩猎、挖沙采石、污染水体、损毁文物古迹等违法行为,已经从根本上扭转景区管理混乱的局面。现正在探索组建景区综合执法局,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完善执法体制,加强景区资源的保护管理,规范景区管理秩序。

(三)实施县、乡、村三级联动。

崀山申遗成功后,我县着力理顺管理机制,下发了文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崀管局代表县政府行使管理职能,主要负责景区的规划、保护和建设,恒源公司、盛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具备完全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行使景区服务的经营权;旅游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行业监管和培育;各有关乡镇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村庄环境整治、资源保护和参与服务。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协作,各司其职。

森林防火方面。组建景区消防中队和景区公安中心派出所,组建景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并配备专用设备,在景区防火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防火工作,崀管局、旅游局、恒源公司成立了景区森林防火应急分队,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村组防火联防队,出台了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切实加强景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卫生监管方面。每个景区设置了专职卫生员,景区内共设有垃圾箱100多个、痰盂桶70个。景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回收,无公害处理,不留陈旧垃圾。核心景区8个村每村配备6名保洁员,实行分地段、划责任、勤检查、常督促的工作模式,确保景区环境卫生美化、净化。景区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处理中心统一处理。

安全管理方面。崀管局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恒源公司成立了安全督查室,各景点均设立保卫处,定期排查景区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服务。应急处理方面,制定了《崀山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景区安全防范制度》、《旅游高峰期安全制度及措施》、《非凡时段应急措施》、《夫夷江应急预案》等,对紧急突况进行了有效预防。

(四)让景区群众得实惠。

申遗成功后,我们着力解决景区原住居民的致富出路问题,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争取把景区内1.08万公倾林地全部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并由县财政每年下拨100万元,把补助标准从国家规定的每亩3.5元提高到每亩10元以上,大幅增加了原住民的补贴收入;二是招工用工上给予优待,在“保证素质,公开招考”的原则要求下,着力向景区原住居民倾斜,其中恒源公司63名员工中,原住居民28人,占到了近一半,景区船排工和保洁人员全部为原住居民;三是对新建的合格民居落实奖励政策,其中景区的每座奖励5000元,核心景区的每座奖励10000元;切实鼓励和引导景区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对景区家庭宾馆每新增1个床位奖励500元,对原有宾馆实施标准化改造的,每个床位奖励200元;四是在教育危房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通村道路、能源建设、社会救济等方面,对景区群众给予重点倾斜。正是由于崀山申遗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景区群众得以从“上山砍树、打猎,下河 捕鱼、采砂”等粗放的劳作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入到做导游、拉马队、当船工、设摊点、办餐饮、建宾馆等行业中来,从农民转化为旅游服务人员,从根本上转变了发展方式。据统计,景区内的120多家“农家宾馆”及“农家乐”,每年每家纯利润在4万元以上。譬如“静庐”餐馆,年收入最高可达到60万元。马队人员、船排工人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导游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

三、保护管理崀山遗产地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新机遇

(一)新目标—创建生态文明遗产地。坚持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旅游立县”发展战略之路。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为抓手,争创5a级景区为主要任务,以创建生态文明遗产地为目标,全面带动全县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交通、旅游文化、旅游城镇建设发展繁荣。

(二)新任务—创建5a级旅游景区。崀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体系、做精做细旅游景区产品的有效手段,对完善景区软硬件建设、铸造旅游名牌、优化整体形象,促进新宁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下一步,我们要对照创建标准,从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升级景区旅游设施,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强化景区综合管理,狠抓资源和环境保护,规范景区经营秩序,强化宣传营销等方面建设完善,全面提升崀山景区环境质量、服务内容和旅游功能,力争两年内成功创建5a级景区。

(三)新举措—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

1、坚持“两个原则”。坚持以“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政府主管、部门专抓、以村为主、群众参与”两个原则为指导,开展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保护管理“一盘棋”的格局。

2、理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加快崀管局机构改革进程。做好职能科学规划和派出机构的合理设置,争取省政府授权成立崀山景区综合执法局,尽快组建景区消防中队和公安中心派出所、交警中队,着眼于加强崀山景区综合治理,着力实现景区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

3、强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景区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将《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作为抓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景区开发、利用、建设等都要严格按照规划严格控制。要从全局、整体、长远的利益出发,严格执行规划,严格控制调整建设项目,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各类建设活动。

4、严格依法保护管理景区资源。严格履行《湖南省崀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中赋予的法律责任,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风景名胜区的文化遗产、景观和自然环境,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实施保护。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要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通过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景区资源环境的完好无损。

5、建立景区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促进景区服务繁荣与景区社会事业共同繁荣。认真抓紧抓好景区的规划,突出重点以窑市街、崀笏街和北大门广场为三个接待服务点,以夫夷江生态休闲旅游区带动两岸的发展,以八角寨索道工程项目带动黄背村和窑市街,以开通景区旅游观光车队拉动景区消费,延长停留时间,促进景区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带动景区群众参与旅游服务行业的经营服务,提高他们保护景区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觉参与,配合资源保护管理主人翁意识,建立群众参与的景区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严把景区民居整建规划选址审批、建设监管、验收发证三个关,进一步规范审批景区审批内容。严格按设计图件审批、监管、验收,推行以村为单位景区民居新改建工程限额审批制、奖罚制、户籍准入制、样板房建筑风貌制,进一步规范景区规划和建设管理秩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是每年预算专项保护管理奖励经费,对景区镇、村、管理机构、经营单位、执法部门年度景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实行考核奖励。被考核的单位在景区保护管理工作综合履职情况与该单位年度文明绩效考核挂钩,并在每年的保护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上通报表彰并兑现奖罚,建立定期督查和年度考核的长效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