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1:57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1)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国家决定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在1956年召开的第一节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师范章程》,章程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至此“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提法应运而生。在这次会议上,邓颖超在讲话中指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6月24日第5版)。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公开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

1960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共中央制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决议的提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党和政府充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新农村建设包含在了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当中。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其中“文化发达的新农村”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的深入。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刻总结,并结合时展的需要,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同时,此次会议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说明,界此,特色新农村的建设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地上广泛地开展了起来。

在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会议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总的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新农村的建设划定了一个具体标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3月14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纲要将新农村建设独立成篇,并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表明,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事业始终牢牢抓住,没有放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始终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了重要部署,强调“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国家将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种种障碍,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路线,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世情、国情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党对农村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建设新农村。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建国初期,农业、农民为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作了很大牺牲,这是我们始终铭记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一直很缓慢。现阶段,城乡的差距已十分明显,这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地摆到了党和政府面前。为实现新时期农村的快速发展,中央决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施行,将会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针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央则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即:多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少一些对农村的税赋,进而盘活农村经济。此政策的出台,将使农村的发展变为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总之,无论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还是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策略,其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促进农民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要求建设新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基本完善。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居民安居乐业,正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与城市的高度发达相比,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建设都呈现出滞后的局面。近些年来,虽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在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上仍处于弱势。例如:很难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很难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很难享受到社会福利待遇等等。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让农民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当然,这里所讲的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指为农村修路,为农民建房,而是侧重于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因此,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社会资源均衡分配及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第三,夯实农业主体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建设新农村。近年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丰厚的报酬也使其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迅速致富的捷径。但是,农民进城务工也确实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造成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断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农民大批进城务工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根本途径就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只有农村发展了、城乡差距小了,更多的人才才会留在农村,这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建设新农村。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让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新要求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头戏。的确,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如果抛开农村的发展而去谈小康社会的建设,那么这样的小康会是不公平、不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因此,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方针,既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也是对未来农村发展提出的要求。这二十字总方针,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作了诠释,而且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总体思路。

第一,发展新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迅猛,通胀率仍持续高位运行。为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加大对农业物资的财政补贴力度。这些举措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的增收仅仅依靠政策的扶持是不够的,只有将各项惠农政策与农村新产业的开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打牢农民的持续增收渠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二,建设新型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坚持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建设得到合理规划。

第三,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应加强对农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农民的精神面貌、综合素质、关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对农民的教育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2)开展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民人文素养。(4)开展计算机网络培训班,利用互联网丰富信息激发农民主动学习能力。

第四,树立农村新风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着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陋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新农村建设对软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2)

一、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 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 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 没有农民的富足, 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 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 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 只有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面貌, 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全局出发, 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的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五句话表明, 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将要经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探索,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真正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不少成果问世, 但这一问题的研究, 也存在一些倾向: 有的照单开方, 定位“应该怎样”, 不分析农村的现实可能性; 有的简单以农民利益为借口而代替科学态度; 有的不做深入调查研究, 不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逻辑推理逻辑, 以理论演绎理论等等。高水平、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实际的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深化和方针政策的完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健康稳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

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的方法。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极为繁重、复杂的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 促进农民继续增收,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必须坚持的五条基本方针和“五要、五不要”的五项原则要求。基本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向。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准绳以及工作规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规律, 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路径和方式具有多层面、多角度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提出健全五大机制: 长效投入机制; 工作机制; 激励机制; 参与机制;管理机制。《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五个必须: 必须确立城乡统筹的思想; 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 必须切实注意工作方法; 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农业部部长尹成杰提出“五大措施”,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提出坚持“四个先进”;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各省省委书记都谈到了各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和方法等等。

总之, 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崭新课题, 在理论上要有所归纳, 在实践上要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和积极成果。

三、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一)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历史的永恒课题, 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建国以来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历史的研究这一过程, 才能揭示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

(二)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 也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 理论的指导必须以实际为基础,因此, 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又要深刻地领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既要深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又要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原则性、规范性要求,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要注重五个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实践, 全国各地区对此高度重视, 许多省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村活动, 在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初步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 科学地研究这些实践经验是充实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宏观归纳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统筹学等理论, 本着整体性观点、联系性观点, 用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某一领域、某一角度来说又属于微观问题, 微观是整体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研究必须宏观归纳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背景;总体思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国家决定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在1956年召开的第一节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师范章程》,章程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至此“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提法应运而生。在这次会议上,邓颖超在讲话中指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6月24日第5版)。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公开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

1960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共中央制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决议的提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党和政府充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新农村建设包含在了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当中。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其中“文化发达的新农村”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的深入。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刻总结,并结合时展的需要,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同时,此次会议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说明,界此,特色新农村的建设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地上广泛地开展了起来。

在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会议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总的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新农村的建设划定了一个具体标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3月14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纲要将新农村建设独立成篇,并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007年10月,同志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表明,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事业始终牢牢抓住,没有放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始终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十报告对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了重要部署,强调“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国家将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种种障碍,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路线,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世情、国情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党对农村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建设新农村。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建国初期,农业、农民为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作了很大牺牲,这是我们始终铭记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一直很缓慢。现阶段,城乡的差距已十分明显,这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地摆到了党和政府面前。为实现新时期农村的快速发展,中央决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施行,将会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针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央则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即:多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少一些对农村的税赋,进而盘活农村经济。此政策的出台,将使农村的发展变为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总之,无论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还是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策略,其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促进农民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要求建设新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基本完善。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居民安居乐业,正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与城市的高度发达相比,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建设都呈现出滞后的局面。近些年来,虽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在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上仍处于弱势。例如:很难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很难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很难享受到社会福利待遇等等。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让农民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当然,这里所讲的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指为农村修路,为农民建房,而是侧重于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因此,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社会资源均衡分配及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第三,夯实农业主体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建设新农村。近年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丰厚的报酬也使其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迅速致富的捷径。但是,农民进城务工也确实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造成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断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农民大批进城务工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根本途径就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只有农村发展了、城乡差距小了,更多的人才才会留在农村,这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建设新农村。党的十提出,要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让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新要求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头戏。的确,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如果抛开农村的发展而去谈小康社会的建设,那么这样的小康会是不公平、不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因此,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方针,既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也是对未来农村发展提出的要求。这二十字总方针,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作了诠释,而且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总体思路。

第一,发展新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迅猛,通胀率仍持续高位运行。为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加大对农业物资的财政补贴力度。这些举措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的增收仅仅依靠政策的扶持是不够的,只有将各项惠农政策与农村新产业的开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打牢农民的持续增收渠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二,建设新型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坚持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建设得到合理规划。

第三,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应加强对农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农民的精神面貌、综合素质、关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对农民的教育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2)开展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民人文素养。(4)开展计算机网络培训班,利用互联网丰富信息激发农民主动学习能力。

第四,树立农村新风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着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陋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新农村建设对软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四、结语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农村的探索历经成功与挫折,历程波澜壮阔。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村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当前,我们应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推向新高度。回顾改革发展历程,我们也更加坚信,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古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一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历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04).

[2]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网.2008-10-10.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EB/OL].上海互动新闻网, 2008-1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3-16.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4)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

党的先进性是同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既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也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是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党在每个历史时期,总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科学制定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品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功地实行了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农村经营体制发生深刻变革,进而推动了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确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完成执政使命的伟大实践,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源源不断地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创新理论,使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得到保持和发展。另一方面,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各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使党的先进性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又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迫切需要党的各级干部求真务实,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各级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来谋划,紧扣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来推进,用建设新农村的实际成效来检验,为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个方面。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理念上下功夫。要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农民群众的愿望,重视农民群众的利益,让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公平共享发展成果;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要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增强法制观念,尊重农民群众的民利,改进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和法律的手段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第二,改进领导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必须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合力。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资源配置和规划布局等各个方面,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坚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党政正职。制定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切实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认真学习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准确把握群众的所需所盼,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实施人才兴农战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加速培养建设新农村急需的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引导人才向建设新农村主战场流动。

第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的政治优势,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改革和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任渠道,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注意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评价农村基层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坚持开展“创建”活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等活动,为广大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要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统筹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紧密结合,协调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从来都是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谋划,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中去把握,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扎实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总要求,找准结合点,把握切入点,明确着力点,使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第二,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望难兴叹、无所作为,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目标要求;既要明确总的工作思路,也要有具体的工作措施。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搞有损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5)

会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的讲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四个新变化。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部门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贯彻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格局下,谋划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好、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任务。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以往,针对农村公路基础薄弱的实际,交通部门在组织实施中,以大规模发展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又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

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仍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程以及渡改桥等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做到“路通车通”,推进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这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着力把握的新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理、黄菊副总理对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批示。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又对“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盛霖要求各地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各地交通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上来,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

“十五”期间,是我国历史上农村公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全国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是“九五”期的3倍,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发展到63万公里,有278个乡镇和3.6万个建制村实现通公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很低,覆盖能力和技术状况方面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还有70个乡镇、3.8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或水泥路。

李盛霖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处理好四个重大关系。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关系。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二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三要处理好维护农民利益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四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

2006年是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第一年,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约13万公里,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为此,会议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领导,完善机构,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第二,合理把握标准,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要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资源节约之路。第三,落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防止中间截留、挤占和挪用。第四,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第五,加强养护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要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健全养护机制,特别是要落实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投入。各地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继续组织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实施工作,推广经济实用车型,合理安排线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来源:交通部网站)

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质量是重点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农村公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村公路建设重点要把握标准和质量。

冯正霖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合理把握标准,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和资源节约之路,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他认为,农村公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各级交通部门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县道和乡道一般应按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高度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此外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利用旧路,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还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勿使“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绝不能留下质量隐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有条件的,可委托社会监理机构进行监理。此外,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质量管理新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指导培训,普及农民群众易于掌握的施工方法。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今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具体工作部署,庆才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这里,我从总的方面,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跃上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农民收入打破多年徘徊局面,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坚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免三补”、乡镇机构、县乡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体制、农村信用社、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工作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呈现较强上升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努力巩固和发展好势头。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县乡公共财力较弱,社会事业建设欠账较多。这些问题,反映了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全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近1*亿元,人均1.2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hjt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摆在面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人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在农村。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必须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方面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检‘验标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省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提出更快更好发展,对农业来说,就是要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实现新提高。我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只有按工业化思维把农业搞上去,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有加快建设新农村,才能尽快实现全面小康。我省总量不大,不仅是工业和城市经济不大,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大。20*年,全省一产业增加值560亿元,而辽宁超过了800亿元,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都超过了1000亿元。可见,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农业农村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推动农卡寸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催化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加快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实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过程。我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省实现经济腾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度,积极、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较大突破。

1、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它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方向。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政策,积极谋划和新上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不断巩固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特产业,认真组织实施粮变肉、粮变奶工程,深入挖掘和开发特产资源,逐步提高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以上,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以上,县域二、三产业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8*。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结构调整、科技推广、组织创新、完善调控等综合措施,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收入来源。要积极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关键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坚持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逐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今年要实行“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加大对农业“多予”的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时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动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研究探索放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搞活经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对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深化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设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型、法制型基层政府。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社尽快发展成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转变职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投入,探索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活跃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县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县域,核心是提高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提高县乡财政的支撑实力。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以项目建没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陂产业规横。要加强规划和指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我省看,广大农村人口除了部分向大中城市转移外,主要的是就近向县域内城镇转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县城、重点镇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吸引和造就一批县乡村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制定促进城市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乡各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怍用。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新能源、自来水、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镇改造和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将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特别是县一级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大问题,缜密研究,超前思考,精心谋划,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主动权。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落实任务。要加强督促检查,制定科学的目标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工怍任务、主攻方向和政策惜施,科学指导新农村建没。要加强宣传工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及时总结推介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建设热情。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抓好试点示范,坚决防止出现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智慧,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工作指导,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局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制定规划、开展建设、落实项目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组织和落实。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核心作用。要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下功夫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增强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用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活动、团结党员、凝聚群众。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选好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要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真正关心、真情爱护基层干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社会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篇(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此,笔者就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公路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村村通”工程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必须深刻理解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能的重要转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正面临4个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已经由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二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而现在是“村村通”工程,因此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是交通部门的“新任务”。三是以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以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而新时期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将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四是以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而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为农村公路建设赋予了“新内涵”。

三、加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的关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一并考虑,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田、水利、饮水工程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等发展规划,确定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以提高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的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

2、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近年来,交通部调整了公路项目建设重点和投资方向,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我们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要承担起各自应有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为主、统筹安排、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3、要处理好鼓励农民参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多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一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三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四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增加农民负担、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4、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会同有关部门切实承担起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同时,各相关部门相互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各方面要相互的理解和支持。要完善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建设程序规定,在资金、计划管理上规范执行有关的规定要求,同时争取留有适当的灵活性。

四、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考虑到的“2个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