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2:21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1)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⑴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⑵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⑶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⑷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⑸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⑹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⑺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⑻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⑼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可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人的心理健康的内容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等方面。

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四、人际关系和谐。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五、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⑴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⑵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⑶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⑷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六、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爱为导航。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从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出发,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理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以平等、双向的方式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而平等双向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方式。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不想当然下结论;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不要只依据成人世界的观点;要在尊重孩子的氛围中教育孩子,不能以伤害孩子的自尊作为教育手段。

三、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有效的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是任何关系无法代替的,要求与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2)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辐射作用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心理健康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一个班级心理场的中心,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走向,阳光的、健康的心理塑造的就是充满朝气的孩子,而阴郁的、压抑的心理就可能使孩子的“三观”出现问题。老师最有可能成为班级整体心理的晴雨表,因此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1.爱岗敬业,悦纳现实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任何工作任务也不可能平均分配,在学校分派任务较困难的情况下,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接受,如果你能够正确看待,平和而愉快地接受任务并做好,你就拥有了健康的心理。

2.乐于交往,悦纳他人

广阔的心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容人之短好做,容人之长难做,能够容人之长是教师高贵但又容易缺少的品质,不能容人,自己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3.自尊自爱,悦纳自我

自尊缺乏,反向表现为过度的自尊,会过高要求自己及家庭成员,过度追求完美,却造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就是不能悦纳自己。

“不勉强,不自责、不虚荣”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此标准做到即达到了悦纳自己。

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营造出一批又一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教师是班级心理场的中心,不当的教育方式会成为一种诱因,引发种种悲剧的发生。

燥狂型人格、怯懦型人格的人不适合当教师,而好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有这样一个单亲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校表现很消极,厌学,和同学关系也冷淡。我没有放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予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朋友,建立温暖感。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学困生更多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认清自我完善的意义,要正视自我,完善自我,以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好的榜样,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心理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学生。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3)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是“各自为政”,缺少合作精神,而这一切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

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5.孤独。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接纳自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但是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的提高却落后于身体的成长速度。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思想产生混乱、情绪产生波动,日久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施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知识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教师要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外界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些都很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之称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作为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

3.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转变智育至上的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第三,尊重孩子。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

第四,家长要注重和学校的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家长会、座谈会等)。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4)

市场上的儿童食品多种多样,很多宣称添加了保健成分、儿童因子,吃了能促进大脑发育、长高;有人说儿童食品含有十几种添加剂,会导致儿童多动症,有害健康……家长们往往被这些说法弄得云里雾里,儿童食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儿童正处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们自然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食品保障,各种儿童食品往往外形设计好看,还有健康功效,自然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但是,实际上,儿童食品跟成人食品并没有本质区别,它并不是保证儿童健康的天使。

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14880-2012)问答》第二十九条对儿童的定义有明确解释,儿童是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孩子。从营养需求来讲,3岁以后所吃的食品与普通成年人的食品并没有明显差别。实际上,我国国家标准对36个月龄后的儿童食品没有特殊规定,可以按照普通食品生产与管理,只有诸如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婴幼儿食品与成人食品有所区别,也有不同的标准。

很多儿童食品会宣称自己添加了“保健成分”,宣称有“健康功效”,然后就可以卖出高价。不过,绝大多数“保健成分”和“健康功效”并没有很足够的科学证据,都是营销噱头,还不如多样化的常规饮食经济实惠。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不要过分迷信所谓儿童食品的功效。

儿童食品里的添加剂也不是魔鬼,只要合理使用并不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离开“量”谈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不科学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出于对儿童健康的谨慎考虑,通过政府监管,食品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一般都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标准。

作为家长,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从小就养成以颜色、味道、造型和包装等选择食品的不良习惯。为吸引儿童和父母,市售绝大多数儿童食品都会在风味和口感上大做文章,但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会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比如,“增加甜味”是吸引孩子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就要大量使用糖,孩子多吃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酥脆”是孩子们更喜欢的口感,这就需要增加脂肪的使用,也会增加孩子的能量摄入。如果让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5)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成因 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中职教育应培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可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劳动者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关于心理健康标准。我国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提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①认知功能良好;②情感反应适度;③意志品质健全;④自我意识正确;⑤个性结构完善;⑥人际关系协调;⑦社会适应良好;⑧人生态度积极;⑨行为习惯规范;⑩活动与年龄相符。

2.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他们中有的是在经历了“应试的洗礼”,经受人生第一次挫折后重新站立,向职业学校走来的;有的是抱着对职业校园的希望与憧憬,来到我们面前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面临生活的独立,经受学习的再次考验和面对社会、职业的选择与竞争。因此,在成长、学习和职业选择的方方面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自然难免,而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照上述心理健康标准的要求,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个体因素。一方面,学思维方式有了明显改变,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还处于学习知识长身体阶段,经济上还依赖父母,其自我评价还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情感封闭,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2.家庭因素:

(1)缺少培养独立性的成长环境。很多孩子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从不让他们做任何家务。不论孩子是否需要,父母总是为他们创造各种优越的物质条件。心理学家称之为“关怀强迫症”。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心理脆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力差,依赖性强,遇到一点挫折就无法承受,导致心理疾病。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滋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土壤。权威型父母是通过与孩子经常的交流和对孩子的帮助,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宽容型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极少过问,也极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在行动上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采取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专制型父母则要求孩子要绝对服从自己,要孩子按家长设计的发展蓝图来成长,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要加以保护和监督。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会造成子女怯懦的性格,遇事紧张、恐惧、焦虑。

(3)不良的家庭氛围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父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言语粗鲁,谈吐庸俗,情趣低下。这种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思想品德仍至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校因素。主要与学校教育条件、学习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有关。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许多中职类学校中这类教学基本还是空白,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4.社会因素: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首先,虽然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但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其次,就业中的重学历轻能力现象,也使中职生对毕业后的工作感到茫然,对前途失去信心,学习没有动力。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和厌学情绪。

(2)不良社会现象对中职生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了许多问题。如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选择等的多元化,来自社会各种传媒的信息,使许多中职生无所适从,常常造成旧的价值观动摇了,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产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迷惘困惑,造成心理失衡。

三、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是把这一课程定为必修课,所有班级都开设。每周每班1~2课时,配予适当的教材,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以讲座形式授课。用系列讲座将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辅导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学生心理辅导的效果。使学校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好学生心理监督、管理和辅导工作。

3.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职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栏目可以丰富多彩,如“聊天室”“我的秘密”“电子信箱”等服务栏目。通过网站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教育。

4.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的作用。学校可以在学校宣传栏中固定一个版面用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把它办成系列栏目。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6)

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显示,不少教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了解;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也使部分教师不能坚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对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养成带来负影响;还有的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专业教师缺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明显。调研中把学习排在第一位的学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仅占31.1%、18.3%,充分说明分数至上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已造成较大冲击。再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漠视公德等不良现象,以及网吧、游戏厅泛滥、网络和媒体信息庞杂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改变家庭文明习惯教育薄弱的现状。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的意义与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衔接,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巨大,不可替代。建议宣传部门制作一些倡导家长讲文明、重礼仪的公益广告,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示范。家长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既关心学习,更重视品德和心理,创造包容、信任、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全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着眼未来,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徐州中小学生实际,组织编写、推广使用行为习惯养成通用读本,努力解决现有教材说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扩大传统文化名篇诵读活动范围,从部分学校向更多学校拓展;推动各中小学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孝敬父母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改革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标准的严肃处理,对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老师予以重奖。各中小学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主动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议每所中小学校尽快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篇(7)

【关键词】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健康成长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心理健全的孩子“。千万个教育事例,用血的代价证明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解决。新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其学生家长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要当好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1.孩子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对“健康”一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对其全面的含义,却不一定了解得那么清楚。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获得身体健

康的同时,拥有心理健康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算得上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衡量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不同的标准,看一个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 愉快的心境。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能够保持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对自己充满自信,乐于学习,生活有目标,而且感觉很充实,对自己和所处环境感到满意。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2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能和老师建立互相尊重、信赖的师生关系,喜欢跟同学交往,与同学坦诚友好相处,拥有知心朋友,在家中尊重、体贴父母,与父母关系融洽。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3 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正确的自我观念就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优点、不足。也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1.4 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能够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社会,如果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要求或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能够修改自己的计划与社会保持一致。

1.5 统一的人格。作为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成分之间协调统一,也就是自我内在的统一协调。只要协调统一,就是一种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在这几个方面十分完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上和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干扰,出现不适,这并不能表明这个人心理不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同时还得具备不断的调空自我以适应外在变化的能力,使心理不适成为暂时的现象,经过调整恢复常态。这些科学的道理,作为老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他是否拥有健康的人生,同时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认为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有密切关系,他好象成为大家的共识。每当考完试之后,都能听同学议论,某某脑子灵,考的好,我脑子笨,考的不好。同样条件下,智力水平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聪明程度相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差异,而且有时差异很大,那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起了作用,现在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物质上应有尽有,心理上却很脆弱,缺少抗挫折能力,缺少吃苦精神,缺少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自私,骄气十足,另外,在独生子女中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群体,那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经历了从“小皇帝”到“多余人”的身份变化,忍受家庭“内战”的创伤,心理上经受了极大的摧残,他们多有孤独,压抑,残忍,冷酷等病态心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最终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们所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轻则影响学习,影响交往,重则违法犯罪,危及社会。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重在孩子身上,为了能使他们出人头地,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他们,其实他们比父辈要苦的多,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承担着父辈从未有过的压力,他们非常辛苦,而最关心他们的人,却都往往不能理解他们,使他们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综上这些原因,孩子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2.1 学习问题。

2.1.1 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1.2 智力正常,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差。

2.1.3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语言表达有困难。

2.2 性格问题。

2.2.1 胆小、羞怯、孤单离群、不喜欢与人交往,对集体环境不适应。

2.2.2 以自我为中心,不守纪律、任性、骄横、缺乏自我约束。

2.3 情绪问题

2.3.1 经常喜怒无常,无原因的焦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2.3.2 喜欢与老师、父母对着干(逆反)。

2.3.3 缺乏自信心,常为完不成作业而心事重重。

2.4 品行问题

2.4.1 说谎、偷窃、攻击行为、逃学。

2.4.2 严重的发展为品行障碍,表现为打架、斗殴、离家出走、性攻击。

3.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任何事情都不会凭空发生,之所以发生必有其根源,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而言,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呢?当然,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孩子自身因素,但是不良的教育方法、不当的家教方式和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父母的身上找原因。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孩子的哪一种心理疾病,如:孤独、暴躁、卑怯、胆小、骄傲自大等等,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所导致。让孩子心理健康,父母首先要从转变教育方式和改变家庭坏境入手。

3.1 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最终导致孩子心理异常。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一举成名。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评为三好,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特长,总之,他们期望值太高。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与期望是应该的,但问题是,有些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样会导致孩子心理产生异常。

教育孩子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要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不能只根据家长的兴趣和愿望来要求孩子,在教育和引导方法上,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引导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3.2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心理变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目前我国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溺爱型父母的典型特征是把孩子放在家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姑息、护短,这样就易使孩子本来正常的心理出现异常甚至变态,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溺爱,孩子生活在自己永远对的世界里,没有受到挫折教育,孩子在心理上常常表现自负、高傲、怕挫折、怕交往、没有独立性,一旦踏上社会,生活在集体中很难适应。因此,家长一定要“忍痛割爱”,从小开始进行培养和教育,否则孩子心理异常,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来家长将付出更大代价。

3.3 “高压”式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心理扭曲。这种家庭教育又叫“粗暴打骂型”家庭教育,是指在“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思想指导下的家庭教育,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简单粗暴,使孩子的正常心灵遭到扭曲,如:

3.3.1 性格倔强的孩子常表现顽强的抵触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在父母粗暴态度的影响下变的情绪暴躁,行为粗野。

3.3.2 性格怯懦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软弱的顺从意识,在父母面前,畏畏缩缩,胆小怕事。

3.3.3 也有所谓机灵的孩子,采用欺骗和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训斥,达到免受打骂的目的,变的虚伪不诚实,这种教育表面看暂时有效,但孩子内心不服气,甚至产生反感,会损坏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产生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异常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3.4 “放任”式的家庭会荒芜孩子的心灵。“放任”式的家庭和“高压”式的家庭是相对的,其特点,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庭始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法代替的,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顺其自然发展,图个享受,烦孩子拖累,不闻不问,实在是害了孩子,一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耽误孩子的学业。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巨大而惊人的,不注重培养是不能开发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的放任,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缺乏规范,只要外界诱导一下,邪恶便会占据心灵,从而使孩子心灵荒芜。

3.5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严重腐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一生成长,尤其孩子健康心灵的形成,不仅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方式,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家长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灵常常被不良的家庭环境所腐蚀。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其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关系不大。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好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使孩子耳濡目染,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反,则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和习惯,并且严重腐蚀孩子心灵。

4.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学会与孩子沟通

沟通: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心理辅导,也叫心理咨询。其方法与技巧如下:

4.1 方法

4.1.1 放下老师的居高临下,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

4.1.2 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孩子的方式。

4.1.3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不足尽量采用希望和建议的口气来说。

4.1.4 必要时可采用书面的方式沟通。多倾听孩子的诉说。一定要听进去,这样孩子感觉你在尊重他。

4.2 技巧

4.2.1 同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了解和理解孩子,就根本不可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4.2.2 倾听:认真听,学会听,耐心听。

4.2.3 自我表露:可以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也曾有过偏执、怨恨,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4.2.4 面质:一方面设法动摇孩子的不合理的信念;一方面,启发引导孩子树立理性、现实的信念。

4.2.5 探讨:共同来探讨,做到少解释,多引导,少结论,多建议,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自己心理或言行不合理的原因。

总之,孩子的心理障碍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是锁住孩子快乐心灵的“心锁”,当心理问题表现出来时,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像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及时疏导和引导,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