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2:32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课程优化 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能较好的适应信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尤其是网络信息教育内容,必须要加以优化。不但要教会基本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青少年如何正确的驾驭信息,尤其是网络中混杂的信息,从而避免网络成瘾现象。

1 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成瘾的公认性定义,迄今为止学术界及相关组织还没有明确的给出,探讨仍在继续。综观各类观点,笔者认为台湾学者周倩在对比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所做的定义,并适度修改后,其将网络成瘾定义的论述比较准确。周倩学者的定义为:“由重复地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成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常见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分别是交际成瘾、各类游戏成瘾、信息收集成瘾、色情信息关注成瘾、“黑客”成瘾。其中,前三种成瘾症状在青少年成瘾者中又最为常见。但相关调查同样得出这样的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根据其类型不同与程度的不同也是有个性特征的,实际上很多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是几个网络成瘾类型的混合体。以下对几类青少年网络成瘾类型做简单的介绍。

(1)色情信息关注成瘾。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性对于他们来说是属于极其神秘的领域。外加我国性教育内容又相对薄弱,因此青少年对性的关注度很高。因此,在青少年使用网络过程中,有部分自控力弱的青少年很容易对网络中色情电子信息、、视频、文字等吸引,并长时间浏览,反复浏览,过度沉溺,以至成瘾无法自拔。

(2)交际成瘾。在计划生育国策的推动下,目前处于青少年年龄段的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都渴望与同龄人交流,但是现实的生活中他们的交际愿望却很难满足。网络的出现给了渴望交流的青少年一个无拘无束的交往平台,青少年可以通过利用网站的聊天室和各种聊天软件进行人际交流。由于网络交际的平等性及匿名性,使得青少年在网络交际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因此对于网络交际变得更加依赖,最终到了成瘾的状态。

(3)各类游戏成瘾。各类游戏成瘾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对各类游戏的过分沉迷。据相关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的上网目的中,以玩各类游戏为目的占到了所有目的的约40%。这类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的痴迷甚至为社会稳定、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有不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为了游戏而荒废学业,为了玩游戏做出盗窃杀人等违法行为。

(4)信息收集成瘾。网络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是片虚拟的信息海洋。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也出现了以收集存储网络信息为乐的青少年。这类青少年经常上网收集各类信息,甚至是与自己无关紧要的、无用的信息。这类成瘾者当中也有购物信息收集成瘾者,这类青少年每天都要浏览各购物网站中的商品信息,即使在他没有购物需求的条件下,也会强迫自己收集相关信息。

(5)“黑客”成瘾。这类成瘾者在计算机编程或程序设计领域都有一定的功底,他们上网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程序设计。但这类青少年成瘾者与电脑程序员又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编程多是没有目的、无计划的自行设计。为了追求满足感和刺激感,部分青少年成瘾者以侵入并控制他人计算机系统等行为为乐事,以成为网络“黑客”为骄傲。这种满足感又促使他不断上网,不断编程,不断的成为更高级的“黑客”。

3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的课程设置(除了专业信息类学生之外)全部为校级共同选修课。这样设置课程的结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课程重视度不够。有的学生甚至到考完试,仍对课程内容一无所知。

(2)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科内容设计理论内容偏多,实践环节较少。加之重理论而不重视实践的评价标准,使得一些青少年对信息素质的学科内容渐渐失去兴趣,感觉到枯燥及应用性差。同时,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甚至出现某些学生获取相关信息能力超过教师的情况。

(3)信息伦理教育滞后。在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关注的往往只是学生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的是一名单纯的网络使用者。任何一个网络使用者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其实也是一名网络建设者,网络信息传播者。在高等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环节中,应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信息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应对青少年如何确定科学的信息伦理观念给予有效正确的引导,让青少年也能正确的认识网络中的信息,以及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者。

4 基于预防网络成瘾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优化措施

教育先行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应在源头上教授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1)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信息素质教育,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保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信息素质教育教师就是学生网络使用的导航员。作为信息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这个有利条件,来开展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的结合网络实践来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使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最先进的技术如搜索引擎、BLOG等技术鼓励学生上网,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上网的正确方式。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不能讳疾忌医,只讲好的,不讲坏的。应该让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甚至了解到其将带来的危害,这将大大降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同样,作为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也应该换位思考,从实用角度、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去设置灵活新颖的授课内容,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2)多种方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不可否认,分数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但在重视对学生理论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理解得更透彻,同时又能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度。应做到多种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满堂灌”。在对网络信息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应辅助先进的硬件设备。让学生不只是假想网络形式,而能做到边学习,边操作。这样不但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当一个人习惯了有目的地使用网络的时候,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3)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信息伦理。德育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发展很重要,好的品德将影响着青少年一生的轨迹,因此在各类型各等级的教育体系中,德育都应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要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青少年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明确网络道德要求。要教给学生一套判断网络信息好坏的标准,要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提高他们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使用者及建设者,从而降低网络成瘾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卫根泉.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6):137~139.

[2]徐耀聪.国内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07(1-2):243~247.

[3]祁建梅,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J].文教资料,2006(1):183~184.

[4]张凤宁.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J].社会行为心理,2006(1):48~50.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2)

http://

关键词 网络谣言 青少年网民 媒介素养 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我国青少年网民人数持续增长。据CNNIC 在2012 年发布的《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 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同比增长9.0%。12 岁以上的青少年网民最集中,占青少年整体网民的92.8%;学生仍然是全体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青少年网民的44.7%;其次是非学生群体,占到33.5%。可见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青少年群体年龄虽小,但对网络却有着强烈的敏感与好奇。青少年群体积极通过跟帖、投票、搜索和博客等方式,参与到网络新闻活动中来,把网络变为日益重要、最具活力的信息发布场所。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网络谣言滋生蔓延,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的正常传播秩序,直接对现实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本文拟对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谣言惑众”现象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提升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思路。

一、提升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的紧迫性

我国网络“谣言惑众”事件频繁发生,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在网络集中爆发、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论引导滞后以及网民媒介素养欠缺几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网民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人为因素是谣言传播的根本原因,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简言之,是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西方一些国家及港台等地相比,我国大陆对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得较晚,造成不少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未能学会建立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接受模式,青少年网民受自身知识水平和信息判别能力的局限,又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奇心,更容易轻信谣言,甚至传谣。

2011 年10 月20 日,重庆某大学学生皮某传递“针刺”谣言,本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没想到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导致社会上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此类非恶意传播谣言的网民常常追求新鲜有趣,或是为了在社交网站吸引关注,并不明白自己发布的信息经过网络强力传播后,会引发恶果,甚至直到被拘留还茫然不知,反映出部分青少年网民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欠缺。另据2011 年10 月3 日新华网报道《孩子节日偷传”黄图”手机色情Wap 网站泛滥》的新闻,指出邪教组织和淫秽色情网站正通过手机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并进行反动宣传,为国家网络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中科院网络信息安全课题组的调查也发现有76 个传播淫秽色情等内容的违法网站,每天的独立用户访问量竟然达到1 251.4万人次,页面访问量高达6 408.5万页。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行为也处于不确定状态之中,网络媒介对于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确立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江泽民同志曾在2000年6 月28 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因此,应当把青少年群体作为信息时代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重要对象。

二、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培育路径

1.塑造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选择依据。网络“谣言惑众”现象纷繁复杂,其背后反映的是网民的价值观问题。从网络谣言的制造来看,造谣可视为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包含着心灵与世界(社会)间双向话语投射的过程,是造谣者获得心灵和世界(社会)间相互适应的手段之一,如果心灵和世界(社会)间存在着失衡,谣言就会产生;从网络谣言的解释来看,青少年由于性别、家庭和文化背景、需要和情感、立场等有差别,在解释网络信息的意义和蕴含时往往依据的是自己久已形成的价值取向,因而不同的网民对同一事件的解释会有所不同,有人还会曲解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最终导致谣言的产生;从网络谣言的传播来看,传播者个人的爱憎和希冀常常存在于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实际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他们的价值选择表达。

网络的便捷性、隐匿性、开放性和独立性使人们可以匿名发布信息,价值错位在虚拟空间的表现非常明显,有些青少年在网上随意发表不满言论,未经查实就散布谣言的行为就是典型表现,因而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有关于谣言的知识性内容,以及识别谣言的方法和技巧,更要有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

为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联系实际向青少年网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从品德教育、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方面深入开展教育,引导青少年意识到作为一名网民,在享受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公民责任,应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自觉规范网络传播行为。运用传统文化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短,网络道德建设的时间还不长,它的发展需要依托成熟的道德规范。

青少年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成长期,由于年龄、教育程度、经验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不少青少年并未养成社会规范意识,更不能用它来自觉规范言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其特征是重视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发掘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于培育青少年网民的道德自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一,在网络环境中,身份虚拟、资源共享以及平等互动的特点,使得诚信显得尤为重要。而诚信是儒家的重要伦理道德范畴,孔子把“信”与“恭”“宽”“敏”“惠”并列为“五德”。孟子认为“朋友有信”是朋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建立“言而有信”的网络诚信,帮助青少年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义务,面对自己不能准确分析判定的社会现象,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做到既不传谣,又不造谣。其二,面对新鲜、刺激的网络信息的诱惑,青少年容易以娱乐、猎奇的心态浏览信息,或是以随意、宣泄的心态发布信息。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要求,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动符合礼,这有利于教育青少年在网络所形成的公共舆论领域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告诫自己自尊自重,遵守网络纪律。其三,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的道德境界最受考验。“慎独”作为儒家对人的内心、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修养方法,也有利于青少年个体媒介素养的养成,自觉抵御网络谣言的传播。

2.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人性化关怀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网民的传播主体意识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所谓人性化关怀,即认识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关心人,着力创造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开放的网络已成为对青少年产生持久而深远影响的教育手段和环境,强制性、封闭性的教育方式和过于绝对化、权威化的教育内容,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质疑和否定,青少年日益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如果简单化地禁止青少年“触网”,反而会增加谣言的神秘性,而且不少青少年网民的反叛心理比较强,对生硬的说教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所以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今网络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必然。况且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生动、自由的,在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内涵,是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另外,对于青少年网民而言,由于年龄偏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网络谣言正确评判的能力,容易被谣言误导。因而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在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应倾注人性化关怀。应理解并尊重他们,适当满足其网络参与的热情,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适当放手,让青少年在网络参与的实践中逐渐提高识别谣言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要及时关注并总结青少年上网的兴趣点,多跟他们谈心沟通,适时耐心细致地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教育引导。

3.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培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素质教育内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者合力的教育链条,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首先,学校应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和持续性的特征,能够使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较为稳定的贯彻执行。学校应开设专门课程,或是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以及德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要充分掌握网络知识,主动关注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和产生的新事物,多多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生平等地讨论网络谣言,借以传授辨识谣言的知识。还可以外聘谙熟网络媒介传播规律的媒介专业人员,学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帮助青少年增强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

其次,家庭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据《2011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1 年,中国青少年网民在家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5.8%,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下降8.8%至39.3%,家庭已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关注子女学业状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其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把握其思想动态。要与孩子共同查证及评析网络传言以明辨真伪。最后,社会应配合学校和家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媒介机构应做好“把关人”和“社会守望者”,提高谣言评析、舆论引导的能力,及时过滤清理误导和伤害青少年的谣言。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坚决惩治网络传播违规行为,以政策或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扶持能够为学校和社会大众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机构。通过联合并组织较大的民间社会群体等各方面力量,促进并加强社会协同,形成阻断网络谣言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结束语

总之,网络“谣言惑众”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浩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以学校为首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投入。着眼于青少年内在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着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养更具自由、独立思想的现代社会公民必不可少的举措,也是净化网络环境,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实施对策。

http://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3]杜宝花.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0,(8 下).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3)

论文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犯罪 成因 防控对策

网络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能够改变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信息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网络也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其中。如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在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网络是一个信息混杂的大熔炉,其中不乏一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导致网络成为了促使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的温床。从有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逐年上升,年龄界限却呈下降趋势,且多为青少年。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危害性不容小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遏制。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定义

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目前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持有不同的见解。在本文中,引用某一位学者的定义:所谓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指青少年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命令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其他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危害网络中的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及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其他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网络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同样具有犯罪的特点,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法当罚性。而青少年网络犯罪又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青少年的计算机与网络操作技术较高。随着网络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青少年也有了许多接触网络的机会,而现在学校和家庭添置的计算机设备也为青少年提供了较好的接触网络的途径。青少年在学校和生活中所接受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及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快能接受新知识、熟练掌握新技能等特质,都使得青少年能够拥有娴熟的网络操作技术,并能较灵活、多样地使用网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网络犯罪的危害性较大,危害面较广。网络犯罪不像传统的犯罪,并没有国界和行业领域的限制,一位中国网民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各地实施犯罪。网络犯罪不仅会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对于人身和财产都会造成损害,更严重的甚至会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3.网络犯罪易隐藏罪行,不易产生负罪感。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特性,犯罪人在实施网络犯罪时往往不需要展示真实身份,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不容易被执法人员抓获。这样就易使得网络犯罪者在实施犯罪后没有较大的负罪感,也提升了再犯和累犯的可能性,增加了网络犯罪的危害性。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剖析

探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首先应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特性,即主观原因;同时,这也与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分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产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观原因

1.青少年生理及心理特点因素。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对事物的判别能力较差,从而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且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较重,行事冲动、鲁莽,思维简单,缺乏冷静的思考,因此更可能实施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2.青少年法制观念较为薄弱。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但他们所接受的法律教育尚不足够,对于法律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实施了网络犯罪的青少年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在被法律追究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而这种法制观念的缺失也容易导致再犯和累犯的产生,增加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危害程度。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无疑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但目前,一些家长的对网络的了解不足,无法就网络问题对孩子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作为家长,应当首先从自身做起,逐步熟悉起网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从而能对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2.学校因素——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如今的应试教育太过注重对于青少年的理论知识的教育,片面地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却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了学生容易在思想道德观念上偏离正道,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作出错误的抉择和判断。青少年在学校也接受不到足够的法律教育,对于法律知之甚少,判断不出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不合法,在实施了违法行为后却不自知已经犯法。

3.社会因素——立法不够完善,对于网吧管理不够严格。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犯罪的立法还不完善,监管的力度也不够强,对于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也没有较好的控制手段。此外,我国目前仍没有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专项立法,对于此类犯罪的惩治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法律上产生了一个空缺。现在青少年网络犯罪基本上都被作为网络犯罪来加以惩治和防范,并没有考虑到这类犯罪主体在年龄、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

而我国行政部门对于网吧的管理也不够严格,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黑网吧的存在。这些黑网吧允许未成年的青少年进入网吧,从不检查访客的身份证件,也没有很好的网吧管理系统,对于在网吧内发生的网络犯罪行为听之任之,甚至进行包庇、隐瞒,导致其成为了网络犯罪的温床。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案率在近年始终呈上升趋势,严格控制此类犯罪的发生亟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努力。首先应当加强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青少年在成长期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但光是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系统化的任务,它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之外更应该加强其他客观因素的建设,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将青少年网络犯罪予以遏制,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主要应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防控: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要彻底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首先就应当从青少年自身下手。根据众多案例不难发现,目前大多数的青少年网络犯罪者在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上的水平都不高,同时也对于法律知之甚少。如今的青少年由于过早地接触网络和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不良信息和不良思想,他们本身的判断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误把这些不健康的思想当做是正确的,从而认为实施这些不法行为是正确的。因此,对于他们加强道德教育,科学地指导他们使用网络,是最为重要的任务。而这也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1.家庭方面,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来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义不容辞。家长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时解决孩子内心的困惑,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拥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同时,家长也应当学习一些网络操作的技术,能够在孩子使用网络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同时也需要了解孩子每天在网络上的所见所为,控制好青少年对于网络的使用。

2.学校方面,在注重对青少年的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开设的专门课程中应当强调端正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学校也应当多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青少年能够在课余生活中更多地接触社会,不把时间过多地耗费在网络上,避免他们过度地依赖网络,从而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

(二)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监管力度

1.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各类网站的监督工作,采取必要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网站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杜绝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同时网络新闻媒体要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文字、图片、音像信息不得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使网吧经营者严格遵守各项相关规定,规范网吧经营行为,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切实贯彻、落实该条例。对于没有营业执照或是不遵守相关规定的网吧及时进行惩治,并对各类网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防止青少年进入网吧、甚至进行违法活动。

(三)完善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相关立法

目前我国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尚无专项立法,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定罪量刑尚无直接法律依据可循。我国立法部门应当尽快建立健全有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法律法规,结合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制定相关的惩治措施和量刑标准。同时也应当建立网络运营的相关法律,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网站营销、网吧运营等网络运营行为,有效规范网络的各种运营活动。通过健全法制从而切实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适当打击,从而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一代,让他们完全杜绝网络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必不可少地要使用到网络。我们也不能否认网络确实会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知识来源和信息来源等。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网络社会; 生活方式; 教育养成; 正向导引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930-02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Strategy for Network Society Lifestyle of Adolescent

ZHAO Li-ping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Jilin Railway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Jilin 13200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key elements and Health-oriented to network society lifestyle for youth Groups, discuss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health level, and from a green and civiliz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viewpoint, the education path and guidance policy for health network society lifestyle is proposed.

Key words: Network society; Lifestyle; Literacy Education; Positive Guidance

1 问题提出

网络社会的建构已经遍及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教育知识增长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的复杂性、虚拟性和非稳态特征所导致的网络依赖等负面行为给青少年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1]。面向青少年参与网络社会化进程的导向和归宿,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建立一条促进网络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科学文明、自我约束的健康发展之路[2]。

当前针对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多从思想政治纠偏、道德伦理教化、网络犯罪预防等纠正措施方面加以实践[3]。这种从社会学视角提出的网络时代内容监管研究视角,存在参与网络社会化青少年的限制应用和可观察性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综合考虑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坚持正面看待问题和进行积极思考的价值取向,客观地看待网络生活方式对正常青少年心理行为影响。通过引入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健康度评估,使教育建立在正向导引基础之上,促进家庭管理、学校教育和社会规范的认知统一。

2 评估体系

青少年网络社会生活方式正向教育导引策略依赖于健康度视域的测评体系,因而引入一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健康度的概念――在平均社会可接受的道德、法律、经济约束下,正常使用网络媒介参与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个人或群体行为后果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满意程度,反映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对于社会要求的遵从性和网络空间环境的适应性。

综合青少年群体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定义和描述维度分析,形成如图1所示“社会价值导向的网络行为能力养成” 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健康度管理框架,为构建健康网络生活提供问题解决模型。该框架基于健康网络生活目标定位,以“社会导向行为价值”和“网络群体行为能力”为支柱,通过“动机与意愿”导引和“经济与应用”规范,驱动青少年群体参与网络生活的层次的价值增长,强调社会导向行为价值的道德和精神约束对促进青少年与网络和谐的“网络群体行为能力”积极作用,并指明从“动机、意愿、经济、应用”视角的健康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导引方向。

网络生活的健康度体现青少年网络社会化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成熟度,主要包括积

极的网络辨识能力、高效的网络运用能力、文明的网络生活习惯和向上的网络参与情趣。通过对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活动特点、行为习惯和参与程度的聚类分析,并定义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制约的成熟度(健康度)等级,将有助于为引导青少年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积极网络交往、树立健康网络社会生活理念找到正确途径。

基于网络生活方式的“活动属性”、“内在逻辑”和“行为表现”三个层面,对“个体特征、社会差异、使用目的、参与层次、介入程度、网络认知、网络行为”七个因素进行“意愿、动机、经济、应用”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构建了如表1所示包含“初始、认知、控制、优化”的“青少年网络生活健康度”四级成熟度评价体系,并给出了综合教育导引、内容建设和素质养成的健康策略。

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空间环境和内容提供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确保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为社会接受和认同,并青少年成长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对于青少年群体网络生活健康的成熟度评估,包括从“初始、认知、控制、优化”的递增等级。参与评测的个人或群体对象,从某一等级的七个因子相关问题回答所集中表现出的网络成熟度水平,来综合衡量所处于和达到的健康度层次。

3 解决方案

健康网络社会生活方式是网络信息社会青少年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证,青少年群体面对网络生活时,所采取的正确态度、自律管理和教育导引,要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工程之中。根据上述网络社会生活的健康度管理框架,充分考虑网络对象的相关性和成熟度认识,紧密围绕“提升认知,控制行为,导引价值”的网络生活健康度提升理念,面向“绿色网络、教育导引、素质养成”,形成和实施一体化的青少年的健康网络生活解决方案。

3.1 绿色网络

网络的技术性和社会的经济性构成了网络社会的两重性,积极和有效地对网络施加技术和风险管理必须从控制互联网的准入门槛和内容控制入手,综合运用健康绿色的上网方式占领网络阵地,提供针对公共网络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火墙。

对于占大多数时间在校的青少年群体,其网络介入场所主要是校园网和网吧。因此保持虚拟网络世界中要具有健康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还要依托现有教育网络和校园网的层次化接入控制和统一布局:

1) 加强“阳光工程”、“绿色通道”建设,营造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网站、聊天室、论坛、博客等网络载体,形成和培养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活氛围。

2) 通过先进网络监督管控技术,坚决推广和落实网络实名制,有效屏蔽恶意网站和有害信息,持续净化和规范网络环境和内容提供,严格实施对网吧等公共场所网络监管。

3) 增加对教育网、科研网、校园网等专有网络的设施建设,严控互联接入,尤其是覆盖全部教育系统的校园数字校园,以提高网速和配置,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的网络生活需求。

绿色网络是实现青少年网络社会行为社会控制的目标和有效手段,对于构建和谐网络空间和行为秩序以及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这一措施的实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

3.2 教育导引

正确引导青少年参与健康网络生活的核心和重点在于建立在疏导基础上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管控。在学习信息技术和运用网络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创新的学习发展意识、正常的网络心理意识、信息的知识整合意思、文明的价值观和法制意识、开发的团地协作意识,以此促进网络时代的多元化教育目标达成。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数字平台阵地和教学资源,实施网络学习以使学生始终处于教育导引的轨道:

1) 信息技术入门导引:围绕计算机基础或概论等信息技术认知课程改革,高起点建立青少年对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积极认识,重点锻炼他们的网络信息使用和鉴别能力,强化网络工作场景下的工具手段职能,培育学生的网络规则遵从意识和网络素养,以系统提升网络生活品质。

2) 网络知识平台守护: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和资源平台,开展协同和交互学习,收集青少年个体网络需求,实现对网络生活的有意识、有目的整合。据此开展多种同伴互助活动,实现知识的共享管理,促使不同需求学生都能获取知识,实现专业学习同步健康成长。

3) 正向心理意识疏导: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应该与网络应用结合起来,以促进网络使用者的心理认同感。学校和家长及时掌握与疏导学生的课业情绪和网络依赖,帮助增强自我控制力和对不良事物的抵制力,寻找满足需要的正确途径所在,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意识。

4) 开放合作德育培养:利用网络优势搭建网上德育工作阵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正面澄清网络利害关系。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以规避错误思潮生活方式影响。

3.3 素质养成

网络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提升,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使其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应用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的理解和遵从[4]。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素质养成教育是应对网络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

1) 教育青少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和凝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和谐网络生活的辨别能力,以建立科学的网络观――基于网络繁荣主流文化武装青少年思想,依托网络环境实施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运用和评价信息网络,并用以调节自己的网络行为。

2) 强化网络社会的知识学习和信息共享本位,显示化其工具性的系统属性,重点向青少年传递信息理解的综合运用技能。通过组织网络创新性教学活动来提升创造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有效参加网络生活和改善网络生活质量和效果。

3) 面向学生、家庭和社会普及以认识网络为主的知识教育,学会正确认识网络本质特征和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加强以运用网络为主的技术教育,锻炼学生正确操作网络信息、参与网络交流、管理网络信息、维护信息安全等的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青少年的网络素质养成不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需要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一道努力和形成合力,突出学校教育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在整个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深化科学的网络观树立和网络素养教育,重视自我管理和规范约束,积极健康理性地面对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实现网络社会化进程的适应性转变。

树立科学发展的网络教育观,引导青少年健康网络生活需要“绿色网络+教育导引+素质养成”的组合应用,因而必然是一个全社会层面的系统教育工程。在实际使用时要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和细分的网络行为加以灵活处理――在准确把握青少年网络生活现状基础上,从成熟度评价出发全面分析他们的心理行为、思考模式,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导引选择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并以新的评估不断促进这一循环的持续优化。

4 结论建议

该文综合成熟度模型和网络观教育,考察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期望,分析和形成对应网络生活健康度评估体系。通过提出以健康度管理框架为指南和依托成熟度评估反馈的网络生活方式构建的正向教育与主动导引相结合策略,对问题解决模型、评估方法和实施方案进行整合,丰富了对于青少年网络社会生活构建的策略优化和路径选择。

网络社会空间是青少年学习和参与社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建设,需要针对共性和重要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风险,与时俱进地开拓和探索实效性的方法手段,综合制度建设、风险治理、素养教育,教育和导引青少年群体以积极向上的网络观健康、智慧地参与网络社会生活并从中获取成长收益。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 网络空间的社会学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迎春. 试论大学生健康网络主体的塑造[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7).

[3] 岳慧, 曹银忠.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研究综述[J]. 传承,2010(4).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5)

关键字: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安全 青少年 网络媒介素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深刻影响并震撼着整个世界。它引发了巨大的学习和生活革命,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人数为2.9亿人,占56.5%。可见,青少年是网络最活跃的群体。而国内外各种不良网络文化内容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入,引发了很多问题。面对因上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通过强制的办法使青少年拒绝网络是不切实际的,只能理性面对,对其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已是网络信息时代对人才教育的要求。

一、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安全

网络文化指以网络为平台,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形式为表现形态,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安全指网络文化中包含的各种信息内容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特别是多媒体内容)缺乏严格的监管和监控;二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消费缺乏正确的引导。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的全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在传播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附带了不良网络文化,如拜金主义、色情文化和暴力文化等。不良网络文化侵害了网络文化安全,使其存在网络文化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强势的网络文化的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有潜在威胁,弱化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伦理发展的滞后使网络空间存在形形的网络伦理道德失范,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缺失和人格的缺陷;(3)网络的隐蔽性以及无处不在的垃圾信息诱使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 网络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儿童与青少年接近、分析、评估网络媒介和利用网络媒介创造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其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的辨别、分析、解读、批判和利用能力。其核心是强调青少年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教会青少年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树立起批判意识并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青少年是网络媒介的主要受众之一。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具有旺盛的知识欲求,强烈的好奇心,极强的模仿性,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尚未成型,对外界的认知以及辨别能力也不够完善,这决定了未成年人极易被大众传媒所带来的负面信息、消极因素以及价值观念各异的信息所影响和浸染。这不仅会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甚至还会影响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从《中国教育报》获悉的数据: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进入互联网;网上60%的青少年无意识地接触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中90%以上有性犯罪动机或行为。随着信息的网络化以及对网络文化管理的不善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导致网络文化受到污染和不良网络文化泛滥等现象日益严重,这成为威胁网络文化安全的社会公害,同时使得广大青少年无力判断真伪和鉴别良莠。此外,青少年的媒介信息意识薄弱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不强。因此,青少年成为网络文化安全隐患中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受众群体。鉴于此,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而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有了较好的网络媒介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网络文化和解读网络信息的能力;能降低不良网络文化带来的侵害;能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具备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

三、网络文化安全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

网络文化安全分为三层,即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积极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和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其管理对象趋于复杂化,而社会问题也趋于网络化,这给我国的网络文化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网络立法不够健全和完善,网络法规的可实施性不强,网络文化安全缺乏必要的检测和管理,使青少年深受网络文化负面价值的毒害,如“网瘾”、“网恋”、“网络孤独症”等。应将网络文化中的不健康内容采用技术手段过滤掉,给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国家八部委在全国各网吧强制推行网络防沉迷系统,以挽救日益增多的网迷少年;2009年7月份工信部在全国正式推行“绿坝”软件,以屏蔽不良网络信息。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在重视网络文化的弊端、抑制其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应看到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使其发挥积极的功效。因此,要充分认识我国网络文化的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建构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政策建议,用于指导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政策法规建设、安全防范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平台的开发、网络文化监控系统的研制和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的研发。

(二)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出台保护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法规

健全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管理,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性保障。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同时《2011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大约60%的网络游戏玩家是青少年。因此,要给青少年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首先应该从办网者做起,要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兴起网络文明之风。其次,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能够健康成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台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并让其成为网络行为的一种硬性外在约束。但是要将这种外在约束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化,以形成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使青少年成为自觉维护网络社会文明的网络使用者,还需要借助网络管理的约束力,因此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必须和网络管理相结合。

(三)利用多渠道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

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大众传媒,而学校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宣传网路文化安全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让网络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应具备计算机网络和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基本知识,对网络信息具有判断、筛选、解读的能力。因此网络文化安全教育的首要内容应是加强网络知识教育,让青少年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技术;其次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价值、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注意保持健康的网络心理和防止来自网络的威胁;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及大学课程中要设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广大公民在网络社会中能够遵纪守法和道德自律,同一切“黑客”和“黄、毒、赌”非法网民划清界限,进行坚决斗争。尤其要把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分析和解读能力,在利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四)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学校是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学校课堂。除此之外,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各界力量辅以学校教育,如家庭、媒体和社会组织等。家庭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最佳保护站。对于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该做些什么,研究员卜卫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要树立适合儿童的计算机教育观念;不要怕孩子利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网上安全规则;指导孩子采用过滤软件;鼓励孩子使用作出安全承诺的网站;对孩子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判断信息、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利用媒体、社会组织,发挥其传承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功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氛围,给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导向。

当今时代网络环境复杂,树立网络文化安全意识,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任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了解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安全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开展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促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谷志远,梁俊娟,杨文阳.信息素养教育的网络文化安全视角.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5):21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2(11):17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 体育活动 青少年学生 网瘾

一、青少年学生中网络成瘾现状

根据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本人在走访中发现有95人有网络成瘾,占总人数的13.2%,占经常上网学生人数的26%。男生网络成瘾率为11.0%,女生成瘾率为2.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根据被调查学生对自己成绩的主观判断,成绩较差的学生网络成瘾率为54.0%,成绩中等学生网络成瘾率为5.5%,成绩较好学生网络成瘾率为3.4%。这95名学生中,有13名出自单亲家庭,有1名未写出家庭结构情况。在调查中还发现,在网络成瘾的95名青少年学生中,有4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且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成瘾学生总数的4.2%;有36人偶尔参加体育活动,偶尔参加体育活动且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成瘾学生总数的37.9%;有55人不参加体育活动,不参加体育活动且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成瘾学生总数的57.9%。

二、加强体育活动预防网瘾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对网瘾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的根本目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整个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基础,青少年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没有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就不可能有全民族的体质健康,就不可能有体育事业的蓬勃兴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体育工作的要求,是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网瘾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新形势下的必然现象。我们需要以体育这种最直接的途径,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要求青少年对网络过度行为引起警惕。加强网瘾青少年的体育,增强网瘾青少年体质,以体育工作为主要手段戒除他们的网瘾是体育教师应当承担的重任。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下大力气推动网瘾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网瘾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意识

1.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积极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和体育节等活动。充分发挥网瘾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网瘾学生观看体育比赛,结合网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引导性的体育训练,培养和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小规模的体育竞赛,丰富他们的体育色彩,以吸引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投身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从而使他们能自觉、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为今后的自我锻炼奠定基础,不断强化网瘾学生的体育意识。

2.教师的自身素质需要不断加强。

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了解新信息,建立新观念,掌握新方法,把握体育发展的新动向,并且要关心网瘾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体育教师特别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网瘾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有针对性的培养网瘾学生体育兴趣,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促使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而且,体育教师要做好网瘾学生体育锻炼的记录,合理安排他们课外体育活动,这样,才能担负起培养全体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重任。

3。鼓励组织网瘾学生参与体育实践.

参与体育实践是培养提高他们体育意识的重要措施,也是体育意识提高的具体体现。体育意识的发生、发展,必然要以体育实践作为基本的支点,也只有在体育实践中网瘾青少年才能更好地透过体育现象,通过感知把握体育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到体育的价值。

(三)构建与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首先,学校体育能够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技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课余锻炼与竞赛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感情、丰富生活,并且缓解由于学习所引起的神经紧张和疲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赏体育比赛和表演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学校体育还是学生休闲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以及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

第二,家庭体育能够增强家庭成员的体质,促进家庭成瘾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使青少年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家庭体育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通过家庭体育的形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的娱乐内容和形式,使青少年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家庭的稳定、和睦、改善亲子关系,达到预防网络成瘾的目的。

第三,社区体育能够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满足社区居民的娱乐与休闲需要,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利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区居民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如果社区里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馆和设施,有高素质的体育辅导员,组织各种项目的训练和比赛,满足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那么网络将不再是青少年的最爱。

所以,做好网瘾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工作,应该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各自的优势和功能,促进三者的参与和互动,构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体育教育社会化网络。

三、结论

总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与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产生效果,要围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建立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保持三者作用的一致化,强化正面教育的作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和谐一致的成长环境中。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本研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邵全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卷第1期,2007.1

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一词是舶来品,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意指与读书、写作等紧密相关的一种能读会写的能力。学界较为公认的概念是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所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对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主要指信息生产素养和信息消费素养,具体包括能够正确使用新媒体获取所需信息,根据需要正确发布信息;学会辨别新媒体信息,抵制非法信息;利用新媒体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移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媒体格局和网络生态,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媒介环境的复杂,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少年网民年龄小、阅历少,心智发展相对不成熟,但有着旺盛精力和强烈求知欲,喜欢追逐新鲜事物。部分青少年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这些因素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新媒体语境下,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新媒体应用能力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互联网使用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10-19岁年龄群体占比13.5%,约为1.33亿人,网民职业机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21%。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手机网民规模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2020年12月的99.7%。”[1]这些数字表明,青少年使用网络新媒体人数众多,移动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必备的沟通工具,青少年对新媒体具有“高接触”的态势。但“高接触”并不意味着“高素养”,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能力、甄别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新媒体应用面临“高接触”与“低素养”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信息知识和新媒体应用技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增强媒介认知能力,掌握新媒体基本知识,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了解常用网络系统和新媒体技术,了解新媒体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优化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在能力层面,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媒体应用技能,青少年软件应用水平。提高媒介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信息甄别能力,保持网络理性、抵制不良信息侵扰。

(二)有利于青少年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网络法制不健全、网络监管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使网民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利。人人拥有麦克风,导致大量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网络空间,降低了主流信息的关注度。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难辨真伪,影响了青少年的分析判断和理性选择。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点影响青少年认知结构的整体化发展。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更需要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心理迅猛发展,知识能力迅速提升,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渴望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心智发展不成熟,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全,理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体信息时,缺乏辨别能力和理性定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体认知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理性判断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保持理性定力,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三)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发展青少年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教育、人际交往、个人感悟等途径,学习生存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则,从而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角色,逐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增强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水平,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大众媒体与自身社会化关系中不再被动化、消极化,而是能积极主动的应对,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协助他们在社会化的正常进程中抵制不良媒介环境或媒介信息,形成对媒介的自我免疫能力。”[2]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优势,青少年能便捷的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资源,发布个人意见,进一步获得了表达意见的权利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成本,提高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充当了桥梁,联结了青少年的“学校人”角色和“社会人”角色。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中的组群,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聚合在一起,增进交流,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化能力,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

二、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从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五个维度,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3]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从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能力素养、法律素养、安全素养、道德素养等方面着手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一)提高技能素养,增强媒介应用水平媒介技能素养是媒介素养的核心,主要包括媒介认知能力和媒介使用能力。要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其娱乐作用,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工具性、发展性,更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要理性看待网红、大V等新生事物,客观理智看待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要提高新媒体认知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增加网络新媒体知识,完善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增进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的认知与了解,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产生过程与传播特点。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能力,即信息的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要学会新媒体平台的操作,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是新媒体应用的前提。了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种类、功能和特点,要学会借助搜索引擎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发布信息,熟练掌握发帖、跟帖技能,增强利用新媒体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提高新媒体使用功效,增强信息生产能力,意见表达能力。

(二)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网络法律意识智能化的网络新媒体、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但青少年网民的法治能力和法律素养滞后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青少年网民法律知识缺乏、对自我隐私和财产信息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防诈骗能力欠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漏洞窃取青少年网民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给青少年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同时,青少年网络法律素养的缺失也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非正常行为提供了土壤。部分青少年网民面对网络不实信息时极容易冲动,盲目跟风,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以正义之名行偏激之实。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在不了解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盲目跟帖,形成倾向性的舆论,给司法人员造成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形成所谓的“舆论审判”。通过法律素养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提高网络法律意识,自觉履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义务,明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绝对自由,不受法律约束”之地。其次,要求青少年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既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还要有互联网领域扩展延伸的法律法规知识。再次,要提高青少年网络用法能力,增强维护个人权利的能力,依法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不轻易透漏个人信息,提高防诈骗能力。

(三)提高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一般由主流媒体发布,受到党和政府的有力管控。信息发布者的政治素养、从业素质较高,信息审核机制较完善,能较大程度上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意见的正确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构成极为复杂,信息发布门槛低,来源广泛,各种信息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全面理性认知极为困难,这就要求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失实。“媒体信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真实,是由媒介构建出来的虚拟真实,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传播的偏向性。”[4]青少年年龄小、阅历少、易受暗示性的特点,使青少年在选择信息和解读信息时容易受到非主体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不盲从,仔细分析信息的来源渠道、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倾向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遇到一些观点倾向性比较明显的信息,要自觉与官方媒体信息进行比较参考。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青少年网民提高信息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防御能力,抵制不良信息侵蚀。

(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淡化了现实空间的社会性,降低了对青少年的规则约束,增加了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随意性。即使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序良俗,但如果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也是万万不可取的。一些青少年网民缺少网络理性,一切以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个人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对网络事件和当事人进行“网络审判”,“在网络这块缺少制约,比较自由的环境里容易滋生道德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毫无顾忌,将个人感觉视为自我网络行为的唯一判断标准。”[5]法律与道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两个翅膀。媒介的道德素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在网络中的延伸,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活动要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青少年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网络修养,恪守社会道德底线,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抵制网络粗俗语言,不发虚假信息,相信主流媒体,坚定主流价值观。在享受网络带来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网络义务,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防范道德风险,不信谣不传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三、协同多元主体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必须坚持“赋权”与“赋能”相结合,一方面要赋予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的权利,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生活,主动使用新媒体,尊重青少年的自由精神和探究本能。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构建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应用水平,使青少年利用网络发展为“智慧网络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重主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协同推进。

(一)政府层面: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出台了相关的网络管理政策,规范新媒体行为,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媒介监督和保障体系,依法保障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2019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面向社会发布。蓝皮书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重视网络安全,加大依法保护数据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政府要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推动互联网治理进一步精准化和精细化,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调新媒体报道人文价值,通过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防止出现信息娱乐化倾向。”[6]新形势下,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严格网络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落实执法责任,建设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执法队伍。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监管,及时回应网络热点信息,提高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抓好网络重点环节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网站备案登记、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行监管。深入开展网络低俗信息、非法信息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网络健康有序运行。

(二)社会层面:承担传媒责任,引导主流价值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媒体要加强自身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主流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社会责任,坚持媒体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坚守主流意识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网络焦点事件,要坚持正面引导,发挥政治导向功能,坚持“引导不误导、鼓舞不鼓动、通俗不庸俗”的方针,切实履行媒体义务。新媒体运营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要做好网络内容建设,发布权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杜绝低俗、媚俗的不健康信息,坚决切断有害信息传播链,净化新媒体空间,减少娱乐信息的发布,改变泛娱乐化的倾向。新媒体公众人物、网络大V要自觉承担起培育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责任,关心青少年成长。公众人物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传媒形象,以积极、健康、正能量示人,要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遵守网络道德和公序良俗。理性认识网络现象,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为青少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相互监督、合理上网,发挥家风育人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