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情感行为心理学

情感行为心理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5:47

情感行为心理学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1)

关键词: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实效

注重道德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想象性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我认为:

一、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

1.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二是激情点本身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

2.积极引导,充分想象,进入情境。确定激情点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要抓住故事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原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老师就要抓住小周由“乐――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感情变化的线索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分析:①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接到家信后,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不唱了,为什么?因为无钱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心里非常焦急难受。②雷锋是怎样知道小周的父亲生病的呢?雷锋发现小周情绪发生了变化,就主动询问,小周不说,雷锋就设法打听。这说明雷锋主动关心同志。③雷锋为什么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雷锋把同志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帮助他人不图名、不图利。④小周“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地敬佩和由衷地感谢。经过上述分析,雷锋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

二、设置情景,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

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某种氛围直接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激发学生的直觉情感。

(一)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喧染气氛,造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

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如:《要有民族自尊心》时,什么是“民族自尊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师通过图片,介绍亚运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备先进,这一切受到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国家强盛,受人尊重而感到自豪的体验,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民族自尊心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它。”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了既明理,又激情,情理交融的目的。

(二)情绪感染。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1.以言激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录音机里以低沉、悲痛的语调描述了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以及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哀悼。此时,教室里寂静肃穆,学生眼含热泪,沉浸在极其悲伤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的伟大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2.以情激情。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

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情绪;幸福感

一、引言

目前,对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已成为积极心理学思潮中的重点。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应对挫折压力、逆境时维持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重要心理特质,对个体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发展具至关重要。因此,明确心理韧性以及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对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韧性相关概述

心理韧性又被成为“心理弹性”、“抗逆能力”以及“复原力”,是一种与个体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特质或能力(Connor&Davidson,2003;Ahangar,2010)。当个体明对逆境、压力、挫折时,在心理韧性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维持自身的正常生活与健康成长[1]。因此,心理韧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

据有关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健康生长、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是可以通过有效训练进行改善与强化的(Utsey,Hook,Fisher,2008;Pooley,Cohen,2010)。个体心理的成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韧性提升的过程。因此,可以后说个体的心理韧性越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对于大学生而言,高心理韧性可以提升其社会适应性,使其能够有效迎接各种挑战,在挫折与失败下进行自我调整、自我适应,从而灵活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幸福感[2]。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心理韧性存在密切的关联性,通过体验积极情绪有利于强化个体抗压力的能力,从而构建心理韧性(孟昭兰,2005;王振宏,王克静,2011)。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状态的标准,可通过心理韧性进行预测,使个体在逆境下感知幸福。可见,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联性。

三、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其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在地区某高校2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0天的测试。为保证实验的客观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样本选取,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五级评分的形式进行心理测试,确立试验样本,得出男生80人、女生130人,其中文科生110人,理科生100人,年龄在20~22.5范围内。

研究方法:以邱林、郑雪、王雁飞(2008)修订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S)、积极情感量表( PAS)、美国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幸福感量表(GWB)以及由肖楠与张建最新修订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为具体测量工具,对个体逆境下的积极情绪、幸福感指标以及心理品质进行评估。采用先进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各数据路径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情感与幸福感关系统计表。由表可知,大学心理韧性、积极情绪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积极情绪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路径作用于心理韧性;大学生心理韧性对其幸福感进行预测(总值在0.35左右);当心理韧性作用与幸福感时,积极情绪发挥着桥梁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文献研究与实践研究表明,在既定的条件下,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大学生心理韧性结构与影响因素来看,心理韧性是一种多维概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在不同生活与学习条件下,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明确认知大学生心理韧性以期影响因素。在基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关联性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强化。

由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存在正相关性,因此可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包括乐观、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增强个体抗逆能力,提升其心理韧性水平。

与此同时,注重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性,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与引导作用。通过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使大学生在剀啊安全、关爱、鼓励的环境下提升自身情感适应能力。从而在面对压力、失败与挫折时,具有乐观、积极、热情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诚征,维持生活幸福感。

四、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践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以及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心理韧性以及幸福感的培养与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3)

一、在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中采用情感教学的意义

就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心理学角度而言,对于审美观念影响最大的便是学生们的情感活动,并情感活动穿插于整个审美教学的始终,因此若要实现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则必须要进行情感教学。

1.审美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于学生审美心理的促成

人类能够在听觉的帮助下对所听到的音乐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反应,并将其表现在平时的情感思绪之中进而升华为个人的情操。因此在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中使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这其中,情感教育主要起到一种感情上的承接作用,即帮助学生将原先的情绪感情转化为人格情操,从而起到一种心理上的影响。在音乐的审美中,以个人情感作为其审美心理要素的心理大致包括审美感知心理、审美理解心理、审美想象心理以及内心的情感特征等等,而这些心理要素的中介亦都是个体的情感,并在个人情感的推动下促成其统一个体的形成。以心理学为基础在对情感教育进行分析时可以了解到其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是有着巨大影响的,并且对于学生展开审美观念的教育工作也并非仅仅是由于音乐教学的发展达到了某一阶段而要进行的,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一线重要参与性教育。

2.情感教育在审美教学中重要地位

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艺术性的教育课程,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以情感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提高其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而这一切也都表明了情感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核心教学地位。学生在欣赏音乐之美的同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这个时候借助其情感的激发并加以引导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将是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以及重点。

二、如何在音乐审美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

1.深入挖掘教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如果想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则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个人情感,而这便需要教师对音乐作品中所隐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以一定的形式或者是手段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由于音乐这一作品的本身存在便是作者思想情感上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于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感情色彩进行剖析,从而实施情感体验式的教学。在挖掘作品感情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个作品的不同表达形式,而非仅仅执着于怎样去挖掘,要做到将挖掘的手段进行区分,分为情感要素的挖掘以及情感要素的展现这两个方面来看待,以免舍本逐末。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本事便是一件极具感性的事物,而初中生亦同样具有较强的感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教学时往往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引导和干预,而是应当指导学生主动去体验作品本身的情感,在这其中,教师则需要负责对各个要素进行一定的串联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提升其审美的能力[1]。

2.在情感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

对于任何事物而言,评价往往是激发其进步的一项重要动力。就音乐教学而言,若要借助情感教学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则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激励制度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其音乐鉴赏的审美体验活动[2]。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情感体验式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及表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审美方面的兴趣,并且要避免不恰当的评价,以免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评价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实际上就初中时所处的年龄段而言,他们是十分在乎教师对于自身的评价的,因此教师在对其评价时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自身的认同以及教师的认可往往能够为学生的提供更加强大和充足的学习动力,使其能够更加易于接受情感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上的提升。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4)

社会的进步促使我国学前教育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不只需要教育部门重视对其引导教育的工作,对于实施教育的幼儿教师也有了相应的要求,如高尚的教育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等。应用情感心理学,以情感方式提升学前教育是一种促进儿童发展,提高其积极性的良好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情感心理学的概述及重要性

1.概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栋梁,因而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而要想对学前教育进行提升,就需要情感心理学的助力。在学前教育中设立情感心理学,可以帮助其更加完善地了解情绪以及建立健全人格,并且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及水平也有着积极影响。但是,学前教育中的孩子年龄较小,感受甚至理解、体会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将情感心理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付诸实践,是学前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一般来说,情感心理学并不是幼儿教师自己的事情,还需要幼儿教师与儿童一起成长。在教授知识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对儿童积极鼓励,开展分组讨论,确保儿童在课堂上是积极活跃的,这样不仅可以对儿童情感、心理行为进行改善,强化其思维能力,还可以对儿童灌输团队合作意识

。2.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情感心理学可以使幼儿教师与儿童之间相处融洽,对儿童心理进行有效改善,使其得到健康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提升儿童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从而使其未来得到全面发展。

二、情感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时对自身情感进行合理控制。在情感心理学应用中,幼师做好自身情绪的掌控对儿童学习状态有提升助力作用。首先,在课堂上应该保证开放性。儿童是课堂的主角,幼师与儿童之间需进行情感沟通。其次,肢体动作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感染课堂气氛,有效的情感互动可以提升教学质量。风趣且富有童心的幼儿教师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不知不觉中对师生间的情感有增进效果。

2.学科培养。儿童对于学科情感的态度会对其学科学习的兴趣及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提升其对学科情感的态度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水平,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在学前教育中,从儿童情感心理出发,重视学科情感培养,使其对学科产生认同感,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例如,设置10元购物趣味活动,教师可以设置1、2、5、10元的钱币,让孩子们购买物品并凑满10元,引导幼儿思考搭配、组合,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发挥想象,对购买物品进行讨论,以加强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及情感互动,助力孩子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5)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动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心理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进而调整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作用其思维,改变其观念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情感教育是一种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因而其教育效果是永恒长久、根深蒂固的。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情感环节,以情感为对象和目的,做到以情、知、行、境育情,并正确处理情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加上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情感心理。“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权利是近的,金钱是实的,要抛弃远的,放弃空的,抓住近的,捞取实的”就是大学生不良情感心理状况的反映之一。

但是大学生是祖国建设事业的后备军,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一向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脱节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有正确的认知输入,却没有或很少有正确的行为输出呢?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不一定导致行为。从认知到行为发生,其中介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情感是正确认知到行为转化的中介。所以,知行上输入与输出非正相关现象根本原因的核心就在于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也就是说,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实现培养知行统一的“四有”人才的目的。所以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

1.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心理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7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每一层次的需要都包含了情感的需要,而情感需要的满足正是行为的动机和保证。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心理特征,认识不到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性独立意向,以至忽视了他们在情感上的需要及需要的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引起消极、失望的情感体验,阻碍自身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2.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是理论的灌输,忽视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以至在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缺乏情感的共鸣,缺乏激发学生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3.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升华。

我们目前的情感教育却主要着眼于“小情、小爱”,忽视了情感的升华。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内心高尚的情感世界以及不利于外化为更好的行为习惯。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现途径

实施情感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效果应注重落实以下环节: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调整学生的情感心理

大学生获得的教育内容大部分只是间接经验,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其对社会的陌生感,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在社会实践中对教育内容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接受,最终内化为个人情感。实践活动是多层次、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它包括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生产劳动、专业学习、专业科技咨询、参观访问、挂职锻炼、军事训练等内容丰富而广泛,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允许学生自我探索,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体验,进行自我分析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表明,实践活动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情感教育情境,发挥环境育人功效,以境育情,融情入境情感总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具有综合作用,这是情感受所处情境制约的规律。

3.提高教育者情感教育素养,保证情感教育质量

若使情感教育工作能够真正切实有效地进行,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这就要求教师本人要有良好的情感教育素质。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本人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断明确情感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细心积累生活经验,善于进行教育实践,及时总结教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优教,用积极、高尚的情感去开发、激活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以积极、高尚的情感为主线,影响、改编、整合受教育者成为既有丰富情感,又有高深智慧的情智并茂的现代人才,从根本上实现优质教育。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6)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发情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情感行为心理学篇(7)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教育体制与机制日趋完善,然而这项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笔者依据“知情意行”的行为模式探索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方式和内容,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知情意行”行为模式

人的心理支配行为,个体的高级行为模式可表示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例如,顶岗实习学生要完成工作需具备4个基本条件:愿意工作、知道怎样工作、具备工作的客观条件、能克服工作时遇到的困难。这些条件与其心理过程对应为:认知――对行为目的和办法的认识,即知道做的目的与怎样做;情感――对行为及行为环境的态度体验,即行为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意志――对行为的意向与对行为遇到困难时的决心,即愿意做与有决心做。

在外界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若学生针对顶岗实习的“知情意”结构完整、平衡,那么他的工作行为就能开始并正确地持续,否则就可能无效、低效地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形成职业素养和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冲突,轻者工作消极、得过且过,重者逃避实习、频繁换岗。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整合学生“知情意”,使他们能行之有效地面对挫折、树立信心、转换角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岗前辅导――明“知”、疏“情”、育“意”

许多学生由于对顶岗实习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错误地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坐在大学课堂读书,不是到企业干活,更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笔者对威海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8.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已经相当熟练,应该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因此,在顶岗实习前,可通过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认知教育和自身定位教育。

关于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后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人”、“企业人”的要求有比较真实的体验,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一般来说,顶岗实习的岗位是技能型的,而且根据工作需要会把学生安排到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高职学生虽然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还非常欠缺,因此要甘于从基础性、重复性、简单化与操作性的工作做起。

关于自身角色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要兼顾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完成工作和学习两方面任务。作为一名员工,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因为自己还是学生就降低要求、降低工作标准,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规范程序操作,认真完成任务。作为一名学生,应自始至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向师傅们请教,主动调整角色,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感到“兴奋、激动”,37.5%的学生感到“焦虑、害怕”,部分学生担心“知识缺乏,不能胜任工作”(占21.8%)、“难以与领导、师傅沟通”(占10.6%)、“实习中出现安全事故”(占10.4%)、“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占9.7%)、“难以与同事相处”(占6.8%)、“独立生活及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实习生活”(占7.3%)、“实习中出现差错事故”(占2.6%)、“身体素质差,不能适应紧张工作”(占0.7%)等。因此,在心理辅导中还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顶岗实习期间会面临各种挫折,经历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面对挫折,首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认识到当前的努力和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发展积蓄能量、储存经验。其次,要了解并利用一些心理调适方法,适时调控情绪。比如,当出现负性情绪或感到委屈时,要找人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主动与师傅、工友、同学、辅导员、班主任或指导老师交流,有效的倾诉和沟通可降低负性情绪,使自己顺利度过心情的低潮期。再次,要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应进行岗前心理辅导,通过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知识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知”其“行”的目的和外部环境,有助于调动跃跃欲试的“意”并疏导过度焦虑的“情”,使学生能以最佳心理状态迎接顶岗实习。

(二)岗位辅导――变“知”、通“情”、促“意”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情绪主要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绪、情感对行为起调节作用,岗位辅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培育情感,优化顶岗实习的心理环境。

调控负性情绪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多发以下负性情绪:(1)失望。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到“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太辛苦”(占30.4%)、“感觉受人管、被教训,受不了”(占13.0%)、“受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占10.8%),再加上扣奖金、罚款等经济行为对个人“自由”的制约,使一些学生感到烦躁、苦闷,甚至对职业感到失望。(2)焦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依赖思想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障碍,面临尴尬。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委曲求全”(占14.8%)、“除工作外平时不与别人打交道”(占11.5%)、“不理不采,敬而远之”(占3.7%)引发了其焦虑情绪。(3)迷茫。少数学生急功近利,视实习为打工,一味希望工作轻松、待遇好,缺乏上进心、不主动钻研业务知识。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后有50.7%学生对将来的工作“信心十足”,有39.0%的学生感到“信心一般”,有10.4%的学生感到“信心不足”。部分学生了解到本行业情况和工作环境后思想产生动摇,想转行,但对于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又很茫然,因此在实习中得过且过。(4)倦怠。有50.9%的学生对实习“刚开始感觉很新鲜,慢慢就觉得干的是很简单的、重复的、枯燥无味的活”,很多学生在工作和人际环境的压力下产生倦怠,一些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离职或转岗。(5)浮躁。部分学生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实习,觉得自己“第一天就适应技术工作了,第二、三天就掌握生产流程、工序了,第四、五天就明白生产工艺了,第六天就熟悉人事结构了,第七天就知晓原料进出、产品销售网络了,简言之,一周搞定。”于是心理浮躁、好高骛远,因扭曲的期望值而频繁“跳槽”。负性情绪不仅有碍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还会损害其心理健康,因此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首先,调整期望。很多学生希望以学生身份被宠爱、呵护,可现实却是在企业被人呼来唤去,干的是粗笨、繁杂的体力活,收入不及别人,因此常常抱怨和生气。因此,要帮助学生根据环境调整期望,对人对事不苛求,以此减少烦恼,保持良好心境。其次,转变认知。认知是调整情绪的杠杆。心理学研究表明,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认知改变了情绪也会相应改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严厉的师傅而转岗、离职,有的学生却因“严师出高徒”使自己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因此,要帮助学生认识负性情绪的存在,对挫折和困难建立理性认知,重新获得积极体验,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再次,行为调节。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美国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关系的心理医生康诺说:“人不需要马拉松或万米长跑,只要参加一项能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就能提神放松、减轻焦虑、缓和沮丧情绪、强化身体应付压力的机能、淡化敌意及攻击行为、鼓舞正面自我形象、增加自信。”因此,可鼓励学生在工作之余参加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如打球、登山、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消除过度紧张、疏导负性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与企业员工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培育职业情感 三个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对问题“你在干什么?”的回答分别是“我在砌砖头”、“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我在建设净化人心灵的场所”。同样的工作,答案的差异源于工人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业感的不同。顶岗实习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最后一战”,因此要利用工厂、车间里的鲜活实例教育学生,培育其职业情感,树立其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作风。(1)职业认同感。具有职业认同感的人从内心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获到乐趣。职业认同水平影响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岗位相同的人工作压力感不同,除了与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外,还与人对工作的认可和热爱程度相关。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认识职业的意义。例如,制药工人如果把工作仅视为谋生手段,那么再忙碌也只是源于外在的职业要求,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荣誉就很容易“力不从心”,而如果认为自己在通过工作完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的崇高使命,就能获得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2)职业荣誉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职业与社会发生关系,并通过社会对所从事职业价值的认定来感受个体的生存价值。职业荣誉感是一种持久、深刻的情感,是把人的内心思想化为实际行动的“催化剂”。因此,要辅导学生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做出一流水平,赢得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实现自身价值。(3)职业敬业感。人生命的价值根本在于其职业的贡献和成功,即使是非常普通的工作,当人们把它视作深化、拓宽自身阅历的途径,把它当作生命的载体时,职业就是生命,生命也由于职业变得有力和崇高。因此,要辅导学生生发高层次的职业情感,只有处于这种情感支配下的人,才能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潜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完善。以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岗位心理辅导,转变学生对自己和实习环境的不合理认“知”,疏通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架通推动职业发展的积极“情”感,以便学生能够“意”志坚定、“行”之有效。

(三)总结辅导,查弱补强

学生顶岗实习归校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心理”总结。让学生参照“知情意行”行为诊断表(见表1)对自己顶岗实习中的“知”、“情”、“意”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正式从业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