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的经济功能

农业的经济功能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0:16:08

农业的经济功能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1)

关键词:载波;通讯;上下行;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I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载波表数据通讯分为上行和下行二部分,下行是指集中器与电表之间的通信,上行通信是批集中器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目前载波表通讯通常采取二种方式,即有线和无线,有线通信方式包括:电力线载波、485总线、有线电视网、internet网,Can总线等方式;无线通信方式包括:GPRS、CDMA、ZIGBEE、无线电台、蓝牙等方式。以上几种方式各自在传输距离、传输速度、误码率、工程量、维护、网络搭建投入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目前较为流行且稳定的载波表通讯方案是下行通信采用电力线载波,上行通信采用GPRS/CDMA。

一、问题提出

在国网系统中载波表应用在SG186管理平台上,SG186有专用的上行数据通讯处理平台。而农电企业暂时无法使用SG186系统,且在经济上、技术上无能力建设自己独立的上行数据处理平台,购置载波表和集中器后,只能利用厂家提供的上行数据处理平台,使用厂家提供的载波表管理程序来使用和管理载波表,实现载波表的远程抄表及阀控功能,而且大多数的农电企业又不具备非常专业的软件程序员,所以不能做到营销管理系统软件和载波表系统有机地整合,载波表管理软件和营销系统软件是二个独立的系统,这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用户的抄表是用载波表管理软件来完成,抄回数据后再通过其它方式转入到营销管理系统中,对用户的远程阀控也是先从营销管理系统中取得满足一定条件的用户数据后,再利用载波表管理软件来完成对用户的停、送电操作,在整个过程需要人工的参与,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抄表和自动阀控,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载波表的作用,如果停送电时用户数量较大,在停、送电时一户户实现,时间会很长,在用户中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反映,直接影响电力企业便捷高效的服务形象。

二、解决方案

我局今年新购置了2500只载波表,我局制定自动抄表系统AMR的实施方案:下行通信采用电力线载波,上行通信利用集中器厂商提供的上行通信处理平台,上行通信使用GPRS通信方式。因为自建上行通信平台,一是资金投入量大,二是技术上能力不足和后期维护上成本高、工作量大,将营销管理系统和载波表系统有机整合,完成自动抄表、自动阀控。根据目前载波表的使用现状和前面分析,我局初步确定以下二种解决方案:

1、建议集中器厂商修改上行数据处理程序,增加自动抄表、自动阀控和我局数据接口功能。

2、不使用集中器厂商提供的管理软件,只利用集中器厂家的上行数据通信平台,根据通讯规约将载波表的自动抄表和自动阀控功能编制软件模块嵌入现有营销管理系统中。

以上二种方案中,方案一成本低,但决定权在厂家;方案二成本高、周期长,决定权在我局。

我们首先采用方案一,和厂家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厂家以电力系统体制改革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农网和国网合并使用SG186系统及我局载波表用户数量过少为由,不予更改程序。

在方案一实现未果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专业软件公司去洽谈方案二,在资金上我局和软件公司未达成协议,而且在周期上最少要3-6个月才能完成。所以我局也未采用方案二。

以上二种方案均未能实现,但在我局和厂家进行协商的过程中,厂家同意提供给我局数据通讯控件,为此我局采用了另一种解决方案,也就是第二种方案的方法和第一种方案的内容来解决,采用嵌入式方法,不去解析通讯规约,而是利用厂家提供的上行数据通信控件,在我局现有的营销管理系统上新加一个模块来完成。这样即减少了成本投入又能完成相应功能。我局选购的是东软通用集中器,利用的是东软的上行数据通讯平台,使用东软的上行数据通信控件,此控件是用C编写,名称为ESActiveX.OCX,是开发语言的通用型控件,主要接口函数说明如下:

1)、连接终端设备

long Connect(LPCTSTR bstrID, LPCTSTR bstrEquType, LPCTSTR bstrChannel, LPCTSTR bstrChannelInfo, LPCTSTR bstrAssisParam, BSTR* bstrOutInfo)

2)、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long Disconnect(LPCTSTR bstrID)

3)、获得终端设备信息

long Get(LPCTSTR bstrID, LPCTSTR bstrCode, LPCTSTR bstrDataSign, LPCTSTR bstrChannelParam, LPCTSTR bstrAssisParam, BSTR* bstrOutInfo)

4)、设置终端信息

long Set(LPCTSTR bstrID, LPCTSTR bstrCode, LPCTSTR bstrDataSign, LPCTSTR bstrChannelParam, LPCTSTR bstrAssistParam, LPCTSTR bstrData

例如我们要对某块表进行停电操作使用Set函数执行Set(“00000000135”, “29”, “00B223”, “051234567800000”, “000000322900”, “”) 即可,电表密码为 “12345678” ,准备进行通电操作的电表表号为000000322900,这里开发人员要注意,不同的编程语言间的数据类型转换问题,此控件是C语言开发的,很多变量是指针类型,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解决自动抄表和自动阀控功能的实施方案,这样在大多数农电企业设置的信息中心的开发人员都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对营销管理程序的更改,实现营销管理系统和载波表的有机整合,真正实现载波表自动远程抄表、阀控的功能。

参考文献:

《C语言参考手册》作者 : 哈比森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C标准库》P.J.Plauger 人民邮电出版社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显功能;隐功能;效应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35-05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变迁过程中,农村金融的功能效应如何?对此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可以证明中国农村金融之低效乃至无效。如黄季琨、马恒运(1998)经统计分析得出:1978-1996年间通过金融渠道农业被占用资金平均数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的40.9%,农村被占用资金平均数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6.4%。陈锡文(2004)提到,2002年,农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14.5%,农村乡镇企业占整个国家GDP的31.6%,而2002年底,在中国所有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农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只有5.24%,整个乡镇企业所占用的全社会的贷款余额也只有5.19%。所以,把整个农村,即把农业和乡镇企业相加起来,就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结果:2002年, 农村只用了10.4%的信贷却创造了全社会46.1%的财富,但金融部门就是不愿给农业和农村贷款。这种现象是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效率损失最大的一个问题。不少学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高增长、低效率”的明显特征,在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扮演的只是农村经济剩余的“输出管道”而非“资源配置者”的角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融资的需要,农村的金融管制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抨击。

由此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无疑是否定的了。果然这样吗?仔细分析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无一例外都用资源配置功能作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个系统功能效应应是系统各功能的综合效应,仅用资金配置这一重要功能来考察农村金融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难免片面。因此,本文拟从农村金融显功能和隐功能综合效应的角度,对经济变迁中中国农村金融的功能效应分阶段进行考察。

二、以农补工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分析

(一)高度集权阶段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了土地,有了扩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民间的资金互通有无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1951年5月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和积极发展信用合作的任务。在1955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以后,关于信用合作事业,凡属重要方针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具体工作由中国农业银行组织执行。1958年发动了“”运动和农村“化”运动,信用社也随着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一并下放给和生产大队管理。1977年,国家的《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指出,“信用社的资金应纳入国家信贷计划,职工待遇应与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一致,”从而把信用社纳入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中。我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又表现出“银行化”的倾向。

在高度集权阶段,虽然从显功能上看,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当初的合作制异化为国家高度管理和控制的金融机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异化为动员农村资金的动员功能,但这却是由当时国内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之时,经济贫穷落后,194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仅为66.1元;西方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的措施;大陆与台湾的军事对峙;朝鲜半岛出现紧张局势。能否迅速发展经济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而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加速工业化?新中国领导人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但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工业比重很低又无法开辟外部资本来源的农业国度里,只有以占用农业剩余甚至牺牲农业为代价。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剪刀差和税收从农业抽取剩余,但农民还是有一定的金融剩余,如何动员这部分金融剩余给渴求资金的重工业,就成为当时农村金融机构的重任。于是,作为农村的正规金融渠道,担负动员农村金融资源为工业服务就成为必然选择。正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的动员,才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实现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村金融隐功能的肯定效果是显著的,而且,这种肯定效应远远超过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的否定效应,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时间的农村金融是有效的。

(二)调整阶段的分析

这一阶段我们界定从1978-1991年,之所以选择1991年,是因为从1992年起,中国已经进入工农平等发展阶段(见第三阶段的分析表)。也就是说,在第二阶段,中国还是处在以农补工的阶段。这个阶段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79-1984年,在这个时期,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的发展生产潜力,农业出现自1979年以后持续6年的超常规增长,从1978年6.03缩小到1984年的3.58(王积业等,1996)。这个阶段的农村金融,从显功能上看,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配置了资金,从隐功能角度,不仅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也为城市工业发展支援了资金(见表1),促进了当时农村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判断这个阶段农村金融的肯定效应是比较明显的。第二时期是1984-1988年,当时城市改革挟农村改革成功之势,创造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高达11.5%,但农业产值份额过快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趋于停滞,最终演化成导致1988年第四季度被迫实行国民经济紧缩调整的动因。第三时期是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体制内(国有经济)产出的平稳增长,而体制内产出之所以没有出现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的衰退,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控制能力(配额约束)以及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补贴(张杰,2003)。就补贴资金的来源而言,财政预算渠道却逐年下降,通过国有金融渠道就成为一种主要方式。此时,体制内企业的自有资本严重不足,由此导致了体制内企业具有很高的负债率,对国有银行的依赖性十分强烈。而国有银行自身的资本比率也十分低下,因此必须通过争取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充实其资金来源。虽然城镇居民储蓄增长很快,但仍然无法满足体制内企业强烈的资金需求,这时,从农村大量抽取金融剩余就是一种必然选择。正是农村金融剩余的大量流出和国有银行体系的作用,为体制内产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的金融补贴,实现了这一阶段改革的成功。可见,在这个阶段,农村金融具有为渐进转轨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隐,尽管它的资源配置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个时期农村金融的隐功能主要可以通过农村流出资金对城市GDP增长的贡献来衡量。

对通过金融渠道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的计算,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只考虑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款差额以及邮政储蓄的存款余额,因为这两个机构是农村金融资金流出的主要渠道。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

1.大量农村金融资金流向城市。1980-1991年,通过金融渠道从农村流出的金融资金总计为5363.3 亿元,平均每年资金流出446.9亿元。

2.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出呈增长趋势。从农业改革初期的一年流出100多亿元,迅速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一年流出988.8亿元。特别是在三年调整时期,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从1989年开始,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资金迅速持续增加,从1988年的491.2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988.8亿元,三年时间增长翻了一番。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说明:(1)农村流出资金=农信社存款余额-贷款余额+邮政储蓄存款

(2)城镇资本投资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2%(因为1978-199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82%,故取此值)

(3)城镇实际GDP=(中国名义GDP-农村名义GDP)/(1+物价上涨率),以1952年不变价为基准农村GDP=农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

(4)王绍光,胡鞍钢算出,1978-1995年资本投入对GDP的贡献率为55.7%。李和翟(音译)算出,1978-1998年的贡献率为58.2%。考虑到资本贡献率在中国呈下降趋势,故本文中估计为55%。

(5)农村流出资金对GDP增长的贡献额=城镇实际GDP增加额×资本贡献率×农村流出资金额÷城镇资本投资总额

3.农村流出资金对城市GDP增长的贡献巨大。1980年,在城市214.8亿元的GDP增长额中,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资金使其增长了30.4亿元,占比14.2%,尽管农村流出资金对城市贡献率不断波动,但农村流出资金使城市GDP增长额却不断增加,由1980年的30.4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246.1亿元。1980-1991年,农村流出资金对城市GDP增长的贡献额总计为9867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额为82.2亿元,平均占比为9.5%。特别是在三年调整时期,从图2也可以看出,这部分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资金,为城市GDP的增长做出了日益显著的贡献,从1988年的66.3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246.1亿元,三年时间增长翻了两番。

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这一阶段中国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吸收了不少资金,但农村资金还是有不少流向了城市,特别是进入到三年调整时期,农村资金向城市流速加快。农村金融总的来说,其资金配置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他的隐功能是明显的,有效地促进城市体制内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

三、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和中国台湾省的经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当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下降到25%、农业在工农业增加值中的份额下降到40%、农业就业份额下降到55%、城市人口份额上升到35%、人均GNP按1980年价格计算超过700美元后,经济发展即开始由农业支持工业转向工农业平等发展。当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下降到15%、农业在工农业增加值中的份额下降到25%、农业就业份额下降到30%、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50%、人均GNP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500美元时,经济发展即完成了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李喜梅(2008)通过计算得出, 1992-1999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已经基本完成了由农业支持工业,正处于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从相对国民收入来看,当时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间的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异,亦即二元结构强度高达6.15倍。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强度最大值不过是4.09倍。1993年,城镇居民生活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2.54:1(以农民为1)。收入水平的落差导致了城乡消费水平的明显差异,1993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3.2:1。消费水平如此大的差距是世界各国不曾有过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初期,城乡居民消费差别一般在40%左右,差别最大的韩国也不过是60%而已(郭剑雄,1999)。

资料来源和资料说明同表1。

为了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严重这一困境,农村金融本应积极筹集资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融资的需求,而且考虑到“剪刀差”的消除需要一个过程,在尚存在“剪刀差”的情况下,为补偿因“剪刀差”的存在而从农业中抽取剩余对农业造成的利益损失,还应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但是,那时中国已从市场短缺逐步转向市场制约,国家控制金融支持体制内企业(国有企业)的成本上升,但效益下降,于是在1994年实施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却使农村金融的发展严重偏离了这一发展阶段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的“抽水机”功能更加强大起来(见表2)。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在工农平等发展阶段,通过对金融渠道从农村流出资金的变化趋势看,农村资金仍然大量流向城市,而且其流出还有一个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1年的988.8亿元,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5365.5亿元。1992-1999年,农村流出资金对城市GDP增长的贡献额总计为2315.9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额为330.8亿元,平均占比为8.1%。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出,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为缓慢,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增大。因此,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隐功能的否定效果是严重的,农村金融显功能也未取得明显的进步。

四、以工补农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分析

中国从2000年进入以工补农的阶段。但是,自1993年以来,中国农业信贷规模、乡镇企业信贷规模占全国信贷规模之比都在3.1%和5.8%之间(根据2005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计算),这与农业、乡镇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极不对称。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因此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使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由于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明显加大。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不仅如此,“贫血”的农村经济还在继续向城市“献血”。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农村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空洞化。2000、2001、2002、2003年,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分别为6273.1、7316.9、8449.8、9797.5亿元。农村金融资源的匮乏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说明:农村流出资金=农信社存款余额-贷款余额+邮政储蓄存款

可见,在以工补农阶段,虽然随着科技的发达,农村金融显功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在支付结算上,随着网络的完善,结算速度加快,支付结算功能增强。另外,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更多的金融工具,如理财产品的推出,为农村一部分富裕阶层提供了翻更多的风险管理产品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农村金融的显功能。但是,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的持续加速流出,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中国实现全民小康的重大障碍,农村金融隐功能的否定效果极其严重,而且,这种否定效应远远超过了农村金融显功能的肯定效应,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农村金融亟须进行改革。

五、结论及建议

中国农村金融功能效应如何,很多学者都做出了否定的评价。然而,对中国农村金融显功能和隐功能综合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以农补工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功能还是有效的。只是到了工农平等发展以及以工补农阶段,农村金融资金不仅没有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相反却更快地流向了城市,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因此,农村金融只从表面层次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那种不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就满足于已有的改革成果,或简单的对中国以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行全盘肯定或否定评价,至少是不够科学的。目前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理论界,都将“三农”问题作为非常重要的课题来解决。因此,作为农村经济核心的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时期,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其资金配置、支付结算等显功能,还要考虑在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一些优惠,使其能够从城市吸收资金投放到农村,以使农村金融的显功能和隐功能都能发挥肯定效应。农村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也应综合考虑农村金融显功能与隐功能,力争使两者能够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在综合权衡两者肯定效应和否定效应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比如,目前,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放大,影响了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于是,国家采取了以工补农的经济政策。在农村金融上,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农业投入、采用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等等,使农村金融能够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表现在金融功能上,就是要使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充分发挥资金配置等功能。同时,可以考虑提高城市金融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再将资金作为再贷款贷给农村金融机构,这样做的结果能够使农村资金不流出或者少流出农村,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所以,这一制度的建设就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季,马恒运.从资金流动看改革20年农业的基础作用[J].改革,1998,(5).

[2]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3]Merton, R. C. and Z. Bodie. 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A Functional Approach in A. Meltzer and C. Plosser, Carnegie-Rochester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1993,7(38):227-336

[4] Levine, Ros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 35(2):688-726

[5]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王积业.中国二元结构矛盾与工业化战备选择(第1版).1996,超星图书馆SS号:10268562.

[7]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3)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实践模式 发展建议

目前都市农业是与工业并立的、充满生机的基础产业,都市农业的出现展现了未来农业的新潮流,为发展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在重庆这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更值得我们思考。

一、国内外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日本是世界上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重庆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设还刚刚起步。

都市农业(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比如urban agriculture,city agriculture等,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由于它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二、都市农业的特征与主要功能

1.都市农业的特征

(1)城乡界线已日益模糊,具有高度的城乡融合性

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形成了城市渗透农村、农村渗透城市,城市和农村浑然一体,同时,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农业与旅游交叉融合,现代农业科技、设施与农艺相互交接融合,且逐渐走向和谐统一。

(2)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如日本许多大都市在城市扩展过程中,把原有的城市尽量改造为“田园城市”,并把农业作为优美的环境予以保留下来,真正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随着都市农业区域内经济地租的上升,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都市农业转向资本、设施、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方式高度设施化、工厂化、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大市场化。并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为大城市及国际市场提供所需的鲜活农副产品。目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有机构成甚至高过工业。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的农业基本实现了生产栽培园艺化、基地设施现代化、生产操作机械化。

2.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1)生产、经济功能

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都市市民提供鲜嫩、鲜活的蔬菜、畜禽产品、果品、花卉及水产品,并要求达到名特优、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或观赏性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且相当部分农产品需就近供应。同时都市农业依靠大都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经济功能都是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

(2)社会文化功能

都市农业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发展、城乡居民就业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观光、旅游休闲,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通过开辟景观绿地、观光农园、旅游农庄、市民农园、花卉公园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以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达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同时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并直接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教育,因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另外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因都市农业的发展而得以继续延伸和发展,如日本、德国等。

(3)生态功能

首先是指为城市增色添绿、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其次是指将生活废水及垃圾用作灌溉和肥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能;再次是创立市民公园、农业公园以及开设其他各类农业观光景点,减少或减轻“水泥丛林”和“柏油沙漠”对都市人带来的烦躁与不安的目的,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农业真正起到“城市之肺”的作用,如德国、日本、新加坡等。

(4)示范辐射功能

都市农业是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前沿农业,对一般农业的发展具有样板、示范功能。都市农业能够依托大城市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土地高效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如日本、新加坡等。

三、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

重庆是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直辖市,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带动辐射效应不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因而,围绕“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首先在“一小时经济圈”内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生产保障、出口创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体验观光、文化教育、示范辐射功能,彻底改变目前农业落后现状,改善重庆二元经济结构,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包括永川、合川、江津、涪陵、南川、巴南等23个区县,幅员总面积接近287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幅员总面积的35%,据2006年年底的年报统计,区域内年末乡村人口1204.0万人,占全市的比重为49.8%;常用耕地面积约1042.9万亩,约为全市的一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67.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57.6%。)

四、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

1.世界都市农业的主要实践模式

(1)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美国大西洋沿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五大都市圈形成的带状区域,被美国的经济学者j.歌德(jean gottmann)称之为“巨型带状都市”。这一南北长约960km,东西宽约50~160km的区域里都市和农村相互交叉,融为一体,农业如网络一样分布在城市群之中。该区域内的农业由于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巨大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都市农业。

(2)偏重生态、社会功能的模式。以欧洲城市最典型,如英国的森林城市,德国的田园化城市等,由于经济发达和文化传统等原因,更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3)生产、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功能兼顾的模式。以东亚的日本和南亚的新加坡为典型。日本有许多高集约化的尖端农业,尽管其国内食品需求热量的60%以上来自国外,但蔬菜自给率却高达90%以上,城市四周有许多土地用于植林,美化城市,发挥生态功能,国土面积的60%以上为森林所覆盖。

新加坡把公园与农业科学结合在一起,在农业科技公园内建高技术农场供投资者发展尖端农业,是生态农业和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完美形式,值得参考。

2.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

根据国情,我国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但也要重视生态、社会与文化功能。重庆发展都市农业应以“一小时经济圈”为重点,选择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同时关注都市农业的生态、生活、文化、社会功能。

3.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1)成立都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制定都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搞好组织协调、政策资金支持和规范化管理,营造都市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土地保护和利用政策,确保都市农业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都市农业要重点发展集约化、专业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农业,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

(2)发挥都市农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和特色品牌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生产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牧业、中药材等方面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与开发各种优质农产品、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3)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观光功能

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基础、交通、区位、市场等限制条件,还需要重点遵循“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突出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等原则。利用都市农业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农家乐、农家游、农业观光示范园区等以旅游服务为主、产品生产为辅的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

在观光农业每个场点和项目中,要力求展示最独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设计要富有创意,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如:特禽(超大型羊、猪和微缩型的蜜蜂大小的“迷你鸡”等);特菜(袖珍型的番茄、茄子、彩色辣椒、南瓜等);特果(象冬桃、菊花桃、大樱桃、苹果梨、树莓、体量巨大色彩绚丽的珍奇瓜果等);特趣、特餐(如鸵鸟宴、全羊餐等);特饮和娱乐植物,如:笑树、蹦跳草、炸弹树、挨刀树、光棍树、醉树、醉草、醉花等强调奇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使游客大饱眼福。同时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挖掘当地民俗风情,农耕文化,本土文化。

(4)加强都市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各类人才是都市农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博览会,提高农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业的观念,形成都市农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良好外部环境。一方面通过培养实用人才来发展都市农业,另一方面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吸引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晓霞: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人教网:.cn/gzdl/jszx/jxyd/jxyj/200810/t20081008_521643.htm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4)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业的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稻米文化”的概念是强调稻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即稻米生产在防治洪灾、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地形稳定、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在“稻米文化”之后,农业的多功能性这一概念在《21世纪议程》、《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等联合国文献中出现,现在这一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农业的多功能性强调尽管农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在下降,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较低,但农业用于人们的现代消费、工业原料或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用于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农业问实质上是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农业作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作为经济部门的属性在逐步弱化,多功能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农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属性较强的准公益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部门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农业问题不再是或不仅仅属于微观经济范畴,而是或者首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

一是我国有13亿人口,80%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不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解决。

二是农业为人类提供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社会提供劳动力,农业不稳,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保障,工业生产将成为无米之炊,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成为无源之水。

三是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消费一定上不去。农村消费不去,我国的消费总量就上不去。消费上不去,经济发展就缺乏源动力,我国现在城乡收入比为3.3:1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但农村的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农村居民消费只是城镇居民消费的1/4。

四是农业解决了全社会80%的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权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民增收、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五是农业的司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如果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而不去保护自然,一旦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一定限度,一旦自然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破坏,自然则会向人类报复。沙尘暴、旱涝洪火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六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一旦粮食安全或食品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影响将会是全社会性的。因此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也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粮食供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用农药和化肥,人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安全。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与宏观性

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农业投资的相对经济效益较低,如果投资农业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那么农业投资是没有价值的,也是不值得的,但如果站在全局来考虑,站在全社会来考虑问题,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那么农业投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农业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启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是农业投资上不去,农民就业、增收和消费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农业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基本在农村,农业投资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一般来讲,投资的40%要转化为消费,对农业投资而言,即农业投资的40%将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农业投资影响着农民的就业、增收和消费。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直接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农业实质是在投资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启动农村需求,是投资社会公平和稳定。

二是投资农业一方面是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功能,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各种自然资源能更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效率较高,在组织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系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至少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变坏。在自然资源较差的地方,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美化自然,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早田变水田,坡地变平地。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三是农业投资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意义重大。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美国3%的农业人口养活着97%的非农业人口,我国80%的农业人口养活着20%的非农业人口。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的农产品高价打出去的难度很大,但每年我国却有大量的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进口,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农业作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确保资金投入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治功能

1978年起,我国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单个农户获得经济独立,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变革。“但从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选择又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矛盾就在于单个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应市场化需要和基层自治的行政区划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破解矛盾、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能力比较规范的,共95 330个,会员1 150多万人。”[3]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已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现状。“真正意义的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弱者地位的独立劳动者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自愿结合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是真正农民自己的组织”[4]。

一、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是经济功能。首先,它有效聚合单个农户的要素,扩大其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应用和普及现代工业物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其次,农户的聚合使得合作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避免内部竞争。

二是组织功能。第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单个、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有利于在寻求政府保护和支持以及在同其他寻利性集团的博弈中形成强大的压力集团,从而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弱势地位。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功能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特征

一是政治价值取向单一性较强。第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经济性组织,它的所有功能包括政治功能都是为其经济功能服务或是经济功能的衍生品。第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是专业化的组织,共同的利益需求决定了组织的需求相对单一,政治价值取向相对单一。

二是政治参与的程度较强。第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机制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克服了单个农民政治参与的无序,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影响力。第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开放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农民谋取利益。

2.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功能

基于上述一系列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治特征的分析,在现阶段农村生产结构多重转型的背景之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各种政治力量政治互动,改善农村政治生态。当前对农村政治生态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力量是基层政府、村支部与村委会和一些农村存在的准政治力量。第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基层政府达到善治:1)善治的实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但这种合作并不总是直接的,相反常常需要一个中介组织的协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这样一个中介。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基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第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村支部、村委会三者联动,搭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新平台。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党加强农村工作提供新渠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改变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提供了一个载体,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4]。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村委会都是农民成立的自治组织,但在农村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许多方面能够互补。“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各利益集团的参与,农村的民主决策权力往往为村委会或村党支部所左右,广大农民群众很少有参与的机会,‘两会’形同虚设。这不光严重违背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侵犯农民的民主权利,也给了农村宗族势力控制和操纵村庄治理的机会。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培育各利益集团,增强各利益集团表达群体利益和实现群体利益的能力,从而构建起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5]。

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政治社会化。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在纪念其成立100周年大会提出合作社的七大基本原则:“1)资源与公开的会员制;2)社员的民主控制;3)社员的经济参与;4)自治与自立;5)教育、训练与宣传;6)社间合作;7)关怀地区社会。”[5]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合作组织,也是参照这个原则建立的。

3.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

一是定位不明确。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以及村委会的关系定位问题,以及它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实际经验可供参考。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使其难以名正言顺的开展活动,对外关系难以处理。

二是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辐射面少,带动能力差。大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局限于村或村以下范围,业务范围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对其他行业涉及很少。另一方面组织管理不规范,致使自生自灭的多,持续健康发展的少。

三、正确引导,科学规范,增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新动力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1.规范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保证组织的健康运行

第一,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及其他关系到合作经济组织命运的重大决策。作为一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真正做到“民受益”,就必须解决好“民管”也就是民主决策问题,以确保社员的主人翁地位、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

第二,动力机制是该组织内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劳动者和劳动手段推动能力的总和。劳动者的动力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随着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使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这是合作经济组织劳动者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基本条件。

2.营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保障组织的功能有效发挥

第一,要处理好与家庭承包制关系。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的深化,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但这一体制创新必须建立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决不能剥夺农户经营自主权。

第二,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预见:合作社制度需要一定阶级的财政支持才会产生;社会必须为小农提供物质帮助,以诱导小农接受合作社制度。

3.立法保障,明确定位,建立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机制

2007年通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保障的一大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一种形式,主要针对那些成员联结比较紧密、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赋予它们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和对农民的带动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目前,一方面由于土地分散狭小、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落后、所生产的农产品只能维持在满足自给和合同定购水平,因而农户对合作组织的需求不强烈;另一方面合作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一平二调”“吃大锅饭”的失误在农民心理留下了阴影,农民害怕“合作”。当务之急是用政府强大的号召力在短期内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合作经济的性质、特点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提高人们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紧迫性的认识。

结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实践所证明的可行之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尤其要关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形成农村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协商对话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刘国臻,唐兴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论纲[J].学术研究,2000,(10).

[2]王礼力.农村合作经济理论与组织变迁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高伟.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6)

关键词: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

近些年,农业在我国一直是热点话题,也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新城镇化的背景下,都市农业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优势,迎来大好发展机遇[1]。都市农业的特点、功能,促使其在整个农业新时期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未来都市农业发展还需落实到具体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行谋划,保证长远发展。

1都市农业概述

1.1内涵及国外模式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农业经济地理》中提到都市农业受都市经济的影响,是分布在都市中或围绕都市的特殊农业形态,集约化、专业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2];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提出“都市农业生产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概念[3];在1977年《日本农业模式》中正式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韩国、新加坡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中国的都市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概念引自国外,以国外都市农业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都市农业虽然争议颇多,但综合起来,从范围、体系、内容和功能等角度来说,都市农业范围有3种:一是镶嵌在城市内部;二是处于城市边缘近郊地带;三是城市化程度高的都市经济圈内,辐射半径2h的交通圈。依托现代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生产、休闲观光、绿化、市场创汇等目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文化与教育于一体,是服务于城市的新型农业[4]。都市农业在国外发展较为前沿,形成了几个典型模式:①美国模式———典型的都市区域内的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引擎,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其主要形式是农场与社区的结合,风险共享、利益共担,搭建了固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②德国模式———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城镇化率较高,城市的公共设施也比较完善,整体土地利用较为均衡,经济上也属于发达国家行列,“德意志森林”和“自然崇拜”文化盛行,注重生活品质,农产品以进口为主,林业非常发达,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③日本模式———插花型都市农业,人地矛盾相对突出,都市农业镶嵌在城市中。政府通过立法和改变税收政策推行都市农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实现防火防灾、绿化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景观、科普教育及休闲娱乐等功能。同时从事都市农业的农民平均收入甚至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都市农业发挥重要的经济功能。以功能进行划分,即经济功能型都市农业、生态社会功能型都市农业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兼具的都市农业模式。

1.2发展意义

我国的都市农业原型由20世纪90年的城郊农业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趋势,人均收入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发生了转变,不仅需要绿色无污染的鲜活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还要满足体验、消费等需求。从农业供给侧来说,由农产品的供应发展为满足城市“三生”需求多元化供给状态,而且城市对供给质量要求更高,业态要求更多,旅游、休闲、体验功能需求上升。从经验上来看,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的时候,才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5],以此标准来说,我国大多数地区已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早期的都市农业实践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成都等大中型城市,依托自身积累的都市资源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率先实现了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到现在形成了以农业公园、农业嘉年华、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形式为主的都市农业模式,但离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还有很远的距离。都市农业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发展前景远大。都市农业涉及产业链的延伸、生产要素集聚、利益联结等多方面,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与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市农业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体现形式,有利于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都市农业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及城市经济的基础[6]。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社会意义。

1.3规划的必要性及目的

都市农业在调整农业结构和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农民增收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作用,而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一个具体展现形式,也是都市农业发展中引进资金、人才、科技等的落脚点,承载着都市农业多样功能。我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土地、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各不相同,对于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都市农业园区,没有现成的既定模式和建设条件可以生搬硬套,投入的资源要素也有限,如何制定合适的规模、如何定位、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如何正常运营,为了避免重复改造、浪费资源,需要规划先行。规划是园区发展的蓝图,以宏观层面的战略性、区域性规划为前提,通过总体规划制定园区发展方向,融合微观层面的农业技术,以中观层面的园区规划,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整体平面布局、具体的建设内容,细化道路、景观及园区内的基础设施规划,预测投入产出值,探索适合园区发展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指导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

2规划原则

2.1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研究国家及省、市(区)相关政策,依据上位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保障都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规划前,要进行详细的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因为城市及周边都在不断发展,对待当地的情况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和评估;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基础、交通区位、农业及相关产业、经济条件等情况,分析与周边的相容性和产业结合性,选择都市农业园区类型或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布局,选择恰当的配套内容,确定合适的规模体量,预测评估开发价值。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

2.2主题突出、产业明确原则

主题的确定依赖于都市农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区域地位、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结合都市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技展示等多功能,确定园区主题定位,主题也决定了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既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资源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合理划分园区一二三产业比例,产业突出优与特。

2.3质量优先、保持生态原则

都市农业园区坚持质量优先原则,一方面要引入高质量的项目,设置严格的引进入园标准,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核心品牌;另一方面是确保产品质量,产品的高质量是价值和销路的前提。在规划和实际开发中,通过引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生态的设施种养殖技术,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措施处理好生产中带来的污染,整合土地、环境、水及产业等多方面资源,兼顾质量与生态,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4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原则

一个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服务、经营模式,是否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决定着园区的成功与否。紧跟市场,瞄准都市消费需求变化,融入农业高科技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科普教育产业、农业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新产业,融入农业嘉年华、农业奥特莱斯等新业态及新业态产业集群,集多功能于一体,满足都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同时,为了推动都市农业稳定发展,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经营主体的税收优惠、建设融资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3功能定位

都市农业的兴起依托于城市,距离城市比较近,拥有区域、人才、市场、科技等得天独厚优越条件,同时也是农业功能拓展需求最大的区域[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由最初的生产特性,演变为现在的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现代集约性以及高度开放性。都市农业园区中,可以具体体现为生产加工、科技示范引领带动、观光体验休闲、企业孵化、科普教育等功能。

3.1生产加工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生产加工是最为基础的功能,在国内除了公共性比较强的农业公园,其他模式的都市农业还是很注重园区开发的经济价值,生产加工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基本保证功能。内容可以涵盖标准化生产、初级及精深加工,延伸市场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

3.2都市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功能

以不为城市居民熟知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事体验为主,结合园区和当地的文化、产业资源及自然景观,达到满足休闲、旅游、享受田园、体验民俗等需求,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目的。

3.3科技示范引领带动功能

研究和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新材料,通过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农业机器人及数字农业、物联网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4企业孵化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科技和品种等研究,需要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新型技术进行中试推广,结合园区的辐射和传递作用,可以吸引多方资源集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农业科技园区中体现比较明显。

3.5科普教育示范功能

都市农业园区中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还是以其他模式为主,里面涉及到现代化科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平台以及生产技术等,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展示、拓宽知识面起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的引用,在农业领域的创新探索,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的经济功能篇(7)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农业;多功能性;演变

农业多功能性最先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稻米文化”理念中被提出,起初是贸 易保护主义范畴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写入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等国际文件对农业多功能性予以了承认和利用。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性专门会议。在2008年、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17届政府间会议中,农业多功能性是“77国集团+中国”、欧盟、美国等利益集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不断深化[1,2],多功能性也逐渐进入中国政策制定者的视野。例如,2007年中央“一号文 件”强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3];2008年党的十七 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政策措施[4],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正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还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 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定,这一判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农业与 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预示着中国政府将可能在今后的几年里出台一系列极为 重要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鉴于此,系统 全面分析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的多功能性演变及其趋势,对于今后我国的宏观农业政策制定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分类

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存在不同的理解,以下几种界定较有代表性。一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OECD采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 并结合公共产品生产(如农业提供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等)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农业多功能性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扶持政策的合理性及其效果[5]。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农业多功能性概念。FAO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强调了农业的食物安全、环境外部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FAO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更多地是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6]。三是欧盟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自1992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以来,多功能性开始成为CAP的基石。欧盟对农业多功能性界定的哲理是保持足够数量的农民有利于维持乡村景观、保护环境,对农业的扶持 有利于整个社会发展[7,8]。四是世界银行的界定。世界银行在“以农 业促发展”(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为主题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 农业的特殊属性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独特工具。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农业可以是国民经济增 长的源泉;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相当于社会福利的保障;作为 环境功能提供者,农业产生着正面和负面双重功能[9]。参考这些界定以及其他的 一些定义[10,11],本文给出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分类(表1)。

农业的多功能性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产品生产功能,这是农业最基本的功能。第二类是经济社会功能,其中的社会保障功能是中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的一个特殊功能。第三类是生态环境功能,兼具正向和负向双重生态环境功能是农业的重要特点。第四类是文化休闲功能,这是近年来才被人们重视的一项功能。

2 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演变

2.1 产品生产功能演变

从建国至1957年,得益于日趋稳定的社会局面和全面彻底的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195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9 765万t,人均超过300 kg,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丰衣足食的曙光。然而,随之 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长达10年的浩劫,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再次遭受重创(图1)。

改革开放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的双重促进下,农业生产力迅速恢复并不断提高。1984年粮食总产突破4亿t大关,1996年突破5亿t大关。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彻底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也用事实消除了西方对中国能否养活自己的担忧。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受“三农”问题影响,农业产品生产功能的提高开始放缓,在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甚至萎缩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直至2004年以来才又开始恢复性增长(图1)。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整体上虽然在波折中不断提高,但地域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现象。总的趋势是农产品产出由南方向北方、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北方和西部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增强,而东部和南方地区增长相对缓慢,甚至出现阶段性萎缩。以粮食生产为例,从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素有“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延续着其历史的辉煌,占据全国粮食生产中心区的地位,并维持了南粮北运的基本格局。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和西部地区的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均有了较快的提高,再加上南方地区的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粮食生产开始呈现北上、西进趋势,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粮北运格局已被扭转为北粮南运。在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3%,29%,16%和12%,2008年则变为29%,34%,21%和16%。

2.2 经济社会功能演变

1952年我国农业增加值仅为342.9亿元,1978年增长到1 027.9亿元,增长了2倍;2008年农业产值扩大到34 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2倍。改革开放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改革开放以前的速度。但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却不断下降。在1949年 ,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为30%左右,农业的经济创收功能已经明显落后于工业。至2008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仅占GDP的11.3%。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前30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0%左右,与工业基本相当;后30年为22%左右,约为工业的50%左右。这些数字表明,除建国初期外,农业的经济创收能力均不及工业,近年来农业经济创收功能已经大大弱化(图2)。

然而,上述这些数字并没有真实反映60年来农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因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使大量的社会财富以隐性的方式从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据测算[12],1953-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的25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总额估计在6 000-8 000亿元,而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不过9 000多亿元,可以认为,中国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另据测算[13],1979-1994年的15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15 000亿元收入,这一数字是同期农业产值的近1/4。农民以自身的贫困和无助支撑起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除经济功能外,中国农业还承担着重要的就业功能。建国初期,农业就业占社会总就业的比重高达90%。此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稳步下降,至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降到70%左右,目前又进一步降到40%左右。虽然60年来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里一直呈增加趋势,直至1991年达到3.9亿人的历史最高点后,才开始缓慢下降,目前仍达3.2亿人左右。

不过,中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如此庞大并非真实需求,在二元社会制度约束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不能进城,不得不以隐蔽性失业方式赋闲于农业。这些剩余劳动力虽然在家乡无法充分就业,但由于农业能够给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不会像城市失业那样直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震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据测算[14],我国目前由农业担负的社会保障人数高达1.3亿人,保障价值为733.1亿元/年。另外,农业对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也起着极为重要的失业保险作用。例如,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全国约2 000万农民工因失业而返乡,但如此庞大数量的失业人员并没有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形成较大冲击,其背后农业的社会保障作用功不可没。对8亿农民来讲,土地与农业一直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保障。

2.3 生态环境功能演变

纵观60年来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负面效应要远大于正面效应。从新中国成立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以粮为纲”口号下,全国上下围着粮食转,倾全社会之力去抓粮食生产,毁林(草)开荒、填海造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的破坏。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和2000年北方地区罕见的强沙尘天气就是这种破坏活动的直接后果。农业开垦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储量,尤其在东北、华北等农业主产区最为严重[15]。

除大规模垦殖外,中国农业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加上农机、农用塑料薄膜等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土壤也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直接催生《寂静的春天》问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发端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在中国部分集约化农区,农业面源 污染问题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据统计,在195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下同)仅为7.8万t,单位面积施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5 0 00万t,平均施用量达400 kg/hm2以上,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左右。中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左右,高达65%的化肥、农药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严重威胁。据农业部2000年底对我国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2 110个样品检测,蔬菜中农药、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分别超标31.1%,23.5%和12.1%,其中尤以有机磷农药残留最为突 出。

2.4 文化休闲功能演变

漫漫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不仅支撑了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同时也传承着我们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间套复种、轮作制、淤地坝、农林复合、猪-沼-果、“四位一体”等生产方式,在世界农业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被FAO确定为一种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我国的“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被列入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试点目录[16]。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追捧,中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盛行于粤桂南部的稻田养鱼已难以为继,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基本上被淘汰,从南至北各种以作物和绿肥为主体的轮作、混作、间套作等优良传统耕作方式已经消失,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不再提倡[17],等等。一个多样化的、低成本的生态农业生产结构被一个单一化的、高投入的化学与机械生产结构所代替,引致了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

与文化传承功能不同的是,我国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增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宗农产品的日渐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据国家旅游局测算,200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3 000亿元。2007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 000万人次。可以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满足消费者回归自然需求的最大亮点和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3 增强农业多功能性的政策措施

(1)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功能,尤其是粮食生产功能都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中国政府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限制农业生产功能的因素来看,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恶化(如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荒漠化等)、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和增产不增收是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基于中国的国情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如建立以工促农制度、建立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制度、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等。

(2)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 GDP构成中农业比重降至10%左右的今天,中国农业就业数量仍高达社会总就业的40%,农业仍是8亿农村居民的最基本保障,这种现象值得令人深思。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尽快建立起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彻底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使人人都能平等享受国民待遇。只有当土地对农民来讲是生产资料而非生活保障资料时,中国“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才有希望。

(3)解决农业的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国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应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节水农业补偿、保护性耕作补偿、牲畜饲养方式转变补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补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补偿等。对于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实现方式,建议采用以政策性补偿和市场补偿为主、国家直接投入为辅的方式进行。

(4)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衰落是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尽管FAO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但在经济全球化面前,该行动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难以改变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衰落的总体趋势。保护农业文化传承功能,需要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的日渐加强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历史的积淀,许多传统农耕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农耕方式采用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保护,是一种双赢(既保护了农业文化又实现了经济创收)的措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尹成杰. 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 2007,(7):4-9.[Yin Chengji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nd Advanc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J]. China Rural Economy. 2007,(7):4-9.]

[2]吕耀,谷树忠,姚予龙等. 我国农业环境功能的演变规律及趋势分析[J]. 环境保护, 2007,(4b):57-60. [Lu Yao, Gu Shuzhong, Yao Yulong, et al. Evolvement La ws and Trend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Function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4b):57-6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 2007-01-30. [Several Proposals on Developing Actively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Plunging into New Rural of Socialism from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N]. People’s Daily, 2007-01-30.]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 人民日报,2008-10-20.[Decisions of Several Vital Problems on Advancing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onfirmed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 People’s Daily, 2008-10-20.]

[5]肖爱清. 国际组织对农业多功能性界定的比较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3):37-39.[ Xiao Aiqing. Compare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Defined by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J].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8,(3):37-39.]

[6]Bresciani, F, Dēvé, FC, Stringer, R. The Multiple Roles of Agricultu 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In: Brouwer, F(Ed). Sustaining 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olicy and Multifunctionality[C].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UK, 2004, 286-306.

[7]O’Connor, D, Renting, H, Kinsella, J, et al. Driving Rural Developmen t: Policy and Practice in Seven EU Countries[R].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Rural Development, 2006.

[8]H Renting, W A H Rossing, J C J Groot, et al. Exploring Multifunctiona l Agriculture: 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Prospects for an Integrative Transition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0 (1): 1-12.

[9]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R]. 2007

[10]陈秋珍, John Sumelius.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 中国农 村观察,2007,(3):71-79.[ Chen Qiuzhen, John Sumelius. A Review on Studies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t Home and Abroad [J]. China Rural Survey, 2007,(3):71-79.]

[11]尹飞,毛任钊,傅伯杰等.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 应用生态学 报, 2006, 17 (5) : 929-934.[ Yin Fei, Mao Renzhao, Fu Bojie, et al. Farmland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Its Mechanism[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6, 17 (5) : 929-934.]

[12]温铁军.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15-28.[Wen Tiejun. Study on Basic Economic System in Rural China [M]. Beijing: China Economic Press, 2000:15-28.]

[13]张忠法, 苏明, 李文等. 农业保护:现状、依据和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 1996,(2): 15-23.[Zhang Zhongfa, Su Ming, Li Wen, et al. Agricultur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Basic and Policy Proposals [J]. Issues in Agriculture Economy, 1996,(2): 15-23.]

[14]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17(4):55-60.[Sun Xinzhang, Zhou Hailin, Xie Gaodi.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of Chinese Agroecosystem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4):55-60.]

[15]吴乐知, 蔡祖聪. 农业开垦对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6):118-121.[Wu Lezhi, Cai Zucong.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7, 21(6):118-121.]

[16]闵庆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 资源科学. 2006,28(4):206-208.[Min Qingwen. GIAHS: A New Kind of World Heritage [J]. Resources Sciences. 2006,28(4):206-208.]

[17]王献溥, 于顺利, 陈宏伟. 从传统农业的衰落谈农业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8): 2468-2469. [Wang Xianpu, Yu Shunli, Chen Hongwei.

Discussion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s from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J]. Anhui Agriculture Sciences. 2007, 35(8): 2468-2469.]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Since 1949

SUN Xinzhang

(The Administrat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