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招标风险分析

招标风险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6:14:19

招标风险分析

招标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防范

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是指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意外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并据此做好后期防范工作,实现控制或减少意外经济损失,最终实现政府招标采购预期的目标[1]。在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严格按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计划以及应对等等。通过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实施的有效监控与妥善处理,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2]。其中,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是首要步骤,是整个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缺少风险识别,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风险事件来源以及结果的调查、识别风险的持续性以及严格分类风险等级程度等等方面。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是指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以外情况的发生,违背了政府采购制度及原则的行为,从而造成政府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首先需要通过对可能性的风险进行分类,加强对风险的了解[3]。另外,在对风险归类的基础之上,辨清风险的属性,从而制定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目标。最后,按照政府招标采购的目标,将目标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实施行为中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而外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并且将内外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仔细的甄别,从而针对性的制定防范风险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4]。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将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程度及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包括活动网络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影像图及控制区间及记忆模型方法等等[5]。考虑到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具有层次性、因素多的特点,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基于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价FAHP模型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进行分析。基本实现途径包括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基于FAHP的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评价模型。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因素集合、风险因素权重集合、风险因素评价集合、最末层风险因素概率分布确定、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下的各级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计算以及基于各级风险因素权重下的政府招标采购总风险概率分布实现。

三、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

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几种方式。具体而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是中断风险源,从而使其不再发生或者遏制其发生的有效手段。采取风险回避手段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但是与承担的可能性风险损失而言,这些牺牲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有时候是异常巨大的。为此,对于是否采取风险回避的手段来实现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决策。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损失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也就是将损失预防。二是降低损失的严重程度,也就是遏制损失的加剧,设法促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预防损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损失是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限制和降低损失扩展的范围,从而减轻后期损失的程度问题。

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也是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有效手段。风险分离是将各种风险单位分离间隔,从而避免发生连锁反应、相互牵连。风险转移是通过寻求外援及补偿的方式降低风险损失,包括了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自留是指将风险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风险自留在许多时候是一种必要的、最好的选择,也是政府招标采购主体承担风险的必要选择。

四、结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支出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采取的方法大都具有临时性与局部性,根本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并且不符合经济市场运行要求的制度,从而导致政府招标采购在实际落实中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作为一种优化财政支出、调控国家经济的重要方法,政府招标采购不仅成为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从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出发,然后就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实现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今后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实践工作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作者单位:陕西省采购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缪昊轩.浅析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81-83.

[2] 赵春.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以高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6:13-14.

[3] 谢哲明.招标采购中的风险与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141-143.

招标风险分析篇(2)

关键词:装备采购 招标风险 风险分析

招标工作作为我军五种装备采购方式之一的装备招标采购的主要工作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军实施竞争择优的能力、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及后续工作的有效展开。近年来,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调整改革以及我军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深入推进,装备招标采购方式逐渐在装备采购工作得到运用,所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效益也越发明显。但受军品市场环境培育不充分、相关制度供给不足、招标工作缺乏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当前装备招标采购工作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在装备招标采购过程中,开展必要的风险分析,进行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一、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内涵

招标风险是指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则是指军方在武器装备采购中,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或邀请招标采购方式时,因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招标结果与预期目标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就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而言,通常存在“好的”和“坏的”的两个趋向,这里主要指未满足预期目标的“坏的”程度和可能性。

二、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在综合分析现有装备招标采购案例和总结招标工作实践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我军装备招标采购工作易出现以下风险:

1.装备采购计划风险

它是指采购计划管理不到位或不科学,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导致盲目招标采购造成的风险,或因需求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导致招标采购项目发生变更的风险。主要包括:研制需求、采购数量、装备战技术性能不明确;采购计划发生变更;采购计划下达时间延迟;计划所列采购方式不适合;列入同类型装备集中采购计划的采购项目型号众多,差异性明显等。装备采购计划风险也是招标采购风险的重要源头。

2.招标过程管理风险

它是指在装备招标采购过程中因组织管理的疏漏和缺陷导致的招标失败的风险。招标过程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周密的组织管理,才能保证招标工作按目标顺利展开。但由于招标环节较多、周期较长、涉及单位和人员众多、协调难度较大,使得招标过程不确定因素增多,容易造成管理缺陷,引发招标风险。主要包括:招标环节遗漏、招标公告公开程度不够;招标方式选择不准;保密措施不到位;组织协调相关方不利等。

3.装备采购合同风险

主要是指发生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后,与中标人签订协议确定采购价格、价款结算及支付办法、违约责任及其它相关事宜时的疏漏、权责不清等原因造成装备采购合同纠纷的风险。

4.装备采购市场环境风险

主要指装备采购市场环境不能满足开展招标要求的风险。体现在装备承制单位的数量不够或能力不足,导致招标失败的风险。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受当前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国防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军用标准化制度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全面开放、竞争性的装备采购市场环境尚未有效形成;另一方面,在于开展招标前对装备市场进行的调查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导致军方对装备采购竞争性市场环境信息掌握不全面。

5.招标制度保障风险

该风险是指由于当前装备采购制度本身尚不健全完善所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用于支撑装备招标采购工作的法律法规缺失或存在缺陷、相关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6.招标人员道德风险

主要指在招标过程中,由于人为的责任或道德素质的问题,存在收受贿赂、、渎职等可能致使招标不利甚至失败的风险。

7.投标单位风险

该风险是指招标过程中发生在投标单位自身的风险。主要包括:对招标文件的理解不到位;为中标不计后果地承诺军方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转嫁风险;投标单位本身质量体系不健全的风险;政策调整及市场价格变化给合同履行带来的风险等。

8.社会经济环境风险

该风险是指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技术的波动(如战争、内乱、政策变化等),或者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而可能给项目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属于大环境下的自然风险,一般是致命的,几乎无法弥补。主要包括:突然性的经济事件引发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发生自然灾害以及一些非采购本身的意外事故等。

三、应对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基本对策

鉴于装备招标采购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因素复杂,政策性强,利益相关方多等特点,涉及我军装备采购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等诸多因素,使得装备招标采购不利或失败的风险将长期存在。因此,应高度重视装备招标采购风险问题,及早制定应对装备招标采购风险对策。

1.开展装备招标采购风险管理

招标风险因其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使得在招标过程中难以预知和防范。为此,应在招标起始阶段,将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引入招标工作中,对招标全程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包括:制定装备招标采购风险管理计划;对招标采购中有关环节上的外部或内部风险予以识别,并对其风险作出定性或者定量的衡量和评估;制定风险规避、减轻、接受、转移、控制等应对措施。最终达到控制或减少各种意外损失,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招标成本,实现招标采购预期目标。

2.完善装备招标采购相关法规

目前,我军装备招标采购工作明显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2003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中虽对公开招标采购和邀请招标采购的适用范围、实施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随着装备招标采购工作实践的深入展开,具体招标工作细节未能规范、各军兵种具体项目招标采购工作做法不一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法规依据不充分,直接导致“钻空子”、“打球”的问题出现,进而产生导致招标风险。为此,应在总结现有装备招标采购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同时尽早制定武器装备研制、招投标管理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明确装备招标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规范招标工作行为。

3.加强装备招标采购人员管理

招标工作程序复杂、内容繁多、组织协调任务重、工作所需政策性强,因而对招标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目前,虽然全军已就招标采购组织机构设立开展试点工作,但大多数单位仍将装备招标采购看作临时性工作,缺少专职人员管理,导致装备招标采购人员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直接影响招标工作质量。为此,一方面,应尽快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组建专业化业务机构;另一方面,加强装备招标采购人员资质管理,并采用选拔、引进、培训等方式,在各军兵种装备部门尽快组建一支既懂招标法规、又熟练掌握招标工作技能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装备招标采购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4.严格装备招标采购监督管理

与其它采购方式相比,装备招标采购工作更强调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它也是当前推动竞争性采购工作深入开展,同时防止装备采购领域腐败案件发生的行之有效手段之一。为确保这一手段用出成效,真正实现在阳光下运行,应按照装备采购制度调整改革中明确建立相对分开、相互制衡的采购运行机制要求,强化装备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将体系内监督与体系外监督相结合,将法纪教育与权限约束相结合,将日常监督与招标全程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法规,明确监督机构及人员职责,构建社会监督、法律监督和军内监督的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海威等.装备合同管理理论与实务[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 赵蕾 周鑫磊.装备招标采购问题及对策研究.海军装备.2011,8.

[3]吕新国.浅析海军装备招标工作[J].海军装备.2012,8.

招标风险分析篇(3)

关键词:招投标 风险 管理

1、工程招投标阶段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

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并不能担保及转移其所有风险。工程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全面、系统地识别风险带来许多困难。其风险主要源于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这些风险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

1.1设计技术风险

设计是工程建设实施的龙头,没有完善的设计,无从谈及招标及合同设计变更是造成工程索赔的重要原因,因此招标前应尽量完善设计只有避免在设计方案不确定时招标,才能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所以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作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建设工程规模大,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尤其要保证设计质量,规避设计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

1.2施工技术风险

在设计方案确定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因为任何施工方案都不能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每个施工方案,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创的,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和局限。业主必须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当采用新施工方法和技术时,工程变更与索赔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必须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目前业主非常重视控制工程造价,这就要求要更好地进行施工方案分析论证,保证施工质量。

1.3自然及环境风险

自然及环境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是不可抗拒自然力,而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招标文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界定不可抗力的级别,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影响对工程的影响,不可抗力如何界定关系到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担问题。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按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2、建立有效的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制度

2.1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目前建设过程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招标人,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作为投标人来说:为保证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而设立的业主支付担保无疑给处于买方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些担保作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从属合同在招投标阶段必须精心设置。

(1)投标担保。它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及时向没有中标的投标人退回其投标保证金:除不可抗拒因素外,中标人拒绝与招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可将其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要求投标人提供低价风险担保。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招标人不与中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应按照投标保证金两倍返还中标人。

(2)预付款担保。这是为了保证承包人因经营不良或挪用、转移预付款无法按合同规定完成相应工程内容而采取的措施。其担保在发包人支付预付款之日至发包人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人收回全部工程预付款之日有效,担保额可根据预付款扣回情况而递减。

(3)承包商履约担保。它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履约保证金方式;或引入承包商同业担保。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对大型或特大型工程,可由若干担保人共同担保,担保人应按担保合同约定的担保份额承担责任,若没有约定,这些担保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要求其中任一担保人承担全部担保责任,而其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并在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赔偿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承担的份额,担保人在工程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担保责任。中小型工程也可以由承包商实行抵押、质押担保。

(4)保修担保。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在招标阶段应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工程保修期的风险。建筑工程合理使用年限通常为几十年,变迁大,保修责任很难落实。为了保证落实保修责任,应建立工程质量保修担保制度。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保修保证金的方式或实行承包商同业担保,通用方便的是采用保修保证金形式。

(5)业主支付担保。如期将工程款支付给承包商。若业主不按合同要求支付工程款,将由保证人负责向承包商履行支付责任,业主支付担保是与承包商履约担保对等的反担保措施,是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守信履约,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风险管理机制。

2.2工程保险

国内虽已开设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但投保的工程却不多,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参保虽能使建设工程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从保险公司及时得到赔偿,使工程不中断稳定地实施,最终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但参保首先是增加机会成本;其次是工程保险合同内容复杂,保费没有统一的费率。需根据工程类型、建设地自然条件(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保险范围、免赔额大小等综合考虑。再就是工程保险费用没有列入工程概预算。

工程保险投保人是施工企业,也可由企业委托项目经理部代办,被保险人应是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包括房屋拆除现场的有关人员。保险期限应自批准开工之日起至合同竣工之日止,因故拖延工期的,须办理保险顺延手续保费。保险费用应列入直接工程费中的现场管理费,计入工程成本。

纵观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也是如此。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常规方式,招投标双方应重视。工程担保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已经较成熟,而工程保险则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只有做好了整个工程建设活动展开的第一步,才能保障后续工作的有效展开。针对工程招投标的风险控制,必须实际结合成本预算、自然气候客观因素以及制定严谨的招投标书,以此,将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刘伊生.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 ]. 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 卞耀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释义[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 造价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招标风险分析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清单计价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来源

1. 1 项目前期市场调研不足

电力工程建设资源占用量大、工程周期长,市场回报反馈相对滞后,如果不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很可能因为项目立项错误或定位不准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或经营亏损。多年来因事先没有做足市场调研,没有切实适应项目地或项目服务范围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电力结构布局不合理或畸形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相当惊人。

1. 2 EPT、招投标市场不规范

招投标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征,是在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监督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行为,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主要被国有企业垄断,法律意识淡漠,陪标、串标的情况十分常见,不能形成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业主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愿采用工程总承包组织项目建设,有些即使把项目交给一个承包公司进行建设管理,却保留对设备、材料的采购权,从而影响项目整体进度计划的一致性,影响成本的有效控制。

2.风险管理

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企业为降低风险实施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围绕企业整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因此,风险管理不只是一个安全生产问题,还包括识别风险、估测风险和处理风险,采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涉及财务、安全、生产、设备、物流、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

2.2 风险管理的特点

1)风险管理是全员的管理理念,与人密切相关。人是风险的管理者,也是风险的制造者和管理的客体。确立这种观念有利于企业的所有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主动预防及控制企业的风险。

2)风险管理是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伴随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是长期的、连续的,是一个预防风险、揭示风险、解决风险、发现新风险、解决新风险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3)风险管理是动态的。风险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无论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也只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能杜绝风险发生。

3.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的定额费用计价方式在计价方法、报价的编制依据、风险的承担者、适用范围、费用的构成方式、项目的划分、工程量的编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对于工程的有关费用和实物的消耗,工程量清单的报价能够清晰的进行反应,有利于与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报价,通过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方式,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满足该方式的需求,逐步构建起了符合自身特征的定额体系;该报价方式所采用的是综合单价的形式,其中主要包括工程间接费、应上缴的各种税费、工程直接费、利润等等,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的计价方式相比要更加的简单明了,比传统方式更为适合工程招标和投标;对于一些实行该计价方式并采用单价承包合同模式的项目,对于合理分担风险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送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具有外部影响因素复杂、风险大、周期长、工程变化多等特点,采用该报价方式,工程量的变更奉先和计量误差由业务承担,而投标方则只需要对自己所报的单价和成本负责,符合权利和责任的对等原则。

4.输变电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和投标管理

根据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以及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实力,并对施工期间所要承担的取费、价格等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总报价、综合单价、相关材料的价格等进行投标。对于投标单位的文件,要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和图纸,认真的进行比照和阅读,一旦发现有问题存在,那么必须要投标单位进行详细的解答,尤其是可能会发生费用问题的工程分项目,为了避免在工程结算阶段出现扯皮等现象,必须要求投标单位提供详细的书面承诺。

综合单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为了主要的工程结算依据。为了能够在结算时获取更多的利润,投标单位往往会采取不平衡的报价。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具体表现:工程暂定项目预计要做的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有可能会增加的项目,投标单位所给出的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有明确的分析在修改后有可能会增加的项目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预防投标单位为了给自己谋取利益而有意钻法律空隙,对于输变电工程供电企业必须要求明确并完整的设计图纸,同时工程量清单也必须要准确和齐全。

在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工程方案、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建设管理单位便可以委托招标单位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按照相关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并列出,将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放给各个投标的单位。输变电工程编制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水平以及设计深度决定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程度和粗细的具体程度。在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或者是招标文件当中,要对中标单位的投标综合单价进行规定,规定其在结算时不可进行调整,而在原提供的工程量与实际的施工工程量进行比较时,如果出现了超过一定范围的出入,那么则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调量不调价。如果有一些工程的施工内容是不可预见的,那么可以在明确结算时或者进行虚拟工程量招标单价时对综合单价的确定原则进行补充。

5.电力企业的报价方法

当电力企业接到招标文件后,就要立刻做出招标的流程,如图一,然后再进行投标计划的制定,投标计划中,要重视工程报价,以及报价的方法选择。

(1)对特点报价法进行分析

对于电力工程投标报价来讲,是一门艺术,在进行报价时,不可以仅仅的考虑企业本身的优点以及缺点,还要对电力工程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不同电力工程项目,所选择的报价方式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工程项目中有以下情况,则可以对投标报价进行高报一些:工程项目中施工条件差;施工时对技术要求高,电力企业本身在此技术上高,声望高;对港口以及地下工程等特殊工程;对工期有所要求的;投资对手上较少的工程项目;支付条件相对于其它工程不够理想。

(2)不平衡报价法

所谓的不平衡报价是相对正常报价而形成的报价方式。此报价方式是在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对工程中的子项目的报价进行调整,而且还不会影响工程的整体报价额度,结算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选用不平衡报价方式时,要看工程项目是否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工程能够进行早日结账,如开挖工程,桩基工程等;支付条件好的政府项目或者是银行等项目;报价时间短,较为仓促的工程,在计算过程中会有漏洞,此时会允许报价的部分更改,对工程量的项目进行预计,若有增加,将单价提高,可以提高结算时的效益;工程量项目若有可能减少,则单价也要降低;招标图纸不明确的工程。

6.结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力企业要重视此问题,聘请专业的招投标组织,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设计,使得招投标的全过程都在透明化、公平化下进行,为电力工程找到一个合格的中标单位。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招标风险分析篇(5)

摘要:新时期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和市场环境都带来许多新的变化,招标控制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造新时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文章通过分析市场风险、量价风险、特征风险等内容,进一步阐述了工程项目招标审核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对招标控制价格的审核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更加合理的减少审核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文章对新时期招标控制价审核中的风险管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招标控制价;风险管控

前言:当前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预算过程中,招标控制价格占据重要的位置。招标价格控制审核中,是否科学合理对建筑工程的合同执行过程有直接的影响,决定着合同执行是否可以顺利开展。所以在招标控审核过程中,应该重视将建筑工程中潜在的计价计量风险综合考虑,将招标最初阶段就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规避,需要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能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点在于把握好财政项目的审核关口。根据相关经验,建筑工程重视财政招标控制的审核工作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对招标控制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的管控方案。

1 新时期招标控制价审核的主要作用

在招标控制价中,招标人员对招标工程的清单以及招标过程控制价,实施这一工作的在项目工程中至关重要。能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评审投标报价,这样可以帮助减少招标中存在的清单漏洞,在工程施工中降低报价审核的难度,从而加快工程的工程进度,缩短工期。此外审核过程可以使招标人员加紧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进一步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招标控制加的精确性、完整性。在工程的源头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所以清单审核也能够有效的指导项目工程的造价,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中的计量和计价工作更加规范合理的进行。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主要是由相关的招标人员进行负责,这一工作也有效降低由于工程量造成的不准确问题,以及项目漏掉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施工中产生一系列的索赔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包括对招标控制价的资金量,是否符合设计概算具体范围,审核具体的招标控制价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以及造价指标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 新时期招标控制价审核中的风险管控分析

2.1 市场风险

在招标控制价审核中的风险管控中,市场风险管控至关重要,由于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审核招标多是适用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标法》,这一标准针对的借助招标承担业务的建筑行业,法律主要内容是限制工程建筑综合的行业突出问题,多是规定招标方在过程中应该保持公正公平,不能相互串通,忽视审计中的职业道德。在投标过程中,会计事务所需要考虑审核中可能承担的风险支出。在竞争较大的市场中容易引发“价格战”,双方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使自己在行业内占据重要位置。

一个建筑项目中需要完全执行建筑原本基础的建设程序,同时需要更加重视起前期的施工阶段的任务,在前期充分做好施工准备,留下更多的时间在建筑施工前期,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和交流,同时选择信誉和施工技术较好的单位,重视施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根据考察和分析结果,形成规范科学的初步施工方案,进一步更改施工图纸,在工程实施阶段,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落实建筑施工要求,不再进行施工方案变更。在这些措施下,才能进一步保证招标控制价格的审核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后续的合同执行可以形成较好的引领作用。在具体的实施阶段,调整设计方案更是不被允许的,同时也是违反实际建设程序的。但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很多建筑一旦前期建设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导致施工阶段不断变更,所以建筑的后续工作也会被影响。

2.2 现场风险

根据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功能性划分可以划分为项目建议阶段、项目初级设计概算阶段、施工工程具体预算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还有最后的工程结算阶段。常规情况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阶段,招标控制价中的审核图纸应该是比较详细的阶段,能够对初期的设计图纸进行深入的细化,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这样降低招标的控制价格和合同造成较大的影响。从以往的工程案例中,工程的实施以及招标控制价格审核中,很多工程由于前期设计存在问题,所以在施工中会产生很大的变动。由于设计一直在变动,导致招标控制价单不再适用,其中合同清单也会很难执行,增加一定程度的管理难度,工程造价也就无法控制。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设计风险属于宏观意义上的风险,但是招标控制价审核风险的具体化就是现场风险。现场风险就是要求招标控制价的审核者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进一步熟悉工程整体的施工程序,在此过程中,审核者一方面需要完全了解施工的设计意图,还需要将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比设计图纸,在对比中发现的不同及时进行调整,相关的设计人员还需要及时根据施工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尽量避免工程施工中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不断变更。比如在加油站工程招标控制价的项目施工中,相关的项目组在现场施工中发现很多室外的档墙没有完全在评范围内,针对这一问题和相关的项目设计单位进行沟通,逐渐对外墙的资料进行补充。同时项目组还需要严格核实现场存在道德问题,进一步增加审核,共计审增150万。

2.3 量价风险

当前在工程造价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分别就是价和量。价格和量两者相比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量上具有一定的隐性,但是由于其子目的类别较多,所以在计算时较为复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会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不方便检查出来。相对的价的特点就是显性,可以参考寻常的价格进行,对存在错误和误差的问题进行改进时相对会比较简单。所以在量价风险中,主要是量占据主要地位,而价则是出于次要的地位。长期以来,量价风险在招标控制价审核工作在实际建筑中很多,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在招标控制价的审核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定。

以某市的集中供热配套管网工程项目为例进行量价风险分析,这一项目中涉及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较长,而且送审金额较高,使用的都是大口径的管道,是一种非标管道。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价格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所以需要和相关的热力公司联系,对各个公司的大口径管道,包括管道的材质和工艺,以及管道是否属于进口产品都严格调查,还要明确产品的实际价格。结合已经调查的结果,对实际管道价格进行估计,可以有效的降低审计价格。

2.4 特征风险

在建筑工程中的合同执行阶段中,由于实际工作情况常常和项目本身的特征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相反,所以由此导致的工程计价中产生很大的矛盾。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几种,首先是工程中的很多小项目在工作中包括地质条件和施工方式以及其他的各种客观因素。这些都和实际项目特征有很大的出入,从而造成项目不能按照项目本身的条件开展工作。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项目的特征描述不是非常全面,也不够精确严谨。所以相关的承包人就借助这一项目问题,进行不平衡报价,一旦这一承包人中标,会将很多客观原因为由,进一步影响项目的合同单价,这样就直接导致项目合同单价不能正常执行,需要不断的变更报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承包人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项目单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首先是建筑在投标竞争夹断中产生的一种单价,这种单价的产生是在一个项目的子目中由于很多家投标人共同竞争报价,这一中标的投标报价实际上就属于合同单价。在竞争中产生的这个单价相对于国家给出的定额水平,其定额水平明显较高,而且单价也会比较低。还有一种单价,不是在竞争环境下产生的。这种单价是由于投标人在中标之后,由于合同清单中缺少适合的单价,导致需要承包人进行申请,而且需要发包人进行审核和确认的综合性质的单价。这种非竞争的综合单价和竞争单价相比,缺少一定的竞争因素,所以导致最终的审定单价不够真实。由于不够真实,所以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需要尽量减少这种非竞争单价的产生,从而避免更多的变更程序。进一步加强以及提高整体建筑项目的投资水平。在招标控制价的审核阶段,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很多客观因素进行预判,对项目特征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说明,将项目中的风险进行预判和界定,从而在实施清单报价时,结合存在客观情况借助项目的相关定额。这些项目的特征方面的处置,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项目特征问题造成的变更,还能加快项目工作的开展。

此外,在实际的清单健项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计量单位的简化以及优先原则。还有一个是对便于计量的实体工程优先考虑。首先在计量单位优先原则上,简单来说就是在单位上能够使用米为单位的就尽量不要使用平方米和立方米之类的单位。举例来说,围堰的计量单位中,在计价上相对比较规范的规定包括可以使用米或者立方米。但是常规情况下的围堰断面的具体形式由于没有设计,所以只能作为简单的临时挡水措施。假设围堰设计有了断面的形式,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依然比较难以进行,在进行测量时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所以围堰在计量时,使用立方米的计量形式,将会导致计量难度增加。而如果按照米作为单位计量,则会相对比较简单,不会产生很大的计量难度,也没有争议。

还有一个计量原则就是项目在建设中,需要优先考虑方便计量的建筑工程,对于一些相对比较难以计量的隐蔽性的工程,在计量时,需要采用定额的形式,同时还需要在清单项目中进行明确说明,这种计量原则就是属于常规的计量不计价的。比如:以桥梁建筑为例,在措施项目清单中的支架设备上,招标控制价审核时,项目特征中的工序说明已经被列出,包括满堂支架、河道排水、淤泥清理以及填土工程等,在项目中的套用定额过程中,已经对各个工序做好了测量和计算。其中对于排水和淤泥清理等属于隐蔽性质的工程,相对不便于计量,应该结合地勘资料进行实地勘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计量估算,同时套用相应定额。计量部分主要分为清单支架的实际体积,在计价部分是综合了项目中的各个程序。清单特征实质上是对项目工序进行明确,由于承包人认为没有需要变更的必要,所以通常都会更加重视项目成本的节省,进一步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相对的,在很多隐蔽性的工程中,由于不易计量,所以桥梁施工中的排水、淤泥清理、以及填土等工程中都进行建设时,这个工程需要深度清理淤泥,同时填土工程也会耗费较多的是新建,这样就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延误了工期。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招标控制审核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相关的招标控制审核人员应该具备非常专业的工程技术水平以及良好的工程计价经验。对设计意图需要具有良好的领悟能力,对施工现场需要不断地勘察、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变更进行预测,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清单计价中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作为招标控制价的管理者,需要经常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对市场建筑工程的变化和相关的规则及时掌握,和相关的工程部门一起熟悉了解工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展招标控制价审核中的风险管控工作。当前的招标控制价审核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工程市场风险、现场风险、量价风险以及特征风险,所以相关招标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力度管控招标控制价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提高控制价的审核水平实现规避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季明.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审核要点剖析——以上海奉浦文化中心工程为例[J]. 建设监理, 2017(2):32-34.

[2]      罗婷. 工程招标中设置招标控制价的利弊分析[J]. 山西建筑, 2018, 44(7):237-238.

[3]      梁翠霞. 招标控制价在前期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2):31-32.

[4]      徐薇. 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审核阶段的工作要点[J]. 招标与投标, 2018, 6(12):55-59.

[5]      刘元栋. 招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要点分析[J]. 中国招标, 2018, No.1366(22):31-33.

[6]      杨阳, 金慧英, 贺强. 高校招标采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 管理观察, 2017(21):126-127.

[7]      辛启云.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工程量清单造价风险及其控制[J]. 科学与财富, 2017(22):200-200.

招标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防范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政府采购是政府为民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它在政府法制建设、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政府和企业诸方合法权益乃至增进全民福利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政府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政府采购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施产业政策,保护民族产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宏观作用,就一定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采购也一定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1 我国政府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

由于政府采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1 政府采购效率低下。政府采购中常出现需要货物或服务的单位得不到所需的货物或服务,而政府采购部门却存在大量的“存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1.1 信息不对称。政府采购部门和供应商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采购部门人员

很难对各种商品的价格、质量都做出合理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供应商的欺骗,这是我国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财政部门分散审批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政府采购预算往往审了又审,而且批准的时间还不统一,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率。

1.1.3 采购人员队伍建设落后于采购工作的发展。我国现有的政府采购人员多来自于原财政部门,这部分人对市场并不是很熟悉;同时,政府采购人员缺乏经常性专业培训,不适应采购工作的发展要求。这些人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还应懂法规、精外语、会核算、能管理,他们是完成政府采购中必不可少的根本基础和基本队伍。

1.2 公共工程没有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据了解,2009年,我国政府采购构成中,工程类采购只占政府采购的比重约29%,。公共工程作为财政支出的大项,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主要是因为公共工程一直没有被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

1.3 采购部门重价格、轻质量。当前,重价格、轻质量是我国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1.3.1 采购部门追求私利。我们国家政府采购工作开展较晚,相关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很不健全,采购部门官员往往会利用职权,通过购买便宜货来获取个人或小部门利益。

1.3.2 对业绩评价的误解。目前,地方政府对政府采购工作的业绩评价,往往只注重考察财政资金的节约率,这样,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采购部门为了省钱而不顾采购的物品或服务的质量,只要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低就采购。

1.4 无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媒体和渠道,政府采购缺乏透明度。据统计,在2009年的政府采购额中,有50%左右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完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招标信息只在地方媒体公布,并没有在全国覆盖面广大的媒体(如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财经报)中披露的现象,使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广度受到限制。这样无法做到公平竞争,更无法发挥政府采购节约资金和宏观调控的基本职能。

1.5 对政府采购缺乏应有的了解。由于对这一创新方式改革还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个别部门还会因利益的调整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政府机构的公共事业单位的领导更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自觉推动政府采购政策的出台、发展与完善。

1.6 缺乏供应商准入制度。在招标时,招标人并没有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我国政府采购存在这种问题除了客观因素(我国的政府采购起步较晚,监督机制不完善)外,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政府采购没有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现在政府采购“暗箱”操作比较严重。

2 完善我国政府招标采购的防范对策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中国已加入WTO的形势下,政府采购市场面临国际化,必须全面修订我们现有的与世贸组织有关协定不相符的法律与规则,必须使我们的行动与国际接轨,从而推动我国政府采购真正走上法治轨道。

2.1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遵循政府采购原则的重要性的认识。政府采购的原则包括: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效竞争的原则;防腐倡廉的原则;物有所值的原则;国内产品优先的原则;推动国内竞争,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才能保证遵循政府采购的原则,并更好地执行政府采购原则。

2.2 要贯彻执行我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应的配套法规中关于政府采购原则的规定与要求。为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我国已出台了《政府采购法》及相应的配套法规,对政府采购的原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已有的规定。在具体执行法律、法规时,要制定实施办法,保证采购原则落在实处。离开了政府采购原则,实施采购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偏差。只有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采购原则去办,政府采购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要加强监督,使政府采购的原则得到切实的执行。

2.3 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和约束。采购主体、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者和财政管理部门等,都要自觉地遵循有关政策。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网站,公开政府采购的目录、作业程序及各项相关信息,鼓励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参与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调动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监察、纪检、审计部门要依据各自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对政府采购的实施,规范地开展监督检查。对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政府采购原则的行为,纪检、监察、审计、物价、财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或者督促纠正,或者严肃查处。

2.4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完善政府采购审批体制,简化审批程序,改变审批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供应商信用体系,有利于政府部门对企业信息的掌握,尽量避免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进入供应市场,阻止欺诈行为的产生;加大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尽量减少暗箱操作,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政府采购中不但要重价格,更要重质量;加大对本国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在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竞争力。

3 结束语

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历了2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政府采购政策已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采购”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政府采购法规被称为“阳光法规”。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己不再仅仅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是广泛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其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兴办各类公共事业。随着这种管理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益显著,政府采购制度也逐步发展起来。在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较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政府采购在节约财政资金、促进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2002年6月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并于2003年起实施,它的实施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消除分散采购中的腐败现象,改善政府形象。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定一整套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曹富国,何景成.政府采购管理国际规范与实务.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招标风险分析篇(7)

关键词:招标机构;风险管理;抵御能力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一、招标机构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外部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变化的影响

随着招标政策的变革,国家取消招标机构政府采购资质和国际招标资质,将招标服务的定价形式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致使招标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加剧,招标人在进行招标机构选择时,除考虑各个机构的整体能力高低以外,更多的会依据招标服务费多少进行综合比较,招标机构的生存处境堪忧。

另外,招标方式也发生较大转变。电子招标方式的应用为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招标管理标准的规范化进程。随着电子招标方式的推广,电子招标将逐步取代以往的招标方式,致使招标机构的职能被弱化,对招标机构的地位造成了较大冲击。

2.经济环境风险影响

国家减少对招标领域主要项目房地产项目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转而鼓励多种投资方式,如BT、PPP等。在此情况下,国内的招标项目明显减少,甚至出现招标中的个别项目暂停状况,为自负盈亏的招标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 内部风险

1.项目招标中的决策风险

招标机构在项目招标中,还存在决策风险,包括项目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招标流程中的可变因素,如招标人对招标流程的实际工作疑虑等。招标机构在作出决策时,必须考虑周全,以确保决策的准确、科学。

2.招标工作服务质量风险

招标机构虽为第三方中介服务组织,但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招标项目涉及诸多行业的不同类别,如房建市政、铁路、公路、水利等,类型包括设计、监理、施工等。作为招标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招标的各个环节有详细的认知,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项目的衔接工作。招标机构在招标过程中,既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根据招标人的要求,为招标人招到最合适的投标人。

3.招标机构的经营风险

在项目招标中,招标机构还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除服务费低价折扣外,还主要表现在对合同的执行上。在合同中涉及到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招标机构必须确保签订合同符合自身经营宗旨,且合同签订双方都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难以估测的损失。

4.招标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风险

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机构主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分别与招标人和投标单位直接接触,因此了解双方各方面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招标机构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但在实际中,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机构工作人员,极易因个人利益,而与投标单位达成非法协议,泄露应当保密的信息,或进行招标过程的暗箱操作。

二、在工程招标机构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拓宽机构的工程招标业务范畴

在开展项目招标活动时,招标机构应考虑到自身实际发展需求。一方面,招标机构需不断巩固原有市场,通过增强机构的业务水平,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业务范围,促进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业务的抗风险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并实现业务收入途径的多元化。

(二)提高招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

招标机构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全面的招标法律知识及操作流程,并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法规,提升招标机构的外部风险抵御能力。另外,招标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应加强与招标人的交流,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为招标人服务,确保招标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升内部风险防范能力,健全招标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1.规范招标工作各项流程

招标机构在实际管理中,应制定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标准,确保对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审批程序,加大审批程序的执行力度,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招标机构可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方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另外,招标机构还可结合自身管理需求,在管理中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为实现与电子招标的有效衔接,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对招标过程资料的有效控制

招标机构在风险管理中,还需加强对招标过程资料的控制,通过有效的资料管理和归档机制,可以减少招标过程中资料丢失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招标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及时整理和归档项目招标过程资料,并做好招标资料的保密工作。

3.培养综合性人才

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增强招标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招标机构可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招标人全方位的服务需求。招标机构的相关服务人员,也应意识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学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等相关方面知识,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业务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学国.完善招投标机制 彻底杜绝串标[J].才智,2015(10)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