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2 09:50:13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物流信息化;现状;作用

互联网思维与物流信息化

1.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技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市场的商业贸易,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的管理者对产品或服务、顾客、营销方式、运行机制的创新等方面,甚至对整个商业的价值链在互联网时代采用了新的思维方式。[1]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并不局限于互联网的产品、互联网的企业。

2.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实现物流信息化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基础环境的建设。基础环境是指实现物流信息化所依靠的环境,包括物流信息化规划、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物流重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信和网络等设施。[2]二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使用,在网络上建立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整合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等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化,要考虑两个重要的方面:物流信息的收集、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1.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低下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代物流行业都在进行着物流信息化的转型,这是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建设处于初始阶段,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信息化的程度还不均衡。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技术,现在国内的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物流信息系统不普及、不成熟。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没有能力使用现代的物流信息。而且在大部分有物流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系统与系统之间没有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物流信息。[3]物流信息化的程度与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是相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事实。

2.条形码等物品识别标志和设备不普及

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以条形码为代表的识别设备还未在物流行业中普及使用。虽然这些识别设备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的很早,但是普及的程度很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将近80%的物流企业运输的物品和储藏的物品没有条形码等识别标志。条形码等识别标志应用程度低,严重影响物流系统的正常物流信息的收集等处理活动,降低了物流信息的录入、更新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企业仓库的自动化管理。而且条形码等识别标志的普及程度低,还阻碍了物流活动中信息的处理,减缓了物流企业与工商业之间信息的共享速度。[4]

3.电子数据交换和全球定位系

统应用率不高电子数据交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国际标准,用来进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国际之间的贸易通常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来进行采购订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现在信息化的进行依靠着电子数据交换与国际互联网的结合应用,物流信息交换等信息处理活动效率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使得库存的信息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信息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这也就使得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完善和快捷。但是这种新型高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并未在物流企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甚至准确意义上的电子数据交换还未开始进行。有很多因素形成了这种现象:一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够,导致没有技术能力应用这种系统;二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自主开发成本较高,很多物流企业没有能力支付。[5]更重要的是,物流企业之间在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上未形成同样的认知,阻碍了其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另外,物流企业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程度不高,而国外很多物流企业都应用了这种系统,使得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率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

4.物流企业的网络应用水平较低

国外物流行业对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与水平都很高,而且技术很成熟,然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却与国际水平差得很远。近些年,我国物流企业才刚开始应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不但水平不高,而且普及程度很低,仅仅使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来处理一些初级的物流信息,远远未实现对物流企业内外各种物流信息的有效使用的目的。

互联网思维

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管理者就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制定企业的运行方式和发展策略。

1.提高了物流信息的收集、共享和交换的效率

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是物流信息的收集;二是物流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但是现在物流企业大量的物流信息还是使用手工录入,这就大大降低了物流信息使用的效率,而且手工录入的物流信息还存在着较高的错误率的问题,以这种方式实现物流信息的录入并不能使物流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也就使得以后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交换与共享,导致物流企业不能充分地利用物流信息。这些原因也是目前物流企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之一。[6]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就会使用互联网技术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替代手工录入完成物流信息的录入和物流信息及时有效地更新,而且对条形码等标记标志与设备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使得物流中的物品可得到快速的识别,这样就提高了物流信息的收集的效率,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信息收集的出错率,增强了物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互联网技术中的通信技术可快速地传播物流信息,可提高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的效率。

2.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

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环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指的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但是国内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使用还处于刚起步的时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设备只有约十分之一的大型物流企业在使用,并没有小中型物流企业使用定位系统设备来对物品进行适时有效准确地定位与监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参考来进行物流方式的合理选择。根据国家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我国将大力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国内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将不再是局限于外贸物流和空中物流,而且覆盖了铁路、水路、搬家、快递等其他物流方式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互联网思维下,利用互联网时代下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广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实现物流信息化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3.培养物流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水平

现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够,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处于探索时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相对来说程度很低,而且较分散,缺少一个全局性的规划,更别说详尽的运行计划和方略。很多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技术人员,导致一些先进的信息系统不能被企业引进和应用,以提高物流信息使用的效率。[7]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用互联网思维思考物流信息化,就会对物流信息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管理过程中用物流信息化意识,思考和解决物流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注重相关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对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所需的资金投入;培养企业信息化文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升民,刘珊“.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2):1-6.

[2]季航.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朱长征,屈军锁.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55-58.

[4]刘万强,王博.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06(8):49-50.

[5]宾厚,肖军,张伟.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市场,2007(23):52-54.

[6]王志娟,平金珍.计算机技术对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12X):116-117.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2)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电子系统;配网通信;应急通信;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217-02

1概述

物联网意指所有物品依靠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和互联网的连接,进行智能化的识别或管理等。物联网的出现是一种思维的革命,打破了传统思路中物理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相互分离的状况。老式思路中一方面是公路、建筑物、机场等,另一方面是个人电脑、宽带、信息数据中心等,两方面相互分开。

在物联网时代中,由钢筋混凝土与电缆打造的建筑或设施与电子芯片、宽带网络等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犹如一座新式平台,承载着生产运行、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活动。

如今,在电厂、变电站、供电所等区域已经实现了电子信息系统的覆盖,并且已经依据不同需求创建了各种网络,例如传输型网络、综合数据型网络、调度数据型网络等,这些网络相互之间也实现了联通。未来的目标是将这些网络扩展至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及其通信之中,实现全面化的物联网。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实质就是借助射频自动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品与网络的联系以及共享,让物品脱离人工干预,自动进行网络交流,这是一种现代化物品的透明式管理。

2.1组成架构

物联网的网络主要由用户层、应用控制层、承载网络、接入层、应用采集控制层等构成,这其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一并构成了承载网络。

用户层主要是指为用户所提供的物联网应用界面接口,主要包含计算机、客户端、手机、传感器等各类用户设备。应用控制层是由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所构成,具有搜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作用,同时实现用户层的适配与实践等触发工作。承载网络又为通信网络,比如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络等等,担负着物联网接入层和应用控制层的信息通信作用。承载网络主要包括端至端网络、树状网络、环形网络、交叉式网络等,其联网形式通常分为无线与有线两种,无线联网主要有集群网、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网、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网等;有线联网主要有互联网数据线、光纤、语音通信线缆等。接入层和末梢节点一并组成了物联网搜集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系统,接入层包括基站节点与接入网关,而末梢节点包括控制模块与多种搜集模块,接入层担负着借助末梢节点信息来搜集信息与控制组网的作用,并及时通过末梢节点往下传送或转发信息。

2.2关键技术

国际电联报告中点明了物联网的四项关键技术,即标识事物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

REID借助射频信号可以自动来识别并搜集信息,是一种在恶劣环境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主要有三方面构成,即标识,读写器、天线。标识是由芯片和耦合元件制成,具有着唯一性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来识别目标;读写器是一种读取或写入的标识信息型仪器;天线负责传递标识与读写器之间的射频信号。RFID技术通常涉及RFID反碰撞防冲突、RFID天线、适宜的工作频率、隐私安全等研究工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包括搜集信息、传送信息、处理信息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系统,其具有功耗很低、适宜移动、便于铺设等很多优势。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研究各类测试技术,尤其是网络化测控技术,此外,还研究智能化传感器的网络节点、组织结构、底层协议等。传感器网络技术正不断改善自我检测及控制技术,日益安全可靠。

智能技术意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赋予物体一定的智能性,并借助智能系统来分析物体的各种状况,及时进行有关处理工作。智能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智能化理论、人工智能、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技术、智能信号的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纳米技术是一种研究0.1nm至100nm材料性质与应用的新兴技术,具体包括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力学等众多科目。

3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根据物联网的技术特征,同时结合电力系统通信的特征,物联网主要运用在电子系统通信中的应急通信、配网自动化、智能电网等方面,物联网为电网实现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

3.1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是随机出现的,在地点与时间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增大了指挥中心与事故地点联系的难度。通常要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后,检查并搜集现场信息,然后要借助视频或音频等向指挥中心传回现场报告,如此会增加抢险的耗时。

物联网的出现与应用,为指挥中心或调度中心开展工作时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度,通过物联网可以对电网状态信息或各类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智能化检测,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时,物联网可以及时为指挥中心传送准确的数据信息,准确定位事故现场,同时查明了现场的事故状况,有利于应急人员提前备好所需设备到现场即刻展开修理或是更换零件等工作,进而提高了处理事故的效率与能力。

3.2配网通信

配网是相对于高压输变电网而言的,尤其是在10kV等级之下的电压网络具有配电设备量较多、电压等级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支线较多、分布较广、变动频繁等特性。按照配网的自动化等级可以分为通信子站、配网主站、区调分站共三层。

通信子站层意指配网FTU、TTU、DTU等终端与通信子站层的通信,通信子站一般配置220kV或是110kV的变电站。

配网主站层意指通信子站和配电主站两者之间的通信层,依据电力监控协会第二次关于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此层数据承载着调度数据网之中。

区调分站层意指区调分站和配电主站两者间的通信层面,此层数据量比较多,承载着调度数据网之中。

分析配网通信的特性得知,当前配网主要通过载波通信、光纤通信、无线宽带技术与租用无线公网等来运行的。这其中的载波通信与无线公网的安全性较低,光纤专网主要是覆盖110kV变电站,因为配网经常变动,不适于光纤网络。光纤的施工难度较高,难于灵活变动,会增加施工成本。无线宽带技术可以能够配电网的补充成分,然而一些无线网络会受到天气或是路径的反射干扰,在使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物联网可以合理解决配电网中的终端与通信问题,仅需将配电网中的设备及其附件联通互联网,便可以完成配网的通信工作,并且可以实现配网的遥信、遥测、遥控等自动化技术。由此可见,物联网可以很好的处理配电终端较多且经常变动的问题。

3.3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安全度较高、可靠灵活的新型电网,满足了当今社会的低碳发展需求。智能电网中的通讯技术、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控制技术等可以与电网的有机结合,实现安全且高效的运行。智能电网的应用符合当今社会关于低碳发展的要求,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技术。

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智能电网中,可以补充或增强其测量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节能控制、远程抄表技术、监测设备状态、电网负荷节能控制技术、电网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相关事故精确定位跟踪、温度监测技术、覆冰监测技术、输电线路杆塔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比如,电网底层的数据含有电缆沟信息、配电房开关等,这些数据难于通过通信方式被有效搜集,然而,借助物联网可以将各类底层信息实时搜集并整合,提高了管理效率与应急的灵敏度,实现了电力事故的有效事后处理或是事前预防。

3.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

除了上述几方面之外,物联网还可以被运用于工业监管、市政设施管理、智能化交通、远程医疗护理、环境保护治理、数字化家庭等众多有关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领域,全面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3.5物联网的不足

物联网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因此还需要一段长期的研发与改善,尤其是要做好上述的四项关键技术,除此之外,还要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微型行为系统等作为补充。物联网需要有合理的规范来指导,标准的流程来运作,所以统一物品编码与提高信息安全也是物联网技术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4应用展望

物联网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不仅能够改善输电通信基础网络,提高其输电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度,而且其作为配电网络的重要通信途径,能够补充当今公网与无线网络一些难以实现的功能,与此同时,物联网能够抵御恶劣气候时电力应急状况,增强抗灾抗险的通信体系,物联网可以说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物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当中还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比如开发与运行成本较高、管理与规划工作不够完善、相关资源安排欠缺合理性等,这些都是制约物联网普及与进步的阻碍,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一并做好物联网的研发与推广工作,相信未来的物联网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高远,杨小刚.倪航.物联网技术的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7).

[2]彭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工业应用方向[J].自动化仪表,2011(1).

[3]王春新,杨洪,王焕娟,张君艳.物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1(5).

[4]付蓉,郭前岗,王保云.智能电网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展望[J].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0.

[5]李娜,陈晰,吴帆,李祥珍.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J].信息通信技术,2010(2).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3)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部长,2008年初您就组建课题组,开始着手军事物联网这方面的研究,请您谈谈当时提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创立军事物联网理念的考虑。

刘部长(以下简称“刘”):军事物联网是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深度融合的产物,是运用传感装置获取军事活动中物、人、环境的状态信息与特征,通过既定网络系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联接和信息交互,同步完成信息分析与处理,进而实现人对军事活动的智能化决策控制。军事物联网课题研究是顺应军事技术变革的迫切需要,是装备指挥和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的迫切需要。20世纪是典型的战争世纪,不妨咱们先从这里谈起。

从1900年“八国联军”开始,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的战争规模最大、类型最多、性质最复杂。20世纪的战争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技术的进步,20世纪的战争形态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是20世纪上半叶以坦克、飞机、航母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机械化战争的发展。第二次是六七十年代以核武器、导弹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核威慑和有限战争的发展。第三次是世纪之交,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以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等数字化装备为代表的深刻的新军事技术变革,导致战争理论和军事行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引起了战争形态和军事实践的跃进性变革,以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光电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以及数字化武器装备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形态已经到来,对传统的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某型装备智能维修保障系统架构图 北部战区陆军李桥铭司令员(右)与刘卫星部长现场研讨

可以说,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信息资源取代物资能量资源成为作战能力的新源泉,作战能力与信息质量的关系远比与部队数量的关系更为紧密。信息化战争的胜负不单取决于投入作战资源的数量,更取决于如何能够在决定性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上有效地集中末端的信息力和打击力。攻防易手、主被动转换,一切取决于对末端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和掌握利用。作战保障体系“发现-决策-计划-行动”的周期缩短,装备指挥控制层次减少,作战、保障同步协调频率加快,对于信息优势的争夺,不但存在于战时,更延展渗透到平时;不但见之于整个战场,更广泛散布于所有作战单元和保障要素。信息已全面介入到人和武器之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在战斗力与保障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武器与信息间的相互依存度提高,战斗力与保障力的发挥不仅依赖于人和武器的密切结合,更依赖于人、武器和信息的交融程度。离开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人和武器结合得再完美,也将是残缺的组合,甚至产生不了战斗力与保障力。面对信息化战争形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谁拥有卓越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并以此带动、引导和促进军队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谁就能够更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其实,21世纪初的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充分证明,数字化武器装备是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比如第三代主战飞机,离开数据传输引导系统,命中率为30%,配上数传系统,命中率可达96%。目前,世界军事发达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无论是主战装备还是保障装备,都正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作战平台具有信息获取和处理、横向组网和信息攻防能力,攻击武器日趋智能化,发射后能够自动跟踪并精确打击目标。据悉,现今美陆军信息化装备已占50%,海军、空军信息化装备已占70%。在科技强军思想的指导下,我军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运用于装备建设,一大批新型数字化武器系统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拥有了一些克敌制胜的先进作战手段。这些数字化武器装备集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并向智能化、自动化、精确化、无人化、隐身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其技术标准高,保障程序严格规范,运行机理非常复杂,维修保养和故障诊断难度大。 刘卫星部长深入一线指导应用实践研究

信息化装备要求保障也要向信息化转型。创立军事物联网理念源于一次演练遭遇的尴尬。记得那是2008年原某部组织的一次对抗演练,那时我任原装备部军械装甲部副部长,在现场负责指挥技术保障。当时演练在桐柏山区展开,硝烟弥漫中,“红”“蓝”双方厮杀正酣,胜负难断。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关键时刻,红方数辆战车接连出现故障,火力打击减弱。由于维修人员迟迟找不到“病因”,狡猾的“蓝军”趁势反扑,“红军”且战且退……现场发生的尴尬一幕,令所有束手无策的伴随保障人员都看傻了眼。

这次尴尬给我的思想冲击也很大。目前,战场指挥员比较关注兵力、装备的分布态势表象,却不能实时获取装备的持续作战能力信息,装备性能好不好、剩余寿命有多长等,心里没底。能不能让装备技术性能实时受监控,有“病”会“说话”?这场战斗刚结束,另一场“战斗”已悄无声息地在我头脑里“打响”。随后,我带领保障人员深入部队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快速大量列装,呈现出高技术、高智能、高复合等数字化特征,但相对滞后的传统保障模式暴露出“底层数据难采集、状态性能难监控、剩余寿命难预测、潜在故障难判断、抢救抢修难决策”等问题,所面临战场环境的潜在风险和维修考验也比以往高的多。打破固有装备保障模式,向信息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又该如何转?抓手是什么?面对装备保障建设存在的诸多瓶颈,一时间大家很难理出个头绪来。

“它应该是以感知为目的的‘智慧化体系’,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我们的思想助手、智慧化的支撑!”不久后,军区装备部党委议训会上,当我首次介绍“军事物联网”这个新名词时,大家敏锐地意识到,军事物联网这一新型工程技术体系,必将促进武器装备保障能力的大幅跃升。为攻克装备性能实时监控、末端态势同步感知、检测维修简单智能、保障供应精确及时等困扰装备保障能力跃升的瓶颈问题,军区装备部当即成立了以我为负责人的军事物联网创新团队,探索适应未来战场的装备保障模式。

出征,向陌生领域的探索

记:军人心系战场,随时领命出征!面对信息化装备的呼唤,在挺进智慧化装备保障转型之路上,您是如何破解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方式与手段相对滞后装备发展这一系列难题的?

刘: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为破解下面这些难题而苦苦思索。

――如何能使武器“会说话”?使它能够实时地“说”出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哪里要坏,什么时候坏,它需要什么服务,并能自动地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优质服务,随时随地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

――如何实现装备物资器材的精确供应保障?使供应保障系统具备动态自适应性,能够自动获取在储、在运、在用装备物资信息,准确感知、实时掌握运输工具资源信息,感知掌握装备物资运输、搬运方面的限制条件和对操作人员技能、工具、设施的要求,并提供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在准确的地点、准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路线向需求部队提供数量适当的装备物资。

――如何使火力系统“机器人化”?使它具有自主控制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自主侦察感知目标,自主测定目标特性和位置,自主测算装订射击参数,自主选择弹种,确保精确打击。

――如何建立灵敏、顺畅、高效的装备指挥体系?能够实现战场形势、敌方目标的实时监控和战场评估,具有对敌各类攻击,特别是核攻击和生化攻击检测和搜索功能,能够准确检测我方武器装备性能状态和攻击能力。当来自战场的各类数据传送至指挥部后,经融合处理,形成完备的战场态势图和指挥方略,进而转化为我胜券在握的对敌行动。这一战场信息获取、传送、处理和利用的过程,过去在战场上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现在要压缩到几分钟、几秒钟,甚至同步。

为破解这些难题,同仁们孜孜不倦,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虽说努力过程刻骨铭心,但收效不佳。究其原因,根本的制约瓶颈是技术“达不到”。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标签物品的射频设别等各种标识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渴望带来了希望和可能。我们思考如何在装备保障体系乃至整个军事领域,融合并应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制约我军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升装备指挥与保障能力。作为一种尝试,“军事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军事工程技术体系应运而生。 军事物联网工程技术体系应用实践工作流程

记:“军事物联网”,为我军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趟出了一条新路子,这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听起来很新鲜,但大家很难理解,感觉有点空中楼阁。您能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浅显易懂的事例先给大家谈谈它的妙用之处吗?

刘: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对未来描述时,有这样一段话:“你不会忘记带走你遗留在办公室或教室里的网络连接用品,它将不仅仅是你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物件,或是你购买的一个用具,而是你进入一个新的、媒介生活的通行证。”这也许是比尔・盖茨心中想像的网络世界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个大胆的设想在那个年代只是一个“梦想”,因为那个时代,计算机水平和网络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能实现这一“梦想”的条件。但是,比尔・盖茨的“梦想”超越了那个年代,引领着社会朝着一个新的目标发展。

比尔・盖茨在该书中还对他未来打算在华盛顿湖岸边兴修的别墅进行了勾画,这栋别墅除了用水泥、木材、石头、玻璃建成之外,还有大量的硅片和软件。他这样描写道:当你走进去时,所遇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一个电子别针系在你的衣服上,房子会知道你是谁,你在哪儿……后来,比尔・盖茨花巨资用7年时间建成了这幢豪宅,使家具或者说家庭进入了“智慧状态”,后来称之为“智能家庭”。其实,这也就是朦胧状态下的“家庭物联网”。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将会变得更加便捷安全。例如,商场超市里销售的食品,在包装上嵌入微型感应器,顾客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食品的产地和转运、加工的时间地点等每个环节,甚至还能显示加工环境的照片,是否绿色安全,一目了然;家中老人戴上嵌入智能传感器的手表,在外地的子女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父母的血压、心跳是否稳定;智能化的住宅在主人上班时,传感器自动关闭水电气和门窗,定时向主人的手机发送消息,汇报安全情况……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走进“智慧状态”。其实,这就是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生活物联网”。

现在该思考我们的问题了,能否使军事活动中的各类武器装备与物资弹药进入“智慧状态”呢?可以设想,我们把各种武器平台内部嵌入微型传感器,大到卫星、舰船、飞机、导弹、坦克、火炮,小到单兵作战武器,然后通过一定的网络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结构性网络,实时进行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可以设想,我们把装备维修与供应的各个环节、要素设置标签及读取装置,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可以设想,我们也可以把通信技侦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装备保障系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可以设想,我们把国防科研、军工企业生产、军事科学试验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其应用遍及战争准备、战争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每个国防要素及作战单元,甚至整个国家军事力量都将处于全信息和全数字化状态,步入了“智慧状态”。这就是我们设想研究构建的一个新型领域――军事物联网,它是我们走向“智能军事”的必然选择。 供应物资业务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以上所言,可以说是军事物联网的广义前景。能够断定,军事物联网扩大了未来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它将为战场带来新的“千里电子眼”和“万里顺风电子耳”,能够在不远的未来使战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如果军事物联网的研究与探索能够按照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它必将对作战方式、保障方式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产生“革命性”效果。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应用智能信息技术推进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就可能使武器装备产生“智慧”,帮装备与装备“开流”,让人、装备、环境成为“亲密伙伴”,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装备状态监控实时化、战场态势感知同步化、装备指挥控制灵敏化、火力打击平台自主化、检测维修手段智能化、装备物资保障精确化”的目标。具体到武器装备的储供维修保障工作,就是能够实现装备状态与装备保障需求自动、实时、快速响应,装备保障资源精确配送,装备保障技术远程支援。

攻关,从理论到实体的构想与实现

记:据了解,2008年您在全军率先提出“军事物联网”概念,并随即带领创新团队开展相关理论技术基础、体系框架、建设方式以及安全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冬去春来,几经寒暑,从想到到做到您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万事开头难。在怎样实现的问题上,当初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坐标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把物联网列在其中,但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装备保障领域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这项技术研究,许多军事专家将其称之为“一个未探明储量的金矿”,但都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某型装备智能维修保障原理样机

路该如何走?又该从何入手?明摆着,这是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空白地带”。当时创新团队里也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才,大家必须从零开始学起。在跟踪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同时,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研究攻关:一是开展军事物联网的理论基础研究,为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进行军事物联网相关技术基础研究,为军事物联网中信息的获取、数据的传输、海量信息的处理与存储、智能应用模式的建立提供解决方案。三是研究构建军事物联网体系框架。四是研究基于军事物联网的装备状态监控、战场态势感知、装备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平台、维修检测手段、装备物资保障等系统的建设问题。五是研究解决军事物联网的安全与标准化问题。在大家知道并了解军事物联网的本质是什么的基础上,我们进而在研究解决军事物联网怎样实现的问题上做到“四个紧贴、四个把握”。

一是紧贴未来联合作战特点,把握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未来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作战装备种类多、数量大,且技术体系复杂、故障诊断困难,需要保障的空间增大、类别增多、精确性增强,自然就要求与之配套的装备维修、供应保障是智能且快捷的。只有积极采用自动传感、智能计算、自动控制等军事物联网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从单装武器到作战单元、从火力单元到武器系统,都嵌入智能传感设备,才能使部队所有的作战行动能够在各区域、各层次之间快速自动实时交互,真正实现联合,为作战力量提供实时感知、智能维修、全面精准的保障。

二是紧贴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任务,把握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原则。军事物联网的根本任务目标是确保战场各要素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科学、快速、高效的融合共享。为达成这一目的,我们在建设军事物联网的过程中,把握六个原则:①核心独创:军事物联网的建设需求源于军事,这就决定其主要技术不能依赖引进,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必须立足自主创新。②军民融合:应建立军民共用重大项目的联合研究机制,充分吸收利用民用先进技术,减少设计难度,提高建设质量。③末端先行:应首先在单装以及营以下作战和保障分队进行末端建设,其次再向高层逐级扩展,通过末端建设掌握关键技术,实施示范工程,探索应用模式。④可靠抗毁:要对军事物联网战场生存能力的研究、规划,制定对应标准和方案,使系统内的设备和分系统具有超强的可靠性和抗毁性。⑤安全保密:必须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多级安全保密体系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强各级安全保密措施。⑥标准规范: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也能降低研发成本。

三是紧贴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基础与现状,把握军事物联网的建设思路。军事物联网是新生事物,既少有理论成果参考,又缺乏探索经验,但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决不能驻足观望,必须紧紧围绕军委和陆军首长关于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指示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现状,科学确立建设思路:①搞好顶层设计:应跟踪军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建设条件,科学合理地确立军事物联网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②攻关核心技术:必须集中多方资源,协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③开展应用示范: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建立试点运作机制,开展军事物联网在状态监控、战场感知、智能维修等领域的应用示范。④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军事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机制,保障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⑤建设标准体系:完成自主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军事物联网建设标准体系。 车载信息采集设备位置图 器材可视化管理系统组成示意图

四是紧贴部队各级装备信息化建设特点规律,把握军事物联网分级实现的基本设想。军事物联网的建设,是一个从顶层到底层,再从底层到顶层,循序渐进、逐步推开,跨专业、跨兵种的发展过程,初步设想按四个阶段分级实现。第一步是根据作战需要,建设基于单装的军事物联网子系统,监控单装性能状态、弹药物资消耗及位置信息,分析单装维修保障、态势感知、火力打击需求,并能快速融入更高层级军事物联网,传输本身状态,共享战场信息。第二步是在完成单装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基于单元的专业级或战术级军事物联网,如火炮子网、步战车子网、专用无线传感网、区域装备感知网等。同时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处理,作出辅助决策。第三步是在前两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基于跨区域或跨专业的战役级军事物联网,实现各专业军事物联网的跨区域联合,或各专用军事网络的区域融合。第四步是建设基于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开放式军事物联网,将分布在战区范围内的各区域、各专业军事物联网进行体系融合,实现作战环境、作战平台、保障单元相关联,各种信息相融合的开放式作战指挥和保障网络,形成一个智能的自适应作战体系。

应用,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原总政治部举办的全军首届“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武器装备智能维修保障”高级培训班

记: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发展潜力巨大。而军事物联网的应运而生,也必将给各个军事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真实价值和实质意义足以引导新一轮军事技术革命。而我们军事物联网,在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的实际应用上如何?

刘:为了让军事物联网尽快进入武器装备保障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与东南大学和军械工程学院合作,军地合力共建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构建了一个集研、学、产、用一体的最优装备保障实验基地,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在研人员已有23人(博士6人、硕士12人、学士5人)。目前,我们以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在装备智能维修方面,摸索出了军事物联网进入实际应用的一个基本模式,即:通过“一创两建”,实现“三同”。

一创,创研了军事物联网工程技术体系。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装备维修储供保障模式转型建设方案评审会

2014年5月我们出版了《军事物联网――装备保障与指挥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理论专著1部,创建了军事物联网“四级七层”的体系结构框架。该体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有完备的运作功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既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探索与实践,又是一个理性思维和思想升华的过程,为推进军事物联网的应用实践奠定了基础。

两建,一是构建了基于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的军事物联网技术规范体系,二是构建了基于“一网、一云、一中心”的军事物联网工程模式。

一、构建基于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的军事物联网技术规范体系。该技术规范体系统一了装备的感知、组网、交互方式,解决了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编成内坦克、火炮、导弹等不同主战装备,以及多种多样的保障装备,无法相互感知,状态信息不能及时获取,传输网络抗毁性差,信息传输带宽小、功耗高等难题。

二、构建基于“一网、一云、一中心”的军事物联网工程模式(装备传感网、技术数据云、保障决策中心)。 军事物联网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验室样机及产品

1、建立一个基于合成作战单元的装备传感网络。目前,我们搭建了一个可用于某重型反坦克导弹营的装备传感网络,能够实现装备与装备之间的自动相互感知和组网,感知的信息能够稳定、安全、高速的传输,并能融入战术互联网和一体化指挥平台。

2、建立一个融合共享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我们依托与东南大学合力创建的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研究采用多级结构、异地处理的构架体系,设计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发了数据挖掘处理平台,在装备传感网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实验型的融合共享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并在某重型反坦克导弹营进行试点,应用运行良好。

3、建立一个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动态远程指控中心。该中心以装备传感网、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为支撑,实现了基于海量数据的装备维修决策、装备寿命预测功能,能够自动生成维修保障方案,为装备指控、维修与供应提供智能决策服务。

三同,即同步自主感知装备状态,同步自主组网共享信息,同步自主生成保障决策。

一是同步自主感知装备状态。即能够对武器装备损伤、性能状态、弹药物资消耗等进行预处理,以此为依据,判断装备剩余作战效能,并自动驱动火力系统对目标进行打击。

二是同步自主组网共享信息。使装备能够自主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同步自组成网,主动运算分析,无需人员干预就能主动共享态势信息,实现各级指挥员对装备态势的全盘掌握和按需提取。

三是同步自主生成保障决策。智能维修系统能够预测装备故障,诊断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自主生成维修决策;精确物流系统能够预测整场战争至一次战斗的物资需求量,实现运输途径的选择和实时控制;装备保障决策中心可直接指挥任何一台合适的装备完成作战或维修保障任务。 刘卫星部长是“9.3大阅兵”中“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将军领队之一,图中他的身后是采用了基于军事物联网技术监测系统的轮式车辆方队

在前期学习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我们相继研发了装备智能维修保障、器材智能储供保障、智能保障标准体系等多个实践应用项目。目前,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项目有两个:一是“基于军事物联网的导弹装备智能维修保障研究及应用”。该项目从实战出发,探索了武器装备“状态实时感知、性能跟踪评估、寿命分析预测、故障自动诊断、维修辅助决策、保障动态调控”智能维修保障新模式,现已通过战术背景下的持续高温、高寒、冲击、震动、干扰、保密等试验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相关技术要求,故障诊断准确率达100%,完成了在相关部队的推广扩试。二是“基于军事物联网的军械维修器材储供管理研究及应用”。该项目通过打通维修器材保障信息链路、构建末端信息交互机制、建立器材消耗规律模型及可视化控制平台等手段,较好解决了物资器材大规模储备供应中部队需求与保障资源掌握难、数据信息传递与账目更新慢、储供过程管理与调控能力弱等问题。

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前面提到的一次我军“红”“蓝”对抗中,红方的一型装备出现故障后,多名维修保障人员检查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故障所在,这是因为高科技装备与原来的老装备在维修保障方面有很大区别。老装备技术含量低,出故障可以看出来,而现在的装备在表面看都是电路板,通过仪器在短时间内很难测出来。后来把我们的智能维修保障系统装上后,只用了不到3秒就找到了故障点。

还有在“9.3大阅兵”时,阅兵地面方队中的一个轮式车辆方队采用了我们的系统,通过它来实时监控车辆的车距、行距、速度、方向等行驶要素,出现偏差并能实时响应、纠正,比如主动控制发动机转速、调整方向盘等。最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实时预测车辆是否会发生故障。这在平时训练中,车辆如果熄火,可以马上再启动,对训练影响不大。可如果在阅兵现场熄火,再启动后,就会影响整个方队的整齐划一。有了这套系统就可以监测车辆的各个系统并做出车况评估,从而预测车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前采取措施。

最后我想说的是,强军必须利器,利器必须创新。装备技术创新乃至战斗力跃升,都是一场需要几代军人接力奋斗的“寂寞长跑”。2016年7月视察陆军机关时强调“坚持思创新、抓创新,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能力”。梦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军的军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具有同步发展优势,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许多关键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预测,随着我军军事物联网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军的“智慧化”部队必将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并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起下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使命。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4)

现在大家说的“互联网+”是一个新名词,互联网+农业也是一个新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让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种子、化肥、农产品的价格及其他情况,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农产品的市场状况及销售情况。互联网大大节约了农民时间,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现在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单单是农产品的销售方面,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互联网应用,从农产品的播种到收获都在应用互联网,包括施肥浇水、疾病预防、收割运输销售等各个流程。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一个保障平台,能够快速有效地运用于生产作业中。互联网服务于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既能分析市场也能指导生产。因此,互联网加农业是一个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目标,也是农业发展的新变革。

2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通过计算机和科技研发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作业设备,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能够精化作业效率。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各种植物的光照时间、适应温度及生长过程记录等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中心来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补救,如缺水了可以及时灌溉,从而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能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在耕地、播种、施肥、疾病预防、收割、存储、育种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率。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应使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方面转型,确保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做到精细播种、精细管理、精细收获再加工,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优化农业生产作业,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使效益最大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最主要目的是方便于农业生产作业,能够使农业生产科学有效地进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技术是农民生产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在育种、栽培、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既实现了传统农业的改革,也促成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

3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1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机械自动化方面,如GPS应用于大型机械中,能够使机械自动驾驶、自动播种施肥、自动喷药整个过程一次完成,既节约生产时间也节约生产成本。在农业灌溉方面,通过对农田土壤水分采集数据的分析来看,把数据反馈到灌溉系统中,实现灌溉实时化、标准化、智能化、可控化,这既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也节约了用水。在农田管理方面主要是发挥监控作用,通过监控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作物生长状况,依托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字化天气雷达、病虫害数据录入系统及病虫害数据管理测报专家系统,实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的智能化,以便发现问题或病害能够及时处理[1]。

3.2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村服务网络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使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看哪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也可以查看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也可以随时查看农产品生产资料和销售方面的实时情况,可以在网上对农产品进行买卖交易,既快捷有方便[2]。

3.3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为实现土地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必须建立高科技的土地管理方式。而只有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满足现在土地管理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可以给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土地管理现代化,建立林地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防火和防洪,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森林和土地的实时监控,利用庞大的计算机数据库来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在发生火灾和洪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治理,实现及时管理、有效预防的效果[3]。

4结语

互联网的应用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利用现代信息化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来分析农业发展前景,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发展模式改革。因此,应共同研讨如何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创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钱晟磊.论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S1):79-81.

[2]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8):37-38.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应用;环境监测;有效性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当前人们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建立起了物与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这对我国的环境监测带来有益的启示,将这一技术运用在环境地监测中,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从而为人们对环境的实际情况了解与掌握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因此需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发展,使得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走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进一步地提高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的措施,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1阐述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含义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建立物与物之间相联系的互联网,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和延伸的信息技术,从之前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向物物之间联系地发展,物联网包括3个层次,分别是网络层、感知层以及应用层,网络层是指在物联网的系统中,通信信号和网络中心,其中包括了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等中心,感知层在物联网的系统中主要是传感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GPS、识读器等,通过感知、识别各个物体的方式采集信息,而应用层则是指物联网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向,目前,物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相结合而到广泛地应用,实现行业发展的网络化与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便利,有效地传递信息,提高质量、效率控制的目的[1],尤其在环境监测的应用中,通过物联网的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收集环境中相关信息,然后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信息传递给监测人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在应用中,物联网打破了地域和时间地限制,从而促使了信息地传递质量与效率地提升,这对环境监测的效果以及环境保护都带来积极的意义。

2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体的应用策略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环境监测合理性与有效性,下面从大气与空气地监测、生态监测、海洋监测以及水质监测4个方面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在物联网的技术支持下,可以有效地为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而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

2.1大气与空气监测

在大气与空气质量的监测中,主要针对的是大气中环境与降尘地检测,明确大气中空气质量的情况,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地运用,能够通过自动监测的方式实时对大气的状况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实现对空气质量有效检测与管理的目标,为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地管理方案以及紧急天气的应急预案带来方便,使得空气质量的变化减少对人们身体伤害。除此之外,针对空气中的污染严重区域实施监测,以及对易爆、易燃区的监测[2],在物联网技术地应用中,能够对空气污染物以及易燃、易爆物的含量进行判断,如发生超标的情况,通过传感器及时发出信号,从而有效地规避事故发生。

2.2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是把监测区域实施划分,然后根据实际的监测区域对传感器地使用,一方面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情况,另一方面是在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信息,再通过物联网实施信息传递,从而使得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地管理,此外,物联网还可以对生态信息进行接收与传递,然后再清晰地显示出区域的环境状况,从而对生态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应用与生态监测的过程中,还可以为生态监测建立一个实时性的定位表,在这个定位表中,可以有效地获取最佳的生态数据并通过传感器的途径传输给管理人员,便于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及现状做出分析,在物联网地帮助下,提高生态信息的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质量,从而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有效性[3]。

2.3海洋监测

物联网监测技术应用和海洋的监测中,主要是将传感器的网络置于海洋中对应的监测点,并在无限信息传递方式中,将海洋的实际状况反应给管理人员,从而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海洋中的现状充分地掌握,尤其是对海洋中的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监控,把海洋中富营养化以及重金属的污染等情况加以监测,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做到有效获得关于海洋以及海洋中生物的情况,为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带来了具有提供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不同的连接点获取监测点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监测环境的质量。

2.4水质监测

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整个人类乃至自然界都可以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由此对水质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对水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严格得检查,从而保证人们的饮用水是符合相关质量的规定,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重要地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水质监测工作还可以有效地发现水体污染,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地影响,由此在物联网这一新型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它感知层面的各项仪器,能够对水质进行科学地分析,将水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以及水质信息,在传感器的作用下,传输给水质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有效的数据[4],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其中水质分析,给人们的健康饮水带来积极作用,此外在结合物联网实时监控措施,可以实现水体环境数据的整合和采集的目的,再经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加以分析,从而使得水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解读,从而有效地提高水体监测质量,促进水质监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结论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中,物联网这一新型的技术在当今的社会中也得到较好地发展与应用,而这对环境监测来说,可以借助于物联网的技术优势,在收集环境信息、传输数据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分析资料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提高对环境进行监测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中带来积极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规避环境监测中所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这对积极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质量以及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容会,王晓亮,陈震霆,等.物联网技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5):20-24.

[2]魏东,全元,王辰星,等.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4,3(7):2821-2829.

[3]陈宁生,丁海涛.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需求、现状、问题与突破展望[J].自然杂志,2014,10(25):352-355.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6)

关键词: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张淑梅(1968-),女,山东莱州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2-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交通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编号:交教研1202-83)、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大交通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X1128)、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优化研究”(项目编号:JR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83-02

2009年8月,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了“感知中国”,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2009年11月12日,中科院、江苏省政府在江苏省无锡市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并初步形成以无锡市为核心,南京、苏州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单位、运营商的大力推动,受需求和应用驱动,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物联网的市场潜力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无穷的机会,这将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应顺应市场需要积极开办相关专业,培养物联网产业专业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到通信、传感、计算机网络以及RFID、嵌入式系统等多方面技术。高职院校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物联网应用方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物联网应用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是构建合理课程体系的前提。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否一致,是检验高职教育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指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了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高职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行业背景与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要适应行业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本地区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社会需求下的能力构成,这需要对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四是行业专家意见。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通过对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怡海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万博信息技术公司、上海亿道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物联网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物联网企业对高职层次人才需求主要为:物联网工程项目技术员、物联网软件程序员、物联网软件测试员、网络维护技术员、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人员等。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要求,对江苏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物联网产业人才进行需求分析、企业调研、专家研讨,明确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物联网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运营服务领域,归纳出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物联网工程项目技术员、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等3个核心职业岗位,以及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方向)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主要面向物联网产业,针对物联网在智能交通、平安家居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具备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管理、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及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物联网应用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课程体系就需要重构。为了使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一个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设计,一个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交叉使用,形成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将实验、实训、仿真实训到最后的顶岗实习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这就要求加大实践课程的占比,教材也要随之配套建设。

1.构建“项目主导、模块递进”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体系构建采用“项目主导、模块递进”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所谓的“项目主导、模块递进”的课程体系,是根据产业行业企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依据就业岗位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核心能力,按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依次递进的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调研结果,明确了专业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对应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物联网项目方案拟定;物联网工程施工管理及实施;物联网设备配置与调试;物联网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管理与维护;物联网设备营销、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完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需具备以下职业核心能力:具备物联网组网方案拟定、物联网工程施工组织及实施能力;具备熟练配置和使用网络设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物联网管理与维护、保障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能力;具备熟练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编程工具、网页设计软件完成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具备从事网络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及创新精神。

在分析本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项目为主导,按“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五个相对衔接、交替上升的模块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进阶规律,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基本素质模块。这一模块用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该模块主要开设“德育基础”、“政治思想概论”、“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英语”、“高等数学”、“体育”、“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同时还开设“艺术鉴赏”、“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公共艺术课程。

(2)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基本能力模块涵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技术和素养,为职业核心能力模块服务。该模块主要开设“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初级程序设计(C#)”、“网页设计与制作”、“工程制图”等课程。

(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本模块突出“一专”,针对主要就业岗位方向。所有课程均安排一周到二周单项技能实训,该模块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同时引入企业一线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程教学。这一模块主要开设“物联网组网技术”、“Linux操作系统”、“物联网综合布线”、“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企业网站开发”等课程。

(4)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对应“多能”,体现学生今后就业方向拓展,职业迁移能力。这一模块主要开设“C++程序设计”、“图像处理”、“GIF与GPS技术应用”等专业选修课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可以在此模块中调整不需要的培养方向或培养内容。

(5)职业综合能力模块。本模块主要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学生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技术训练,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模块包括课程整周单项技能实训、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专业综合实训、考证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顶岗实习与校外学习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结合,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教学理念。

基于各个学院的特色,将课程体系构建与特定人才培养及就业需求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该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

任何课程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和素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项目模仿法、小组学习法等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均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获取者。

3.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开发并编写项目化教材

教材是课程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载体,通过开发和使用好的教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贯彻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优秀教材。因此,建设在课程体系的同时,应积极推行项目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在教材内容上,既突出理论体系创新,又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物联网作为新兴的技术,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关注,未来必将得到极大的应用和扩展,然而高职院校要开办一个新专业,必须要进行谨慎的调研和论证,需要进行完善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配备相应的师资和教学设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谨慎理性思考后选择了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嵌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使专业建设跟上技能进步的脚步,提升了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张淑梅.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27).

[2]朱群梅.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3]关勇.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篇(7)

关键词:3G;车联网;射频识别;创新实验平台

作者简介:周海燕(1977-),女,湖南邵东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工程师;覃远年(1971-),男,广西昭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高级实验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改项目“3G移动通信技术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开发”(项目编号:ZSH00503)、“应用型通信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ZL2302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32-02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1]高速发展的传感网和3G 网络,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使中国有能力在全球率先应用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车联网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宽带移动通信研究方向之一。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点方向,是传统的交通领域和通信信息技术领域深度融合的标志。[3]3G网络为车联网提供了网络基础,我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通信网,3G通信网络提供了宽带化的无线信息传输通道,并可以处理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这为建设车联网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车联网也将为通信业提供巨大市场,它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为3G网络带来庞大的用户市场,并衍生出丰富的行业应用。本文结合3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出了车联网实验平台的规划建设思路,并就建设具体目标、方案、内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3G车联网及关键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无线3G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完善,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将是合理解决交通堵塞、快速处理交通事故、优化城市汽车流量的重要方式之一。[4]通过先进的通信手段将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出行者、交通管理者等相关的交通因素联结起来,实现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在掌握充分信息的情况下,出行者可以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或在出行途中实时改变出行方式及路线,以达到改善出行质量的目的。交通管理部门能够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件管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地调度;而交通规划部门则可以利用交通信息支持交通规划决策、交通发展战略决策等。基于3G的车联网就是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车载诊断系统、3G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安装在道路两旁的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等技术,实现在互联网络上对车辆属性信息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并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系统中车辆作为终端节点,利用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到车联网,以获取包括语音服务通讯、定位导航、车辆服务中心连接、移动互联网接入、车辆第三方信息管理、车辆紧急救援、车辆数据和管理、车载娱乐等服务。[5]车联网关键技术可以概况为以下几点:[6]

1.通信及其应用技术

车联网主要依赖短距离无线通信和远距离的移动通信两种技术。前者主要是RFID,无线传感及WiFi等通信技术,后者主要是GPRS、3G、LTE-4G等移动通信技术。目前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成型,考虑到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车辆的移动特性,第二代通信网络和第三代通信网络互为补充,为车联网应用提供了基本网络支撑。从通信的角度分析,车联网终端设备可以看作高速移动通信终端。这两类通信技术并不是车联网独有的关键技术,因此技术发展的重点主要是这些通信技术的应用,如高速公路及停车场自动缴费、无线设备互联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及VOIP应用(车友在线、车队领航等)、监控调度数据包传输、视频监控等具体应用。

2.语音识别与传感信息整合

很多电子终端设计成手动操控模式,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操控终端系统受到极大限制。通过语音识别向车联网发号施令索取服务,依靠听觉接收车联网反馈信息从而获取提供的服务,这是最适合汽车这种快速移动空间的应用体验。车联网传感器包括汽车传感器和道路传感器。车内传感器提供关于车的状况信息;车外传感器就是用来感应如相对距离、外部环境等状况,这些信息用来增强安全和辅助驾驶。道路传感器用于感知和传递道路状况信息,如车流量、车速、路口拥堵情况等,这些信息都能让车载系统及时获得关于道路及交通环境的信息。

3.智能车载终端与云计算融合

车联网是一种智能化的新型网络,车载终端必须采用开放的、智能的终端系统平台,能包容不同的通信网络,这就要求车联网必须采用开放的网络通信协议。相应协议研发应结合车联网的实际特点,注重协议的运行效率,充分考虑信号处理识别、信息融合、网络控制、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内容。云计算将在车联网中用于分析计算路况、大规模车辆路径规划、智能交通调度、基于庞大案例的车辆诊断计算等。车联网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都要采用信息服务融合来实现服务创新、提供增值服务。整合信息和资源使车载终端获得更合适、更有价值的服务,如呼叫中心服务与车险业务整合、远程诊断与现场服务预约整合、位置服务与商家服务整合等。同时车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匿名性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车联网还应考虑防御网络攻击、保护个人隐私、确保数据传输准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二、3G车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思路[6]

教学及科研用3G车联网实验平台的建设应遵循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先进性原则,总体设计应满足实际实验教学、科研开发及应用体验的要求。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等目标,构建实验平台要满足基础性教学实验要求,提供实验的真实环境、实验设备、网络拓扑以及详实的操作步骤等,加深学生对移动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要紧密结合车联网产业技术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若干个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物联网场景和实验项目,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工程应用、设计和管理的综合能力。车联网融合了多种技术,由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影响,新的技术创新成为可能。3G车联网实验平台将构建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通信网络、中间件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平台,为学校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平台支撑,并为开展具体的行业应用及交叉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验内容设置

1.基础教学实验内容

实验室平台方案整体实验内容计划将满足移动通信与车联网技术的基础教学和实验。3G移动通信在实验设置上倾向于工程应用,如利用3G模块进行远程控制、视频监控等。车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分支,因此实验教学部分将开设与物联网相关的教学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围绕电子吊杆控制、ETC系统、模拟交通指挥系统、车辆定位和公交线路管理等设计出了更多的综合应用设计扩展实验。以下给出部分参考实验题目及简要内容。无线数据传输通信实验:掌握3G无线通信传输协议和实现方式;有线、无线局域网混合组网实验:了解车联网的网络组成及通信调试;WiFi无线接入点(AP)管理与配置实验:了解车联网无线网络接入点知识;WiFi设备服务器管理与配置实验:了解车联网内设备联网模块知识;无线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以温湿度传感器为例掌握传感器在车联网内的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实验:掌握射频识别中电磁感应、数据交换等基本知识;模拟交通灯控制平台实验:模拟车联网远程交通管控;物流仓储管理平台实验:汽车制造环节中仓储物流流程;环境监测平台实验:模拟工厂、仓库环境信息采集和处理;[7]视频监控平台实验:模拟行车视频、停车场、汽车制造物流视频监控;车辆信息采集与管理实验:采用RFID技术采集车辆信息及对车主信息进行管理。

2.车联网应用综合实验系统

利用先进无线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等组建一个车联网系统,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为交通提高效率安全。图1是车载智能终端及信息交互过程示意图,车载终端利用3G模块经过基站和通信传输网络及服务中心构成完整的车联网应用系统。在此平台上可以模拟终端行车信息的采集,服务中心将有效的通行道路路况等信息及时传送到终端,这样实验平台就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车联网应用体验室。基于这个平台,可以扩展建设几个常用的车联网智能交通应用:[8]ETC系统、车载信息诊断系统、智能充电系统、智能交通指挥以及线路导航,这些模拟应用体验加深了师生对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的理解,而且能够支持新的智能交通课题开发。

四、结语

车联网将在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减少车辆尾气污染以及减小车辆安全隐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日趋成熟的3G移动通信为车辆终端与道路交管系统保持实时通讯提供可靠保障。车联网必将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模式,未来城市交通将告别红绿灯、拥堵、交通事故、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3G与车联网实验平台的建设不仅助推了高校新兴专业发展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促进了通信、汽车电子以及智能交通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李乔.超越日本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J].轻型汽车技术,2010,(4):43.

[2]贾保先,谢圣献.物联网发展关键技术研究[J].自动化仪表,

2012,(3):35-37,41.

[3]李晶,张莉,杜娟,等.3G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吉林交通科技,2010,(2):38-39.

[4]杨景.车联网:交通和信息业深度融合的动力[J].运输经理世界,2011,(10):95-96.

[5]顾振飞.一个改进的车联网系统架构设计[J].电子世界,2011,

(15):61-62.

[6]广州飞瑞敖公司.车联网实验平台及汽车制造物流模拟应用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Z].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