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非遗文化专业

非遗文化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31 10:28:42

非遗文化专业

非遗文化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非遗文化专业篇(2)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整体性保护需要加强规划、抢救性保护需要加强组织、生产性保护需要加强扶持。要做好这些工作,核心是非遗人才培养工作。非遗人才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将非遗人才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市莫愁中专”)创建非遗专业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人才的必备条件

1.具有传承非遗的理念和使命感

文化的传承源于人们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使命,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的自觉行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这需要学校领导层对这项工作具有热情和使命感,需要有对传承非遗的战略性眼光,需要有对传承非遗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规划等。而且,不仅有想法、做法,还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因为这不仅是单纯传承非遗的工作,还关系到学生就业的问题。南京市莫愁中专特色办学的丰硕成果、学生就业的良好预期,是他们培养非遗人才的巨大动力。

2.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基础

南京市莫愁中专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勇担传承民族文化重任,一直致力于古籍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校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合作,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古籍修复专业,使古籍修复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而通过这项实践,南京市莫愁中专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创办非遗学院打下了基础。

3.具备规范的招生机制

学生学有所成的基础是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因为研究非遗项目一般都很枯燥、单调,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且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因此,开设非遗专业的职业院校首先要规范招生机制,要在广大的范围内、众多的生源中选择对非遗有强烈兴趣、有足够毅力的学生。南京市莫愁中专校多年招收古籍修复专业学生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规范招生机制在培养非遗人才中的重要性。所以,职业院校在招生中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非遗课程的开展要切合实际

1.选择本地非遗特色项目

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时应首先立足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因为对于本地非遗项目,他们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更有传承的愿望和动力,师资队伍也容易建设,当地政府更会积极支持。例如,南京市莫愁中专在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将增开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加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陶瓷修复方向)。这样,就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课程方面,南京市莫愁中专还因地制宜,引进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金箔、南京绒花、徐氏毛笔技艺、秦淮灯彩、十竹斋彩拱花技艺等非遗项目,开发相关设计课程,逐渐汇聚非遗项目。

2.选择与社会对接较好的项目

社会需求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非遗人才的培养过程只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培养非遗人才时,职业院校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应用到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在非遗人才培养和使用中,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不同,这三者可以独立运作,可以两两组合,也可以齐抓共促。职业院校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为非遗项目的选择、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创造条件。

三、要注重非遗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1.培养过程要有效

非遗专业的教学机制有其显著的特点,南京市莫愁中专建立了行业专家指导――教学名师领衔――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执教――技术能手协助实训的教学机制,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为非遗人才的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非遗专业的教学形式要多样,请进来、走出去、技能竞赛等是基本形式。南京市莫愁中专的对外修复中心承修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图书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等数十家单位的古籍字画,外派人员完成多个单位馆藏珍贵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学校还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古籍技艺培训班和全国首届纸浆修复培训班;与市文联合作,参与南京非遗基地建设,在高淳民间文化生态园建立了两个非遗工作室;举办了“中埃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保护工作实践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加里斯本手作展,赴大英图书馆考察等高层次交流活动,使学校的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提升。此外,学校还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成立了古籍修复专家指导委员会,结合《国家古籍修复技术与质量标准》,独创十八项技能标准,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有效保证非遗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2.就业预期要有效

非遗人才的就业应采取订单式培养与推荐相结合,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南京市莫愁中专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建成云锦工作室、非遗馆,成立非遗“政、校、行、企、研”职教联盟。目前非遗学院建设已列入南京教育和建邺区政府的“十三五”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基地、非遗手工技艺传习体验基地、非遗创意产品研发打样基地、非遗国际交流合作中心、非遗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综合功能。由于学校培养的是具备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管理能力的多类型人才,所以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3.培养目的要有效

职业院校培养的非遗人才能否达到传承非遗的目的,是考察办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南京市莫愁中专多年的办学成果说明了学校在非遗人才培养上是比较成功的。学校自主开发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非遗课程,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入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批理事单位,与南京市图书馆一同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职教的有机结合。

学校还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各地知名文博单位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专家们到校进行修复方案论证研讨和学术交流,很多专家已被学校聘为指导专家和客座教授。

参考文献

[1]李钦曾,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06).

非遗文化专业篇(3)

【关键词】适宜;传承人;专业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43-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陆续进入了高校课堂当中,如何做好高校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成为了我们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校中开展非遗课程的几点感触。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课程选择要适宜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要选用较为适宜的课程,应用到高校教育当中。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等。我们在选择非物质文化课程的时候,势必要使得课程的安排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地方非物质文化课程在进入课堂时知识要系统化、学科化、专业化

(一)非遗课程系统化。让非遗的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起来,比较符合学生惯有的学习思路。比如,河间大鼓的演绎,设计到哪几方面的技巧、知识,需要在表演中做到哪些具体的步骤,河间大鼓的演奏,和其他的大鼓演奏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等等。这都是要将非遗文化系统化的必要设计。

(二)非遗课程要学科化。非遗课程不能只是停留在欣p、品味的层次,应该尽快地将地方非遗文化进行学科化、课程化,让非遗文化真正的变为一种学科。同时借助大学的平台,非遗学科能够放到全国的平台上去发展、去讨论。例如,在民族音乐学当中,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将一些非遗文化引进课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科分类、专业设置。通过这样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在普适教育中,做到独特,做到专业。

三、非物质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时也要和学生专业方向尽量符合

非遗文化课程的设置,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专业,让课程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这样能让非遗之路走得更为长久。如任丘辛安庄音乐会,就需要有学习笛子、笙、民族打击乐的学生,他们对于本专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演奏知识,这样在演奏起来,接受能力快,且能快速地演奏出作品,将非遗文化变成演奏艺术。

四、非遗课程应具有舞台化的特点

在高校的非遗课程开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以舞台为中心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就有心情、有兴趣学习非遗课程。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平常在大街小巷进行演出的非遗文化作品,是否能完整、顺利地搬上舞台,是否需要进行精简或者符号化处理,也要考虑怎么样才能更完整地保留非遗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

五、非遗课程应完整化

我们在针对高校非遗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把非遗文化的实践化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听传承人讲授非遗文化的精髓、学习其中的奥妙、将非遗文化的内容学精学扎实,之后应用于演出、应用于舞台,将非遗文化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并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能简单地进行创作,再将学到的非遗文化原原本本、符合科学规律地讲授给学生。这是非遗课程开设的完整过程,不能只重视其中的一个某个环节,而忽略整体性完整性。

六、高校非遗文化开设具有双赢的特点

高校的非遗文化开设,不仅仅将非遗文化传播给了更广大的大学生,同时,借由高校广阔的开放的传播平台,将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面进行了扩大,从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非遗文化进行了传播、传承和保护。此为非遗文化开设的双赢性特点。

七、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关系之人的非遗审美标准是检验非遗文化学习成果的标准

关于非遗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考核、评审标准,应该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人进行检验的,原因有二:(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一些非遗文化耳濡目染,非遗文化走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审美标准是带有实践性的,带有历史性的。(二)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进行检验审核,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因为传承人代表了该艺术的权威标准。

总之,非遗文化走入课堂对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到了民间最正宗的文化,将非遗文化系统、有科学规律地进行了传习、传播,这样一来,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将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保护,让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专业篇(4)

关键词:分享经济背景;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淘汰,就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以发展,甚至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更多更大的困境,如果无法对这些困境积极进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也难以在当前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取得更加积极的影响,更无法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想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非常独特的位置,就必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创新进行分析。

二、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公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公众也逐步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项工作,但是却难以通过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这就导致公众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起,从哪里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当前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时,所面对的阻碍。为此,必须要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或者相关公共平台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性,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由于技能所获得到的知识过少,进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去了解更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老一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处在偏远山区,难以对这一文化进行宣传。

(二)非遗代际传承培养模式单一

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既成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传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技术文化相对较多,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短暂学习而了解这一种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是处在断代状态,越来越多的传承人逐步迈向老龄化,然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这一种技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这些技艺的失传与灭绝。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艺时,其要求的学习时间,较长,并且对于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学习难度大,却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学习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劳动收入较低,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也无法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向现代经营模式进行传承,就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在当前社会中消亡。

三、分享经济背景下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建设非遗工作站

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同时搭建相关的公众认知平台,要求当地政府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指导,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特色,比如说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可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设立的背景之一。让政府与社会中的企业、高校等等联合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保护与研发,充分以及合理的利用社会中各种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深度研究,也可以建立高校师生的调研以及实践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以及公众平台的文章更新、建立维护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人了解,也可以在地区打造地方公益的培训,积极创建相关的品牌推广和展销中心,让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日常的游览了解到该地区所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文化能有效地传播,这种方式也可以吸引更多文化传承者回乡进行就业,而不是一定要在外地打拼,增强本地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当前是大数据的时代,应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如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需要利用大数据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认知平台,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该地区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独特魅力。利用微信、微博等等不同的公众平台既可以使得更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去展示自己的技术,同时也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一技术产生兴趣,进而进行消费。也可以在地区的文化区域开展作品展览,做到活动场地宣传,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技艺等等。这些方式可以致使公众充分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学习中,更能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的活力与魅力,也可以定期与政府合作,进行国内外的交流会议和培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让社会各界的资源和不同的机构都能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认知。

(二)建立多样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创新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相关专业,更无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此,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更多的专业素养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可以联合相关地区开展专业的培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专业的素养,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基地,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使得这一教学方式变成校企结合,合作培养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快速地走入到工作模式。这种方式也是在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为企业储备出更加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此,在开展校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培养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工作:第一,必须要结合不同高校所具有的专业课程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专业强项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以及实验性,不断的在课程目标中加入实践培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时,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企业之所以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为企业奉献出更多的创新型建议。可以采用两化三新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时注意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校内以及校外的培养方式,创新型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企业、研究所的生产工作氛围,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融入到职场工作中,也能让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校外实践学习来获取最直接、最有效地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作经验与知识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加记得贡献,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只有将两者不断地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也能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既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也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良好的影响。

(三)建立专业的非遗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

当前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时,仍旧缺少一定的师资队伍,如果缺少师资队伍,就难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为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建立非物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的开展:第一,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定期从社会中选取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通过不断的晋升。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让教师在岗位中可以得到成就感,并且在选拔教师时必须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双重能力。在晋升教师时,同样,也需要注重这两点,让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也能让教师逐步从理论型向应用实际型进行转型。作为学校管理者,还需要破格聘请学历较低,但是具有技能高超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任教。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意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记忆,这是理论知识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必须要注重与国外以及校外的企业,不同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了解不断提高,让学生做到交叉和跨专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使得自己在毕业之后可以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沟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四、结语

非遗文化专业篇(5)

前几天,今日头条弹窗寻人消息帮助一位脑膜炎病人找到了家属;立春时,唯品会电商扶贫频道“唯爱工坊”上线了“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将非遗工艺的千年之美再现于专场之上……资讯、社交、电商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公益气息浓重,现代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也越来越贴近真实生活,广受用户好评。

而除了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时常举办公益活动以树立行业口碑之外,还有唯品会等平台打通了专业的公益渠道,沉淀下来去做公益。唯爱工坊作为唯品会开通的电商扶贫频道,就一直致力于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这一次的“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作为唯品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非遗专场,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其内在涵义也更为深远。

正在回归的“非遗千年之美”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我国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总计可达1372项。但这笔丰富的文化财产却没有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出多大的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的社会环境所致,最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目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状态。

如今,除了传说故事和民风民俗这些流通渠道更广、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的非遗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有效传播,更多的非遗工艺都因其复杂精巧和慢工细磨等特性被人拒于千里之外。殊不知,正是这种疏离感让非遗变得越来越遥远,现代人对非遗所承载的文化产生一种晦涩难懂、老朽落俗的印象,因缺乏有效的文化输出出口,非遗开始逐渐被时代淡忘。

现如今,互联网企业当道,其实人们很难将互联网与非遗联系在一起,二者看起来很不搭调。但从唯品会的非遗专场我们就能看出,“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正在更多传统文化领域发挥自己最重要的价值。

在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越快,人们的内心愈加浮躁不安,也愈加向往本真质朴的生活。这一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如今流行的“佛系”、备受追捧的“旅行青蛙”、生活格调上追求“极简主义”……诸多时代特性表明人们回归本真、回归经典的欲望强烈,而非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分支,同样符合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随着国家的强大而愈演愈烈。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屡遭剽窃,其中端午节、活字印刷被韩国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事件,将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觉醒推向了高潮。对外,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正在逐年加大,国际影响力日渐深厚;对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流失让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变得越来越强。

于是,有越多越多的企业、个人开始加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特别是巨头对非遗等传统文化保护势力的推动,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非遗新经济”概念的提出,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找到了新的出口,在唯品会这类电商巨头的助推下,传统文化经典的回归变得不再遥远。

唯爱工坊“非遗专场”打造非遗传承新形态

除了立春时的非遗专场,2月6日到9日,唯品会还携手神州专车,在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开展“用唯一的礼,送给唯一的你”线下活动,派发非遗剪纸工艺品和扎染围巾等惊喜大礼,以独有的中国非遗工艺打造新春礼物的“唯一”内涵。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被解读出了更多样的形式。立春专场作为唯品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非遗专场,可圈可点,其中有几处亮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非遗的立体化呈现。在非遗专场上,盘绣背包、扎染围巾等非遗技艺时尚单品、工艺体验包和文化传承课程等三大系列在非遗专场出售,非遗借助现代时尚的渠道发出了历史沉淀下独特的光芒,得到了具象化的、立体化的呈现。

其二是公益扶贫。非遗专场销售所得将用于帮扶贫困地区非遗手艺人,这也与唯品会“唯爱工坊”的电商扶贫定位相符。例如此次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唯爱·妈妈制造合作社”系列产品,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水平,贫困妈妈们一般可获得产品售价的30%-60%的劳动报酬,此举也为后来的非遗传承者践行了“互联网+非遗+扶贫”的新模式。

其三是赋能非遗。如今,快时尚品牌的崛起让时尚的内涵逐渐沦于浅薄,像香奈儿、普拉达等知名品牌之所以能享誉全球、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品牌背后流传的动人故事。现今非遗也在唯品会的赋能下登上了时尚舞台。为了让非遗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唯品会汇聚学者、专业机构和设计师的力量,让非遗手艺人参与制作,并在包装设计、质检、营销、物流配送等环节提供全产业链支持,最后于唯爱工坊进行零利润售卖。通过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模式,让原汁原味的非遗成功渗透现代生活。

可以看出,非遗专场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出了一个更好的解答,既实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做到了公益扶贫,唯品会借助自身互联网电商的定位,将非遗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力量发挥到了最大。

打造非遗新经济背后,离不开唯品会的深厚“内功”

作为非遗专场的主办方,唯品会提倡非遗新经济,调动自身定位优势在公益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从另一面去看,并非任何企业都能深度“唤醒”并传承非遗,而唯品会之所以能做到,离不开自身深厚的“内功”。

首先,唯品会本身作为国内电商前三甲,还是唯一一家时尚电商巨头。其与全球优质品牌方均建立过长期合作。目前已有超6000家品牌入驻,因此在非遗时尚产品研发上,唯品会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品质实力。而在服饰电商领域的领导性地位,让唯品会拥有更多产品和设计师资源,因此在非遗产品设计生产上,通过深入非遗文化和制作源地,保证了非遗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完整传播。

其次,唯品会3亿用户中超过80%为女性用户,女性力量的影响力、时尚圈的轮回让经典得以重生。时尚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时尚就是经典的轮回”,现代女性的审美千变万化,而唯品会用户一定更关注品牌和品质,在诸多潜在消费者的刺激下,唯爱工坊“消费即扶贫”模式聚集女性力量帮助贫困妈妈们,让非遗在时尚的浸染下重生。

再次,作为电商头部平台之一,唯品会的线上运营实力深厚,线下自营物流配送服务完善,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能责任。要让非遗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信念感和责任感,还要有打造非遗具象化产品全产业链流通的实力,否则传承与发扬只是一句空话。

最后,唯品会开通的唯爱工坊电商扶贫通道,通过在“精准扶贫+非遗商品化+电商平台”模式上的不断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经验。前文说到本次万件非遗立春公益专场并非首次举办,唯爱工坊在非遗、扶贫领域深耕已久,其在非遗扶贫模式上的打磨和实践经验必然比同类企业更为深厚。

因此,实现非遗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说唯品会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拥有了这样的机会和实力。

互联网正在架起一座连接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新桥梁

现如今,互联网企业当道,企业责任感、使命感也正在被巨头们重新定义。阿里巴巴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沃尔玛说要让平凡人也有机会买到跟有钱人相同的东西,如今唯品会可以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使命之一,在已经践行过的非遗传承基础之上,担负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立春这一天上线的唯品会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是唯爱工坊在非遗公益领域深度耕耘后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不仅在表面上看,是一场美轮美奂的非遗具象化大展览;其深层,更是以唯品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担当。

一来,互联网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替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去保护、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回归真挚和热诚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非遗文化专业篇(6)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承袭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共同体记忆和族群身份认同的特殊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但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亟须加强保护。作为人类文化传习地和活态文化基因保护库的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重功能,更有利于保护、传承、研究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应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

一、高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将其融入教育教学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公权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保护。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能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人、物、科技等各种手段和文献资源。高校与政府、企业、文博、剧团等社会机构相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利用研究型人才、现代化技术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大学生传播群体等条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教育教学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增强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了更准确地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高度,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最适合教学的元素提炼出来,在大学既定的教学框架和学科建构中嫁接这些本土元素,使传统文化、民族本土文化与教育教学规范对接,进而与人才培养等水融。高校作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科研系统,在文化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有独特优势,两者互动整合将获得双赢,不仅有助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加深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与感悟,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还可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改善传承人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知识层次,化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外来文化淹没甚至同化的危险,延续民间优秀文化的原生态血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家园,在校园中通过学生一代代传播,不仅能够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民族血脉有效传递,更能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高校大都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方,所在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又是我国高校的办学要求和职责,因此,高校必然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作为文化参与主体,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和服务中应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知识创新优势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和优秀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在尊重与传承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吐故纳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谋划策,从学理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问题,从科技研发层面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进而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保护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撑。通过文化教育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和传播,凝练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知识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力,培育文化竞争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还通过普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创新可观可感的各类文化载体,例如乐器、服饰、装饰品、工艺品、原始曲谱等原生态载体。这些原生态载体和通过网络、录音、摄像、光碟、摄影、多媒体留存下的现代影音资料都需要保护。高校已有的文化空间设施和信息网络设备都非常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系统化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空间设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组织大学生在报告厅、展览厅、礼堂、广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藏、研究和宣传。

二、通过课堂教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高校的独特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就必须进入课堂教学,从而需要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发相关课程,建构校本教材等。

文化强国首先要保护好文化,其次要运用好文化,因此,保护、传承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国教育体系还缺少培养相关人才的专业设置。因此,地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校,要卓有成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就必须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设置,调动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参与、推行学科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联合政府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通过新专业的设置,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奇缺和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等问题,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拥有文化创造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高校要在这些传统课程和非遗专业的基础上改革课程的结构、性质和内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融入专业课程中,大力开发和构建必修和选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必修课侧重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课,选修课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地方区域文化实践的教学融入。此外,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能够反映出地方区域内鲜活的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因此,需要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特点组织高校专家学者、文化保护人士、文化传承人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把本土的神话故事、歌谣戏曲、曲艺说唱、音乐舞蹈、皮影剪纸、刺绣编织以及传统民俗礼仪、节日庆典、游艺活动等遗产资源写入校本教材之中,提升当地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公共空间,同时也培养高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爱好,使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接续传承,进而保护本土文化资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需要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现场演练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民间文化的特点而不断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田野观摩、实践体验与影视音像欣赏和博客创作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村落、庙会、社区、传承人居住地、文化展演中心进行观摩、创作、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传授、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原生态演练四维一体的文化空间中感受民间文化的美丽、粗犷与精致,通过现场演练开展各种各样的非遗技艺交流和才艺表演会,从而建立起立体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同时,还可以建立师生博客,进行博客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师以文字、多媒体、图片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图片等上传博客,也可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和转载,让全社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心得、体会、经验等上传博客,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要注重打造人才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促进特色学科建设。高校要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深造、进修、访学、学术研讨等,提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的科研支撑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究基地。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新高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为一个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中心,积极为地方政府机构提供非物质文化信息咨询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展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课题研究,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厘清它们的概念、内涵、意义和价值,研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理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教法、教材建设等问题,申报教改课题,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优势、方法。如此,既可以为高校功能发挥做些基础性探索,拓展高校教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人才培养力度,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和学术整合;又能够使广大师生和民众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进而养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保护与传承的行为认知模式,使之自觉保护与传承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要充分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大学生进行“展、学、演、练、研”,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展演活动,发挥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

首先,应多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高校应该积极筹备资金,丰富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如批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类社团,积极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文艺演出,同时,提供相关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加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密码,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

其次,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练学习。学校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校园,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让他们在高校进行表演和传授,编排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向学生传授非遗制作技艺,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在场”的直接了解,从而使濒危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得以在校园中延续和发展。学生亲身参与演练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由观众成为演员,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更具有成就感。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参加相关非遗学习和演练活动的过程发到自己的博客当中,技艺传承人的亲手调教可以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民族文化的延续,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最后,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高校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我们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身边,有许许多多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喜庆仪式、婚俗、葬俗、拜神、祭祀、满月、服饰、音乐、史诗歌舞等民俗仪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但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伴随大学生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亟须大学生去保护。因此,高校应该组织大学生文化采风队,到农村去,到少数民族地方去,到偏僻地区去,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用录像、摄影、口述、笔录等收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经费的支持下,申报相关课题,开展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通过查询文献,设计课题,独立论证,进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部分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非遗文化专业篇(7)

摘要:湘绣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承模式,湘绣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并促进湘绣的传承创新。深化湘绣专业的建设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创新湘绣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的需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职衔接等均是深化湘绣专业建设,创新湘绣传承模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湘绣;专业建设

以往,湘绣的传承主要是以师徒传承、家族宗族传承、或是以工作室或企业进行的职前培训等为主的社会传承。2006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以正规教育的方式肩负起传承与保护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成为了非遗传承的典范。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可见,新形势下对非遗传承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非遗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非遗传承创新与湘绣专业建设的关系

非遗保护需要创新传承模式,非遗牵手高效,开设非遗专业,已经成为我国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并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湘绣专业的开设创新了湘绣传承模式,但应处理好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努力适应湘绣传承创新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

(一)湘绣专业的建设影响湘绣传承创新

传承人是非遗的灵魂,非遗工作的最大难点是解决项目传承人问题[1]。湘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几千年来湘绣艺人绣艺的精髓,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可湘绣曾几度面临人才缺乏,陷入传承困境。湘绣专业的建设着力于湘绣人才的培养,因此,其建设的程度与好坏直接影响着湘绣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到能否很好地解决湘绣传承创新的窘境。

(二)湘绣传承创新要以湘绣人才培养为持续的推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化崛起的重要话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中之重在于其文化内容的延续,延续的载体则是人,必须依托人才的培养。因此,湘绣人才培养对湘绣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湘绣非遗传承创新要以人才培养作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湘绣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并促进湘绣非遗传承创新

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对工业化生产起促进作用,又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2]。因此,湘绣专业的建设必须围绕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湘绣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湘绣人才,适应并促进湘绣的传承创新。

二、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开办以来,湘绣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十一五”省级精品专业、“十二五”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全国100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之一。刘爱云湘绣大师工作室、湘绣设计研发中心被省厅挂牌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湘绣设计与工艺实习实训基地已建成为湖南省职业院校“优秀”重点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等等。目前,湘绣专业的建设无论是在企业行业还是社会上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有了极大的知名度。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非遗传承保护的推进以及湘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湘绣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如何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抓内涵、练内功、求实效,深化改革,努力培养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增长点,培育专业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确保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湘绣专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的需要

在“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湘绣专业已经培育出数届毕业生,学生进入湘绣企业后,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加速了企业新老员工的交替。目前,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但也出现了少数毕生难于适应湘绣企业工作岗位的现象。同时,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分析得出企业需要刺绣人才,但同时更需要湘绣设计人才及既懂刺绣工艺又懂营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的建设。因此,必须深化湘绣专业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保证专业的优质“产出”,促进非遗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湘绣传承创新的需要

众所周知,对技法、技艺的继承是相对容易的,能否让艺术作品真正表达其文化价值才是继承关键[3]。湘绣进一步的传承创新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为湘绣艺术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相联系,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探索

在传统刺绣手工艺的保护问题上,既不能使原生态手工艺失去特色,又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因此,基于湘绣传承创新,进一步深化湘绣专业建设的途径有:

(一)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创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目前整个湘绣产业设计创新人才和营销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企业的员工目前主要为刺绣人员,专业营销人员稀少,而懂刺绣、懂设计的营销人员更是罕见,专门人才的缺乏使企业正遭遇着发展瓶颈。因此,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湘绣专业正在试点现代学徒制,“量身打造”湘绣产业所需的专门人才。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的开办,能为湘绣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能有效解除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困境,提高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竞争力,促进湘绣非遗的活态传承。同时,通过在学校、企业交替完成学业,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优良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开展中高职衔接,优化人才培养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对职教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中高职教育脱节、职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切入点就是“衔接”。因此,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任务。湘绣专业可以以此作为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契机,深入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优化湘绣传承人才的培B途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的教师,制定一整套培养方案,并出台相关制度保证其落实运行,利用学校自身条件,如实践场所、校企合作企业等,增强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并鼓励其接受更高级别培训,获取更高学位或承担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校级、省级课题等。同时,重点加强对刺绣、设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在专业教学、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好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以及湘绣创新工作,以提升教师团队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综合能力,扩大专业建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钱益汇,黄Q.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05):132-137.

[2]姜小渊,吴海广.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工业技术教学[J].艺术探索,2011(10):8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