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31 11:03:55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1)

1.1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6例,占53.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37.2%),下呼吸道感染14例(16.3%),胃肠道感染21例(24.4%),泌尿道感染13例(15.1%),其他6例。

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种类较多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1:

1.3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均在3天内消失,治愈率为100%。

2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高龄、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种类较多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接受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患者,机体正常防御技能受到破坏,导致细菌侵入人体难度较大,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侵入性操作中,一些消毒灭菌不合格医疗器材的使用等可诱导感染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抵抗细菌感染,患者多会采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等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及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对策:

①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医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同时由院内指派专门感染检测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及指导;所有侵入性操作所需使用的器械、工具等均需严格消毒并拔管。

②保证ICU内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不同患者之间采用屏障进行分隔,医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装空气层流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杜绝,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消毒清洁室内器械及设备。

③所有进入重症监护室内人员均需适应专用消毒口罩、衣帽及拖鞋等,进入病房及操作前均需严格洗手,医院需要配备手部专用消毒剂;患者使用的废弃物放进密闭、专用袋子内送往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操作。

④本次研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护理不到位引起,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医护人员需要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及无菌手套;患者使用呼吸机通道间隔2天更换一次,同时将冷凝水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倒吸;采用环氧乙烷对相关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使用器械均专人专用,保证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吸痰技术。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是指接收各类严重病危的患者,运用监护和抢救仪器,集中性地对病患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接收重症患者并给予集中性治疗的单位,处于医院的核心位置,与麻醉科和手术类科室相连。重症监护人员是医院的核心骨干且素质较好的医护人员,由多名医师、主任和护士组成。重症监护主要包括一般监护和特殊监护两种,一般监护是指用仪器监护患者的基本生理技能(心跳、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特殊监护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2],采用不同仪器和手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本文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8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88例,其中男41例,女47例,年龄0~28d,平均13d。临床病症包括:高烧不退、败血症、极低体重儿、休克等重症疾病。

1.2不安全因素

1.2.1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到位 这个因素会导致出现医疗安全事故等情况。新生儿护理对于医护人员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而且工作强度较大,经常引起紧张、焦虑等不安的情绪。目前,重症病房新生儿护理人员存在以下不足[3]:①作风不严谨,服务不到位,缺乏与家属的基本沟通,导致家属情绪不稳定,阻碍护理和治疗的正常进行;②技能操作违反规定,工作不到位,新生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配奶、喂奶、换尿布等各种操作要求较高,容易造成意外和事故的发生;③配药、用药等未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操作,对病情的观察不到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④工作量较大,导致责任心不够,情绪紧张和焦虑,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护理工作;⑤打针、注射等操作技能不到位,引起患儿生理不适甚至缺氧等事故发生。

1.2.2病房治疗环境嘈杂、凌乱,管理不到位 重症监护室的仪器包含呼吸机、供氧机、心电监护仪、空气压缩机等仪器,病房含氧量较高,易发生漏电、火灾[4]等重大事故;同时,由于人流量较大,治疗环境嘈杂且凌乱,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1.2.3出入院交接不到位,病例书写不规范,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 许多新生儿重症病患是由普通病房转入,家属对于病情的了解不全面,因此如果医护人员在入院交接时不到位,容易留下治疗安全隐患;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文书和病例书写不规范,医生无法根据病例进行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出院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1.2.4重症病房管理制度不到位 职责和责任规定不明确,无法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医院由于管理制度制定不明确,未贯彻"责任到人"的制度[5],同时,医护人员无纪律和制度规范,出现工作怠慢、态度和服务不佳的情况出现,引起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等。

1.3预防措施

1.3.1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培养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以冷静和温和的态度进行治疗。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爱心和责任心教育,增加与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氛围;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尤其是注射、配药和洗澡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应进行急救措施;③配置充足的人手,减轻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帮助排解不良情绪,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④定期对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制定考核奖励制度,督促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学习等。

1.3.2严格管理重症病房的环境 对于供养机等大型机器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病房内进行出现明火等易燃物,手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必须处于关机状态,防止辐射对仪器的干扰[6]。对于家属的进出进行严格管理,控制重症病房的人流量。

1.3.3出入院交接到位,规范文书书写的规范 重症病房医护人员在接收患儿时,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病情程度;在治疗过程中,严格规范文书的书写,配合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在出院时,详细和家属讲述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1.3.4制定严格规范的重症病房管理制度 明确医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责任,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病房内设置24h监视器,贯彻"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进行现场事故的解决和管理,维护良好的治疗环境[7]。

2 结果

88例重症病房监护患儿,有4例因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无效而死亡,其余84例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基本生理机能恢复且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出现,观察48h后转入康复病房进行治疗。在留院观察7d无恙后,痊愈并办理出院手续。

3 结论

本文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预防措施配合治疗,结果表明:除了4例患儿因病情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他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并且无临床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经过观察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出院后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以降低重症病房患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香芝,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26):6372-6373.

[2]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6(34):210-211.

[3]缪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4(5):521-522.

[4]文海燕.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2013,11(11):762-763.

[5]孙秀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9):219-220.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老年患者迅速增多[1]。重症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多发并发症的疾病,作为护理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特点而且要了解重症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笔者现将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02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82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为63.29±3.28岁,其中冠心病患者77例,心律失常的患者63例,心力衰竭的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一般程度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用药护理 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服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心率、血压、呼吸、尿量以及胃肠道反应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及药理作用,常用剂量,副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达到临床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如:①服用地高辛之前必须测量患者的脉搏,如患者的脉搏低于60次/分时禁止使用此药,而且此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对较为接近,易在体产生中毒,因此用药后严格观察有无地高辛中毒症状如出现视物模糊、视绿,胃肠道反应并心电图出现ST断鱼钩样改变时提示地高辛中毒[2];②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用利尿剂,使用利尿剂后如不注意补钾,患者会出现口干、皮肤弹性消失、皮肤干燥、全身疲乏无力等低血钾症状。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要仔细地观察患者的尿量及颜色,并及时补钾预防和改善缺钾症状。③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胸痛症状,但此药同时松弛小血管平滑肌,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如患者出现晕厥,可为患者取脚高头低位,并按摩四肢,促进静脉回心血量,以缓解症状。

1.2.2 病情观察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的情况,特别是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胸痛持续时间、胸痛的程度以及胸痛的缓解情况,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的部位有无血肿或者有无紫斑,严格掌握注射技术,对于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

1.2.3 心理指导 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苦,尤其心室颤动的患者有濒死感,患者会根据不同的病情产生恐惧、焦虑、担心的不良心理,在此时,医护人员便应该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工作,鼓励患者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1.3 效果评价 并发症发生率是指每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比例,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科室自定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

3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护理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了,在患者的整个治疗中,护理已经是治疗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其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护理工作的好坏与否,不仅关系着护理质量相关的情况,它还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基础的护理技能操作知识,还要求护士掌握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根据不同的类型的疾病,采取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预见性干预,以消除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此外,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必须熟练、要有亲切、温和的语言,服务要做到主动热情,这样都会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发热理解、认可与支持,从而对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邢永生.高血压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关系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12,22(10):2.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恶性肿瘤,男女老幼皆可发生,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死去的人将给活着的人留下不可弥补的阴影。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系统功能不平衡和重大的精神刺激以及机体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乐观、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活力,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好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癌症患者心理变化的规律,将有助于开展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般癌症患者,在对癌症做出确切诊断后,其心理状态基本上是循以下规律进行发展转变的。

心理特点

否认逃避期:这是许多癌症病人得知癌症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也都曾用否认的办法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很强的要生存下去的意愿,所以当患者听到自己得了无异于死亡的癌症时,一时间是很难接受的。他们不相信,怀疑和否认医生对他作出的诊断,为加强自己的否决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期证实自己的想法。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提及自己患的病与癌症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乐观、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

恐惧愤怒期:当癌症病人一旦跨过否认阶段,接受了癌症的事实,紧接着就会出现恐惧感,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很快就会离开亲人,离开世界去死。加之癌症病人集中在一起,看到的是消瘦、晦暗、苍白面容,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听到的是痛苦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均会给病人带来紧张、恐惧心理,使心理负担加重,随之病人就会出现愤怒、愤恨、妒嫉的心境,一个人患了癌症后使他暂时或永远失去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娱乐,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并且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另外,在医院受到种种限制,做各种不喜欢的重复检查,及放疗、化疗。此期间任何事物都涂上一层不顺眼的颜色。患者不论接触到什么,都会触及心中怒火,总觉得自己委屈、冤枉,谁都对不起他,对他太不公平,以致对亲人、同事会变得突然不友善、语言苛刻,常常无故发脾气,或训斥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以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

悲观沮丧期:长时间的治疗、化疗、放疗,症状未见改善,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自觉生命已为时不远,产生悲观沮丧情绪,性格内向的病人抑郁、悲观尤为突出,对疾病以至生活失去信心,承受力下降,抱怨自己,感到自己给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幸,加之机体长期被疾病折磨,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因而消沉、恢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对一切都不寄希望,消极等待生命的终结。

绝望接受死亡期:随着病程延长,病情逐步的恶化,病人一直抱着可能恢复的希望已破灭,感到无比的绝望,很多患者在接受死亡这个事实时,对死亡还是感到非常的焦虑,特别的害怕。是因为对所患的癌症无可奈何才不得以接受死亡的,此时患者不再挣扎,不再存有任何希望,完全听命于眼前的事实,感到精疲力尽,兴趣与感受逐渐消失,甚至全无,喜欢独自一人,不再被外界打扰,平静的走完人生路。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对癌症病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要做好保护性的医疗制度,尽可能在不让病人知道自己真实病情的情况下,给予积极治疗,对于了解自己病情的病人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真诚的劝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了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恐惧患者采取保护性、分析性的心理护理,此时需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关心病人的疾苦,在护理操作中要注意病人安全、舒适,体贴病人,经常与患者交谈,向他们介绍饮食与营养,精神护理与生活规律,对疾病的作用及影响,交谈时,要注意态度诚恳、和蔼、耐心、平等,用良好的语言修养取得病人的信赖,主动介绍病室环境及周围的病友,把有关的情况、治疗效果及放疗、化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配合治疗的要求讲给病人,介绍疗效好的病例,并让家属陪伴病人,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情绪稳定,使之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使治疗方案能得以顺利实施。护理中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病人,让病人了解和相信护士的知识和能力,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个性和喜好、习惯,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尽量减轻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劝其正确对待人生和疾病、克服自卑感,保持短期的心理平衡,并与家属配合默契,使他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护理人员应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不可轻率的随意流露出对病人不利的言语和表情,而应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不要责怪病人,有时默默的陪病人静坐几分钟,就会使病人得到同情和安慰。在护理中通过各种渠道,激发他们对人生的热爱和生活的信心,使他们渴望生活,同时讲给他们疾病和意志是处于相互制约的,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中,意志坚强克服不利情绪干扰,可以使治疗贯彻始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延长其生命。

讨论

癌症患者在治疗、康复、生存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变化过程,大部分人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在心理上是一次重大打击,其心理活动贯穿于疾病全过程,它既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又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因此,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的心理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掌握癌症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用良好的态度、语言及护理知识理论向病人作出正确的解释和指导,及时纠正和解决患者的心理失衡,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使之配合临床治疗,有助康复,延长其生命。

参考文献

1赵慧,等.86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护理诊断分类及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2,27:6.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心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4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由于我科接收的都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如抑郁症患者,这就更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更多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了解病人的心态和心理需求。运用心理学技巧,积极影响病人的心态,更快的促进其康复。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抑郁症(Depression)是神经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由于患者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时间和护理人员相处且密切接住,因此护理人员能否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患者的需要,就在于护理人员能否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转变观念,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而对抑郁症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们对住院期间的抑郁症病人实施系统正规的心理护理做了浅表的分析。除了药物治疗外,科学及有效的护理对于抑郁症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抑郁症病人共8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领在20至50岁,经过临床表现特征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后确诊为抑郁症。护士长及全体护理人员对这一年我科入院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了解,确定了病员的心理和心理表现症状。

2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种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神志去影响病人而建立的。

2.1言语:言语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通过礼貌、诚恳自然、友好交谈,可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消极情况。如对心情不快的病人给与劝导、慰抚,使病人心情愉快,对疑虑的病人给与解释,解除其顾虑,对消极悲观的病人给与鼓励,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行动: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而护理人员的行动对病人有直接的影响。懒散、懈怠令人产生厌恶;轻佻、潦草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慌忙,冒失令人恐惧、疑虑。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轻柔、庄重、镇定、认真,从举止上可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2.3神情:在心理学上称为非语言流。护理人员要学会控制情绪,时时刻刻乐观、开朗、以此去感染病人,而切忌惊慌失措。神情可以在举动及目光中流露出来,特别应该注意。

2.4态度:包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自身的仪表、风度、姿态等。上述护理人员的言行神态对病人的心情有直接的影响。

2.5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家属亲友的言语举止常直接影响着病人,其良好情绪能给病人以安慰和支持;而其不良情绪则对病人是一个恶性刺激。护理人员应对家属亲友进行保护性医疗的宣传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绪可以影响病人,影响治疗,故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保持沉着、冷静,切不可行露于色,而宜于和颜悦色地给病人以安慰、鼓励。

2.6加强护理宣教。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着病人的行为和生理状态。护理人员除通过自己的言行、神态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外,还应加强护理宣教。

2.7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活动。优美舒适的环境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增进健康。

2.8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其生活制度,可以加速病人对医院环境的适应。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即可消除因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又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的娱乐、阅读等也可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

3合理使用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在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和环境调整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3.1支持性的心理护理贯穿于病人住院治疗的始终,重点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了解病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病人。主管护士每天必须至少10分钟时间接触病员,了解病患者估,以充分认识自己的病情变化,从而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当天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鼓励患者说出病情和痛苦,给与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对每个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给予预防性措施,让患者每天对自己的病情进行评

3.2接受现实,合理归因。针对早期的抑郁症患者多不愿接受患病的现实,部分病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痛苦和躯体不适,工作能力下降是由疾病所至,心理护理的重点是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患了病,所有的不适均由病所引起,通过每周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等,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以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3.3鼓励行为,带动情绪。结合每个病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制定生活作息时间,限制病人卧床和独居,尽量让患者自己照顾自己,鼓励病人适当的参加集体活动,如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治疗,运动训练等,转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

3.4重建认识,自我修正。通过与患者深刻的探讨,了解患者不合理的信念推理,化解死板的认知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反复的演示,并要求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经常的自我评价,以积极主动建设性的认知取消消极被动破坏性的认知。

3.5康复指导,功能恢复。患者出院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指导,向患者讲明巩固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事项,复诊的时间,家人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利于疗效巩固和心理社会的恢复。

3.7加强巡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的缺乏以及乐趣的丧失。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很高,自杀方式很隐蔽,而且特别不容易被发现。对严重抑郁的患者一定要严加防护,避免意外的发生。尤其在夜间值班的护士,更要多巡视病房,发现佯装入睡的病人,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一些异常举动及情绪的异常变化。如果病人不愿交流,可以向其他病友了解他近日的一些表现,以便掌握更多的信息。

3.8药物指导。抗抑郁药的应用,尤其是新一代抗抑郁药的出现,给抑郁症病人带来了希望。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有的抑郁症病人为了达到自杀的目的,还会在服药时藏药漏服,等攒够一定数量的药后再实施其自杀计划,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护士在为病人发药时,一定要看着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去,另外,病人出院后,也要嘱其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

4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4.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4.2与病人正式交谈前要了解病情,计划交谈的具体目的和内容,使谈话内容具有针对并使病人乐意接受。

4.3要求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如应用上述倾听、保证、支持心理治疗三原则,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对谈话的内容应表示出兴趣,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的处境和情感,使病人感到护士能理解其内心世界和感受,若非必要不要随意中断患者的谈话,交谈中要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和自然、放松的姿势,用平静、友好和接受的方式清楚、稳健、有序地交谈。谈话的声调宜温和、富有感染力,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逐步与病人建立持续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4.4接触交谈要尊重病人人格。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如果因病情注意不集中,处于焦虑、抑郁、愤怒,或病人对护士不信任时,不宜正式交谈。

4.5注意避免因言语暗示、解释含糊、指导失误等而造成医源性心理问题,不可议论病人的缺陷、不良预后和家事,对病人的谈话内容应保密。

4.6对非正式的谈话内容,不可表露厌烦、否定的对立情感,对病人的许诺要兑现,对于办不到的事应耐心解释,不可敷衍、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为病人进行任何治疗与护理均应告诉病人治疗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4.7重视非语言性沟通,因对思想、情感交流有重要作用。

5讨论

心理护理以临床护理实践为研究依据,促进了医患关系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心理护理干预可培养患者积极的心理对应能力,调整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心理护理通过向患者介绍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过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让患者消除服药的恐惧感,了解坚持定期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复诊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的提高直接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而复诊依从性的提高,为患者更加科学合理的院外维持治疗,提供了指导。因此,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临床和社会康复,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大力推广。

6结论

综上所述,从临床角度可看出,科学的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有利于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的康复。因此应加强宣教,将心理护理工作更多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判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0-223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急性重症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而急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占80%,突然发生脑卒中,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在发现病症时,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降低发病的风险,此外,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手段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论文,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起病2d以内, GCS≤8分;低氧血症或需要呼吸支持者;实施各种有创治疗手段者[2]。按照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5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43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1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按照传统的神经内科及神经内科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神经内外科医生及康复治疗师、专科护士共同协作下实施重症监护护理论文,具体操作为: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协助病人完成头颅CT检查,24h内(一般在6h内)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胸透、水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凝检查。必要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将重症脑卒中患者安置在卒中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高于38℃的患者即刻进行系统的降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脱水降颅内压处理龙源期刊。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卒中的康复治疗由卒中小组针对不同患者而进行,应着重于认知功能、耐力、社会适应力的恢复。患者入院24h常规进行理疗,每天30~60min。专业治疗每天20~40min,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健康教育及其他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定,每天评分一次,直至患者评分达到15分或出院。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4.52±1.25)分,对照组进行护理后,GCS评分为(12.55±6.48)分,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论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压疮

发生率

 

  观察组

56

1(1.8)

1(1.8)

2(3.6)

  对照组

56

2(3.6)

3(5.4)

4(7.2)

9(16.2)

  x2

 

 

 

  4.94

  P

 

 

 

重症病人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00-01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状之一,又称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主要是指有机体因肠道病毒而引发的手部、足部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粘膜疱疹或溃疡的临床症状。[1]主要发病人群为0-5岁的儿童,以三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且具有传染性强、感染严重、不易治愈等特点,为隐形传染疾病。其中,引发病症的病毒多达20多种,主要通过饮食、分泌物以及患病儿童所使用的毛巾、牙杯、玩具、奶具以及衣物等物品进行传播。发病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加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患儿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1-2012年间来我院就诊的50个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0-1岁之间的病例有12例;1-3岁之间的病例有21例;3-5岁之间的病例有17例。患病原因包括:12例肺炎、14例心肌炎、15例并发脑炎、其他病症9例。参与研究考察的病例均得到患儿本人或家属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在37.6℃-39.2℃之间。手部、足部均有水疱出现,部分患儿膝盖部位也出现了水疱症状;疱疹多集中在舌唇或牙齿周围以及口腔黏膜、咽峡部位;部分患儿于肛周、骶尾处出现臀部皮疹,并以炎性红晕和少量液体渗出为主要表象,经过一定时间后,出现溃疡。少数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

1.2护理方法

1.2.1隔离护理:基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为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速度快,传播性强等特点,所以一旦确诊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就要紧急隔离,切断传播、感染途径,以免产生区域性、广泛性疾病传播。隔离时间一般为从确诊后一直到患儿基本治愈为止,

依患儿自身病情恢复而定,大概在1-10d左右。患儿在隔离情况下,最好穿着软底的鞋袜,降低走动频率,以免患处再次出现感染。接触过患儿的医务人员以及家属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针对听诊器等治疗设备的消毒更是十分关键。同时,对于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装置容器等要经过严格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遏制病毒的再次传播。针对患儿的衣物以及物品首先要经过含氯消毒剂的浸泡或暴晒,采取消毒。患儿隔离的病房定期开窗通风,利用苍术、艾叶等药物的熏蒸达到空气消毒的作用,也可运用现代化的放射性仪器进行消毒,保证空气的清新和流通,促进患儿的恢复。[2]

1.2.2心理护理:由于患病的患者多数为幼儿或低龄儿童,所以在心理护理方面多从孩子心理的角度出发,考虑儿童患病的感受,设置良好的隔离环境,提供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书籍,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同时,针对患儿的患病程度,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病情较重的患儿,护理人员尽量安抚患儿卧床休息,促进患处的恢复,以免因随处走动影响患处的愈合,引发并发症。针对病情较轻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适当允许患儿进行小范围的活动,时间不宜较长。另外,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一些家长因患儿病症严重,心理负担较重,心烦气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治愈心情。适当同患儿家属讲解患儿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简单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缓解患儿家属的紧张焦虑心情,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

1.2.3生理护理

①皮肤护理:由于本组治疗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为了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要展开针对性的皮肤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几点注意事项:利用温水每天为患儿擦拭机体,擦拭过程中动作要尽量轻柔,并进行更衣,保证床位的舒适状态以及皮肤的清洁;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要注意要尽量避开患者手足上出现皮疹的位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患儿疱疹所引发的不良感染状况;定期为患儿修建指甲,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因皮肤瘙痒而随意抓挠,特殊情况下可以对患儿的双手进行包裹;针对臀部出现皮疹的患儿,要注意排泄物的处理,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同时对于患儿的局部皮肤位置可以适当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涂抹处理;对于患儿所出现的结痂情况要让其自行进行脱落,切勿出现护理人员强行撕脱的行为。

②口腔护理:患儿年龄小,经常出现因口腔疼痛而产生拒食、抗食的现象。所以在饮食之前,先对患儿的口腔进行处理,用温开水漱口或是用棉签进行口腔清洁。另外,漱口水尽量使用刺激性较弱的产品,以免患儿难以忍受。运用西瓜霜喷剂配合碘甘油的方法,可起到降低疼痛,促进愈合的作用。同时,利用维生素B2或维生素C也可起到预防细菌滋生,促进愈合的作用。

1.2.4饮食护理: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饮食多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实物为主,例如:粥、汤、牛奶等。饮食上尽量保持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多饮温水,促进机体的排毒、退热。同时,针对拒食、扛食或脱水严重的患儿,要辅助营养液或补液的治疗,防止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

1.2.5健康宣传: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责任护士制,在患者治疗期间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入院患者进行手足口病护理知识的宣传。定期组织手足口病的知识讲座,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手足口病的了解,充分掌握基础的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处理好隔离、心理、生理以及饮食上的关系,多洗手、多晒被,预防病菌感染。

2结果

用于临床试验观察的50病例中,均未出现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情况,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3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一项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护理方法多以隔离护理为主,辅助配合心理、生理、饮食以及健康宣传上的护理治疗,对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以及降低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中统计发现,用于临床试验观察的50病例中,在经过详细严格的临床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切断感染途径、降低传染范围,促进患处愈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大大减少了患儿的身体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冬梅,温冬娣,张秀梅.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