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2 15:51:24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1)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监管

前言

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涉及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遵循科学的自然规律,实现安全生产,创造社会财富,职工安全健康,生产力得到发展,另一种是违背自然规律,发生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生产力遭受破坏。结合我公司――一家从事民爆物品生产的企业,我感受着公司走科技兴安之路,感受着公司快速发展,从品种单一发展到品种齐全,从3条生产线扩展到6条生产线,从手工间断生产更新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人均生产能力以12个单位扩大到77个单位,公司二十年来实现安全生产平稳,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公司取得的安全生产良好业绩,完全得益于实施的科技兴安战略。

一、现代科学技术从多方面促进安全生产

我公司取得的安全生产成绩,简要地归纳起来,现代科学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安全生产。

1、利用先进技术,减少物质危险。

要实现民爆物品安全生产,控制物质的危险性是关键。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物质危险性,是搞好安全生产最为本质的手段。1997年我公司利用南京理工大学的膨化硝铵技术,将粉碎凸轮气流烘干工艺改变为膨化轮碾工艺,这一技术的利用,消除了高速凸轮机对硝铵猛烈撞击的危险,降低了工业炸药中的TNT含量,到1998年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成熟,工业炸药中完全实现不含TNT成分。采用新工艺,膨化硝酸铵半成品无雷管感度,火焰感度、摩擦感度、撞击感度以及毒性均得到大大降低,物质的本质安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采用先进设备,提高本质安全。

设备安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先进设备,能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比如说,乳化炸药生产过程最危险最核心的是制乳敏化过程。通过将乳化机、冷却机、敏化机的更新改造,实现乳化机设备内含乳胶基质量由200kg减少到约3kg,冷却工序乳胶基质量由2000t变为现在0.1t存量,制乳机转速由3000r/min降低到1500r/min,再降低到800r/min,对基质实现高线速度剪切向低线速度剪切,制乳冷却过程由贮压密闭式改为常压敞开式。在半成品输送过程,原来是堆积集中传送、具有殉爆可能,现在改为平铺不传爆的钢带或皮带输送。这些都是充分利用现代乳化、爆炸临界直径理论等技术,减少危险物质量,降低摩擦剪切速度,消除压力等危险因素,提高本质安全。

3、优化生产工艺,将少危险因素。

利用与硝酸铵生产企业较近的地缘优势,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液态硝酸铵保温条件下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储存的难题,将硝酸铵生产企业未结晶的浓硝酸铵高温溶液,采用保温专用输送槽车实现长距离输送,送到炸药生产线直接用于工业炸药生产,消除了硝酸铵破碎和熔化的生产环节,将少了危险因素。

4、发展自动控制,减少人员危险。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大力发展自动控制,减少危险工序的生产作业人员,就是减少了人员的风险,促进安全生产。我司将2头天平式装药机改为6头气动装药机,现在又改为10头自动装药机,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提高了劳动效率;膨化硝酸铵混药抛弃轮碾工艺,引进连续混药生产技术,采用锥型预混器和双螺旋混药。混药生产由间断生产转为了连续生产,也是减少了生产人员;2003年为扩大生产能力,对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线进行了整体改造,在国内首次采用了空心桨叶凉药、悬挂式自动送料小车技术,同时膨混工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温度、压力、流量、物料实现自动采集,自动按工艺调整参数。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危险征兆时,通过安全连锁和自动控制,采取制动措施保障安全;采用自动包装技术,将产品送到防护土堤外,减少了在线危险品存量,以而实现了整条生产线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生产人员。通过自动控制和技术改造,公司生产能力由8000吨/年提升到20000吨/年,生产人员由原来的350人减少到现在的120人。

5、利用视频监控,强化监管手段。

视频监控是目前广泛运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对生产线的关键工序和主要危险源点设置视频监控点,使安全监管人员及时没到生产现场,也能实现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违章行为和违规现象保存影像记录,提供监管处罚的依据,从而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自律遵规的自觉性,强化安全监管的力量。当发生事故时,视频监控记录也是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的提供技术支撑。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运用

有感于我公司实施科技兴安路线的切身体会,我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运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科学技术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技术支撑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只有把安全工作重心放在事前预防上,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改进工艺装配以及管理水平,以技术手段提高本质安全,将安全生产从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2、现代科学技术是加强安全监管的主要途径

事前预防是根本,但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是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中,过程控制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加强安全过程监控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加强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料位,特别是民爆物品生产过程的断水、断料或摩擦、振动监控。就如煤矿企业巷道内瓦斯浓度检测,也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监控的一个典型。

3、现代科学技术是开展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

事故处理是安全管理事后环节,是亡羊补牢的一种补救措施,也是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客观地分析事故原因,准确地界定事故责任,科学的制订防范措施是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要做好这些环节,只靠询问现场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还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说服力和权威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客观、准确地开展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如2006年山东某铵梯炸药生产线和安徽某乳化炸药生产线爆炸事故、2010年青海某膨化硝铵混碾机发生爆燃事故,就是利用现场视频监控和生产过程流量、转速、温度、断水等自动控制记录为事故调查提供了科学、有力依据。

三、安全生产工作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几点看法

1、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活动,归根到底是通过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与自然更加适应、更加和谐,都是为了生活更富裕、更安康、更长寿。这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出发点、立足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德,真正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这也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推进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遵循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安全科技事业始终遵守的基本原则。

2、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安全资金的投入做保障。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于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安全资金投入为物质支持。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能力,也就必须为安全付出成本。我公司安全成绩的取得,那是多年以来坚持安全投入的结果。然而还有很多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较大,安全隐患无资金整改,监管手段跟不上安全管理的要求,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应落实安全资金投入制度,国家应建立多渠道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和相应的法规,保障安全科学技术的运用,这才能有效推进安全生产水平,取得安全效益。

3、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注重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然而把他运用于安全生产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安全技术与专业人才把科学技术与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安全生产力。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出现师资队伍流散,安全工程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滑坡的状态。另一方面是把科学技术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需要大批人才,在生产一线真正需要安全专业人才紧缺。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应引起企业、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视。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2)

关键词安全工程;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群

1特色方向课程群结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的设置是基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在保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体现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的特色课程群。该课程群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科学前沿,比较完整地提供了一条特有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技能的平台[4-6]。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依次由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业余科研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和专业选修课“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作为农业大国,在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同时,学生获得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现状及生产管理手段的知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而“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管理”正是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学生开设的一门辅助课程;实验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实习课程由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组成;业余科研包含学生独立自主申请科创实验项目和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两大部分。

2实践技术

从由浅入深、理论到实践的技术角度分析,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以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理论为基础设置不同深度的实践课程,针对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实验技术方法教学。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业余科研3个层次。1)实验课程为60学时的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第5学期开课,实验内容分成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农产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基础技术3个单元,设置了滴定法操作、样品前处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微生物菌落测定在内的13个实验内容[7],训练学生针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8-9]。2)实习课程是1周的教学实习、3周的生产实习和12周的毕业实习,依次为第5、7、8学期开课。教学实习围绕农业与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教学内容,实地参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输送基地、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等机构,让学生熟悉生产实践流程。生产实习是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实习3周,进一步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毕业实习则是要求学生进入到实习机构,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选题和开展12周的实验,通过实践完成毕业论文。3)业余科研分为自主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和依托性教师科研项目。与其他实践课程不同,业余科研主要以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为对象,不单独设置课程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和课题方向。自主性创新实验项目要求学生从课题选择、项目申请书撰写、申报立项、中期答辩、项目结题全程独立完成,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依托性教师科研项目,则是学生与指导老师双向选择,择优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并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通过3个层次的锻炼,学生从常规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基础和经典检测技术实验,到生产实践单位参观、实习,再到独立自主或参与性的完成相关项目,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见解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和后期科研深造中。

3教学手段

为了实现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的教学效果,建设“理论课—实验课—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科研项目”的完整过程和有深度的课程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针对不同过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10-12]。理论课以教师主讲和学生单元讨论的形式教学,闭卷考核。实验课内容丰富,以计量认证标准教学,针对农产品样品前处理、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固有有害成分等方面开设对应的检测方法、手段和技术,以12个小组实验+1个独立考核实验的形式教学,小组实验要求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的固定小组,协作完成前12个内容的实验,独立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程时间内单独完成1个实验,在此过程中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实验课总成绩由小组实验占60%和独立实验占40%组成。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进入农产品生产基地、运输基地、省/市级地方农产品检测部门机构进行短期的实地作业参观和考察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课堂融入社会生产中,赋予学生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以现场答疑和撰写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查。科研项目包含学生自主立项和参与教师团队项目,分别由立项部门和指导教师单独对参与学生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结题等形式的考核及反馈。

4农产品安全动态

为加深学生理解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农产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及发展动态,在特色课程群的应用过程中,针对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专业课程任课老师以及业余科研指导老师会从植物源性农产品和动物源性农产品两大范畴中选定追踪目标,从社会热点、新闻动态、前沿科技等方面,查阅文献资料,以两种形式检验学生对动态的掌握情况。其一,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做PPT演讲报告;其二,个人或团队分主题撰写农产品安全动态报告论文。通过这些形式辅助学生获得农产品安全动态信息,分享和追踪前沿信息。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3)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转贴于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4)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部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部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5)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6)

关键词 机电安全技术 现状发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一体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安全技术 ”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概述

机电安全技术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安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安全技术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安全技术系统或机电安全技术产品。

二、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

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安全技术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安全技术,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安全技术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安全技术和微机电安全技术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安全技术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安全技术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二)发展的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标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

(三)发展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安全技术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的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安全技术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安全技术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五)发展的环保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六)发展的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安全技术和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来。

总之,机电安全技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篇(7)

[摘要]简要回顾了安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对安全科学特点及研究对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全科学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在对建构安全科学体系及其相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安全科学体系建构高等教育

ProbeintoSome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SafetyDisciplineSystem

QUFang,Assoc.Prof.ZhangYingjun,Prof.LinBoquan,Prof.

(1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2ChinalnstituteofMetrology) Abstract:Thehistoryofsafetyscienceisbrieflyreviewed.After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andresearchfieldsofsafetyscience,thechallengesfacedbysafetyscience,higheducationundermarketeconomyandtalenttrainingareprobeinto.Anelementalframeworkofsafetydisciplineisputforwardbasedontheanalysisofrelevant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safetydisciplinesystem.

Keywords:SafetyscienceSystemEstablishmentHigheducation

1.引言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在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清楚地看到安全科学面临的诸多挑战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安全科学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安全科学建设中一个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试图对安全科学及其学科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粗浅探讨,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能展开深入研究,以促进安全科学健康发展。

2.安全科学的形成

安全这一概念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本能地学会了利用大自然并尽可能地避免各种灾难,形成了原始的安全观和防灾方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逐渐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条件,发明和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设备,修建了大量的人们需要的人造工程项目;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机械设备的大量使用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各种自然灾害和伤亡事故在数量和规模上也急聚上升。为了消除各种危害,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或其他意外伤害事故的可能出现,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事故教训中总结出了各种预防措施,以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这就形成了传统的安全工作方法和安全理念。

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0年,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质财富空前丰富。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对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极不适应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安全状况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而发生根本的好转,重大灾难性事故时有发生,出现了安全工作状况和现代化生产极不协调的严重局面,从而迫使人们对安全问题重新认识,对安全的本质、安全本身的内在规律、事故或灾害产生的机理、发展过程、传递方式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深入的研究。

这种探索和研究已突破了传统行业安全的框架和安全技术的范畴,它是以传统的安全工作方法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新的角度、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来研究安全问题,是对安全问题理性的思考,这种研究和思考为安全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0年6月在德国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1stWorldCongressonSafetyScience)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将自己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安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以及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因此,安全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而安全科学的产生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与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们正负两方面影响密切相关,它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文明提出的必然要求。

3.安全科学的特点及研究对象

虽然人们已经将安全问题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但毕竟这门科学的兴起只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安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交叉性和潜隐性,要给这门新兴的学科下一个准确、全面和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困难的,况且安全科学的研究范畴、它的内涵和外延还正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但总的来说可以认为: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安全技术本身)为基础,研究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消除及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保证人员的身心健康、财产和设备免受损失,环境不受危害。具体地讲安全科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全部范围,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也就是传统的行业安全;生活活动则是指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安全,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避灾等内容。

(2)安全科学研究的目的首先是确保人员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即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这是安全的核心;其次要保证设备、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3)安全科学的研究应该是围绕着其研究目的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不仅要研究由于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各种事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防范措施,而且还涉及如何减少和避免由于技术的使用而造成的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如由于矿井开采而造成的地表沉降问题)。它不包括类似火山爆发、地震、普通疾病等纯自然因素所产生的危害。

(4)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安全科学的哲学思想(包括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即应用现有基础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研究安全问题自身的规律以及灾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安全工程技术,即将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具体的工程技术相结合,来解决工程领域中独特的安全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全科学和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类似,具有跨门类、多学科、综合性、横断性和交叉性的特点。

4.安全科学体系及其相关问题

4.1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的几个问题

如上所述,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安全本质、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以及有效防治灾害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既不是传统的劳动保护,更不是散布于各行业中安全技术的简单拼凑,而是集科学、技术及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具有特定的目的性、整体的综合性和复杂的系统性,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学科门类的交叉科学。安全科学体系不仅应反映该学科的上述特点,而且要反映现实的需要。

4.1.1安全科学体系的建构必须强调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

科学基础理论是一门科学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其整个科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基础理论的突破往往能带来工程技术革命性的变革。任何科学基础理论的形成无外乎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从实践到理论,即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获取了对某一事物大量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找出反映该事物本质的规律,并应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加以提炼和升华,得到本门科学的基础理论。其二是从理论到实践,即首先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根据人们对事物已有的认识,提出某些最基本的假设或者公理作为该门科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形成其科学体系。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基础理论的最终形成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该门科学的基石。

近20年来,安全技术的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没有大的突破。这种现象似乎说明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安全基础理论的支持,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情况正好相反。安全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正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应用了安全基础理论的结果,只不过是目前这些理论有很大一部分仍游离于各个纵向运用领域之中,表现为分散状态,而一旦将其归纳总结,上升为基础理论,它对于安全科学的发展就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末过于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内的应用。系统工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安全领域开始应用,受到了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迅速在机械、化工、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将这些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成果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和升华就逐渐地形成了安全系统工程。虽然今天的安全系统工程还不成熟,但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已在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中普遍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但是纵观安全科学的科学体系,目前为数不多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而得到的,并且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安全科学自身的假设(假说)或者公理则更少。因此,在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必须强调其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以使有更多的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4.1.2安全科学体系的建构既要注意安全科学的特点和完整性,又不能完全脱离目前其发展的现状,并且要注意学科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科学学的研究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在横向上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军事科学和文艺理论九个门类。每个学科在纵向上有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4个层次。将上述思想应用于安全科学体系的纵向分层:

①哲学层次是安全哲学,即安全观,是对安全问题总的看法和方法论;

②基础科学层次是安全学,它研究安全的基础理论、揭示安全普遍规律;

③技术科学层次是安全工程学,它为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理论基础,并将工程技术升华为理论认识;

④工程技术层次是安全工程,即直接实现或服务于安全的工程技术方法。这4个层次互为基础,下一层为上一层的形成提供素材,是土一层的基础;而上一层是下一层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又反过来作为下一层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

从安全科学目前的情况看,它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相应地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但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科学层次上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层次上成形的东西还很少。此外,在很多方面,安全技术科学和安全工程技术相互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笔者认为任何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其发展的过程,安全科学也不例外,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提高,逐渐得到发展和充实。所以,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不能也没有必要特别强调安全科学体系的完美,重要的是所建构的框架要有利于丰富安全科学的内容,对安全科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利于推动安全科学的健康发展。

4.1.3安全科学体系的建构既要注重安全科学自身的独立性,又要注意与其他科学的渗透和交融

任何一门科学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是因为该科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科学的研究对象。笔者认为,在建构安全科学体系时,有必要对其研究范围有一个大体的限定。安全和灾害是相对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对象。如前所述,安全科学是研究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其目的是保证人员的身心健康、财产及设备免受损失、环境不受危害。也就是说,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安全和防灾减灾。例如,对于火灾的研究,安全科学主要研究城市火灾、工业火灾等由于技术使用引起的火灾,而对于由于自然因素(如雷电)引起的树林火灾就不是安全科学研究的范围。又如,职业病属于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而一般的疾病却超出了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对安全科学的研究范围之所以限定在技术危害(事故)的范围内,是由于安全科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决定的,同时,也有利于使其区别于其他科学。

在强调安全科学独立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即相互交叉和渗透。安全科学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科学的成就,以便加速其自身的发展。

4.1.4安全科学体系的建构要有利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安全专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安全工作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已有近5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与安全有关的专业,从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上看大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安全科学知识体系为主,结合某种生产行业的科学知识为客体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以安全科学技术为主,行业技术知识为辅的知识结构体系;

另一种则是以行业科学知识为主,安全科学技术为辅的知识结构体系。

虽然人们早就认识到前一种知识体系对于培养安全技术专业人才更为有利,是安全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后一种体系应逐步向前一种体系过渡,即从行业安全转向大安全,但如何实现这种安全专业教学内容的平稳过渡,以及如何完善以安全知识为主体的知识体系结构却一直困扰着许多从事安全教育的工作者。

一些以行业安全为主的院校,将原来本专业有关课程删掉,新开了许多从其他行业领域拼凑起来的有关安全的课程,形成所谓“拼盘式”的教学计划,按此培养的学生既没有掌握原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对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似懂非懂,很难满足社会对安全人才的要求。

虽然学科的出现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但是社会需求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坚持以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安全科学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我国目前安全类专业的设置来看主要集中在安全工程、安全管理以及职业卫生保健等领域,显然,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全面开放对安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保险业为例,随着国外保险金融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前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建筑(如大型商场、娱乐中心)以及多事故行业(如矿山开采)等将成为新的承保对象。要对它们承保,首先要对其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保险费;而在理赔时,必须对事故及其损失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以此作为赔付金的依据。上述这些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安全科技人员的直接参与。除此之外,在市场规范化的过程中,交通、消防、建筑等安全事故多发领域,对安全人才的需求也会大量增加。

因此,要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对安全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放宽视野,在安全类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充实和拓宽,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安全人才的培养在质量和数量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4.2安全科学体系框架

综上所述,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安全科学进行纵向科学分类和横向理论分层,笔者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将安全科学在纵向上分成8个学科,在横向上分成4个理论层次。在基础科学层次上并列地给出了自然科学等7个学科门类,主要反映了安全科学是以基础科学为基础,综合应用了其他学科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科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横断性的特点。

在此还应该指出,在安全科学体系中,各分支学科以及各层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科发展较早,日趋成熟,其内容也比较具体。而有的则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内涵、外延及研究内容尚待明确。此外,还应该强调安全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型的体系,随着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升华,还一定会有更多学科出现,笔者列出的仅是作者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安全科技界有关人士的兴趣,促进此方面的研究工作,以进一步丰富安全科学的内容,促进整个安全科学体系建设的完善。

5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科学体系的作用是为人们自觉地进行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宏观上的指导,它在安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目前而言,安全科学本身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安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相对还比较年轻;其次是从事此方面研究的人员不多,特别缺乏对安全科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所以,安全科学要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不仅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财力上的支持,更有赖于安全科学领域内的广大科技人员作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是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参与。笔者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对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的重视,推动安全科学的健康发展,以适应21世纪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安全科学提出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续琨.安全科学:一个新兴的交差门类.科学学研究,2002(4):367-372

2吴超.论建立我国安全管理硕士教育制度.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9):41-45

3吴穹.中国安全专业教育的现状及拓展方向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1):61-65

4叶鹰,金玮,科学学的基本规律探讨.科学学研究,2000(2):16-18

5吴宗之.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1):1-5

6水承.冯长根,李红霞,常心坦.对安全科学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煤炭学报,1999(6):663--667“”版权所有

7徐德蜀.科学、文化与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拓宽.科学学研究,1998(3):26-34

8徐德蜀,金磊,罗云,关于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建设的研究.劳动安全与健康,1998(12):30-32

9张宝纯,刘潜.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6(增刊):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