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6 10:11:03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1)

关键词 疾病谱单病种排序构成比

临床资料

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初步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对病种按疾病分类系统、排列前三的单病种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按疾病分类结果:门诊患者前三位以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第八。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为主;循环系统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NOS为主;消化系统以胃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肠炎为主。见表1。

表1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前十位疾病顺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呼吸系统3156638.57%循环系统1325216.19%消化系统1213814.83%肌肉骨骼系统和

结缔组织疾病829910.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9737.30%临床与实验异常

不类于他处者26713.2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7072.0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481.65%神经系统疾病10511.28%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0281.26%

门诊患者单病种构成分析:门诊患者前三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发病率分别为4%、3%、2%。见表2。

表2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排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上呼吸道感染1816722.20%感冒885410.81%胃炎44295.41%高血压41995.13%腰痛NOS26843.28%附件炎(输卵管

和卵巢炎)26203.20%低血压NOS22982.81%慢性胃炎21232.59%冠心病21002.57%关节炎NOS17682.16%

单病种排列前三位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年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主要患者为0~5岁儿童,胃炎主要分布于45岁以上年龄段。见表3。

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性别差异分析:上呼吸道感染男性居多,低血压女性居多,其余各病男性稍多。见表4。

表4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

疾病性别差异

疾病分类系统总计构成比(%)男女上呼吸道感染1816765.7934.21感冒885453.5746.43胃炎442956.4843.52高血压419953.6046.40腰痛NOS268453.5446.46输卵管和卵巢炎26200.00100.00低血压NOS229840.7659.24慢性胃炎212351.5148.49冠心病210048.4551.55关节炎NOS176852.1347.87

讨论

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是清水县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7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小孩老人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预防[2],老年人还要注意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医疗机构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建立专科特色、引进人才方面,针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建立专业性较强、技术力量较高的人才梯队,加强宣教工作,健全体检机制,做到预防在先,防治结合。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研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诊治水平,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是保障身体健康、提高人类寿命的主要环节。

性别构成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清水县人口性别构成比男性较大、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较大等有关。因此,要重视男性青壮年的卫生保健,严格执行各种危险性职业的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建议他们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

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也日渐增多。在考虑对疾病治疗同时,重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到达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儿童患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学校及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卫生习惯,鼓励儿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本文为了解清水县2011年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掌握门诊患者疾病年龄构成、疾病谱构成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81847人次资料,采用L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发现,疾病分类系统前三位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发病占全年疾病的69.59%;单病种前三位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前十位累计占全年疾病的58.00%。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3]。

参考文献

1清水县统计局.2011年清水县户数和人口[R].清水县年鉴,2011:41—41.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2)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2013年,国内关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其肺炎、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肺结核等等疾病的就诊指南已经广为人知,现将2013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为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的儿科呼吸系统的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有效的应对措施。

2结果

通过分析,最终决定在肺炎、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肺结核、哮喘、肺间质性疾病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3讨论

3.1肺炎 肺炎在儿童中发病的概率较高,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组链球菌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对其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过,SARS在我国流行后,我国开始深入研究冠状病毒,特别是对病毒的研究更加的多见,有学者通过研究北京周边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发现其中有病毒NL63基因,这一研究表明儿童呼吸道感染和病毒NL63基因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1]。同时,禽流感病毒肺炎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此病毒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和经验积累。有密切接触史,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高热、剧烈咳嗽、肺部显著变化的儿科患者就要诊断是否为禽流感病毒肺炎。由于以往甲型流感病毒较为普遍,研究人员主要对甲型流感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支原体、衣原体也逐渐的在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被发现,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支原体、衣原体可以感染呼吸道。这些年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儿童病患中存在性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对于这一点,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2]。

3.2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是非常多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哮喘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的原因会导致气道狭窄。临床上,很容易把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等等的各类疾病判断成是哮喘,所以,对于诊断哮喘,需要明确的知道病因。婴幼儿反复哮喘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呼吸道病毒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健全[3]。一般来说,针对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是比较难以定夺的,因为比较复杂,所以,在病因的诊断中,哮喘患者接受治疗时候的反应,以及是否是阳性家族过敏史,这些因素是区别哮喘和非哮喘的一个可参考的因素。

3.3肺结核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的传染病,其原因多由于感染了结核杆菌,这些年,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依照有关资料显示,3个人就有可能有1个人患上结核,如果人体遇到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更加容易患上该疾病。儿童的年纪比较小,不够注意个人的卫生,比如,不勤洗手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感染疾病的概率。儿童在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到结核杆菌。针对儿童肺结核患者,要提高治疗的效果,一定要使用正规、联合的治疗用药方法,治疗的时间通常要达到6个月,肺结核治疗药物对于儿童肝脏的副作用较大,所以在用药的期间一定要注意检查儿童的肝脏情况,一旦发生肝脏异常,就要停止用药。同时,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哮喘 小儿哮喘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经常是由于微生物的感染、生活习惯、吸入气体等等的原因导致哮喘的发生,随着物化吸入治疗研究的深入,该疾病治愈的概率也得到了提高,死亡率大大降低[4]。

3.5肺间质性疾病 间质性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按解剖来进行分类的话,算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从发病率来看,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病死率也比较高,对于患病比较轻的患者能够存活3~5年,如果发病比较迅速,有可能在六个月内就出现肺广泛纤维化,从而导致死亡。通过统计分析,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在攀升,导致感染的因素是微生物感染、药物、吸入粉尘、大气污染,同时,有可能会出现继发结缔组织类的病症。国内对儿童肺间质性疾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对该类疾病,要多家单位、多学科的联合起来研究和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和成人呼吸科进行联合研究,从而深入分析儿科肺间质性疾病的分类、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4结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今后的医学发展中,要对儿科呼吸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体系,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再历.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03.

[2]李静,陈正贤,王首红,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3,04:12-14.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3)

关键词:住院患儿;呼吸系统疾病;疾病谱;研究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多发病。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是儿童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虽然全球针对肺炎已经研究出疫苗和抗生素,但是全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1年内的372 例住院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资料,利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研究。

1.2调查方法 首先将我院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病历,检出年龄在0~14岁的儿童。然后按照疾病分类及疾病名称以ICD编码为标准。

1.3统计分析 利用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按第一出院诊断疾病进行统计)及 SPSS STATISTIC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我院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的基本情况 1 年期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总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始终高于女性患者,约为女性的 1.8 倍。

2.2我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不同年龄组构成分析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以婴儿和幼儿居多,分别占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住院人数的39.5%和 48.6%。

2.3我院儿内科住院患儿不同年龄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构成(见表1)。

2.4我院儿科呼吸系统住院患儿病种构成分析 肺炎所占比例排首位,其次是毛细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到第3位,其下依次顺位是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35 例,占所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 0.15%。

2.51 年我院儿内科呼吸系统住院患儿病种及顺位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例数逐年增多,呈现上升趋势。当中肺炎均排在首位,其次为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例数从各年度变化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例数从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无显著变化。

2.6 1 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季节分布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冬、春季多见。

2.7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地区分布情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城市比例多于农村。

3 讨论

根据以上情况得出,我院收治住院患儿人数有一个逐步升高的状态,体现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对比较稳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影响在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婴幼儿这2个阶段,发病的季节体现在春季和冬季。据统计,在我院收治的患儿中,婴幼儿肺炎排在第1位。排在第2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位。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内支气管哮喘是排名第5位。儿童免疫力低下,容易被呼吸系统疾病侵袭。因此,研究儿童住院情况的特征和规律,可以为科学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状况下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作为参考。

4 结论

在观察研究中得出,我院近1年的收治住院患儿人数有一个逐步升高的状态,体现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对比较稳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影响在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婴幼儿这2个阶段,发病的季节体现在春季和冬季。据统计,在我院收治的患儿中,婴幼儿肺炎排在第1位[1-3]。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 杨平. 二甲医院 3 年儿科住院患者统计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 7(4):131-132.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4)

关键词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发病因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45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通过对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儿与42例正常儿童的身体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存在有关,与身体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部分患儿多为早产儿和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及营养不良,大部分存在着基础疾病,同时与居住环境及过敏体质有关。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营养不良,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产前产后的综合因素等,所以对该病的预防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通过对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儿与42例正常儿童的身体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存在有关,与身体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这部分患儿多为早产儿和母亲生育年龄偏大,及营养不良,大部分存在着基础疾病,同时与居住环境及过敏体质有关。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营养不良,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产前产后的综合因素等,所以对该病的预防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4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年龄均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观察组患儿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06~2009年收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4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年龄均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观察组患儿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两组儿童在年龄上无明显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查方法:对两组小儿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登记有无基础疾病,询问病史,记录母孕年龄及孕期情况、出生时有无早产、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有无疾病治疗不规范史等。

检查方法:对两组小儿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登记有无基础疾病,询问病史,记录母孕年龄及孕期情况、出生时有无早产、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有无疾病治疗不规范史等。

结 果

结 果

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有关系,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有关系,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讨 论

通过上述两组儿童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上述几种因素均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现就其因果关系分析如下。

通过上述两组儿童血液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母亲生育年龄、是否早产、有无基础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以上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上述几种因素均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现就其因果关系分析如下。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营养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贫血等,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营养不良,可能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贫血等,导致儿童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基础疾病:观察组4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31例(73.81%);而对照组仅有2例(4.76%)。充分说明基础疾病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等。因基础疾病的存在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对小儿基础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预防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基础疾病:观察组42例患儿中有基础疾病31例(73.81%);而对照组仅有2例(4.76%)。充分说明基础疾病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等。因基础疾病的存在导致患儿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对小儿基础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预防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42例患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当血液中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清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影响身体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能力,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液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可以看出观察组42例患儿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血液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导致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当血液中微量元素不足时,会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清除病原及过敏颗粒的能力,影响身体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能力,容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早产及母亲生育年龄偏大:通过对两组儿童母亲生育年龄及是否早产的调查,可以看出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母亲生育12例(28.57%);早产11例(26.19%);而对照组仅有3例(7.14%)和2例(4.76%)。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早产儿由于在孕期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早产儿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足月产儿[3]。

早产及母亲生育年龄偏大:通过对两组儿童母亲生育年龄及是否早产的调查,可以看出观察组年龄>35岁的母亲生育12例(28.57%);早产11例(26.19%);而对照组仅有3例(7.14%)和2例(4.76%)。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早产儿由于在孕期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早产儿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足月产儿[3]。

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污染、大汽污染、水污染等都可直接影响儿童肺的换气功能,也是造成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另外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很多,在控制上首先要强调优生优育;其次对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应及早诊治;第三控制环境污染是保持儿童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除上述因素外,环境污染、大汽污染、水污染等都可直接影响儿童肺的换气功能,也是造成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另外抗生素的滥用,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很多,在控制上首先要强调优生优育;其次对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应及早诊治;第三控制环境污染是保持儿童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梓荆,盛锦云,王运芳,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

1 张梓荆,盛锦云,王运芳,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40.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3 王业军,顾华丽,阿爽,王丽燕.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8,12(6):514-517.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73-02

【关键词】 门诊医疗;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最关键时期,身体健康尤为重要。为了解学生因病就诊情况,笔者对杭州第四中学高中生2004学年门诊就诊情况进行了统计,现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杭州第四中学分校2004学年在校高中学生共计1 900名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生912名,女生988名。

1.2 方法 对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校医务室就诊的学生门诊记录进行分析(2,7,8月由于学生寒暑假而未记入统计)。将门诊疾病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痛经、外伤及其他疾病(精神疾患、神经系统疾病、五官及口腔疾病等)5类,逐月进行统计,并分别计算各类疾病的就诊人次数和相对比例。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结果表明,1 900名在校学生中共有1 614人次因病就诊,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共593人次,占患病总人次的36.74%,主要表现为胃痛、胃胀、返酸、恶心、呕吐、腹泻等;呼吸系统疾病共396人次,占24.54%,以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痛经共279人次,占17.29%,表现为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伴腰酸、恶心、呕吐等;外伤共279人次,占17.29%,以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关节挫伤等为主;其他疾病(精神疾患、神经系统疾病、五官口腔疾病等)67人次,占4.15%。

2.2 学生常见门诊疾病时间构成 表1表明,呼吸系统疾病在3-4月明显较高,消化系统疾病在9-10月就诊最多,痛经及其他类疾病发病与季节无明显关系,外伤在9-10月较高,这与10月份学校召开运动会有关。

2.3 不同性别学生各类门诊疾病构成 消化系统疾病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1),这与多数女生偏食、挑食,为追求形体美不科学地节食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这与女生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身体抵抗力差有关;外伤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1,P<0.01),与男生好动、好胜、不受纪律约束、自控能力差、不太遵守规则、不按要求练习等有关[1];其他类疾病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消化系统疾病在疾病顺位中位居第1位,且9,10月份就诊人次最多,女生高于男生,其原因主要有:(1)杭州市9,10月份天气渐转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而使“胃病”易在秋凉时复发;(2)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进食不规律、不定量,一些女生不吃早餐,挑食、偏食等,易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排空时间延长,胃酸分泌过多对胃粘膜直接造成损伤[2];(3)过度疲劳、吃饭时生闷气、考前紧张、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胃肠道健康[3]。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以3,4月份较高。原因有:(1)杭州市3,4月份天气多变,温差大,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引发“感冒”;(2)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学生缺乏预防保健常识[4],也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外伤以体育课、活动课运动中伤害为主。损伤原因主要是过多进行跑、跳、力量对抗等训练,使局部肌肉和关节部位负担过重;其次由于运动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不够,身体协调性差,因而易发运动损伤。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6)

【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72-01

野外驻训是提高部队素质、保障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但在驻训期间,戈壁滩特殊的环境特点,使得各种疾病易发,给驻训期间的防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解戈壁滩驻训部队官兵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特点,我们于2010年5月初~2010年7月初对某部264例戈壁滩驻训官兵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期选择驻地某部官兵236例作为对照研究。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研究组某部戈壁滩驻训部队官兵264例,均为男性;年龄18~46岁。对照组某部驻地官兵236例,均为男性;年龄17~47岁。

1.2 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1]对驻地官兵和戈壁滩驻训官兵的发病率、疾病构成情况及时间分布特点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戈壁滩驻训官兵共发病197例,其发病率为74.6%;驻地官兵发病128例,其发病率为54.2%,两组差异性显著(P

2.2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情况驻训官兵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前3位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变应性鼻炎42.8%、急性鼻咽炎[感冒]28.9%和慢性咽炎11.7%;驻地官兵发病前3位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鼻咽炎[感冒]28.5%、变应性鼻炎27.8%、

扁桃体炎8.6%。两组病种分布差异较大。

2.3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间分布特点驻训官兵和驻地官兵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在整个调查时间内呈下降趋势,在第1周驻训官兵有1个小高峰,为7.3%;驻地官兵没有出现发病高峰。

2.4 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分布驻训干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为33.7%,士官为32.6%,义务兵为33.7%;驻地干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为32.4%,士官为32.8%,义务兵为34.8%。两组官兵间发病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戈壁滩驻训期间呼吸系统发病率为78.8%,高于驻地官兵发病率54.2%,提示做好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工作是整个戈壁滩驻训期间的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从呼吸系统疾病时间分布特点来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在开训后第1周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为7.3%;驻地官兵没有出现发病高峰。其原因可能是,戈壁滩驻训初期,处于春未夏初,沙尘天气多,空气干燥,昼夜气候变化剧烈,是各种呼吸道传播病的高发期[2]。这也可能生活环境改变、训练强度加大造成生理和心理不适,因而出现第1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小高峰。驻地官兵训练、生活有规律性,生活、训练条件也好于戈壁滩驻训官兵,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戈壁滩驻训官兵低。此外,野外驻训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卫生状况比一般人群和平时军人差,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3],这也是驻训官兵发病重要的心理因素。

调查发现,两组官兵呼吸系统疾病病种差异较大,驻训官兵AR发病率、慢性咽炎较驻地官兵高,急性鼻咽炎[感冒]差异不明显。两组官兵AR发病率较高,分别占呼吸系统疾病的42.8%和27.8%。5~7月份,风沙大,空气中粉尘和过敏源多,昼夜气候变化剧烈,空气干燥,上呼吸道粘膜脆弱,易造成官兵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易诱发AR。AR常见并发症之一慢性咽炎[4],AR发病率较高,慢性咽炎也就随之增高。调查还发现,两组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制定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方案无需考虑官兵间因素。

因此,驻训初期,特别是驻训第1周,需强调生理、心理的适应性训练的重要性,使官兵逐渐适应部队驻训地的气候特点;巡诊医生要加大巡诊力度,宣讲防病常识,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知识,增强官兵自我保健意识;保持膳食均衡,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透支,提高官兵免疫功能,降低呼吸系统发病率,提高部队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景五.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35

[2] 郝崇礼,向 军,牛力春,等.新兵基础训练日期足踝部操作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6,24(4):272-273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篇(7)

危害一:加重原有慢性疾病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就是因为感冒和流感可以使许多原有的慢性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从而加大治疗难度。

肺病:感冒和流感病毒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加重气道的炎症反应,降低上呼吸道防御功能,从而导致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心脏病:发烧这一症状在感冒和流感中都可以出现,可以增加心脏的负荷,所以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和流感可以使原有的心脏病症状加重,如果并发有肺部感染的话,更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肝病:肝病患者通常免疫力较低,所以肝病患者在患上感冒或流感后,很容易使肝病再度活动和恶化,并有可能伴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泌尿道感染,甚至内毒素血症。

血液病:大多数血液病,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急性白血病等,都会使人体血液内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所以血液病患者一旦感染感冒或流感病毒,就很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系统的严重感染,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肾病:肾病患者大多肾功能不全,从而引发低蛋白血症,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同时,治疗肾病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也可以使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减弱。所以,肾病患者在被感冒、流感病毒侵袭后,容易出现其他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混合感染。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等都是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病变的主要病理机制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失常,一旦感染感冒、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引起疾病复发或活动,且容易发生心肌炎等病变。

危害二:引发各种并发症

除了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外,感冒、流感还可以独立引发人体各系统的并发症状,这时单用抗感冒、流感药往往是无法解决这些并发症的。

呼吸系统并发症:由于感冒和流感病毒往往最先侵袭人体的呼吸系统,所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感冒、流感引起的众多并发症中所占的位置最为主要,其中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又最为可怕。近20年来,全球每年约50万人死于流感,而流感致死的最常见原因就是其呼吸系统并发症,尤其是肺炎,肺炎可以由病毒直接引起,也可以因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感冒、流感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以及心肺功能不全。

血液系统并发症:感冒、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常在感染后12天内发生,往往恢复较慢,一旦再次感染,白细胞数还会下降。

泌尿系统并发症:感冒、流感病毒侵袭可以诱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耳鼻喉并发症:感冒、流感还可以引发鼻窦炎,致使鼻窦内分泌物增加,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持续性鼻塞,脓涕增多且不易擤尽,也会引发咽炎和中耳炎。

危害三:威胁易感人群健康

与一般人相比,许多免疫力较差的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高龄老人等,更容易受到感冒、流感病毒的侵袭,随之产生的并发症状也更多、更严重。所以要特别注意他们对感冒、流感的防治。

婴幼儿:临床研究发现,感冒及流感已成为导致小儿聋哑重要的始发原因。因为感冒、流感病毒感染可以造成耳神经损害,引起耳聋;小儿感冒时可能出现的高热、惊厥,也可以使脑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耳聋,小儿感冒时伴发的鼻咽部炎症,导致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也会造成听力下降。另外,流感还可以并发严重的阻塞性喉气管炎,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安全。

高龄老人:高龄老人感染感冒或流感病毒后,只会有较少、较轻的咳嗽、咯痰等上呼吸道症状,但容易并发症状较重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出现表情淡漠、僵硬、嗜睡和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原有心、脑、肝、肾疾病患者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 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原地区患者:久居高原者由于长期缺氧,所以一旦患上感冒或流感,就极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脏和呼吸负荷,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