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7 11:22:01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中医院校;流行病学课程;改革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门工具学科,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1],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医学领域亦是如此。本文根据本校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中医院校学生都以学习中医知识为主,认为流行病学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因此在学习时对课程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不会主动去学习,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几次大的流感病毒蔓延,包括我国在内,都导致全球范围的大流行,其中让人最为惊讶的是在此次流行中很多医务人员都被感染了[2],这足以说明了我们医生流行病学知识的匮乏。针对该现象,我们的应该从教学本身出发,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目前,我们对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总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主要介绍几种流行病学方法,比如: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研究。在以后的授课中可以采用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出相应的流行病学方法,并且通过经典事件的分析学习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实施步骤。在讲授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引用比较经典的吸烟与肺癌的研究;在讲授横断面研究时,可以结合相应的现况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知晓度调查)进行学习等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其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上课内容及课时的限制

涵盖各种专业和层次,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及需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案[3]。比如:流行病学做为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学时一般安排较多,教师应重点讲授不同方法的理论思想、特点、实施步骤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课,及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事件中。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科,在课时比较少的情况下讲授应做到重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流行病学在科研中的应用思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以后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的科研思路、研究内容和具体方法。

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流行病学作为一种方法学科,在教学中应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注重讲解基本概念、不同方法基本思想等;而实践教学则注重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但目前的教育是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解决,比如:进行最简单的社会调查,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开展实施;临床上遇到比较罕见的疾病,不知道怎样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去查找病因,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整个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本身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选取医学中经典案例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件相结合,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是现场实践,现场实践是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4]。为了完成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组织学生实地开展如个案调查、小规模的现况研究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生态学研究等现场实践教学环节。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多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核,但单纯通过一份试卷很难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5]。所以我们应在考核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整个考试可以分为两个环节:试卷基本知识点识记和具体方法应用。试卷内容应包含本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还包括对经典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考核内容教师可以提供多个研究题目,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写出相应流行病学设计方案(研究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偏倚的控制等等)。通过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为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各研究部门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流行病学的带课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13.

[2] 陈新林,徐谦,郎建英,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研究,2013,4(15):360- 361.

[3] 王福彦,李欣炜. PBC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06- 107.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2)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流行病学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只重视理论的传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培养学生现场调查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流行病学实习课仍然是以专题讨论形式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够,很少有机会到现场实习,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学生,流行病学的课时少,更加没有机会开展实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面对现场调查时,缺乏调查技巧,动手能力差,难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对措施: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PBL)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熟悉教学大纲后,确定PBL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经典的案例,反应停与海豹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弗明汉心脏病的前瞻性研究、吸烟与肺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及维生素C与坏血病关系的实验性研究等。课前1周将案例及问题发放给同学,并让其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作答准备。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简单地介绍案例,并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由某些小组作出回答,最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这些案例生动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思维,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西医院校一样,中医药院校还应该开展现场调查,让学生参与老师的调查研究。比如培训学生,组织他们参与调查门诊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亚健康调查,使学生真正了解横断面研究方法。

另外,增加课堂模拟现场的实习方式,将实习课堂现场化。比如在暴发调查的实习中,用现成资料来模拟真实的现场,引导学生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时探索可疑病因,提高了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我校的专业中,除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流行病学课程外,中医临床(含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含七年制)、针灸(含七年制)、推拿、护理等专业也都开设了此课程。不同专业的课时数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学时数一般为18学时,无法系统讲解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对措施:加强教材建设和调整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所授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对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流行病学是主要的专业课程,安排学时多,系统全面地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使学生对流行病学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中医相关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学科的特点、基本的概念和常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科研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另外简单介绍循证医学内容、传染病病种及防治原则。

目前流行病学的本科规划教材专业区分不明显,常用的教材主要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而中医相关专业的流行病学教材缺乏,这就需要编写适合中医药本科生学习的教材。目前,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学(第六版)》;中医临床相关专业,采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的《预防医学》教材。另外,本校还开设了流行病学实验,比如选择疾病频率测量、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内容开展讨论课,寻找一些典型的、实用性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抽取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3)

1 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

职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确切起源尚无记载,系统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职业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是近半世纪才兴起的;国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

2 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即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职业人群内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掌握职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病因线索[2]。在职业医学历史中,用横断面调查进行过大规模研究,能做出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而且也对职业病的防治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病因线索,做出病因推断,但不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是否患病入手,研究引起疾病的可能暴露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是职业流行病学评价和筛选职业性病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局限于一种疾病或状态的研究,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因素危害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队列研究从人群的暴露有无入手,研究该人群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别,从而评价暴露引起疾病的情况;队列研究更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的目的要求,适用于对某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队列研究中,较多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尽管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致病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3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①明确调查目的,根据调查目的决定研究内容;

②对照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存在健康工人效应,即职业人群本身是经过体检筛选,不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要好于一般人群,因此在对照的选择上也应注意这一点;

③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接触暴露的剂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标准,对疾病也应有明确的疾病定义;

④表格的设计,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职业流行病学方法相对其他一般流行病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一般为有组织的人群,有统一的管理,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较为一致;

②管理规范的工作场所一般都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容易取得,调查人群容易集中,节省人力物力,前瞻性研究的随访相对一般人群容易;

③职业流行病调查可以与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工作结合起来,节省时间;

④开展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厂矿、机关团体,也可在社区一般人群中把职业作为一项独立变量来分析研究。

5 职业流行病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应答者偏倚,工人在得知调查目的后,会放大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②无论是取得职业环境检测资质的环境评估公司和职业病防治所,目前对职业场所的检测都是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取一定费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出台检测报告的时候会照顾到被检测企业的利益。

6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②新化学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③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对机体的影响。

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达到分子水平的仍然较少。

⑤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职业人群也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厂矿工人。

总之,在2003年非典之后卫生系统重新改组后,职业病防治所并入到疾控中心改名为职业病防治科之后,职防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被打破,不再承担监督的职能,只承担出台职业环境检测和评估报告的任务。这样检测机构和监督机构就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将要求用人单位自己举证质证,这就促使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检测,主动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改进职业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产生。这些都为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引进,职业卫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量出现。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增长越快速,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就越来越广;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 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这些对于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 考 文 献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4)

1.1研究对象

对象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海口医院2010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中选修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上完该课程考试时将问卷附于考卷后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学改革满意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式PBL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及6个具体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方面即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教学满意度包括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兴趣性,本课程的兴趣性和重要性,选用教材,授课方式,教师人数和学时数;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报告掌握所学内容的多少来反映。教学改革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PBL教学;使用教材更新为由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整体上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新增了“流行病学测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和“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4章,且该教材每章都增加了实际案例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课讲授和案例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将上课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4个学时增加到32个学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描述。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授课的内容

本课程所授内容是流行病学系全体老师参考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同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研究表明: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学生表现出对此门功课感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掌握了该功课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认为此课程不同程度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临床专业实践和科研的需要。

3.4教材选用

一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我校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书在继承第一版教材的优点上,又有所发展。该书在每章的开篇引入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突出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硕士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以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贯穿全书,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本课程选用教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满意度,绝大部分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选用的教材是合理的。

3.5学时数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5)

1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实用性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科学性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选题的基本方法

2.1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在科研过程中选题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在临床实践中选题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从文献资料中选题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临床分析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病例报告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6)

1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实用性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科学性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选题的基本方法

2.1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在科研过程中选题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在临床实践中选题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从文献资料中选题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临床分析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病例报告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7)

聚集性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的病原学检验

梁飘林英陈书华

PATHOGENIC EXAMINATION OF AGGREGATIVE NOROVIRUS INFECTION INCIDENTS

LIANG Piao, LIN Ying, CHEN Shuhua

【摘要】目的

探讨一起聚集性同时费聚集性的食物中毒(诺如病毒)的病原学检验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2月16日阳江市一中出现的疑似诺如病毒中毒的422例学生的样本,使用荧光RT-PCR的检验方法对所收集的学生样本进行核酸检验,并对核酸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422份学生样本中总共检验出205例诺如病毒GGII型出现群阳性的现象。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导致422例学生出现腹泻、呕吐以及腹痛的主要原因为GGII型的诺如病毒中毒,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荧光RT-PCR的检验方法后,能够迅速准确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我们发现,在出现学生的腹泻以及呕吐等现象后,需要在接报后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市卫生计生局和省疾控中心,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紧急召集应急行动分队,组织搜寻密切接触者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对学生实施治疗。

【关键词】聚集性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病原体检验荧光RT-PCR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7.035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同时会呈现出一种爆发的趋势,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1]。2011年2月16日,阳江市一中422例学生出现以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为主的聚集性疫情,市公共卫生医院接报后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市卫生计生局和省疾控中心,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紧急召集应急行动分队,组织搜寻密切接触者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病例临床症状:422个病例中,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其中出现腹痛348例,腹泻275例,呕吐328例,不同性别间主要症状分布情况见表1。

1.1.2标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收集所有学生的标本共422份,其中肛拭子392份,粪便标本30份,环境标本共60份。同时收集该学校中的厨房的砧板拭子50份,碟子的拭子12份,诺如病毒的临床阳性的标本作为临床对照组的样本,在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GGII型的诺如病毒的阳性临床标本,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

1.1.2仪器仪器使用荧光RT-PCR的检验方法中的Lightcycler II型的荧光定量PCR仪,收集ABI 9700型的PCR仪,保存标本的Thermo A2型的生物安全柜。同时需要使用Bio-Rad Powerpac电泳仪、Eppendorf 581R冷冻高度离心机、信号VL Infinity 100的凝胶成像系统。

1.1.3试剂盒ABI逆转录试剂盒、Qiagen RNA提取试剂盒、Roche Taq DNA 聚合酶以及Roche荧光PCR试剂盒。使用琼脂糖对诺如病毒进行保存。

1.2方法

使用Qiagen RNA提取试剂盒对于患者诺如病毒RNA实施提取,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提取完成后,将产物在60 μl的DEPC水中进行备用处理。在处理完成后,使用RT-PCR试剂盒对患者的病毒标本实施逆转录反应,通过随机引法对患者进行cDNA处理,通过对患者构建出20 μl体系的方式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检查。整个反应保证在42℃的环境下进行30 min的反应。在进行荧光PCR的检查过程中,使用Roche荧光PCR试剂盒进行相应的压就,在临床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施20 μl反应体系的构建工作,使用Lightcycler II型的荧光定量PCR仪进行相应的PCR的检查。反应环境在95℃的环境下实施10 min反应,此过程进行50个循环,循环形式为扩增形式。而在此过程中,对阈值进行相应的设定,超过阴性对照的扩增曲线的最高点。而在进行常规的PCR的检测过程中,本次研究可以实施50 μl反应体系构建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进行反应程序的扩增工作,整个反应过程的环境保证在94℃的环境下,反应时间3 min。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荧光PCR的结果能够显示出相应的PCR扩增曲线,在本次研究中,临床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实施荧光PCR检验后,有一定数量的患者的PCR检测结果呈现出阳性的情况。同时需要使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形式对患者实施检验结果分析,在临床分析完成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

2.2基因类型分布见表1。

3讨论

诺如病毒(Norwalk Viruses,NV)又被称为诺瓦克病毒,是一种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相关类型[2]。由于诺如病毒的特点,在临床上已经是世界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呈现出一种爆发性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目前造成儿童出现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3]。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单链RNA类型的病毒。有研究显示,诺如病毒通过对于其衣壳蛋白编码区的核苷酸以及氨基酸的序列特征进行相关的检验,又能够被分为5个不同的遗传组[4]。由于目前医学以及生物学的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目前诺如病毒的危害以及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巨大危害已经开始得到了较多人群的重视[5]。同时在美国也有一项研究显示,每年由于诺如病毒死亡的患者约有300例左右,发病人数高达2300万,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6]。同时诺如病毒的发病会呈现出一种爆发的趋势,在英国、荷兰以及澳大利亚都有爆发发病的报道。

诺如病毒并不能够使用细胞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荧光RT-PCR的检验方法对患者实施诊断。在本次研究中,为2011年2月16日市一中有422例学生出现以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为主的聚集性疫情。市公共卫生医院接报后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市卫生计生局和省疾控中心,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紧急召集应急行动分队,组织搜寻密切接触者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422份的样本中总共检验出205例诺如病毒GGII型出现阳性的现象,明确了导致422例学生出现腹泻、呕吐以及腹痛的主要原因为学生感染GGII型诺如病毒出现中毒的情况。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在处置本次诺如病毒疫情的突发事件中,反应迅速,运作有序,措施有力,认真负责,充分体现出该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淼,孙军玲,常昭瑞,等.中国2006~2007年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5):549-553.

[2]陈冬梅,贾立平,张又,等.医院内诺如病毒感染的三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应用比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3):218-221.

[3]李晖,方苓,邹丽容,等.广东省暴发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27(1):5-8.

[4]王全意,窦相峰,高志勇,等.北京市春季诺如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8,15(6):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