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4 10:27:05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1)

一、我国企业诚信制度状况及其根源分析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不重视诚信制度,可能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由于种种因素,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信用制度在企业中其地位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对诚信制度的认识仅停留在“诚信”这两个字上,实际经营起来往往与诚信制度背道而驰,破坏诚信制度的情况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我国的诚信制度体系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诚信制度,观念依然薄弱,实际经营中缺乏诚信,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同欺诈、拖欠货款、恶意逃避债务等问题,这一切都归结于诚信制度的缺乏。目前,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已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经过对我国一些企业诚信制度危机的剖析。笔者认为,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首先,诚信危机的历史根源是我国原有体制下企业产权不够明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由此,产生了一些不道德竞争等违反诚信原则的企业行为。明确的产权制度是最好的利益激励机制,它为企业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稳定的理性激励。其次,缺乏一套统一的健全的诚信制度体系。目前,企业对诚信制度没有真正做到充分认识,只能依靠企业自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但是,很难达到形成统一诚信体系的要求。这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整个诚信制度体系使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再次,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立法滞后, 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治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诚信制度立法及有关法律在对失信行为的监管方面还存在制度漏洞,惩治不够严厉。在执法中对违反诚信制度的企业存在以罚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势必造成更严重的企业失信行为。由此,企业诚信的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建立诚信制度。只有依靠诚信制度监管企业经营行为,才能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诚信。

二、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必要性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诚信制度建立是确保有效建立法治经济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诚信制度建设的主体。诚信制度作为企业与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则,它内化为企业交易准则和秩序,外化为法律、法规等制度,成为了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重点。诚信制度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市场和利润,但它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依靠诚信制度作到诚实守信是对企业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尊重。企业缺乏诚信制度的约束就无法保证作到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信誉,就无法保障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当企业诚信制度缺失升级为诚信危机时,就会使企业交易成本大大增加,缩小交易范围,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难以正常地沟通和交往,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最终受害的是企业自己的利益。显然,诚信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生存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诚信缺失的根源在于制度的缺陷,完善企业信用应以企业诚信制度的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包括培育诚信理念,健全监管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设信用评级制度,推行违信惩罚制度等等。通过诚信制度建立约束企业经营行为,树立企业良好诚信形象,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诚信制度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因此,确立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整个诚信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内容之一。

三、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诚信制度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诚信制度化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从企业效益角度来讨论,诚信制度属于经济范畴,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通过诚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做到诚信经营,能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

1、诚信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诚信制度是直接产生于社会经济的一项制度,其能动性对企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对经济交换过程中的规范作用,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据诚信制度做到诚信经营的企业可以获得持久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相反,缺乏诚信的企业不仅不能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不断完善的经营活动中的信用制度,规范契约行为,抵制形形色色的损害社会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讲信用乃至违法行为。如海尔集团发展之初,首先树立建设诚信制度的观念。当时把十几台有点小毛病的冰箱当着全体员工的面给砸烂了,张瑞敏就是要让全体职工知道他诚信经营的决心。海尔锤砸烂劣冰箱,通过企业的诚信制度形成的信誉赢得人心。相对比之下,“秦池”酒业从竞争标王到濒临破产,只走过了短短的两年春秋。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2.诚信制度在企业中占有基础地位。诚信制度处于保证企业正确决策、稳定收益和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的基础地位。诚信制度的确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信息来源的正确性,正确快速信息反馈机制,形成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产品的优缺点被正确的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理性的购买信息又被正确传递回决策者。企业正确决策建立在对正确信息的理性分析上,并因此使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可以增进企业的诚信度。诚信制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的基础,诚信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一时的利益。这些年来,企业对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重视不够,由于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诚信制度,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所导致企业信用的事件,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发展必然要与国内、外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竞争,通过建立诚信制度作到企业的诚信经营是必由之路。

3、诚信制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作为企业信用就是其发展的基础。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制度的作用越重要。对企业来讲要经过长时间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得到社会认同。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会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另一方面,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的降低可以使企业以更实惠的价格与对手展开竞争,开拓市场。纵观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都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将付出成本。对企业而言,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财源,诚信还是财力。诚信是财富,是指它有助于企业业务的开拓,市场的占有;诚信是财源,是指它不仅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企业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取得利润;诚信是财力,是指诚信品牌是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同仁堂、国酒茅台和青岛啤酒等这些老字号和老名牌都是几百年、上百年积淀的硕果,它们享有极高的信誉。这种企业信誉是天价之宝。如果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

4.诚信制度可以保障减少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如果缺乏诚信制度作保障,企业一项交易都要耗时费力,每个环节都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严格控制,不但增加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延长了产品产生效益的时间,交易十分困难。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企业得到了效益。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内部管理也和企业外部交易一样,缺乏内部诚信制度增加了经营管理费用,所制定的政策也只能落空。 企业内部诚信制度的建立可以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人,提高管理效率,制定的政策会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减少了企业管理费用。

5.诚信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诚实守信的企业机构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信誉和品牌是建立在企业的诚信基础上的,失去了诚信,就没有信誉和品牌可言,就难以赢得客户及在竞争中取胜,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长期发展的可能。良好的企业诚信制度是其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只有树立诚信的形象,才能提升企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以诚相待,具有遵守法律和市场规则、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等诚信行为,才能增强竞争实力,为更广泛地进入市场、扩大交易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诚信是企业员工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的诚信度高,该机构的员工就会充满自豪感、荣誉感,对企业的行为容易认同,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会增强,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同样,有全体员工的诚信,才会有企业的信誉度。

6、诚信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信誉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诚信制度是企业行为的基本规则,企业只有通过建立诚信制度,并在遵守这一规则的前提下,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企业交易的实现,保证竞争的有序进行,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2)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

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

3、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

4、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

5、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的基础

二、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

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

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

三、保险经营活动中诚信的现状

1、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2、投保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剖析

1、保险企业管理体制、营销体制不完善,经营理念、诚信建设不健全

2、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

3、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五、强化诚实信用,推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

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

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

论文摘要

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保险市场不规范的恶性竞争,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短期行为会损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保险业加强诚信建设不仅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是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另外,保险合同的附合性和射幸性要求保险人应履行告知与说明义务,投保人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履行其如实告知义务。目前,有的保险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发展、管理两张皮。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生诚信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保险企业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诚信建设不健全;②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③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经营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多方的合力去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保险 诚实信用 原则 重要意义 基础 经营活动 原现状 剖析 存在问题 强化  持续发展 健康  思路 举措

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一项民事活动各方当事人都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世界各国立法对民事、商事活动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但是,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因此,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合同订立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得到充分保险保障的基础。下面就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以下论述。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

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是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加强诚信建设是保险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来讲,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保障得到充分、有效保障的重要保证。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载体仅是一纸合同。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具有无形性、复杂性和内在价值透明度低等特点。保险实质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决定了保险业比一般企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良好的信用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保险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企业自身经营中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加强诚信建设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诚信经营不仅可以避免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遏制保险企业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盲目占领市场份额等短期行为,也有利于化解和防范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首选风险问题,提高保险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保证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

保险企业的诚信度,对客户的购买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客户只有在自己的购买需求与自己对某保险企业的信任相统一的基础上才会购买保险。所以,保险企业只有以诚相待,遵纪守法,信守合同,真诚服务,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调整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保险企业诚信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极大影响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丧失发展的良好时机,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保险企业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创建市场一流品牌,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客观要求。

3、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

诚实信用是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保险企业要以诚信经营为指导,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缺乏建立在统一价值观上的企业文化。要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整合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将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来指导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和统一的标准,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4、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

保险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的当事人都要履行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诚实信用原则,那么他们保险保障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说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诚实信用的履行告知义务,是充分得到保险保障的基本要求。

5、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的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向信用社会发展。诚信建设成为信用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各行各业都在加强诚信建设。作为企业或个人,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将寸步难行。保险企业规范诚信经营,是时代的要求,是市场的要求,是品牌建设的要求,是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的要求。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来讲,诚实信用不仅是充分得到保险保障的要求,而且也是建立良好社会信用度的需要。失去诚信的客户,保险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建立的黑名单制度,会在行业内实行资源共享,诚信有问题的客户,将会得不到保险保障或有条件的保险保障。所以,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的基础。

二、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

保险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与一般经济单位相比较,保险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之所以在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主要归因于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保险经营中,无论是保险合同订立时还是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与保险人对有关保险的重要信息的拥有程度是不对称的。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而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都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进行实地查勘,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是最为清楚的。因此,保险人主要是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这就使得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和准确会直接影响保险人的决定。对于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怀,一般的投保人难以理解与掌握,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等也是难以了解的。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以及投保何险种。

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

保险合同属于典型的附合合同。所以,为避免保险人利用保险条款中含糊或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用词来逃避自己的责任,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一种典型的射幸合同,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当未来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量的保险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或更多。因而,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远远高于其所收取的保费,如果投保人为诚实、不守信,必将引发大量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不堪负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终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因此,要求投保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履行其告知义务。

三、保险经营活动中诚信的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水平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保险业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制度建设、内部管控、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诚实信用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险企业存在的问题;二是投保人存在的问题。

1、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保险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在经营活动中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造成“两张皮”现象,各走各的路,各说各的话,造成发展与管理脱节,各自为政。在业务发展中,业务员避重就轻,只讲对客户有利的或能吸引客户、触动客户的条款内容,甚至不惜扩大解释范围,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对客户不利的或要求严格的条款内容,只要客户不问就不讲,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对业务员来讲,只要保费能收回来,保证个人、部门业绩就行了。客户出险后的事情是由管理部门负责的,从而造成对客户服务的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的产生。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严格按照条款和企业的管理规定工作,凡不符合规定的事故索赔,一律予以拒赔。在对条款的含义解释时,往往向利于公司的角度出发,引起客户的不满,造成双方争执,甚至诉讼。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保险企业在诚实信用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理赔、企业文化的践行等。

2、投保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缺乏完整有效的信用记录。各保险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在竞争的环境下,造成个别投保人有机可乘,引起诚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违反告知和保证两个方面。告知方面:第一,漏报。投保人由于疏忽对某些事项未予申报,或者对重要事实认为不重要而遗漏申报。第二,误告。投保人因过失而申报不实。第三,隐瞒。投保人明知而有意不申报重要事实。第四,欺诈。投保人有意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故意对重要事实不作正确申报并有欺诈意图。保证方面:在保险活动中,保证的事项均属重要事实,因而投保人一旦违反保证的事项,保险合同即告失效,或保险企业拒绝赔偿或给付保险金。

四、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剖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有保险需求的客户选择余地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我国保险经营时间相对较短,市场行为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总体诚信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规范诚信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险企业管理体制、营销体制不完善,经营观念、诚信建设不健全。

当前,有些保险企业的经营思想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停留在“重保费、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局面。在内部管理、险种设计、精算水平、营销手段、风险防范、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影响了保险企业的诚信度。据媒体调查,全国保险从业人员180万人,营销员工150万人。这支庞大的营销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的扩大,营销体制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对营销员的考核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致使营销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目标,容易诱发其对公司不忠诚、对客户背信弃义、误导欺瞒等行为的发生。在培训工作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保险企业往往注重的是专业业务技能的培训,对诚信意识和职业操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诚信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

2、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

行业协会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应对行业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在行业内部加强诚实信用建设,努力提高行业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信用度。近年来,保险协会虽然发展较快,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相对我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还远远不够。在行业诚信建设上发挥的作用还有不足。保险企业各自为战,从各自利益出发,违规操作,获取不正当利益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因个别保险企业的诚信度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社会诚信度降低,造成消费者对保险企业的信任度下降。作为行业协会,应加强诚信建设的管理和约束,注重内部协调和平衡,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促使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途径和信用评估体系,导致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缺乏,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突出,隐瞒真实信息,欺诈骗保行为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信息,没有有效途径进行披露。在这家保险企业被发现有诚信问题,市场主体这么多,他可以到其他保险企业去投保,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保险企业缺乏透明度、条款专业性强、概念模糊、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社会公众难以对保险企业进行资信评估,难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保险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人不知道投保人的真实信息,投保人不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二是保险企业的专业性决定,保险企业不能凭借自己对产品特征、企业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害投保人的利益。

五、强化诚实信用,推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业的最大原则,是保险经营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原则。保险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多方的合力去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

信用信息是诚信体制建设的基础,缺乏完整、有效的信用记录,就不能建立科学的诚信体制。为了打造统一的社会诚信体制,政府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优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风险评级制度,对个人及单位的资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披露。使需要诚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能够公正、便捷和及时地获取必要的诚信信息,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社会诚信经营和透明度。社会诚信体制的建设也需要社会公众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建立有效信用档案,并且把分散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有效信息渠道融入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社会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

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不断完善保险法律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涉及保险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条款,需要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如将保险条款通俗化,专业术语明晰化。制定有效的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强化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的成本,促进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严格按照《保险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失信的保险企业和保险中介单位,探索和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以维护保险业的整体诚信。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使其在诚信自律、诚信监督、诚信宣传以及诚信协调与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

要解决管理混乱带来的诚信缺失问题,作为保险企业来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理顺体制,盘活体制,消除经营中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对阻碍企业发展的要坚决否定,予以清除。注重解决经营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科学的管理、规范的制度、严密的内控是加强保险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

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

保险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执行力建设,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个个守信、个人诚实”的良好诚信氛围。把企业的诚信信息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企业诚信经营状况。各经营主体要抱着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经营理念,认真履行诚信建设,实行保险业诚信信息资源共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力争使保险业诚信建设得到社会认可,做诚信经营的排头兵,真正又快又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定富主编:《保险原理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58-63页。

2、 王卫国主编:《商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338-341页。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3)

关键词 会计审计 诚信问题

诚信作为会计行业的规则与根本,也是会计业务合法、合规开展的基础,对于会计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行业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我国会计行业社会诚信缺失严重。特别是会计行业业务处理进入信息化,为各种会计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对于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注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提高会计审计诚信度,已经成为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管理问题分析

(1)对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重视不足。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诚信会计审计在规范企业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措施,导致企业的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缺乏相应的约束,各种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时有发生。

(2)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环境有待优化。现阶段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方面,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审计诚信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会计审计文化氛围。这就导致一些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经常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会计审计违规问题。

(3)当前会计企业审计信息安全问题较多。当前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已经步入信息化阶段,信息化的会计审计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容易产生各种信息安全问题。企业会计审计信息很容易出现被篡改或者是泄露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会计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或者是违反授权违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出现会计审计诚信缺失的问题。

(4)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缺乏诚信教育。当前一些企业对于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侧重于会计审计工作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而忽视了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价值观的教育,诚信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势必会造成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发生。

二、企业会计审计诚信体系建设措施研究

(1)完善会计审计相关诚信制度的建设。健全系统的制度建设也是会计审计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建设,重点是要推行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度与会计审计制度。通过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外部压力而出现会计业务弄虚作假行为,进而在企业会计工作上建立诚信审计新秩序。其次,在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方面,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制度的建设,重点治理会计审计工作中的信息作假行为,通过严肃处理会计审计违规人员,为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树立诚信信条,实现会计审计工作应用的功效。

(2)为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建立信用档案。为了确保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在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上可以借鉴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的做法,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个人诚信档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记录与评价。并可以采取设置诚信等级,实时动态管理,进而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形成约束,让会计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让会计审计人员对违规审计有所顾忌,提高违规审计成本,避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失信行为的发生。

(3)优化会计审计诚信环境的建设。确保会计审计诚信,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会计审计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会计审计诚信环境的建设,首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对企业的经济环境与管理环境进行优化,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强制措施,并对会计审计管理方法与手段进行强化约束,通过在企业内部构建有利于诚信实施的空间,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4)确保企业会计审计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也是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会计审计诚信机制建设也应该注意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首先,应该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标准与规范,通过强化对于会计审计信息的检查与监督管理,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与准确,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诚信度。其次,应该注意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对于涉及到会计审计信息方面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登录操作上,应当设置相应的授权登录、加密处理以及权限设定,通过这些措施避免会计审计信息出现篡改或者丢失的问题,为会计审计诚信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5)培养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理念。当前一些企业在开展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诚信缺失,除了企业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多的是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定位不准以及诚信理念价值观不正确造成的。因此,必须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诚信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诚信价值的教育培训,让企业的员工认识到诚信理念不仅仅是会计审计工作的要求,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通过诚信教育,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让会计审计人员准确地定位自己,进而降低会计审计道德风险,确保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诚信开展。

三、结语

诚信是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确保会计审计质量更应该将审计诚信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环境下,应该按照会计诚信审计的要求,营造会计审计诚信环境,优化会计审计诚信机制,进而确保会计审计工作诚信价值观的树立,推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医院)

参考文献

[1] 范h.会计信息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J] . 财经界(学术版),2012(7): 48-49.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4)

关键词:企业营销;诚信营销;营销策略

现代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不仅仅要从自身的要求出发,通过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或推销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要求企业在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营销策略,力图建立与消费者的长期、互信和合作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欺诈行为,不诚信行为也日益突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使企业自身深受其害。这都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诚信营销体系,以诚信来赢得顾客的信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营销也应该建立在世界竞争的基础上,而诚信营销是中国企业广泛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为了促使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代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把诚信价值体系看作是衡量营销组织杰出性的基石,积极主动地推行诚信营销。

一、诚信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方将信用管理称作“最能使企业产生直接效益的管理措施”,作为企业立足市场的通行证,诚信铸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资源一旦具有了稀缺性且难以模仿,也就具有了竞争力的价值。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专家所认为的那样,难以复制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在企业的资源集合中,处于伦理层面的诚信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模仿性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企业之间竞争已非单纯的产品竞争、资本竞争,取而代之的是品牌、信誉这些无形资产的竞争。

二、企业诚信营销的特点

企业诚信营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营销是一种创新性营销。市场营销所面对的是变动的市场环境和挑剔的消费者,因而必须把创新作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力。诚信营销是一种基于诚信价值的创新。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创新超越了传统营销观念中单纯利益的追求。在诚信营销中,要求企业把自身利益追求和社会道德责任统一起来,兼顾利润和社会道德,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第二,诚信营销是一种战略性营销。从策略应用的角度来分析,市场营销可以区分为战术营销和战略营销。战略营销是指企业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动态变化的内外环境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内容上包括目标、价值、原则、途径等方面。从现代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环境而言,战略营销的价值基础不仅应当坚持市场导向的观念,更应积极履行社会的道义责任。毫无疑问,在营销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将会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提升其长期竞争力。第三,诚信营销是一种整体性的营销。诚信营销从本质上看是组织化的。对于诚信营销的分析应该首先从企业整体的意义上去探讨。诚信的价值、原则、规范应该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实践中以及营销战略和营销战术的各个环节。如怎样制定合乎诚信的决策、怎样把诚信的原则体现在产品开发、制定价格中,以发挥诚信营销的整体效应。各个环节只有都保持诚信精神,才能确保诚信营销的最佳效果。第四,诚信营销是一种实战性营销。诚信营销要成为一种实战性的营销方式,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诚信资源的认识程度。

营销管理者要把诚信作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要从企业从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的整个营销过程都要充分注重诚信理念,充分地顾及到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双重满足,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营销的具体实施方法

1.产品的诚信营销产品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因素。产品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企业要在营销组合中贯彻诚信营销原则,首先需要明确如何以诚信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诚信营销在产品方面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货真”。产品质量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质量是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企业必须视质量为企业的第一生命。争创优质产品,确保质量信得过,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根据。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忠诚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的就是海尔。海尔的产品以质量取胜,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地位。

注重产品质量还有利于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品牌的诚信首先就是要保证产品品质过硬。同仁堂药店有一幅训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就是在制药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得偷懒,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在配料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配比规定,真材实料诚信无欺。这也帮助同仁堂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2.价格中的诚信营销

价格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多少。但同时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属于市场营销组合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诚实是价格诚信的根本所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价格诚实要做到所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并尽可能使实际交易价格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和供求关系。价格诚信营销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第一,公开原则。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向市场公开商品信息,保证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保证交易的公平。第二,诚实原则。诚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价格诚信的根本所在。价格诚实是在公开的基础上,做到所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并尽可能使实际交易价格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和供求关系。第三,信用原则。价格信用就是要遵守既定的价格决定,履行相关协议,兑现相关承诺。

3.渠道中的诚信营销

分销渠道是为使产品或服务能被使用而分工协作的一系列独立组织的集合体。生产商与分销商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分销商的网络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利润;分销商的目的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当前我国渠道成员间普遍缺乏信任。绝大多数生产商只是将分销商作为实现其目标市场目的的工具,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最终消费者,只注重对价差和返利,而不重视培育分销商对自己的信任。分销商在价差和返利的驱使下,竞相降价、越区销售、窜货乱价,导致分销商无利可图,造成生产商分销网络的动荡,影响生产商渠道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加强渠道中的诚信营销。

结语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市场的自发性会导致非诚信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市场运行的平等性要求又会抑制非诚信行为的蔓延。非诚信行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企业必须把诚信管理的建设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跃升。大部分企业也都看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诚信作为企业信誉的基石,它构成了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诚信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营销;诚信营销;营销策略

现代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不仅仅要从自身的要求出发,通过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或推销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要求企业在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营销策略,力图建立与消费者的长期、互信和合作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欺诈行为,不诚信行为也日益突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使企业自身深受其害。这都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诚信营销体系,以诚信来赢得顾客的信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营销也应该建立在世界竞争的基础上,而诚信营销是中国企业广泛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为了促使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代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把诚信价值体系看作是衡量营销组织杰出性的基石,积极主动地推行诚信营销。

一、诚信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方将信用管理称作“最能使企业产生直接效益的管理措施”,作为企业立足市场的通行证,诚信铸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资源一旦具有了稀缺性且难以模仿,也就具有了竞争力的价值。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专家所认为的那样,难以复制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在企业的资源集合中,处于伦理层面的诚信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模仿性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企业之间竞争已非单纯的产品竞争、资本竞争,取而代之的是品牌、信誉这些无形资产的竞争。

二、企业诚信营销的特点

企业诚信营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营销是一种创新性营销。市场营销所面对的是变动的市场环境和挑剔的消费者,因而必须把创新作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力。诚信营销是一种基于诚信价值的创新。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创新超越了传统营销观念中单纯利益的追求。在诚信营销中,要求企业把自身利益追求和社会道德责任统一起来,兼顾利润和社会道德,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第二,诚信营销是一种战略性营销。从策略应用的角度来分析,市场营销可以区分为战术营销和战略营销。战略营销是指企业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动态变化的内外环境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内容上包括目标、价值、原则、途径等方面。从现代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环境而言,战略营销的价值基础不仅应当坚持市场导向的观念,更应积极履行社会的道义责任。毫无疑问,在营销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将会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提升其长期竞争力。第三,诚信营销是一种整体性的营销。诚信营销从本质上看是组织化的。对于诚信营销的分析应该首先从企业整体的意义上去探讨。诚信的价值、原则、规范应该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实践中以及营销战略和营销战术的各个环节。如怎样制定合乎诚信的决策、怎样把诚信的原则体现在产品开发、制定价格中,以发挥诚信营销的整体效应。各个环节只有都保持诚信精神,才能确保诚信营销的最佳效果。第四,诚信营销是一种实战性营销。诚信营销要成为一种实战性的营销方式,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诚信资源的认识程度。

营销管理者要把诚信作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要从企业从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的整个营销过程都要充分注重诚信理念,充分地顾及到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双重满足,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营销的具体实施方法

1.产品的诚信营销产品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因素。产品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企业要在营销组合中贯彻诚信营销原则,首先需要明确如何以诚信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诚信营销在产品方面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货真”。产品质量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质量是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企业必须视质量为企业的第一生命。争创优质产品,确保质量信得过,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根据。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忠诚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的就是海尔。海尔的产品以质量取胜,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地位。

注重产品质量还有利于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品牌的诚信首先就是要保证产品品质过硬。同仁堂药店有一幅训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就是在制药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得偷懒,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在配料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配比规定,真材实料诚信无欺。这也帮助同仁堂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2.价格中的诚信营销

价格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的多少。但同时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属于市场营销组合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诚实是价格诚信的根本所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价格诚实要做到所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并尽可能使实际交易价格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和供求关系。价格诚信营销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第一,公开原则。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向市场公开商品信息,保证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保证交易的公平。第二,诚实原则。诚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价格诚信的根本所在。价格诚实是在公开的基础上,做到所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并尽可能使实际交易价格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和供求关系。第三,信用原则。价格信用就是要遵守既定的价格决定,履行相关协议,兑现相关承诺。

3.渠道中的诚信营销

分销渠道是为使产品或服务能被使用而分工协作的一系列独立组织的集合体。生产商与分销商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分销商的网络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利润;分销商的目的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当前我国渠道成员间普遍缺乏信任。绝大多数生产商只是将分销商作为实现其目标市场目的的工具,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最终消费者,只注重对价差和返利,而不重视培育分销商对自己的信任。分销商在价差和返利的驱使下,竞相降价、越区销售、窜货乱价,导致分销商无利可图,造成生产商分销网络的动荡,影响生产商渠道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加强渠道中的诚信营销。

结语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诚信缺失 诚信意识 诚信措施 失信成本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96-02

就20世纪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形态两极发展表现明显,一方面大型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或者企业重组发展愈发明朗,特别是跨国集团在市场经济中近乎前沿性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寻觅到广泛的生存空间,在基础经济建设中发展活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开始迅猛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经济开始迈向城市化和社会化,尤以多种所有制形势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最为明显,成为推动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然而,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很多弊端也日益显露起来。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合同履约率低,恶意逃废债务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阻碍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1 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现状及其危害

跨入21世纪,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瓶颈,其中诚信的缺失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生产经营,融资和财务诚信等方面中小企业都有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

1.1 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诚信缺失最主要表现在制假售假方面。假冒伪劣产品的种类也日趋繁多,已经囊括各种各样的产品,数码产品,食品,药物等等。我国中小企业制假售假的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影响之大,危害之深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在经营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也存在着很多诚信缺失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履约率低。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的合同订立数据保持在每年70亿份左右,合同涉及的金额高达500亿元,但平均合同履约率却不到40%左右。合同诚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 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和财务诚信的缺失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思维和管理水平较低,诚信观念淡薄,当企业陷入困境,很容易出现恶意逃废债务情况。中小企业以种种方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居高,造成信贷危机、坏账频发的现象,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出现信任危机。我国中小企业财政诚信缺失情况也相当严重。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在会计工作的管理上松懈散漫,没有明确的诚信态度和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财务报表难以账实相符,做假账现象司空见惯,更没有完备合格的审计体系,财务状况真实性难以估量,缺乏公众透明度。

2 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不仅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意识淡漠是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诚信为代价,只要有利润就可以,不讲诚信无所谓。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是相当完善,还在一个不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市场经济的整体运行规律还不是十分了解,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中,因此缺乏对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上对于诚信经济的意识十分淡漠,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淡漠的原因之一。

2.2 中小企业自身诚信措施不健全

中小企业自身诚信措施不健全是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财务管理而言,中小企业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明确的制度章程规范,因为自身环境的局限,从基础的数据分析,到进行相关的成本规划和效益监控都没有完善的体系。

其次,中小企业没有相关的诚信管理机构,缺乏诚信管理意识,很少企业会设立专门的诚信管理机构,缺少对客户的信息搜集和全方位的监控。企业各部门之间也缺乏良好地沟通,导致部门之间缺少良好地协作和交流,降低工作效率和造成客户信息的断层,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资金的有效流通,造成巨大的信用风险。

2.3 我国企业失信的成本过低

我国企业失信成本过低是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职能不明晰,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已将企业中的诚信问题提上日程,力求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但是有实质性的政策和法规出台鲜有出台,信用体系的建设滞后。造成我国对企业失信的处罚力度不够。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下,缺乏诚信的企业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也就是说,企业为了迅速地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做的一些不讲信用的行为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但是,在完善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时候,情况却正好相反。不讲信用的行为会获得巨大的利润,而且会收到严厉的惩罚。

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方案

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中小企业诚信确实的问题应该及时地得到解决。小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建设。

3.1 完善中小企业诚信的法制体系

要想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诚信的法制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企业诚信的相关法律。法律制度的出台能够强制性的使企业建立合理、规范,甚至全面的诚信体制,以法律约束的形式完善企业信用,改变社会风气。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对企业诚信的管理为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法机制,使对失信企业的处理有法可依,让不守信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2 中小企业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建设

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意识不到位之外,还与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有直接联系,相对宽松的政治策略让诚信问题伺机而出。所以,政府应该从政策执行上出发,加大对诚信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4 建立企业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

作为主要市场管理部门的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在企业信用管理上,应该出台一套具有一定拘束力和奖惩性的管理机制,努力去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首先,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严查力度,从源头处让他们对诚信问题有所注意。其次,可以对有诚信问题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此外,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统,并同银行体系相连,协同对信用缺失企业进行融资壁垒。

5 完善企业信用奖惩制度

完善奖惩机制,信用危机严重企业会有严厉惩罚,自然,诚信企业也会授予奖励,让企业真正受惠于诚信经营,让他们能够以更全力的姿态完善诚信机制,让企业有诚信经营的意识。此外,对于诚信表现起伏的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让企业能在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循序向前。

6 企业信息放在公众面前,加强透明度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将企业的经营现状和信用情况放在公开的平台上,有助于公众的检验,也会促使企业更好地去完善自身,也可以在群策群力的监管下,提出好的观点和规划,更好地去建立企业的诚信体制。还可以进行网络监管,在企业网站上,公布经过工商部门核验的具有可信度的信用等级信息,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批示的关于企业信誉或者荣誉的证书,对公众做到信用公开和信息共享。然后在得到公众信任的同时,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在不足之处努力改正,提升信用等级,同公众相互协作,对企业网站用心维护,实时更新,保证公布内容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7 加强企业诚信的舆论宣传和教育机制建设

让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荣辱感,在相关部门的政策约束和舆论作用下,为企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营意识,从意识形态上纠正企业诚信缺失的心理,在企业经营中牢记“诚信为本”的理念方针。政府可以加大企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诚信企业,对诚信企业大力宣传和报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就典范作用,进而打出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打开全新的平台。

8 结语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日渐突出,不仅阻碍了其自生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创建和谐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现在应该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方针策略,提出相应措施对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对于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出发点较多,可以通过完善中小企业诚信的法制体系,提高失信成本。加强对中小企业监管机制,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失信企业约束和惩罚机制和守信企业奖励机制。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面向社会公开企业诚信状况。加强企业诚信的舆论宣传和教育机制的建设,加强企业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宗俊.论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J].北方经济,2005(8): 20-21.

[2] 林根祥,刘荣光.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行为动机分析[J].市场周刊,2004(10):145-146.

[3] 苏盾.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原因分析[J].理论月刊,2005(6): 187-188.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6)

摘要:诚信自古以来就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历史作用,它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伦理的底线在不断下降,诚信缺失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改善企业及个人的诚信状况,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诚信;意义;诚信缺失;问题改善

一、诚信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诚信”二字。诚信,由诚和信两个字组成,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礼记》中曾经记载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礼记》) 这就是说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要做到不自己欺骗自己,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就好像憎恶难闻的气味,就好像爱慕美丽的容貌,只有这样才能称自己是心安理得的。“仁、义、礼、智、信”,其中所谓的信,也是指诚信、信用。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天长地久的经常法则”,号之为“正常”。总之,诚信要求人们应当言行一致,要对自己的承诺坚决信守。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诚信的含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传统意义上的诚信,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以相知程度为标准,以亲情的亲疏程度决定诚信的高低程度。而现代社会的诚信,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上,主张人的独立平等,诚信程度较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缘亲疏的限制相对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传统的诚信,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并不具有强制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当代社会,诚信还作为一种法律规范,时刻约束着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

二、诚信的重要意义

1.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所谓企业诚信,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当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同自己有联系的对象应当诚实无欺,以信取胜。

首先,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生产一般需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方面,企业的诚信度就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有了良好的信誉,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脚跟,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中,企业诚信则成为购买商家择选的重要标准。

其次,企业诚信是促进企业内部发展的剂。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做到诚实以待,公司内部条款规定不朝令夕改,职工人心所向,必会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且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企业诚信是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必要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足发展,与外界沟通交流日益增加。这就对企业自身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由于企业自身的不诚信问题导致利益亏损,这不仅是企业的损失,更使国家名誉遭到严重的破坏。

2.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所谓个人诚信,就是要求每个人自身具有自我约束力,以身作则,严守承诺,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首先,诚信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是表里如一的,这可以促进人潜能的发挥和个人水平的提高。以诚信为准则,说出就要做到,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在督促自己必须付出努力和行动,对自己做出的承诺遵守并实行,在实现诺言的过程中,锻炼和鞭策自己。

其次,个人诚信,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却要求他人言出必行,是无法获得真正朋友的。

再次,诚信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与人诚信,就是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赞誉,从心理上讲,也就获得了满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诚信缺失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交易范围不断扩展,诚信的缺失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这就严重阻碍了经济正常、健康、稳定的发展,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瓶颈。

1.企业诚信的缺失。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是不同经济主体的联系纽带。但由于监管力度不严、企业自我约束力差、企业领导者素质低下等原因的影响,企业信用的缺失越来越严重。企业诚信问题的曝光,屡见不鲜。

达芬奇家具,曾以价格昂贵著称。据达芬奇销售人员所说,他们销售的家具为百分之百意大利原装生产的“国际顶级品牌”,使用的原料均是未被污染的“天然的、高品质原料”。但经有关部门调查取样后发现,达芬奇公司所销售的所谓“原装”家具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是在意大利生产,所用的原料更不是达芬奇公司所坚称的名贵实木。所谓的名家具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省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并且熬制成了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并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的腹中。有关专家将此事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并列,看作是关乎民生的药品和食品两大领域里的标志性事件。

2.消费者诚信的缺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除了企业还有消费者,因此不仅仅要呼吁和监管企业的诚信,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在消费者市场中,也存在大量不诚信案例。诚信的缺失,渗透到了消费者领域。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升温,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可忽视。淘宝商城的“黑手买家”应运而生,利用商城推出的新的“缺货退款”赔付条款,骗取商城店主的赔偿金。不少的“黑手买家”恶意利用规则和商家的疏忽,致使一些商家屡次中招,损失惨重。

十一期间,扬州一家商场推出“名牌服饰、鞋帽10天内可无条件退换货”的促销活动,然而此举却引来大量的“借穿族”。某些消费者,利用这一条款的漏洞,在假期中购买高档品牌服装,与朋友聚会、郊游,面子十足,临近假期结束则纷纷退款。

由此看来,诚信缺失问题并不是偶然事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诚信缺失日益严重。

四、对诚信缺失问题的改善

1.对企业诚信问题的改善。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关于诚信的宣传和学习。企业领导者应当增加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将企业信用、商业伦理建设的课程渗透到培训当中,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善于从自身出发,反省企业经济行为,不断改善诚信问题的缺失。

其次,加强相关监督机构对企业的监管和检查。从外部着手,推动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由于有些企业本身自制约束力有所欠缺,这就需要外部力量加以干涉和强制

再次,要建立相应的诚信评价体系。将企业的表现和成绩,纳入诚信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快捷性,将企业的诚信信誉度公开。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就不得不加强诚信的建设,这就为建立市场经济有序、积极的环境创造了条件。

2.对消费者诚信缺失问题的改善。

首先,加强个人道德建设,提高消费者个人的自身素质。消费者的不诚信消费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要从自身做起,强化诚信观念,以身作则。

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篇(7)

一、孔子“诚信”思想

诚与信是孔子思想中两个极为重要的道德条目,重诚守信则是孔子所特别强调的一项根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

孔子认为,诚实守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做人的根本、立身的基点,“信则人任焉”;否则,离开诚信,无论何人在社会上都势必难以立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说,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缺少了?r?这类枢纽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孔子进一步指出,重诚守信不但是立身之道,也是兴业之道。一个人只有奉行了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信以成之”。

孔子对诚信倍加推崇,认为诚信是立国之基,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途径。作为统治者的国君,首先必须自身要讲求诚信,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获得下层民众的真心拥戴,从而顺利地管理和领导民众,充分调动下层民众的工作积极性,且使其任劳任怨,“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孔子将取信于民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一项最根本的原则,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甚至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将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对诚信的重视,在此表露无遗。

孔子十分注重践行诚信,认为诚实守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中,做到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所谓“言必信”,就是要恪守信用;“行必果”,就是履行诺言要果断坚决。孔子反复强调诚信之道贵在践行,他指出: “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

二、孔子“诚信”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诚信不但是立身社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而且成为经商之通理,“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诚信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和顾客的占有率,“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而这些又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直接相关。没有诚信的企业可能逞一时之快,却不能长久。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管理活动虽然以获利为目的,但它只有在价值理念上以诚信为导向,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达到经营者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讲求信用,注重信誉,成为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正因为诚信有如此的“妙用”,所以诚信被视为“商业的灵魂”。由此可见,孔子诚信为本、重诚守信的思想,与成功地实现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事实上,许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人际交往的道德伦理原则,孔子诚信观关注的侧重点虽然不是企业管理活动,但它却对企业管理者的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启导意义,奠定了企业管理者诚信观的根本基调和发展方向,为进行企业管理提供了精神引导,为建构更加完美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注入了生命活力。

重诚守信思想在我国古代商人的经营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说起中药,北京人立即会想起“同仁堂”三个字。同仁堂已存在了337年,与它同生的老字号成百上千,至今能像同仁堂这样青春常在的却是凤毛麟角。同仁堂之所以长盛不衰,并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同仁堂人的秘诀就是一直坚守的“德、诚、信”理念,以为百姓制好药为本分,追求诚实、守信的药德,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诚信为本的药德思想。清康熙八年(1669年),同仁堂药室招牌挂出,闯荡了54年后,在清雍正元年,同仁堂以独家供奉皇家用药成为当时中药行的典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堂训,也是同仁堂“德、诚、信”的具体体现。

许多现代企业管理者深受孔子思想文化的熏陶,在企业管理中注重进行诚信经营。

例如,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做生意时,一直坚守诚信的原则。他说过“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也不做”,“如果单为赚钱而损害名誉,我不做。”有的人把李嘉诚先生的事业成功,仅仅看作是超人智慧的杰作,殊不知也是他恪守诚信的结果。

三、运用“诚信”思想进行企业管理的策略

企业管理者要能够取得企业管理的成功,必须注意借鉴孔子的诚信思想,大力倡导重诚守信的理念,坚持进行诚信经营,做到“信以成之”。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诚信经营意识

目前,孔子重诚守信的信用观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一种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然而,当今社会上“企业做假”、“商家造假”等一些不良现象,却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根本还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骨子里缺乏“诚信”的观念。企业管理者必须将重诚守信作为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大力提介与弘扬孔子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培养和形成人们在企业管理中的诚信意识,把诚信的价值观内化为企业自己的DNA,把诚信物化为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行为习惯,使企业基于功利目的信誉意识得到升华,成为一种更加自觉的主体伦理精神,从而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稳定和持久,更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取信于员工

孔子认为,统治者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获得民众的真心拥戴,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就启示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取信于企业的员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管理者在理念、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牢固确立诚信的理念却是一以贯之的要求,丝毫不能因为拥有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手段和能力就可以否弃诚信、失掉诚信和亵渎诚信。事实上,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企业管理者只有对员工讲诚守信,才能换取他们的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怀着饱满的热情去扎实有效地工作,进而换来企业运行的稳定有序及其绩效的提升。

3.营造外部诚信环境

企业要真正地实现诚信经营,必须营造一个遵信、重信、守信的外部生存环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讲信誉、重信用,而且在对待外部关系上也应当注重讲求诚信,大力提倡企业自身与消费者、其他相关企业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业务往来中要讲信义,做到以诚相见、言而有信。企业的诚信就达到了理想的境界,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发挥管理者导向作用

孔子曾一再强调“上好信”,统治者首先必须自身重视和讲求诚信。同样,在企业中,管理者注重以身作则,积极发挥导向作用是倡导诚信观念的最好方法,更是打造诚信企业的关键。企业诚信气氛与环境的创造与形成,首先有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倡导和推行。企业管理者为员工树立重诚守信的榜样,就能使企业的诚信理念较为有效地快速传递给企业员工。为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讲信誉、重信用,并从重诚守信思想出发,在日常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自觉地带头以诚信原则来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

5.塑造企业诚信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