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护理综述

老年护理综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6 10:20:47

老年护理综述

老年护理综述篇(1)

一般护理病房内保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减少飞尘,嘱患者注意保暖和适当活动,换药时关闭门窗,将空调设置22℃对环境温度调节20min,防止受凉,换药后及时盖被。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本病不了解,担心很难治愈,对于老年慢性患者更是极易产生情绪低落、恐惧、焦虑、抑郁、自怨自艾等心理障碍,加之大面积破溃引起疼痛感,又担心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宣教带状疱疹的知识,指出本病有自限性,并且治愈后能获终生的免疫力,同时注意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本病的自我护理方法,分析和消除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心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执行护理计划。

针对患者出现的烦闷、焦躁,特别是家属外出时,护理人员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给予更多的关心,通过聊天谈话、情感沟通,使患者消除寂寞感,情绪逐渐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治疗周期。疼痛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绝大多数有阵发性的烧灼样或尖锐刺痛,发作时患者精神紧张,老年患者更易不止,除了适当给予止痛药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药物的副作用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同情和谈话安慰,分散其注意力,嘱咐让家属尽量多加陪伴;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以减轻疼痛;衣裤勤加换洗,并发放比患者体态适当宽大的病号服,防止衣服与皮肤患处之间发生小摩擦而增加疼痛刺激。

皮肤护理由于患者皮肤溃破面积较大,渗出较多,易于感染,局部护理时,除用生理盐水棉球常规擦洗破溃皮肤外,需每天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天冷时一边用TDP灯照射,一边擦洗,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以防受凉;清洗后,立即用TDP灯照射患处,早期的渗出液较多,每天照射5-6次,每次60min,以保持干燥伤口,减少渗出,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渗出物明显减少且患处呈半干燥状态后,可适当缩短照射时间和照射次数。在用TDP灯照射后,患处的渗出物已经显著减少,先在患处擦涂烧伤湿润膏;再次照射结束后,换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伤口;上述两种膏剂每隔4h交替涂抹。

为了便于涂药后继续暴露皮肤溃烂面,我们在患者躯干部两侧放置拱形支架,被子覆盖在支架上,避免被子和破溃面接触,药膏可以较好的作用于患处皮肤,减少感染的机会,促进溃皮肤的愈合。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喜好给予饮食指导,宜进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以促进食欲[2]。

为鼓励患者进食,首先给患者说明营养供给是早日康复治愈的需要和条件,并帮助病人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并在配餐间配备微波炉,方便家属为病人随时加热饭菜,以确保机体的营养供给。根据治疗需要患者每日卧床时间较长易导致大便干结的特点,为保持大便通畅,嘱咐患者忌食辛辣刺激及发酵的食物,适当多吃香蕉等纤维素较细的水果和蔬菜。

体会

本例属于慢性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溃破面积较大并伴感染,皮肤护理难度很大,加上年龄偏大,性格偏执,营养状况欠佳,儿媳缺乏孝心和护理经验,开展全方位的系列护理对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对待皮肤的破溃、疼痛,由主治大夫通过针刺放血加拔罐进行活血、排毒、去腐生肌,促进皮肌的再生,使患者减轻疼痛,树立治病信心。针对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和免疫低下,加强鼓励进食,科学调配餐饮结构,并提供适当的条件便于患者适时进食。

老年护理综述篇(2)

【关键词】综合护理;卧床老年患者压疮;护理效果

压疮即指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溃烂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继发感染进而危机生命。而源于老年人群的抵抗力低下,皮肤弹性不好,身体各器官功能减弱,致使压疮在老年群体的发病几率较高,且恢复缓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老年压疮患者的护理经验,对卧床老年患者压疮采取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1例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在62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岁,卧床时间为3-12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5.5个月,病程0.7-2.6个月,平均病程1.6个月,压疮分布如下:髂前上棘l例,肩胛部2例,背脊部3例,臀部2例,骶尾都6例,足跟部7例,其中伴有冠心病1例,贫血2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3例。

1.2压疮分期标准I期压疮皮肤完整,有红疹出现;Ⅱ期压疮皮肤表皮或部分真皮损失,出现表皮水疱破裂和黄色渗出液;IIl期压疮虽创面未穿透筋膜,但表皮完全损失,并有脓液覆盖,且坏死组织侵入皮下组织,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均受损,IV期压疮即在上述基础上筋膜被穿透,而且深入骨质或关节面。依此压疮分期标准,选取的21例卧床老年压疮患者处在I期的为10例,Ⅱ期的为8例,Ⅲ期的为2例;Ⅳ期压疮l例。压疮创面面积在2.5cm×3cm-8cmX12cm之间。

1.3护理方法

1.3.1压疮护理根据处于不同压疮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压疮护理对策,①I期压疮护理:对于I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应根据其症状较轻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即通过物料疗法促进患者压疮处血液循环,只此即可有效遏制患者牙床病情恶化,其护理关键即做到及时,以避免因拖延导致患者软组织损伤[1];②Ⅱ期压疮护理:即根据Ⅱ期压疮判断标准,应将护理重点集中在保护创面上,除了防止创面进一步扩大之外,还应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免创面感染,其中,对于水疱尚未破裂的病人,可采用酒精对水疱进行消毒,然后用注射器抽出创面处脓液,最后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涂抹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即可,而对于水疱破裂的病人除了对其进行上述必要的消毒创面外,还要对水疱周围3cm以内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再红外灯照射治疗的协助下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③Ⅲ期压疮护理:其护理关键在于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控制感染扩大,以及防止穿透筋膜三个方面。为此,可以采用络合碘对创面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在清除其坏死组织,待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创面消毒,然后用氯霉素、胰岛素和生理盐水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将纱布浸润后添堵创面,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一般情况下,这种护理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比如每2El换药1次或每El换药1次;④Ⅳ期压疮护理:患者创面已深达骨质或关节面,常规护理已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避免伤及骨质[2]。

1.3.2护理护理即采取调节的方式,对老年卧床患者而言,采取经常翻身的方式是间歇性解除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重要方法。比如2或3h翻身一次,若患者条件允许,可让患者每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换位,同时在进行护理时应在老年患者身体的隆突处涂抹少量的剂或者在适当部位加垫软枕,以减少摩擦,一般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保持床头太高度在30°以下,以侧卧位为佳。与此同时,护士应密切关注老年卧床压疮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等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予以干预,对于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联系医生。

1.3.3其他护理在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进行压疮护理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其他护理方面予以配合,进而达到综合护理老年压疮患者的目的。所以,在压疮护理之外,还应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必要的按摩,进而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提高组织供血功能,比如护士可同时用手掌大小鱼际处紧贴患者局部受压处皮肤进行轻柔的按摩。除了按摩之外,还应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提高饮食护理,鉴于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大都基础病多,营养状况较差的情况,而饮食提供的营养对老年压疮患者的组织修复又尤为重要的状况,护士可针对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对老年患者提供饮食护理,而且应采取量少次多的方式让患者进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病人应给予相应的静脉营养支持,从而保证老年病人的营养摄入量。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多行动不便,因此对于老年病床的卫生一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擦洗、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柔软和平整,以便在为老年病人提高舒适环境的同时避免加重压疮。

1.4护理效果判断治愈标准为创面皮肤恢复正常,创面结痂,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好转为创面面积缩小,创面脓液减少或消失[3]。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各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护理效果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各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得出P<0.05,即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卧床老年压疮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两周后,Ⅰ期病人皮肤状况大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到88.6%;II期病人中,有5例病人在1周内创面愈合,治愈率为62.7%;Ⅲ期2例病人的创面均已结痂,且肉芽组织生长良好;Ⅳ期的1例病人由于创面较深,在综合护理的同时亦给予了吹氧治疗,并在第9天后发现病人炎性液体显著降低,且创面面积也得到缩小。总之,检验证实各期老年压疮病人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3讨论

压疮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治疗期限长,护理方式多样且繁琐,除了进行必要的压疮护理外,还需针对老年的特殊群体特点,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护理、护理、卫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通过上述综合压疮护理对策在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见其对压疮的组织恢复及痊愈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妍妍.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31-332.

老年护理综述篇(3)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老年;综合性护理;生活质量;影响

创伤性骨折指受外源性致伤因素影响后而作用于机体,导致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中断。此病病程中且恢复慢,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心理状态、躯体运动能力、社会能力等。近年来,随着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全新的护理[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4例老年创伤性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62~86岁,平均(74±12)岁,所有病例经临床诊断为创伤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45例开放性骨折。排除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溃疡者、血液系统等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①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为突然暴力所致,尤其较为严重创伤及骨折的患者因出血过多处于休克期,此时的心理往往为应激状态,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一系列复杂心理状态,例如患者多表现为皮肤发冷,心跳加快、有时全身出现颤抖,甚至会因紧张而导致腹肌紧缩,胃部呈现翻动感,从而出现呕吐。再加上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会在手术过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情绪易激动,常常会因疼痛和愈合时间较长而精神萎靡。面对上述现象护理人员应从患者住院时就开展心理护理。还可采用精力分散法,在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可以让其听音乐,以此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②跌倒护理;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本身就存有骨质疏松情况,若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则很容易发生二次骨折。保持病房地面干燥,避免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发生滑到;③预防并发症护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有75%的老年创伤性患者在发病2个月后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然而在此过程容易出现关节挛缩和肺部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可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不至于骨折痊愈后无法站立。及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扣背排痰,必要时可采用吸痰治疗和雾化吸入。帮助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背部按摩,多适用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发生便秘和褥疮;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明确告知患者此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做好患者饮食和休息指导,督促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定期来院检查。

1.3疗效评价 生活质量评价[3]:从心理领域、生理领、社会关系等方面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入院时、出院1个月后分别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QUL)评价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良好(51分及以上),较好(41~50分),一般(31~40分),差(21~3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用(x±s)表示,用t检验,如果P

2 结果

观察组生理领域为(53.36±4.61),对照组生理领域为(44.72±8.51),观察组心理功能(57.66±3.64),对照组心理功能(48.23±7.58),观察组QOI总分(57.42±3.49),对照组(48.10±8.59),观察组社会关系(59.13±1.32),对照组(52.04±8.4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

3 讨论

老年创伤性骨折从整体上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两个方面。首先内源性因素;患者多伴有性低血压、晕厥突然地发作、肿瘤及与老龄有关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机型或慢匿性疾病,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创伤性骨折和自发性骨折。视觉、听觉及前庭功能的综合作用会引导姿势和步态,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大,各项机体功能都处于老化状态,肌肉系统的不协调会导致其在正常行走时出现跌倒,进而造成人为创伤。其次外源性因素;此方面因素多为日常生活创伤,也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4]。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跌扑摔倒。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为粉碎性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愈合时间迟缓,患者体能和是肢体功能康复与年轻人相比均较为缓慢,负重时间延迟。

由于创伤性骨折对患者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患者往往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应激反应。从临床护理经验来看,骨科患者的心理反应较大,患者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状态。综合性护理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于一体,针对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精力分散法减轻疼痛,缓解其心理负担。本文研究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

综上所述,对老年创伤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社会能力及躯体运动等生理状态,对患者预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嘎毕日.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86-87.

[2]谷春.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83-84.

老年护理综述篇(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重庆 400016

[摘要] 目的 研究以老年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多学科护理的生存获益效果。 方法 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5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老年评估后多学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护理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http://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癌症患者;多学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140-02

[作者简介] 冯艳(1984-),女,四川人,护师, 本科,研究方向:老年病科护理。

老年综合评估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躯体功能评估、全面的医疗评估、环境以及社会评估等方面[1-3]。与临床常规治疗不同,老年综合评估多由多学科团队,例如:老年科的临床医师、药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医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等,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管理,以便临床制定相关治疗及护理方案[4]。临床癌症患者的治疗中若能够接受详细的评估后联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7]。研究者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5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对23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评估后实行多学科护理并与22例常规护理干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肿瘤科住院部收治的45例老年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在60~90岁,平均(78.6±2.7)岁;病程在0.5~7年,平均(4.3±1.4)年;病理分型主要为鳞癌8例、腺癌1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在60~86岁,平均(77.6±2.1)岁;病程在0.5~6年,平均(3.6±1.2)年;病理分型主要为鳞癌6例、腺癌16例。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采用常规肿瘤科护理:①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采取正确护理措施。②完善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图册、多媒体以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展开健康教育,在固定时间组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进行学习,加强其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1.2.2 研究组护理 根据肿瘤科特点结合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后采取相关护理。内容包含:日常生活能力的ADL以及IADL评估、认知评估、焦虑量表SAS评估、抑郁量表SDS评估、简易营养量表MNA评估、各项身体机能的评估、相关治疗情况评估等,评估问卷的排版应简洁明了,方便查阅及填写。经由3名以上高年资老年科专家进行审核修改后投入临床使用。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多学科护理干预:①23例患者均建立老年综合评估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及相关治疗资料、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及结果等内容。②联合临床医师、药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医师以及家属等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的全面护理,将老年综合评估结果归纳进护理目标中,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集采用个性宣教与集中宣教结合的形式解决。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评价,将护理计划全部以书面形式纳入病历中,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SAS评估、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SDS评估[8]。

1.4 统计方法

经spss14.0软件对数据资料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实施χ2检验,如果P<0.05,说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比较,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疲劳、疼痛、失眠等,研究组总发生6例,总发生率26.09%,对照组发生10例,总发生率45.4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35,P<0.05)。

3 讨论

老年癌症患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因老年患者机体的衰退,患者各方面生理功能均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肝脏的代谢功能异常等造成药物在体内的积累不利于排泄,神经束以及神经元等的下降让机体对化疗产生的神经毒副作用更加敏感。上述原因增加患者化疗时的并发症以及药物不良作用[9-11]。

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多学科护理干预,患者在心理情绪、生存质量各项评分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显著,SAS评分及SD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各方面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最大限度满足其需求,采用关怀护理、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等融入服药干预、营养干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梁丽萍[12]在对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中,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各器官功能衰竭,在临床仅能接受支持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最大限度满足其需求,采用关怀护理、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等融入服药干预、营养干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09%低于对照组的45.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结果对患者进行多学科护理可有效降低抗肿瘤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后,再采取多学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前景。

http://

参考文献

[1] 淳雪丽.老年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80-982.

[2] 刘妙仪.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86-3088.

[3] 彭旻,徐慧兰.老年癌症患者感知需求、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70-1474.

[4] 王淑兰.老年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72-173.

[5] 马红霞,高志华,罗红格,等.心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84-385.

[6] 王晓燕,韩雅姣,丁有霞,等.理清亲人路径对老老年癌症患者余寿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238-1239.

[7] 谭慧.心灵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00-2801.

[8] 赵玉涛.优质细节心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22-23.

[9] 李颖,张延丽.老年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7):67-69,86.

[10] 金环,熊莉娟,胡莉萍,等.积极艺术治疗护理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C].//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3(9):22-25.

[11] 刘荣荣,汪丽芳.循证思想在老年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46-447.

老年护理综述篇(5)

【关键词】 老年;骨折;护理;心理状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1.2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02-01

随着我国老年化不断严重,老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在骨折患者中主要为胸腰椎部和髋部骨折为主。这些患者大多都需要长期的卧床治疗,患者会产生孤独感,表现出抑郁痛苦和紧张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患者大多会担心骨折导致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和发生意外等。为此,应对老年骨折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生理及心理综合性护理,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5.1±3.6岁;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骨折的类型主要为: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下和间骨折。患者致伤的原因为:摔伤和车祸。患者在骨折前均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验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护理 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功能锻炼,根据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内容为: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密切的关注患者病情,并记录其饮食和排出物的量、给患者适度的翻身按摩,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体性的护理,巡视间隔时间为1-2h。

1.2.2 实验组护理 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热情地接待病人,了解患者的性格等,耐心细致地听取患者以及其家属的意见,并积极迅速地解决。大多数老年患者都存在听力和视力障碍,在向老年患者介绍检查治疗方式时要细心、耐心且表达清楚,尽可能地让患者了解和理解。在进行日常性查房时,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并使用敬语,获取患者的信任,让其能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对患者的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宣教,让其明白和重视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恢复情况的重要作用,给予全力的配合。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要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理解和尊重患者,对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解释,消除其顾虑以及其他不良的心理因素,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中的患者还要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术后严格地控制患者情绪波动,让其主动地接受和配合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改变,预防压疮的发生,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疼痛。

1.3 疗效的评定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水平进行评定[1],无焦虑(<35分);轻微焦虑(35-54分);中度焦虑(55-65分);重度焦虑(>65分)。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降低(见表1),患者手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95.7%远超过对照组83.6%,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传统常规的基础护理对于患者切身感受不重视,会导致患者因为各种外界的因素产生心理障碍,对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综合护理模式是在基础护理上具有个性化且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一般称之为人文护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在生理及心理各方面均达到治疗的要求,同时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和家属经济或者工作的负担。同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取得他们全力的配合,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2]。

3.2 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者丧失,很容易导致其情绪的改变出现心理问题,患者常会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动、恐惧等,同时老年人性情大多比较怪癖,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缓慢,不易接受新事物,对于治疗和护理工作不予以配合,上述的心理状况多不利于治疗,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指导,解除其心理障碍或者负担,可以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3]。

3.3 综合性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辅导和康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修养。老年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极易导致栓塞性静脉炎的发生,患者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栓远侧静脉压的升高和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会使血管内的液体外渗引发水肿,一般发生在足部和踝部,要及时地调整患者的卧位,将患肢抬高,给予局部硫酸镁热敷等。同时对患者伴随症如高血压等进行对症治疗,预防出现意外。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住院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其康复锻炼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洪,韩燕.老年骨折患者166例综合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21-122.

[2] 温方方.老年骨折的综合护理心得[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742-2743.

老年护理综述篇(6)

【关键词】老年性脑血栓;临床护理;心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脑血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特有的病程长、复发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健康[1]。老年人群因抵抗力下降,机体病变率升高,更易患上脑血栓疾病,应强化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性命[2]。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较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整个临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37例作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58-72岁,平均(67.9±1.3)岁,入院后失语11例、运动7例、吞咽功能障碍5例、丧失日常生活能力14例。

1.2护理方法

(1)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性脑血栓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抗凝、溶栓、血管扩张类药物,若单纯使用某一种药物,无法达到溶栓疗效。因用药复杂,护理人员还应先全面了解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药物反应等,将收集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医师,便于医师更了解患者情况。此外在溶栓类药物使用时,还需严密监测患者心跳、血压、呼吸等体征状况,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有牙龈出血、黑便等现象,应告知医师,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阿司匹林、利尿剂等药物,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更利于药物吸收。

(2)饮食护理

老年脑血栓患者因精神负担较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述科学饮食、自主进食的重要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将每日总热量控制在6300KJ左右,饮食应以低盐、低热量、第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并选择半流质、粘稠食物,新鲜蔬菜应切碎成细末,水果榨成汁,少食多餐,让患者细嚼慢咽。若患者吞咽困难,无法进食,可给予营养支持,经胃管鼻饲,但应做好留置胃管护理工作。

(3)心理护理

大多老年脑血栓患者都伴有语言、半身不遂等症状,部分意识清醒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恐惧心理,担心愈合不佳连累家人,情绪低落,容易失去治疗信心,对疾病康复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多关心患者,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心中的思想包袱,通过肯定性语言让他们积极接受治疗,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

(4)功能障碍护理

①运动功能障碍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发病后多伴有肢体运动无力、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护理人员还应对部分病情稳定、意识清醒的患者实施肢体功能锻炼,患者可在床上完成功能锻炼,每次30min,一日二次,包括挺胸、胎头、坐立、举臂、挺腰、握拳等,增强患者肌肉力量,以免肌肉萎缩;若患者能够站立,还应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搀扶下下床活动,最初站立时间不可过长,以患者感觉劳累为止,后逐渐延长,若患者站立时间可达10-15min,即可进行迈步训练,练习过程中,不可强行移动患者肢体,每次练习约半小时,一日二次;②失语护理。失语对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均造成了不良影响,还应尽早对其实施语言训练,提升患者语言理解能力。将日常短语写在卡片上,由简至繁,锻炼患者发音能力,逐渐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增强患者思维能力;③吞咽障碍护理。针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还应给予专业护理治疗与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吞咽能力,促患者尽早康复。

(5)安全护理

因老年性脑血栓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很容易坠床或跌倒,若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要离开病房,还应抬高病床支架,并为可自行走动的患者选用三角杖等辅助工具,以免受伤。

(6)出院指导

因脑血栓为较高复发性的不可逆性慢性脑血管性疾病,出院前,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出院指导,为患者讲述脑血栓相关性知识,让患者与患者家属掌握脑血栓致病原因与防治方法,为患者讲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嘱咐患者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变药物剂量。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指标监测,若有异常,应及时入院接受治疗。此外,还应嘱咐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若运动功能已恢复,可进行运动幅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结果

本文探究的37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较全面的综合护理,其中21例患者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占研究总人数的56.75%,而14例患者肢体、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与入院时相比有很大改善,占研究总人数的37.83%,另有2例患者因病情过严重而死亡,康复率为94.59%。

3讨论

脑血栓主要为脑动脉壁病变,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升高后形成血栓,动脉官腔狭窄或闭塞,使得对应部位脑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发病后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4]。基于此,我院开拓创新,对收治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从用药、饮食、心理、功能障碍、安全、出院指导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以期望疾病治愈疗效,而本文中我们介绍的我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37例患者最终康复率为94.59%,表明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更有信心与勇气接受治疗,对后续康复治疗更有利,在临床老年脑血栓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倪红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574-575.

[2]李丹.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4(48):174.

老年护理综述篇(7)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