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7 10:20:58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目前,新一轮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明确要求“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机制,严格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致力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方法的研究,缺乏对评估管理制度方面的剖析。本文意在总结国内相关理论及其实践经验,剖析目前评估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管理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在我国的发展[1]

国土资发[2004]133号《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中明确指出:开展规划实施评价,是为了全面分析规划实施效果,促进有关地方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同时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改进规划工作的对策建议,作为编制规划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005]3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中再次强调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与前提,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上述要求是开展规划实施评价最重要的工作依据,也点明了此项工作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深远意义。

国发[2008]3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文中明确指出: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规划实施评价报告经规划审批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后,方可开展规划的修改。

2009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第八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基础调查、重大问题研究等前期工作”;第十六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第三十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点内容包括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研究提出:在规划期限内,由规划编制机关定期组织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等条款的动议。

2011年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精神》明确提出:建立规划和项目节地评价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国土资厅发[2011]4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中明确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试点工作的目的、原则、内容及程序要求等。”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指导依据。

国土资发[2012]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机制,严格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建设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毕竟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时间不长,还是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在规划评估理念,规划评估体系,规划评估内容方法,规划评估程序制度等方面,还亟需改革、健全与完善。

3. 1 政府重项目建设,轻规划实施评估

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体系仍不健全,规划的权威性不够,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对规划编制不重视、规划调整随意性大、规划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往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干扰。尤其是在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和保护耕地之间,地方政府习惯于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擅自扩大建设用地面积,使土地利用规划流于形式,造成恶性循环。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难度较大。

3. 2 政策执行不到位,体制制度不完善

纵观发达国家的规划、计划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大多含有监控和评估的内容。近些年,国内的各类、各业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都开展了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目的的规划评估研究和评估实践。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综合性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在国家的规划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重规划编制、轻规划实施、忽视规划评估的现象在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中仍普遍存在。《土地管理法》虽对评估制度提出了条款,但未能有详细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法律规章制度。缺少土地规划国家立法,不利于全面发挥规划评估制度的作用,与其他相关法律体系相比,明显滞后。

3. 3 相关技术标准缺失,从业人员技术薄弱

由于我国现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制度,管理办法,工作指南,技术标准,实施细则等。行政部门管理者缺乏评估管理制度依据,无法判定评估结论的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无法鉴别图、数和实地是否保持一致的统一性,从业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评估技术依据[2],依据自身水平,编制水平层次不齐,成果结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备受质疑。规划评估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实施工作是国土部门,编制是国土部门聘请的编制单位,审查规划评估的是国土部门,这种“自己审查自己”,极不科学的审查方式,使得规划评估流于形式,审查不出根本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规划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

3. 4 宣传工作不到位,公众参与不健全

规划评估的过程监督主体包括土地资源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应该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然而,公众参与往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公众参与渠道不畅,仅仅只是评估后期的听证,则由于此时规划评估的总体思路、体系结构、主要内容基本已经确定,即使公众发现问题也难以改变已经成文的规划评估及其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公众参加规划的意识薄弱和能力不够,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公众往往是处于“被参与”的位置,即被动地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或者组织参加相关的听证会。

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规划实施评估的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部门、社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规划评估工作。

4. 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的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真正把规划评估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好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将规划评估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考核的内容之一。建立健全配套行政问责和惩罚机制,明确问责及惩罚责任主体,明确具体的问责及惩罚内容,科学设置问责及惩罚程序,严肃对待问责处理结果。

4. 2 加快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对规划评估制度亦相当重视,但在立法层面上还是偏低。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真正起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耕地、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鉴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完善规划评估制度,特别是制定一部专业的土地利用规划法律法规已刻不容缓。通过立法明确规划的目的、适用对象、内容、审批程序、编制资质、公众参与、法律责任,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加快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行业规范性制度,强化各项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通过不断完善土地规划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科学发展营造规范合理的法制环境。对于一切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改变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改变约束性指标,调整重大布局且不符合程序的行为,将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绝不姑息。

4. 3 加强规划评估的专业技术性

加强与发改、建设、农业、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尽快联合制定明确的技术评估程序,技术审查要求和质量等方面的技术与规定,切实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建议建立行业专家库,邀请专家参与规划评估。全面深入推开试点工作,在典型行政区、重点行业和重要专项规划等特征类型的地区开展规划评估试点,探索机制、培养队伍、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工作指南、实施细则等方面,健全和完善规划评估工作的技术评估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其评估更客观,结果更准确。大力推进以3S技术运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为规划数据的收集和适时更新、海量信息的及时处理、规划方案的调整修改及上下协调反馈、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等提供先进技术支撑,提高规划的工作效率,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提供了一套科学化、程序化、定量化[3]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加强行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管理能力,规范从业机构资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整体提高从业技术水平。

4.4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集中抓好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宣传贯彻。将组织各方面力量广泛宣传规划评估制度,并分层次、分行业、分部门举办宣讲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向导,大力宣传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使全社会了解规划评估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全民的规划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规划评估工作格局。大力加强社会监督和公众监督,设立热线,举报信箱,要把规划评估工作置于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

参考文献:

[1] 邓红蒂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2,7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2)

在我国学者就土地资源管理建设投资风险评估分别作出独特见解,董连胜分析指出动态性研究不足导致投资风险评估方式欠佳。刘晓娥与王传美提出解决变量与度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把控问题结构方程模型,此模型在土地资源管理建设投资风险实践了统计数据评估。而吴国付则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强调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管理重要性及相关理论性的指导方案。雷冰峰的观点则认为经济评估是土地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的核心工作,他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来作经济评估分析,然而实践中因干扰项目经济评估的要素繁杂,结合蒙特卡罗模拟法与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最终的决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在我国八十年代早期就被采用,而如今土地资源管理投资风险评估完全处于起步时期,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文献仅是凤毛麟角,仅有的部分文献成果也只是基于土地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的冰山一角进行剖析。简而言之张娟、王志征、欧阳斌等学者所运用的蒙特卡罗法模型均是针对土地资源管理项目经济风险的资金流动性这一方面。而蒙特卡罗法仅凭传统的历史概率数据进行模拟,而无法控制实际运作中所产生的不特定风险概率,所以无法有效的达到对土地资源管理项目全面具体的剖析。就我国当前现状对于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进行风险评估的难点颇多,集中来讲主要为:1、发达国家均有专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及相关作品,对于风险识别可以有效提供参考。在我国因为企业对风险意识的忽视加之国内并无风险评估相关成果,所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只能从风险源进行,从而大幅提高风险研究及管理费用。2.风险评估在我国的误差大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风险识别阶段是后期工作的基础,在此阶段一旦出现差池就可能导致整个风险评估功亏一篑。3、在政府引导下,投资者基于过去土地资源管理投资的收益预估未来的可得利益,忽视项目本身投资风险,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最关键的限制因素则是政府和投资者对风险意识的漠视。

风险管理在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得到提倡,美国风险评估及防控于1960年已成为管理类的学科并得到飞速发展。在国外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现代数学分析和蒙特卡罗模型分析等方式为项目投资风险定量分析的主要方式。影响项目经济评估指标分析法则是采用推算风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投资效果的情况下对指标变化的敏感度作出评估。此种方式通过参数恒定的状态下优先分析出影响项目总成本的单一参数。蒙特卡罗模型法则是庞大的过去数据的汇总分析,无法达到将来变量的全面反映。采用现代数学理论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数的影响程度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及分析就是现代数学分析方式。美国项目管理者学会多数学者分析认为在风险评估中模糊风险评估及蒙特卡罗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较为普遍。在单一事物评估中经常会涉及很多因素,那么就要求对多个不特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模糊综合评估对不特定因素的评判是受到学者肯定的。1965年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家查德教授,首次采用“模糊集合”对不确定疑问的数学探讨方式。

模糊风险综合评估仅是模糊数学中微小的一部分。模糊方法可以对不特定事物做概括描述。模糊方法在国外很多行业都得到了认可并在很多领域得以实践。对于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无法通过指数反应出来,同时很多客观因素存在不特定性,无法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估,根据以上分析在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估中,采用模糊分析评估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达到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正确标准,采用模糊分析法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土地资源管理项目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将分析结果与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其次模糊分析法可以全面分析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风险情况并结合土地资源管理项目投资的实际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项目发展决议提供多重保障。与此同时很多专家都将风险评估纳入到很多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最初投资风险评估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此项评估人们所采用的方式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使针对土地资源管理投资风险项目的风险评估的很多软件应运而生。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GIS;教学;实验课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土地规划、资源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GIS技能已经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GIS技能也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好理论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实践领域,提高学生的GIS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门现代化技术,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业务中。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引入GIS课程的必要性

1.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众多学科的集成体,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要想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掌握测量、制图等专业技能。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该专业也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在土地资源规划和建设方面,越来越重视GIS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说GIS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基于信息大环境的影响,教学育人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时代的变迁,重视GIS课程的引进和发展。

1.2GIS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GIS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也是技术性课程,它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此之外,GIS还应用于其他行业领域,可见GIS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现代化技术。总之,人类社会上一切与处理、分析空间数据相关的学科,都在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收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显示输出多种多样数据的工具,这些数据都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而这种工具的归结点就是GIS。尽管GIS应用前景较好,但是当前我国的人才输送还满足不了GIS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GIS技能,不仅可以促进该专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满足GIS对社会人才的需求。

1.3GIS实验教材的不适用性

当前GIS实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都是针对GIS专业的,对于其它专业则没有通用的教材。专门的GIS实验教材无论在教材内容还是实验设计,都无法较好地适应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因此采用当前的GIS教材会有一些弊端,也会影响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增强GIS实验教材与所用专业的契合度,我们要从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专业内容编写实验项目,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完善教材的设计体系,从而使GIS实验教材更好地满足专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进展。

2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2.1GI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土地调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进行管理的首要工作,通过土地调查我们可以得到相关土地资源信息,从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所需的资料。这项工作是离不开GIS的,需要GIS技术的极大支撑,主要表现在:GIS可以采集和输入相关数据,建立地籍库,并且还可以对数据及时进行更新。但是在地籍库的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如何使地籍库的录取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我们应当对其加强管理,以便给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2.2GIS技术在调查土地利用情况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实时性工作,为了明确土地利用情况,我们需要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应用情况及其变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此阶段,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GIS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转换,测定田坎系数,调绘成果转绘以及绘制相关图表,最后对图表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输出关键情报,从而了解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实现调查的目的,为土地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出可靠地决策。

2.3GIS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要想做好规划工作,达到规划后的利用目的,必须对土地的所有情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了解土地管理的所有信息,只有做到全面详细,才有可能不出任何规划错误。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土地管理的客观规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科学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GIS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用GIS综合分析土地情况后,进一步对土地资源制定大体的规划方案,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研究,建立空间预测模型,从而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提供规划方案所需要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不仅如此,还可以进一步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来输入和分析数据,对规划对象进行GIS专题图叠加分析,进而提供多种规划方案,以便做出科学的规划决策。

2.4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GIS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GIS来构建土地整理专门使用的电子图件,明确并建立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对这些空间数据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GIS来对原始数据单元进行分析统计,进而绘制相关图表和地图,例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图以及利用潜力分析图等,以便精确地了解土地整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定义地图关键要素,顺利进行图形变换。

2.5GIS技术在土地地价评估中的应用

空间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是土地地价评估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要做好此项工作,离不开GIS技术的辅助和支撑。LPS系统是地价评估中的应用系统,GIS能够把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再加上评估模型作用的发挥,最终使得土地地价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把LPS系统和GIS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关系着地价评估工作的成败,是土地地价评估工作的关键要素。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对土地地价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而且还能够大大节省用户的评估时间,加快其工作效率。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GIS技能培养的措施

3.1加大设备投入,满足教学要求

GIS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当前有些院校为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已经购置了相关设备,并建立了实验室,以供科学研究。但是仍有部分院校仪器缺乏,实验条件不达标,影响了GIS的实验教学,而教学工作直接与学生的GIS技能培养相联系,因此GIS实验教学不到位,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也自然达不到要求。为此,各院校应当加大对GIS软件相关设备的投入,使用科研经费购入实验设备器材,如扫描仪、正版的GIS软件、中地公司国土系列软件等。以前的学生可能只在教室里通过PPT来认识相关的GIS实验设备,从来没有亲自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对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标识也没有切身体会过,通过增置实验设备,建立实验室,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各种GIS设备标识,掌握设备标准参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GIS技能,对知识有更好地运用能力。

3.2完善GIS教学体系,使其系统化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GIS技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教学任务和重点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掌握GIS技能是学生就业的重大优势,是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做好教学工作能够为培养学生的GIS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教学工作,不断完善GIS教学体系,实现GIS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为此,我们需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一方面,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并设置合理的理论课时数,夯实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注重基础,例如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VisualC++程序设计课程、CAD软件课程、制图课程等。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也不容忽视,通常来说,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各为24小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后外加一周的实习课程,尽可能早地联系相关企业和机构,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方位地掌握GIS基础知识和技能。

3.3合理设计实验项目,优化其内容

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关系着GIS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科学设计实验项目,不断调整实验内容,使其符合当前实际领域的要求,避免教学工作与实际现状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保证。首先,明确GIS实验课程内容。在内容构建时,要着重突出数据收集、整理、加工、图形变换、输出等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这些基础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例如影像地图制作能力等,熟练掌握GIS的各个操作环节。其次,构建以GIS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实践内容。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一般使用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了培养学生的GIS技能,我们应当结合课程大纲,找到与GIS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地以GIS技术的运用为核心来设计实验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和GIS技术课程的无缝结合,在项目中充分运用GIS软件和GIS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4提高教师GIS技能,增强师资力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工作,注重产学研一体化,这就要求无论是在理论教学领域还是在实践教学领域,教师们都要重视对学生GIS知识的巩固和GIS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GIS应用的各个操作环节。对于没有GIS专业背景的教师而言,学校应当鼓励教师进修,不断学习,增强自身GIS专业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大技术培训投入,定期举办讲座,或者借助网上资源平台,使教师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因此,教师也应当拥有一定的GIS技能,确保自身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应用GIS技术。

4结语

为了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GIS技能,我们要首先要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GIS技术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明确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还要加大设备投入,不断完善GIS教学体系,合理设计实验项目,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注重教师GIS技能的提高,增强师资力量,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GIS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承武,马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5:66~69.

[2]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07.

[3]王淑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03:99~101.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4)

一、实施纳税评估的动因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评估对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和处理的管理活动。纳税评估作为重大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税源监控能力、降低异常申报率、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控管质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纳税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强化税基管理的需要。重大建设项目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去年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借助管理软件支撑,采取人机结合方式进行专业化评估,可进一步改进管理手段、拓展控管范围、提高监控效果,切实把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税收增长点。二是盘活数据资源的需要。日常控管中,税收管理员重征收管理、轻评估分析,对大集中系统、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软件中现有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合同资料,未能有效整合运用,建立经常性评估分析制度,造成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数据变税源、税源变税收。三是凝聚控管合力的需要。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征管基础和人员素质的差异,不同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力度和控管质效不均衡。在“大集中”系统管理框架下,只有按照新的税源控管模式的要求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深入开展案头分析评估,分析查找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部门岗位间的配合联动,才能形成评估、征管、稽查等环节的良性互动,构筑起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转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二、主要作法

(一)项目周期评控法。以工业建设类、商业建设类、企业办公用房建设类、技术改造类以及其他建设类重大项目为评估重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财务管理特点,将重大建设项目划分为投产期、试产期和达产期三个周期,不同生产周期确定不同评估重点。重大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投产期,重点对取得土地方式与土地交易税收清算以及取得发票的真实性、代扣代缴建筑业营业税等税款进度与投资方拨款进度以及工程形象进度的同步性、“甲方供料”申报缴纳税款的完整性、境外提供境内设备安装、技术改造、转让无形资产等营业税与预提所得税扣缴的及时性、各类应税合同印花税申报的准确性等情况评估监控;从投产期到试产期,重点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与实际使用时间是否一致、在建工程是否延期结转固定资产和人为拖延房产税应税时间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的准确性评估监控;从试产期到达产期,重点对应税房产、土地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收入等实现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等税源转化情况与项目规划立项文书的差异性评估监控。比如,在对一热电公司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私自征用建设项目所在地村委集体土地一宗,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28万元。在对一风电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支付工程款项环节未按照规定扣缴税款,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146万元。在对一金业化工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该单位在建工程延期结转固定资产、未按照规定及时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44万元。

(二)关联钩稽评控法。以居住建筑建设类重大项目为评估切入点,根据已有的房地产行业数学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以行业总体税负率为评估标准,以此来衡量和判断企业税负是否合理、纳税是否正常,对纳税异常企业,依据营业税征收率与所得税核定征收率以及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三者计税依据的内在关系,对税负偏低、指标异常、申报异常、营业税、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不匹配、代征税款与建筑规模不符等情况重点评估、筛选疑点。比如,在对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评估过程中,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申报入库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倒算,发现该单位申报三税的计税依据不一致,差异很大,经过评估核实,应补征入库营业税309万元、企业所得税158万元以及其他各项税费40万元。在对一商住综合开发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项进度与代扣代缴建筑业营业税等税款进度以及工程形象进度不同步,自取得预售许可证以来,商住房销售收入长期挂“预收账款”未结转收入,经过评估核实,分别补征入库扣缴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等各项地方税收22万元。

(三)辐射延伸评控法。以工业建设类、

农业建设类、基础设施类、公共建筑建设类等九类不同类型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圆心向外辐射、延伸评估,做到“四个延伸”,即:一是由单纯项目评估延伸到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的双向评估;二是对跨年度的重大项目评估当年的同时对其以往关联年度追溯评估;三是由对重大项目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重点评估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其他地方税费的同步评估;四是由发票、税款的比对分析向“甲方供料”、工程转分包等征管难点的延伸评估。比如,在对一中学办公楼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经过比对建筑安装合同、开具发票以及扣缴税款等资料,发现办公楼外墙装饰用大理石为“甲方供料”,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税款26万元。在对艺苑小区、教育路小区十区等重大项目评估过程中,发现相关项目均由一个房地产企业开发,且多个项目均属跨年度开发,为此,采取对所有项目“一揽子”评估思路,并将评估时限追溯到项目开工年度,对所有项目涉及到的建设单位代扣代缴、承建单位自行申报情况逐年、逐项评估核实,并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其他地方税费的申报缴纳情况同步评估,经过评估核实,补征入库各项地方税款320万元。三、取得的成效

(一)增加了税收收入。本次评估共选取重大建设项目 25个,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 13个。通过比对分析,发现有纳税疑点的项目19 个,其中房地产开发类11 个,经过案头分析评估和实地交叉派工核实,目前共补征入库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各项地方税收916万元,有效巩固扩大了税基管理,缓解了当前组织收入工作的压力,为局党组掌控情况、科学决策、部署落实、全面完成一季度收入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规范了项目管理。通过进一步派工核实,用数据反映工作,用数据发现问题,用数据分析原因,用数据考核工作,找出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责令征收管理单位限期整改,并对相关重大项目补充完善档案资料,修订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按月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情况通报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税源控管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减少了税收管理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加大了税源监控力度,提升了项目控管质效,使重大项目管理纳入了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注意事项

一、前言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大工程选址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已相继开展了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开展了部分地区-多发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部分建设用地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如三峡水库、青藏铁路等)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

1、为国土资源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可以为各种重大工程建筑的选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

2、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发生规模不同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或综合治理。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易损性小,则宜采用工程防治措施;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高、易损性大,则应采用躲避或搬迁措施;在无法躲避、无合适搬迁地址,或不允许搬迁时,则宜采用高标准的工程措施。

3、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期望损失分析,可以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的选点提供依据。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对各种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分析,作出预报、预警,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为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提出在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时的应急方案,并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5、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地质灾害除受自然因素控制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而引起,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减小地质灾害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地质灾害评估级别

1、一级评估是指重要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灾害类型及危险性、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一级评估由省级国土资源厅组织,邀请专家5~7 人,最少不低于5 人,省级国土资源厅备案。

2、二级评估是指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与一级评估一样,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建设项目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或专项分析,基本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以及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对评估区内重大地质灾害应参照一级评估要求进行评价。二级评估由市级国土资源局组织,邀请专家 3~5 人,最少不低于 3 人,市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3、三级评估是指一般建设项目。可以从简,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县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现状评估是指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任务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

2、预测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以郭屯煤矿为例,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以可采 3 煤在全部开采的情况下,预测评估工程建设遭受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遭受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3、综合评估的任务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情况,采取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场地的建议。

五、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写

1、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勘探设计单位编写报告书。勘探设计单位首先要根据建设用地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如煤矿则以采空塌陷和地面沉降为主要评估灾种。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充分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估区附近气象、水文、地质、水工环等地质资料。

2、评估报告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报告书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征地地点及范围;②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图;③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④地质环境条件;⑤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⑥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⑦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⑧综合评价与防治措施;⑨结论与建议。

3、评估报告提交国土资源部门指定的委托审查的专家会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国土资源部门对专家审查意见和所报资料进行审查备案,出具《×项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证明》,以文件形式印发。

4、专家审查意见是国土资源部门行文备案的主要依据,在一定意义上是代表政府进行审查,审查专家认真负责,审查意见规范、实事求是。审查意见对评估单位评估报告所确定的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是否合理、预测评估方法是否正确、危险性评估结果是否可信、评估依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可靠、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是否可行等要明确表明。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评审通过后,及时上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时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一并上报审查备案。

六、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的基础。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包括点评价、面评价和区域评价。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结果,依据风险程度的不同,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减灾政策,部署实施减灾工程,使减灾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风险评价成果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要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并将与多种自然科学相融合、交叉,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总体上是向着内容越来越丰富、评价定量化和模型化、以GIS为技术支撑的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崇福.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145-159.

[2]向喜.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 :38-41.

[3]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自然灾害学报,1999,8(2) :21-30.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 绿水;蓝水;水资源评估;水资源管理;SWAT模型;流域

中图分类号 X143;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61-07

水资源评估与管理研究是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保障研究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水资 源评估与管理只考 虑了对社会和经济有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即“蓝水”,却忽略了雨养农业与生态系统的重 要水源――“绿水”[1]。绿水是指直接来源于降水通过蒸散发作用返回大气的 水。绿水的循环主要供给陆生生态系统,包括绿色的植物、农作物等,故形象地称之为绿水 。本研究把绿水进一步划分为“绿水流”和“绿水贮存”[1~3]。绿水流指的是实 际蒸散发, 绿水贮存是贮存在土壤中的水汽,它可以产生潜在的经济回报,因为它是 雨养农业的重要水源。从水文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尺度上总降水的65%通过蒸散发转化为 了 绿水,仅有35%的降水成为了蓝水[4]。因此,将绿水概念引入到水资源范畴中不仅 是粮食保障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对水资源的全面而真实的了解。在国 际上,绿水研究处在起步阶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并引起了科学界对水 资源管理的重新思考。但是在国内,绿水的研究较为匮乏[5,6],还处在萌芽状态 ,绿水概念还没有被纳入到水资源管理体系中去。绿水评估研究是绿水管理的重要基础,但 是现有的绿水评估研究[7~19]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多集中在大尺度,尤其是全 球 尺度评估,精度不高,不便于绿水管理;在小尺度(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 中 、小流域范围)上高精度的评估方法缺乏。②多集中于绿水流的评估,忽视了绿水贮 存的评估(它是雨养农业的重要水源),缺乏绿水流与绿水贮存相统 一的绿水评估方法。③针对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绿水评估比较多,而针 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评估研究很少。④在中国的流域,引入绿水概念并应用SWAT模型进 行小尺度的绿水评估研究还较为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绿水评估中的以上问题,以分布 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拟为基础,以碧流河流域 上游为例,在小尺度建立绿水流和绿水贮存相统一的绿水多角度评估 方 法(包括:绿水量估算和绿水时空分布的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流评估方法) ,并结合这些评估结果,讨论引入绿水概念给水资源管理带来的革新,指出绿水评估和管 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1 绿水评估方法简介

目前,绿水的评估(主要集中于绿水流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1)利用主要生态系统(如:天然森林、人工林地、草地和雨养农田等)生产单位干物质 所需要的蒸散量,乘以净初级生产力数据,评估绿水流[7,8]。

(2)根据典型生态系统的蒸散观测研究资料及其空间信息评估绿水流。对于天然雨养生态 系统,采用每个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面积乘以相应的实际蒸 散计算绿水流[9, 10];对于雨养农田系统,利用当水分不是限制条件时农田的产 量与蒸散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的特点(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即水分利用效率),采用水分利用 效率与产量的乘积评估其绿水流[9,10]。其中的生态系统的实际蒸散一 般由实际观测得到。

(3)利用土壤―植被―大气模型(如:LPJ全球植被动态模型)评估绿水流[11]。

(4)利用水文模型评估流域尺度的绿水流。利用Falkenmark对流域水资源的划分(即流域 的水资源由蓝水和绿水组成)[20],以绿水代表被土地所利用的水资源,蓝水代表 地表径流和深层地下水回液,建立流域水文模型评估绿水。Jewitt等[12]在小尺度 上使用ACRU水文模型,大尺度上使用HYLUC水文模型,研究 了非洲南部的卢武河流域内9 种不同土地 利用状况下的绿水流情况。Seyam等[16]在大尺度下,使用STREAM水文模型简略评 估了非洲南部赞比西河的绿水和蓝水,并用来进行国际河流在沿河国家的水分配问题。Schu ol等[3]在大尺度下,使用SWAT模型评估了覆盖西非18个国家的多流域地区的绿水 和蓝水的供应能力。

对于流域而言,在这4种方法中第4种方法是最合适的,不仅能够评估绿水而且能够同时评估蓝水。但是已有的 水文模型应用研究大都集中在大尺度研究,由于大尺度应用输入的空间资料一般比较粗糙, 使得评估的结果精度不高。这些应用的水文模型中,HYLUC模型是参数简约型模型,在世界 各地都适用,但是只适合作大尺度研究,精度也相对较低。ACRU模型和STREAM模型虽然可以 在小尺度应用,但是由于模型参数应用范围的限制,导致其很难在其他地区应用。因此,目前这两种模型不太适合用在中国绿水评估研究。SWAT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发展迅速、影响比较大的物理性较强的水文模型[21],已在中国各个尺度流域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22]。而且,此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 研究也不少。已有的SWAT应用证明,SWAT不仅适合小尺度研究也适合大尺度水 资源研究。而且模型的输出有大量的绿水信息,但是由于绿水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很少得到 挖掘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文选取SWAT水文模型进行小尺度绿水多角度评估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SWAT的数据编辑和模型配置,分别以年和月为径流输出的时间间隔运行模型, 并进行校准和验证,建立研究区的径流模型。利用验证后径流模型的相关输出参数来计算绿 水量和蓝水量。从时间角度出发,使用这些输出参数研究绿水的逐月动态变化特征。同时从 空间角度出发,利用这些输出参数与子流域空间信息的关系,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 具在子流域级别对绿水数据进行量化分级并输出绿水分布图,来研究绿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校准和验证的SWAT径流模型,使用气候方案假定法,对未来温室效应影响下的流域绿水 流的可能变化进行评估。其中用来计算绿水和蓝水的SWAT参数主要有ET(从植被、 土壤和水 体实际蒸散回到大气的水量)、SW(一段时间后贮存在土壤层中的水量)、WYLD(在一段时 间内离开研究区进入河道的水量)和DARCHG(从根系区渗漏到深层蓄水层的水量 )。基于 前面的绿水与蓝水的概念, ET(即绿水流量)和SW增量(即绿水贮存增量)之和为绿水总 量,其中SW增量ΔSW=SWi-SWi-1(SWi为研究时段末期的土壤 水量,SWi-1为前一时段末期的 土壤水量)。WYLD(即产水量)和DARCHG(即深层地下水补充量)的和为蓝水量 (作为绿水研究的参考)。

2 基于SWAT模拟的绿水多角度评估研究

2.1 SWAT 模型原理和研究区描述

SWAT模型一般基于数字高程图(DEM)、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采用流域―子流域―水文响 应单元(HRU,即子流域中具有唯一土地覆被、土壤和管理措施的集总单元)的空间离散方 案,对流域进行划分。径流分别从各个HRU计算,并在子流域级别上汇总,再通过河网演算 得到流域出口径流量。在水文循环的陆地阶段,SWAT主要基于积雪、土壤、浅层地下水和深 层地下水4部分储存量的水平衡,并考虑降雨、下渗、地表径流、蒸散发、侧向流和渗漏等 水文过程来评估水量。其中地表径流量采用修正的SCS曲线数法。对于蒸散发,可以在模型 中选择PenmanMonteith 方法评估潜在蒸散量,采用Ritchie发展的方法计算实际蒸散(即 绿水流)量,采用土壤深度和含水量的指数函数计算实际土壤水蒸发量,采用潜在蒸散发和 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函数计算植物散发量[23]。

案例研究区在我国东北的碧流河流域上游,面积1 328 km2,其出口即为碧流河 水库。该水库是大连市最重要的淡水来源地,库容9亿m3。研究区位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 ,汛期从6月到9月,7、8月 份降雨集中。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4.6 mm,多年平均气温范围8.4~10.3℃。 流域内将近82%的区域是林 地,大约15%的区域是耕地,1%的区域是园地,剩下的主要是水体和居住用地等。研究区土 壤类型主要有 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草甸土和淹育型水稻土。农业是此地区的主要产业,山区的大部 分耕地是雨养农田,地势平坦的主河道附近主要分布灌溉农田。

2.2 基于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过程

SWAT的水文模拟需要输入研究区的地形、土地利用/覆被、土壤类型和气象等数据。其中地 形数据来源于25m精度的DEM栅格图;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主要来源于1∶10万比例 尺 的土地利用/覆被图;土壤类型数据主要来源于1∶5万的土壤图和相关土壤属性数据。气象 资 料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太阳辐射、风速和相对湿度的逐日数据。其中降水数据 来源于流域内的6个雨量站的1999-2005年实测资料,其他气象数据是基于流域周 围3个气象站多年的实测资料。模型配置时,通过设定子流域最小集水面积的阈值 为26 km2,研究区被分成36个子流域;通过设定优势地面覆被/优势土壤类型为 10/10,在各子流域内共划分出150个HRU。

配置完SWAT模型后,需要运行模型,并进行径流模型的参数校准与验证,这是径流模型模拟 精度的保障。用于参数校准与验证的径流实测数据,来源于研究区内茧场水文站1 999-2005年的每日径流的观测值。其中,1999-2000年数据用于模型启动阶段来合理估计模 型初始变量;2001-2003年的数据用于参数校准,并通过模拟效率评价指标来评价其精度;2 004-2005年的数据用于验证参数校准后径流模型的适用性。模拟效率评价指标使用相对误差 (Re)、相关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24]。效 率评价指标 一般要求达到年径流量 Re≤20%,月径流量R2≥0.6 和Ens≥0.5[25]。模型参数 校准时,由于SWAT模型参数众多,首先进行参数敏感度分析,确定了对径流影响最 大的8个输入参数;然后采用两阶段“Brute Force”法[26],计算这8个参数的值 域,并确定其最终值。

参数校准后,年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年均相对误差小于20%(Re=19%),月 相关系数和月效率系数都大于0.9(R2=0.98,Ens=0.96),精度符合模拟评价标准,参数校准效果较好;验证期间,月相关系数和月效率系数也都大于0.9(R2=0.97,Ens= 0.95) ,完全满足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精度要求,且模拟径流量与实测流量拟合较好。这 表明,该径流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且其输出水文参数是可以被信赖并用来进 行进一步的绿水研究。

3 绿水评估结果

SWAT输出文件中蕴含的水文信息可以被用来进行绿水研究。从“输出摘要文件”中可以整理 并计算得到研究区的绿水和蓝水的年平均量:绿水流量(蒸散发量)为4.48亿m3,绿水贮 存增量为0.04亿m3。绿水总量(绿水流量+绿水贮存增量)为4.54亿m3。蓝水总量(产 水量+深层地下水补充量)为3.62亿m3。绿水量大约是蓝水量的1.25倍。可见,在研 究区绿水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绿水成分中绿水流是主要部分。

“输出摘要文件”中绿水相关参数的每月平均值可以用来进行绿水(包括绿水流和绿水贮存 )的时间尺度分布研究;“子流域输出文件”和“HRU输出文件”中的水文参数,可 以分别用来在子流域级别和HRU级别上进行绿水(包括绿水流、绿 水贮存)的空间分布研究,本研究选择子流域级别进行研究。

3.1 绿水的时间分布评估研究

表1中展示了研究区1年中平均(2001-2005年)每月的绿水、绿水流和绿水贮存增量的分布情 况。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表中水量数值以全流域每月的平均毫米数为单位,并且以蓝水量 和降水量作为参考。表1中还列出了研究区月均水资源估算量(蓝水量+绿水量),用来与降水 的月均监测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本研究的水平衡关系状况。检验结果为水资源月均估算量与 降水 的月平均量相对误差为-5.5%,月相关系数R2=0.99,月效率系数Ens=0.9 9,这说明水资源月均估算量基本达到平衡。

表1的结果显示绿水、绿水流和监水的每月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波峰都出现在汛期(夏季), 而且它们与降水的分布趋势也大体相同。但是绿水的峰值出现在7月,绿水流和蓝水的峰值 出现在8月。在前半年绿水总量及绿水流都多于蓝水,在后半年蓝水基本多于 绿水。绿水贮存增量的增加幅度在6,7月比较大,在3,8月出现幅度较大的回落。在绿水组成中绿水流 是主要组分。 3.2 绿水的空间分布评估研究

对“子流域输出文件”中的相关水文参数,运用ArcGIS9.1进行量化分级,可以得到研究区 内各子流域的绿水流量、绿水贮存能力、绿水总量和蓝水量的年均(2001-2005年)空间 分布规律。其中,绿水贮存能力反映了土壤耕作层储存水分能力,用各子流域2001年至2005 年中土壤水(绿水贮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来表示。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水量值以流 域内各子流域的每月平均水层厚度描绘。该数值乘以对应的子流域面积,即是各子流域对应 的水量。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子流域的年均绿水流量的范围是300~560mm。绿水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 集中在干流附近的子流域,尤其是河流交汇密集区(400~560mm),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用于 蒸散的水量和植被都比较丰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绿水流量的范围在300~350mm。

研究区内各子流域的在研究时段内土壤水量(绿水贮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的范围在 10.1 ~45.0mm。总体来看,绿水贮存能力最大的地区主要在河道交叉地区(差值范围在11.8~13. 8mm),面积较少;西北部地区的绿水贮存能力较大(差值范围在13.8~16.8mm);东部地区 的绿水贮存能力次之(差值范围在11.8~13.8mm);其它大部分地区的绿水贮存能力较小(差值 范围在10.1~11.8mm)。这是因为绿水贮存能力与土壤的耕作层厚度和土壤质地密切相 关。 研究区大部分地区覆盖的是薄层酸性岩棕壤性土,土层薄,质地以重/中砾质砂壤为主,而 且这些土壤大部分在山地,不利于土壤保水,导致土壤水含量很少。因为绿水贮存是农业, 特别是雨养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产生经济回报,所以此绿水贮存能力空间分布规律可以为 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并为雨养农业区的划分提供重要的依据。

研究区内各子流域的年均绿水总量的范围是303~521mm。由于绿水总量中绿水流量在占绝对 优势,所以其分布规律与绿水流量的分布规律几乎相同。绿水总量较大的地区也主要集中在 干流附近的地区(400~521mm),尤其是河流交汇密集区。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绿水流量的范围 在303~350mm。

对比蓝水和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可知,绿水与蓝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绿水主要集中在主 河道附近地区,而蓝水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绿水总量的分布主要受 绿水流分布影响。从绿水分布的成因方面来说,绿水既决定于生物物理条件(如气候、土壤 类型和植物种类),又受制于各种管理条件(如植物吸收水分时间、植被密度、土壤养分状况 、土壤物理状况和土地利用方式)。由于可控的条件比较多,为绿水管理提供了参考途径。

3.3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评估研究

目前,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旱涝等问题日趋严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已经成为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前面校准的 SWAT径流模型,使用气候方案假定法,对未来温室效应影响下的流域绿水流的可能变化进行 评估,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流评估研究提供量化手段。

在全球,未来在CO2浓度倍增情况下,气温将上升1.5~3.5℃。研究区 所在的 中国东北地区,未来的30~50年,由于CO2浓度的增加,气温大约可以升高2~3 ℃,降水量 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减[27]。根据这些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假设流域下垫面状况在水 文响应预期内不变,本研究设计了未来CO2浓度倍增的情况下降水和气温组合的25种气候 变 化情景,即在研究流域内日气温(T)的基础上升高0~4℃的同时,在日降水量(P)的基础 上变化0%、±10%、±20%。然后利用前面校准的SWAT径流模型对25组不同的气温和降水 组合 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各种情景下的年均绿水流量;通过与初始气候情景 (ΔT =0,ΔP=0)下的模拟值作比较,得到每种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年均绿水流量的变化率(见表2 )。

通过分析表2可知:① 绿水流量随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而增大。②降水对绿水流 量的影响明显要大于气温的影响。③气温对绿水流量的影响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变化更为显著 。④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绿水流量变化差异显著。其中对研究区绿水流量增加最为有利的 情况是降水增加20%,温度上升4℃的时候。此时绿水流量(383.4 mm)比初始条件下增加45 .1 mm(上升13.3%)。而对研究区绿水流量增加最为不利的情况是降水减少20%,温度不变 的时候。此时的绿水流量(295.8 mm)比初始条件下减少42.5 mm(下降12.6%)。

4 引入绿水概念的水资源管理革新研究

以上的绿水评估结果为绿水量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因该结合绿水流和绿水贮存空 间分布规律,在年均绿水流量范围为300~350 mm/年和绿水贮存能力较小的雨养农田区,采 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绿水管理,包括所有 能 减少径流、增加水分入渗和降低土壤蒸发的技术和方法。如:增大降水的入渗能力、减缓因 为降水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干旱期胁迫(增加时间尺度上的根系可获得水资源)、提高土壤肥 力以增加绿水流利用效率等。具体措施包括对地表进行覆盖、合理耕作农田 以及使用雨水集流、节水技术等。研究结果[15,28~30]表明,地表覆盖能减少72% 的地表径流,提高雨水利用效率20%;适当的耕作技术能减少径流量的60%,提高雨水利用效率58%;集水技 术(将降水存贮于储水设施或直接引入农田)能减少66%的径流量。通过这些措施几乎能使 绿水流提高3倍。此外对农作物进行管理也能明显地增加绿水流。但是,这些水资源管理革 新措施也会产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19]。最近,在非洲的图盖拉河和潘加尼河流域开展的SSI项目[18] 正在研究不同时空尺度(包括大流域和小流域)的这些相互影响。这些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这些绿水管 理措施的规范使用。

除了绿水管理措施,人类还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来影响水资源(包括绿水和蓝水) 。Gordon等研究指出[13],在近200年内,澳洲由于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绿水流 的减少几乎相当于目前整个澳洲大陆的蓝水流量。 在毛利达令盆地,大量树木被砍伐并使 用浅根系草地和季节性的农作物代替,植被的变化促进了蓝水流增加,使得地下水位升高, 河流水量增加。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对印度西北部巴克拉坎小流域灌溉研究发现[14 ],灌溉直接导致了河流的干涸,该地区所有的降水资源以及55%的蓝水流几乎都被转化 为绿水流。在南非,长期以来森林被确认为是重要的水资源消费者,可以对下游的蓝水资源 产生影响,因此从1972年以来,建立了商业造林机制来控制造林对下游蓝水减少的威胁。研 究结果[12~15]表明,砍伐森林、开荒种田等人类对土地覆盖类型的改变,将导致 绿水减少,蓝水增加;而提高林地或灌溉农田面积都将导致蓝水的减少和绿水的增加。应用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在研究区,干流附近地区的蓝水 量较少,绿水总量较大。通过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规律可知,这与这一 地区灌溉农业比较集中是分不开的。而且随着人口增长,这一地区灌溉农田的面积还在逐年 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剧蓝水的减少。因此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应该控制这一地区灌溉农田 面积,以保证充足的蓝水进入下游的碧流河水库。在流域范围,传统的植树造林保护流域的 观念也应该得到部分修正,因为流域内上游森林面积的增加会导致下游蓝水的减少,因此不 应盲目扩大森林面积,而应该通过定量评估把森林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因此,只有引 入绿水的概念,并评估土地利用对绿水与蓝水的影响,才能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水资 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此外,开展绿水和蓝水的关系研究将也是水资源管理革新的重要内容。保持合理的绿水和蓝 水分配比例,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维持河流生命健康是必需的。Calder等[31]突 出了蓝水流和绿水流的联系,提供了“象限”方法来尝试解决土地利用变化对下游的水资源 压力问题。这种方法的前提假设是绿水流和径流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但是这个假设只在大的 时间尺度有效,对于逐日的水资源管理的是不合适的。Jewitt指出[19]流动过程曲 线(Flow Duration Curves, FDCs)方法是这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流动过程曲线很长一 段时间以来已经被用在关于水资源的供应和风险保障评估研究中,它也是目前研究绿水和蓝 水关系十分有效的工具,而且可以进行逐日时间尺度的研究。FDCs是以观测或模拟的时间序 列的水流(包括绿水流和蓝水流等)数据为输入得到的。当绿水流增大时,蓝水流的FDC( 表示蓝水流的剩余百分比曲线)将下降,直到与保留FDC曲线(即设定的蓝水保障曲线)相 交,可以得到在保证下游一定蓝水的前提下绿水的最大域值(同时也是蓝水的最小域值)。 有了这个域值以及FDC的其他各种信息,使引入绿水概念的水资源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例 如:可以通过此方法评估在保证下游一定蓝水量的基础上,上游允许扩大森林的最大面积和 对应的绿水量。

因此,将水文模型评估绿水和蓝水的方法同FDCs方法相结合是水资源评估和管理研究的重要 发展方向。以水文模型输出的绿水流和蓝水流作为FDCs的输入,通过改变水文模型的土地利 用或气象数据,结合FDCs分析手段,可以有效地评估土地利用变化或气候变化对绿水和蓝水 的影响,同时建立绿水和蓝水之间的量化联系,并指导水资源管理。这也是今后绿水评估和 管理研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5 结 论

通过本文对绿水的评估及其管理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在碧流河上游地区,绿水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绿水量大约是蓝水量的1.25倍),在 绿水成分中绿水流是主要部分。在前半年绿水总量及绿水流都多于蓝水,在后半年蓝水基本 多于绿水。绿水贮存增量的增加幅度在6、7月比较大,在3,8月出现幅度较大的回落。绿 水与蓝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绿水主要集中在主河道附近地区,而蓝水主要分布在流域 的东 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绿水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干流附近的子流域,尤其是河流交 汇密集区。绿水贮存能力最大的地区主要在河道交叉地区,面积较少;西北部地区的绿水贮 存能力较大;东部地区的绿水贮存能力次之;其它大部分地区的绿水贮存能力较小。绿水流量随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而增大。降水对 绿水流量的影响明显要大于气温的影响。气温对绿水流量的影响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变化更为 显著。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绿水流量变化差异显著。

(2) 引入绿水概念并使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绿水(包括绿水及其组成部分:绿水流和 绿水贮存)是小尺度下针对流域的绿水量化研究的有效办法,值得在中国推广使用。利用SW AT模型建立的径流模型可以进行绿水量估算、绿水时空分布研究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绿水评估 等多角度绿水量化研究,并为绿水和蓝水的关系研究提供量化研究基础。

(3) 引入绿水概念后,基于绿水评估结果的绿水管理、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对绿水与蓝水的管 理,和基于绿水与蓝水量化关系研究的水资源管理,是传统水资源管理需要革新的重要内容 。

(4) 将水文模型评估绿水和蓝水的方法同流动过程曲线(FDCs)方法相结合是绿水评估和管 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5) 绿水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仍然是被普遍忽视的,由于绿水在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 服务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迫切需要把绿水概念统一到水资源概念范畴,把绿水评 估纳入到传统水资源评估体系中,并对传统的水资源管理进行革新。

(6) 受条件所限,案例研究只使用了7年的气象和径流观测数据作为SWAT模型的输入资料,1 0年以上的数据将会使评估结果更为精确。另外,本文使用的是SWAT2005,该版本SWAT模型 虽然分别计算了实际散发(绿水流的生产性部分)和实际蒸发(绿水流的非生产性部分), 但是在结果中没有输出,这是SWAT模型需要修改的地方。SWAT模型是一个开放软件,完全可 以通过用户的编程修改使模型输出相关结果,这也是作者下一步工作的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alkenmark M.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under Rapid Population Gr owth[R]. Conference of SADC Minister,Pretoria,1995:23~24.

[2]Falkenmark M,Rockstrm J. The New Blue and Green Wat er Paradigm:Breakin g New Ground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J]. Water Resource Pl anning and Management,ASCE,2006,132(3):129~132.

[3]Schuol J,Abbaspour K C,Srinivasan R,Yang H. Estimation of Freshwater Av ailability in the West African SubContinent Using the SWAT Hydrologic Model[ 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8,352:30~49.

[4]Ringersma J,Batjes N,Dent D. Green water:Definitions and Data for Asses sment(ISRIC Report)[R]. Wageningen,2003.

[5]程国栋,赵文智. 绿水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21~ 227.[Cheng Guodong and Zhao Wenzhi. Green Water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es[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3):221~227. ]

[6]刘昌明,李云成. “绿水”与节水:中国水资源内涵问题讨论[J]. 科学对社会的 影响,2006:16~20.[Liu Changming and Li Yuncheng. “Green Water” and Saving

Wat er:Discussions of Connotation Issues of Chinese Water Resources[J].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2006:16~20. ]

[7]Postel S L,Daily G C,Ehlich P R. Human Appropriation of Renewable Fresh

Water[J]. Science,1996,271:785~788.

[8]Ajtay G L,Ketner P,Duvigneaud P. Terrestrial Primary Production and Phyt omass[J]. In:Bolin,Degens B E T,et al.,Eds,The Global Carbon Cycle,Chic 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1979:129~181.

[9]Rochstrm J,Gordon L. Assessment of Green Water Flows to Sustain Major B iomes of the World:Implications for Future Ecohydrological Landscape Management [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B),2001,26(11~12):843~851.

[10]Rockstrm J,Gordon L,Folke C,et al. Linkages among Water Vapor

Flows, Food Production,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s[D]. Conservation Ecology ,1999,3(2):5.

[11]Gerten D,Hoff H,Bondeau A,et al. Contemporary “Green” Water Flows : Si mulations with 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and Water Balance Model[J]. Physic 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5,30:334~338.

[12]Jewitt G P W,Garratt J A,Calder I R,Fuller L.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odelling Too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Luvuvhu Catchm ent,South Africa[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4,29:1233~124 1.

[13]Gordon L,Dunlop M,Foran B. Land Cover Change and Water Vapour Flows:Le arning from Australia[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Royal Society London B, 2003,358:1973~1984.

[14]Molden D,Sakthivadivel R,Habib Z. Basinlevel Use and Productivity of

W ater:Examples from South Asia,Colombo,Sri Lanka: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 nt Institute[R]. IWMI Research Report 49,2001.

[15]Falkenmark M,Rochstrm J. Balancing Water for Humans and Nature:The New

Approach in Ecohydrology[M]. Earthscan,London,2004.

[16]Seyam I,Savenije H H G,Aerts J,Schepel M. Algorithms for Water Resourc es Distribution in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 e Earth(B), 2000,25(3):309~314.

[17]Hubert H G,Savenije I H E. The Role of Green Water in Food Produc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R]. FAO,2005.

[18]Rockstrm J,Folke C,Gordon L,et al. A Watershed Approach to Upgrade Ra infed Agriculture in Water Scarce Regions through Water Systems Innovation:An I ntegrated Research Initiative on Water for Food and Rural Livelihoods in Balance

With Ecosystem Functions[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4,29:1 109~1118.

[19]Jewitt G. Integrating Blue and Green Water Flows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 gement and Planning[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6,31:753~76 2.

[20]Falkenmark M. Green Water―Conceptualising Water Consumed by Ecosystems[ D]. Global Water News,2005,2:1~3.

[21]Arnold J G,Srinivasan R,Ramanarayanan T S,DiLuzio M. Water Resources o f the Texas Gulf Basin[M].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

[22]丁飞,潘剑君.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发展与研究动态[J]. 水土保持研究,2007 ,14(1):33~37.[Ding Fei and Pan Jianjun. Development and Advances in Rese arch on SWAT Model[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7,14(1) :33~37. ]

[23]Neitsch L,Arnold J G,Kiniry J R,et al.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Theoretical Documentation,Version 2000[D]. Temple,Texas:Blackland Resear ch Center. Texas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2006.[online].

[24]Nash J E,Sutcliffe J V. River Flow Forecasting through Conceptual Models [J]. Journal of Hydrology,1970,10:282~290.

[25]郝芳华,程红光,杨胜天. 非点源污染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M]. 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6.[Hao Fanghua,Cheng Hongguang,Yang Shengtian. Nonpoint source

p ollution Model―Theorie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6. ]

[26]Allred B,Haan C T. Small Watershed Monthly Hydrologic Modeling System[ D]. Users Manual of Biosystems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Oklah oma State University,Stillwate,OK,1996.

[27]孙力,安刚,高枞亭,任红玲,唐晓玲. 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关系 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04, 24(1):42~49.[Sun Li,An Gang,Gao Congting ,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Variation and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N ortheast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4, 24(1):42~49. ]

[28]Ghuman B S,Sur H S. Tillage and Residue Management Effects on Soil Prope rties and Yields of Rainfed Maize and Wheat in A Subhumid Subtropical Climate[ 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1,58:1~10.

[29]Mrabet R. Wheat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under Contrasting Residue

and Tillage Management Systems in A Semiarid Area of Morocco[J].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2002,38:237~248.

[30]Nabirye J,Nampala P,OgengaLatigo M W,et al. Farmerparticipatory Ev al uation of CowPea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Technologies in Eastern Ugan da[J]. Crop Protection,2003,22:31~38.

[31]Calder I R,Gosain A,Rama Mohan Rao M S,et al. FAWPIOIndia Progress R e portAugust 2005[R]. Forest,Land and Water Policy,Improving Outcomes (FAWP IO) Programme,DFID:Forestry Research Programme,2005.

Research 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Green Water

WU Hongtao1 WU Chunyou1 HAO Fanghua2 JIN Yingxue3

(1. 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 o ning 116023, China;

2.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 e 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Biliu River Reservoir Management Bureau of Dal ian, Dalian Liaoning 116221, China)

Abstract Green water is disregarded in the 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which h as been a subject attracting many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world. By now, most

of the green water assessment methods only focuses on large scale cases, that is lack of prec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 case study in a river basin of 1 328km 2 i n Northeastern China. A 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hydrological model

is introduced to assess the green water from various angles on small sc a l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green water and the green water va rieties affected by climatic changes are also analyzed by this method. With gree n water concept, the innovations in water resource man agements are dis cussed. 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WAT model is a good tool to assess green wate r on small scale and it ca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decisionmaking of water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土地;基准地价;土地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对基准地价的定义有明确规定,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上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1]。基准地价是我国城镇地价管理的核心。关于地价理论研究历史悠久,已有许多研究成果[2-6]。但是,目前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对于基准地价的认识,特别是基准地价在实际评估、更新方法、时空分布等仍然有许多新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对基准地价内涵的认识

基准地价内涵主要包括估价基准日所对应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条件。

1、权属。基准地价概念界定必须是城镇国有建设用地。我国目前的土地所有制统一为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具体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所以从土地权属讲,必须是国家所有的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只能通过征收经依法批准单向流动变更为国家所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进行抵押等手段融资,也可以在土地二级市场进行转让交易,而集体土地不能抵押融资。也不能在二级市场进行转让交易。

2、土地利用条件。基准地价评估的是现状利用条件,而不是土地估价中设定的规划条件对应的价格。按照土地估价的最高最佳使用原则,土地价格可以评估为土地现状使用条件下的价格,也可以按照土地的最佳用途,评估土地在最佳用途即规划用途价格。基准地价一般采用调查评估基准日近三年的土地交易样点资料,对样点资料进行修正,运用样点地价平均法测算基准地价。调查样点地价对应的是土地过去或现状利用条件下的价格,修正后也是土地现状利用条件。因此,基准地价内涵的土地利用条件必须对应土地现状利用条件。

二、基准地价评估思路

现行基准地价评估思路基本上都是采用在城镇土地定级的基础上,分级别和用途调查估价基准日近三年的土地交易样点,并对交易样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交易情况、交易时间、容积率等修正,将样点地价修正到基准地价设定内涵的修正地价,运用样点修正地价平均法分别测算不同用途土地的级别基准地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级定价”[2]。从理论上和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城镇土地定级与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土地级别越高,土地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得分值越高,城镇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土地质量也越好,各种类型的土地和房地产交易价格也较高,城镇基准地价也就越高。城镇土地定级反映城镇土地质量的内部相对差异,城镇基准地价给出了城镇土地质量和价格的绝对差异[3]。

但是,按照现行的基准地价评估思路,运用以级定价评估基准地价结果在评估宗地地价时,往往会造成评估的基准地价结果跳级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跳级现象,在评估基准地价时,可以尝试采用“以价定级”的思路,按照地价交易样点修正后的价格水平,划分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这样高级别土地的基准地价就肯定比低级别土地的基准地价高,既符合一般常理,也符合地价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基准地价土地用途的含义

目前全国土地分为三个一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包括8个二级类,即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中的商品房用地属于经营性用地,必须有偿使用,运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手段配置土地资源。住宅用地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属于非经营性用地,可以采用划拨等手段无偿使用。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都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需要而使用的土地,属于非经营性用地,也可以采用划拨等手段无偿使用。在基准地价评估时,按照土地用途分类的要求,一般只评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的基准地价。

四、基准地价分布规律

1、基准地价分布的一般规律

对于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多中心城镇而言,在基准地价评估时,尽可能进行分类定级、分类估价,体现不同用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同,实现不同用途条件下土地价格的差别化管理。

对于大多数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的单中心城镇,在基准地价评估时,基本上都进行综合定级、分类估价。作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基准地价分布具有以下规律[7-12]:

(1)同一级别内,不同用途之间,商业用地基准地价高于居住用地基准地价,居住用地基准地价高于工业用地,也就是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最高,其次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最低。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修正幅度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修正幅度最小。

(2)同一用途不同级别之间,级别越高,基准地价修正幅度越大,基准地价级差越大;级别越低,基准地价修正幅度越小,基准地价级差越小。

(3)不同用途、不同级别之间,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级差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级差最小。同时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修正幅度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修正幅度最小。

2、基准地价分布的特例

基准地价一般情况下遵循分布的一般规律。在商业活动不是很活跃的中小规模城镇,经常会出现同一级别、甚至是同一地块,作为商业用地地价低于居住用地的特殊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商业用地需求不足,而且商业开发一次性投资较大,特别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商业开发回收周期比房地产开发回收周期长,开发商不愿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等诸多原因综合造成的。

五、基准地价作用的再认识

自从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以来,有人认为凡是能收取土地出让金,有偿使用的土地都交给市场,由政府代表土地所有者,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由土地市场确定土地价格,基准地价的作用在弱化。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基准地价仍然是政府控制城市土地出让最低价的科学依据,可以为土地一级市场的出让提供底价参考。同时,我国实行二级市场转让价格备案制度,应用基准地价也可以为二级市场的土地转让提供交易价格参考,防止土地交易环节的税收流失。因此,在新的地价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下,不但不能弱化基准地价的作用,而且要加强加准地价反映地价水平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基准地价在土地交易环节的作用。为了显化土地价格,保障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或者少流失,应强化基准地价“标尺”的作用,基准地价要实时反映土地市场价格水平,防止低价或变相低价出让土地行为发生,让土地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2001.

[2]刘卫东.城市地价评估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

[3]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1.

[4]正峰,杨红,赵文武. 全国城镇土地等别调整更新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10).

[5]蔡维森,郭春华.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探索.理论导刊,2010(12).

[6]黄小兰,杨小雄,何杰模.小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方法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

[7]廖富强,周生路,任奎.省域城镇土地等别和基准地价快速更新方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

[8]王冬青,曹健. 我国城镇基准地价更新问题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9]夏建国,赵顺权,王永东.小城镇土地估价的问题探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04).

[10]王春芝,王霞,毛爱华. 对烟台市最新基准地价的思考.资源与产业,2008(2).

[11]李小波,马仁会. 河北省城镇土地基准地价结构比率分析.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01).

[12]张健,秦明周. 郑州市商服用地基准地价时空变异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