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7 14:35:54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研究

引言:“经典诵读”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据研究发现,经典诵读对于提高儿童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促进作用。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理越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文本根据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实践的缺失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分析,表明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观点,并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严重缺失“经典诵读”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1]。

1.1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断层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均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被溺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使得小学生身上存在个人至上、冷漠自私、缺乏友爱、盲目攀比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变少,而我国经典著作所传扬精神的皆是仁、义、礼、智、信,小学生对道德情操的修养以及素质的培养逐渐减少,个人主义过于强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断层。

1.2经典诵读内容过于陈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的经典著作往往停留在课本上,对课本的知识,教师只注重“怎么教”,而对于“教什么”教师处于比较茫然、模糊的状态。然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经典著作的阅读,可适量在教科书以外进行延伸。语文教师作为文学工作者,可充分利用文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建设。

1.3教学形式落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教学形式往往是,一边阅读一边讲解,讲解完之后由学生各自做练习题[2]。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对象而非学生。学生缺少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并不理解,并对这种“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形似产生反感,学生在课外时间对经典著作更提不起兴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法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经典诵读”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1以校领导为龙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以学校领导为龙头,通过行政渠道进行培训,提高领导及教师对“经典诵读”实验的认知,并知其重要性,从而在“经典诵读”实践上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2.2保持课题组成员之间的顺畅交流

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各课题组成员的责任、任务,监督项目研究进度,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脉络,交流心得体会以及发现的问题。同时建立课题组QQ群、飞信群,确保成员之间能不受时空的制约保持双向沟通,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讨论,能在第一时间分享课题研究中的新发现。

2.3提高教师关于“经典诵读”的理论水平

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师的培养相结合[3]。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两次,利用周五的学习时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的研讨活动,学习经典诵读新思想、新理念,讨论在“经典诵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思路,观摩课堂经典诵读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同时要做到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使“经典诵读”培训正规化、常态化。

2.4开展针对性的前期调查

谈心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过程,成长经验,以此掌握学生的特性。问卷调查的内容应包括接触经典诵读途径、“经典诵读”选取、家庭有无“经典诵读”教育、家庭藏书、经典诵读内容来源、经典诵读兴趣、经典诵读内容取向、每周经典诵读时间和量等方面。通过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特性和学生对“经典诵读”的了解程度,从而因材施教,设立不同的“经典诵读”实践计划。

2.5学校制定教学改革措施

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经典诵读”实践能正常进行,同时将“经典诵读”实践纳入教师考核中来,与教师效益考核挂钩,并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经典诵读”实践教学。

2.6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理念

首先,坚持“走出去”的学习策略,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参与各种与“经典诵读”有关的培训活动、研讨会、报告会等,聆听著名学者对“经典诵读”的见解,学习他们的关于“经典诵读”的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的提高课题组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结语

“经典诵读”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多吟诵、多积累”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范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3-11.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2)

一、价值取向的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能”的完善,即要让学生掌握与祖国语言文字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i另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智”的发展,即要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语文教育追求“情”的陶冶,即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人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工具。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说明,语文绝不仅仅具有情感陶冶与人格塑造的功能,它还担负着传播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无论是古代诗文,还是现代佳作,在语文教育中都必须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素材,为其所用,借助于这些经典著作教会学生准确、流畅地进行社会交际与思想交流。

与语文教育相比,经典诵读教育更多地关注中华经典在“人格塑造”“文化传承”“中西文化互补”等方面的价值。它更强调中华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世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经典诵读教育的首要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少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追求,多的则是对于经典的文化性追求。

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但也相去甚远。语文教育可以借助于经典诵读更好地实现价值追求,但语文教育绝不仅仅是诵读经典。经典只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之一,诵读也只是语文教育的方法之一。反之,经典诵读教育对于文化价值与人格塑造的追求,绝非语文教育可以一力承担,单独实现。它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合力的共同作用。经典诵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作为基础,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语文教育。因此,任何将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等同看待,甚至认为经典诵读教育只能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的想法都是偏颇的。

二、“诵”“读”重点的差异

何为“诵”?《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讽,诵也”。“诵…‘讽”互训,但却存在差别。《周礼,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日讽,以声节之日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指出:“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诵”更注重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上的高低起伏,韵律节奏上的和谐优美。它既不是简单的背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它更关注诵读者的语感及对文本的理解。

经典诵读教育正是抓住了“诵”的这一特质,强调以“诵”带“读”。在“诵”中体味中华经典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在“诵”中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诵”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互动。而从“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典诵读教育中的“诵”不仅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文化体验的方式与文化交流的手段,更是民族精神呈现的方式。

在语文教育中,有关“诵读”的要求包含在“阅读”课程目标之中。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也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诵读的要求共有五处。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分学段细化了对诵读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要求最高,即“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透过这些要求可以看到,语文教育中的“诵读”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诵”往往是为“读”服务的。一方面,“诵”的对象是阅读教学中古今中外优秀诗文,“诵”作为一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诵”的过程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注意声调与节奏,“诵”作为一种方法成为阅读方法的一部分;同时,“诵”的标准是逐学段提高,且必须与学生总体阅读水平相适应,这也是为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开展服务的。可以说,虽然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都强调诵读,但语文教育更希望通过“诵”这一手段,切实提高学生

“读”的能力,“诵”只能是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

三、实施途径的差异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实施策略

国学经典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越来越注重国学内容的学习。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结合国学经典诵读,更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的诵读国学经典是顺利教学的前提条件。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及其他的社会团体,他们这个群体有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而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每个个体又有特殊性。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诵读要遵循个体的特殊性,鼓励每个学生,促进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并热爱国学经典,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能背诵,也不要求学生将句子的意思一字一句的记下来,学生只要能够跟读并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即可,一字一句的背诵其含义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对国学经典的学习。鼓励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允许学生学习教师规定内容之外的国学经典,这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是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最好的鼓励。

尊重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不是一人能背诵,全体都能背诵;一人理解文章或句子的含义,不代表所有学生都了解。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在同学之间作比较,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认真贯彻鼓励的原则,让小学生热爱国学经典,并努力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施策略

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要注重策略的实施,一个正确的诵读国学经典策略,对推进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的策略。

1.用标准的断句方式带领小学生诵读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生因其群体的特殊性,不能正确的给文章断字断句,在最初诵读时需要在教师的Я煜拢规范学生的读法。只有正确诵读出文章中每一处的断字断句,读出古文的情志雅趣,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含义,而不是生硬的背下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陋室铭》,在阅读时一字一断或两字一断,断句清晰,句子的大概意思基本就了解了。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或句子的含义,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信心。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诵读

诵读是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方式之一,渗透式的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小学生国学经典的诵读更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在课堂上、在晨读时间、或是在家里,首先要保证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时间。在诵读时,教师或者是诵读国学比较优秀的学生带领大家诵读,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全体同学齐读、或是学生个人诵读、或是分组诵读、或是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或是表演等形式来诵读,这样的诵读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如在晨读时,循环播放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久而久之,这些经典名句便记忆于学生的脑海中。如读出古文的雅韵和节奏,学生会沉醉于其中,便于记忆,久读成诵。

3.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学经典内容

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的特性,所以他们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国学经典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国学经典改编成有趣的故事讲述或让学生表演,将其中的含义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学习《三字经》时,教师巧设悬念的问道:“你们知道黄香温席的故事吗?”,学生马上对黄香产生了兴趣,然后讲给学生听,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黄香温席时的动作、神态和思想活动。这样的故事激趣法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情感。

再例如,《论语》中关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是学习不思考还是思考不学习,或者是还有第三种方式。教师根据这个问题编写小故事,由学生自己来表演,一位同学认真学习却又不愿意思考问题的,另一位同学总是在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却不愿意查找资料好好学习,第三位同学不仅认真努力学习,而且善于发现并思考问题,让这三位同学在故事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表演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在学生了解其含义后,再带领学生诵读,便于学生记忆,而且不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聊。

4.将国学经典语句记录并加以运用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智慧,小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时,不仅仅是可以诵读,还要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经典名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录运用。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如《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读到这样的句子,学生要摘录在笔记本上,除了要积累,还应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将经典名句内敛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正确运用,做到学与用真正的融会贯通。

国学经典的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坚持鼓励性的原则,允许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从而促进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利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施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的方式使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则会厌恶学习国学,所以,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要采取让学生愉快的教学方式,国学经典的学习为小学生今后进中学、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颖.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

[2]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应雀灵.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4)

关 键 词 不确定性;永恒主义;经典诵读;理性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04

经典诵读向来以其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道而备受青睐,中国古代的贤达志士无不在经典诵读中接受滋养而确立德性,实现在“此岸和彼岸之间的自由腾挪”[1]。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更是把经典视为通往理性与智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倡导,经典诵读再次成为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滚滚潮流。中小学校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经典诵读潮流的主战场。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潮流中,由于对“何为经典诵读”“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等问题缺乏根本意义上的认识,经典诵读被异化为机械记忆和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灌输。经典的产生乃是对时代命题的呼应,尽管其中不乏永恒的价值,但终究免不了带有时代的烙印和色彩。因而,对时代背景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诵读。

一、来自永恒主义的观点及反思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活动,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被重视,当代也时常成为潮流。而具有异文化特征的西方教育也同样关注经典诵读,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赫钦斯、法国的阿兰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为代表的思想界和教育界人士,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大力推行西方的经典诵读,推广通识教育;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对经典诵读进行系统性思考,提出了永恒主义的思想。

永恒主义哲学流派因反对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进步主义教育而兴起,体现了当时美国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进步主义教育以实用精神为主导,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实用主义的弊端显现出来,因此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希望追溯到古代,用古典文明来滋润当时人文精神干涸的社会。大学中的一批学者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致力于恢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文科教育,用人文学科来训练人的理性。由于永恒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上十分重视西方古典名著的阅读,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永恒主义哲学以其不变的宇宙观、人性观为前提展开论述。永恒主义哲学认为,宇宙存在着不变的法则,万物的运行被普遍的原则所掌控,变化的现象下蕴藏着不变的形式。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即理性。作为理智基础的真、善、美的原则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此外,永恒主义者认为人性中有共同的要素,这使人们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教育也不需要改变,适合于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的教育同样适合现代人。

永恒主义流派极度崇尚自由与理性,因经典客观上对于哲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对于人类精神遗产的传承与人文情怀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永恒主义者希望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实现人的自由与理性。但同时,永恒主义流派忽视经典背后的时代与物质背景,使永恒主义难以摆脱唯心主义的色彩,加上对人的本质的机械的、静态的理解,永恒主义也遭受了许多质疑和批判。企图用经典和永恒的课程来直接应对社会具体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过去提供的东西只能看作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假定性的建议,而绝不能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真理,不能代替我们目前的思维”[2]。可以说,近代永恒主义流派是思想界最早且系统思考经典诵读问题的流派。当前,重新审视永恒主义流派对经典诵读的观点并反思其实践过程,对于我国中小学经典诵读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启发意义。历史上的任何思潮都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现实支撑。经典诵读本身需要面对诸如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而根本的问题。面对质问,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时代的深切呼应不可或缺。

二、不确定时代的兴起及知识转型

近代科学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而兴起,在科学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帮助人类更好地遇见和预见。科学的发展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性,即在科学中,我们相信总有一种规律在支配着,一旦规律被人类找到并被把握,我们就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人类似乎找到了对自然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可控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安全感。正因如此,人类对科学极度崇尚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确实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人类生活观照的教育,自然无法回避对科学的观照。斯宾塞曾经敏锐地觉察到科学的价值并直言不讳:“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本身代表着“一种确定性的知识,是客观的、真理的知识”。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合法性知识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并迅速占据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位置。[3]科学教育的历史虽然短暂,成效却很辉煌。至今,科学仍然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近代到现代,科学上的一次次突破使人类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的力量。科学知识在与人文知识的较量中似乎大获全胜,然而失衡中却暗含了另一种危机,即人类从“科学”走向“科学主义”,产生了对科学的迷信,导致了人文的灾难和对不确定性知识的疏忽。作为确定性知识代表的科学,在走向极致时便开始呼唤自己的对立面,原本被遮蔽的不确定性在人们对科学的困惑中被释放出来。科学原先带给人的确定性,但在今天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20世纪发现了未来的失落,即它的不可预见性”[4],莫兰宣布了一种不确定时代的兴起。

拨开科学主义的迷雾,客观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撇开价值论领域的知识的不确定性,人类在认识论领域的知识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认识性活动得到的只是关于世界的或然性知识,所谓确定性知识意味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极大概率事件的知识,此即‘确定性知识的不确定性’”[5]。在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的时代,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呈现出确定性和不确定互相冲突与交织的特征,这种交织呈现出一定的性质转向,即如石中英先生所描述的从现代知识性质到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这种知识转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知识性质的转变动摇教育的知识基础,引发建立其上的原有教育观念、制度和活动的危机,从而推动了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6]传统经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虽然历经考验保留下来,但仍然需要经历时代的检视并演绎新的价值。经典诵读不是一个无目的的活动。如果它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延续,那么它最终必然被异化为一种纯粹的机械记忆和另类的道德灌输。因此,经典诵读本身需要经过理性的审视,并回应知识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呈现。

三、经典诵读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重新审视传统经典的价值

如上所述,不确定时代的知识转型,特别是以传统经典为代表的人文知识所呈现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特征,加上“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权力实践的性质,教授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不能毫无批判地进行,否则就可能受到种种的知识霸权的控制,从而失去认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陷入了一种被奴役的境地”[7]。因此对我国传统经典的价值进行审视是必要的。审视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抛弃,而是通过理性的反思,实现对传统经典的文化自觉。这种审视可以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寻找经典产生之初的价值合理性。胡塞尔不满于现代科学理性与实证主义的霸权地位,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即“在探讨与我们自己最切身相关的人性和精神科学问题时,应当首先把那些既定的实证科学成见放进括号里面,悬置起来存而不论,纯粹凭借直观来对我们所意识到的‘意向对象’加以描述”[8]。邓晓芒先生借用了这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他把我国几千年政教伦理的局限性悬置起来,追溯其中的普遍人性的根。他对儒家和道家两部经典著作的核心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如孔子在《论语》中的“仁”的概念――“孝悌,仁之本”,对此,邓晓芒先生提出应该还原由“孝”返回到“仁”,即“仁,孝之本”。而对《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应由自然返回到自由意志,因为自由意志本身就是自然的。因此,提倡回到最初它之所以被人接受的“事情本身”,即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返回。同样,《诗经》《离骚》等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返回到文艺的感性的直观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揭示与当今人类共同的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9]经典诵读是一种价值性活动,古今中外的经典中一般都蕴含了各种价值,包括伦理层面、理性层面、审美层面,等等,对经典的价值审视是让人更加明晰为什么诵读经典的根本性问题。正如汤一介先生所担忧的,“弘扬中国文化是应该的,问题在于弘扬什么东西,弘扬不好很可能变为国粹主义,变成文化本位”[10]。抛弃对经典价值的审视,诵读本身就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奴役。而这种价值的审视需要观照今天这个时代的社会和人。教师与学生应从经典诵读当中寻找一种对当下具有普遍人性和普世意义的价值。

(二)关于经典诵读主体的思考

经典以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不同阶段的感悟对人成长的意义无法直接比较,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的意义并不比秋天收割时的意义小。因此,不能以某一个特定阶段的标准来评判或遮蔽其他人生阶段的感悟。经典诵读可以面向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进行。当前,经典诵读出现了一些无意识的偏见,即由于一些专家提倡儿童经典诵读,并指出提倡背后的理由乃是儿童的记忆力优势。“我们提倡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11]这种观念一旦普及开来就不免让人形成带偏见的印象:“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和“经典诵读是记忆力优势者的游戏。”

“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一旦形成标签,家长与教师就可能疏远经典,由此又影响到儿童对经典诵读的崇尚,因为儿童最初是从成人那里感受经典的魅力的。因此,在经典诵读的主体中,作为成人的家长与教师始终不可忽视经典的意义和自身的垂范。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只有成人与儿童在共同的诵读中才能继承和拓宽中华文化的“分母”,才能有更多优秀文化的“分子”的产生。

同时,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并不是因为其记忆力优势,相反,诵读本身可能具有训练记忆力的效果。突出记忆力在经典诵读中的作用,容易导致人们对经典最本真的审美感受被遮蔽。经典诵读有时可以只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不是接受教育或做研究。作为经典诵读的主体,人因为经典诵读而逐渐走向完整的人,而不是因为记忆力等条件才开展。

(三)关于经典诵读方式的理性思考

“国学热”与“读经热”在近些年尚未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断此起彼伏,广大中小学更是投身这股热潮的主力。在“文化自信”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导向中,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不乏乱象,引人担忧。经典诵读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而一些学校却采用“三叩九拜”等与时代不符的仪式,一方面颇有复古之意味(以为这便是文化之传承),另一方面也有遮蔽或偏离经典诵读本质之意味。另外,因经典著作大多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明白的。在诵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校不顾儿童发展水平,没能找到适合的方式,便急功近利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除了引起儿童对经典的反感之外,大体上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在诵读的理念与方式上,我们需要改变。如前所述,经典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财富。当学生尚未能领会其中的人生哲理之时,经典还可以还原为一种纯粹审美的态度。因此,可以提倡以体验美学的主体性的角度来感受经典诵读。

体验美学认为,体验是人存在于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的情感、精神和智慧只有在体验中才能生成,因情感是体验的冲动,精神是体验的觉醒,智慧是体验的发现”[12]。每一部经典都是作者处于一定的情景、带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而创作的,经典诵读教育因此而具有体验性。人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与原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需要读者进入到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体验逐渐深刻、情感稳定性日益增强。而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的流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美学体验的方式学习经典,会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毕世响.《诗经》:人类的记忆与归宿[C].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6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56.

[3][6][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9,160,162.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冯向东.不确定视野下的教育和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36-45.

[8][9]邓晓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J].哲学研究,2016(9):35-43.

[10]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1.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诵读教育

经典诵读是在1994年由台湾王财贵教授倡导的“儿童读经”所兴起的,从开始至今,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传播的发展,已经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了各个年龄段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幼儿园中华教育活动也成为了一个热点且带有争议的问题。学界对中华经典诵读开展存在很大的争议,觉得应该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专家和学者认为经典诵读对增强民族意识,开展智力,训练记忆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反,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经典篇目并不适合儿童学习,配上学习方法,禁锢儿童的思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大学四年的见习和实习中,我观察到大多数幼儿园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活动。在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践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仿佛不是像学界那样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那么到底幼儿园经典诵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教师们是怎么看待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她在组织经典诵读活动的时间,形式,和阅读材料选择时又是如何的呢?进行此次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日后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领域的深入提供实践基础,从而能够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发展,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结果可以看出,天津市几乎所有幼儿教师赞成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并认为开展中,经典诵读教育活动能够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良好品德培养的目的。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现阶段天津市幼儿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现状中有其发展良好且值得推崇的地方。

大多数幼儿园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纳入课程管理,有了园内的管理和监督,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方向、指导同时也会面临评价,避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使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科学化,正规化。幼儿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频率合理,注重教师的国学专业知识,部分幼儿园通过聘请专业国学教师的方式弥补本院教师国学知识的不足。以幼儿为主导,重视幼儿是否理解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建立的评价标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数幼儿对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感兴趣。

但由于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发展时间短暂且学界尚存在是否开展的争议,并没有国家统一的规定和相关教学纲要,尤其是对幼儿园阶段。所以现存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经典诵读教育在幼儿园多采用集体教学,少数幼儿园有以小组教学的形式开展兴趣小组课程,方法集中于语言游戏经典诵读教育法和讲述经典诵读教育法。方法相对单一,在根据3―5岁幼儿生理及心理的特征和经典诵读内容的难懂性,不直接性,可以看出现在采用的方法过于单一,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语言游戏的教育方法也重点在让幼儿熟悉掌握字词句。其次,无论是国家还是市级,区级,都没有提供可供使用的经典诵读教育的教材,没有合适的教材成为幼儿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一个难题。所以幼儿园自主选择教材或编写教材,造成选择难度大,或者编写有可能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最后中华经典诵读内容范围广大,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幼儿园的选择相对集中,我们有待研究,到底是因为这些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还是只是人们了解中华经典诵读皮毛,随之为孩子们选择。

针对在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有以下的建议

1.幼儿园慎重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学界在中华经典诵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华经典诵读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教学方法,教材,管理里上海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所以是否在园内开展经典诵读教育,需要仔细考量,结合本园情况而定,不要一概而论

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语言游戏经典诵读法,阅读经典诵读法,讲述经典诵读法,谈话诵读法,游戏,比赛,朗诵,角色朗读等),结合多媒体资料,帮助幼儿的理解、学习和记忆。也可融入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增加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环境创设和活动区,文艺表演,都考虑开展,帮助幼儿的学习。除了教师自己摸索以外,结合现有研究,或继续深入研究,多参与教学研讨会,学习名师教学经验。避免出现,经典诵读就是反复读反复诵直到背诵,天天如此,年年这样的情况。

3.重视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幼儿教师国学素质

由于在专门的幼师培训学校或者大学里缺乏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学习,现在大多数教师对中华经典的知识一知半解,这样在活动开展中会束手束脚,也许还会存在讲解出错的地方,这样都是对幼儿的误导,教师的掌握程度直接关键教学效果,真正经过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正确教学手段,不会盲目崇拜,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学习。所以应该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学习中华经典诵读相关知识,组织教学展示,教学研讨,丰富教师的知识,增加教师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效果远超于教师在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上自我摸索。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教学实施

一、精心筛选诵读内容,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诵读计划

在筛选经典诵读内容时,低年级学生应倾向于通俗易懂的材料,初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中年级学生进入过渡期,适于选择《论语》、《中庸》类衔接性较强的诵读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该时期教师应着重倾向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涉及和阅读多样化的经典内容,甚至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成立亲子经典诵读小队,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经典诵读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缺乏计划性,甚至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存在盲目性,导致经典诵读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课业负担压力小,一方面可成立阅读兴趣小组,每天一小时的小组阅读时间,由小组组长自主组织,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定期组织组内评比。另一方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阅读必记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咨询长辈或者自主查阅资料等的习惯,加深阅读的印象。

二、创设经典诵读的适宜情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创设经典诵读所适宜的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例如在诵读《论语》时,教师就可选择电视剧《孔子》的某一片段进行播放,使小学生对孔子有大体了解,初步理解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降低《论语》理解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节日的引入和加深,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元宵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诸多节日与经典诵读内容所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准备过节所需的材料,激发小学生对节日的向往,继而穿插经典诵读内容,甚至可组织小学生比拼所掌握与节日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多少,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最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创设经典诵读适宜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可以是学生自主编排的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话剧和诗歌,也可以是小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自由发挥,即要求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加深理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实现诵读途径的多元化

在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背诵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记忆的速度,但是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精力集中的过程比较短暂,单纯的背诵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心里爱上经典诵读。

首先,教师可开展“表演背”活动,即鼓励小学生将所背诵经典内容的诗歌和古诗文表演出来,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在进行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奖励表现较好的团队和个人,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奖品的带动下更容易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经典诵读内容和其他文学艺术相结合,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小学生将对自然风景类的诵读作品画下来,在绘画过程中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思,同时有助于记忆的过程。

最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阅历的感悟和沉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诗句和古诗文叙写自身感悟,甚至还可以改写经典诗文等,教师应做到对学生想象的鼓舞和支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的内容文化含量高,涵盖面较广,同时教学方法不固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同事之间增强沟通,不放过小学生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课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课下主动找学生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经典诵读的效率。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板报、公告栏等宣传经典文学作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诵读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教师在评价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诵读态度明显改进和诵读能力明显提高的小学生,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效果较好。最后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要高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生生之间相互评价一方面便于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所在,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争强好斗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师生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途径,启发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小学生应该树立经典诵读意识,有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目的,使经典真正为自身服务,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张新颖.中华经典诵读复兴路回顾与展望――读经“热”中的冷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2014,02:115-117,122.

经典诵读教学论文篇(7)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我校是政府指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8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而大多数农民工因为没有文化,为了生计,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长,因此,他们既无力也无时间加强子女的养成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为此,我校计划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使进城务工子女的人文素质(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地发展,提高我校(进城务工人员指定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 责任分工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年段长、语文备课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教导处、德育处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材料的印发;教导处负责经典诵读方案的确定、诵读课程的安排;德育处负责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落实;语文备课组长负责本年段经典诵读计划的拟定、内容的遴选,以及每月经典诵读的小结,各班语文教师以月为单位安排本周诵读的内容;年段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论语(一至三)》、《论语(四至五)》、《中庸》等,按年级分6年完成。

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1至75首和《论语(四至五)、《中庸》。

主要阅读内容为中外经典名著,每个学期原则上阅读两本课外书(一本国内名著、一本国外名著)。

五、活动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六、具体措施

1、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A、晨读:每天早读课利用10分钟集体诵读诗文,一周背诵一首经典古诗词和三两句经典语录。

B、午读: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10分钟集体阅读经典名著(孩子有什么书就带什么书,不做统一要求,语文教师负责收集书目)。

C、路诵: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以班级为单位,齐背诗文,走出校门。

2、充分利用课堂

(1)充分利用上午、下午经典诵读十分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辅导。

(2)、综合实践活动课: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少先队活动将诵读经典诗文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