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3 11:21:34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1)

    一、对情境概念的阐释

    对于情境这个概念,董杰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一文中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情境内涵的阐释后指出:“‘情境’一词的含义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但就其本质内涵来说,也存在着某些共性,即‘情境’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进入了个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具体而微观的环境;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1]这一结论揭示了情境与社会环境、情境与认知或行为的客体、情境与行为主体的关系,揭示了情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其实,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早就对社会环境、客体、情境三个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辨析,阐明了情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沙莲香指出:“社会环境、客体和情境是三者互有联系的概念……社会环境作为最广义的概念,表示它的客观存在,它同社会生活主体的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客体是同社会行为相联系的概念,表示行为者的行为目标和活动对象,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行为关系;情境是与认知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表示心理主体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它们的作用,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心理关系。”[2](P5O)作为与社会生活主体具有心理关系的情境,具有怎样的内涵呢?沙莲香认为:“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把环境作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规定。”“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里,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对于环境的态度、工作表现也就不同。”[2](P49-50)可见,社会环境只有在变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境规定时,才能够同主体接近和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关系并影响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因此,相同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主体来说,他们是否把该环境纳入到了自己的心理过程中予以注意、感知、体验和把握,就决定了该环境是否能够成为生活主体的情境。而同一生活环境相对于具有不同认知特点或情感特征的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不同的情境意义,因此,社会环境是情境和情境规定的基础,但不能等同于情境,情境是进入了社会生活主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那部分环境;一旦人们对环境予以了情境规定,并把它当做了行为的目标,这部分环境就同时成为了社会生活主体认知或实践的客体;情境中不仅渗透着社会生活主体的主观认知与把握,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到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学者往往论及的是情境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情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它还具有弱化、干扰作用的一面。

    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对情境概念予以界定,显然要比仅仅从某种客观的具体的环境或心理、精神氛围上界定情境的内涵,更具概括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只有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来理解情境概念,才能从较深的层面厘清各个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揭示情境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不论教育者费了多少心思来选择具体的环境,营造心理氛围,但如果这些要素融入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中去,不能被受教育者从主观上有所规定和把握,它就永远不能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它就永远是“外在的客观环境”,情境与环境、客体间的逻辑关系就很难廓清。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不同理解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是怎样规定的呢?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概念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3](P106)

    第二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解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情境中,受教育者之间互相影响可以共同内化教育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4](P248-249)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有意创设或引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5]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且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1]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从“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这一理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创设而成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里似乎忽略了或者说没有体现出这种“统一体”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虽然该“统一体”与创设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心理关系,是创设者的情境,但它并不见得就是受教育者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而言,它可能依旧只是外在于自身的客观环境而已。若进一步分析,与受教育者没有心理关系的教育环境,也难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要素。

    第二种观点是从沙莲香界定的情境概念出发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涵义的。它明确地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可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突出了环境是情境的基础,情境是与主体发生了心理联系的那部分环境。但与第一种观点一样,该观点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是单一的教育者所能把握和规定的情境,受教育者必须也可以把握,得到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参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把握的统一体。只有这样,该情境才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归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虽然其突出了“情”是情境的中心,强调了情感教育在情境影响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把情境教育仅仅归为情感教育,则不仅在内涵上忽略了情境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更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外延和作用窄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情感感化,也体现于理性的引导与规范。

    第四种观点比较好地克服了以上三种观点的缺陷。作者(董杰,下文同)在文中不仅阐明了情境与环境的关系,还揭示了情境与行为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使得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其它各个要素有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之能够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在这种观点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是“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微观的自觉的环境。“能够优化”是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积极作用的必然。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不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此界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也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的界定

    上述第四种观点的不严密性主要根源于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和“情境创设”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和认知。因此有必要从对这三个概念的辨析入手,进一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

    当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命题时,作者指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作用’所指什么,或促进或阻碍?这里应将三个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加以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可能是有效的情境也可能是无效的情境,只有满足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也存在有效或无效,即可能存在或优化或阻碍的情形”。[1]笔者认为,这里对三个概念的区分与表述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问题。区分概念应该是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上,从其内涵上界定它们分别是什么,说明概念间的关系则还需要从外延上加以分析。但是上面的表述并没有从这个基本的逻辑方法入手,而是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一起论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2)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及其内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1] 从这一定义来看,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借鉴了当代中国价值论的研究成果。在价值论中,人们对价值一般的规定可谓种类繁多,而当前在我国价值论领域,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关系说”,即将价值一般理解为一种关系范畴。如果价值一般是一种关系范畴,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解为一种关系范畴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义为关系范畴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价值意蕴呢?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加以考察,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根据形式逻辑,如果要明确一个概念就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2]一个完整的定义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就是在定义中被解释和说明的词项、概念或命题;定义项就是用来解释、说明被定义项的词项、概念或命题;而定义联项则是连接这两者的词项”。[3] 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同样包括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词是被定义项,“关系”一词以及之前的一系列定语是定义项“,就是”作为谓语是定义联项。在形式逻辑中,常用的概念定义形式或者方法叫做属加种差定义法。这种定义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为了明确一个对象,首先找到这个对象的属,然后在其所属的一个系列中确定这个对象与其它对象的差别,即找到它的种差,将属与种差相加就得出了这个对象的完整定义。由此出发,如果按照下定义者的理解,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就是“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其次在关系范畴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种差包括四点:一是“由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二是“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三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四是“具有肯定的意义,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来”。[4]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的逻辑缺陷 那么,以上定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和种差的限定是否符合规范呢?在形式逻辑中,定义不但有各种类型,而且下定义也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否则会犯逻辑错误。一般来讲,传统的属加种差定义需要遵循五个规则:“1、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2、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3、定义不能恶性循环;4、定义不能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的词语来表示;5、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5]根据这五个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存在三点缺陷: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的限定不正确 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综合考察,可以断定: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种差的限定基本是符合逻辑,也是符合事实的。但是,定义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的属的限定是值得商榷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限定在关系范畴是不合适的。关于这一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虽然只能产生、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但是仅仅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却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存在,这是因为关系并不一定具有肯定的意义。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确立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是否产生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本身相一致,也不完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在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过程中呈现出肯定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未必能完全实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固然要以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尺度,然而人的生命与生活本身毕竟是动态的、流动的、开放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否存在归根结底仍然要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现实的”、“动态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的发展过程,要以是否符合受教育者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况为根本前提,它不可能是凝固于客观世界的关系形式,而是一种以客观的教育关系为基础的,充分体现人类的社会性存在意义的关系态或关系质。学者李德顺在《价值论》一书中关于价值一般观念的阐述对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很有启发:“我们所主张的是实践说,是对‘关系说’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它首先承认价值是一种关系现象,指出价值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关系态’或‘关系质’而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因此,要从根本上弄清楚价值问题,就必须立足于人的世界本身,充分认识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特征。”[6]由此可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概念定义为一种关系是不准确的。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没有完全地反映出被定义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区别性特征,这是这一定义的第一个不完善的地方。 (二)使用了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对等的定义项 #p#分页标题#e#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这一被定义项定义为“关系”还违反了属加种差定义法的第二条规则,即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这是因为关系概念的外延与价值概念的外延显然是不等同的,不能互相代替。“关系”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或者联系。有时候关系也泛指原因和条件等。而价值概念的外延则要广泛、复杂得多。“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从词源来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模糊,其意义遍及所有方面,从‘是好的’到‘具有体力或勇猛’。”[7]早在14世纪,价值一词就进入了英语中,可是直到19世纪,价值这一术语还主要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被用来描述和分析与物或者商品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第一次将价值范畴从经济学领域引入了哲学领域,大大扩展了价值一词的内涵,并提升了价值范畴的地位。从此,在新康德主义者的大力推动下,以价值一般为研究对象的价值哲学(价值论)宣告诞生,价值概念终于完成了从经济学领域向整个哲学科学领域的扩张。价值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内涵丰富的哲学范畴。“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价值也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总之,价值涉及所有人做出的有关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8]可见,价值概念的外延要远远比关系概念的外延丰富和复杂。两者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仅仅概括为一种关系范畴是不准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定义的第二个不完善的地方。 (三)在定义表述中使用了含混和隐晦的词语 再次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中的这几句话,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9]还可以发现:这个定义在表述上虽然大体正确,但是却有晦涩的地方。首先,将人和社会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普遍概念作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的并列主语是否严谨?其次,将指代对象含混不清的主体一词作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定语是否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再次,用“人”、“社会”“、主体”这些内涵和外延过大的语词来解释内涵和外延相对小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是否恰当?最后,“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10]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但晦涩、拗口,而且在逻辑上也给人繁冗之感。因为主体只是一个关系范畴,只能在主客关系这一对范畴内使用才是有效的。主客关系实际已经预设了主体的主动地位,主客关系的前提就是以主体性存在为尺度,否则主客关系就无法在逻辑上成立。如果在论证中再加以强调,那也不过是同义反复,对深化定义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11]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定义的第三个不完善的地方。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义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概念,如何对其定义进行完善呢?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下定义至少需要兼顾两点:即其逻辑性和现实性,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很明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义并没有很好地注重对现实性的归纳,而是存在过度抽象化的倾向。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性质来看,这种刻意拔升高度,使问题复杂化的做法多少有揠苗助长之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归根结底是一门更注重应用性的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考察和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在价值论的论域中进行单纯的哲学思辨,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深化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解,而且还有可能抽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人学空场。所以适当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思辨意味,重新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视野中,尽量使定义形式更具现实性,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根本途径。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3)

1.集体主义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承载者

关于教育理念尽管学术界众说纷纭,更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内涵界定,但是如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概括,教育理念无非是指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思维活动中,对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原则以及方法和规律等方面所持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也有学者干脆更加简练地把教育理念概括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2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由于受特定时空和内外条件的限制,具有历时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哲学特性。根据逻辑学定义的原则,移植教育理念的概念范式,照葫芦画瓢就可以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相关思维活动当中,并要通过或借助思想、认识、价值观等观念形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宗旨、原则等思维表现物得以直观化和具体化。集体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道德要求和价值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集中凝聚者和生动体现者。因此,从集体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中,根据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和由此派生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相关阐释,就能直接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三种相异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即体现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此,集体主义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承载者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扮演就可见一斑。

2.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轴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要素说”、“板块说”和“三观说”。根据要素说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部分内容3;“板块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划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大板块4;而“三观说”则简练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类方法的异同主要是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是由分类者的立足点、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但是,不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如何的归纳和分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却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主轴项目,而在这一主轴性内容当中,集体主义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担着支撑主轴脊梁的重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轴项目的中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轴项目,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主轴性教育项目链条当中,集体主义处于中间环节,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特殊。作为一种道德观教育,它向前承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之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深化,并最终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值观,集体主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与此同时,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达到帮助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最终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教育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集体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轴项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贯串这一主轴,使这一主轴链条前后相继、融为一体的内在中轴。

3.集体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曲同工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4)

我与徐建军教授是老朋友,他担任中南大学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十余年,一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学术成果颇丰,而且工作实效突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网络德育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方面,积累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工作经验,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的一致肯定。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重要性,成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形成一套做好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作方法,并升华到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层面,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日前,建军教授的新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依托,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一前沿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结合中南大学自身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凝炼特色,凝聚成果,升华理论,最终呈现出一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性著作,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集思想性和操作性于一身,聚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首先,布局精巧,逻辑分明。全书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指导和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重点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索和系统阐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层面,厘清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嬗变历程和科学内涵,重点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和规律,探究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教育理论;在方法论研究层面,阐述了注重取向性与适应性、渗透性与传导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方法要求,提出了情为先导、情理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齐下的原则方法,并提出从准确定位、立体建构、创新发展方面增强方法的实效;在实践操作层面,把握当前的理论热点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问题,专题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机制、服务模式等专题,全方位覆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还有实践指导,实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佳作。

其次,论述精辟,结构完整。全书26万余字,分九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定义概说、发展脉络和基本功能进行了阐述,概括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性、抵御性和差异性的特性,总结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和而不同、开源引流和相互协调三个规律。第二章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四个视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理论,并借鉴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了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思想和西方德育思想对我国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第三章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讲述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核心要求与原则,归纳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四个基本理念,以及可靠性为中心、零距离换乘、非手术“综合美容”三个特殊理念。第四章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内涵、功能、形式三个方面阐释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论述了原则方法、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并就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准确定位、立体建构和创新发展三点要求。第五章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探讨了“五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内在联系和教育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及时性、主动性、系统性和主体性“五观”教育的五个原则,介绍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抓好维稳关键时期教育、注重民族学生骨干培养,重视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拓展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和抢占网络新媒体阵地的“五观”教育的七个措施。第六章民族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从基本内涵、教育重点和实施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七章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概括了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基本内涵,即科学理论指导思想、共同理论引导追求、爱国创新凝聚理论、知荣明耻培养新风,以注重与“五观教育”、与党员发展、与情感教育、与民族特色教育的结合,坚持贴近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现实需求和民族特点,重点抓好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特定时期教育三个环节作为具体要求,采取四种途径开展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第八、九章分别探讨民族大学生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从微观操作层面就民族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进行具体论述,提出了组织保障先行,刚性柔性并举,学习帮助、经济资助、生活关怀、心理辅导和就业扶助“五位一体”的民族大学生管理服务模式。文章既有宏观把握,又有中观论述,还有微观描述,确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著述之精品。

再次,高度精炼,针对性强。全书行文流畅、高度凝练,对我国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及规律论述十分到位,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对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理念和方法阐述充分深入,个性共性,面面俱到;就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归纳分析恰到好处,紧抓内涵,提出举措;对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更是提出了极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硬招,富有时代感,现实意义大;对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现实诉求阐释生动具体,案例丰富,耐人寻味;著作还创造性地凝练总结提出不少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概念。比如,“三细”(教育细化、管理细致、服务细心)工作法,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个结合”(与‘五观’教育结合、与党员发展结合、与情感教育结合、与民族特色结合)、“三个贴近”(贴近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现实需求、民族特点)、“三个环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特定时期教育)等。文章既有知识介绍,又有方法启迪,还有案例分析,堪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著述之上品。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5)

一、概念及内涵

“主导”的概念,与作用相关。所谓主导作用,就是对作用对象起到主要影响,且具有引导性的意思。“主导性”的概念,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本质主导性;二是,功能主导性。所谓本质主导性,是从事物自身而言的,是事物的固有特性,而这种特性决定了其所引导的方向、重点和主要方面;所谓功能主导性,是从事物本身与其对象之间的作用关系而言的,它强调事物对与作用对象的影响和作用,其特征就是对作用对象具有引导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从属于“主导性”大概念的范畴,因此,从以上对于“主导性”概念的分析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也应该包涵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本质层面;二是,功能层面。本质层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其所引导的方向、重点和主要方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方法和内容;功能层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引导事物发展方向、具有价值导向和目标激励等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有机统一了这两个层面,由此发挥其主导作用。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功能主导性受制于本质主导性,本质主导性依靠功能主导性发挥作用,两者互相影响,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具有独特的内涵的完整理论体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选择和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方面和重点。我们所探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就是要坚持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方向,坚持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就我国国情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向,坚持集体主义主导价值取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功能就是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主要表现在导向、促进、保证、制约的作用;在个体方面主要指引导、激励、调控个体的社会化、德智和心理发展。再次,从结构要素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包括了其各个结构要素的主导性,并通过各个要素的主导因素发挥作用,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正是依靠其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的。最后,从内容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政治方向引导、价值引导、发展趋势引导等几个方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生成根源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和变化的源泉和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所以,从根本上说,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与人的主观条件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并且它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在生产力和生存条件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都群居生活,集体劳作,除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几乎没有什么剩余。这时原始社会的所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最高准则就是维护集体的利益,这种思想道德教育就只能混杂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早期形态,我们称之为类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生产力逐渐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私有制和阶级也就因运而生。此时,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道德,剥削阶级思想道德与被剥削阶级思想道德的对抗也是必然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带有了阶级性。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其意识形态教育,巩固其自身的统治地位,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也就成为一元性。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人类的实践活动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直接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需要。阶级性是任何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必然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也具有阶级性,它要求我们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客观需要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6)

关键词:政治教育 教材对比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0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明显阶级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何丰富和拓展,其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根深蒂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本身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对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两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的对比中,即可发现政治教育的不断优化。

1 两本教材总体框架的对比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共有十三章,包括绪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继承与借鉴、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地位与作用、环境、对象、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等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样十三章,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发展论、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主导论、结构论、主体论、环境论、过程论、方法论、载体论、管理论等内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吸收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基础上,从“原理”上升为“学”并成为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整体架构来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更加科学系统,新增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本质论、价值论、主导论、主体论、载体论、管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由章变为了节;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变为了节下面的一部分,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变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下的部分内容;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没有出现。从篇章体例的变化来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理性更强,逻辑体系更加周全,而且体现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态势。

2 两本教材中关于政治教育内容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没有明确说明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在第九章的第二节中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同时,明确说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政治观上的具体展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此可见,教材中这一部分主要体现政治教育的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内容安排则更加明确具体。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第二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其在第一部分即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含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内容体系。同时,明确阐明了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3 两本教材中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比,可以探寻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上的优化,着重体现出以下倾向。

第一,政治教育的内容由零散到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政治教育的内容仅罗列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并分别对三者的概念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尽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都是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仅有这些基本内容。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列出了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构成的内容体系。一方面,将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之中,不光明确了政治教育的概念,还梳理了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和主导,决定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除要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之外,还针对现实问题,要求强化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要加强公民教育等内容,使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

第二,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单向度向双向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仅从社会需要的向度提出了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但相对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关照。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除从社会需要的层面提出政治教育的内容之外,还从个体价值的维度提出了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提出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公民教育,旨在促进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政治社会化,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法律权责意识,更好地履行公民的义务,行使公民的权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封闭到开放。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必然包括很丰富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处于动态开放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对固定封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坚持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的实施;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即一方面把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有机组合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同时还要完善、拓宽每一子系统的内容体系。如在政治教育这一子系统中,尚需根据社会进步和时展的需要,加强公民教育等内容;三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从政治教育内容来看,必须充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针对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人权高于”的幌子而干涉和侵犯别国的行径,要让人们认清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则必须在政治教育中充实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内容。总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确保政治教育的内容处于开放发展的过程中。

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尤其强调要始终坚持政治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能淡化政治,而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因为,坚持政治教育的主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阶级性所决定的。

4 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优化中看政治教育的优化

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两本教材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体现出整体发展和创新的态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优化。

第一,由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进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实践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观念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造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工具价值,忽视了这一工具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在交往实践中产生,必然导致作为客体的“人”的主体性丧失以及对主客体互动的漠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交往实践以及人的主体性,回归“人”的价值关怀;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观念往往把阶级性片面理解为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制性、暴力的国家机器划等号。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上层建筑中与政治的上层建筑不同,其阶级性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建设。故此,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首要的是高扬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性和领导权;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误读为压服或宣传,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本质,导致对个体素质塑造和行为转化的漠视。应当以教育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指向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践行。

第二,由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指明:全球化逐渐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和文化领域,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发挥维护文化安全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功能,还要发挥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的主导性,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体进行导向;二是通过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意识和物本意识共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改变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为公开、公平的竞争和民主参与模式,充分尊重个体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培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坚持价值导向一元性和个体价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由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相区别的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开放、发展和多样化的观念。开放的观念体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相融合,从而破除了学校、课堂、书本和地域局限。发展的观念体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与社会进程协调,从而破除僵化、滞后的模式。多样化的观念体现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上实现主导性与多样化结合,破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和模式化;二是通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主体向社会推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格局,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制度建设体系,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四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整合教育途径,改单一、单向、经验式的方法为信息化、立体式、双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构建立体网状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概念解构;路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群体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和社会生活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趋于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不足。面对这种情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内涵、结构、形成机制和规律等问题,无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概念解构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达到转变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概念解构需从两方面进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外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概念的外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运用动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而有效地进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概念,准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内涵,把握其动力的特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是指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引起、激发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各种力量的释放路径。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彰显了以下几个特征:

(1)生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生活性是指作为引起、激发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力量,正如钱穆先生所论:“中国文化最重教育,即政治亦教化,周公之制作礼乐是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虽然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表现,但它们的来源却是生活,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客观基础。

(2)复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复合性特征是由于教育目标、客体、主体、环体、介体的复合性导致的。表现在:第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第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时空组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以学术性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以行政管理为辅助手段,以文化氛围的浸染为依托的全方位教育活动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这些都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高度复合性特征。

(3)动态性。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首先,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其动力机制的认识也将逐步深化,形成科学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动态性还表现在其动力机制矢量上的变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是系统结构,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即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矢量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就有强弱、大小之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构建动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是,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对大学生思想理论的需求比较起来,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内容背离创新主航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离创新主航道违背了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却完全不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加以研究,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有些人不顾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对当前大学生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观脱离客观。因而内容的创新要基于心态的开放和理念的创新,在创新中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置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是一定社会要求的表达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在教育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教育者常常以“权威”自居,使教与被教变成了主从关系,教育对象丧失了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命令主义盛行,使教育对象产生对抗乃至逆反的心理,严重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失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全国统一性的制度性安排,也有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的制度安排,呈现出力度不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不平衡现象,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兴起而有所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有所淡化。它表明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2.社会转型下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高等教育已逐渐走进社会发展的中心,知识传播、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把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社会同样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同时,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增强人们主观世界的辩证思维,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由单向性向多向性转变,由离散性向联系性转变,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单项教育的协调与综合,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强化方法的系统运作,整体协调,形成教育动力和综合优势。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探索,即如何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动力,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形成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其整个体系所散发出的能量、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该系统内部各个动力要素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系统与受教系统的矛盾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种矛盾集中体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要保持适度的张力,这是“适应超越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运行保障来自于其内置逻辑的基本规律。因此,“适度的张力”成为动力系统的主要驱动力和推动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形成的一项重要机制,可称之为驱动机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路径完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培育和激发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要站在实现宏伟蓝图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培育和激发的社会系统工程,有效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推动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而,完善其策略可归纳为:

1.理念路径的完善策略

观念和意识的变化并不能独立于动力形成的实践之外,动力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运作过程,不能把动力观念和意识的确立同动力形成的实践割裂开来。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因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首先要树立动力意识和观念。当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影响教育动力的形成时,确立和树立正确的动力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转变旧的观念也就尤显迫切了。彻底改变传统知识本位的观念,重在转变学生态度、情感、观念、信念、价值观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内容、方式、方法的全面改革,做到润物细无声。

2.制度路径的完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是指关于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设置和权力划分的制度。领导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运行的领导核心,它不仅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而且对整个系统的教育主体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完善领导体制是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中枢环节。只有健全、完善的领导体制才能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序地高效运转。

3.创新路径的完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所采取的各种激励手段,即“它以科学的发展、创新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弘扬为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无论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还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都是作为人而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