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食品检测新技术

食品检测新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6 16:23:01

食品检测新技术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日益重视。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堪忧,有许多急需改善的顽疾。为了解决这样的现状,开发更为准确、快速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攻克这一难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便基于此,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新技术的应用做一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更为准确地检测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检测技术需要的检测时间过长,并且存在着检测精度过差的问题,这就不能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真实需求。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也是社会依赖的基础条件。食品的安全关乎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亦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情况是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法制建设和食品监督机制极为不健全,假、变、毒食品依然大量充斥在食品市场(变系变质食品),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的现状如此,原因可总结为以下:食品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自觉地忽视了食品的安全问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某些食品的制作者在经济利润的驱使下,违反现有的生产制作流程和技术,非法违规添加防腐剂等添加剂,使食物、食品质量大为降低。更有甚者,制作商非法使用劣质制作原料加工食品,对人民身体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另一原因可总结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欠缺。基于我国既有的饮食习惯,我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既有生活习惯很不合理。例如我国传统的腌、烤、熏制法就缺乏基本的科学依据。这类食品的安全系数低,长期食用此类非健康食品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目前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急需采取措施以增强人们在食物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保障基本的食品加工安全。现代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的产生与广泛应用无疑给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好转带来了福音,应用良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手段。

2.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最广泛适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高新生物检测技术,其检测原理就是将待测的样品放置在芯片的表面,然后依据生物分子之间特异性的亲核反应,实现样品的分析及检测。生物芯片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进行批量的广泛检测,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检测中技术复杂,工作实效长,效率查,成本高,对工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尽管该技术十分先进,但是成本高是推广的最大制约点,除此之外,其应用性能还没有达到检测部门的相关要求。因此,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率还很低。不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势必会在全国普及。在以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大部分是使用在医学领域的。随着科研人员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日前已经可以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点较为明显:其操作过程简单、检测的时间短,效率很高。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检测过程之中其应用会进一步延伸。PCR指的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相关领域的解释中,该技术的主要功用就是分析生物体基因状况,进而对物质的结构及性质等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之中,人们依据该技术的作用时间将之分别几类:传统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PCR—GDDE技术,下面便对这几类技术做一简单介绍。传统的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该技术简称为PCR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在检测样本外增加扩展DNA的实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具有准确度好、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该技术也逐步被使用于食品检测。实时定量的PCR技术,该技术指的是在PCR反应过程中加入定量的荧光基团。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检测荧光信号,记录其变化数据,继而对整个的PCR程式进行动态检测。在这之后,再通过标准数据曲线对未知模板开展定量分析工作,如此可以达到对GMO定量分析的目的。在现阶段,该技术已经被很多国家政府的实验室所采用。PCR—DGGE技术。该技术首次提出于1989年,主要是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分离出长度相同、碱基不相同的DN段混合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指的是,在检测过程中,在特异抗体上覆盖上预设的霉菌进行标记,如此该标体便拥有了抗体抗原的反应,以及酶的底物催化性质。工作人员在掌握这些数据后,可以将之与对应的抗原进行化合,借以底物添加的方式,根据参考底物的颜色差异,继而开展定性定量的分析。该方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操作简便、快速。不仅如此,酶联免疫吸附法还具有灵活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最可观的是,这项检测方法还可以进行样品的批量检测,因此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减少了时间和成本。基于这些优点,酶联免疫吸附法被广泛应用在食品的检测中,并且应用前景广阔。从以上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水平,为人们提供良好、安全、优质的食品。目前某些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受到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而没有办法被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工业中。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相信这些原因都会得到解决,食品工业也将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时代。

3.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些建议

3.1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农民的组织化现状及农业产业化水平,可以运用标准化手段引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作业,并进一步提出了运用标准化手段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法制管理体系;运用标准化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快推行并完善生产许可证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管理体系。

3.2食品安全管理的趋势——实施HACCP体系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应用,是目前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最佳方法。HACCP体系包括7个基本原理: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评估、关键控制点的鉴别、各关键控制点临界值的确定、建立HACCP监控程序;建立纠偏程序、建立HACCP验证程序、建立记录保持程序。目前,HACCP体系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冷冻食品、罐头食品、焙烤食品、发酵制品、饮料、奶制品、油炸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操作过程中,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3.3加强监督,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需要加大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整个市场方面的监管力度,无论是食品来源、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并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

4结语

通过上文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高效的食品检测方法成为迫切的需要,而在众多的食品质量检测方法之中,新的检测方法因为其高效简洁的突出优势被人们广泛应用。虽然这些技术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一定会被加以改良,并广泛应用于检测之中。

作者:刘萍 单位:即墨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2)

关键词:凝胶渗透色谱(GPC);食品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 TS21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也极为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食品检测中使用正确的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凝胶渗透色谱是最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因其对分子量大的杂质净化效率高,可重复使用,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食品检测中应用广泛。

凝胶渗透色谱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机理,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来分离分子质量不同的物质。凝胶渗透色谱还可以用于分析化学性质相同而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1]。

1 凝胶渗透色谱(GPC)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1.1 GPC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GPC技术常用在食品检测中的样品净化,宋鑫等在检测螃蟹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时应用全自动GPC-SPE联合净化,样品用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联合净化。用Bio-Beads S-X3凝胶为填料的净化柱,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流动相,泵流速为4.7 毫升/分钟,检测波长为254纳米。收集9.0分钟和15.5分钟的流出液,并转至SPE净化。在实验中,对经GPC净化的有机氯农药的收集时间进行了优化,在单独使用GPC时样品净化不完全,与SPE联合使用后净化效果和回收率较好[2]。马杰等建立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PC 弥补了QuEChERS 方法净化干扰物质不彻底的问题, 从而降低分析背景, 改善峰形,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黄武等在检测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时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前处理,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且对环境污染较少,具有高效、经济、快速及简便等优点,显著提高前处理效率,减少分析时间,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速度和灵敏度[4]。

1.2 GPC技术在食品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GPC技术在国外已经普遍应用于样品的前处理,但在我国应用领域较少。GPC作为食品检测中的一种全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能分离大分子类干扰杂质,有效地将大分子类物质从复杂的基质中提取出来。GPC技术优势是可大大降低大分子基质干扰,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且可以自动浓缩和定容,减少了人工带来的误差,显著提高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

但GP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由于GPC柱子内径比较大,连续处理样品的能力较慢,所需要的溶剂量较大。又因为所收集的样品体积大,对于实验室的浓缩装置要求较高,这大大减慢了实验分析的速度。此外,由于不同物质分子大小、形状以及凝胶阻滞作用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样品分离不完全,较大分子量的物质会提前流出不被收集而影响回收率,一些小分子干扰物会夹杂在样品中而影响净化效果。

2 凝胶渗透色谱(GPC)条件的选择

利用GPC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时,所需选择及优化的条件主要是色谱柱的选择,流速的选取以及收集时间的选择,溶剂的选取等。孙磊丽等在测定甘草中16种农药残留时选用填料为中性、多孔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体的S-X3玻璃柱作为GPC净化柱,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5毫升/分钟,前7 分钟收集1份样品,之后每1分钟收集1份样品,共收集28份样品溶液,分别进行质谱检测[5]。吕飞等在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17种农药残留时,在线凝胶渗透色谱:色谱柱为Shodex CL NpakEV-200 柱;流动相:丙酮―环己烷( 3∶7,V/V) ,流速0. 1毫升/分钟,柱温40 ℃,进样量10微升,检测波长210纳米,农药残留组分在线收集时间段:4.35 ~ 6.35分钟[6]。

3 展望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作为一种前处理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样品的净化,S着GPC技术的不断优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外已经研究出很多种成熟的GPC前处理方法。随着国际形势发展,我国也应该对GPC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目前有很多研究都将GPC技术与QuEchERS 前处理等联合使用,使得现在的前处理可以联合处理较为复杂的样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现在的检测仪器的精密度较高,对样品处理较严格,GPC技术与其他前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可以去除杂质的干扰,对于精密仪器是一种保护。如在线GPC与QuEchERS联合串联质谱检测可以去除样品里的干扰和基质效应,对样品分析更准确。因此,发展和研究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栾玉静.凝胶渗透色谱在不同样本检验中的应用和进展[J].刑事技术,2014(04):41-44.

[2]宋鑫,杭学宇,等.检测螃蟹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全自动GPC-SPE联合净化气相色谱法[J].职业与健康,2016,32(04):483-486.

[3]马杰.QuEChERS前处理技术与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水果中20种农药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01):21-26.

[4]黄武.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J].食品安全导刊,2016,64(03):126-128.

[5]孙磊丽.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16 种农药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2):136-143.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3)

关键字: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展

近年来,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越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还有转基因食品,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度。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推进入手。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一)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有三种,感官评定、化学方法和微生物分析。其中,感官评定是一种古老的方式,最主要依赖的是化学分析和微生物分析。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一系列的缺点,比如耗时较长,准确度低,局限因素多,步骤繁缛,污染环境,等等。当今各种产业纷纷兴起,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产业的发展。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来说,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分别是近红外光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原子荧光技术。

(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分析方法,它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所忽视,其方便快捷,准确高效,污染力小,成本较低的优点,使得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当然,应用前景也是相当广阔的。

近红外光谱区是人们在吸收光谱中发现的第一个非可见光区,区域定义为780D2526nm的区域。NIR技术包含着丰富的物质信息,主要测定有机物和部分的无机物,其应用原理是不同的物质在近红外区域会有不同的吸收特征。

(2)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技术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和挑战性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主要应用于农药残留方面,为食品安全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集生物酶技术、荧光光谱技术、辐射技术、免疫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该方法作为农药残留快速筛选检测方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免疫分析法检测食品的范围很大,包括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类等,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3)原子荧光技术

原子荧光技术,其所具有的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的特点,使得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原子荧光是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当光源停止照射时,再次发射的过程也会立刻停止。其分为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

原子荧光技术,谱线简单、受外界干扰小,适用于非色散检测。食品安全中,测定汞和砷物质,都会用到该技术。

2 关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展望

(一)由人工化转变为智能化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人工化,操作效率低下,主客观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出入。

在新时代的各项潮流引领下,食品安全检测将进入智能化,全面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将检测准确率扩大到最大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由人工化转变为智能化,食品安全检测将登上一个新台阶。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很多限制性因素,同时提升了经济发展速度,增加了我国的物质积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二)加强技术的综合性特征

就单项技术说,技术中有优势,有劣势。加强技术的综合性特征,不仅可以发挥所长,也可以尽可能的规避所短。这并不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是有效发挥技术的综合功效,最大程度解决问题。

免疫分析法,作为集成性新技术,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依旧存在问题,对其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例如,小分子农药不易合成,抗体的获得周期较长等等。在此后的研究中,如何增强抗体的稳定性,合成仿生抗体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抗体,等等,将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

(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就目前来讲,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对科技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这种差距将逐渐减小。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可设立学历门槛,对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人员要对学术有严谨的态度,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索。还与发达国家可以展开各种合作,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3 合理化的可行性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

国家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财政拨款,加大科技投入,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有针对性的解决技术中本身存在的漏洞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鱼类会将水中的Hg转化为甲基汞,该物质毒性大,迁移性更高。人们常说的汞中毒,其实大多数就是甲基汞中毒。甲基汞测定可采用GC,但是此方法的操作性比较差。

(二)增强监管机制

增强监管体制,是很有必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众大,不可有任何的马虎。国家要从以下两点入手,监管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研究行为和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规范性、制约性。(2)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审查,设立严苛的检测标准,同时设立相关的惩罚制度,形成一体化的监管体系。

经营者一时的利欲熏心,研究者对学术的不作为,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等,都会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了隐患。只有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上下齐心,才能有效遏制问题。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是技术腾飞的翅膀,虽然食品安全技术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优化解决。

在砷形态测定中,有两种检测方法HPLC-HGAFS和ICP-MS。ICP-MS有快速测定和极高的灵敏度,但是成本较高,修理费用昂贵,很难在常规分析中推广。因此,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探索新型检测方法,降低检测运行成本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设备及时更新

鉴于食品安全检测过程的操作性特点,检测设备及时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关乎检测的效率、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时间的周期性,由人工操作到智能化覆盖,设备是重中之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在不断进步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改造,都是所带来的变化,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 小结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推进,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把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保障党和政府的形象,才能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工作于相关C构,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愿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夏静,张敬轩,李挥,杨岚,吴春敏;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酱油中7种防腐剂[J];食品科学;2011(14)

[2]陈智理,杨昌鹏,郭静婕;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07)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4)

关键词 食品分析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34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Analysis Teaching

YAO Xiaolin, ZHAO Meng, Zhang Weiqi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mportance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necessity of food analysi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analysis teaching content is made some discussion.

Key words food analysis; food safety;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食品分析是国内各大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食品各组分的标准分析检测方法,内容主要涉及食品营养成分、食品风味成分以及有毒有害成分等的分析与检测。①目前食品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两个方面:污染物或毒素等安全卫生控制指标的限量值在逐渐降低;检测方法和手段日趋高科技化、便携化和系列化。为了追求灵敏度和效率,检测方法的更新和提高十分迅速,如固相微萃取技术也正在逐步向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过度,如用于酱油中致癌物2,3-二氯丙醇的分析检测。②因此,将快速检测技术引入食品分析课程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的实用知识,是目前食品分析内容的有效补充,可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的综合技能运用能力。

1 快速检测技术的定义③

快速检测技术是没有确切定义的,是个通俗概念,即在短时间内(通常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采用科学的检测技术和手段检测出被检物质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得到的检测结果能否满足标准限定值,上述检测行为称为快速检测。

2 在食品分析与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工作中,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已造成食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度下降。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食品监管执法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强化外,还包括一些客观条件的不足。如专门用于食品安全检验的实验室数量较少,在一些农村地区条件更加落后;检验成本较高,导致应送检的样品未能及时送检;实验室的检测周期较长,如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生长至少需要18~24小时,该类食品没等检测报告出来食品就已经销售完毕了。为了弥补实验条件落后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不足,降低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全方位地保障食品安全,一个便捷高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普及快速检测技术。

为了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需要采样检测的食品产品和食品生产各环节的半成品众多,采集各级样品并送到实验室检测的工作量巨大,可实施性不强。采用快速检测技术,可在销售现场或生产线上对食品取样进行初步筛查,提前发现问题食品及生产环节的漏洞,可扩大食品安全控制范围。对有问题的样品在必要时再送达实验室进行具体精确的分析检测,可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使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成为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益补充。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在初步感官检验筛查的同时,辅以快速检测,能在现场及时发现可疑问题食品,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这对提高食品监管人员的监督力度和工作效率,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快速检测技术的主要检测形式

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试纸法,利用试纸显色或不显色来判定被检物质如农药、鼠药是否存在或是否超标,根据试纸层析技术观察显色与否来定性判断或作为限量指示违禁添加物,如苏丹红、瘦肉精等,或依据试纸显色的深浅来对如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进行半定量。(2)试管法,可用速测管显色来定性如毒鼠强、生豆浆等,用速测管显色的深浅半定量如亚硝酸盐、甲醇、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3)滴瓶法,将被检物质溶液滴入装有标准溶液的滴瓶中,根据消耗的体积来推算被检物质含量,如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等。(4)光度计法:用于快速检测的光度计实际上是一种微型分光光度计,将用比色定量测得的检测项目的线性斜率和截距作为参数预先设定,可省去标准曲线,现场检测时直接读数得到样品结果。目前,还开发出一些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仪器,包括用于油脂品质检测的食用油极性组份测定仪、蒸馏酒甲醇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环境温度瞬间测定仪、电导仪、食品中心温度计、肉类水份测定仪等。目前已开展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生熟豆浆的快速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快速检测、瘦肉精的快速检测、苏丹红的快速检测、变质肉制品的快速检测、掺水牛乳的快速检测、酱油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快速检测及有毒豆角的快速检测、生熟豆浆的快速检测、谷物中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蜂蜜中淀粉和糊精的快速检测、食醋感官和游离矿酸的快速检测等。④这其中采用的检测方法都是基于食品分析的基本实验方法,结合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设计提出的。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分析基本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应用,具有便捷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4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教学中开展的意义

针对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对市场和超市等食品零售网点需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包括食品销售商自身管理,均需要配以方便快捷的现场抽样和快速检测。尽管快速检测技术由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限制,不能作为判定样品安全性的最终依据,但作为发现问题的第一步,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分析课程讲授的检验方法多为经食品标准委员会认可并形成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但是这些金标准会随着食品质量安全日益严格的新要求和新的检测手段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应与新出台的食品检测国家标准相对应,在强调更新测定方法的同时,还要提及食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残留物质的最新标准。食品课程教学应从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目前世界各地都普遍面临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⑤因此,高校食品专业的食品分析教学应将重点放在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的检测、生物毒素和激素的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检测、食品中违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的检测等内容上面,而快速检测技术恰恰是主要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设计提出的综合型实用性方法。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与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相结合, 在掌握传统分析原理的同时, 熟悉现代先进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增加本学科发展的科学进展与动态,并融入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检测手段与方法,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食品生产和分析检测方面的工作,食品分析课程仅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规食品组分及食品添加物的标准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往往可利用度不高。目前快速检测技术在在食品分析检测中主要用于食品中的农药兽药的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快速筛查与分析,其检测领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食品中有毒有害组分的便捷快速的筛查手段。但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较少开展该方面内容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对快速检测技术了解很少。引入快速检测技术的内容,可提高学生对实用型分析技术的认识,并了解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应用的优势及重要性。学生通过掌握食品检测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规范,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其培养良好的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控制的意识与素养。

5 结论

为了保证人们安全消费食品,新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应运而生,这要求我们本科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食品分析课程的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现有传统的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方法的讲授上,这在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高校食品专业教师,必须及时关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使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更实用的知识,培养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注释

① 聂瑾芳,张云,李建平,陶慧林.浅议食品分析课程体系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1.39(22):109-110.

② 沈玉栋,李瑞婷.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在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149-151.

③ 师邱毅,纪其雄,许莉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5.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5)

关键词:食品分析 生物技术 应用分析

食品分析是食物营养评价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食物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与销售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食品走向世界的关税壁垒将逐渐被技术壁垒所取代,一方面,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对食品品质的控制则要求能实现现场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而对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食品分析技术正向着省时、省力、廉价、减少溶剂、减少环境污染、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1 生物检测技术种类

1.1 生物酶技术。基于生物酶的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技术是非常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能够从代建样本中成功检测出残留农药和毒性微生物的准确含量。不仅如此,该技术还可跟其他技术相结合产生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将该技术跟免检测技术,由于其优异的特性,已在食品安全领域检测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准确度和敏感度都非常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技术对蔬菜和瓜果类食品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限为0,对奶制品中各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限为0。所以,世界粮农组织(FAO)已经向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大力推广该技术,美国的食品安全部门也将基于酶联免疫分析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检测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

1.2 PCR技术。PCR(Polymemse Chain Reaction)的中文意思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该技术最初的应用领域为基因克隆领域和转基因检测领域。但是,由于该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比如具有微量性、精确性等,使得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其他领域。特别是随着对食品中微生物性质的了解,该技术在主要食品安全检测中显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是在1992年,而应用于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则要更晚,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直到2002年国内才见相关技术应用干食品检测的文献报道。通过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检测体系,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肉类、奶类和水产类食品中容易感染的致病性小肠耶尔森氏菌进行了检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研究人员进行不断改进,希望通过将基于PCR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跟其他方法相结合,找到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地食品检测方法。

1.3 生物芯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进出口食品的卫生检疫已经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壁垒。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相继开展了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技术采用光导原位等方法,能够将检测样本中的生物大分子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进而构成密集的分子排列,然后与已经过标记的待测样品中的靶分子进行杂交,最后通过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分析,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准确地对待测样品中的中靶分子数量进行判断,因此可说,基于生物芯片的食品检测技术是现有检验、检疫领域中速度最快、适用范围最广的高新技术。所以,基于该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的安全状态有一个科学、快速的了解。

1.4 生物传感器。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是通过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生物材料对各种有毒分子进行识别,当待检测样品中的毒性物质分子与识别材料结合后,把所产生的复合物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光电信号后输出,进而得到对检测样品的检验结果。该项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各种要求。因此,该项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和病原菌检测等众多领域。当然,基于该项技术的食品检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稳定性还不尽如人意,使得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的制约。

2 具体应用实例的分析

2.1 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对于食品中残留的药物成分对人体的危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而对农产品中残留药物成分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在农产品中成功应用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是生物酶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用生物技术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的方式出现的更早,早在1989年,人们就开始用电流式生物传感器来测定检测样本中的有机磷杀虫剂,其中使用的就是人造酶,该技术可以对样本中的硝基酚和二乙基酚进行有效检测,且时间较短。

2.2 有害微生物的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所以,采用快速有效地检测方法是限制有害微生物扩大传播的有效途径。生物检测技术在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一些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奶制品样本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成功检测,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3 转基因食品检测。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各种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能对各类转墓因产品进行有效检测技术也随之出现,现在,应用于该检测领域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酸检测方法、酶活性检测方法以及蛋白质检测方法等。

2.4 样本成分和品质的检测。最早应用于食品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生物检测方法,是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食品检测技术,只不过开始的检测种类较少,如最早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主要是葡萄糖传感器,只针对食品样本中的含糖量进行检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用于对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技术也越来越多。

3 结束语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的品质评价、食品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食品科学研究等,尤其是它能够对许多过去难于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还不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6)

【关键词】食品检测 技术 发展

前言:

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趋势下,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一度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科技在当下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创新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更为复杂的食品原料加工手段。然而,在不同食品加工厂使用不同加工工艺对其所生产食品进行一系列加工时,常常可能会引进少量的不确定因子,这些因子在极大程度上是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常见的危害因子就包括有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物、生物体内毒素、受过污染的重金属以及对身体有害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等。近些年来,各地经常出现由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以及化学火锅等引发出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这不但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紧张和重视。

一、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的涵义

如今,我国食品检测的内容、深度及广度都有了飞跃性的巨大进步。因为在进行过通常食品毒素查验之后,还必须添加对某一种食品所含营养物质、化学成分、菌类或微生物群落等进行相关的检查与评定它在覆盖范围方面要比之前更广更大,除了把对不同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性质纳入分析之外,还有对其所含添加剂、辅料及其他物质的检测和分析。当下,我国食品检测同时引入了更安全以及绿色环保的各种内涵及意义,所以对其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我国食品检测在内容上不断地拓展深入,在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在结果上不断追求准确,在评价上不断权威化。

二、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威肋、人民群众生命的重要问题。所以如果要最大程度地保证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不得不持续发展和提升。而我们知道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往往有相对复杂的内容,并且食品在分类标准上也多种多样,这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可按其检测内容进行分类。

1.食品毒素的安全检测

食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即毒素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巨大伤害,由此可见食品毒素的安全检测必然会成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首要内容。毒素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下:检测技术类型越来越多,毒素的安全检测可以利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对食品中是否含有某种毒素物质加以研究;当前许多检测仪器均可使用高新技术来对某一毒素的化学构成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且检测的类型也是不断在丰富化;二是毒素检测技术不但能够做到定性分析,而且还可做定量分析,来对毒素的含量做出计算等,这推动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

2.食品污染的安全检测

目前,由于人们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导致了很多水土污染现象的出现,一些食品由于受到污染,很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食品污染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为:一是检测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食品污染的安全检测技术不仅包含对菌种、细菌数量等的检测,而且由于一些污水对土地的污染,一些重金属也被列为了重要的检测内容,可以看出食品污染安全检测技术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二是食品污染的安全检测技术也在持续提高,安全检测技术正在逐渐采用自动化的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的检测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食品药物残留的安全检测

在一些蔬菜和水果等食品中,往往会包含一定的农药和化肥等的残留,而且一些动物也会在生长过程中食用生长激素,人们食用这些蔬菜和动物之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针对食品药物残留的安全检测必不可少。该类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食品安全的定量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一些水果和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使用农药,但是过多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定量检测技术可以明确农药残留的含量,确保农药残留在安全值以下的蔬菜水果进入市场,这样能够在兼顾人体安全和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的条件下,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二是药物残留安全检测技术的类型在不断增多,检测技术使用方便、检测时间短、检测技术类型多样成为了重要特征,其中酶抑制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安全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同时检测方法更加简单、有效,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

4.其他食品的安全检测

眼下,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关注,因此各种其他检测食品安全的方法也被逐渐开发。一些使用简单、方便携带的检测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如:一些防腐剂的快速检测方法、红色素的检测方法等等;同时,一些改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三、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食品安全检测已经实施过许多方案包括各种先进的预防措施,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就是检测方法不到位,不能精确到位地检测出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另外食品检测的方法太少,面对各种类型的食品检测显得比较自目和被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检测机制对食品进行检测。还有就是在对食品安全质量进行系统化地分析时,小能对其实行全面的控制难以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

2、我国未来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中,我国相关部门在做食品检测时,运用过许多种世界领先的手段,并且相应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也将会越来越复杂化与丰富化。正因如此,在未来的技术检测中,对既快速安全、效率又达到一定程度的方法的选取就成为了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已经开始走向科技化,各个流程都会走向便捷。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国家法制、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维护人们的饮食人权,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将再会上一个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姜勉,鲁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7).

食品检测新技术篇(7)

关键词:生物检测技术 重要性 检测方法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当前,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很快就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也日趋完善,由于该技术在检测方式上没有毒副作用,结果准确,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在部分条件下尚不能达到技术要求,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以及促进食品生产水平的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检验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仪器进行物理、化学方面的检测,但由于其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食品检验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中也有了新的检验方法的选择。生活中的各类食物都是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物技术主要是针对食品的原材料,二者有相通之处,基于此,在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能达到安全、准确、灵敏的检验效果,在成本方面也比较低,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与传统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生物检测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食品检验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入到了食品的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质量控制、品质评价及视频科学研究等领域。

2、生物检测技术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现代科技条件下,生物检测技术的规模不断加大,内容不断增多,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种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2.1酶检测法

利用适量的酶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就是酶检测法,该方面具有极强的特异性,尤其是对食品中的生物污染或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时的效果非常好,且操作简单,检测的成本低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酶需要一定的温度及催化条件,以此来提高检测的效率。在检测中,主要要用到动力学测定法、终点测定法、利用辅酶作用、多酶偶联测定法、抑制剂测定法、酶标免疫检测法、酶反应循环高灵敏度测定法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等。此外,在实际检测中,常会与免疫法结合使用,形成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比较常用,尤其是水果或蔬菜中存在杀菌剂噻菌灵的检测时,表现出的灵敏度非常高。

2.2免疫法

在生物检测方法中,免疫法的灵敏度是最高的,特异性也非常强。免疫法的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应用前景比较广阔。采用免疫法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检测,因为不同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不大,因此对不同蛋白质进行区别的时候只能采用免疫法或者是标记探针法。实际检测汇总,免疫法主要包含放射免疫法、沉淀免疫法、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扩散法、凝集免疫法及免疫电泳法等几种方法。

2.3基因芯片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实现了将大量探针固定在支持物上,能够一次性的针对样品大量序列进行分析与检测,该技术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核酸印迹杂交技术存在的操作复杂、操作序列数量少、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不高等缺陷而出现的,是一种新生的生物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植物中是否含有外来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判断该植物是否是生物技术作物。

2.4免疫传感器

根据生物内的抗原-抗体特异性合并,导致的化学变化而设计的生物传感器,即免疫传感器,其构成主要包含感受器、转换器、放大器。免疫传感器主要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酶免疫传感器、压电晶体免疫传感器、光化学免疫传感器以及免疫芯片等,在食品检测中,免疫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生物性危害进行的检测。例如可以针对农药、致病菌、兽药、生物毒素等的检测。

3、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3.1残留农药检测

随着农药的普遍使用,人们所食用的蔬菜中,表面残留农药的成分越来越多,部分农药残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在检测方法上尤为重视。现阶段,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生物检测技术有酶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生物检测方法。

3.2有害微生物检测

食品中含有的有害微生物如果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为好,对食品的品质也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对有害微生物的传播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是采取有效直接的食品检测方法。在此方面,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检测的效果也比较突出。截至目前,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检测主要采用生物传感器、酶联免疫法、PCR等检测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3.3食品成分及品质检测

生物感应器是最早应用与食品成分及品质检测的生物检测技术,而葡萄糖传感器由于最早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含糖量的检测中最早得到应用。除此以外,在对转基因食品检测中,该技术也比较常用。目前,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可能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避免食用。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也十分必要,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酶活性检测、酶检测、蛋白质检测等。

结束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种类也不断丰富,对食品检测技术的要求越高越高,在操作简单性、检测灵敏度、准确性方面,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满足了这一要求。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对生物检测技术中的不足还要进一步改进,不断完善食品检测中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闫铁炜.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2).

[2]朱昊浩.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食品检测研究动态[J].科技资讯,2011(9).

[3]魏利萍,郭蔚丽.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