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资本市场的含义

资本市场的含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19 11:29:58

资本市场的含义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1)

山西省怀仁一中038300

1.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4.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6.课前准备

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导学案的印制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

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9.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分析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2)

(一)与金融深度融合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性行业,所需交易额巨大,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主体都难以独自承担,金融机构的资金渗透于房地产的整个产业链,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方方面面。

(二)房地产属性的多重化

房地产商品不仅具有消费性还具有投资性以及投机性。

(三)政策的干预性强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行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政府会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管理、调控和监督。

二、稳定的基本含义

(一)有关“稳定”的研究综述

稳定的本质含义是指事物本身的结构稳定或形态、状态等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能够自我修复完善、相对不变的状态。将其衍生,用于金融、经济等专业领域时,具有以下含义:经济学中稳定主要用于描述经济运行的状态:一是稳定指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的状态,用以说明:尽管对经济体系有某种冲击,使价格暂时偏离均衡水准,但任能保证获得一种均衡的价格或一整套均衡价格;二是稳定指对经济活动水准波动的一种规范分析方法;三是稳定用于描述经济周期运行的某种状态,即以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来划分的经济周期,其波动幅度趋于平缓。金融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对稳定进行定义:一是稳定是指具有平稳性,即随机过程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中一个过程的概率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状态。这种含义是稳定用于金融时,对金融中的各个要素的稳定进行数理化描述,对变量的稳定状态进行量化分析和界定。二是稳定特指金融稳定,这种定义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进行定义。关于金融稳定,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二)稳定的基本含义界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在不同领域中,稳定的字面含义虽有所变化,但其所蕴涵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即一种连续的、变化发展的、相对静止的状态,指事物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体系自身功能正常、能够履行其自身职能,并能能够抵御和化解内外部冲击,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的良性更新、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界定

梳理已有文献,本文认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应该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概念,不是一个离散的、静态的概念,并不需要房地产市场在任何时刻都保持最优状态,房地产市场呈现周期运动的状态(包括收缩和扩展两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过程的全部或部分)。

第二,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经济运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房地产市场各组成要素自身运行正常、能履行其各自的职能,并且能够抵御和化解内部和外部的非系统性冲击、不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公众普遍对房地产市场有信心,不出现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基础价值的现象,没有系统性的泡沫出现。

第五,金融与房地产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有序演化。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从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基本含义界定如下:正向。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金融相互融合,自身职能能够正常发挥,能够抵御和化解内外部的非系统性冲击、不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体系内各子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发展的良性运动发展的状态。反向。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即不存在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的状态。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各组成要素难以履行自身职能、异常运行,阻碍经济的运行发展。

第二,房地产市场存在自身无法抵御和化解的冲击,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公众对市场普遍丧失信心。

第三,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偏离市场基础价值,存在严重的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四,金融支持、过度投机等行为因素蔓延及整个市场,市场中存在明显的群体性非理。

第五,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无法良性互动、相互融合。信用过度、金融衍生泛滥等情况出现,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双向积累、相互渗透蔓延。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新技术成果;市场规律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25-02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是国内探讨研究多年的话题,其间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各地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总体格局仍不理想。本文拟从市场经济角度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实践。

一、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市场理解

目前学界普遍的提法是科技成果,为更准确起见,本文是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提法。笔者对高新技术成果及其转化的含义规定是:高新技术成果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考察和在模拟实践环境下设计试验获得的、具有实用性与高端性、新颖性特征的一种无形财产;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则是指技术的前期成果,经过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的逐步调整、完善和成熟,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最终实现产业化。

上述表述是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基本规定,任何其他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解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础。因此,在上述关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含义的叙述中,并未提及成果转化的市场属性问题。因为毕竟技术成果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将技术成果自身的转化和这种转化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合在一起进行规定性的解释,在逻辑上难以做到。但是,笔者绝不否认成果转化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甚至认为,技术成果自身转化的全过程都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过程,并且现实生活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两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认识技术成果自身转化过程,仅仅是完成了认识的一个方面,而对另一方面的认识,即对转化过程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的认识,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任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的。换言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每一环节都是通过市场经济才得以实现的。首先,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项目立题阶段,就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至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为评职称或晋级的科研立题,并不属于市场经济意义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范畴。其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验室小试、中试、产品化、产业化等每一环节的市场经济含义,都是对拟交换的商品不断投入并逐步实现增值。再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投资方资金在不同阶段的的介入,科技项目进入公司化运营,则直接表现为一定的商品交易形式,其间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产权转移和利益分配。总之,科技成果从科研立题、实验室小试、中试、直到产品化和产业化的全部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的逐步增值并最终实现交易的过程,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结果和社会表现形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不仅要从生产力发展演化的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研究与生产力发展演化过程同时发生并始终相伴和贯穿全过程的市场经济含义。

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特征

如前所述,高新技术成果是在“模拟实践环境下”获得的,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则是“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之所以必然会与市场交易同步,是因为这个现实的生产实践与设计试验时的“模拟实践环境”具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生产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现实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人必须作为社会的人才能从事生产活动。社会的人是有分工的,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角色,都有各自的利益。成果转化不能只靠成果发明人和所有人,需要社会各方面不同的角色、不同利益主体的介入。专家学者们可以在实验室埋头搞开发,但是一旦搞转化,他们必将面临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市场经济。

(一)转化的经济目的是商业回报

技术成果转化的经济目的是不可回避的,这个经济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提高社会生产率,并通过取得超额的商业回报来弥补前期投入。所谓商业回报包括技术成果转让收入、技术成果的有偿使用收入、技术咨询服务收入、股权分红收入、股权撤出收入等。现今社会,我们很难看到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技术成果转化现象。无论是技术的供给方, 还是需求方, 都瞅准技术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商业价值, 这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技术成果转化必然表现为一种商业行为,转化的不可或缺的经济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消费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获取理想的商业回报。因此,一旦偏离商业回报的目的,例如追求政绩、评职称、搞验收等,所谓技术成果转化很可能会走向歧途或夭折。

(二)前期成果的调整和完善就是商品增值过程

无论是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还是在某一阶段,都是前期成果不断调整、完善和趋于成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就是商品逐步增值的过程。要对前期成果调整和完善就要有各种投入,包括智力、人力和各类财产等。投入的量越大,周期越长,越能满足社会需要,其技术成果作为商品的价值就越大。由此还可以判定,在市场上前期技术成果的交易价格相对低,越是后期的技术成果交易价格越高。

(三)转化成功标志的社会含义是实现知识产权交易

从“物”的角度看,转化的阶段性标志是前期成果“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但从宏观上讲,“实现产业化”是转化的最终标志。但是,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这一标志的社会含义就是知识产权交易。只有通过市场上的知识产权交易,不同的社会主体才能介入技术成果转化的某一个阶段过程。因此,只要是这个交易没有实现,无论前期成果怎么“成熟”,都不能认定技术成果已经形成或物化为新的产品了,已经实现转化了。现实生活中,这种交易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直接转让成果,可以是投资入股,可以是有偿使用,也可以以契约方式合作经营等等。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技术原理、技术工艺、技术技巧等技术信息在原主体和新主体之间的传递,技术信息转移到新的主体,或为新的主体所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原技术信息的持有者虽然仍掌握这项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权利有所者已经发生变化,即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过程的这一环节最为关键,马克思将其称为“惊险的一跃”,没有这个“惊险的一跃”,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规律

毫无疑问,成果转化过程要尊重自然规律,但鉴于成果转化的市场交易属性,因此,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尊重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规律。

(一)市场拉动规律

所谓市场拉动规律,即指高新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何时形成产业以及产业化规模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的力量,是市场拉动技术成果转化而不是高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演进推动其产业化。这是由于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没有经济回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不会冒险去做。而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使技术成果通过转化形成的产品要有市场需求,即消费者愿意在一定的价格上支付货币去购买,否则,不问市场需求的技术成果转化只会使企业快速破产。因此,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成果,即使其技术再高、再新,也不会有创业者和企业家去甘冒风险而实施产业化。因此,搞成果转化一定要把着眼点置于企业的需求上。不是搞完技术开发再去找用户,而是应该瞄准企业的需求去搞技术开发。先搞技术开发后找企业投资的结果就是转化率必然低下。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不会出现既有技术价值又有商业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被搁置的情况。

(二)人力资本决定作用规律

所谓人力资本决定作用规律,即指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关键和核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决定技术成果转化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人力资本的拥有情况以及潜力发挥的程度。因此,在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能否形成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机制就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和整个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特别是在所有权人和发明人分立的情况下,一旦发明人在转化过程中的应得利益未能满足,或者激励政策不到位,极易出现职务发明成果外流,或者出现知识产权虽然转移,但发明人不予配合的现象,于是就形成技术信息传递过程和知识产权转移过程的分离,结果造成成果转化的失败或法律纠纷。因此,没有强大的智力和人才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没有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创造性作用的制度安排和文化氛围,即使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再丰富,技术成果转化也“化”不起来。

(三)特殊资本支持规律

在技术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在产业化初期,所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风险非常高,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投资失败,就是“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如果技术成果转化一旦成功,其投资回报高得足以补偿前期投资,并且还绰绰有余,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这些特征在传统产业就不具备。对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而言,仅有传统的资本和融资渠道不行,那些带有投机色彩的或侥幸心态的小额资本更不行。转化需要一种特殊的资本,这种资本叫做风险资本或创业资本,即专业投资于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处于导入期和发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

参考文献:

[1]魏炳传.加速农业科研机构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分配体系[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3).

[2]史永铭.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思考[EB/OL].人民网..

[3]刘凤朝,王元地,潘雄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从市场有效供需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率[J].科技进步与对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4)

关键词:市场趋势 IPO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91-03

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fie Offerings,IPO)是企业在股票市场融资的基本方式之一。从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罕见的牛市行情,从一级市场申购获得的新股票,在二级市场开始流通后,其价格在上市首日即可出现数倍的暴涨。

市场气氛假说认为,新股发行前如果市场处于上升阶段,将会显著增加新股收益率。并且市场处于牛市时,投资者容易不理性,从而推动新股上市后股价上涨。本文将样本依据市场气氛分成两个阶段,通过因子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寻找股票发行价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市场趋势下的状况进行对比,从而对IPO定价的合理性作出公正、科学的判断。

一、IPO定价合理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IPO定价与市场气氛学说

IPO定价,是指获准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与其主承销商共同确定的股票价格。市场气氛假说认为:在市场上涨期间,普遍存在着信息过度反应,价格风险较大,市场的先验不确定性增大,投资者更难对IPO股价作出合理估值;而且,当市场本身的回报率高时,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市场指数上涨期间,承销商和发行公司为吸引投资者参与IPO发行,愿意以相对于其他时期更低的发行价格作为折价补偿的方式发行,从而提高IPO抑价程度。

(二)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部分流通市值。另外,60日均线反映的是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因此,本文利用沪深300指数的60日均线,将样本分成市场气氛不同的两个阶段。

二、我国A股IPO定价合理性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设计

1、样本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6年6月19日至2008年12月5日期问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这样所有的样本公司股票发行定价方式(网下询价、网上配售)、流通权利(全流通)就具有相同的特征。这一期间的IPO公司共269家,排除18家数据不全的公司后,最终有251家公司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省略.hexun.eom以及省略)

2、研究方法。判断IPO定价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股票发行价格是否包含了IPO定价所有影响因素的信息。股票发行价格包含的IPO定价影响因素的信息越多,股票发行价格的合理性越高,反之股票发行价格的合理性越低。

本文的研究基于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把样本数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上升阶段:2006年6月19日至2007年11月23日,样本数为165个;第二个阶段: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下降阶段2007年11月24日至2008年12月5日,样本数为86个。

3、变量选取。

影响新股发行价格的因素非常多,要全面地反映这些因素很困难。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特点,本文选取23个变量反映IPO定价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各变量及计量标准见表1。

(二)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上升阶段一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分析。对18个变量进行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18个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因子分析中的原有变量中总方差被解释的情况显示,7个变量解释了18个变量的76.793%,即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793%。

3、因子载荷矩阵。将原有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后,因子变量的含义比较模糊。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旋转后,因子的含义比较清楚。

因子变量F1反映了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未分配利润的情况;因子变量F2反映了总资产收益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3反映了净资产增长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4反映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5,反映了存货周转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6反映了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7反映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情况。

4、计算因子得分。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写出因子得分函数:

F1=O.239*X1+0.026*X3-0.043*X3-0.055*X4+0.185"X5-0.065"X6

-0.022*X7+0.009*X8-0.091*X9-0.013*X10-0.061*X11-0.22*X12-

0.22*X13-0.054*X14-0.063*X15+0.302*X16+0.223*X17+0.34*X18……

经过因子分析,18个内部影响因素变量被综合成为7个因子:F1F2、……、F7。

(三)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上升阶段一逐步回归

经过因子分析,影响IPO定价的23个变量被处理成12个变量。将这些变量作为自变量,样本公司IPO发行价格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建立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

用逐步回归法得出12个变量中有10个变量对IPO发行价格有重要意义,分别是: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标准差、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移动平均数与发行日沪深300指数之比、因子变量F1、F2、F3、F4、F5、F6、F7以及总股本。

以发行价格为因变量,另10个变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如下:

发行价格=-170.16+0.215*F1+0.458*F2+0.118*F3+0.035*F4+0.026*F5-0.025*F6-0.015*F70.007*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标准差+3.9E-07*总股本+172.94*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移动平均数与发行日沪深300指数之比

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均小于0.1,即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R2=0.457,表明因变量与各自变量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DW=1.890,DW的值在2的附近说明模型变量无序列相关性。在逐步回归过程中,F1―F7是从公司内部变量提取出的因子变量,则7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不相关。而其余三个变量的容忍度分别为0.805、0.828、0.981,说明这三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下降阶段――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分析。对18个变量进行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18个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因子分析中的原有变量中总方差被解释的情况显示,5个变量解释了18个变量的74.59%,即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459%。

3、因子载荷矩阵。将原有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后,因子变量的含义比较模糊。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旋转后,因子的含义比较清楚。

因子变量F1反映了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公积金和每股收益的情况;因子变量F2反映了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3,反映了总资产增长率的情况;因子变量F4反映了经营周期的情况;因子变量F5,反映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情况。

4、计算因子得分。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写出因子得分函数:

F1=0.186*X1-0.073*X2-0.042*X3-0.017*X4+0.134*X5-0.025*X6-

0.018*X7-0.047*X8-0.041*X9+0.033*X10+0.026*X11+0.013*X12+

0.097*X13-0.061*X14-0.021*X15+0.268*X16+0.245*X17+0.246*X18……

经过因子分析。18个内部影响因素变量被综合成为5个因子:F1、F2、……、F3。

(五)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下降阶段一逐步回归

经过因子分析,影响IPO定价的23个变量被处理成10个变量。将这些变量作为自变量,样本公司IPO发行价格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建立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

用逐步回归法得出10个变量中有3个变量对IPO发行价格有重要意义,分别是:因子变量F2、F3、F4。

以发行价格为因变量,另3个变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如下:

发行价格=5.380+0.055*F2+0.089*F3+0.021*F4

回归系数的显著水平均小于0.1,即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R2为0.324,表明因变量与各自变量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DW=1.638,DW的值在2的附近说明模型变量无序列相关性。在逐步回归过程中,F2―F4是从公司内部变量提取出的因子变量,则3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不相关。这三个变量的容忍度分别为0.810、0.824、0.737,说明这三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不同市场气氛下A股IPO定价合理性比较

(一)因子分析结果的对比

两个阶段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市场气氛下的公司内部因素提取的因子不同:

1、盈利能力指标:两个阶段因子包含信息有不同。在下降阶段中,因子包含的盈利能力信息更多。

2、偿债能力指标:两个阶段因子包含的信息相同。

3、经营能力指标:两个阶段因子包含信息有不同。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经营周期更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则下降阶段中因子包含的信息更多。

4、成长性指标:两个阶段因子包含信息不同。净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比较精确地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总资产增长率概括地反映了公司成长能力,更加全面。即下降阶段中因子包含信息更多。

5、规模能力指标:两个阶段因子包含信息不同。下降阶段中因子包含的规模能力信息更多。

(二)回归方程的对比

1、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上升阶段的回归方程为:

发行价格=-170.16+0.215*F1+0.458*F2+0.118*F3+0.035*F4+0.026*F5-0.025*F7+0.015*F7+0.007*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标准差+3.9E-07*总股本+172.94*前30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移动平均数与发行日沪深300指数之比

2、沪深300指数60日MACD曲线下降阶段的回归方程为:

发行价格=5.380+0.055*F2+0.089*F3+0.021*F4

3、从上述的比较中可看出,在上升阶段,公司的发行定价更加趋于合理,不仅包含内部影响因素,也包含外部影响因素。发行定价中包含了大多重要的内部影响因素,比较能反映公司的状况。公司的发行价格明显与市场气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市场气氛假说是成立的。

在下降阶段,公司的发行定价不太合理,只包含内部影响因素,没有包含外部影响因素,并且与市场气氛没有关系。

四、结论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5)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融资市场;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 uid 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 arshallia n 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

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6)

[摘要]从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概念入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融资市场;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arshallian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金融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金融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创造条件把国内优秀的金融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影响周边友好国家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对我们有利的发展局面。当前,国内一些大型金融企业在国外开展收购金融机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帮助国内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全球范围掌握能源、矿产资源,保持长期稳定的供给价格,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利用流动性过剩,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统筹城乡、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扭曲,有的地方钱多得过剩,有的地方钱少得可怜。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减少流动性过剩,而是要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需要依靠市场手段,发挥政策合力,调整金融发展思路。主要是调整流动性过剩的流向,加强疏导,统筹发展,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一是从战略高度,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调整金融发展思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解决农村金融管制过多的问题,鼓励、引导城市、东部的流动性过剩流向农村和中西部,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统筹城乡和中西部发展,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二是建立依靠市场参数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机制,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高成长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支持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加速淘汰一些附加值低、污染严重、耗能较高的企业。过去企业重组只能靠行政手段,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市场运作并购重整就成为一个新的活跃领域。三是下决心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过剩资金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促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流入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融资迅速多元化,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储蓄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资金没有找到投资出口,财富积累超过了生活、投资需要,产生出“闲钱”。所以,解决流动性过剩,发展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使之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买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系列和债券品种系列等融资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以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其次,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全国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债券市场,老百姓的资金就是在储蓄和股票之间搬家;而没有债券市场,就像自然生态没有湿地一样,缺少缓冲地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债市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了。

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市场,它的有效发展能够吸附大量的过剩资金。而且,创投市场的发展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和科研水平,有利于中国逐步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四、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我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J].中国金融,2007,(10).

[2]李扬,殷剑峰,刘煜辉.应归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陈元.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支持公共设施发展[J].中国金融,2007,(10).

[4]刘仁伍.流动性过剩的对策[J].银行家,2007,(2).

[5]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6]张仁寿.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考验智慧[N].南方日报,2007-07-06.

资本市场的含义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思路;经济效益

一、前言

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这一机制激励下,作为建设工程来讲,不但要获得经济效益,还要有技术保证做支持。然而,目前,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讲,仍然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现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方法,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好的管理思路。

二、工程造价管理内涵和重要性

首先来了解一下工程造价的内涵,工程造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次层含义为: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这个含义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工程价格,也就是工程承包价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讲,同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次含义为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另一层含义为价格管理。对于投资者来讲,始终如一追求的是降低工程造价,但作为承包商来说,关注的永远是高利润,追求较高的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水平。认真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我国今后的工程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意义重要,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为建设工程服务。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以下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现在的预算管理大多都是分级分阶段管理模式,没有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各个建设单位,部门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沟通少。比如:设计单位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投资偏高。还有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有的标底和标价不准,导致工程在实施中造价管理不严格,导致管理失控,带来巨大损失。

2、发包招投标阶段,工作不规范

发包招投标阶段是形成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工程项目将通过招投标的有关程序形成若干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书中标通知书和施工合同等重要文件和资料。但是在某些项目,投资方往往片面地希望以低价招标,为此一些投标单位以低价竞标,供应商以低于成本报价等不规范行为来竞标,以迎合投资方的需求,从而发生转包低价中标索赔盈利和钻合同漏洞等行为。

3、市场观念淡薄

工程造价人员市场观念淡薄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显著的效果,工程造价人员的观念也有所提高,然而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仍然过分的依赖于“定额”,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第一,编制的工程预算其中的造价信息不全,很多信息以及物品的价格严重滞后于市场;第二,评审工作不完善,严重偏离了工程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第三,编制的工程预算计价表基本雷同,缺乏市场竞争力。

4、定额信息零散,不及时

定额信息零散不及时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现存定额中的计价问题已经违背了市场规律,这使得市场形成价格的竞争机制很难实现,严重背离了市场形成价格的企业自主定价的原则。

四、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方法

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也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出现,我们必须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寻找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思路,以便更好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作者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以下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创新思路。

1、创新材料控制方法

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其中的材料价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创新工程材料控制方法。这要求建设单位造价人员要密切了解市场的行情,将工程所需材料和市场行情挂钩,与单位有关的材料的市场信息必须要齐全,通过了解这些齐全的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非常有利的证据。

2、创新经济意识,控制成本

要进行造价管理,需要项目组的各部门一块进行讨论,提高经济意识,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要经常在一块讨论,寻找最适合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要做到可行又经济使用,采购的产品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成本。同时为了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还要时常组织造价管理方法培训,让每位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养成控制成本的好习惯。要做到搞技术的不但要懂技术也要懂得为项目节约成本,工程部门和采购部门也是如此。

3、创新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还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争取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来进行施工,并通过现场试验,科学有效地选择施工材料规格,施工技术参数,在保证这些信息正确的情况下,采用的新技术便能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各种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严格执法,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