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0 10:48:05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1)

关键词:无形资产;服装纺织行业;经营绩效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出现了消费市场需求动力减弱、综合成本上升、内外棉价差较大等各种压力,但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运行,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持续稳步推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一直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无形资产投资比例较低,无形资产结构管理不到位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善等方面。无形资产作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元素,因此研究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迫在眉睫。

1、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Aboody&Lev(1998)通过对1987-1995年163家英国软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发现软件行业无形资产支出的资本化成本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盈余质量产生正相关关系。

薛云奎、王志台(2001)通过对1995-199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股票进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能力、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通过对1998-2002年沪深A股3940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的整体价值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影响越发地显著,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邵红霞(2006)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3年152家沪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盈余质量和无形资产整体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不同。

2、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评述

以上研究结果充分地显示出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应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完善无形资产的披露制度。迄今为止,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尤其是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驱动作用、未确认无形资产的作用等,仍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分析。

二、样本选取、数据来源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我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的五年(2010-2014年)做为研究区间,对60家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为保证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剔除了被特别处理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

2、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到的无形资产信息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锐思(RESSET)金融研究中文数据库、东方财富数据库、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中国证券网。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 18.0版软件。

三、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1和表2),可以发现企业已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无论是无形资产的绝对数还是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每年都是呈上升趋势。但是,这五年间,无形资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也在渐渐地拉大,表现在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不均匀,这是由于企业之音发展状况和企业规模不一的原因。

从表1无形资产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可以看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入力度加大了,无形资产绝对值的变化趋势是逐年递增的。从2010年均值17265.54万元到2014年均值31470.77万元,增长了82.28%。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企业意识到无形资产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大了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从2010年均值3.8170%到2014年均值4.4304%,上升了16.07%。这可以反映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重视无形资产结构的管理。

四、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1、研究假设

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挖掘无形资产的潜力,是当下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拥有无形资产含量的较量。本文提出假设: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2、研究设计

借鉴Aboody&Lev(1998)研究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和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研究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中的模型,本文设计以下模型验证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模型

OPINCt=a0+a1OPINCt-1+a2PPEt+a3INTANt+a4LIABt+

a5ASSETt+?着t

其中:OPINCt为本年度营业利润;OPINCt为上年度的营业利润;PPEt为第t年度的固定资产净值;INTANt-1为本年度的无形资产净值;LIABt为本年度的总负债;ASSETt为本年度的总资产自然对数;a0,a1,a2,a3,a4,a5为回归系数;t为2010至2014年。

实证结果显示R方为0.975即拟合优度特别高,说明解释变量无形资产净值对被解释变量营业利润的解释程度非常高,由此可知,实证研究结构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从表2营业利润与各解释变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Sig是0.084,这说明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且比较显著。

五、研究结论、建议

1、研究结论

在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进程中,无形资产是重要的生产力元素。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无形资产具有无限的潜力,挖掘其潜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造力等等。

2、研究建议

(1)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拥有无形资产含量的较量,无形资产的多寡对应着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加大无形资产投资力度,是当下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2)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还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散,管理制度不完善。即使有些上市公司设置了相关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加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必须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

(3)完善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在搜集无形资产数据时,发现很多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披露无形资产信息,即使有些上市公司披露了无形资产信息,但是很笼统,没有对无形资产具体项目详细地披露。鉴于此,我国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完善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参考文献

[1] Aboody D、B.Lev:The valu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s: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2)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多次类似的质量控制论坛。因为近年来我国服装产品被召回的事例频发,这不仅给出口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服装的国际声誉。而对于服装产品质量问题的控制,就是诸如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这类第三方专业机构发挥作用的领域。

据了解,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简称中纺标,CTTC),是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出资,在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基础上组建的,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并授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公正检验服务机构,它集标准、检验、计量、认证四位一体,专业从事各类纺织品和服装的检验及产品认证服务。

为适应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提升对企业的服务,中纺标已在北京、深圳、浙江三地分别建有实验室,并在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10余个省市建有工作站,同时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也设立了接样点,成为国内服务网络覆盖面最广的第三方检验服务机构。其中,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经济圈,中纺标特别制定了科学化、定制式的检验服务模式,在确保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的前提下,使三地实验室的服务精益求精并各具特色,打造中国纺织服装质量检验认证服务的航母。

中纺标北京:数十年磨一剑

中纺标将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分设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测试中心(北京)、国家纺织计量站等多个行业机构,承担着全国纺织品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主席单位和国内对口单位的职责。

从最初的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试验室,发展为先后成立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纺织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完成独立法人机构注册、专业开展纺织产品认证服务,再到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标准、检测、计量等业务整体纳入中纺标,设立中纺标深圳和中纺标浙江。如今的中纺标北京已被认定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它拥有一支精通纺织和服装标准及检验认证业务的人才队伍,业务范围涉及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居用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各个领域,凭借着对标准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纺织品检验经验,为企业提供专业、全面、高效的检验认证、咨询、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商机脱颖而出。同时,它还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严格把控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关。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中纺标北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服务质量打造了“中国纺织产品检验认证”的品牌形象。

中纺标深圳:特色决定影响力

作为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华南地区拥有诸多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和知名服装品牌。2008年,为更好地适应国际纺织贸易发展形势,满足华南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质量提升需求,中纺标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深圳测试中心的基础上,投资成立了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以公司独立法人的形式对外开展纺织品检测业务。

自成立以来,中纺标深圳先后取得了CNAS认可、CMA认证、TUV互认、TTRI合作以及国际羊毛局指定培训机构等多项国际、国内实验室认证资格。并于2010年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扩建,在硬件方面引进了大量进口检测仪器与设备,在软件方面引入了实验室系统管理软件及客户实时查询系统。2011年,更扩展了皮革、鞋、箱包等测试项目,实现了“一站式”服务需求。今年,中纺标深圳又进行了第二期实验室项目升级,升级后的实验室面积达4000平方米,检测能力基本涵盖了所有纺织品检测项目,可同时开展部分皮革、鞋、箱包等测试项目,并正式更名为中纺标(深圳)检验有限公司。

立足于华南地区,中纺标深圳从筹备建立至今,在九年的时间里,公司业绩连续翻番增长,实验室场地及软硬件不断扩展升级,并锻炼出了一支集管理、检验检测、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专业团队,有效地提升了中纺标在华南地区的品牌效应,打造出了中纺标深圳特有的“特色决定影响力”的企业文化理念。

中纺标浙江:高效赢得竞争力

浙江是我国纺织业重要聚集区,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浙江纺织业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产业效益水平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8年,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测试中心的基础上,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共同出资组建了浙江中纺标检验有限公司(原绍兴中纺标纺织品检验有限公司),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成立之初,中纺标浙江制定了三年发展纲要:2009~2010年完成公司基础性建设,2011年起全面推广市场业务。为加快公司的基础实力建设,2009年10月,中纺标浙江增资扩大了基础建设的投入,2010年,中纺标浙江先后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浙江省质量监督局CMA认证,基础建设基本完成。2011年,中纺标浙江全面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3)

The European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faces unprecedented competition from abroad, plus rising production costs.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innovation in all three areas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the futur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was set up to define the innovation targets and research topics needed to address Europe's textile problems. There are also many other project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under construction.

在欧洲,纺织和服装业以年营业额2150亿英镑、雇用270万劳动力的有力数据在整个欧洲工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欧盟南部和东部成员国中,如葡萄牙和立陶宛等国,纺织服装行业大约雇用了当地25%~30%劳动力,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然而,目前的欧洲纺织服装行业却进入了发展的艰难阶段:对外面临来自他国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对内则面临生产成本上涨等难题。具体来说,近年来欧洲纺织行业已经遇到了多次挑战。2005年1月,WTO关于纺织服装方面的协议终止,取消了对欧盟纺织进口的配额限制,这就带来了来自亚洲生产方的竞争压力。另外,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欧盟供应商只能把劳动密集的生产过程都转移到生产力成本较低的新欧盟成员国家,比如波兰和罗马尼亚。欧盟的供应市场还包括北非国家突尼斯,摩洛哥和土耳其。这些供应市场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再加上地理上的便利,能够帮助欧盟采购方快速应对国际市场需求,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这种转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逐渐艰难的局面,除了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之外,欧盟更注重促进纺织服装企业不断的“创新”。欧洲纺织服装业大部分由专业性很强的众多小规模公司组成,需要不断更新生产方式以加速供应链运转。因此,“创新”这一课题,正是行业内所有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首要任务。

但是,对于欧盟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创新也面临一系列难题。欧盟纺织服装行业共拥有17万个公司实体,公司雇员的平均数量为15个。而实际上,大量公司的规模比这一平均值要小,许多公司里的管理者要把采购、营销以及设计工作一人担当。针对这样大量分散的小规模个体,要进行整个行业范围内的调研和改革,势必难以进行统一的操作。

创新型高科技纺织品最具成长空间

在欧洲,通常把纺织服装行业划分为服装用、家纺用以及高科技纺织品三大部分。在占比重最大的服装部分中,欧洲制造商早已因流行和原创方面的优势而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目前却在走下坡路。家纺产品的生产现在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和资本密集型,劳动力成本因素相对影响较小,这一部分的生产则更加稳定。

在这三大部分之中,近年来获得最大成长的当属高科技纺织品。来自相关行业如汽车、房屋制造、环境科技以及运动的各种新科技,催生着高科技纺织品行业的新专业市场。尽管目前高科技纺织品仅占有欧盟25国纺织品总产量不到25%,但是这一数据却在持续增长中。而且,有些传统纺织基础的国家都纷纷转型生产新型高科技产品,在北欧的一些国家中,高科技纺织品已经占其纺织品总产量的80%之多;而在欧洲中部的德国,这类产品已占全国纺织品总产量的50%。

来自欧洲成衣和纺织品组织以及欧洲纤维产业联盟的Lutz Walter认为,这主要的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都需要创新。“在服装领域,创新绝对是保持行业竞争力的必需因素。在科技纺织领域,来自欧洲内部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客户日益苛刻的要求,使得创新也成为商家必须做的功课。比如一个新汽车或者新飞机的问世,经常引来高科技纺织品供应商作出一系列相关的新发明产物,这就是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创新所在。”

创新已成为行业自身寻求变化的内在要求

在科技纺织领域,逾千计的小公司正在面临资金、人力、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缺乏,并且缺少有效的市场决策来指导创新。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公司在试图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继续寻找创新之路。Walter解释道:“由于是政府指令,许多公司是出于被迫才投资创新。但是也有一些公司主动意识到了旧的方式无力继续参与竞争,他们在积极寻求新的创新方法。这说明,创新不再仅仅是来自政府的指令,而是来自行业自身的一种寻求变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自行以创新来突破窘境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西班牙Zara为代表的一系列服装品牌。这些品牌的流水线生产和供应链分销系统都以“快速时尚”为理念,能够实现快速应对顾客需求。“如果欧洲的时尚生产流程能够有足够高的速度,那么亚洲在生产成本上的许多优势就会消失。”Walter如此断言。另外一个创新的案例就是3D人体扫描仪的启用,以及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实现了网络数据交流的先进沟通方式。在这些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的辅助下,企业能够实现为顾客量身定做,并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定制服装与大批量生产的服装产品价格相近,从而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另外还有许多新科技在不断涌现。如虚拟设计系统,先进机器人,光电纤维,球面缝制等。正是这些新科技新产品提供着硬件支持,企业才不断的在创新上有所成就。

欧盟政府不懈努力地搭建创新平台

在欧洲纺织服装行业中,诸多中小企业有着自下而上的创新需求,而欧盟政府也在自上而下的对企业进行着创新方面的有效引导和帮助。

早在2004年,为了纺织和服装能有更好的发展,在欧盟纺织与服装高阶小组的建议下,成立了欧洲科技平台,专门来制定未来欧洲纺织品服装领域内的具体创新举措,以及针对行业内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确定相应的战略研究项目。这一技术平台把行业内的专家召集在一起,来开发专项研究课题和创新项目,这些课题和项目主要有三个方向:新的纺织品应用,把纺织服装产品从大众生产转变到客户定制,以及从一般商品转变到专业化产品。

在建立科技平台的同时,欧盟纺织品及成衣高阶小组还建议在行业内推行其他一系列举措。这其中包括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入到目前欧盟面对全行业的第六个框架计划(FP6)。FP6于2005年开始实施,目的在于帮助欧盟各行业中小型企业利用新兴技术来进行企业创新。另外,高阶小组将着手研究企业如何筹措相关运作资金,以进行革新举措、非技术性创新、和行业联合等等。他们同时也在研究在纺织服装行业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于企业创新,高阶小组最根本的意见是:服装科技在当下已经迎来了一个真正要破冰的时机。服装生产线的劳动密集性特征,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成本,加上高次品率(甚至有经验的生产商也会出现高达20%的次品率),这些综合在一起对服装消费构成了负面影响。对比其他日用消费品,消费者如今在服装上的花费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据专业人士分析,在服装科技这一领域中,最能为行业发展带来帮助的研究项目也许就是旗舰店的相关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目标为旗舰店的效益提高――通过3D视觉服装设计提高60%时间利用率,减少复杂服装加工时间的80%,把瑕疵或者错误从15%~20%减少到零。

特殊关注时尚领域的中小企业

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下的时尚网络项目(FP6 Fashion Net Project)协作员Silvia Grandi说,在许多欧洲国家

中,大约高达30%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在过去的两年间倒闭。“但是那些快关门的中小企业都是那些不太会创新的企业。”她说,“面对来自亚洲的不断升级的竞争,我们需要新科技的诞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高速的供应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更好的管理系统,当然还需要快速反应能力。有些中小企业现在发展状态不错,那是因为他们早已高瞻远瞩,找到了最好的发展策略。”

许多公司都在努力开发新产品以及新的运营方法,以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如果说企业采取节约时间和成本的生产方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一做法则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性命攸关的。通常来说,关于生产过程以及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的研究课题,并不是由中小型企业自己来开展的,而是由当地指定的研究中心或者大学来承担。Grandi谈到,迫于生存的压力,欧洲时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对创新机会更加感兴趣,并急切地想知道如何不用巨大资本就能利用这些创新机会。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小型企业还处于谋求生存的阶段,不能负担较大的投资。“但是他们在不断利用合作带来的机会来进行企业的创新。法国纺织协会IFTH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参与其中的中小型企业数量比预料的要多一倍。来自欧洲科技平台以及法国科技平台的许多中小型公司对合作项目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中小企业与第六框架计划共进退

中小型企业是增强欧盟行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并且在开拓新市场上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欧洲联盟的第六框架计划(FP6)特别着眼于参与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专设〈经济与科技智能解决办法〉(ETI)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对纺织服装行业中的时尚领域进行了特别关注。时尚网络(Fashion Net)就是ETI方案之一,还有关于鞋类产品“Shoes 5000”方案以及关于智能纺织环境的“ITE方案”作为补充。

时尚网络的目标是鼓励时尚领域里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地参加到FP6子项目研究课题中去。它努力扩展联系网络,促进行业内建立协作企业链,从而实现企业间关于专业技能、经营方法以及实务经验等方面的沟通。由于纺织服装行业中的生产过程和供应链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一项目所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细致和广泛的。

通过与8个国家的16个中间组织进行沟通,时尚网络将会促进欧洲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与科技转让。时尚网络项目将会开设一系列相关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的参与,这其中包括两个大型会议,以及在参与国举办专题讨论会和培训项目等。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在创新要求相类似的地区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还会建立一个科技资源数据库,而参与时尚网络项目的4500家中小型企业都会有机会享受到这些服务。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4)

尊师重教,搭建平台

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 — 2020年)》中就指出:“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劳动力。”

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振兴行业的重要使命。而开展纺织行业教育奖励工作,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科教兴纺的具体体现。倪阳生表示,对优秀教师、学生和教学成果进行奖励,充分体现了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将产生积极影响。

多年来,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坚持立足行业实际,紧密围绕我国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积极为行业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搭建优质平台。如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参与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和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努力搭建产学研用联盟,持续主办各层次学生技能大赛,同时组织开展教学成果评审、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评审、纺织之光教育奖的宣传推广工作等,在行业内树立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典范,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据了解,截至2012年纺织之光教育奖共评选出优秀学生567名,优秀教师76名。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市场化、平面化、项目化生存已然成为很多高校发展的缩影。在此背景下,如何专注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此,倪阳生指出,教育改革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这其中教师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广大教师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专心于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德治教,以身立教。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业内众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支持,而基金会也努力让获得的每一笔捐赠款项实现其行业价值,真正实现回报行业、服务社会的初衷。与科技类项目相比,教育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精力,且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毋庸置疑的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目前教育学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工作主要围绕“质量”二字展开,希望这些工作能在用人单位“开花结果”,实现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进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纺织之光教育奖在国内纺织类高等院校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生和老师也因获此荣誉而备感荣耀。据悉,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协同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启动对曾获纺织之光学生奖学生的追踪回访,以及时有效地帮助行业掌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了解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育兴业,任重道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教育面对许多共同的难题,不同的教育体系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取长避短,倪阳生强调纺织行业的教育也应国际化。近年来,国内外纺织类院校间互动频繁,特别是在服装、新材料、技术纺织品等领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合作氛围,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的行业人才提供了很多借鉴。

教育需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针对目前行业内较为突出的就业供需矛盾,倪阳生呼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学习和积累是第一要务,切勿好高骛远;而作为用人单位来说,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成长土壤,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013年教育奖走访重点解读

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项目代表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教育战线上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水平,目前该奖项采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隔年申报制,其中,2012年教学成果的申报主要面向职业教育院校。经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2012年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授奖项目共82项,成果覆盖面广,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23项;教学成果三等奖47项。

与本科教育不尽相同,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其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双师型”即兼具讲师与工程师特点的教学工作者更受欢迎。

据介绍,2013年“纺织之光”教育奖的走访重点将集中在教学成果的宣传上,走访的院校包括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 6 所职业院校。通过加大教学成果的宣传力度,倪阳生期望能为纺织高校的交流提供平台,以更好地为纺织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鼓励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共同为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链接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以下简称“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由全国纺织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团体会员150个。

教育学会以服务和自律为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基层服务,是纺织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该会下设 4 个分会(分支机构):高等教育分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中等职业教育分会和职工教育分会;内设 4 个部门:秘书处、学术培训部、咨询联络部和教材编辑出版部。

自成立以来,教育学会组织健全,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纺织服装教育的现状,提出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议,行业教育的信息;

对纺织服装教育新建专业、新建学校提供咨询建议,接受委托对纺织服装专业进行研究、咨询、评估和服务;

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实体,开展联合办学、开办公司等;

组建和指导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组织教材编写规划的制定和教材编写、出版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组织各类、各层次教育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开展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提高各个层次教育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提供服务,为有关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有利于纺织服装教育发展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5)

关键词:碳关税;低碳经济;纺织服装业;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14-01

碳关税是指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目前中国家处于工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能源消耗量大,生产技术设备落后,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标准,一旦碳关税制度真正开始实施,我国纺织服装业极易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从而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商品的出口。因此,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如何应对碳关税在内的各种低碳贸易壁垒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1 我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环境分析

1.1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低碳的内部环境分析

(1)成本优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根据美国国际咨询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纺织业每小时工资平均为0.7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24,日本的1/32。其次,我国拥有丰富的纺织原料,作为主要原料的蚕丝、棉、麻三种天然纤维,中国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化纤产量也很高,成本较低。

(2)行业经验丰富。

纺织服装业是中国传统的支柱型产业,长期的经营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实践中,纺织服装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具有较高的国际、国内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具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纺织服装外贸人才。

(3)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业务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的纺织、缝制环节,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主要靠拼低价、拼数量的方式抢占国际市场。这说明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游走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极少涉足高端产品市场。

(4)节能减排压力重。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资源利用率偏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例如发达国家每吨纤维印染用水量约100吨,而我国一般为300到400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7%。由此可见,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也意味着其节能减排走低碳环保道路的潜力很大。

1.2 我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

由WTO官方网站统计得知,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处于领军地位,这表明我国纺织服装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2)政府支持力度大。

面对碳关税政策,我国政府积极地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的制定与谈判,展开了众多积极的环境外交政策;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纺织服装业被定为要由大变强的重点产业。

2 碳关税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威胁

2.1 国际市场不稳定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其所需的棉花原料对外依存度为30%,化学纤维原料对外依存的高达50%左右。而国际市场受气候、石油、游资投机等因素的影响极不稳定,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2 贸易摩擦加剧

碳关税政策一旦实施不仅会打击纺织服装企业本身,还会波及其上下游产业,影响广泛。此外,碳关税的实施可能会带动众多贸易保护壁垒产生,严重限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加剧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往来中的贸易摩擦。

2.3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东南亚纺织服装生产国内部结盟、区域产业集群的完善,其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而我国纺织服装业受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扩大,并对未来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2.4 国际竞争力降低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大多是以化学工业作为支撑的,纺织服装业中很多产品的价格低廉实质上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碳关税一旦征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成为被打击的对象,使得纺织服装产品的成本增加,失去低价优势。

3 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完善环保立法,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为企业、居民的行为指明方向。其次,完善环保立法。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与国际环境法差距较大,存在着盲区和不完善的地方。国家应继续完善环境立法,强制低碳生产。最后,重新制定纺织服装业的各项标准。现有的纺织服装业的标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纺织服装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要参照国际标准,重新制定纺织服装业的相关标准,积极参加与环境标准相关的国际协议,加强国际交流,实现国际相互认证、相互衔接。

3.2 政府做好纺织服装企业发展低碳技术的经济支持

政府应加大绿色产品研发的经济支持力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低碳清洁技术给予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政府可以选择部分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为其提供研发绿色产品的经济支持,鼓励企业自主投资研发绿色产品项目。再者,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以增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绿色产品研发为目的的资金投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整体质量。

3.3 熟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熟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通过掌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

3.4 加快新能源的采用和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

发展新型环保纺织纤维材料,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传统的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生产高端低碳环保的绿色纺织品,以此来顺应低碳消费潮流,有力抗击发达国家的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刘天姿,陈彬.“碳关税”措施在GATT/WTO体制中的合法性研究[J].国际经贸,2011,(4).

[2]沈木珠.多边法律体制下碳关税的合法性新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5).

[3]马翠萍,刘小和.低碳背景下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1,(12).

[4]丁宝根,周晏武.新式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及我国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0,(8).

[5]唐涛.浅析碳关税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0,(32).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人才培养

1.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急需国际商务管理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由单纯的OEM方式出口转向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纺织服装企业纷纷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化化经营活动(见表1和表2),包括:海外开店销售自主品牌服装;用国外优质设计资源在海外设立设计研发中心;在欧美时装周举办品牌时装会;利用东南亚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投资建厂;收购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在境外上市等等。

表1 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方式

表2 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方式

自2007年开始,北京爱慕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国际化,2007年以品牌商的身份参展全球规模最大、最有名的专业内衣展会“里昂内衣展”;2008年以来,先后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开设自主品牌零售店铺;同时,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等。目前,爱慕已向海外派驻国际商务高层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十余人。

2012年北京“依文”品牌男装在伦敦时装周上举办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北京自主品牌企业走出去,企业需要具有服装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商业业务,有较高外语水平的高层次国际商务管理人员。

企业国际化经营,使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跨国经营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品牌国际推广等国际商务管理人员(图1)。而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商务管理人才的匮乏已阻碍了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图1 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方式及所需人才

2.纺织服装企业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大多数国内上市纺织服装企业的员工仍以低学历人员为主,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0-80%。高学历人员中,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不足员工总数的1%。这样的学历结构很难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和学历水平,为企业跨国经营培养和储备国际商务管理人才。

纺织服装企业员工学历结构

3.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3.1培养目标

纺织服装类专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培养应依托纺织服装行业的资源优势,为行业和企业培养国际化管理人员。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具有一定的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商务经营决策和管理能力,胜任纺织服装企业对外(下转第157页)(上接第91页)投资、企业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及纺织服装领域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

3.2培养定位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定位:立足纺织服装行业,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重点面向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中层国际商务管理人员、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高层国际商务管理人员、纺织服装行业所需的中高层国际商务人员。利用纺织服装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优势,整合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资源,把国际商务打造成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

4.培养培养模式

4.1联合培养

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专业协会、国内上市纺织服装企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利用校企实习基地,在MIB的学习期间,学生应至少有6个月时间在纺织服装行业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

4.2实行双导师制度

学院将为每个MIB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由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内上市纺织服装企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和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显著职业背景的专家,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实习,以提高MIB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显著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包括具有国外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的专家、商务官员、实际商务工作专家等,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

4.3采用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篇(7)

>> 碳关税压力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新出路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初探 关于无配额时代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数据解析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我国体育服装出口贸易的瓶颈及策略选择 “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回顾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格局的变革及对我国的影响 试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于目前服装出口贸易形势及对策的探讨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研究 反危机时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如何走出困境? 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原因分析 转型升级:应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遇寒流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对TPP威胁的“三品”应对之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影响及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反规避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7-03- 15].

[4]陈春根,徐文娟. 我国纺织企业出口现状分析与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4,(11):111-114.

[5]中国纺织网.中国纺织业面临诸多挑战,2017年现良好发展势头[EB/OL]..[2017-03-15].

[6]孙洁.棉花价格波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价格月刊,2015,(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