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7:37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全英文教学;产业用纺织品;

[中国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5X(2011)

一、前言

产业用纺织品(Industrial Textiles)又称“技术用纺织品(Technical Textiles)”,特指经专门设计、具有特定功能,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配合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的需要,以上海地区的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各纺织类高等院校均开设《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并将其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程之一,与《纺织材料学》、《纺纱工艺学》、《机织学》、《织物组织结构与设计》、《非织造布》等专业基础课相互衔接,构建具有纺织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开设,紧密贴合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产业技术用纺织品领域的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开拓和深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领域和范畴,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由于传统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均基于中文教材和中文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广大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取国外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开设全英语授课模式下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成为纺织类高等院校的一个新的教学需求。

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结合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专业特点,采用全英文的模式组织《产业用纺织品》教学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在全英文教学中实现以学为中心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和自主学习设计等方法来创造一个适合目前纺织专业学生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开拓学生的国际眼界。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教育理论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学习理论有三种: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1,2],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3)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于20世纪初提出。其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教学理论来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以探索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为主要目的,研究和说明人类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如何形成的,阐明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3]。建构主义教学常用的模式为: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教学的教师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情境的创建、协作的组织、会话的安排等学习要素和环境要素来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实现学生能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目的。

在建构主义模式中,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是学生;而教师则是教学实施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传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而是围绕学生主动提出的建构意义的对象为主要内容;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也不再是媒体,而是创设的情境、协作型学习和会话型的交流,作为学生协作式探索、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但是构建的这些要素之间的作用与关系是清楚的、明确的,因而可以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模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方法[4,5]。

三、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文教学中实践

(一)教学目标分析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以产业用纺织品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如何帮助同学建立产业用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知识体系”。面向产业用纺织品的教学对象-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产业用纺织品的课程内容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全英语教学的“课程教学主题”-功能性纺织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和产品应用三大内容。

在确定好这一主题后,再根据这一教学主题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各项支撑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图,从而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如下图1所示。

图1:产业用纺织品教学模块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全英文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是根据产业用纺织品的特点,强调产业用纺织品的功能性,并围绕产业用纺织品在农业、医学、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创设有实物样品展示、照片和视频观摩等资源的学习环境,方便本专业的学生根据对功能性纺织品的认识和理解、兴趣和爱好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交互式和激发式的学习模式,设定一个与产业用纺织品相关的研究型课题或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交互式和激发式的学习模式中,任课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例如:在“防护用纺织品(Textiles in Defense)一章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对防弹服装(bullet-resisting garments)的兴趣,从防弹服的防弹机理、防弹服的分类、防弹服的应用等方面以图片和视频短片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并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回答:1)What kinds of fibre materials can be used for bullet-resisting garments?2)Can you design and develop one bullet-resisting shirt by yourself? How to do that?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有表达和锻炼英文口语的机会。很多男同学对此类讨论十分感兴趣,调动了课题的活跃气氛。

(三)课程资源的设计

课程资源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源,按照教学模块的内容,分类组织形成一个系列,并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化数字化课程平台。

为此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中心建立了《产业用纺织品》的课程网站,网址为:http:///course_center/。网站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录像”、“相关视频资料”、“参考资料”、“师生互动平台”、“网站链接”等栏目,让学生能够在此课程平台上获取所需的资源信息。。

(四)学习模式的设计

以学为中心是建构主义常用的学习模式,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抛锚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在安排产业用纺织品的各个教学环节时,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

(1)框架法教学是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比如说医学用纺织品的教学板块,我们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5],根据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些知识内容:非织造布类的卫生类用品、医疗用制品等,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对纺织品的认识从传统的纺织品引导到功能性、复合型、多元化的特种用途的纺织品。

(2)引导式教学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从实际情境中去提出或选定一个某个典型的问题或案例,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比如根据当前的冲锋衣的功能设计,向学生提出,在设计冲锋衣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如何选择纤维材料、如何加工织物以及如何对面料进行防水透气整理,最后应如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教学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2)让学生获得机会将知识外化,以便于根据不同的需要应用所学知识;3)要让学生能实现自我反馈,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事实上,教学方法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

(五)整体效果评估

在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全英语课程,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到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实施全英语教学是我国现代化纺织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竞争能力人才的主要课程手段。

四、结论

本文介绍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以全英文的方式讲授产业用纺织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概论》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k201109010).

[参考文献]

[1]Bruner, J. Acts of Meaning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范琳, 张其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 4).

[3]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海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 1).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2)

关键词:纺织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高技术;创新;就业需求

纺织工业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早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就提出纺织业发展要强调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也就是说,在今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需要具有高技术和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1]。我国是一个纺织工业大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提高本国的纺织企业力量,对高级纺织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因此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为适应这些需求,纺织工程专业应确立纺织工程科技创新与纺织商贸实践能力综合培育的指导思想。专业应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纺织材料科学、现代纺织加工制造技术、纺织品设计与纺织产品检验等工程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与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满足纺织生产一线和纺织贸易的岗位要求,从事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产品检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

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掌握纺织品设计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纺织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掌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纺织专业知识分析纺织品检验、纺织贸易业务中的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纺织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掌握纺织生产流程,掌握纺织品开发技术,具有纺织品工艺设计、纺织品产品设计、纺织产品检验和解决纺织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新的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能够跟踪纺织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解决纺织工程问题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掌握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能够针对纺织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纺织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6.工程与社会

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经历;

熟悉与纺织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客观评价纺织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纺织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具有运用科学技术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具有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

能够就纺织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能够制定项目规划,并整合资源,组织实施。

12.终身学习

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在纺织工程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采取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及早接触社会提供机会,以便由此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准备。

纺织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轻工纺织食品类,其中轻工纺织食品类共15个专业,纺织工程专业在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中排名第3。纺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以在纺织企业的技术和业务管理部门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到经营和外贸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和专业外贸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纺织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同时,由于专业调整,毕业生就业面更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其他行业大型公司就业,不少毕业生被合资、独资企业录用,部分毕业生被国外企业录用,直接到境外就业。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销售工程师、面料辅料采购、专业咨询技术人员、机械工程师、机电产品招标与进口业务经理、销售经理、储备干部、纺织助剂销售工程师、面料开发、产品检验工程师、验货员、研发工程师等[1]。据统计,纺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上海、2、广州、3、杭州、4、深圳、5、苏州、6、北京、7、东莞、8、宁波、9、青岛、10、南京。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3)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学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的环境与条件,瞄准纺织行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教育背景与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科学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准确定位成人纺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根据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生产、管理和经营实际水平,对应人才类型需求的“研究(学术)型最少、知识型较少、应用型较多、技能型最多”的结构形态分布,并充分考虑纺织企业人才需求的行业特性,科学定位成人纺织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本科层次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职业型;专科层次以高技能型为主,强调职业型,培养重点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本科层次培养具备纺织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等部门一线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更新、企业计算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业务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再次,定位专业的业务规格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与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掌握纺织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企业管理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纺织品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熟悉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性能与检测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和信息查询方法,了解纺织行业发展动态,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企业生产车间技术员岗位工作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成人教育纺织工程专业新型课程体系,坚持系统改革与整体建设、探索与实践、点面结合与有序推进。构建起以素质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关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高度融合,形成理论够用为度、专业面富有弹性、实践操作性强,以提高“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搭建“3+1+1”教育平台,其中“3”为人文管理教育平台、专业与工程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第一个“1”为专业拓展教育平台,所配套课程系列模块仅作为选修课,供学生拓展专业面而自我选择学习(选与否,不影响毕业,合格者只记载课程成绩);第二个“1”为专业业务技能教育平台,分为棉纺织技术、毛纺织技术、针织技术、纺织品营销4个不同专业方向,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要。依据本科、专升本、专科以及业余和函授不同教育形式,对这5大平台对应开设课程系列进行统筹协调,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与配套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本着“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精简内容,调整比重,对专业课程教学强化针对性、实用性[5]。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以满足本地区纺织行业和纺织企业具体岗位要求,形成特色。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在公共基础课中增加了计算机类课程。(2)加强纺织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增加“纺纱学”“机织学”“织物结构与设计”“针织学”等授课学时。(3)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基础课设置中增加了“纺织材料实验”等内容。(4)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将教学计划中专业方向限选课“纺织品经营”修改为“纺织品商检学”,另外增加了“纺织厂设计”,使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培养目标要求。(5)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增加了“专业课程设计与上机”环节。(6)修订了“纺纱学”“机织学”“织物结构与设计”“质量控制”“纺织品后整理”等多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计划合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良好,专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得到充实和加强,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教学内容的更新

由于纺织工程专业还没有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专用教材,因此我们选用了最新部级或部委级规划教材,或组织专家编写相关课程讲义。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课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专业课教学要紧跟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删除陈旧内容,新增与专业发展密切的内容。例如,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各种新型纺织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重点讲授各种新型纺织原理、设备及工艺、新产品设计等内容。授课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适时融入自身的相关科研经历,将一些研究方法、体会和经典案例与学生分享;与学生探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考核办法的革新

为了体现成人教育特色,确保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在利用有限时间精讲内容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单向教学为双向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杜绝照本宣科或满堂灌。同时,尝试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等,充分利用其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个别性的特点,逐步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导学、自学、答疑等阶段充分运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工学矛盾”,使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发生了重大变革,使教学更加灵活、有序和充满活力,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弥补了传统成人教育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为成人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网络教学平台的具体内容有:(1)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电子教案、实验指导、实验大纲、作业习题等资料全部上网并及时更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以及自身学习基础,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实时上网查询调阅,便于对校内外教学点学生进行辅导。(2)提供非实时教学。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要求,将优秀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料放在学校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调阅学习。(3)提供专用教学讨论区。通过开辟专用教学讨论区,供师生参加网上讨论,进行辅导答疑、教学效果评价,解决平时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等。考核的重点不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是突出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环节的考核中,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

建设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4)

项目名称: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潘 力、于佐君、陈晓玫、穆 芸、王 翮、王 军、郑 辉、付 磊、肖 剑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大连工业大学以在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搭建一个特色实践教学平台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合交互支持,开创了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实践教学瓶颈,实现了实训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在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发展、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突破,顺应了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大政方针,与多方企业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为主体,目前已经建成校内特色实验室、个人工作室、校外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校企联合基地,形成了多阶梯的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在特色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设计产品转化和科学研究的功能,满足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该项目从专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搭建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行目标化培养,既实现了学生联系企业、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又保障了实践教学的相对稳定;通过改进教学模式,鼓励多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拓展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室,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战演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从品牌策划、服装设计、采料、生产组织、饰品搭配、整体形象设计、时装摄影、陈列设计、展示推广,到连锁店的管理多环节入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工作,将产品直接导入市场。

同时将实践平台建设与发展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多学科共建拓宽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对接的广度与深度,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依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指导学生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设计研发产品和申请专利,不断发挥创意产业孵化器的作用。通过创新专业平台式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了校内实践基地、企业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上的联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稳定性和贯穿性以及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引进数字化流程化教学理念、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模拟演练虚拟企业运营环境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该项目不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产品直接与中小企业对接,以市场来衡量教育成果,在推广应用阶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先后有几十所国内外院校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参观交流和借鉴学习,数家媒体对其项目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报道;该院多次获得育人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设计艺术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目前已经成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际化服装教学与科研中心和服装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项目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成功申请省级科研项目 2项,省级教改立项 1 项,国家重点立项 2 项,14篇,主办国际论坛 3 次,参与国际论坛 1 次,承办社会项目10余项,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获奖50余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周 赳、金子敏、祝成炎、王雪琴、张红霞、鲁佳亮、张爱丹、苏 淼、王小丁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中纺织品设计方向自1979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是实施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经过研究和实践,项目确立了“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课改指导思想;规划并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课程共享资源;紧密联系浙江省优势纺织产业集群,进行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使人才培养与纺织产业发展需求接轨。

该项目根据现代纺织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了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针对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纺织品创新设计人才,提出以“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思想来指导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规划设置、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既掌握纺织工程技术知识又具有纺织艺术设计能力,在纺织品创新设计方面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联系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

进而在“艺工结合、创新致用”思想指导下,构建起以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素织物设计和花织物设计等 4 门主干课程为主的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4 门主干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并作为核心模块与通识教育模块、纺织工程技术模块、纺织艺术设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 4 个支撑模块构成整个课程结构;形成“1+1+2”的部级、省级、校级3 级精品课程体系,培育其中 2 门为全英文授课,2 门为精品网络课程;建立起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和立体化课程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既满足学生超越教室的学习,又能服务于地方纺织企业。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积极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倡课堂QA环节、以问题/任务驱动、团队合作、超越课堂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参与专业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起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由4 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建立了科研促进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服务社会获得优益的社会声誉。

此外,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浙江省财政“数码纺织品设计实验室”,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资金资助的“纺织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纺织工程实验室”;紧密联系区域纺织产业集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 5 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教师,引入校企联合授课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该项目在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已开始成功试点;基于网络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紧密联系浙江纺织行业,将企业现实的专业问题引入到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堂作业中来,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科研氛围,不仅促进了纺织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更拓宽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渠道。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共出版教材 5 本,其中 2 本部委级以上规划教材,1 本专著为纺织高等教育教材和浙江省重点教材,1 本为全英文专著教材,另主编 4 本新教材已列入“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建设计划;主持各类相关项目47项,其中部级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18项,9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在国内外一级核心刊物6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篇,获得专利22项,发明专利授权 8 项。

纺织品设计方向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其中,“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计划获省级二等奖2 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获国家银奖 1 项、省级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越隆杯”中国纺织品设计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0多项;学生主持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3 项,其他项目 5 项;学生参与19篇,参与的专利授权56项,在创新实践中获得优异成绩。

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名称: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奉元、王利君、丁笑君、张 颖、王 敏、吕 、邵一兵

该项目一改过去立足传统制造业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为驱动,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能适应产业全球化、了解最新科技、把握国际趋势、具备创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即创新、创意、创业复合型服装人才的最终目标;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文化创意、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程度不够,学生知识能力单一、视野狭窄等现实问题。

为了培育服装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素质,实现服装人才的多元发展,该项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在掌握服装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实践、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五大模块的教学训练,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

(1)专业课程建设

项目注重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匹配,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了教学内容。

通过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对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分配,在学科交叉的同时体现了服装专业优势;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IT)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聘请FIT专家教授服装专业课程,选派教师赴FIT进修;核心课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置了模拟企业的专业课程,构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虚拟服装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技术、管理、商贸等流程的模拟操作;通过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引进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学资源建设

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建设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使二者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作用。通过教学团队式、多校合作式和校企联动式,优化教材编写,加强了教材建设和辐射。

(3)实验实践教学

项目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共开出 3 个层次各有侧重的实验项目269个。实施“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即 3 年在校集中学习,1 年企业深入实践,配备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紧扣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依托浙江支柱产业,“政、产、学、研、用”多元联动,协调创新,通过建设优质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专题讲座或参与教学等手段,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新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具体如下。

(1)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模块课程体系,建成 2 门国家精品课程,1 门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 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公开出版包括国家及部委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36本,并编写了18本教学讲义;开展了教改项目126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发表教改论文27篇。

(2)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业内普遍认可和好评,专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频频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凸现,一次就业率接近100%,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家和设计师,创立了上百个服装品牌,近60% ~ 70%的杭派女装品牌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担任首席设计师。

(3)借力于浙江省和长三角的产业背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1个研发中心,为省内和长三角的服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的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杭州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全省服装企业提供了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设备共享、技能实训等服务,提高了企业效益,成果显著。

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沈满洪、喻擎苍、李茂松、施 鹏、叶秉良、顾越桦、潜睿睿

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自主自觉发挥纺织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新、跨学院交叉培养优势的同时,围绕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校、导师、研究生三大主体,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培养过程监督不力、责任主体缺位、学术失范等三大问题,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通过教育引导法、监督制衡法和制度创新法,探索构建了以培养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333”型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在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教育引导法

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培养监督第一责任人,构建新型导学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监督教育作用。督导工作“督”和“导”结合,注重与学校、学院、师生的沟通和引导。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确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意识;评选优良学风团队、学术之星,设立“师德师风奖”,树立和宣传典型,加强正面引导。

(2)监督制衡法

建立导师和学生、督导和师生、学校和督导、学校及师生之间激励相容机制,实现有效互动。形成导师和研究生相互制约机制,导师和研究生实行双向选择,允许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转导师,执行导师资格认证和退出制度。督导组直接参加关键培养环节,开展学科质量评价和培养质量分析。学校重视督导成果的应用,实行学位论文盲审和学术不端检测。

(3)制度创新法

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共制定制度30项,如导师遴选制、导师资助制、学位论文盲审制、对学术不端行为人实施评奖评优和学位授予一票否决制等,形成了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注重研究生培养监管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的有机结合,消除制度摩擦,提高培养质量。

项目最终构建了以质量监控为主线的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将学术督导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主要环节;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监督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导师在学术指导与质量监督中的核心作用;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风教育监控体系,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学术导向性、立体互动性、匹配相容性等 3 方面的创新。

(1)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各层次设计中均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建立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导师指导监督体系和学风教育监控体系。

(2)建立了学校培养环节督导、导师培养指导监督、学生自我教育防范等 3 个层次以及社会育人环境营造为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并实施了以培养过程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互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3)形成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相互匹配、渗透融合,形成了培养质量的监督保障合力。同时,注重发挥各微观主体及构成要素的创新积极性,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督导与师生、学校与督导、学校与师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激励相容,形成了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本成果已在浙江理工大学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受益研究生超过5 000人。学校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养管理过程中的严格监控,建立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让研究生守住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突显了创新成果的峰值,并已辐射到省内外高校。

同时,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大幅提升,平均达95%以上;毕业生直接到纺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产品研发保持较高比例;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部分已成为纺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高校的学术骨干。

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人:汪建华、刘常威、江 灏、周衡书、凌 毅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纺织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较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针对现有纺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无疑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为了适应现代纺织企业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湖南工程学院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纺织企业,进行了量身度制的人力资源再造,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构建为企业培养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过程中,项目先后为湖南东信集团、津市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德永佳集团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这种量体裁衣的培训模式,为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基于“实践育人”的理念,按照“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开拓和联合社会、行业、企业力量共同进行专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基地群,并在此上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专业教育,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得扎实的工程训练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适合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在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课内广泛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之相结合,课外积极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研究的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

在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上,纺织工程专业已与湖南东信集团、湖南华升雪松有限公司、广东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将部分理论教学和大量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认识实习、项目设计、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每年暑假,学校都安排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实现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增强。

在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上,基于纺织行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现状,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明确提出培养适应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学概论、工程经济等课程,使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不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而且还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5)

【关键词】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图1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部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

[6]茅于轼.工人加薪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J].传承,2011(1):43.

[7]台湾鸿基集团萤事长施振荣先在1992年为“再造宏”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Z].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6)

回首辉煌过往再启程

80年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原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围绕各个时期纺织工业建设的中心任务,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和发现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10年来,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会总部、各专业委员会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注重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活动,扩大学术交流领域,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0年间学会总部及各专业委员会共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展览会、培训班等240余次,55000余人次参加,促进了多项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出版论文集约150本,7000余篇。

同时,学会还加强与各地纺织工程学会的联系,每年一次召开省市秘书长会议,及时传达中国科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有关主管部门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研讨学会工作,商讨优势互补,联合互动措施,交流各地学会工作经验,沟通情况,开阔工作思路和鼓舞士气等,对推动学会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秉承80年传递下来的服务精神与光荣传统,借《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新政策营造的良好氛围,凭借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水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必将在中国纺织工业强国之路上再立新功。

继续定好方位立发展

与会的各界领导高度赞扬了中国工程学会的光辉历程,对学会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促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和发现人才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学会在新时期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储备以及纺织基础研究等方面为建设纺织强国所担负的任务寄予厚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汇聚了行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是新中国纺织工业建设的骨干力量,为建设完整、科学的工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杜钰洲说,学会8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纺织工业进步的历程。当前,纺织行业根据国家近期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行业实际,正在规划确定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个十年,加速产业调整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力争在2020年基本建成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科技强国是主要支撑,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技术先进、健康安全、产品附加值高、就业能力强这五个方面的实现要依靠技术支持。

近5年来,纺织工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对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实现了行业的重大技术进步,推动了中国纺织工业从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制造环节转移向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创造力转移的提升。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增强了行业的内生动力,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增长方式的深度转变,使纺织行业价值增长贡献率大大超过数量增长贡献率。这其中渗透着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及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学会要继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发挥更好的协调、创新作用,发挥促进人才成长、提高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而广大纺织行业科技工作者也要勇于担当历史赋予我们建设纺织强国的神圣使命,为推动纺织科技进步做出新贡献。

新理事会产生续辉煌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毕国典回顾了自2005年10月第二十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主要工作和体会,最后表示,未来几年是中国纺织从大国到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科技工作者更加努力,学会也将肩负起这一艰巨又光荣的任务。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将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学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使学会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发表题为《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21世纪前半叶,纺织产业还将阔步发展。纺织产业从原来的“夕阳产业”改为“传统支柱产业”,再改为“具有战略性新型内容产业”重新定位。展望2050年,纺织产业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宏伟的远景,但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纺织原料利用和加工技术累积已经上万年,近代机器纺织工业发展也已超过360年。但纺织科学理论尚未完备:纤维的性能和功能尚未充分利用,纤维的磁学性质至今尚未充分认识和利用,纺织材料的许多性能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作用还未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等这些工作尚待纺织科技工作者去完成。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任务,对我国纺织工程学会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要求,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新一届学会领导下继承80年来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发扬80年来的成果和经验,必将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跟踪国际讯息、加强科学技术交流,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引领国际潮流,为全球和中国纺织产业的进一步腾飞作出更大贡献。

纺织工程导论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纺织学会;纺织;改革技术

中国纺织学会于1930年4月20日成立于上海,1950年改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其会员主要由纺织工业技术家及纺织工业从业者组成,是我国现代史上较早的科学学术团体之一。自成立以来,学会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学术界对近代社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国纺织学会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搜集和掌握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尝试考察中国纺织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历程、主要活动,缕析其基本主张,并力求对其予以客观评价。

一、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晚清以降,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列强的步步入侵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西方入侵相伴的是舶来品的大举侵销,抢占国内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科学、救国的理想,进行了以可循交流为主的有益于社会的各种活动,学术团体日增。另外,随着留学欧美、日本的中国学生日渐增多,当中不乏以纺织为专业者,在目睹了国外科学团体的昌盛后,针对当时国内没有全国性的纺织学术团体,中国纺织学会便应运而生。

1930年,朱仙舫、朱公权、汪孚礼、张迭生等人鉴于已有280余人的成员基础(1),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纺织学会。是年4月20日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会章,宣布“以连络纺织界同志研究应用学术使国内纺织工业臻于发展为宗旨(惟关于政治及劳资问题盖问)。”(2)学会设会员大会,于每年春季召开,会议地点由上届年会议定每年易地举行,由会员大会选举执行委员15人及候补委员5人组成。执行委员照章互推主席委员1人,选举职员,分总务、会计、研究、编辑、审查、介绍等部,主任各一人。学会附设会所于华商纱厂联合会。

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由纺织染技师等组成。学会在成立之前,有会员280余人,正式成立后共计会员318人(3)。至1948年学会会员发展至二千多人。(4)学会的经费,主要包括会费、广告费、书刊版权费、社会人士特捐等。另外,学会每年请由纱厂联合会补助经费洋1000元专为远地会员出席年会时津贴旅费之用(5)。但是事实上,华商纱厂联合会的补助经费,并未真正到款过。

中国纺织学会总会设在上海,随着学会影响的日益扩大和会员人数的逐渐增多,学会鼓励各地积极设立分会,陆续成立青岛、东北、西安等分会。另外,1931年3月,一些在欧洲学习纺织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里昂成立中国纺织学会旅欧分会(6);1948年1月,台湾省纺织技术人员在台北成立中国纺织学会台湾分会筹委会(7)。

中国纺织学会的首届主席委员是朱仙舫,此后,连选连任,直至第十四届。1930年,朱仙舫主管申新二、五、七厂、九江久兴纱厂等厂厂长。由于朱仙舫在纺织业界的影响力,其影响日益扩大。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第一个纺织行业管理机构“棉业统制委员会”,一批纺织专家和企业家担任了委员,会员邹秉文亦任该会委员。另外,会员汪孚礼、王子宿等在该会任工程师和技术专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纺织学会总会迁往重庆,以便继续工作。但是,因时局影响,学会会务有所停顿,年会停止召开,会刊停刊。1942、1943年中国纺织学会学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等学术团体联合举行年会,并展开部分活动。抗战胜利后,学会于1946年迁回上海。1947年,学会进行改组,执委会制改为理监事会制,主席委员改为理事长。学会迁回上海后,进行正常会务活动,并筹建新会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主要活动

自成立以来,学会以“共为学术研求,各以所知贡献诸人人,而广其用”,改良纺织技术,增进工作能率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发行刊物

中国纺织学会先后发行了《中国纺织学会年刊》、《中国纺织学会会刊》、《纺织周刊》等刊物。

1、《纺织年刊》。1931年,该会开始出版年刊,即《中国纺织学会年刊》,至建国前共出版10期。“金字、蓝布的软面,新的排列,上等纸张印,全书420页,有铜板图多幅,厚寸许,大约文字在三十万以上……在我国纺织界的刊物中大概可以说是空前的了。”⑧杂志开设“论文”、“技术”“调查”、“杂录”、“会务”等栏目。其中“论文”栏刊载有张迭生《谈染业》、朱仙舫《中国纺织业的未来》、丘光庭《改进南通棉产为南通民生的要件》等,内容通俗易懂,且针砭时弊。“技术”栏刊载沈泮元《纺机之马力》、汪孚礼《论轻重纱之调节法》、付道伸《织物分析术》等技术性文章,意在促进纺织技术的进步和民族纺织业的发展。

2、《纺织会刊》。学会于1937年因抗战爆发迁往重庆,年刊随即中断。1942年,学会因感多年未出版年刊,会员研究论文无刊物发表,旋即商议出版纺织学会会刊。共出版两期。在抗战胜利曙光来临之时,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们亦积极投入对战后纺织业的规划。学会此时更加注意的是民族纺织工业的未来发展问题。会刊上登载的文章多是关乎于此。例如:章剑慧《新疆纺织业之展望》、朱仙舫《今后纺织业之自力更生》、王子建《我国棉业复兴之途径》、李升伯《建设战后棉纺织业计划及目前应有之准备》等等。

3、《纺织周刊》。1931年4月,会员钱贯一以私人名义创办《纺织周刊》,1935年,《纺织周刊》开始由中国纺织学会出版发行。至1949年1月停刊,除去因抗战爆发及经费缺乏等原因,中途停刊外,共出版十卷。《纺织周刊》开设“文论”、“专论”、“学术研究”、“国内外记载”、“各地通讯”、“每周论坛”、“纺学会讯”、“本业动态报导“等专栏。该刊较重视学术研究的著作,比如张方佐的《大牵伸简易改造论》,从改造动机、改造方法、改造各机之设计、成绩比较、改造费、节省总缴费等方面论述,改造为大牵伸,实行纱厂经济化、实利于中国纺织工业之发展;朱仙舫的《增进普通织机效率论》,主要阐明布厂为增加产额、改良品种、减轻成本,求以利用机械省人工的方法。

(二)召开年会

学术团体一般通过召开年会,以加强会员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中国纺织学会亦不例外。中国纺织学会在民国期间,除战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偶有中断外,年会的举行是其重要工作。自成立到1948年,该会共召开了13次年会。年会为期两到四日不定。第一日上午为报告及讨论会务,下午宣读论文及改选职员;第二日作竟日之参观。两日中并有各行厂之欢宴。除会员与会之外,还有政界、商界名流(来宾)。除年会外,每月召开的执委会亦是议决学会重大事务的常会。

(三)培训纺织技术人员

朱录嘉认为“欲从制造方面谋纱厂发展,固宜注意设备,然人才尤不可忽视”。(9)学会成立伊始便积极向政府建议“建设上海纺织学校”,以朱仙舫、朱公权等人组建建设上海纺织学校委员会,筹划建校。建校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为后来成立纺织夜校积累了经验。1932年,学会在全国纺织业中心之上海创办纺织补习夜校,有沪东补习夜校两所。另外,学会对补习夜校优秀学生实行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向学。在培养纺织技术人才上,学会还首创了把纺织工厂工作法摄制成影片,讨论改良工作方法,主张将“纺织工厂各部选择优良工人技手,摄制标准动作之影片,造各厂映演以为表率”,此举作为学会对纺织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另外,为了是国内的纺织技术人员能够与国际纺织技术接轨,学会还举行举行学术宣讲会,邀请外籍商人、专家进行学术演讲。

(四)审查纺织机械名词和订定纺织标准

我国早期的自然科学团体都担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审查科学名词,“为纺织机件名词谋统一,有机件华名之译制”,中国纺织学会以此为使命积极参与其中。1932年,学会议决开始审议纺织机械名词,“本会为统一纺织机械名词起见,推员开始起草各部名词,已经另印络续分发征求会员意见,以便审查通行。”学会请起草委员先行起草纺织机械的中文名词,然后再进行提会讨论,并且为促进效率,在时间上做了限制。另外,为了对纺织机械名词审议的全面性,学会又加推戴文伯、朱应奎为纱、粗纱两部纺织机械名词的起草委员。(10)张方佐认为:纺织工程上的各种标准,如工作训练、运转及保全标准,成品规格,原料成品物料的检验标准等,都应由专门技术者分门别类,逐一详定,共同实施。(11)1943年,学会应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标准协进会的邀请,参加订定纺织部分标准。学会通过理事会议决,组织了纺织标准委员会,分设六个小组委员会,包括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纺织、针织、漂染印整等各组。(12)

三、基本主张

中国纺织学会通过《中国纺织学会年刊》、《中国纺织学会会刊》、《纺织周刊》系统宣传纺织技术知识,阐述其对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纺织技术改良的基本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视纺织工厂科学建制。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纺织工厂开设,这些新开设的纺织工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厂址的选择、原料的采购、厂内的设施布置、纺织设备的采用以及工人的管理等方面。有鉴于此,张方佐认为:“原料、人工、销路,为工业发展之要素。”所以,在原料方面,张方佐指出,应该用一定种类原棉,因为“原棉不同如时易其类,则每易一次,工厂即多一次混乱,因原棉不同,纺织各部间隔须依织维长度从事更改。”在纺织设备置办上,他指出纺机种类不宜混杂,机器的机件繁多,如果纺机种类不同,附属机件准备不足,“一机充足,一机缺如,而致停产”,设备宜置办完全。另外,他还认为应该纺一定支数之纱,以防不时之需。(13)王子宿在其撰写的《大牵伸之种种》中指出:引进大牵伸机,“不但工程减少,而资本、机器、折旧率、原动力、厂基、工房、用料、人工等均随之而减”。(14)陆绍云则认为“普通纱机改为大牵伸机时,每件纱约可省约二元左右,假定每台细纱机改造费为三百元,则几个月可以赚出”。(15)

其二,呼吁政府重视纺织工业。学会就政府对纺织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看法,认为应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凡外商纱厂于吾纱厂在合理之工作效率及以最经济方法办理之下,故贬低价格加以危害时之此希望于政府厉行保护政策,以改善我纱厂者也。”还应奖励补助幼稚工业“欲谋纱丝工业能安定而发展,染色工业能日就繁荣必有赖于政府之奖励补助”。为使政府有效改善纺织工业,提出“三三棉业计划”。计划书中“对于推进棉业,拟分三期办理,每期三年,又分大纲为植棉设厂兴学三项”,实业部批示:“按序而行,颇有见地”,就推广植棉改良棉种一项,实业部令据各产棉声分拟送此项计划,已分别核示切实办理。(16)卢统之认为要繁荣纺织业,政府应做到:一、应建设模仿纺织厂,二、组织小组研究会与工厂调查团,三、统一化之联络,四、宣传提倡之彻底。(17)

其三,注重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民国时期,因为纱厂的资金来源有限,厂内的卫生环境亦不理想,工人多因不良环境而患各种疾病。其中厂内的光线便是一个大问题。木易刀认为

“欧洲大陆和英伦各纺织厂,其能励精图治注意于机械……而能注意于厂内光线之充足者殊少……不佞近往沪上各厂参观……且复通夜工作,故工人之患眼病疾者甚众。”他认为用完善灯光对厂方来说可以,减破坏、易管理、增进产品,减低单位成本,增进工作正确以达到增进出产;对工人来说可以:免眼劳疾,减损伤、保障健康、增效率、改善环境以达到增进工作愉快;灯光应避免不科学的布置宜趋利避害。(18)同时,针对工厂的空气流通问题,木易刀亦指出潮润的空气有助于在夏天暑气工场内消纳热度之减低不少。(19)

四、结语

从1930年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纺织学会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历尽艰辛曲折,这主要源于:其一,社会、政治的干扰。学会历经8年抗战,因战时环境经济的影响,学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其二,经费制约。社会缺少扶持,学会一再申明国内巨子大贾对学会发展的漠不关心。起初社会支持度并不高,且无纱厂主的固定经费赞助,连学会信息和会员间沟通交流的喉舌都无。

尽管如此,作为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一个纺织科学学术组织,中国纺织学会开展了大量活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学会的兴衰历程,既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纺织技术人员的艰辛奋斗历程,也为我们全面梳理民国学术社团组织之成败得失提供了极佳个案。

注释:

(1)《本会一年来会务报告》,《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13页。

(2)《中国纺织学会章程》,《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4页。

(3)《本会一年来会务报告》,《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13页。

(4)苏延宝:《中国纺织学会今后之任务》,《纺织年刊》,1948年,第13页。

(5)《中国纺织学会章程》,《纺织年刊》,1931年,会务,第7页。

(6)《中国纺织学会通讯》,《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3期,第85页。

(7)《中国纺织学会理监事名单》,《纺织年刊》,1948年,第149页。

(8)《介绍中国纺织学会新刊》,《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7期,第181页。

(9)朱录嘉:《纺织机国产化声中之大隆精纺机实验报告》,《纺织年刊》,1935年,第13页。

(10)《中国纺织学会执委常会记》,《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9期,第245页。

(11)张方佐:《今后我纺织界应有之努力》,《纺织年刊》,1948年,第9页。

(12)《会讯.》,《中国纺织学会会刊》,1943年第1期,第101页。

(13)张方佐:《改善纱厂之我见》,《纺织年刊》,1931年,第5-6页。

(14)王子宿:《大牵伸之种种》,《纺织年刊》,1931年,第28页。

(15)陆绍云:《大牵伸机之研究》,《纺织年刊》,1931年,第19页。

(16)《纺织学会之页》,《纺织周刊》,1932年第2卷第34期,第954页。

(17)卢统之:《中国纺织学会第二届年会中之振新纱厂与鄙人之想法》,《纺织周刊》,1932年第2卷第26期,第708-7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