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餐饮安全重要性

餐饮安全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6 16:22:40

餐饮安全重要性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1)

关键词:餐饮食品监管 监督检验 存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章 总则中的第四条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履行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至此,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自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1]。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受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参加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餐饮消费环节是"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终端,也是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链条中诸多不安全因素累积和问题集中暴露的环节。餐饮服务环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是对餐饮食品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2010年和2011年在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中,分析探讨了我国餐饮食品监督抽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未来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存在问题

1.1 样品采集

1.1.1 餐饮食品抽检分离的问题

抽检分离是指餐饮食品抽样与技术检验相分离,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分离,简而言之,就是指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抽样、食品药品检验所负责餐饮食品检验。相对于抽检不分离的做法,抽检分离是一种创新和改革。抽检不分离,食品药品检验所又抽又检,缺少第三方监督,很容易造成某些食品药品检验所受利益驱动,以及受检验技术和检验物质限制带来的抽样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同时,抽验分离是一种相对的抽检分离制度,看似分离,实为结合,监督抽样与监督检验应结合起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工作思路应结合起来。只有做到这两个结合,才能更好了解餐饮行业。

1.1.2 餐饮食品监督抽样、评价性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问题

抽验包括监督抽验和评价性抽验。监督抽验常常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餐饮食品监督管理活动中,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餐饮食品进行了抽验,是动态的监管。而评价性抽验是为保证饮食安全,对餐饮食品质量有预见性的技术监督措施,用以控制餐饮服务中重点品种和防止市场上出现餐饮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评价性抽验是为了掌握和了解该地区内餐饮食品质量总体状况进行的抽验工作,是通过小样本抽验来推断该地区区餐饮食品质量总体状况的一种科学抽验方法。无论哪种抽验,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就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科学抽样呢?抓有效覆盖率。抽样的品种应是餐饮服务行业中使用流通快、消耗量大的品种,在考虑样本数量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提高抽样的代表性。那么,又如何确定哪些食品具有流通快、用量大的特征,哪些食品是抽样的重点对象呢?这就需要对该区内被监管餐饮行业的情况展开广泛的调研并建立动态数据库,调研可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电话调研等多种形式。其次是对以往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依据以往的数据推断出统计最佳置信区间的理论值,以往的数据积累越多越精确,得到的理论值对工作的指导意义就越大。但在实际抽样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体制上的因素,餐饮环节实际样品量不足,无法满足抽样数量、抽样品种要求等原因,因此,餐饮食品的抽样问题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1.2 检测工作

1.2.1 检测方法

餐饮食品的检测方法首选是国家标准方法,食品检验标准交叉较多,方法重复性差适应性差,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方法,并且应该做方法的检出限和回收率,以保证方法的适用性,并建立SOP。

1.2.2 评价标准

餐饮食品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是独立的系统,评价标准国家是动态过程,因此,应该时时关注相关的网站,依据最新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

2、解决对策

2.1 样品采集

2.1.1 加强抽样的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基础和保障。建议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抽检工作制度,实行抽、检分离,明确责任、分工。

2.1.2 编写餐饮执法文书规范

建议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执法、采样操作技术规范,保证采样的科学、规范,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要求,统一全省采样记录文书,保证抽样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2.1.3 加强培训和工作交流

抽检是餐饮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系统内开展抽样、检测工作,应集中时间专项培训,以到达基本符合要求的水平,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开展快速检测

快速检验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要重视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快检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检验检测资源、满足日常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而且也能大大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下,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要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2]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抽样检验,并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监测,从而有效监控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风险因素水平。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快速提升监测检验能力,积极开展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信息交流工作,才能适应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2)

做好新形势下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维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市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不断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各环节专项整治,深度推进实施了食品药品“两网”建设,连续三年组织县城所在地乡镇实施了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无假劣食品药品乡镇创建”和以“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户、进工地)为主的社会宣传活动。特别是各级卫生部门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着力开展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环节专项整治,有效解决影响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问题,实施了餐饮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较好地落实了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全市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食药监管部门履行监管新职能面临的形势任务还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餐饮业规模较小,90%以上为小餐馆、小吃店,业主和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法律意识不强;二是全市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事餐饮经营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还普遍存在无证非法经营的问题;三是硬件设施差,特别是小餐馆、小吃店的卫生设施、设备简陋;四是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五是餐饮食品原料采购渠道混乱,集中供应配送率低,索证索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六是少数餐饮服务经营者存在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有的甚至有使用劣质食用油的问题;七是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八是农民的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特别是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量大面广,存在监管盲区,群体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此,各县(区)局要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组织实施,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全市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以确保群众饮食安全为中心,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夯实基础,抓住关键,深入开展餐饮、保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推进监管职责到位,坚持治理整顿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企业自律与依法监管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管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监管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模式,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以《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宣传贯彻落实为切入点,着力营造良好的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社会工作氛围。

全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宣传培训,各县(区)局要认真制定宣传方案,进行周密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开展好以“五进”为主的社会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法律法规、科学合理饮食常识和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管职能。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在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和政府门户网站开辟“食品安全专栏”,及时宣传报道监管动态,曝光典型违法违纪案件,紧急“餐饮消费”安全警示,为全面履行新职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等法律纪念日、农村集日、节会,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现场讲解法规政策,普及科学合理饮食常识,宣传保健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人人关心、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把广大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道道防线,织就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网。要在系统分析餐饮服务工作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形式,由市局统一编印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教材,采取集中培训、上门告知“双管齐下”的方式分批逐一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确保培训率达到95%以上。通过向社会公告、上门告知、集中培训和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宣传活动等方式,促使餐饮服务经营者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增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法律意识,积极指导督促其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不断强化餐饮服务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餐饮食品安全意识,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从基础的监管环节起步,从最关键的监管环节夯实规范化管理工作基础。

按照市局统一印制的《市餐饮服务单位调查摸底表》,对全市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逐一调查摸底,全面建立起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档案,逐步建立完善电子监管档案,全面准确掌握餐饮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与此同时,要进一步靠实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与餐饮服务经营者逐一签订“第一责任人”责任书,并发放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告知书。

在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科学合理、规范统一设置公示栏目,公开上墙《餐饮服务许可证》、《监督明示公约》、《从业人员培训健康证书》及量化分级管理等级标志。同时,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和餐饮食品安全培训档案。

借鉴药品日常监管的成功经验,在餐饮服务行政相对单位建立并推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记录制度。对餐饮服务单位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设计检查项目,细化量化扣分标准,并全力推进落实到位。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督促落实餐饮加工不添加非食用物质、依法采购、使用、保管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严防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盖有单位印章或负责人签名的采购清单。

切实加强餐饮食品抽验监测工作,根据餐饮服务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制定区域内餐饮食品年度抽样监测计划,对照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做好餐饮食品抽样检验工作。要加强凉菜、熟食卤味、盒饭、食用油脂、一次性餐具等高风险重点品种的抽验工作,有效保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督促其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并加强餐饮具消毒监测,确保不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场所及设施管理、设备及工具管理、质量验收、有毒有害物管理、投诉管理等制度,全面建立物品台帐、管理档案和各类记录,确保就餐场所,操作间、操作人员卫生,设施设备等达到规范、安全的要求。

围绕保健食品监管职能,全力推进落实规范化管理措施,在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逐一开展调查摸底、建立监管档案的基础上,开展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规范进货渠道,建立进货查验工作记录,建立并推行保健食品进货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严把入口关,切实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四、着力推进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切实解决影响群众饮食安全的隐患问题。

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整治,各县(区)局要针对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治重点、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整治成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确保全面推进落实到位。重点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餐饮服务单位无证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有效解决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突出问题;二是以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馆等为重点单位,加强与教育、建设、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配合,切实解决从非法渠道采购和使用食品原料,生熟交叉污染等突出问题;三是以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消毒为重点环节,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提出预防和降低风险的防控措施,有效解决安全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餐具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四是严厉查处餐饮经营单位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处理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使用劣质食用油和废弃餐厨油脂等突出问题;五是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保管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有效解决餐饮服务单位超越使用范围和标准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六是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查处违规经营保健食品和伪造、冒用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规范委托加工行为。

五、标本兼治、立足之本,切实推进餐饮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推进餐饮食品安全供应网络建设,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主体企业(市场、基地)开展餐饮食品原料集中配送,并协调有关监管部门落实规范化管理措施,确保米、面、油、醋、肉、菜等大宗食品全部实现配送,做到原料采购来路可追溯,质量问题有着落。大力推进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确保县城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和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部实行量化分级管理。根据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业态,实施市、县、乡、村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制定《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推行餐饮食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经营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记载。坚持年度诚信等级评定制度,将等级评定结果通过各种形式予以通报,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对严重失信单位列入监管黑名单,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管频次,促使企业把诚实守信落实到经营的全过程。加强与“三员”的联系,利用“三员”双月报告的相关信息,及时处置餐饮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宣传投诉举报电话,落实举报必查、查实奖励制度,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切实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应急防范,推进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在相关职能调整后,及时制定市级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各县(区)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建立健全县(区)级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畅通信息收集渠道,按照相关要求报告餐饮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积极应对,妥善处置。要加强对餐饮服务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的风险监测。强化重大活动和节庆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全力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针对餐饮食品安全面宽量大、监管力量不足、存在监管盲点的问题,要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总体要求,在当地政府和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进一步强化餐饮食品监管工作中的协调和配合,特别要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强部门协作,靠实行业管理责任,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各项监管工作任务的有效推进落实,真正形成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民生、保障安全、服务发展”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坚持标本兼治、重点打击、全面规范的原则,提高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早餐市场的监督管理,促使全市餐饮业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防止食性传染病的传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整治目标和内容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全市的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以中、小型餐饮企业、学校食堂为整治重点,以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环节,全面加强对餐饮具消毒企业和餐饮单位的监督管理。

1、各餐饮具消毒企业要按照《市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设施、工艺的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餐具集中消毒服务场所应严格按照流程合理布局;使用的设备、餐饮具、洗涤剂、包装材料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严把终端关口,消毒餐饮具必须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建立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严防不合格消毒餐具上餐桌。

2、有能力自行消毒的餐饮单位必须设立专用餐饮具洗消间;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水池,不得与蔬菜、肉类清洗池混用,保证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餐饮单位包厢内使用的小型餐具及饮具,必须在洗消间内清洗消毒。包厢内必须设置远红外或电烘消毒箱等设施,按要求进行消毒保洁。

3、餐饮单位应积极推广使用蒸汽消毒、煮沸消毒、远红外高温消毒、洗碗机洗消等热力消毒方法,不具备清洗消毒条件的餐饮单位,必须使用一次性集中式消毒餐饮具。

4、采用药物消毒餐饮具的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配制药物浓度,并保证规定的浸泡时间。所使用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饮单位,必须向供货商索取筷子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一次性筷子必须有完整、密封、能防止被污染的外包装,不得使用散装的一次性筷子。无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或包装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筷子一律不得使用。

(二)全面规范早餐市场,整治无证经营、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使用劣质食用油煎炸(加工)食品以及加工场所、设施、餐具、从业人员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违法违规行为。

1、早餐经营单位必须证照齐全,无证经营行为要坚决取缔;

2、早餐经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五小”行业市场准入的标准布局,各类卫生设施必须齐全。

3、早餐经营单位无独立洗消间及洗消设施的,必须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或符合卫生要求的一次性可降解餐具,严禁采用“三盆水”的清洗消毒方式。

4、早餐经营单位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油、米、面、肉、水产品、调味品等主要原材料必须索取有效证件,并有完整的台帐记录。严禁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或经长期高温反复加热已变质的食用油。

5、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从业。

三、组织领导

市卫生局成立市餐饮具及早餐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市卫生局法监处处长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城东区社发局局长

城中区卫生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城西区社发局局长

北区社发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法监处,任办公室主任。

四、整治时间

(一)餐饮具专项整治时间为年4月1日至年4月30日。

(二)早餐市场专项整治时间为年5月1日至年5月31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强协同配合,加大打击力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整治合力。特别是对重点场所的整治,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不留死角,不遗盲点。对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严惩,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力求标本兼治,在整治中规范。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和餐饮服务单位档案(一户一档),落实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管责任,强化餐饮业主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责任体系。在全市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制度,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势舆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餐饮具消毒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整治行动,进行跟踪报道。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展示专项整治的成果。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要及时曝光,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其主动选择食品安全信誉度高的单位就餐,自觉抵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馆。并及时将整治信息和监督检查情况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向社会公布。

(五)督导检查共同推进。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现场指导,督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进行监督检查,对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4)

1.1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96名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9.14%,其中对餐饮服务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和培训的知晓率最高达97.27%,对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知晓率最低为47.29%,知晓率在60%以上的内容占78.95%,见表1。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餐饮工作岗位和餐饮单位类型5个因素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性别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2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态度与行为

97.37%的餐饮从业人员愿意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愿意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和知识的占85.53%、认为遵守各项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达92.11%,94.73%的被调查者认同保证餐具和食品工用具容器清洁、消毒、可有效地预防疾病传播;在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时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的达89.47%,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能做到洗手82.89%,在工作中若出现发热、腹泻等身体不适能主动请假休息和去医院检查的达93.42%。

1.3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途径

餐饮从业人员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途径以卫生监督机构培训和单位培训为主。

1.4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途径

在296名调查对象中,选择专业人员讲解和组织食品知识有奖答卷及餐饮场所张贴相关知识挂图与餐饮单位组织培训等为主要途径的占63.82%,说明大多数餐饮从业人员还是期望通过上述途径来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1.5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需求情况

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需求,前3位依次为食品卫生知识(81.76%)、食品原料卫生质量鉴别(81.42%)、食品安全法规(79.73%)、食品污染因素(79.05%)、如何预防食物中毒(76.69%)、而餐饮加工过程卫生与要求(75.34%%)、引发食物中毒主要原因71.96%,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70.61%)和从业人员卫生行为(65.88%)及洗刷消毒方法(61.15%)分列后3位。说明随着食品安全法规与知识的的宣传普及,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知识需求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2讨论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5)

关键词:餐饮业 食品安全 现状 控制方法 措施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食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存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会选择到餐馆就餐,这也使得我国的餐饮业日常繁荣,然而,时下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也成为政府及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当前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作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并就如何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对我国当前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借鉴与帮助。

一、概述

1.餐饮业定义及特点

对于餐饮业的定义,不同国家对其有不同的释义,欧美国家对其的定义为“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则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它主要分为旅游饭店、餐厅、自助餐和饭盒业、冷饮业和摊贩五大类,具有一次性、无形性、差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2.食品安全定义及特点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或食物的种植、养殖、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食用者病亡或者危及食用者及后代的隐患,它既包括食品的数量安全,也包括食品的质量安全,还包括食品的可持续安全。在我国,相关法律对于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是: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所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味、香、形等感官性状。

3.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因素

大体说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污染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二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用药;三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四是食品包装不合格;五是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六是消费者不清楚食品安全的程度;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而带来的潜在影响。

二、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食品原材料安全问题突出

大体说来,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餐饮企业的原材料渠道多样化,农贸市场、街头巷尾、早市夜市都能买到不同的食品原材料;二是由于食品原材料尤其是散装原料采购回来以后,企业在验收原料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餐饮企业在原材料的验收工作上存在漏洞;三是餐饮企业食品原材料储藏食品原材料时未能做到分类储藏,有的企业甚至存在没有专门的储藏室、冷库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众多问题,从而导致在原材料中出现问题。

2.餐饮企业食品生产和服务中工作不到位

许多发生在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发生在制作食品和服务消费者的过程中,这主要表现在食品原材料在初加工到服务人员上桌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比如餐具的存放不规范、员工的卫生意识不强以及消费者在餐饮上的安全意识不高等方面,此外餐饮业的门槛低的行业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部门对餐饮行业的监管难度。

3.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

当前,我国对由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监管应有的力度和威慑力。相较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尤为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威慑力是微不足道的。

4.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这一领域的立法有包括《农业法》、《产品质量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150个部颁规章、40余部行政法规以及几千个食品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行业、部门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然而由于我国所实行的是分段立法,一些法律法规条款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少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从而给执法留下了,导致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5.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我国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餐饮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出现用工荒的矛盾现象突出,从而使餐饮业长期处于就业门槛低的状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全国餐饮从业人员已远远超过2200万人,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少必要的食品营养卫生知识以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卫生态度以及行为水平急需提高。

三、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针对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为有效控制我国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实施良好的生产、卫生规范。良好的生产规范简称GMP,良好的卫生规范简称GHP,二者是我国制定的以保证卫生安全作为重点的卫生规范。良好的生产、卫生规范的有效实施是控制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的最基本方法,必须落实实施。

二是在餐饮行业中推行五常法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五常法的基本内容是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管理项目,它是一种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实用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倘若在餐饮行业的卫生管理中引入“五常法”,可以提高餐饮企业自身的卫生管理水平,改变行业中存在的不良操作卫生习惯,从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措施

由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很好的成就,为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和完善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相关举措,就笔者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来实施。

1.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的管理

当前,餐饮食品原料大部分是从农田直接到餐桌的,不经检验的现象严重。为此,必须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卫生性控制和管理,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任务。要通过采购要规范,要索票、索证,或是大型餐饮企业 可建立自己的农田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方式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2.强化餐饮企业的自律意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餐饮行业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遵守食品操作行为,自觉把食品安全放在生产过程的首要位置。要督促餐饮企业完善自检系统、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大对自检系统的投入,对餐饮行业中的各项环节的自检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

众所周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各国保障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和最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要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严格执法,与此同时还要强化信用管理。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结合餐饮业的从业特点,相关部门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能力培训,又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还要要求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此从总体上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食品安全法制意识。

五、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形象、关乎民众生活,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和提高我国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保证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J].食品工业科技.2005(04)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6)

(二)加强企业、工地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针对企业、工地食堂分布广泛,环境条件复杂,用餐人数众多,监管难度大等特点,联合我市相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企业、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进一步提高许可持证率,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严防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三)开展高风险品种的集中整治。认真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有关部署,组织开展以乳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调味品、食品标签标识、农村儿童食品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并以节假日、旅游旺季以及重大活动举办等为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开展旅游景区、大型集体聚餐场所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治理,全面排查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问题,防范餐饮食品安全风险。

(四)推进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认真落实《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建设。2014年要重点做好示范创建的基础性工作,确保实现从2014年开始至2016年底,完成至少2条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等创建工作目标,促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的餐饮安全示范群体。

餐饮安全重要性篇(7)

1.内地上市的餐饮企业。目前我国内地上市的餐饮企业共三家,分别是:西安饮食、全聚德和湘鄂情。从下表可以看出,发行市盈率、发行价格以及募集资金均呈递增趋势。这也直接体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普遍现象,即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募集资金,以市盈率为例,1997年发行的西安饮食的市盈率为15倍,而到2009年发行的湘鄂情市盈率为61倍。市盈率的高低直接能够反映企业的估值水平,是投资者主要的参照指标。结合同一时期证券市场市盈率对比情况(2010年平均市盈率为44.69,西安饮食、全聚德和湘鄂情分别为68.85、45.8和60.78),我们可以发现,餐饮行业的三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均高于当年的市场平均水平,这也就说明这三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要高于市场同期水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对餐饮行业还是保有一定的认同度。

2.香港上市的餐饮企业。相比内地沪深两市上市的3家餐饮企业,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餐饮企业共有2家,他们分别是:味千中国和小肥羊。下图为在香港上市的两家餐饮企业情况介绍,跟在内地上市的3家企业相比,发行市盈率、发行价格和募集资金均呈现递减的趋势,这直接反映了两地市场的差异性。2008-2009年正值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大陆摆脱金融危机所用的时间最短,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这段时间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小,内地股市一直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经济环境下良性发展。而对于经济发展更为开放的香港来说,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香港股市在这段时间正处在萎靡阶段,所以新股发行受到很大的冲击,发行市盈率、发行价格及募集资金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这是由于市场客观环境造成的。与同期市场平均市盈率相比较,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仍然要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两家上市年度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2.47和7.26),因此可以看出香港投资市场对餐饮行业也有着一定的认同度,并保有一定的投资热情。总体来看,所上市的餐饮企业无论是在沪深两市还是在香港市场,市盈率均要高于同期市场平均市盈率。一方面说明投资者还是比较看好餐饮业,另一方面依据香港市场情况分析可以说明,香港投资者对内地的消费服务行业有信心,对中国大陆企业投资存有偏好。

我国餐饮企业上市难因分析餐饮行业超过2亿的市场规模,上市公司却寥寥无几。继2009年湘鄂情上市后,餐饮界随即迎来了上市“冰冻期”。2011年下半年,证监会提高内地餐饮企业IPO门槛,将平均年利润标准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且对餐饮企业净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等方面的严格控制,导致小南国、俏江南、金钱豹、天津狗不理、广州酒家、顺峰饮食和净雅食品等餐饮企业仍然在上市路上挣扎,其中一些企业对于远赴香港上市蠢蠢欲动。然而即将于港交所挂牌的小南国却果断放弃,也证明了港股并非餐饮企业上市的绝佳之选。餐饮行业上市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具体的问题。首先,企业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餐饮业企业上市困难,是阻挡其成功上市的拦路虎之一。纵览我国沪深两市所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或是有国有企业参股的公司,纯粹意义上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占比较小,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监管部门对企业上市要求所决定的,国有企业制度更规范化、财务更透明化,更容易满足上市条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活,发展难免不够规范,底蕴不够夯实,因此他们会因为企业内部管理、财务披露等问题在上市的道路上重重受阻。恰恰餐饮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比照小南国、俏江南等我国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上市之路的艰辛,充分说明补强内功应当是餐饮业加快上市步伐的必要条件。

其次,餐饮企业资产难以沉淀、科技含量低等情况也是困扰其上市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餐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收入少、利润少、净资产少”等问题。虽然餐饮业拥有大量的现金流,但大量现金流并不代表高利润,更不能直接体现在有效资产上,难以沉淀形成优质资产,因此多数的餐饮企业财务指标无法达到A股融资水平。此外,过去几年的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集中在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对于像餐饮行业这种门槛低、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的产业关注度不高。同时大多餐饮企业经营理念都存有一定的问题,他们主要依仗“滚雪球”式的经营发展模式,自身创新能力有限,资源掌握较少,这些条件也是制约餐饮业上市的因素。再有,大多数餐饮企业资本市场意识还有待提高,资本运作能力还有待加强。我国餐饮业基本上全部都是民营企业,很多餐饮业主对资本市场认知还不够深刻,缺乏对资本市场的学习和了解,上市动机亦不够强烈。另外,因餐饮业市场门槛低,成长性相比目前资本市场推崇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差,劳动力比较密集,加之餐饮行业竞争极为惨烈,短期淘汰率高,这对于资本投资来说具有较大的风险,很难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因为餐饮行业的上市融资成本较高,资本运作能力较差,再加上监管市场要求诸多等因素,造成了很多有心上市的餐饮企业也很难跨过资本市场的门槛。最后,还有一些因素阻挡餐饮行业上市的步伐,譬如,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餐饮企业不断曝出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制约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难题,因此证监会对于餐饮业上市公司的严格控制也是情有可原;企业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由于餐饮企业的员工呈现很强的流动性,企业难以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同时影响了餐饮企业的上市路。综上,餐饮行业上市之路充满荆棘,困难重重,潜在的问题还有许多,整个产业处于一个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状态,传统经营模式发展相对落后,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企业的发展与国际领先的成熟餐饮连锁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餐饮企业上市出现新转机2012年5月17日晚,证监会制定并公布了《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至此,我国餐饮企业的IPO之路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份《指引》直接针对餐饮业管理规范化、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等问题,从餐饮行业业务发展状况、经营模式及持续发展能力、食品卫生安全、主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公司治理、商标及商号和员工及其社会保障情况七个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也为餐饮企业在A股上市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下是对《指引》的相应解读。《指引》一是正面证实了餐饮业规范性差的问题,从全方面、多角度对餐饮服务业上市提出了新的标准,为规范餐饮业提供了依据。二是《指引》并没有“一刀切”表明餐饮企业不能上市,而是能够看出上级监管部门对餐饮业上市越发重视,这是首个行业上市的指引,在政策层面上表明监管层鼓励餐饮企业上市的决心,为拟上市的餐饮企业指明了方向。根据证监会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止至6月1日,共有4家餐饮企业位列其中,他们分别是:天津狗不理、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以及顺峰饮食管理。并据了解,还有多家机构对IPO待审批的餐饮公司感兴趣。这表明《指引》的出台为餐饮企业上市带来新的希望,资本市场对餐饮业也在逐步看好,信心渐渐增强。《指引》强调信息披露而轻审核,具有市场化指向。指引并没有对上市门槛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而是主要抓住餐饮企业自身管理规范问题,从管理层角度对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给出了新的要求。可以比照的是,今年1月,港交所《餐饮企业上市指引》面面俱到、极为繁琐,它对开店及门店扩张策略、单店业绩指标、供应商、食材来源及其价格、食品安全及质量监控、信息化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是泛泛而谈,比如单店业绩方面,港交所《指引》要求披露同店销售额及桌/座流转率这两个核心单店业绩指标,还要披露每平方米销售额做辅助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该《指引》的重中之重,信息披露要求极为详尽。

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细则越发完善的情况下,餐饮业上市将越发规范化,审核通过率会更高。这种针对某个具体的行业上市信息披露指引,是信息监管披露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的延续与具体化。《指引》出台给餐饮业上市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企业上市除了提升企业知名度、企业品牌影响力外,更主要是为了融资以及市场的全面扩张。已上市的餐饮企业扩张速度让人瞠目,全聚德于200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后,主要的募集资金都用于大规模的连锁企业扩张,在全国各地均建立品牌店面;2008年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小肥羊扩张之路更为夸张,仅在上市的第一年内就新开设直营餐厅33家,创下了品牌成立以来10年的最高记录;2009年上市的湘鄂情也不甘示弱,融资资金更多的用于提振公司的扩张计划。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上市本身含有失败的风险,但上市之后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往证券市场或许对餐饮企业有所歧视,资本投资对其信心不足,但是指引的出台无疑为餐饮企业上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至少为餐饮企业上市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为餐饮业做大做强和加强管理规范提供了一个契机。餐饮企业的上市准备面对目前的政策变化,餐饮企业又将做何种准备呢?首先,食品安全要保证。食品安全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餐饮企业应该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这是餐饮企业上市准备中的头等大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