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31 15:16:33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1)

Key words: the floating population;employment;income;impact factor

中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是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1]。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现有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比较集中,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3,4],亲友网络等非正式就业渠道仍然是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5];流动人口就业“非农化”倾向明显,但是没有使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得到真正的提升和改善[6];流动劳动力失业率进一步提高[7];虽然流动人口收入有一定提高,权益保护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善[8],但在流动人口内部和城乡户籍间仍存在收入待遇和权益保护的差距[9],流动人口仍受到就业保障歧视[10]。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最大来源地[11],人口流动规模巨大。因此对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特征的研究对于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群统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数据获得的限制,现有研究多数只对小区域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缺乏对河北省就业流动人口的详细研究,且很难对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采用2013年河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对比研究的视角,分别对河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原国家人口计生委2013年组织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采用了包括河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就业相关数据,用于分析河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和收入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流动人口指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15~59周岁人口。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处于就业状态的流动人口,共获得河北省流动人口有效样本14 822个,其中流入人口6 940个,流出人口7 882个。

1.2 方法

基于原调查数据,结合现有流动人口就业职业分类的统计标准和收入等级划分方法,设定适于分析流动人口职业特点的分类标准和收入等级。

职业分类标准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包括经商、商贩、保洁、家政、餐饮、保安、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等;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建筑、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无固定职业和其他人员;公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公务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收入等级为:低收入水平,月收入水平在2 000元及以下;中低收入水平,月收入大于2 000元且小于等于3 000元;中高收入水平,月收入大于3 000元且小于等于4 000元;高收入水平,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

研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项logit回归分析方法和有序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对比分析。

2 就业特征描述

2.1 职业特征描述

从职业的分布来看,河北省流入人口中服务业人员占59.81%,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占32.71%,专业技术人员占5.98%,公务人员占1.50%。河北省流入人口在第一产业中的就业比例极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均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就业,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比例最高。流出人口中,除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比例较低以外,其他三类职业流出人口的分布比例均高于流入人口。整体来看,河北省流动人口就业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非农化”趋向继续强化,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进城后绝大多数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受中国二元劳动力市场和较低的流动人口职业技能水平影响,大多数就业人口集中分布于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农业、生产制造类行业等次级劳动力市场,无法向主要劳动力市场转移。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除了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外,也与市场中存在的户籍方面的歧视有关[12]。

2.2 收入特征描述

河北省流入人口的月均收入为3 019.38元,比流出人口平均水平低239.24元;对于流入和流出人口来说,月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均是专业技术人员,最低的均是服务业人员;除了农业及生产制造类人员月均收入略高于流出人口外,流入人口其他三类职业的月均收入水平均低于流出人口。就工作强度来看,河北省流动人口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 h,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月均收入最低的服务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最长;除公务人员外,流入人口各类职业的工作强度也均超过流出人口。这表明流动人口在各地区就业时待遇方面受到一定的歧视。流动人口被分割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除了损害流动人口的就业权益,影响流动人口收入和公平享受其他基本资源外,也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市场的紊乱。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改善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关键。

3 就业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 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3.1.1 变量选取与测度 本研究将职业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作为控制变量,流入时间、本次流动范围作为协变量,分别建立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职业影响因素模型(表3)。

3.1.2 职业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职业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整体回归的效果良好,模型在统计上具有意义(流入人口模型最终卡方值为1 259.23,P值为0.000;流出人口模型最终卡方值为1 328.63,P值为0.000)。流动人口的职业因变量为四分类变量,因此产生了以“公务人员”分类为参照的三个最终模型。

1)人口学特征。表4和表5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户口性质和受教育程度对河北省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对其职业选择没有影响。受专业技术工作性质的影响,年龄对其影响不显著,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中专的男性流动人口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可能性最大;初中及以下的21-40岁的流动人口成为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更高;初中及以下的青壮年男性在农业及生产制造类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2)流动特点。将流动范围和流入时间用作反应河北省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的控制变量。从表4和表5来看,流动范围对河北省流入人口的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对流出人口的职业选择影响不显著,流入时间对河北省流动人口职业选择影响不显著。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服务业工作和农业及生产制造类工作的河北省流入人口来说,流动范围每缩小一个等级,发生比将分别降低到原来的54.4%、66.9%、63.3%。研究认为跨省流动的人口在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方面比只具备省内迁移能力的流动人口更有优势,并且当流动范围拉大时,迫于生计等原因流动人口更易接受工作,因此其职业选择范畴远大于流动范围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找到正式工作之前,多在流入地已滞留一段时间,因此流入时间并不等于就业时间,不能将其和工作经验挂钩,进而使得流入时间对河北省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3.2 收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变量选取与测度 本研究将收入等级的因变量在模型中的编码设为“0、1、2、3”,并建立影响河北省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将人口学特征、流动特点作为控制变量全部引入模型,变量的编码类型和度量标准同上。

3.2.2 收入水平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河北省流动人口收入模型整体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以及流动特点对收入水平提高具有显著影响,其收入模型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流入人口模型卡方统计量为868.572,P=0.000;流出人口模型卡方统计量为489.743,P值为0.000)。

1)人口学特征。相对女性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收入等级提高的可能性分别为3.290、2.280,因此男性收入等级不断提高的概率更大。由于人力资源禀赋方面差异、社会观念的偏见和性别歧视等多方面原因,女性劳动者月均收入普遍低于男性,因此作为双重弱势群体的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所面临的收入性别差异更为严重。

31-40岁的流动人口获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最大,发生比分别为1.192、1.221。这是由于该类人群在体力和外出工作经验、人力资本方面都更有优势,能够凭借自身优势提高收入;20岁及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收入等级的发生比仅为0.496,这主要是由于青年劳动力缺乏工作经验,难以获得更高收入;21-30岁和41-50岁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则和50岁及以上相差不大,这基本反映出典型的就业年龄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个人收入先升后降,在个人就业能力最强的阶段达到峰值[13]。

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最大。表明受教育程度对于流动人口收入有着较高的正向回报率。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的年限越高,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越强,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可能性越大,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更易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提高收入的概率不断增大。

和非农业户口相比,农业户口的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降低,发生比分别为0.976、0.681。这和中国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关系密切,农业户口流动人口一般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流动,很难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这也表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仅造成城乡之间普遍存在收入差距,即使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内部也仍存在显著影响,在流动人口内部也深深打上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

回归模型显示出婚姻状况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5%的水平上显著。婚姻状况回归系数为负,表明相对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来说,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人口。已婚流动人口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促使其不断争取更高的收入以维持家庭稳定与发展;未婚人口缺乏工作经验和家庭的刚性约束,流动性更强,从而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流动特点。流动范围变量对收入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统计意义。和市内跨县相比,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的流动范围在统计上更加显著,流入人口的发生比分别为1.675、1.262,而流出人口收入影响因素模型中跨省流动依旧是影响河北省流出人口收入等级的主要因子,发生比为2.502,明显高于其市内跨县的参照标准,甚至高出了流入人口收入模型中其跨省流动发生比。这表明流动范围越远,流入人口收入等级提高的可能性越大。跨省就业的流动人口往往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和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以便获取更高的收入来弥补跨省流动所带来的迁徙成本。如果跨省流动不能实现流动人口在成本―收益比较下获得更大收益的初衷,那么跨省流动的优势也就随之丧失[14]。

流入时间变量对流入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影响不显著,对流出人口影响显著。这表明河北省用工单位更加看重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外出经验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而流入时间长短不等同于就业时间长短,因此流入时间长短并没有成为影响河北省流入人口收入水平的因素。出乎意料的是,不同于罗俊峰等[15]发现的流入时间和收入等级呈“U”型关系的结论,本研究中发现随着流出时间的延长,河北省流出人口月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呈降低趋势。由于流动人口集中于相对低端的行业,随着流出时间的延长,可利用的资源具有有限性,边际收益率呈现递减趋势,因此月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能性降低。

从流入和流出人口职业选择模型和收入模型对比来看,变量之间发生比在同一模型内部和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各自贡献程度的大小,也体现了不同省份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用工要求,河北省流出人口更易受到流入地用工单位工作经验和学历歧视。

4 结论与讨论

1)河北省流动人口集中分布于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的服务业和农业及生产制造类行业等次级劳动力市场,无法向主要劳动力市场转移,社会阶层无法得到提升。

2)和男性相比,女性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选择的多样性受限,提高收入的可能性降低。年龄与职业选择多样性、月收入提高基本呈倒U形关系。受教育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回报率。农业户口流动人口提高就业层次和获取高收入的可能性低于非农业户口。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和已婚人口。流动范围越远,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范畴和提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流入时间越长,河北省流出人口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反呈降低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胜今,许世存.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3):5-15,175.

[2] 段成荣,杨 舸,张 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32(6):30-43.

[3] 林 耿,王炼军.阶层化背景下的就业空间――以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6):1069-1082.

[4] 尹德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7(4):92-97.

[5]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31(2):30-40.

[6] 宋 健.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10,34(6):32-42.

[7]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37(2):17-24.

[8] 杜 鹏,丁志宏,李 兵,等.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4):53-61.

[9] 杨菊华.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J].人口学刊,2011(5):3-15.

[10] 张体魄.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J].农村经济,2010(9):67-70.

[11] 张武保,孙桂平.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发展报告[R].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

[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

[13] 宋月萍,徐 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条件行业差距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12,27(3):57-64.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2)

关键词:流量识别;深度数据包检测;特征匹配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023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吴军(1964-),男,硕士,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及SOPC技术研究及应用;杜泽华(1989-),男,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量识别。

0 引言

伴随着大量新型网络应用的研发,很多应用和冗余信息充斥着网络,导致带宽滥用,多种网络攻击横行,对网络互连的企业或个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流量进行识别并分类处理。流量识别作为基础,是分类处理的先决条件。本文综合了多种识别技术,能有效地识别现网流量。

对网络监控的迫切需求和反监控技术的不断演变是流量识别技术持续更新的动力。Salman A. Baset和Henning G. Schulzrinne[1]采用了早期的端口识别,利用端口80和443对Skype部分场景进行识别阻断。这种传统的端口识别对端口固定的应用有很好的识别效果,但是由于动态端口、规避端口和非常规端口的采用使纯粹的端口识别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深度包检测识别方法,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的李鸿斌[2]设计了DPI系统对流量进行有效识别;Anat BremlerBarr等[3]通过DPI识别算法的改进,使特征匹配速度上升了60%。DPI识别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度高、原理简单的优点,但是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对加密协议的识别,二是无法自动识别新推出应用,需重新分析并提取特征。针对DPI识别的第一点缺陷,统计识别应运而生,统计识别提取业务流的发包间隔、包长、包数和连接等特性作为特征信息,巧妙地突破了加密协议无法识别的困境。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ivos Constantinou[4]统计了P2P协议的基本特性,进而识别P2P流量;李兵等[5]提出了一种将统计识别与主机行为相结合的VOIP识别方法;随后,北京邮电大学的米淑云[6]提到了一种DPI与深度流检测(Deep Flow Inspection,DFI)相结合的识别方法,解决DPI和DFI单独识别时存在的局限性。

端口识别速度快但通用性不高;DPI识别准确度高、速度较快,然而无法识别加密流量;统计识别能识别加密协议,但易误报;DPI和DFI结合的方式对设备性能要求较高,以上各种识别方法优缺点都相当明显。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机结合各种识别技术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对现网流量达到很高的识别效果,并以谷歌公司的即时聊天软件—Google Talk为例进行了分析。

1 流量识别网络拓扑与识别方案设计

流量识别中,流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实现原IP到目的IP之间的通信,每条流都包含了唯一的五元组信息,即[原IP,原端口(Port),目的IP,目的端口(Port),传输协议(TCP/UDP)],凭借这个特性,流能够被唯一标识出来,在此基础上对其包头和负载进行检测,提取有效特征。本章介绍流量识别的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接着,详细地讲解各种流量识别技术的原理,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1.1 流量识别网络拓扑

防火墙是一种高级访问控制设备,是流量识别的硬件载体,如图1所示,通过直连接入网络,设置在网络不同安全区域之间。它既是内网流量的入口,也是通向外网的必经之路。通过企业下发的安全策略,防火墙实现控制出入的网络流量。

1.2 识别技术分析和识别方案

流量识别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演变,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流量识别方法。

端口识别:以流量的五元组中端口号作为识别特征。如表1所示,很多应用层协议都会在IASA上注册端口,从而依靠这些端口对协议进行识别,但是由于应用层协议常使用公用端口、动态分配端口、非常用端口[7]等,使得纯粹的端口识别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包识别:单个包征足以标识出所在流的情况下,特征都是从此单个包中提取。凡属命中此数据包的规则,必定会命中包含此数据包的流。每条流有多个数据包,而特征一般出现在前几个包中,运用此识别方式,必须设定扫描的数据包个数,以降低系统消耗。

多包识别:当特征存在于一条流的多个包中时,每个包都对应提取出单包特征,且标出各包之间是否存在先后顺序、是否同方向、是否需要依次识别的关系,当这些关系和多个单包特征同时满足时,这条流才能被识别。多包识别方式较单包识别、端口识别对系统性能要求更高,所以只有在特征分散在多个包中的情况下,才采用多包识别。

应用层网关识别:当业务中信令流和数据流分离时,如SIP、H323协议,数据流没有指纹特征,然而它占有此条流大部分的数据量,是数据传输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先识别出信令流,然后在信令流中,解析出针对数据传输所商议的IP和端口号,将此对IP、端口号和传输层协议加入关联表,关联出数据流[8]。

统计识别:以流内的包长、包数、发包间隔、流间的发流间隔、连接次数等作为统计对象[9]。统计识别可以识别加密和其它无明显特征的流量。

关联识别:包括关联条件和关联项,有满足关联条件的流量流经系统时,系统就此流的三元组信息作为关联项,加入关联表中,在此后指定的一段时间内,但凡有满足此三元组信息的流都被识别为特定协议[10];关联条件可以是端口、负载信息,甚至是已经识别出来的协议。如表2所示,三元组信息可以分为4类。

如表3所示,通过对各种识别方法的综合分析,得出流量识别方案如图2,报文经过分片重组后,产生有序、完整的流量,这些流量先解析出包头信息,如果能和存在的端口特征或关联表项匹配成功,就直接输出匹配结果;如果失败,则需解析出负载信息,进行DPI匹配,值得注意的是端口也可以作为DPI识别的一个流量特征,根据识别的准确度和对系统性能开销的要求,依次使用单包识别、多包识别、应用层网关识别对负载进行匹配,之前的识别方法匹配成功,直接报结果,失败则运用下一种识别方法;在此过程后,凡属有指纹特征的流量都已经正确识别,余下的流量只有是加密后流量,此部分流量由于没有指纹特征,所以送入统计识别模块,将其与统计特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报结果;失败,就输出“无法匹配(Unknow)”。

3 Google Talk实例分析

Google Talk(Gtalk)是Google的即时通信软件,包括4个场景:登陆、文字聊天、语音、文件传输,为控制此软件,分别将此软件细分成3个应用:BaseGtalk、Voip Gtalk、Transferfile Gtalk,其中,Base Gtalk提取了登陆、文字聊天两个场景的流量特征,Voip Gtalk提取了语音场景特征,TransferfileGtalk提取文件传输场景特征。

登陆、文字聊天:首先,Google talk客户端通过访问DNS服务器,解析出Google Talk的IP地址,然后通过HTTPS协议访问到Google Talk服务器,Google Talk遵从Jabber通信协议;Jabber可以实现和多种即时通讯对接,是明文传输。

图2 识别流程

基于Jabber协议的一条流是这两个场景的关键流,只要识别此条流,就能进而控制这两个场景。要从Jabber中,细分出BaseGtalk应用,所以提取的特征既要有Google talk特征,也要有Jabber特征,此条流采用TCP传输,无固定端口,不能使用端口识别。采用单包识别,样本如图3所示,提取包的前8个字节“

图3 文字聊天流的信息

文件传输:登陆Google Talk服务器后,采用HTTPS协议传输文件。

HTTPS是经SSL协议加密后的HTTP协议,目的端口是443,常用于保密信息的传输。经过长期对HTTPS协议大量样本的分析,发现上行包中开头3个字节是“x16x03x01”或“x17x03x01”,这个特征和端口443可以确定流量是基于HTTPS的协议,然后从流量中提取包含Google Talk的特征“”,细分出TransferfileGtalk。

语音:语音场景分两类流。先与Google Talk服务器建立信令流,协商节点服务器的IP和端口,然后与节点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流,进行数据传输。其信令流是基于HTTP协议,采用单包识别;数据传输流全是乱码,无法提取端口、单包、多包特征,可以采用应用层网关识别和统计识别。

基于这种传输机制,VoipGtalk采用应用层网关识别,先将信令流识别出来,然后关联出数据流。信令流提取前3个字节“GET”,确定是HTTP协议细分的,然后提取任意偏移位置的“/session/phone”,确定是 Google Talk的语音信令流。在此流下行包中,解析出数据流协商的IP、Port、传输协议,并加入关联,识别出数据流。假若要采用统计识别,则统计数据流包长。数据流中,单数包的包长为56,双数包的包长为68;在采用统计识别时,应统计一些独有特征,以防误报。

图4 部分协商数据流

4 性能测试

识别方案的设计意图是为了高精准度地识别流量。本文从识别率和误报率两个方面考虑,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应用属于P2P、Voip、流媒体、C/S四类流量,测试类型有P2P下载、视频共享、即时通讯、游戏等用途。如表4所示,识别结果准确率高,不存在误报的情况,而且采用的方法是提取关键流,保证了对场景的控制。

5 结语

为了解决现网中新型应用带来的网络问题,本文通过对各种流量识别技术的深入分析,设计出了一种流量识别方案,此方案是以深度包检测为主,结合端口、统计等识别技术。以Google Talk的特征提取为例,并经过识别率和误报率测试,识别精度高,识别范围广,已经达到了现网流量分类的需求,为下一步流控打下了基础。随着加密协议的演变,加密流量的识别对本套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和特征提取的自动化一样将会成为笔者继本文后的两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SALMAN A, BASET, HENNING G,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skype peertopeer internet telephony protocol[J].Proceedings of 2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6.

[2] 李鸿斌.P2P网络深度包业务识别_DPI_方法的改进[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 2011.

[3] ANAT BREMLERBARR,YOTAM HARCHOLY,DAVID HAYY.Spacetime trade offs in softwarebased deep packet inspection[J].High Performance Switching and Routing (HPSR),2012.

[4] FIVOS CONSTANTINOU,PANAYIOTIS MAVROMMANTIS.Identifying known and unknown peertopeer traffic[J].IEEE NCA 06 conference,2006.

[5] LI BING, JIN ZHIGANG,MA MAODE.VoIP traffic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ost and flow behavior analysis[C].Proc.of WiCOM’10,2011.

[6] 米淑云.IP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7] 郭磊.面向高速网络管控的多业务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2012.

[8] 刘创,辛阳.DPI流量检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设计[C].北京:2012全国网络与数字内容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3)

摘要:区域地理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笔者认为学习区域地理只要能抓住位置特点、掌握区域特征、分析区域特点的成因、对比区域差异这几个节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能力将大大提高。

关键词:位置特点;区域特征;成因;差异

区域地理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又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出现定不了位或定位不准确的情况,造成对区域图文材料信息不能综合利用分析,答题无从下手胡编乱造。在教学中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能力呢?笔者认为学习区域地理只要能抓住位置特点、掌握区域特征、分析区域特点的成因、对比区域差异这几个节点,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抓住位置特点

区域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掌握其特点是关键。因为纬度位置决定了它的热量带,根据海陆位置可推断其降水量的多与少、海运是否方便等。

例如:日本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中纬度位置,属北温带,因此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从海陆位置看,隔日本海,中国黄海、东海与亚洲大陆相望,距海近因而降水丰富,从相对位置看,位于太平洋西北部,因此海洋性特征明显,与同纬度亚洲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由于海岸线曲折,因此多优良港口,海运发达且便宜。

二、掌握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其中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方面去了解;人文地理特征则从工业、农业、交通、旅游、人口……等方面去分析。要善于总结和提炼每个区域典型的区域特征和区域问题,并注意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根据区域图文材料信息,重点了解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程度,以此判断地形类型,如下图:

基本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大于500 大于500 小于500 小于200

地面起伏 地面起伏不大,边缘较陡 大 小 平坦或者起伏很小 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推断温度、降水。

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度定带、以降水定性,最低月均温在15℃以上的,则为热带,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的,为亚热带,最低月均温低于0℃的,则为温带或寒带,全年降水较均匀的为热带雨林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为热带草原、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的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年降水较少的为热带沙漠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特征:掌握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含沙量、冰期等;水系特征包括河流流程、河床深浅、河道宽、河流落差等;结合土壤、光热条件推断具备什么样的农业区域条件、电力是否充足、交通是否便宜等。

例如:日本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2.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3.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4.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5.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6.森林地热资源丰富;7.矿产资源贫乏。

日本人文地理特征:1、地狭人稠,劳动力素质高;2、由于市场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强,以加工贸易经济为主;3、工业临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农业单产高渔业发达。

4.土壤、植被。

三、分析特点成因

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是在各种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我们在分析区域特点的成因时,一定要抓住它的位置特点进行推导,并联系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综合分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分析地形、地势特征,主要让学生通过分层色地形图或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地势的高低起伏,地形类型的分布结构总结主要的地形特征。如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丘陵描述为主。利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对板块构造图考察,要让学生掌握板块边界及板块内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及其形成的地貌。

2.分析气候特征及成因,气候特征的分布主要通过各类图形来总结,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其成因,主要让学生分析太阳辐射状况,大体上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大气环流中的气压带和风带中的气压带影响降水,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来自海洋的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温暖湿润,若被抬升会形成降水,来自陆地的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寒冷干燥。

例如:我国西北干旱的原因,由于地处内陆,东西距离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不能到达这里,因此降水少。气候干旱使地表景观表现为:1、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沙滩广大;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我国西北干旱的区域特征。

3.根据自然条件特征分析人口、城市等分布状况。在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的地区,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区,若该区域在中纬度大陆的西岸,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场所,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4.分析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有区域性。主要是在不同的区域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地形条件、光热条件、水源土壤条件、社会需求、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条件的不同。位于美国中部的大平原上谷物农业具有优越的区域条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等。

5.分析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要根据区域中的资源、人口、交通、科技、市场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发挥优势,协调解决其不良的条件,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6.分析交通运输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交通运输的建设又要受到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为此,在交通运输的建设中要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的需要,技术条件的支撑,自然条件的限制。

四、对比区域差异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4)

【关键词】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以学龄前儿童多发, 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1]。为了解栾川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2009~2013年栾川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栾川县统计年鉴。

1.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疫情概况 栾川县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285例, 重症73例, 无死亡病例, 年平均发病率76.55/10万(1285/1678704)。各年发病率依次为71.91/10万、27.27/10万、158.98/10万、70.90/10万、50.80/10万, 各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1, P

2. 2 流行特征

2. 2. 1 地区分布 全县1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 报告发病率为前三位的分别是城关镇、赤土店镇、栾川乡, 不同乡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5, P

2. 2. 2 时间分布 2009~2013年栾川县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集中在4~7月, 占总发病数的68.02%, 见图1。

图1 2009~2013年栾川县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

2. 2. 3 人群分布 ①性别分布:男性806例, 女性479例, 男女性别比为1.68:1, 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30/10万, 女性年均发病率为60.19/10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 P

2. 2. 4 病例类型 临床诊断病例占86.30%, 实验室诊断病例占13.70%。17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 肠道病毒71型(EV71)75例, 占42.6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35例, 占19.89%;其他肠道病毒66例, 占37.50%。2009~2013年共报告重症病例73例,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68%。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栾川县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 具有明显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差异。①5年来手足口病例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 以城关镇发病最为集中, 主要原因为该辖区人群密集, 人口流动性大, 增加了接触感染的机会。②发病季节性明显, 集中在4~7月[2]。③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 尤以1岁组发病最多, 原因可能是散居儿童基本处于居家状态, 日常接触人群广泛, 而监管人尤其是农村的监管人缺乏防病知识以及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3], 应成为防控重点人群。④手足口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与男孩活泼好动、相对女孩卫生习惯差, 感染手足口病机会较多有关[4]。⑤2009~2013年栾川县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要优势毒株[5], 同时存在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已成为儿童常见病, 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方法, 且存在着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多数病例病情轻等临床特点容易被老师、家长所忽视[6], 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全民参与, 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 以托幼机构为重点场所, 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的配合,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6];做好临床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识别和救治重症病例的能力, 降低病死率;对普通轻型病例给予居家隔离治疗, 做好患者的随访管理;加强对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及托幼机构教职员工的健康教育工作, 普及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 掌握流行趋势和毒株变化, 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臧得强, 邵毅, 刘作松. 2008-2011普兰店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12):封二, 899.

[2] 姜宪尘, 赵瑞芳, 曹国平. 2008-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疾病监测, 2011, 26(7):528-530.

[3] 李静, 马有祥. 2008-2010年山东省东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疾病监测, 2011, 26(12):955-957.

[4] 孙军玲, 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9):973-976.

[5] 田鹏, 李克伟. 2008-2011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7):108-109.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5)

关键词: 甲乙类传染病; 流行特征;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51 文献标志码: B

义乌是全球闻名的商贸城市,是中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近年来,随着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慕名而来的中外客商日益增多,到义乌经商务工的流动人口更是逐年增多。为了解义乌市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掌握传染病变化规律,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现将2006—2010年义乌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发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义乌市统计局。

1.2 报告病种及分类

本次统计分析的病种范围为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及200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的甲型H1N1流感(甲流)(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8号)。各种传染病按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分析”模块下的“疾病分类构成”中的分类方法,分成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等5类。

1.3 方法

用Excel和SPSS 18.0软件对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总体趋势

2006—2010年,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白喉、钩端螺旋体病等8个病种无病例报告外,其他20种传染病均有病例报告。共报告发病24 575例(包括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年平均发病率为263.00/10万,各年发病率总体表现较为平稳

3 讨论

2006—2010年,义乌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表现较为平稳,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赵桂金等\[1\]的报告基本一致。尤其是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始终被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随着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监测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义乌市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日趋规范。通过对2006—2010年义乌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义乌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逐步调整防控的重点和方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城市外向度极高,外来人口数量庞大,不仅有大量国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也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商。2009年义乌市发生的登革热爆发疫情\[2\],提示巨大的人流和物流,给义乌市增加了输入新的传染病病种的机会,使得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压力加大。因此,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医务人员传染病鉴别诊断知识的培训,提高对输入性传染病的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3.2 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干预

乙肝、梅毒和淋病的报告发病数5年来一直位居义乌市甲乙类传染病前五位,提示需重视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在当前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日益显现,经性传播途径使疫情扩散的威胁日趋严重\[3\]的防控形势下,应加大对性传播疾病的干预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对乙肝、梅毒以及淋病等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调查显示,浙江省的乙肝诊断符合率为77%\[4\],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乙肝等传染病的诊断报告标准,使报告的病例更能代表当前的流行趋势,为合理地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3.3 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规范治疗

义乌市近5年来肺结核的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是义乌市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报告发病数一直位居前三位。要进一步做好对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特别是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保证高的规范治疗率是阻止传播的关键。此外,由于外来流动人员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及环境较差等客观因素,结核病易感者、传播途径、传播条件及诱发因素相应增加\[5\],在今后工作中应继续重视外来流动人口的肺结核防控问题。

4 参考文献

[1]赵桂金,关彩萍,郝福华,等.2004—2007年太原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1):34-36.

[2]凌峰,范伟忠,林君芬,等.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0,25(9): 757-759.

[3]陆向东.江阴市2003—2007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9,25(1):5-8.

[4]李欢龙,葛君华,何凡,等.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42-44.

[5]乔炳海,黄巧云,朱鑫明,等.义乌市流动人口传染性肺结核治疗管理干预措施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6):625-626.

(收稿日期:2012-04-09)

了解预防医学领域最新动态 交流疾病防治工作成绩经验

欢迎订阅2013年《上海预防医学》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本刊每册定价10.00元,全年120元。热诚欢迎广大新老读者、作者向本刊编辑部订阅。本刊编辑部同时接受破月订阅和补缺。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6)

关键词:人口特征;人口基数;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2

一、引言

基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普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人口特征,而人口特征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均存在着联系,尤其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基数、综合素质、年龄结构、人口的流动性、人口性别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因素,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

二、人口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基数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模式、规模以及速度。就我国来说,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一方面对资源消耗的需求旺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供应,这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成本具有较大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庞大的人口基数,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一般而言,对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尤其是较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外向型经济而言,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起,巨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分享了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而劳动力的价格非常低廉,生产制造的人力成本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样的人口红利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显现出它的优势,在外向性的加工制造型经济模式中,这种人口红利就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创新型的高科技或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那么,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创造人口红利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如:美国有3亿多人口,经济以高科技,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导,其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的2倍;而中国人口基数13亿,比美国多出10亿,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产业,且经济规模虽然快速提升,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4(是指提升速度还是其它?),所以,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红利因素也仅限于特定的经济模式。抛开经济发展模式,单纯谈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无从谈起。

三、人口年龄化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年龄化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人口基数庞大可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如果人口基数中人口的年龄化结构不合理,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本质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统筹问题。[6]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之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说明劳动力人口在相应减少。虽然从绝对数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仍将在一定期限内,具备人口红利的巨大价值。但是,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化社会,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社会保障、社会负担增加,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老龄化人口比重过大,将直接造成劳动力人口不足,社会成本支出过大,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类似的,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口特征,还有人口的性别比。就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来说,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性别比的失衡,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容易造成后续新生劳动力的不足或延缓新生劳动力的供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持续而长远的影响。

四、人口的综合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或人均素质不高。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那对于宏观的经济发展而言[1],只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才需要大量的低端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对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而言,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这些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正是基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创造了快速发展的规模庞大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而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主导产业。虽然我国的人口素质近几十年来一直呈现快速提升之中,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基数而言,总体的素质提升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如上所述,人口的综合素质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直观的结果就是,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劳动力相对更为充足,反之则劳动力缺少。但这一结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只能建立在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之下进行分析[2]。如果对应的产业资源不足,过多的劳动力人口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在我国的四川、河南等人口过多的省份,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充足,但可供分配生产资源不足,就造成了劳动力过剩,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如将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到沿海生产制造产业相对集中、发达的地区,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就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对经济发展形成正面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同时,如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的平衡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口流动是主观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3],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可分配生产资源的再次分配,通过人口流动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是“势利经济”(人的趋势性和趋利性导致的人员向易于产生财富的时间,地点集中的经济行为)造成的一种合理的人口分布策略。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通常经济活力强,经济发展快;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均衡的状态,则说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六、人口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化进程也基本上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一条发展脉络,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越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同样也会加快,反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加快人口的城镇化进程[4]。人口城镇化的比重加大,对经济发展很显著的一个促进作用就是城市人口越多,商品的消费量也就越大,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大,消费增加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就很容易表现出来。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三驾马车以出口和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最弱的一匹,之所以最弱,是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低的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比例较小,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农村人口总体来说收入低,消费能力差,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消费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我国来说,推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已从卖方市场时期进入了买方市场时期,卖方市场时期是生产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要发展经济,主要是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一个国家进入买方时期后,要想达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社会就业量的最大化,就必须寻求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仍有6亿7千多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消费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商品消费量向最大化发展。同时,在农民身上存在着自产自消的行为,而这些自产自消的物品,因为不是通过货币购买消费的,因而不是商品消费,产生不了商品消费的作用,从商品经济的角度上,称农民自产自消的物品为“无效消费品”。

七、总结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与经济发展的结果存在着密切的必然关系,结合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特征分析,以上所述的结论同样存在,这是宏观经济学中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从微观层面而言[5],基于客观条件不同,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上述人口特征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存在着略微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影响宏观研究的结论,但却可以从细节处加强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性研究和导向性研究。本文就微观层面和特定层面的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不多作分析,上述仅从宏观角度对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粗浅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征对城镇居收入及收入差别的影响――三论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1(04):38-42.

[2]朱传耿.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流动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3]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学研究,1998(03):83-91.

[4]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距的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90-93.

[5]孙耀华,李忠民.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5):87-92.

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篇(7)

Abstract: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study focused on the scale of migration, the direction of the impact of factors such as trends in four areas.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st century since the 90's, these four areas of research related Commentary. The study found: on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movements,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 has been more matur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hot-spot issue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to forecast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Study less, limited research methods.

关键词:省际人口迁移 研究方法 综述

Key words: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research methods; Summary

作者简介:张冬敏,(1981.10―)女,辽宁,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精算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19-02

一、人口迁移规模测定方法

人统计调查是测定人口迁移规模时最基础的,也是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由于我国长期缺乏人口迁移的统计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口迁移研究。1990年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将省际人口迁移列为正式统计项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将人口迁移统计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添加了对省、市、县内部的迁移流量和流向情况的统计。除全国普查外,1986年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进行的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 [2];1987年和1995年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3];1988年[4]和1992年[5]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的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中,内容也涉及了人口迁移的相关项目。

通过以上多次统计调查,已可以构建起过去二十年间我国的人口迁移数据库,进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推进对人口迁移的定量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统计数据进行人口分析时,必须认识到各次统计数据间,在对迁移者的定义、迁移者年龄范围、抽样标准等统计口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由于对迁移人口的统计间隔较大,无统计数据年份的人口迁移规模需要通过构建人口迁移模型,测算得出。特定年份的区域总人口规模等于区域内原住人口规模与此时期内的净迁移人口规模之和。因此,在总人口规模已知时,只要测定出原住人口规模,即可计算出此时期内的净迁移人口规模。据此思路,徐国祥[7]提出了利用生命表对净迁移人口数进行估计的方法。

二、人口迁移方向判定方法

为准确描述人口迁移现状,除测定人口迁移规模外,还需判断人口迁移方向,对人口迁移进行动态描述。人口迁移方向判定可根据其研究范围的不同,分为宏观、微观两种判定方法。

人口迁移方向的宏观判定是以全国为研究范围,研究全国范围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即判断出全国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及其主要吸引区域。其研究方法是通过统计各省份(或地区)的人口迁入/迁出规模,并比较各省份人口迁入/迁出规模占总人口迁移规模的比重,测定全国范围内的人口空间流向。丁金宏[8]总结了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三类典型流场形态:以四川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以广东省为引力中心的辐合流场;山东与广东的对流流场。于弘文[9]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指出近20年来,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没有改变,但人口分布进一步向东部聚集。王桂新[10]测定出我国形成的7个主要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包括北京、广东、上海3个强吸引中心;新疆、浙江、天津、福建4个次级吸引中心。

人口迁移方向的微观判定是以某一省份(或地区)为研究范围,研究此省份人口迁出的主要目的地,或人口迁入的主要来源,即判断出针对某一省份的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其吸引的迁入人口区域。屈琼斐[11]、章定福[12]、周一星[13]、伍理[14]等分别对广东省、广西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迁移流向进行了判定。

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在判定人口迁移方向时,仅通过比较各个地区的迁移人口规模,判定人口迁移的吸引中心,而忽略了迁移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经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迁移人口更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的目的地。因此,周皓[15]提出在判定人口迁移吸引中心时,应考虑到距离因素,将人口迁移规模与迁移距离结合成一个数量指标。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长期以来,影响因素分析是人口迁移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其通过分析迁移现象中的各种基本因素特征,判断哪些因素将会对人口迁移决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及其影响力大小。

频数统计法是统计学中用以描述定类数据的频数分布的方法。魏星[16]利用频数统计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人口迁移的个体基本属性特征的分析得出:2000年前迁移人口中男性居多,绝大多数长途迁移者为男性。但2000年后,迁移人口的性别差异逐步减少,截至2004年迁移人口的性别构成已较为均等。

回归模型是用以研究某几个因素间存在的影响关系的重要统计学方法。人口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为了深入、准确地测定各种因素对人口迁移决策造成的影响,logistic回归、多层次logistic回归、嵌套logistic回归等模型被引入人口迁移研究领域。李树茁[17]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净迁移的关系,提出:导致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动因是经济水平,其次是社会结构,最后是生活质量。段成荣[18]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其中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等特征对人口迁移决策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庞丽华[19]利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村和省级三个层次研究发现我国省际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中家庭类型、家庭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家庭经营主业和家庭在收入分层中的位置等家庭层次变量,经济类型、交通条件和迁移传统等村级层次变量,以及投资强度、经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等省级层次变量对农村家庭的劳动力迁移有显著影响。刘建波[20]采用嵌套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无论是个人因素还是区域经济因素,都对个体迁移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从地理学视角阐明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王桂新[21]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应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定量考察并分析发现我国80年代后,经济规模因素对人口迁移(量)的影响比较大,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出,经济收入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入;经济规模因素对迁出人口的供给及迁移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流向选择及其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导引、定型作用。

众多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都以迁入地为主,或迁出地为主,这些模型常隐含着迁移者对目的地的信息和交通具有同等的使用权的假设,且这些使用权不因来源地不同而有所变化。这样的迁入或迁出模型可能会高估迁移者对目的地因素的响应强度,忽略了不同来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差异性[22]。

四、人口迁移的趋势预测方法

当前我国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多集中于上述三个方向,对人口迁移的预测研究较少。人口迁移的趋势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人口迁移规模、方向等进行的测算。

对人口迁移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某省份(或地区)过去一段时期内的净人口迁移规模为基础,通过预测未来的净迁移率变动趋势,达到预测今后人口迁移规模的目的。另一种是以某省份(或地区)人口迁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基础,通过预测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进而分析人口迁移情况的方法。

五、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学者们已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口迁移新特征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见附录)。学者们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描述了近年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方向等特征,清晰地呈现出人口迁移现状。

目前,我国对省级人口迁移规模、方向的研究方法已较为成熟。漏报率估算模型、迁移规模测算模型、人口迁移力矩等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以往对人口迁移规模、方向研究中存在的遗漏、忽略的问题已被逐渐解决。研究成果已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我国的人口迁移形势。为了进一步完善本领域内的研究,就必须统一人口迁移统计口径,提供准确、规范的统计数据。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向多样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是揭示人口迁移规律的重要步骤,其作为当前人口迁移研究的热点问题,被众多人口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所重视。

人口迁移的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较少。未来人口迁移的发展趋势是制定人口、经济等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对人口迁移的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包括基于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的和基于人口迁移影响环境的两种,研究方法的局限,致使此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 杨杨,关于人口迁移调查设计问题的讨论――对一次人口迁移调查的几点认识[J] 人口研究,1997,(2)

[2] 同[1]

[3] 王谦.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报告集(迁移卷)[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

[4] 周皓.从迁出地、家庭户的角度看迁出人口――对1992年38万人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3)

[5] 徐国祥.法赫德・尤素福.国内净迁移人口数估计方法研究.财经研究[J].1994(4)

[6] 丁金宏.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J].人口研究,1994 (l)

[7] 于弘文.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J].2001(7)

[8] 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0 (3)

[9] 屈琼斐等.广东省人口迁移区域性态势分析[J].人口研究,1997 (11).

[10] 章定富.江西省人口迁移与城市化[J].人口学刊,2000 (l)

[11] 周一星.北京千户新房迁居户问卷调查报告[J].规划师,2000 (3).

[12] ] 伍理,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分布变化―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1 (5).

[13] 周皓.中国省区人口净迁移的两项数量分析[J].杭州大学学报.1997(10)

[14] 魏星,王桂新.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

[15] 李树茁,杨有社.我国的省间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J].人口与经济.1996(5)

[16] 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体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00(4)

[17] 庞丽华.多层次分析方法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应用―――省际劳动力迁移的多层次分析.中国农村观察[J].2001(2)

[18] 刘建波,王桂新,魏星. 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中国省际人口二次迁移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