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3 14:57:07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1)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在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中,总结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不同发展阶段,西方经济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一是逻辑性、系统性强,且理论流派众多。主要包含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模块相辅相成,前者以价格分析为核心,后者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二是在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和实践性并存,理论产生于经济生活,亦可用于指导经济生活。当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已十分完整,可用于研究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但该理论依附于资本主义制度,对该制度更具偏向性。三是西方经济学中,方法体系和现实经济联系紧密,其产生和发展均立足于?F实中的具体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研究之上。四是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包含有抽象理论,而且会灵活应用数学模型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且具有逐渐数学化的趋势。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中缺乏前沿理论的介绍

我国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内容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观点,忽视了对西方经济学最新最前沿理论和非主流理论的收纳和介绍,导致西方经济学教材整体理论体系不完整,影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思维的培养。

(二)缺乏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

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阐释和研究相关理论均会用到相应的数学工具和数学模型,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分析,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更习惯进行定性分析,而少用或不用定量分析,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理论逻辑的推导、数学工具的运用等均需要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才能深入的理解。

(三)理论与实际脱节

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主要针对研究了国外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但是对中国市场经济下存在的问题分析甚少。此外,教材中虽有相关的案例分析讲解,但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学生依旧很难理解。

(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知识面广、知识点多、理解难度大,理解和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在高校课时安排中,西方经济学课时较少。除此之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仍旧停留讲授阶段,教学方法单一,学习被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差。

(五)思维方法和工具应用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并灵活应用这些能力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经济现象核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解相应的逻辑推导过程。同时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借助于数学工具,但多数学生对于各类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形并不了解。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思维;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37-04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一門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研究在约束条件下进行权衡取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西方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为标志,是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主流经济学”,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本科学生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也就是引导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去发现实际生活中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强调“学以致用”的学科,“问题导向”是其固有品质,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是基于不断新涌现的经济问题引导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需要对经济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科学界定,并合理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工具来进行高度抽象与科学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线“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是知识的供给方,学生是知识的需求方。只有教师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供系统、全面的“西方经济学”学科知识,且学生有较高的求知欲望,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理论和现实之间要实现有效衔接往往存在着需要跨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现实的教学条件,无论是在学生的需求层面,还是在教师的供给层面,尚存在一些典型问题需要去有效解决。

(一)学生层面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西方经济学”运用了大量数理工具,利用数学符号描述纷纭复杂的经济问题,在形式表达上更接近自然科学[1]。正是“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形成“有效需求”,直接影响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掌握“西方经济学”工具,需要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西方经济学”研究在约束条件下研究最优化问题,涉及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弹性分析和动态分析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与矩阵、导数、微积分、博弈论等数理知识紧密相关。中高级“西方经济学”甚至运用到了拓扑学、系统工程等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尽管大多数财经管理类专业是文理兼招,但高等数学相对于中学数学更加强调抽象思维。如果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奠定较好的数理基础,那么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就容易对公式推导、数学证明和图表分析等教学内容形成畏难情绪,很难主动去掌握和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虽然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学好“西方经济学”,但一定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前提条件。

2.形成经济学思维,需要具备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经济学始于18世纪70年代,迄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经济学理论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供求分析、消费者分析、生产者分析、要素市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和市场失灵等微观层面的问题,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就业、通货膨胀、开放经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分析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拥有相对专业的术语,庞杂的内容体系,研究的问题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机票打折中涉及的价格歧视问题、“双十一”促销活动中的弹性问题、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面对繁多、晦涩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学生如果不擅长逻辑思维准确把握学科主线,只能直观地理解经济现象,缺乏对内容体系的总体把握,难以在实际运用中“举一反三”,往往只是通过复习所谓重点内容以应付考试,限制了经济学思维的形成。

3.灵活应用经济学理论,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

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从理论性看,经济学模型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是严谨的假设、演绎推理、理论假说、经验验证的过程。而且,“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派等诸多观点相异的流派。从实践性看,经济学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以此来对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解释实际经济的运行和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难以将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机衔接。“西方经济学”通常在大学低年级开设,而低年级的大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或者对社会现象关注不够,很难将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身边的经济现象相结合,更不用说运用经济学理论、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师层面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1.教学过于强化数理推导而导致授课内容相对单

调。由于经济学教学涉及大量数理知识,而且这些数理知识既是报考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考试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中级和高级经济学的基础,同时考虑到大学低年级学生相对薄弱的数理基础,教师会把大量教学时间分配在数理推导和图表分析中,强化通过数学的形式来理解“西方经济学”原理。这样势必在缓解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数理推导在“西方经济学”授课时间中比重太大,“西方经济学”教学就会有逐渐沦为“黑板经济学”的趋势。“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被人为地割裂成若干的独立单元,知识被碎片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经济学思维难以得到系统培养,学生无法通过课程学习准确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脉络。理论讲授和数理推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平衡,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导致授课方式较为

单一。受限于“西方经济学”相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导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授课内容按部就班地完成,扮演着“PPT讲解员”的角色,尽管教学过程中也会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但研讨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普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互动和沟通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生在教学关系中仍然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在授课内容过半的时候就呈现出“放弃”的学习状态,指望着死记硬背授课重点以应付考试,往往达不到课程教学要求,更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形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理解。

3.教学导向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分

析存在较大改进空间。“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其科学性,但是作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属性,需要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比较学习。通常,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而“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设置上基本保证了连贯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及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等经典“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均有本章评析或结束语,引导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式学习,以提升经济学理论素养,而在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授课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存在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述而不评”的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科学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教条主义”地运用,忽视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特殊性。

三、问题导向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运用原则

问题导向教学强调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获得新思想,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运用需要遵循“一个导向和两个结合”的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本的教学导向,将“西方经济学”思维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相结合。

(一)进一步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导向

既要重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运用,更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不断引入我国,并成为大学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和应用,有助于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参与全球化,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学的学术成果和世界学术前沿对接。但从历史和状看我国国情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经济学”时,必须做到鉴别取舍,避免片面理解和盲目照搬[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3]。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一方面要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现实运用中的局限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的“伊丽莎白二世之问”凸显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要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是资本主义阶段意识的反映,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其科学因素,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4]。

(二)将“西方经济学”思维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结合

卓越的教师不只是教学生概念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放的思考方式,从而对其成长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去丰富和提出新的理论,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导论部分,应该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教学态度,给学生介绍基本的逻辑学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是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数学是经济学教学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工具的运用必须是基于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对经济现象解释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不深入探究经济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容易导致数学工具的“滥用”和“乱用”,偏离“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三)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财产私人所有制为前提的,推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为了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经济学”运用大量数理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了高度抽象。因此,要达到“西方经济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我国经济运行实际,即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现实,对经济理论和模型进行科学验证和比较分析,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从而构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现代经济体系,这样才能让经济学的理论之花在中国的實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四、推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设置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教学相长为主要目的,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5]。“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经济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中国实际问题结合,充分利用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拓展发现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师生教学互动不够等问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逐渐从教师向学生为主体转变,推动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在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案例教学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说明,还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特别是安排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发现经济现象反映的经济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将案例教学和和研讨式教学结合,通过自主选题、独立探索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就问题进行任务布置,指导学生进一步到实践中就相关经济问题完成研究报告。比如,让学生讨论雾霾形成的经济学原因,考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让企业收益大于企业成本,进而分析由于外部性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探寻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这样,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进行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深刻的经济问题,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西方经济学”教学不再抽象和枯燥,并因为学生的参与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注重方法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封闭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本着开放的教学态度主导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方向。在信息化时代,多种媒体提供的信息既给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信息垃圾”,甚至是错误导向的经济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慕课等多种媒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和学生交流的途径[6]。遇到有争论的经济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来深入探讨问题,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互相独立、完全穷尽”的MECE方法等逻辑思维工具,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相结合,让学生主动探寻经济现象后面隐含的经济学理论,形成科学的经济学思维,具备在新时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素养。例如,对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的问题,就需要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个人行动的动机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探讨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搭便车”问题,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保护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强调用经济学理论和工具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也应该是从“经济问题”出发,从问题分析开始,向理论学习过渡,进而提升到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不断完善所学经济学理论,灵活地解决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要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改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市场化改革在我国就是渐进式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而不是将所有问题交由市场去解决,因为市场也会有市场失灵。萨缪尔森也认为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将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7]。也就是说,经济学真正教给学生是如何面对经济现实,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特别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进而指导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陈岱孙教授就曾经提出“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弘扬马列,锐意求新,借鉴西学,体察国情”。“问题导向”是推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既要致力于结合实际经济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实际问题,开展“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也要切实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围绕问题的解决,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使得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理论和工具,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实际的、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经济学思维,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蒋中一,[加]凯尔文·温赖特.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M]. 刘学,顾佳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8. 

[2]谭崇台.立足中国实践 一分为二地研究西方经济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1).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4]林岗.摆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5]潘攀.旨在教学相长的问题导向式课堂教学初探[J].当代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 

[6]柒江艺.新媒体环境下西方经济学开放式教学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7,(5).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3)

关键词: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2-0014-04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着产出增长而出现的社会、经济或政治结构的变化。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既来自于人们对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对发展实践具有检验和指导的作用。在经济思想史上,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进行过讨论。因此,对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观进行比较,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都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其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克思经济学看来,人类社会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推进了人类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也是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所在。克思经济学对于发展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概括与界定之上。克思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是在已有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起来的。克思经济学将发展界定为:“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由此可见,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概念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发展以原有生产方式为基础,任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都不是凭空或从人们的主观意志中产生出来的;其二,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优化。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克思指出:促进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改造来实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①克思进一步提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体现了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一个特定阶段都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克思经济学更强调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第一,克思经济学的平衡发展方式。根据克思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平衡,如果第Ⅰ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则会导致生产资料过剩;如果第Ⅱ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则会造成生活资料过剩。所以,两大部类的生产与需要必须保持平衡。由此可见,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方式既要求总产出不断增长,还要求两大部类结构均衡。第二,克思经济学的有效发展方式。②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增长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所带来的粗放型的增长,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集约型的增长。在这两种增长方式中,集约式的增长更加有效。因此,在生产增长上,要实现集约式的增长,就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克思经济学的协调发展方式。克思经济学认为,人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过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⑨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不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掠夺之上的强制统一,而是在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未来社会要更加自觉合理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要将物质变换过程由恶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

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内容是不同的。总体来看,西方经济学发展观的内容主要有: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演进的不同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相对广义的界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斯图亚特•穆勒等人认为,发展应包括政治、伦理、人口、法律、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边际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商品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经济发展问题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发展的问题都需要西方经济学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开始兴起。在发展经济学看来,“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不断增加,它是以固定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的某种度量的变化率。而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将增加人均实际收入作为追求的目标”。①但是正如詹姆森和威尔伯所言,“发展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它也没有普遍采用的模式,每个人必须写它自己的历史。”今天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者们从更宽泛的视

角来理解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质的概念,不仅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和人均占有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整体演进。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演进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目标的认识也不相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与广义发展内涵相对应的发展目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主要目标是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将发展目标转向收入分配、减少绝对贫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增加就业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发展的根本目标。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目标包含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让人感受到自身价值,要把人从异化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种种惯例和教条主义的信仰的社会奴役下解放出来。阿马蒂亚・森也指出,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根据这一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扩展了发展目标的内涵,指出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而且发展还应考虑后代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也包括人的能力的运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应当通过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发展分工来推动经济增长;大卫・李嘉图主张利用国际分工来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斯图亚特・穆勒看来,资本、劳动、技术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应当通过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展经济学繁荣和大发展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主张通过经济结构优化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威廉・阿瑟-刘易斯等人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制定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发展。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20世纪60年代,随着发展目标的变化,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市场调节、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古典主义复兴之后,经济发展理论开始注重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技术及人力资本内生的经济增长去研究发展问题,注重文化、体制、法制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除了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以外,还重视教育、知识、管理、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两种发展观的比较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等都是不同的。

(一)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视角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将发展看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要选择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以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为视角研究发展问题。因此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想。具体地,古典经济学时期西方经济学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认为增加要素投入可以推动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通过引入收入分配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通过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来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由此拓宽了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人为本的发展纳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认为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二)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研究了发展问题,但由于两者研究视角不同,导致两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人手,充分论证了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创造替代性和现实兼容性,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促进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可见,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具有一般性与历史性。而西方经济学家较多地偏重于在一定具体历史阶段下考察发展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国民财富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淡化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强调收入分配、以人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而提出的。西方经济学这种研究视角忽视了生产关系对发展阶段变化的影响,无法说明发展的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制度、思想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变迁,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与马克思经济学发展观比较起来相对狭隘。

(三)两种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式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是以理论范式为视角来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观察,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经济形态进行概括与界定,形成了系统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经济学以理论范式为基础形成的发展观,不仅视野宽广而且内容系统。西方经济学以应用范式为视角研究发展观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发展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国民财富如何才能增长,并通过考察财富的源泉解释经济增长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制在资源配置领域,导致发展问题淡出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而发展经济学则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问题。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直引领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后,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两种经济学各自都存在着不同的聚焦点与不同的研究领域,如果在发展中,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否定了西方经济学,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更加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正确的理论思想,从而影响社会快速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解放,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

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其主要聚焦点的所在,从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属于一种生产力经济学;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解放是其主要的聚焦点,它的本质是指生产关系的存在。由于双方在聚焦点上存在着这样的差异,使得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质。

贯穿西方经济学的轴心与主线是资源配置的稀缺性与最大化问题的研究。尽管在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学派纷纷建立,各大学派中对西方经济学中各自观点与见解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各个学派在西方经济学方面却都存在着相同的观点。曾有英国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将人类行为当做目的和拥有不相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研究科学。”为此,有人将西方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手段配置的一种科学。

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宗旨所在,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拥有一定价值中的特性,在这方面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稀缺手段去实现既定目的的一种行为。为此,对于各种所要实现的目的而言,经济学所处的地位都是中立的;如果要实现某一种目的,那么稀缺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一种重要的现象。要知道,经济学更加注重的稀缺手段的应用,并不考虑目的的本身,但是它的理念也有很多人认可。

将二者比较起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存在着相反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中,研究的重点问题是探索劳动解放的根本途径的研究。实现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中最为根本性目的。为此,在现代社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其社会体系所要围绕的重要的旋转中心。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的存在,劳动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所要重点关注的一种关系。这个问题之所以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资源配置工作仅仅是一种手段,劳动解放即对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发展才是最终所要实现的目的所在;其次,要消灭阶级剥削、更好的去实现劳动解放,才能够将生产力发展中的束缚因素真正的消除,从而真正的实现资源配置。如果生产力中的一些束缚无法被真正的消除,那么必然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既定目标,社会发展必定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事实上,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关注目的的实现情况,还重视手段的应用情况。如果没有手,目的必将不会完美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必将会有重重的困难,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才给予了资本主义所存留的历史作用一定的肯定。如:在谈到只有资本家作为人格化资本的时候,肯定其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

二、从理论上看,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题

伴随冷战的结束以及两大阵营的终结等等,意识形态的交锋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为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要性所在。但是,两者都面临着一定的理论难题。

怎样去更加科学的论证公有制的经济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暂时的抛开传统理论以及一些传统的观念,坚持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经济发展效率,但是依旧无法克服经验事实中存在的矛盾与张力;虽然在价值方面按劳分配原则比较完美,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如:理论原则要怎样转化为客观经验事实等?

怎样克服私有制经济与自由市场竞争的破坏力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题。西方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某些理论并不赞同。但是,对于自身的理论中存在的一些无法与实际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相符合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却无法解释。

三、总结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经济学的存在,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旨在对西方经济学的聚焦点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聚焦点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二者聚焦点的对比,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发展中并没有忽视西方经济学,它不仅重视目的的实现,也关注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从理论上看,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难题,还需要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莹,林金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借鉴――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经验[J].江苏社会科学,2012(6).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作为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专业课学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在学科特点上即具有自然科学逻辑上的严谨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上的开放性,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因此,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三方面提出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在教学目的上,处理好技术与思想的关系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经济学教师必须面对和明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涉及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至少不是一门严密的科学。经济学在其科学性方面至少存在两点不足:首先,由于经济现象特别复杂,经济现象的度量成本很高,或数据质量存在问题,经济过程不具备完全可重复性,难以采用可控实验研究,具有实证检验不确定性;其次,经济学家在面对经济问题的时候,需要大量发表规范性意见,而规范性意见往往涉及价值判断,不具有纯粹科学性。所以经济学从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分析工具,因而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这一点上,凯恩斯说得很明确:“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经济理论,而国内本科的西方经济学课时较少,一般限制在51―102学时范围内,较少的课时限制就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面临一个选择:是注重经济思想的传播和经济思维训练还是注重经济过程的数学分析。现阶段我们大部分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选择了注重技术即数学表达式的教材模式,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遵循教材,没有对经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讲解与挖掘,选择以几何方式为主、高等数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甚至在经济教学中,把经济学课讲成数学课,以致把生动的和现实生活结合很紧密的活生生的经济现象归于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学生们学到的只是几个公式与概念而已,面临经济问题时依然不会思考、不会选择,这是经济学教学的最大失误。因此把技术与思想完美结合应该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即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为目的。国外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本科的初级经济学教材比我们国内教材更重视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因而更具有优越性。

二、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它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因而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上,我们容易走极端,在建国前期我们持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态度,而在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又出现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推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断弱化的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或不明确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进行对比,极易出现理解混乱,从而产生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的怀疑。因而在教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

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而应该摒弃。只有确立了对待西方经济学的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我们才能合理选择与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做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其理论必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发展,没有一种经济理论是常青藤,与此相适应,经济学研究也日趋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其研究成果也日趋多元化。我国现行西方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是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实质是把经济学分为两种不同的部分:当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充分就业时,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发生作用,是为微观经济学,当社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发挥作用,是为宏观经济学。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有关联的理论体系受到了西方各派经济学家一致诟病。近些年来,为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真正融为一体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现代经济学众多流派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现实经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解答的是一些热门、棘手的经济学问题,而这些在我国现有经济学教材中并没有反应出来。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意更新过时的理论体系,参照较能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趋势的西方国家经济学教科书来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坚持从微观分析中导出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说明,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有机地融为一体,积极反映学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介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使西方经济学体现出科学的严谨和真理的生命力。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引进学科,其目的是为我们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指导我国的经济运行服务,是我们学科体系国际化的表现,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经济学学科生命力的源泉不在于形式的完美,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我们带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否能够用来解释、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运行实际为背景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这就意味着西方经济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我国所能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我国的所有问题。因此,传

授西方经济理论要注意与我国的经济实际相结合,即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首先要实现一定程度的案例的本土化,注意从我国的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来获取时效性更强,对学生具有认知亲切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耳闻目睹的中国事例来理解经济学原理,这样比用国外的案例更为具体和易于接受,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对中西经济运行差异,明确哪些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有指导意义,可以借鉴和学习哪些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应辩证地理解和对待,如此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达到西为中用的目的。

三、在教学手段上,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关系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西方经济学;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1-03

[作者简介]杨艳慧(1980―),女,满族,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原有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教育的任务是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教育目标,也是较难实现的目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中的热点话题,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样担负着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需将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西方经济学是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四个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和思想。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容易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视野狭窄,在思考问题时模式单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讲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也要树立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在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本着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的原则,就如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以下几点归纳。

一、由“主体是教”的教学观念向“主体是学”的教学观念转变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以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为主要内容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观察与实验为特征的经验思维能力,以及清晰论证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我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以教为中心,先教后学,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这种教学观念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一些较灵活的题目、与现实经济问题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失分都比较严重。另外,学生对经济学术语掌握得也不够牢固,胡乱作答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目前我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要改善我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由“主体是教”向“主体是学”的转变。知识学习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真正的学习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当成容器,去灌输知识,应使教学皈依于学,即“教学生学”,通过教师的支持,强化、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使学生“会学”的目的。

二、提倡“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中首次提出了“探究学习”,其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某一主题(问题或现象),通过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主题进行探究,以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又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健康的社会情感。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对问题的质疑、分析、判断、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所学知识就难以巩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就难以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问题导向式”的,即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经济问题“引导”出新经济理论或新经济学流派。因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学习,有利于把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激发学生的求证精神和创新激情。

除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离不开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构建了“问题设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具体过程如下:

1.问题设置。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课程重点内容设置具有合理覆盖面和吸引力的经济问题,在激发学生探究激情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够涉猎较多的经济学知识。

2.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也与接受学习相对应,指一种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而本文提出的“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设置的经济问题,主动搜集整理各种学习资源,独立分析其中包含的关键概念,科学运用经济学推理策略寻找出该经济问题的答案,并做好笔记。

3.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使用的有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通过交往取长补短,实现知识的增值,活跃思维。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又分两个阶段进行:①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之后,都要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并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通过相互提问、共同探讨,最终形成组内共识。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小组讨论推理的过程,认真总结提炼问题的答案。②班级交流。各小组形成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的研究报告后,由小组代表对其成果予以介绍,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针对其内容提出疑问,该小组的任何成员均可以作答,以形成开放性的讨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但要禁止与问题相关的话语霸权的出现,多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4.教师点评。教师要积极肯定和赞扬学生及各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和成果,对其遗留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对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以加深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知识的巩固。

三、采用“教”与“学”协调统一的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环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具体来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形式:1.案例引入。在新课程讲解之前,教师根据将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关案例和主要问题,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对该章节主要内容进行了预习,学生也会为验证自己探究的答案而积极听取教师的讲解,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案例讨论。课程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再根据讲解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关案例和主要问题,学生在探究答案时对前面学过的内容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经济问题是不同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经济主体同时也会受到这些经济问题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多种情绪色彩的经济场景,通过让学生体验其中不同经济主体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探究。具体来说,可依照以下步骤进行:1.教师创设具有多种情感体验的经济情景,如引入对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影响的现实经济事件;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再对经济事件涉及的角色进行分类;3.让学生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选择相同角色的学生构成一组,先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经济行为或其受到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组内共识;4.最后进行班级交流和教师点评。

(三)实验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法是指在虚拟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过程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增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目前,西方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法既可利用纸张、卡片等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也可利用软件在电脑中进行。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创新精神,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向学生说明虚拟的经济环境即实验规则,有些实验可以不告诉学生主题,以保证学生的行为本能。②学生开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验的需要适当缩短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时间。③要求学生展示实验报告,教师对此做出点评。

(四)专题调研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专题调研教学法是指教师有重点地选择某一经济专题,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以激发学生对经济时事的兴趣。如在微观部分,可鼓励学生就服装、汽车等市场的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生产规模、厂商广告支出等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归纳四种市场的特点。而宏观部分则可要求学生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经济增长状况、经济结构变动、就业状况、价格水平变动、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王爱红,郭艳,杨科峰.“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2]苏静.西方经济学情景教学模式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3]王素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9).

[4]李森.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教学效果;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008-03

西方经济学自15世纪以来一直是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并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及完善逐渐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三个重要阶段,每个理论阶段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行并且相互相应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之间产生了高度渗透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下,如何正确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影响,进而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来定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通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来预防资本经济的高速渗透带来的经济威胁,这对于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西方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轨迹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以及知识接受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困惑。当然,随着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的深入,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和掌握整个理论体系。随着高校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更好的凸显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将西方经济学课程本土化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课程内容,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被多次提出。因此,本文将针对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主要分析和研究本土化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向,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诸多学者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本土化教学的概念。本土化的概念是在中国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内涵与中国实际的教学情况相适应,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体现。但是这一概念被大家所接受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实际的教学效果体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避免教学内容理论化较重

西方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是一种建立在实际环境下的经济理论。在实际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的教学,对于实际的理论建立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的运作形式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渗透。偏重理论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实际得到的知识仅仅是一种偏重理论化的内容,对于实际的西方经济发展规律性问题并没有了解。偏重的理论化教学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较为困难。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非常庞大,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不可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无法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其次,使得西方经济学成为纸上谈兵。偏重理论化的教学使得课程完全浮于表面,整体教学成为纸上谈兵,学生在今后的运用时也仅仅停留在纸面的理论化内容,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重的理论化教学。

(二)杜绝内容体系构建的不完整

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内容非常庞大,它几乎涵盖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理论内容,因此,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的内容讲授完毕,并且让学生消化吸收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省略了很多教学内容,仅仅按照考试的内容进行课程教学,整体的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完整的框架体系,使得教学内容较为凌乱。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学以及学生个人而言都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和改革也在持续,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所限删除的教学内容,使得整体构建不完整,会极大的影响整体教学课程的改革;其次,对学生学习和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立完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理论体系内容构建的不完整,使得学生无法系统的获得理论内涵,从而导致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障碍。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内容可以简略,但是绝不能破坏整体的教学框架,导致教学体系的不完整。

(三)预防教学本土化体现严重不足

之所以提倡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教学,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内容,而教学本土化是希望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将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的教学,能够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并且财经类与管理类的学生通过学习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土化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实现,除了理论化偏重和结构体系不完整之外,在其他有关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同样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仍然占据主流。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中,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的具体体现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忽略学生教学参与,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更无法在具体工作中合理适当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本土化的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需要进行实际而深入的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