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8 15:44:11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机体逐渐衰老,如食欲、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失眠、听力及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或多或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 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否认有些老年病人怕别人知道自己年老体弱,害怕遭到家人的嫌弃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1.1.1 否认疾病存在。有些老年人对医护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

1.1.2 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老年人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1.2 焦虑:老年病人多已退休,收入减少,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终身疾病,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容易对医疗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食欲不振,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自动出院率高。

1.3 恐惧: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后自理能力,心理压力较重,会产生忧郁感和恐惧感,情绪易烦躁激动,当病情较重时,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病人主诉常与体征不符合。另外,一些对其陌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也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产生恐惧心理。

1.4 孤独感: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老年人由于丧偶、离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较少,病房病人形形,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1.5 幼稚心理:有的老年病人表现天真,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缺乏信心,对家人和医护人员过分依赖,生活意念下降,自己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

1.6 自尊心理: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意见,有时候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可能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尊重老年病人老年病人渴望受到重视和尊敬,喜欢谈往事,因此对老年病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要说明原因,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平时谈话要肯定他们过去的成绩,特别是过去担任领导的患者,在家里是长者,在医护人员面前则成被管理者,潜意识中又可能顽强的保持着角色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帮助病人适应角色转化。

2.2 关心老年病人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准确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从老年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老年病人住院治疗,打乱原已习惯的生活方式,感到生活很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别人。因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更要细心照顾。

2.3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老年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独特方式,护士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要轻易否定病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不良的方式尽量采用协商提醒的方法指出,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对疑心较大的病人要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性,帮助病人用理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逐渐缩小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保持良好的情绪。

2.4 调动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合物质上关怀老年病人:

2.4.1 家庭的配合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家庭要给病人创造倾诉发泄机会,一旦病人把积压在心头的负担和怨气倾泻出来,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就会缓解,治疗的信心就会增加。护理工作者应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要给家属以安慰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

2.4.2 老年病人是社会的一员,方方面面都需要社会特别是单位同事、亲朋好友的关照,如果病人单位及社会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病人治疗,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的生活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环境调节对可能引起不良刺激的环境应尽量回避,鼓励老年病人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身体状况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要鼓励他们与亲戚朋友书信、电话交往,以减少生活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激发生活情趣,增强身心健康。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2)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住院护理;问题与对策

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器官功能逐步退化,当其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会出现一系列护理问题。尤其呼吸内科的住院老年患者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常使得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困扰。因此,本文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就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38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8-83岁,平均68.2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大叶性肺炎1例,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痰、咳嗽和咳血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例记录总结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相关的护理专家和医生进行审阅、修改和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共发放38份调查问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录入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收回调查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依据回顾性分析和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中常见问题如下五类,分别是心理护理问题(86.84%)、日常护理问题(71.05%)、皮肤护理问题(55.26%)、饮食护理问题(42.11%)和用药安全问题(42.11%),见表1。

调查项目

例数

比例(%)

心理问题

33

86.84

日常问题

27

71.05

皮肤问题

21

55.26

饮食问题

16

42.11

用药安全问题

16

42.11

3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3.1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长,老年患者长伴有其他的慢性病,住院治疗周期长,起效慢。常导致老年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心态,这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心态和环境有关,心理护理问题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最常见问题。对策:心理护理问题是临床护理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要有效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首要是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应提供相关疾病及心理学信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家属应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关心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和转移注意力。还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2日常护理

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一般都会存在睡眠质量的问题,另外,身体各项机能也下降严重,行动不便,容易导致意外损伤。对策:对于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患者单独居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在体能允许下多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改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3.3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多长期卧床,室外活动较少,且因为身体和生理问题,老年患者常常很难翻身,严重者将不能翻身。这些情况将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很多的皮肤问题,如压疮等。对策:保持病房的清洁和通风,保证患者病床的干燥和清洁,鼓励患者经常做翻身等运动。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之外,在清洁患者皮肤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并减少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3.4饮食护理

合理的膳食安排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以便满足患者的身体需求,同时,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3.5用药安个问题

用药安个问题同样是住院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和免疫功能的下降,导致每种药物对患者的效果出现明显的差异,用药时对该问题要慎重考虑。同时,老年患者错服和漏服的现象严重。对策:老年患者常忘记吃药、或忘了己经服过药又过量服用,所以口服药必须由护士按时送服,并且要监督患者,不能将药放置在患者身边。按时叮嘱,避免错服或者漏服的情况。服药后要时刻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并通知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那丽秋,王菊贤,吴立静,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7-228.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3)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2.2皮肤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2.3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 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2.4用药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2.5日常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2.6睡眠障碍及对策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7]。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3讨论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 当代医学,2010,01:101-102.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4)

我们根据实习护生实际操作记忆力强,对理论知识记忆难,专业知识浅薄等特点,制定并实施了晨间床旁提问计划。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共70名实习护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3年7月~2006年6月在本科实习的中专实习护生130人。其中男5人,女125人。

1.2 方法:将3年的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2003年7月~2004年12月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的实习护生为实验组。全体实习护生在本科实习时间为7周。对照组60人、实验组70人,各组分为10个小组,6~7人组成1个小组。实验组实习的所有护生均参与晨间床旁提问。对照组的实习护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由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向带教老师提问,带教老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两组护生均为重庆市第三卫校学生,在年龄、理论基础、带教老师方面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1 制定提问计划: (1)提出问题:由带教组长根据骨科护理常规、骨科疾病健康教育计划、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选定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以及操作性强的知识作为提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做到问题明确、答案明确。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见表1。(2)计划:将以上提问问题在实习护生入科的第一周内由带教组长对实习护生以小讲课的形式逐一进行讲解,示范。第二~七周内,每周选择2个问题进行反复提问,选择2项护理操作由实习护生进行。第七周的最后2天进行出科考试评定成绩,进行教与学的反馈。

1.2.2 实施计划:(1)实习护生入科第一周全部值白班。第一天,由带教组长行岗前教育,包括劳动纪律、各项规章制度,介绍科室环境,熟悉各位带教老师。后2~5天由带教组长按计划进行小讲课,每天讲3个问题,示范3个操作,然后护生进行练习。讲课和操作示范时都要结合本病区内的典型病例以及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讲解。对有疑问的问题要求护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待下次讲课时进行复习、讨论,然后进行总结,直到把所有提出的问题搞懂为止。讲课时要求每位护生必须记好笔记。(2)实习护生入科的第二周开始,每周安排2个提问的问题和护理操作并让护生查阅相关资料,每周星期一、三、五由护士长提问,星期二、四由带教组长提问。提问时间及地点:晨间交班时在病人床旁提问,交班结束在后病人床旁进行护理操作(部分操作在治疗室进行)。提问方式: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指定1名护生结合病区内重危病人、手术病人、常见病、多发病等病人的实际情况及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回答,回答不全者由各位学生和带教老师补充,然后由护士长总结。操作练习由1位护生单独进行,全体在班护生和带教老师监考,共同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点评。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内,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所有实习护生均提前20分钟上班。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和操作练习,也要当点评老师,对回答问题和操作较差的护生下次重点抽查,直到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为止。同时,要求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的专科知识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第七周进行出科考试并评定成绩。(3)出科前1天,由带教组长或护士长向所有护生发问卷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专科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对提问的满意度;老师对护生的学习成绩、交流能力;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向带教老师共发13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100%;向学生共发13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96.9%;向病人共发230份,其中实验组120份,对照组11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100%。为独立完成,填好立即收回。

1.2.3 效果评价:(1)学生评价: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牢固。(2)老师评价:实验组护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道德思想和专科知识比对照组的实习护生有所提高,病人对实验组实习护生的安全感及满意度增加。

2 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在实践中学,变死学为活学的新路子。比如,提问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这个问题时,要求护生知道功能锻炼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护生对病人进行演示。这样既强化了理论知识,又服务于病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病人的满意度。

3.2 改变了以前讲课及操作示范少的现象。我们选择晨间床旁提问,提出问题,讲解知识,师生共同参与,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与做相结合。在进行晨间提问时,我们都是选择在急、危重、手术和典型病例的床旁进行,这样既能让所有在班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当天上班的第一时间了解本病区内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也使护生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并不是简单的铺床、测体温、打针、发药等机械性操作,而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才能干好护理工作,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3 巩固了护生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启发了护生的学习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只有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提问才有针对性,才能使护生主动参与,改变了理论与实际脱节、死记硬背的现象。

3.4 培养了护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晨间床旁提问,护生在许多老师和病人面前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以及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既锻炼了护生的勇气,也培养了护生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精神障碍 预见性护理 护理问题 老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2-01

据国外文献报道,多达70%~90%的痴呆患者,在其病程的一定时间内曾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1]。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可因急性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等原因而住院治疗[2]。本文收集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资料,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其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理特点,从生活、安全、心理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37例患者,男416例,女521例,男患者比例约占43.34%,女患者比例占56.66%,发病年龄55-93岁,其中60-69岁529例,70岁以上308例。诊断:精神分裂症685例,双向障碍29例,抑郁症33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80例,血管性痴呆例32,身体疾患伴精神障碍51例,其他精神病27例。

1.2 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共上报不良事件5例,均为跌倒,该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年龄最大为86岁,最小为66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3 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12月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老年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疾病、用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通过分析,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并积极实施。

2 结果

937例患者中712例(76.02%)患者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接受治疗和护理。254例患者(28.3%)因为沟通不良、护理制度的执行和规范的不健全等,可能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服务不到位。常见的护理问题:跌倒、坠床、激惹、不合作、不知避讳危险、服药依从性差、压疮、吞咽困难、噎食、便秘、睡眠障碍、性低血压等。

3 预见性护理

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中,以疾病的生理变化及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依据,主动对患者进行评估。有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可有效地帮助病人解除痛苦,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3]

3.1 跌倒或坠床。①专人陪护。②使用床栏。③地面保持干燥、无积水,活动区域避免障碍物。④物品放置规范,便于患者拿到。[4]

3.2 保护性约束过程。专人负责,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时更换。

3.3 服药依从性差。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认知和纠正错误认知。②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③对患者曾经出现或担心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④在加以解释时半强迫喂服、鼻饲给药。

3.4 卧床及生活不能自理。①早晚进行翻身拍背,每次3~5分钟。②每2h给予翻身、变换。对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每日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至少2小时。③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2500ml。④肺部感染危险性加大时可采取雾化吸入。

3.5 便秘。①可饮用蜂蜜水,适当增加花生油、芝麻油等的食入量;避免过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每天的饮水量2000~2500ml。②每日清晨饮水后30min及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每次10~15min。③必要时遵医嘱给药促进排泄。

3.6 睡眠障碍。组织患者参加工娱活动,白天小睡20~40分钟为宜。晚睡前热水洗脚,饮用热牛奶,避免刺激性娱乐,必要时使用睡眠药。

3.7 预防压疮。①进行压疮风险评定,1~2小时翻身一次。②保持床铺平整无渣屑。③对小便失禁者使用收集容器,男性用接尿器或一次性薄膜塑料袋;女性可用纸尿片或特制的接尿器以保护局部皮肤。④使用气垫床。[5]

3.8 吞咽困难。给予吞咽功能评估,少食多餐,进食流质饮食或软质饮食为宜。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出现药物副反应遵医嘱处理。采取集体进餐,严密观察病人进餐情况[6]。

3.9 性低血压。①患者离床时,让患者坐起来,适应几分钟。②当患者洗澡和活动时需严密观察其面色、脉搏,是否出冷汗。③治疗期间,一旦发生低血压,立即将患者平卧,下肢抬高,注意保暖,报告医生处理。

4 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是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护士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以症状护理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循环评估管理。提高护士独立思维与钻研的工作能力;激发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热情,锻炼护士独立思考、分析病情的能力,使护士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去评估和照顾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3],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护理。参考文献

[1]李玉兰.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现代护理,2011NO.22,165

[2]邓蓉林.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状况护理评估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08年10月第34卷第5期

[3]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天津护理,2011年4月第19卷2期,122

[4]邓蓉林,江道群.68例住院精神病人跌倒原因调查分析,全科护理,2009年10月第7卷第10期下旬版(总第159期),2733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是干部病房,主要收治的是老年人,他们生理机能退化,总体生理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等特点,使得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老年患者疾病康复的极大障碍。总结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1、 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1.1 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技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有文献报道每年约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80 岁以上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缩、变薄、感觉进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研究显示高龄活动无耐力占老年人跌比例最高。(3)餐后收缩压显著下降,是老年人常见现象。跌倒与餐后血压下降有关,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1.2 病理性因素 (1)患脑血管病后的老年人,肢体活动障碍,协调性欠缺,易发生意外损伤。(2)老年痴呆者由于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日常活动中的意外损伤。(3)疾病对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均有一定影响,加上药物的副作用等会诱发跌倒。1.3 心理性因素 焦虑症、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精神问题。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症、高楼住宅综合征,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接触机会减少,导致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1.4 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群是健康行为保健中的脆弱人群,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每天均服药者占半数以上,且平均一天同时服三种药者达18.74%。药源性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困难,在执行过程中未遵循服药到口原则,如替老人打开药物包装,备水、及时督促服药等。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少服、多发、多服、错服、漏服药等现象发生。1.5 院内感染因素 (1)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呼吸道组织结构退行性变,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衰退,易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2)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院内感染呈显著的相依关系,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感染几率越高。1.6 环境因素 病区环境因素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地面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座椅不稳,无扶手靠背等。1.7 技术性因素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特别是各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与开发,使护理操作范围拓展,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而影响老年患者安全。1.8 组织管理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2、 对策

2.1 认真做好安全评估 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预见性护理。 建立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制度。针对老年患者主演期间容易发生跌倒、走失、压疮、窒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设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评估的分值,对参照的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2.2 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在醒目处,设立安全警示牌,警示条,提示护士时时注意。2.3 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1)注意用药方式,用药途径正确。遵循基本的服药原则,如坐位或半坐位服药,以免误咽呛咳;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更换;服降糖药后半小时准时进食等。(2)护士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4)向患者作好安全服药教育,耐心解释用药原则及按医嘱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擅自增减药物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2.4 认真做好环境评估 对潜在的伤害性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和桌椅的稳定性确定、冷热水的调节等环境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举措。2.5 做好院感管理 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制定严格的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6 加强各级培训,熟悉老年患者的特点,作为管理者,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如皮肤护理、病床整齐、注射技术、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往往不重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建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老年人常见的护理问题篇(7)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常规教模式; 手术室; 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护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且无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术室专科知识一直是临床学习过程的难点。而目前手术室护理教学一直沿用传统带教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急需寻求适合现代护生能力发展的实习教学模式[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2]。有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能将学习内容简单具体化、易于理解、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3]。因此笔者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将PBL教学模式有常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2015年进入手术室轮转实习的护生50名,年龄19~22岁。所有护生均为临床护理学专业学生,均经过系统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认识。将上述50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BL组,每组25名。两组护生性别构成、学历层次、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教学方法

1.2.1 常规组 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使用常规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识的传授以“带教老师讲,护生听”、“带教老师做,护生看”的方式进行。

1.2.2 PBL组 护生采用PBL教学理念,从“构建设问”到“讨论”到“总结”三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据手术室教学计划,首先根据手术室教学内容设计特定教学环节,由带教老师给出常见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气的定义、发病原因及分类、临床症状体征、疝气的解剖特点及洗手与巡回配合要点及疝气的预防等逐渐深入的构建问题;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循序渐进地制定讨论主题,启发护生提出问题,对涉及相关问题督促护生查阅护理教材、文献期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对于护生给出的结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回答开始构建问题,由护生扮演手术室护士和患者角色,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

1.3 效果评价方法

护生实习周期均为4周,带教老师均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

1.3.1 问卷调查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1.3.2 出科成绩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出科成绩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论考试内容涵盖了手术室相关专科知识,题型为单项选择,采用闭卷方式作答。实践操作考试由两名老师负责评分,按操作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两名老师分值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操作)比较,PBL组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两组护生对常规教学模式在是否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作为临床护理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综合、对护生解剖和生理知识要求高、护理实习涉及内容范围广且有一定难度。传统带教方法,有悖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规教学以灌输手段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采用PBL模式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抛给护生,让护生以带着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变了思维方式,促使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PBL教学中拓宽了教学视角,在对护生进行引导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护生发挥个人潜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接受到护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做到了教学相长[4]。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一些传统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不太熟悉PBL的教学方式;PBL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教案需要设计;传统教学中带教老师作为知识灌输者,护生则扮演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PBL教学模式中,带教老师主要作为学习的引导和启发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行规范和监督,因此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临床护理理论,并且要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思维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维持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5]。PBL教学模式适合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但需要不断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逐步完善PBL教学中护理教案设计与编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文东,刘秀琴,李红,等.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46-147.

[2]王鸣明,邹丽芳,窦红菊,等.PBL 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1):1678-1682.

[3]赵爱娟,朱劲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8):5-7.

[4]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