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1 10:08:47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1)

【关键词】 老年牙病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350名老年牙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襄樊市需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关键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老年牙病患者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到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了解他们的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既能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临床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对来我科就诊的350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来襄樊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350名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本次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内容,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被调查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则由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代填。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识(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等)、口腔保健态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洁牙愿望、是否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等)、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是否刷牙两次/日、是否2~3月更换牙刷、是否采用竖刷法、是否饭后刷牙等)。

13 统计处理

用Excel 2000进行资料输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岁为201人(占57.4%);70~74岁为82人(占23.4%);75~79岁为56人(占16.0%);80岁以上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专以上62人(占17.7%)。职业分布:离退休人员245人(占70.0%),干部教师、公司职员、服务人员、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识

调查对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晓率为50.9%,"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的正确回答率为61.4%,"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晓率为20.6%,"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答对率为48.3%。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文化程度增高,4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随之提高(P<0.05),见表1。表1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略)

23 口腔保健态度

调查对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为64.9%,有定期洁牙愿望者为45.4%,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者为86.0%。分析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态度可见,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态度增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文化程度与口腔保健态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为

调查的对象中,每日两次刷牙率(41.1%)相对较高,竖刷率(22.6%)、饭后刷牙率(28.3%)、2~3月更换牙刷率(21.4%)均较低。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这4项健康行为的比率也增高(P<0.05),见表3。表3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行为文化程度(略)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的综合知晓率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认识到烟酒对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多数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认为牙病需要治疗,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4%,这些结果与相关调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角化,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横刷会导致牙体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竖刷、28.3%的人是饭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换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调查虽然以就医的老年牙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但是其结果对于估计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是可靠的,本调查的结果应高于整体实际结果。据此,可以说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处于启蒙状态,多数人未建立健康行为,说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入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调查中发现个体文化程度是影响口腔知识知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识较少,其口腔保健知识也少,口腔保健行为也差,此与有关调查结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却很高,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也重视起来。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内容力求通俗,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 邓耀羚,严玉洁,等. 上海市闵行区1650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口腔医学,2003,23(2):107~108.

2 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4.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2)

【关键词】十堰市;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心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强[1]。口腔疾病已成为老年人最普遍的健康问题。口腔中的疾病常常造成牙齿缺失从而导致很多老年人丧失咀嚼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此外口腔疾病会感染心血管组织引起心血管疾病,口腔中的细菌还会引起败血症。口腔健康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标准的建立,是在正确健康观的指导下,反映出口腔的特点[2]。生活水平虽日益提高,但患有口腔疾病的老年人就医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老年人高估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治疗费用较高的社会现状使得老年患者不愿前往医院就医,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老年患者就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针对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心理对十堰地区60岁以上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问题,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十堰市及其周边县市四个老年人集中区域60岁以上老人共计400名作为样本。

1.2 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检查标准[3]对每位老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共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44份。

2 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堰地区老年人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并存在口腔疾病消极就医的心理状态。调查对象中跟面龋检出率为45.36%,牙龈出血检出率为46.27%,牙结石检出率86.7%。有34.30%的老人在遭遇口腔疾病时选择立即就医,15.70%的老人不顾口腔疾病对其不闻不问,23.26%的老年人选择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去就医。调查老年人中首选医院的标准是治疗所需费用的多少,占到总体的47.09%,相对于挂号费较高的专家们老年人更倾向于挂号费偏低的普通门诊,分别占到29.65%和56.98%。在就医过程中,有51.16%的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是治疗效果,仅有32.56%的老人仍然担心费用问题。有部分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诊中存在恐惧的状态。自身心理因素,医院环境,医生诊治态度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医心理。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老年人口腔疾病消极就医的心理状态就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主要有:(1)老年人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了解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的联系。对口腔疾病认识存在误区,仍然具有“牙疼不是病”的传统思想观念。(2)如今的老年人都经历过最困难的时期,使他们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而口腔疾病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老年患者不愿接受口腔疾病的治疗。(3)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前提下,老年患者不完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4)部分老年人思想闭锁,不能接受新型的治疗方式。(5)针对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特殊环境,难以克服恐惧心理。(6)老年人群有特殊的口腔保健需求,他们口腔疾患病史复杂,受多种慢性疾病影响[4],不仅仅通过口腔疾病的治疗可以治愈。

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老年人口腔疾患不仅危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解决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医心理问题,让他们在有疾患的时候及时就医,我们应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使疾病发生之前就将他遏制,积极进行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通过网络、报纸、电视、书刊等多种方式传播口腔健康保护方法。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根源上口腔疾病问题。(2)改善医院诊疗环境,由于口腔疾病治疗的特殊性,在候诊的患者经常可以听到手机与牙齿的摩擦音,看到牙钳和锤子拔牙的拔牙过程。这使得一些老年人在候诊的时间焦虑不安。改善诊疗环境可以使老年人一安心舒适放心的心态等待和接受治疗,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心态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3)鼓励医院医生外出学习先进的医学经验和技术,努力提升医生专业技能水平和沟通能力,拥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医生通过贴心的服务可以使患者更加安心,特别针对老年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可以让他们和医生解除隔阂没有担忧的配合治疗。(4)健全医疗体制,完善医保制度,保障老年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鼓励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深入基层,填补乡镇基层地区专业口腔医师的空缺,方便群众专病专医。提高老年人医保补贴,及时有效地为老人解决看病费用难题。(5)关注子女外出打工的空巢老人,在生活方面、情感方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刘正.老年口腔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9.

[2] 刘洪臣,储冰峰.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全身健康的基础[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3):129-131.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居民147例中老年人,男86例,女61例,年龄范围在45~76岁,平均年龄为(57.34±2.24)岁。经调查,84例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其中,高血压56例、高血脂42例、糖尿病29例,冠心病20例,且年龄、性别、病症状态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以该社区基层医院为单位开展口腔检查活动,对登记在册的中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并发放调查问卷,对龋齿、龋病进行详细记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方法》、《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为基准,用平面镜、探针在室内自然光线下对中老年人口腔进行直视检查,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总结中老年人龋齿现状。

1.2.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①牙齿本质(表面是否光滑、颜色、形体、性质等因素改变状态);②龋齿数目,有改变情况或改变趋势的牙齿都可算作龋齿,均计算在内;③统计中老年人龋齿就诊次数,修补状况,计算龋齿患病率;④因龋齿诱发的口腔疾病等。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2.1社区老年人龋齿现状 该社区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牙龈出血34例、牙周袋29例、附着龈丧失39例,牙周健康率仅为20.12%,平均患龋率68.46%。其中,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人牙周健康状态最好,患龋率最低,为41.67%,75以上老年人牙周健康状态最差,患龋率最高为80%,见表1。

2.2龋齿对口腔疾病的影响 龋齿会影响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态,对147例中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患龋齿的中老年人其生活质量评分为(23.23±3.23),明显低于没有患龋齿的中老年人(45.34±1.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龋齿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危害与影响 龋病的发展是具有时间特征的,一般情况下,由初期龋到形成龋洞需1.5~2年的时间。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讲,龋病一旦形成,形成龋洞的时间会无限期的缩短,因为中老年人本身牙齿结构就会脆弱,一旦受到外界细菌、环境、易感宿主影响,产生龋坏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此外,如宿主、口腔环境、细菌等因素都会造成老年人的龋齿发病。但不同因素产生的龋病对中老年人的影响各不相同,如龋病长期存在,会造成牙根尖等部位的炎症,导致局部肿胀,如细菌、脓液被吸收,还会诱发败血症、菌血症。尤其是老年人,坏压根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并诱发一系列生理问题,甚至会给中老年人造成生命威胁。

3.2防止老年人龋齿的相关对策

3.2.1提高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关注度 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人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加强有关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的教育工作,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促进公众了解口腔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控制中老年龋病上升的趋势,提高龋齿充填比率,改善牙周健康状况,提高人群口腔健康水平。

3.2.2加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监控管理 龋齿严重危害到了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为此,必须加大对社区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状态的监控力度。①每年在国际爱牙日期间,做健康普查,以口腔保健为主题,详细记录每位居住在社区内的中老年人,牙周健康、龋齿、口腔疾病等状态,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向社区医院上报,并通知患者,组织、制定救治方案,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②学会管理中老年人口腔健康,除教育、宣传之外,设立口腔健康行为指标,开展评比、竞赛活动,通过考察中老年人参与活动时的状态和行为,监控、管理其口腔健康状态,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方案;③针对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态不良、口腔保健意识差、口腔卫生能力低等问题,创建"定期检查"、"疾病防治就近方便"、"免费就医"等医疗模式,使其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全方位、科学性、合理化的口腔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国强,曹新明.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71-72.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4)

[关键词] 老年; 口腔保健; 防治

[中图分类号] R7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可发生明显的增龄性改变,这些改变导致老年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病与防治上的特殊性,如龋病的发病率高又呈多发性,而且老年根面龋有很高的发病率。而老年人的根管治疗则因根管细小而与年轻人有明显的差异。老年人牙齿缺损与缺失的修复的口腔状况也十分复杂。另一方面老年人真患有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可患有多种的全身疾病,一些常见的老年人的全身疾病,即可影响到口腔导致口腔病变,如糖尿病与牙周的改变的关系等。而且全身的病变还可影响到口腔的治疗,如高血压、心脏病对口腔的麻醉、拔牙、开髓等治疗有一定的影响。故老年人在平时的口腔保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菌斑的控制 减少或消除菌斑对龋齿及牙周病的发病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讲究口腔卫生是有效清除菌斑的方法。中年过后,由于牙面磨损和牙周萎缩,牙本质暴露,牙齿易出现敏感症,遇冷、热、酸、甜,就感到牙齿酸软。这种反复的过冷、过热的刺激,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民间有“温水牙,冷水面,热水脚”的说法。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刷牙的同时要注意刷牙的方法,正确选择牙膏牙刷,多选用软毛牙刷;刷牙的方法应科学,革除“横刷法”,推广上、下型的“剔刷法”,起到清除菌斑及按摩牙龈的作用。最好每日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一次。另外当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时,牙齿之间的牙间隙变的很大,牙齿邻面的清洁用普通的牙刷是达不到清洁作用的,可以用间隙刷来清洁。

2 戒烟 吸烟是公认引起牙龈萎缩的原因之一。

3 牙齿保健操 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需要运动。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

4 应及时镶复缺失牙 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除担负着咀嚼食物的功能外,还具有发音、语言以及保持颜面部协调美观的作用。缺牙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咀嚼功能减退,进食障碍,进而影响到整个消化功能;长期缺牙可造成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牙之间失去正常接触关系;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引起龋病和各种牙周疾病,甚至颞颌关节症状;前牙缺失对发音、讲话的清晰度影响较大,例如齿音(知、吃、师)、唇齿音(福、飞、风)、舌齿音(特、地、得)等;缺牙后相应唇、颊部软组织的塌陷和牙槽骨的萎缩会对面容产生一定影响,唇部不再丰满,使人显得苍老。因此,缺牙后应该及时镶复缺失牙,镶牙时机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镶复。目前有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和种植修复等方法,如需要,这期间也可先做临时性修复体以解决美观等问题。

5 定期检查 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中老年朋友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之一。每半年或1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5)

关键词:老年人 口腔保健与护理 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在提高。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对于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还是存在很大缺失,特别是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以美国为例,每年做两次以上口腔检查的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二这一比例在我国仅为百分之二。

一、常见的口腔疾病

1.牙周炎

牙周炎的患病率在所有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中居为第一。由于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细粮占的比重大对牙齿的磨损减小,以及刷牙习惯的普及是的老年人存留牙齿比以往有所增加,再加上老年人人口比例的增加是的牙周炎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对于老年人,牙周炎的症状一般比较重。牙周炎与年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于一生多种疾病、多种因素积累所导致的。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牙结石等,导致牙龈发炎、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因而产生疼痛感。患有牙周炎的牙龈通常颜色变深发暗,呈深红色,外形肿胀、质地松软、表面光亮,所以在收到较强外力刺激时溶剂导致牙龈出血,并最终导致牙周支持的破坏,使牙齿变得松动,不得不拔出。因此,牙周炎也是导致我国成年人拔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炎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病情严重的牙周炎患者相当于口腔内存在一个约二十厘米的伤口,口腔中温暖湿润的环境又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因此许多细菌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病灶的牙齿也可能会引起肾炎、心内膜炎,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有专家指出,目前常见的诸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都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

2.龋齿

龋齿的患病率仅次于牙周炎的居第二位。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牙龈萎缩导致的牙齿间隙变大,食物残渣容易塞入,再加上刷牙不够及时、彻底。

二、老年人口腔保健与预防方法

首先,要保证餐后刷牙,每次三到四分钟,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唾腺退化、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的自我清洁功能减弱,只能通过及时刷牙清楚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从而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保持口腔健康。

其次,要注重牙膏和牙刷的选择。

由于唾液分泌量的减少,使得老年人口腔黏膜更为敏感,因此牙刷应选择大小适宜、毛刷质地要柔软,一方面减少对口腔黏膜和牙釉质的磨损、另一方面更利于清洁口腔内部的各个角落。牙膏宜选择含氟的,只有含氟牙膏才能对老年人的根面龋齿起到预防作用。

第三,老年人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刷,错误的刷牙方法,不仅不能起到刷牙清洁牙齿的主要目的,反而会造成牙齿和牙周组织的一定损害如牙龈萎缩,牙颈部楔状缺损等,加重口腔疾病。因为刷牙方法的不正确致使老年人的楔状缺损的现象非常普遍,楔状缺损在老年口腔病中的患病人数也很多,楔状缺损是由于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其原因是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容易被磨损,使缺损发生,错误的刷牙方法也是导致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使用横刷法刷牙的人。许多老年人习惯用自然形成的横刷法刷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拉锯式刷发,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将牙缝中的软垢彻底清除,长此以往,还会损伤到牙齿、破坏牙龈。

目前,公认的科学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法,在刷牙齿唇舌面时,牙刷刷毛要与牙齿表面呈四十五度倾角,刷毛头指向牙根,使刷毛自然的进入龈沟和邻间区,部分刷毛压于龈缘上原地颤动,刷牙时应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为防止遗牙面每,次移动牙刷时应有适当的重叠,这种方法能在清除牙齿缝隙和邻问区软垢的同时对牙龈进行按摩。

第四,即使采用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只能清除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牙菌斑,牙菌斑仍旧会在牙齿直接的邻居面间残留,这时就需要借助牙线牙签来辅助清除。老年人要适当应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间嵌塞食物残渣,正确使用牙签和牙线可以清除这些部位残留的软垢和食物残渣。

在牙龈萎缩和牙间空隙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使用牙签来清除邻面菌斑和根分叉区。如果牙龈未萎缩,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每清除一个区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漱净被刮下的菌斑,使用牙线时注意牙线应顺着牙缝的方向进入牙齿的邻面,用力不要过猛以免损伤牙龈组织,应用牙签和牙线辅助刷牙以达到彻底清除软垢和牙菌斑的目的。

最后,老年人一定要养成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习惯,大多数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龋齿等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只有通过口腔检查才会发现早期的病损,进行及时治疗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进展,控制疾病的目的。

而如果等到已经有了明显症状才去就诊,大多数疾病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患者要为此承受更多的疾病之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每半年或一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达到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琳源,高秀.秋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63(4):101—103.

[2]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北京[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5.

[3]张代杰,刘洁,赵先芝.冠心病和牙周病相互关系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3):47—49.

[4]鲁梅花.糖尿病慢性牙周炎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9):698—702.

[5]秦明群,黄甲清,于健.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牙周状况分析[J].山西医药,2008,57(2):456—457.

[6]杨艳丽,俞雪芳,吴良燕,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4).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6)

[关键词] 龋病;根龋;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c)-0111-04

Survey of dental caries on the old people in Beijing City

ZHAO Mei ZHANG Hui CHEN Wei WANG Peng HAN Yongcheng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Dentistry,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Affiliate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ntal caries status of the elderly aged 65-74 years in Beijing City, an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oral health service. Methods An equal-sized stratified multi-stage randomly sampling design was used in Beijing City. Oral examinations of dental caries were performed on people who aged from 65 to 74. SPSS 13.0 software was appli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5208 old people were examed. The caries prevalence was 69.16%, which in the urban area (70.6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ural area (65.78%) (P < 0.01). The caries prevalence of the female (71.9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66.93%) (P < 0.01). The DFT was 2.85, which in urban area (2.9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ural area (2.62) (P < 0.01). Considering the sexual difference, the DFT of the female (3.0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ale (2.67) (P < 0.01). The dental caries filling rate was only 29.97%, which in the urban area (33.6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ural area (20.59%) (P < 0.01). Conclusion The caries prevalence of the old people in Beijing City is still very high, but the filling rate is very low.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n caries prevalence, DFT and the filling rate between the rural and the urban area.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should be taken in the rural area.

[Key words] Caries; Root caries; Oral epidemiology survey; Old people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普遍延长,老年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北京市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成为口腔医疗服务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老年人对口腔保健有其特殊的需求。然而,老年人群往往比其他人群难以获得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老年口腔保健的前提是有效的疾病监控[1]。为了调查北京市城乡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了解龋病的患病趋势,为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提供最新信息,2010年北京市牙防所组织16区县牙防机构的口腔专业人员对全市65~74岁老年人进行了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将北京市该人群恒牙患龋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北京市16个区县城乡65~74岁常住人口,调查时间为2010年9~11月。

1.2 抽样方法

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本次调查的抽样设计,以区县为单位,按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高低分为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街道或乡镇。每个样本街道或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或村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60人(男女各半)。

1.3 样本量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量5208人,其中城市3595人,农村1613人,男2572人,女2636人。

1.4 检查项目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户口类型、出生日期等。 健康状况项目:恒牙冠龋及根龋。

1.5 调查标准

口腔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法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龋病检查标准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诊断标准[2]。

冠龋: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龋齿。使用CPI探针来证实咬合面、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若有任何疑问,不能记为龋齿。

根龋:进行根龋检查时首先要判断牙根是否暴露,其标志是釉牙骨质界暴露。牙根已暴露,用CPI探针探及根面有软或皮革样感觉的病损记为根龋。一个龋损同时累及冠部和根面则分别记录为冠龋和根龋。

1.6 质量控制

检查者均为口腔专业人员,具有3年以上口腔临床工作经验。现场调查进行前,检查者由北京市口腔流调技术指导小组统一培训并考核,经标准一致性检验合格(Kappa值达到0.6以上)。调查现场的检查条件一致,使用统一配置的CPI探针。调查过程中,安排5%受检者接受另一名检查者的复查。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龋状况

如表1、2所示,5208名受检者中,冠龋患龋率为67.09%,城市为67.96%,农村为65.16%,经统计学检验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P < 0.05),城市高于农村;男性患龋率为64.31%,女性患龋率为69.8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802,P < 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冠龋龋均为2.57,其中城市为2.61,农村为2.49,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74,P > 0.05);男性龋均2.35,女性龋均2.79,女性高于男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892,P < 0.01)。冠龋充填率为34.81%,其中城市为39.42%,农村为24.02%,经统计学检验城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94.166,P < 0.01),城市老年人充填率显著高于农村。

表2 北京市65~74岁人群恒牙冠龋患龋情况[n(%)]

注:D:患龋未充填;F:因龋已充填;DF:患龋及因龋充填

2.2 根龋状况

如表3、4所示,5208名受检者中,根龋患龋率为23.71%,其中城市为24.65%,农村为21.64%,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 < 0.05);男性患龋率为22.74%,女性患龋率为24.66%,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5,P > 0.05)。根龋龋均为0.63,其中城市为0.69,农村为0.49,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547,P < 0.01);男性龋均为0.66,女性龋均为0.6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149,P > 0.05)。根龋充填率为18.01%,其中城市为21.70%,农村为6.35%,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5.324,P < 0.01)。

2.3 冠根合计情况

如表5、6所示,5208名受检者中,患龋率为69.16%,其中城市为70.68%,农村为65.78%,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2.552,P < 0.01);男性患龋率为66.33%,女性患龋率为71.93%,女性高于男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124,P < 0.01)。龋均为2.85,其中城市为2.96,农村为2.62,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3.360,P < 0.01);男性龋均为2.67,女性龋均为3.03,女性高于男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3.760,P < 0.01)。充填率为29.97%,其中城市为33.69%,农村为20.59%,城市高于农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46.939,P < 0.01)。城乡各区县患龋率、龋均、充填率情况详见表7,其中,东城、西城等城区充填率高,延庆、门头沟等远郊区充填率低。

3 讨论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口腔疾病在人群中发生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疾病防治策略的重要手段。自1983年起,全国大约每十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此次北京市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距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已有5年之久,此次调查对象是从北京市16个区县随机抽取,样本含量涉及范围比前3次全国流行病调查更为广泛,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北京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牙病防治工作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北京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北京市65~74岁人群患龋率为69.16%,龋均为2.85,与2005年北京市同龄人群调查结果[3](患龋率为66.03%,龋均为2.37)比较,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和龋均二者均有上升趋势,提示北京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北京市老年人患龋率、龋均、根龋患龋率、根龋龋均、冠龋患龋率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城市高于农村,与2005年流行病调查结果一致,符合发展中国家龋病流行病学特征[4]。这可能与城乡居民的饮食习惯差异等因素有关,如城市居民糖的消耗量及吃甜食频率较高,食物加工较细[5]。提示还要继续开展切实有效的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加强对城市居民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根龋患龋率为23.71%,龋均为0.63。这与2005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北京市老年人根龋患龋率26.39%,龋均0.46)相比,患龋率有所下降,但龋均上升。说明老年人根龋问题仍然严重,未得到很好控制。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退缩发生率增加,或由于牙间隙暴露、口腔卫生差、食物嵌塞等原因,菌斑易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及根面,导致牙骨质脱矿、软化,发生根面龋[6]。此外,老年人缺失牙多,活动义齿与基牙间食物嵌塞,也会致使根龋的患病率增加[7]。应该针对这些发病特点,加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日常保健能力,使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预防根龋的发生。

与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龋齿充填率(29.97%)相比,2005年(23.88%[3])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根龋的充填率。其中,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城区充填率在45%~52%。这些与北京市政府近年来两次将口腔保健纳入政府实事,如为低保全口无牙老人免费镶牙、市卫生局出台了生命全周期口腔保健等举措,有密切的关系。此次调查显示,城区老年人龋齿充填率明显高于农村,这一点与辽宁[8]、湖北[9]省市基本一致,表明农村地区老年人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有效治疗[10]。从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来分析,城乡口腔健康状况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口腔卫生习惯、就医行为、知识态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主要是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农村相对城市而言,经济比较落后、卫生资源匮乏、人们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11]。针对城乡老年人患龋状况和治疗水平存在的差异,提示今后要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城乡经济水平和口腔医疗资源分布,加强对农村基层口腔专业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预防口腔疾病,提高龋齿充填率,切实提高老年人群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PE.The world oral health report 2003[R].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

[2]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 李璟,韩永成,张辉,等.北京市老年人群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1):23-26.

[4]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53.

[5] 张辉,顾志苓,陈薇,等.北京市城乡人群六个年龄组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北京口腔医学,2001,9(1):18-21.

[6] 刘璐,张颖,程睿波.2005年辽宁省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9):553-555.

[7] 欧尧,黄少宏,范卫华,等.2005年广东省成年人恒牙根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5):220-223.

[8] 张颖,程睿波,刘璐,等.辽宁省人群患龋状况及趋势的抽样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7,16(4):351-354.

[9] 台保军,江汉,杜民权,等.湖北省人群龋病的抽样调查报告[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2):223-225.

[10] 黄瑞哲,孙妍,阮建平,等.陕西省老年人群患龋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5):373-375.

老年人口腔保健方法篇(7)

【关键词】伤残;荣誉军人;口腔健康调查;口腔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30-02

我国残疾人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很少,几乎是一个空白,对伤残荣誉老军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尚未见报道,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收治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伤残军人,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研究通过对1840 名伤残荣誉军人的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意在了解他们的口腔流行病学特征,进而为探索可行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病例来源 长期住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年龄在65-74 岁,伤残等级为1-4级,累计住院时间10年以上,愿意接受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的伤残老军人1840 名。

1.1.2材料与器械

1.1.2.1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表(65-74岁)》,主要记录患龋情况、牙列状况和治疗需要、戴义齿情况、需义齿情况等。

1.1.2.2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河北鑫牙科投有限公司,YZB/J 冀石0024-2010,KQH-ш),另外加用CPI 牙周探针。

1.2 研究方法

1.2.1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长期住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符合条件的伤残荣誉军人1840 名。

1.2.2调查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平面口镜、CPI牙周探针在自然光源下以探诊和视诊为主要手段,参照《全国第三次口 腔健康调查方法(65-74)》、诊断标准、计分标准为依据来进行。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口腔检查。

1.2.3质量控制 检查过程中,随机抽取800名受检对象,随机选择另外一名检查者进行重复检查,计算检查过程中两位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kappa=0.8

1.3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先将所有资料汇总,进行复核、整理,然后输人Excel工作表中,最后用SPSS12.0软件包对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叙述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叙述用百分率(%)表示,统计推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把P

2 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符合条件纳入研究的受检对象共1840名,均为男性,年龄65-74岁,平均年龄68.4 岁,其中下肢残疾1140 例,上肢残疾344例,上下肢均有残疾220例,失明136例。受伤致残时间最长的54年,最短的12年,平均40.2年;累计住院时间最长的50年,最短12年,平均36.9年。调查研究期间无出院、死亡病例,受检对象依从性均较好。

4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全国65-74 岁老年人患龋率98.4%、龋均14.65、龋失补构成比分别为 22.8%、75.3%、1.9%;牙龈出血检出率68.0%、牙结石检出率88.7%、牙周袋检出率52.2%。与此相比,本次调查对象牙齿龋坏情况更重,牙周情况不容乐观,口腔卫生较差。然而41%的老年人患3种以上全身性疾病[2]治疗需一人或多人陪同才能完成,因此相对于预防而言治疗则要困难的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且口腔疾病和机体疾病互相影响[3],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享受抚恤补助的残疾军人有84.4 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残疾人的比例在逐步升高,2006 年北京市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北京残疾现患率为6.49%,残疾年龄现患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不但残疾老军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卫生保健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所有残疾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都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5。

[2] 宁豪丁等,老年人群慢性病现状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2,39(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