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低碳发展概念

低碳发展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1 14:58:08

低碳发展概念

低碳发展概念篇(1)

关键词: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靖港古镇;发展建议

靖港,位于望城县西北的湘江西岸,古沩水与湘江的汇合处,南距长沙市城区25km。在“南船北马”的中国古代交通时代,靖港即为古湘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长沙城最大的外港。而这些都为古镇当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的优越交通条件。再加上其以湘江为轴带的经济腹地十分广阔富饶因此当时也得到“小汉口”的美誉,近些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古镇旅游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靖港古镇及其特色古镇群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前景广阔。2008年9月更是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坐拥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靖港古镇也正在经历着一个朝着低碳旅游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接近于或等于零,首次提出于2003年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经过数十年来的不断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渗透到了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低碳旅游得益于其独有的行业优势一直走在低碳发展转型的前沿,是一种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二、国内外古镇低碳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古镇的低碳化旅游发展虽然目前还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但从国内外古镇的一些积极的转型尝试中依然能总结出一些不错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主要的发展模式:

1.政府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政府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即政府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主导作用,政府致力于发展低碳旅游,并动员多方部门,利用多方资源,来实现低碳旅游更快、更好发展。如今,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低碳环保问题,如美国政府相继颁布《清洁空气法》、《低碳经济法案》等来为低碳旅游提供立法保障,英国政府公布《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将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落实到各个领域等,而我国许多旅游景区在进行低碳旅游发展时,政府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具体的成功案例有:

周庄

在“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总体规划下,当地政府一直坚持古镇保护与开发并举。在古镇保护委员会的主导下,周庄实现了“三线入地”,即将电线、电话线和电视天线埋到地下,并使污水处理工程基本运行;政府相关部门还控制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进入景区,大量使用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人力车、手摇船等交通工具,并设计规划了徒步游、自行车游等低碳出行路线,开发了水上特色体验游等一批低碳旅游产品;相关部门还回绝了从上海转移出来的一批高耗能、高效益项目的落户要求,从而维护了周庄低碳旅游的发展。

2. 旅游者和居民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在此发展模式中,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是发展低碳旅游的核心,旅游者和居民有着强烈的低碳环保理念,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会选择能产生更少二氧化碳的旅行方式,当地居民自觉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并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设中来,从而直接地推动了旅游地的低碳旅游的发展,如在意大利,“低碳生活”已深入人心,当地居民非常注重节电、节气等,具体案例有:

意大利丽晖谷

丽晖谷不大,当地居民也只有4900人,但是它自有一番韵味。作为宏伟的阿尔卑斯山下的一个小镇,它不仅是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的最佳场所,还有着极富盛名的自然人文风光。当地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十分注重低碳旅游者本身,通过积极宣传低碳理念和鼓励游客和居民自觉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量的方式,并采取在居民社区中推行碳汇机制,有效减轻景区运营过程中碳排放的压力。

3.企业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此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发展模式中,企业会具有更环保的经营理念,在对景区的开发利用中,会更注重对景区的保护,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引进先进的低碳设施,提供低碳性、环保型旅游产品,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等。将企业的利益与古镇的低碳发展紧密相连。

凤凰古城

凤凰县在刚开始发展旅游业是政府主导的,然而,凤凰县当时是部级贫困县,财政困难,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文物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并且,在官办经营中,也没有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于是,凤凰县政府将8个景点经营权转让给黄龙洞公司50年,黄龙洞公司入驻凤凰县之后本着“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投资大量资金,采取了修复城墙、消防、防雷防护等多种保护措施,并且,黄龙洞公司对古城的卫生工作实现了公司化管理,设置和古城风格相称的垃圾桶,在山地上种植树木,增加绿化带,这种种做法,既提升了古城的环境,还在无形中提升了居民的素质,极大地促进了古城低碳旅游业的发展。

4.技术驱动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科学技术,要实现古镇旅游业的循环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要依托于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比如说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降低碳排放量的交通工具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使低碳旅游的发展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具体来讲:

滕头村

滕头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改善人居环境。其依托科学技术,积极构建低碳系统。道路上采用的是‘风光能’环保路灯,地上地下没有架铺一根电线,均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蓄电池来提供能源;污水处理采用的是先进的人工生态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模块中基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态三者协同作用,达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并且实现了节能、节水、节地的目的。

三、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1.自然环境方面

(1)低碳旅游有利于古镇景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旅游展业规模的扩大,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逐渐显现。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有效地形成古镇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防止出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现象。低碳旅游还可以从衣、食、住、行、娱、游、购等行业提供的旅游产品入手,倡导清洁生产、节约消费,使古镇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在消费行为上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使古镇景区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靖港古镇的整体风貌虽然并未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但是粗放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确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当前来古镇旅游的游客人数较多时,同时却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小的压力,严重威胁着原本脆弱的靖港古镇景区生态。因此发展低碳旅游,从而减少传统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2)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治理的微观表现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全球变暖更是引起了诸多关注。而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旅游业要对世界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承担 4%-6%的,其中 32%来自公路交通;40%来自航空交通;21%来自旅店。而我国传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减少二氧化碳在旅游行业的产生与排放,实现低碳化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现在也有不少古镇型的旅游业配合国家的战略,在旅游规划、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等各个领域积极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使之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低碳化”。靖港古镇旅游业发展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趋势,作为古镇型旅游景点之一,与其他古镇型旅游景点一同承担全球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一部分“低碳责任”,这对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人文经济方面

(1)能够充分发挥古镇的人文资源优势

靖港古镇低碳旅游景区的建立,不仅可以更好的展现古镇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民俗文化而且可以让景区居民,旅游者亲身体会到低碳生活,从而使低碳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为建造低碳社区、低碳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低碳城市的创建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这却又是个庞大的工程,且放眼全世界尚无成功的案例。不过创建古镇低碳旅游景区可操作性强,且更具有现实意义,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功的先例。由此打造古镇低碳旅游景区来为创建低碳城市奠定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2) 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古镇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转型最佳的切入点和契机。将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低消耗、低排放”融入到古镇发展中,使古镇旅游产业功能由单一的经济功能向复合的社会功能而转变,促进旅游经济从简单的经济效应向多元化的综合效益转型升级,也促使其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靖港古镇的旅游文化产业暂处于较为低端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商铺以家庭作坊型经营为主。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可以使这种生产模式得到转变,开创出更多的商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古镇的可持续性发展

古镇低碳旅游的发展从旅游资源的开采方面,否定了竭泽而渔的做法,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其发展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合理的地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满足了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完美地体系了古镇低碳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给靖港古镇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到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是非常紧急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符合当今发展的诸多趋势

(1)我国各类产业都在积极地进行转型升级,旅游业也是其中之一。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各种产业都在进行的尝试。而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积极地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2)当今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全人类的生存,发展达到与环境的和谐,进而做到可持续性,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政府也是非常注重产业的可持续性,也曾多次颁布相关的政策文件。靖港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积极地响应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

2.靖港古镇在低碳旅游的开发上具有诸多优势

(1)靖港古镇历史悠久,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而且还有诸多保存较好的人文资源景观,至今仍保存着“八街四巷七码头”的街镇格局,它们与古民居、古作坊、古商铺、古码头、古驿站、古桥、古井等共同构成了靖港古韵悠悠的古镇风貌.若将其人文景观作为低碳旅游转型的重点方向,则不仅会降低其相对开发成本,对低碳旅游产品吸引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国正积极地研究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靖港古镇临近湖南省省会长沙市,隶属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区。若靖港古镇大力发展“低碳旅游”,这样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干政府部分在政策上的倾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国内外已经有诸多古镇型景区成功地将“低碳旅游”付诸实践,靖港古镇可以借鉴并吸取其“低碳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低碳旅游”。

五、基于低碳经济角度对靖港古镇发展和转型提出建议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问题

(1)树立低碳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古镇的低碳发展离不开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促进,在积极营造低碳发展的氛围时候需要有针对性的扩展到政府部门,景区管理者,游客,当地居民这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主体当中。古镇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低碳理念下各方低碳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推进古镇旅游低碳化的根本动力,靖港古镇的低碳旅游业发展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倡导低碳行为,鼓励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因此古镇旅游在低碳化的进程中要始终把握其核心任务,并紧紧抓住旅游生产低碳和旅游消费低碳两个发展基本点,最大程度的推进“食,住,行,娱,游,购”等旅游核心环节的低碳化改革,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尽可能的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量,加速人们的行为转变。同时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资本的力量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技术,淘汰古镇的落后产能,促进古镇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重点

(1)强化规划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合理做好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布局,有效避免无序化的旅游发展对靖港未来经济产业所造成的冲击,最终实现古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的局面。

(2)制定政策措施吸纳其他古镇低碳发展的先进经验。制定出台适当的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理论;形成一套以景区内部旅游主体为核心的利益最大化驱动机制和以政府主导的外部动力机制循环促进的,多元的,完整的古镇低碳化旅游发展动力系统。

(3)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具有一定投资实力,并且对于靖港的低碳旅游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旅游企业落户。针对某些低碳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地方政府应利用其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联合有关金融机构积极进行低碳融资方面的探索,如在相关企业低碳旅游项目贷款方面给与适当倾斜,鼓励旅游开发企业发行以未来景区低碳旅游收入为担保的“绿色债券”等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4)把握特色产业,发展和鼓励例如油纸伞,布鞋生产加工等具有靖港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地方特色是吸引游客及地方形象定位的关键因素。从实地调研及走访的方式我们发现,镇上一些建筑、小吃和民间手工艺品与其他古镇大同小异,而本身的特色资源挖掘不够,在同类竞争色表现不明显.事实上相对于那些旅游特色不鲜明,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一些具有靖港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显然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5)完善接待设施,提高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且当地接待设施不完善,游客在靖港古镇停留的时间较短,大多数的游客行程为一日游。在靖港,街道狭长,但路边没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等设备,也没有休闲性的交通设备如脚踏车或电瓶车等;其次,靖港旅游产品仍是观光类的初级旅游产品,缺乏体验式和互动型的活动类产品。而游客在这里不应该只能看到“静态的”靖港,对古镇古人的风俗只停留在“看”的层面上,没有“参与”其中乐趣,因此开发多层次的低碳旅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6)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碳旅游作为一个近些年才被广泛提起的领域,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必定会出现相当数量的人才需求,靖港景区的低碳化转型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六、小结

尽管靖港古镇在进行低碳化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汲取国内外古镇发展低碳旅游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真正适合靖港的发展转型之路,才是实现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罗维.湖南望城靖港古镇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9-13

[2] 覃业银.都市特色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以长沙靖港古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1,(2):33-36

[3] 马勇,刘军. 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 106-110

[4] 黄文胜.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 生态经济,2009 (11): 100-102

[5] 张钟元,郑向敏,兰晓原.国外低碳旅游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 17-21

[6] 杨军辉,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2011 (6): 112-115

[7] 石培华,吴普.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 地理学报,2011(2).

[8] 余含,古镇低碳旅游发展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D]. 吉首大学,2012.

低碳发展概念篇(2)

[摘 要]本文从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两者的来源与定义出发,在比较两者的异同后,对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做出自己的解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两者的联系、异同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08-01

1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定义

(1)生态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随着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给旅游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寻求既不破坏旅游环境,又能满足自身需求,并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并被认为是21世纪旅游发展主要趋势之一。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之后二十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

世界旅游组织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他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国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自然和生态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低碳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20世纪末,为了保护地球,追求健康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球推行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借助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开展绿色旅游,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方式。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定义: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于低碳旅游的定义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2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辨析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同点。具有相同的理念。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利用生态技术,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不同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以低碳经济为理论基础,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生态旅游注重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低碳旅游则体现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不存在目的地限制。

具体来看,从定义上来说,生态旅游重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旅游的构成要素,而低碳旅游重在从实践角度,说明低碳旅游的具体行为要求;从内涵上来说,因为定义的理论性,使得生态旅游的内涵广泛,范围很大,而低碳旅游包含于生态旅游之中,是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途径;从本质理念上来说,生态旅游一方面使旅游者充分享受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提醒游客将对旅游客体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低碳旅游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为前提,使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从实现目标上来说,生态旅游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完整性,而低碳旅游是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低碳经济;从旅游者类型来说,生态旅游是以享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要目的,兼顾环境保护的客源群,而低碳旅游选择碳排放量最低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客源群;从活动特点上来说,生态旅游以享受为主,环保为辅,而低碳旅游以消耗最少量“碳”为准则。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态旅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传统的旅游方式显著不同,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高雅休闲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无疑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探讨,但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相关的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等概念模糊化;其次,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仅侧重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发展;最后,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低碳旅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生态旅游的不足。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注重旅游及其环境整体发展,在涉及旅游环境生态性的同时其内涵不断扩充。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低碳旅游亦可进行量化,从而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空泛化。此外,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这样既可避免关于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又可以突破旅游规模的限制。

3 结 论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从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保持景区的原生态,旅游者的观念必须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一种融入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低碳旅游则更注重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以减少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量,从而达到低碳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于景区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进入景区的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低碳经济。

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从生态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赢利不是首要目的,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概念”和“内涵”;而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理念出发,以实现低碳经济为目标,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带着低碳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首要目标,是生态旅游的概念的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参考文献:

[1]钟永德,王怀採,李晶博,等.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4).

低碳发展概念篇(3)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时代新建筑的设计也有新的要求,建筑师的责任不在仅仅是建筑整体设计,还需要对低碳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作为设计的基础,低碳生活的加入代表着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的理念决定着建筑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代表着设计时的设计质量、格调和品味。在大城市中,需要以扩张性建筑为目的,坚持环保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化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给予建筑行业树立优秀的低碳形象,保障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概念实施。

1 目前我国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 从建筑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低碳建筑设计

目前许多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形式为,注重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并且做出具体的分析和改善,让建筑和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统一的形式。利用建筑物的低碳设计带动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利用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设计建筑的地毯设计,以此来体现地毯设计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互存关系。在进行建筑低碳设计的时候,需要增加其率面积,加大建筑周边植被的密度。尤其是在城市建筑设计方面,更是应当加强科学规划交通线路,科学的调整城市的绿化环境分布情况,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更好的提升建筑周边的环境绿化设计,进而实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

1.2 从材料的角度去思考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

从材料上体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种是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对建筑进行装修和盖建。目前许多的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混凝土会散发出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的氡气,人造材料中往往会散发出大量的甲醛,这些材料既没有起到环境的保护作用,还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城市建筑的角度来看,建筑的主要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的能耗比较高,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尤其是在混凝土进行拆除的过程中,废弃的材料往往很难得到有效的处理。从材料的使用上来看,材料的使用方式不恰当,极易造成许多的环境破坏隐患。对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就需要使用恰当的材料,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材料,材料的选取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第二种是通过材料的使用效率来体现低碳环保设计。在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材料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设计,尽可能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率,让材料的使用真正的满足低碳要求,可以从建筑垃圾的减排入手,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扩大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材料,实现环境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可以保持建筑设计整体和室内设计的一体化,最终达成设计的原始医院,进而让建筑结构要素尽可能的减少,以此来降低材料的用量,达成建筑能耗最低值。然后可以通过掌握材料的特点,更好的将材料运用于合理的地方。最后可以选用具备高耐久性、低碳、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例如具备可再生性且重量较轻的钢结构构件。这类材料不仅仅在搭建的过程中能够体现重量较轻的特点,还能够让施工环节最大程度的体现材料的节省,使施工周期大程度缩短,进而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真正的体现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控制效果。

2 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 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有许多的低碳建筑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设计当中,这不仅仅能够节省建筑的成本,还能够有效的体现绿色环保,有效的降低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且还能够间接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对人体的危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为主,环保第一的建筑观念,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能力强的建筑材料,根据工程的成本需要,尽可能的避免污染量大、耗能高的建筑材料,如此便能够有效的控制建筑物的二氧化碳、氡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量。利用低碳建筑材料还能够考虑到原本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性,尽量醉熏就地取材的用料原则。

2.2 提升能源利用率

提升能源利用率是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重点,高效能源能够真正的体现建筑材料的节省,降低建筑资源的浪费,进而实现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理念。根据目前的建筑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的施工方法和建筑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进而对建筑施工中建筑资源的浪费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想要真正的实现能源高利用率,真正的实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首先需要将建筑设计的着重点放在能源利用率的改善上,实现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率,科学化、合理化的分配相关的资源,让低碳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得到合理的改善,将建筑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规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真正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

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关系到建筑设计中低碳概念的重要要求之一。科学化的减少建筑对土地的占用面积,体现空间资源的高利用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低碳概念,科学化的设计房屋的建筑标准和建筑面积,真正的实现建筑耗能的降低,提升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也不能盲目的追求低碳空间概念,而忽视的建筑功能的使用情况,低碳建筑的设计前提必须是建筑具备完善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能,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寿命为基础的时候,便可以着手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新型的节能材料的使用情况来说,需要从完善的建筑系统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减少建筑费用,提升环境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低碳概念的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之一。低碳概念需要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设计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小“角落”,我们应当从“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提升能源利用率”、“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建筑设计的低碳概念,进而真正的实现节能减耗、资源再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新安.低碳概念细啊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5).

低碳发展概念篇(4)

包装设计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一个行业。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包装也随之更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世界贸易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装设计促进了相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其对日常生活的美化作用也不可小觑。当今社会大力倡导低碳理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潮流,低碳包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在全球兴起。因此,低碳包装是包装工业的发展趋势。首先,低碳包装的说法不断深入教育领域,在各个高等艺术院校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中,低碳包装概念设计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次,在专业设计领域,低碳包装设计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实现包装低碳化的设计创新,要求设计师视野开阔,具有进行广泛专业合作的能力。但是,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并不具有这样的设计素质,因此,在艺术院系的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培养设计师的素质。

二、包装教学中如何体现低碳概念

低碳包装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不污染生态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可循环和再生并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不造成污染环境并保护人体健康是低碳设计的前提,由于具有可循环和再生的特性,低碳包装既能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又能达到最终回归自然的目的。可以说,低碳包装囊括了环保和资源再利用两大主题的内容。一般来说,最环保的包装是材料使用量最少的那一种。因而在低碳包装设计中,在确保包装的运输、保护和销售等功能的基础上,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在材料的重复利用、减少用量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垃圾回收与处理方面,日本有一套完整且有效的循环体系,从分类、回收到再利用,其根据不同包装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类、回收处理,将垃圾分类别、分地点装入不同的回收袋中。对于市场上的塑料瓶类容器,可以压扁、洗干净装好,这样既干净卫生又节约空间。

三、低碳包装设计的前景及教学目的

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院校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臭氧层持续受损、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环境不断受到污染,因此,避开环保问题,以一种纯粹或抽象的形式展开的包装设计研究并无实际意义。低碳包装设计是一种可持续性设计,低碳包装要变革的是设计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摈弃在产品包装外观上过于强调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体现创新的真正意义上,找到创造环保产品及其包装形态更为有效的方法,并采用简单得体、经久不衰的造型,尽可能地延长产品或包装的使用寿命。在教学中大力提倡低碳包装设计,既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以培养出具有环保理念和顺应低碳趋势的设计师。

四、低碳包装教学研究方法

倡导和发扬低碳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实践教学中具有指导性意义和科学价值。低碳包装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在包装设计中逐渐渗入低碳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包装理念,提倡使用环保材料,把握节省、循环利用的原则,杜绝过分注重奢侈华丽外观的现象,提倡简约、必要的包装。教学应从包装材料、包装理念、包装形式低碳化三个方面着手。在风格设计方面,应采用简约的低能耗、功能实用、可重复利用的风格。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强调低碳设计这一理念,理清包装设计教育教学与低碳概念的关系。高校包装设计专业应多方面开展设计教学活动,提倡低碳概念,强调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设计观念,提升设计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多加思考怎样选用材料设计低碳产品包装,在包装形式、包装结构、包装材质、可利用价值、使用功能等方面尽可能符合低碳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应注重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课程组例会制度,即每个月定期召开项目研讨会,讨论设计课的所得所想并交流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总结,及时讨论,相互学习交流。同时,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提交讨论成果,整理得到齐全并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后进行归类总结。课题组每名教师每个研究阶段都应该根据研究计划,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汇报并进行课后反思,虚心听取课题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弥补不足,加以整改。第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每一项工作分工明确,设计内容清楚,师生相互督促。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听课,学生要评课,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每项课题按时实施、高效完成。第三,选择典型内容听课,客观评课,争取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题组长的指导下,各组研究人员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善于总结,将设计过程中的成果转化成有效的实践结果,总结有效经验,在每堂课中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思想。包装设计课程中囊括了能源环境、生态循环问题,同时涉及较多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包装设计实验等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低碳理念提供了可以充分利用的良好素材。本研究旨在通过将低碳知识和理念在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中进行系统性的传播和渗透,促进学生低碳行为习惯和素质的养成,以达到培养具备低碳知识和低碳意识的设计师的目的。进入21世纪后,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难以回避的消极影响,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话题,最终使得人类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如今,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多能源结构为特征、倡导节能的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旨在缓解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上,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普及与利用新能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知识的传递和传承,高等教育更应致力于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低碳意识。低碳意识可以概括为绿色、循环、可持续、节能等概念,作为以建设未来和谐社会为己任的高校学生,更应当具备全面的低碳知识、深刻的低碳意识以及持久、务实的低碳实践态度。

参考文献:

[1]曹刚“.低碳概念”在现代包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

[2]史晓甜,王静.论绿色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5).

[3]王安霞.绿色包装设计——可持续性包装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低碳发展概念篇(5)

内容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本文对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对现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构建了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理念六个维度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体系 理论模型

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各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和削减碳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社会实践。短短几年时间,低碳经济已经演进为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的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最大限度地限制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最终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城市聚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消耗了全球的大部分资源,排放了约占全球总量75%的温室气体,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而发展低碳经济应以城市为单位。然而,如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低碳经济发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对于我国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为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想使科学发展观得到真正的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必然前提。有评价才能有定位,才能确定发展的程度,才能找到发展存在的差距,才能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建立更为科学、可行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准确地考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今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支持和有价值的参考。

(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选择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构建的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从而能够综合反映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率、状态、效果,实时、量化、动态地分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系统体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的发展差异。它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提供决策支持。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现代产业中的软件、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旅游经济等低碳产业更好地升级和发展。它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增加大量绿色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关评价理论和方法也相继出现,很多组织和国家都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要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着手,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模型为指导,运用了开放的菜单方法使其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构建了33个评价指标;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标体系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框架,构建了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社会响应三大类指标,用于跟踪、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联合国统计局创建了一个由88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涉及社会经济活动事件、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等方面,清晰地反映了指标之间的关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从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系统、废气和水污染四个方面,构建了25个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目标值赋予了指标各自的权值。此外,欧盟、芬兰、德国、瑞典、瑞士、丹麦等国家和地区也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各自的指标体系。

我国学者也做了许多研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小组(2009)按照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独立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试行版,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付允等(2010)在复合指标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构建了包括23项指标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付加锋等(2010)在研究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五个维度、14个指标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胡大立(2010)等从产业链的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市场这一路径,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逻辑结构框架,提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大多对资源、环境的指标研究相对较多,以经济、社会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硬”的因素的分析较多,对社会意识、文化传统等“软”的因素的分析较少;对客观的定量的分析较多,以人为主的定性的分析较少。如果没有详细的论述和相关理论的研究,那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会存在理论上的“空洞”。因此,在参考总结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是比较科学的思路。

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一)低碳经济内涵分析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深入了解。至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英国政府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概括来说就是指要通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Ramakrishnan Ranmnathan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非化石能源作为投入,GDP和碳排放作为产出,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以及能源消耗和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Paul B stretesky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得出人均碳排放量与出口有一定关系,并从产业角度分析得出,能源产业、化工产品和再进口产品等三个行业对人均排放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付允(2008)提出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夏堡(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张平等(2011)指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付加峰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潘家华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袁男优(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牛文元等(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不仅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生产力与人文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低碳理念,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直接体现是减少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目的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总结

本文选取国内20篇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对各个学者选择的评价维度进行总结,如表1所示。

在文献梳理中发现,不同的学者往往将具有相同意义的维度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表述,有必要把这些具有相同含义但是表述不同的维度进行总结归纳。比如,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经济、社会经济资源基础、技术经济、经济低碳化、发展能力、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能力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发展维度。因此,本文最终归纳出六个准则层: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以及低碳理念维度,如表2所示。

(三)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指标体系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在经济发展上,所以说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没有低碳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发展科技。环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低碳经济要依附于环境空间;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达到社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期望;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节能减排指标是低碳水平的直观表示,可以直观地反映碳排放情况;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低碳理念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低碳理念要贯穿于低碳经济各项活动的始终;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普及低碳理念。由此,所建立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及低碳理念六大方面,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和评价体系文献总结两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和低碳理念维度六个维度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以期为低碳经济的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科学出版社,2009

2.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3.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4.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5.吴昌华.城市引领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中国投资,2009(2)

6.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2)

7.夏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8.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9.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10.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3(1)

11.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

12.辛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7)

13.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

14.唐笑飞,鲁春霞,安凯.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4)

15.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16.杨敏.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10)

17.王嬴政,周瑜瑛,邓杏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

18.李伯华,徐亮.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

19.谈琦.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南京、上海动态对比为例[J].生态经济,2011(12)

20.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1.华坚,任俊. 基于ANP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24(144)

22.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2)

23.郑林昌,付加锋,李江苏.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

24.气候组织.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R].2008

低碳发展概念篇(6)

1.1低碳经济的介绍。随着全球资源方面的紧张,我国也在不断提倡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其实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些科学技术比如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目前的资源与环境状况,我们应该相对了解,目前全球的一些资源处于紧缺状态,而且随着人们的大量消耗资源并且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使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产生,并且资源被大大浪费。因此,现在我们需要调整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根据目前的状况而言,现在低碳经济成为了顺应当下环境的主要理想的经济模式之一。

1.2低碳工程的基本理论。通过低碳工来优化土木产业的结构是非常好的理念,而低碳工程的发展更是大势所趋。而低碳工程的建立也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首先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早在1970年就被提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不断改变,但是它的实质没有改变: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要保持人与环境、人与人、环境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在土木的产业当值,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引入低碳理念。低碳工程的下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理论,它是一种实践模型,同时更是发挥低碳工程的重要理论。现在社会的人们对于能源的节约观念不是很强,因此,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该理论的实质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整合并且合理利用资源,最终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主要就是将废物进行再利用,把资源的输入减量化,从而使得整个资源成为一种可以把物质反复利用的过程。接下来是清洁生产理论。土木建设产业也一定会带来一些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理论主要就是运用先进技术来控制在生产工程中产生的浪费和污染,最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就是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主要是通过各个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明确分工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来减少产业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对低碳工程下优化土木建设产业结构的思考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低碳概念。对于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来说,低碳工程可以大大优化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但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因此,要加强低碳工程的宣传力度。虽然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土木建设工程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对于土木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不太关心,认为土木建设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不会影响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在城市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低碳理念非常缺乏,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一些建设部门的职员丝毫不在乎资源的浪费。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资源相对丰富,但是随着这一系列的资源浪费的问题的发生,我国现在的部分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的难题。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建设产业通过低碳工程而得以优化,就需要大力宣传低碳概念,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重视度,相关的企业要对公司的职员进行定期的关于低碳观念的培养,较女性低碳关键的再教育。对于职员来说,要加强其生态保护的意识,提高其道德责任素质,将绿色生态保护落实到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最终优化土木建设的结构。

2.2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低碳工程的实行不仅要知道其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引进土木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因此,为了实行低碳工程,就需要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对土木建设产业进行优化。因此,土木建设公司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公司职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建设企业应该多引进一些技术人员,多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养成的同时,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建设工程的低碳概念以及资源利用方面的专家进行演讲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土木建设过程中的低碳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施工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土木工程的产业结构更加完善。相关企业还可以做一些策划,建立一些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培养工作人员的生态环保理念,最终在低碳工程的实施下而优化其产业结构。

2.3合理开发资源,实行低碳工程。低碳工程主要的原理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因此,土木建设部门对于资源的问题的把握,就要更加仔细化,真正做到开发可再生和绿色资源的利用。在土木建设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要合理。例如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民用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减少空调等的使用,减少墙体青砖表面温度。在土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能源的利用上,可以考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其次,在建筑的材料使用方面,要做到原料的节约。据调查显示,中国建筑施工每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4000余吨,生产混凝土所产生的废物也在3.6万吨左右,因此,在施工原料上的浪费可想而知。因此,相关施工部门要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或者开发出绿色环保的建材,进行大力推广。

低碳发展概念篇(7)

低碳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概念的行业受到了全球的关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关于“向低碳的旅行与旅游业”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碳旅游”概念;2010年国务院推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说明未来的旅游业将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酒店作为旅游景区的必要设施,是游客旅游与休憩的媒介与载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评定标准》,酒店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水平都关系着酒店的星级标准,而酒店的软件水平就是体现在服务水平,反映在管理模式与体制上。随着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与推广,景区的酒店管理体制与模式必将做出一定的改变与完善。为此,将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从目前来说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与借鉴作用。本文从低碳旅游的现状以及低碳旅游对景区酒店管理的新要求入手,深入分析目前酒店管理在低碳旅游标准下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与低碳旅游的相关要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低碳旅游的现状

低碳旅游就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方式,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与低碳排放量的绿色旅游。本质上说,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也是我国未来服务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与战略;其主要体现三个方面:旅游模式的转变;提倡节约、绿色的旅游风气;加强旅游的智能化反战,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事实上,我国的低碳旅游早已在民间开展起来。1999年,九寨沟旅游景区开始实施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保证了九寨沟的空气质量;同年,九寨沟管理局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草)400公顷等等;从2001—2010年已分别累计投入2105万与21045万。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低碳、环保的旅游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知名的低碳旅游景点还有燕子沟、峨眉山以及张家界等等。

三、低碳旅游视角下景区酒店管理的涵义与要求

景区酒店管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企业管理模式。景区酒店作为服务产业,其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就是需要与人打交道。原先的酒店管理多数是以“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为服务宗旨,奉行“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服务,就没有满意的顾客”的管理模式。然而,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对以前这种景区酒店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低碳视角下景区酒店管理的涵义应该是:在“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下,以低碳、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绿色服务手段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低碳旅游概念对景区的酒店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在旅游酒店内部营造清洁、环保、绿色、安全的工作环境,搞好“旅游酒店、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关注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第三,以“绿色环保理念”引导“绿色服务”,树立“绿色旅游酒店的形象”;第四,完善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设备管理等环节,使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人与环境的危害最小化,强调生态保护。

四、景区酒店管理中的问题与困难

(一)高科技服务设施需要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改进目前,景区大部分高星级饭店硬件设施已不低于国际同档次饭店,但这些酒店在高科技服务设施的应用方面普遍不足。如饭店内部的温度是很棘手的,人数多少会对内部温度产生微妙影响,这不是一部中央空调就可以解决的。饭店的服务项目与设施不仅仅要符合客户的需求,而且要从科技、环保的角度来加强与完善。同时,本质上来说,酒店提供的毕竟是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命系着酒店能否发展、能否做大做强。而国内景区的多数酒店在服务能力与水平上却无法与景区、酒店的硬件条件相匹配。整体而言,国内多数酒店的五星级来自于硬件五星,而至于服务设施、服务水平以及服务队伍等软件实力都愧对于五星的标准。

(二)国际化程度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WTO的加入,我国已逐渐被西方友人所了解与熟悉。但是,国内大部分酒店的管理者对国际化的准备稍显不足,比如连语言上的障碍都得不到解决的话,很难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同时,国内大部分景区已逐渐走入国外友人的视线,已逐步被其熟知,而景区酒店外语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无疑会降低游客对景区、当地旅游条件的满意度。

(三)酒店专业人才短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酒店的管理需要人才,酒店的服务也需要人才,在低碳旅游概念背景下,酒店的日常维护更需要人才。然而,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国人的封建传统思想,大部分人没有把酒店作为正常的工作与行业来对待;且人员就业上,酒店对人才的吸引也远远不如其他行业;国内景区多数酒店的员工主要以中年人为主,这部分人学历与素质相对较低,对先进科技与设施的掌握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酒店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国内景区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偏僻地区,这些地方交通闭塞、居住环境恶劣、经济水平落后,更降低了这些酒店对人才的吸引。此外,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不设酒店管理专业,专业性的大学毕业生供应远远不及国内酒店的人才需求。

(四)酒店文化建设落后,不符合低碳旅游的概念21世纪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酒店也不例外。酒店文化就是酒店要结合自身的特色与实际,为了实现某一高度与目标而树立的一种价值观取向。一方面,国内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对酒店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认为文化与价值观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可有可无。另一方面,有些酒店的确有自己的酒店文化与价值观,但是这酒店文化没有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使得员工对酒店文化并不认同,对酒店缺乏归属感。同时,有些酒店的价值观取向仅仅是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并没有体现与反映其社会责任与环保观念,这也是不利于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广。

五、低碳旅游概念下景区酒店管理的解决对策与模式

(一)结合低碳的相关标准,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与监督体系随着低碳旅游的提出,有关低碳的标准也必将实施,为此,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必须制定出明确的质量标准,且要结合低碳标准的实际。但是由于酒店产品是由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组成,对于无形产品很难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宾客满意程度有高有低,它不是一个明确稳定的标准。第一,需结合酒店目前服务环境、服务能力、服务设施以及服务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体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制度。第二,根据制度,确定内部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三,分析酒店的服务流程与环节,结合流程与环节,确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这是今后监督检查的依据,也是进行业务绩效、人员考核的依据。第四,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组织保障,因此,须对企业质量管理进行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确定分级、分层的相互制约组织制度,防止出现监督人员与门店人员串通舞弊等情况的发生。第五,学习先进同行模式,制定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指标,实现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数量化与客观化。质检制度是监督、检查酒店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有了严格的质检制度才能使酒店质量标准被准确无误地执行,才能保证酒店产品质量稳中有升。

(二)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概念,是指酒店向宾客提供的服务在使用价值上(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适合满足宾客需要的程度,它直接关系着酒店产品的市场销售。“宾客至上”是目的,“员工第一”是保证。酒店是服务性企业,服务行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而购买与消费商品的是宾客,提供商品的则是员工,因此从这个程度而言,员工与宾客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也可以说,酒店经济效益与宾客消费水平成正比。酒店服务中,要体现“宾客至上”,提供优质服务,使客人在酒店感受到家的温馨。

(三)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从当今与未来的发展来看,人才已经成为了各行各界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对于酒店这样的服务行业来说,人才的急需性与迫切性显得更为明显。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50%人跳槽是因为薪酬待遇,考虑到薪酬待遇是人才体现其重要性的一大指标,要挽留人才,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于酒店各项工作、服务都需考虑到位,并加入日常的业绩考核制度之中,对服务人员实行以日常工资为基础,加大客户满意度的权重,实现“质优者多得”的目标。其次,人才的价值是体现在其事业与工作上,酒店与管理者要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动力,让员工感受到酒店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与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结合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分配符合其性格与个性的工作,让其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建立信心。最后,近年来许多人才开始越来越注重工作的环境、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氛围,各种酒店打感情牌留人才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酒店须从员工角度出发,对工作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考虑员工工作的辛苦与劳累,设置一定的放松设备与场所;同时,开展各种素质拓展与组织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培养默契与和谐的氛围。

(四)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培养核心价值观酒店文化是酒店长期逐步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酒店文化不仅影响酒店的领导风格、组织结构及其关系,也是影响酒店能否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低碳旅游概念,酒店急需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体现与反映低碳、环保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两手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