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8 18:36:06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1)

关键词:集群资源型产业链;耗散结构;灰熵关联度;演化方向

产业集群、产业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而两者都有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又有日益耦合发展之势,我国一些集群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形成了集群产业链组织,为集群产业链研究提供了基础。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产业链、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的研究较多,而对集群式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研究较少。浙江财经学院的严北战教授从2011年开始对集群式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这种新型组织的演化模型、升级路径等新的思想和观点,本人对严老师研究的新的组织模式很感兴趣。本文是在严老师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集群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机理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揭示集群产业链 演化的规律,为政府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比较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产业关系紧密,一般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资源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与其相关的企业形成资源型产业链,资源型产业链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关联度大。目前大部分资源型产业链出现产业链短链、产业链狭窄等特点,因此延伸、扩宽产业链、改革现有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显示目前资源型产业链发展有三种模式:

一是资源型产业链纵向延伸模式。该模式围绕资源产品的专业化分工的各个阶段而形成不同的产业,形成一种产业链条,这种延伸模式形成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大部分为资源产品的重工业加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资源,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纵向延伸模式呈现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特点。

二是资源型产业链横向延伸模式。资源型产业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拓展,加强跨产业的横向发展,形成了一条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型产业链条。我国资源型产业链横向延伸模式呈现产业延伸速度慢的特点。

三是基于产业集群的资源型产业链模式,即复合模式。该种模式能充分发挥竞争合作有机整合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社会分工、产业链、产业集群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动态互动关系,使集群资源型产业链能形成区域优势,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造性的价值活动,实现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战略。

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还不完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是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方向。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的深入剖析,有利于资源型产业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产业链升级。

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耗散结构分析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提出来的。耗散结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系统要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二是远离平衡态,普利高津曾说过“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即是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到达远离平衡态的区域;三是临界点突变,临界点突变是产生耗散结构系统的一大特征;四是正反馈,正反馈是有序产生的重要因素,是产生耗散结构系统的必要条件。

资源型产业链是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相关联的系统,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是产业集群与资源型产业链相耦合的系统,该系统与耗散结构具有同构性的特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存在产业间、企业间物质、信息、能量、资源等的交换,从外界吸收负熵,通过“涨落”发生耗散,因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放的过程,集群资源产业链系统时开放的系统;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环境变化、政策的变化,原来平衡的资源型产业链发生改变,不断向纵向、横向延伸拓展,形成新的产业链模式,因而集群资源型产业链发展是不平衡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不断延伸升级,带动新产业新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该系统不断扩大,进而促进整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该系统的相对稳定抵御各种变化带来的冲击,使自己持续稳定向前发展,表明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存在临界点即涨落点,与耗散结构的条件一致;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是从孤环―短链―长链―循环链―网链的过程,是系统不断耗散升级的过程。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内的各个链点关系复杂,链环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正反馈,因而该系统正符合耗散结构强调的正反馈的特点。

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是耗散结构,该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遵循耗散结构的规律,因而可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灰熵关联度、系统的有序性的关系确定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

三、基于耗散结构和灰熵关联度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演化方向

1.耗散结构与熵的关系

2.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的优势分析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的产业与该资源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优势分析,即可确定该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可以发展的集群产业。

通过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灰熵关联度大小可以判断产业链的演化,即通过灰熵关联度可以确定比较序列与参考列的关联性的强弱,灰熵关联度越大,则比较序列与参考列的关联性越强,即该产业在集群资源型产业链中的越重要。

四、结论

我国资源型产业链有三种发展模式:纵向延伸模式、横向延伸模式、基于产业集群的资源型产业链模式,通过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还不完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是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集群资源型产业链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发现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系统是耗散结构,该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遵循耗散结构的规律,因而可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灰熵关联度、系统的有序性的关系确定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最后,通过对耗散结构与熵的关系、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灰关联系数、系统的优势及灰熵关联度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基于耗散结构和灰熵关联度的集群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8-104

[2]黄溶冰,胡运权,吴冲.耗散结构视角下的矿业城市产业转型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25(4):34-38

[3]王志宏,许可.基于耗散结构的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2006,25(12):68-70

[4]许可.资源型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演进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36-42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2)

【关键词】煤炭产业;延长与培育;资源转化

一、煤炭产业链延伸的重点

(1)开采-洗选-发电模式。这种模式是霍林郭勒市煤炭现存的主要发展的方向,目前许多煤炭资源没有经过洗选的过程而直接用于发电,忽略了煤电产业链价值增值的环节――洗选,在正常情况下,每入洗1吨原煤可以去除0.15~0.2吨煤矸石,减少50%~70%的天然硫,同时还可获得20元的利润。所以煤碳产业要作好现有的煤电产业链,在煤的洗选加工、环节增加投入,获取煤炭资源的附加价值。(2)开采-洗选-发电-高耗能产业。煤炭与化工行业联系密切。首先应该作好煤化工产业链,依托廉价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煤化工发展的主流是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发展洁净煤利用最关键的技术(包括醇燃料和烃燃料)及多关联工艺技术。其产业化重点应放在量大面广、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上最具影响的煤制马达燃料和洁净煤发电。为了谋求生产过程的污染最低、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发展煤电化一体化多产业集合或组合技术。还要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继续做好煤炭地下气化实验,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3)煤――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第二代产业,大力培育替代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优势工业和县区经济。拉长产业链条。(4)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借鉴我国其他地方存在的煤炭产业链条,结合霍市实际情况发展如煤层气、机械制造和信息等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包括建筑业、维修业、家庭服务业。(5)与煤共半生矿物质的开发利用。发展共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现有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等)综合利用。在原有矿周围和深部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及寻求发现新矿点,增加资源储备量和延伸矿山的生命周期。(6)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的有序开发,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更加注重资源的加工转化,借助大企业、大项目的发展建设,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和推进产业升级,突出发展铝的加工产业、褐煤化工产业;加大煤焦化、煤气化及煤电一体化发展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加工效益;重点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热电联产机组,实现清洁生产,提高产出效能;积极开发新型能源,推进风力发电等新的重点项目马上运营,开发煤制合成油等煤基合成能源,提高能源产业整体水平,构筑煤、电、冶、化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

二、培育的措施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3)

关键词:产业链整合;转型升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全球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产业链竞争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单纯的商品竞争,而是以各个生产阶段所连接起来的产业链的竞争。近年来,产业链整合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关注。成功的产业链整合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链整合甚至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的突破口。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华为、台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都是成功进行产业链整合的代表。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下,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并不是唯一途径。Kaplinsky &Morris在2002年的研究中指出:企业的产业升级与创新过程不同,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谁的速度更快的问题,只是产业升级的形式之一。

一、产业链及产业链整合内涵

产业链的形成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而逐步形成,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从开发、生产到营销、运输所形成的产业链过程已很少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于是产业链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上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企业从产业链上分解独立出来,再加入新的产业链的,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价值网络。于是产业链整合这种新的市场战略就出现了。产业链整合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产业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产业链整合是一种经营战略,几家甚至更多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各自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产业链整合战略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基础,这种传统的研究侧重于静态研究,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从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来看产业链整合才是方向。

二、产业链整合的驱动因素

产业链整合的发生, 在多数情况下并非由某个单独因素促发, 而往往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其中有一个或若干个因素发挥主导作用。产业链整合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市场需求驱动

市场需求是产业链运行的驱动力,产业链发展经历了由推式向拉式发展,但无论推式还是拉式产业链,该产业链生产出的中间投入品、产品服务、最终产品只有在最后的环节被需求市场所接受认可才意味着整条产业链的运行是顺畅的,因此,市场需求是产业链运行和整合的原动力。

(二)竞争优势因素

企业竞争已有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应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与产业链上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的一定程度的整合,通过产业链整合把企业个体竞争优势聚集到产业链竞争力上,用产业链整体竞争替代企业个体竞争,借助产业链竞争力来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

由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企业成本、投入降低,因此产业链整合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必经途径。一方面,产业链整合使得企业分工协作进一步专业化,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产业链整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

(四)全球产业链驱动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在被动的融入全球产业链过程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全球产业价值链呈现为 “微笑曲线”,高附加值主要存在于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即曲线的两端,也就是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而产业链中游即处于曲线中间环节,也就是加工制造环节,是低附加值的载体。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很大一部分处于微笑曲线低价值的环节,受制于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导企业,很容易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只有通过对所在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整合才能改变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五)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的基本因素,决定产业链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产业特性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产业链对生产要素的依赖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产业链在生产要素方面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教雄厚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人力资源丰富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具备竞争优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具备了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整合了低端制造业的资源,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承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 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誉, 改变了低端制造产业的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 (六)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

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撑,健全而具有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可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因为一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和主导技术具有扩散效应, 可以促使相关产业受益。如电子信息技术促使制造业、物流、现代服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零售、商业的产业链整合。

三、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一)产业链内功能整合

1.工艺或流程升级

工艺或流程升级是最简单的也是目前企业有效的升级策略,通过对产业链中某环节的工艺、生产流程的改造或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如号称“代工帝国”的富士康虽然饱受非议,但是他以优秀的加工能力获取了苹果等高端产品的代工,郭台铭的个人资产也一直名列台湾前茅。对于制造企业,不断增强产业链制造环节实力,是目前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2.产业链功能升级

按照郎咸平“6+1”理论,整个产业链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这6大功能创造的价值是90%。而“1”加工制造是最低价值链环节。产业链功能升级是一种跳跃式发展,从价值链环节向高价值链环境跳跃,从产业链角度看,是从次要环节向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跳跃。

产业链功能升级一般有三种思路,最简单的是整合运输仓储、订单采购等,从单个企业管理向供应链管理思想转变,第二种是向产品设计环节跳跃,如企业从OEM代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变,第三种是向终端延伸,加大订单的控制,如从OEM向OBM(工厂自营品牌)转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摆脱中国制造业经济低度化的困境,从而使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盘升。

(二)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

从一条产业链跃迁至另一条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如我国台湾把在制造电视机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显示器的制造,并转向计算机产业,这就是一种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 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的路径必须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把握战略重点,加快培育和打造基于核心价值链和核心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做文章,理顺产业链关系,及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东莞市实施产业链整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积极引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研发机构,推动外资生产环节升级

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外资企业不愿意把研发、销售等迁移到东莞导致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有心无力,只有更多地将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环节配置在东莞,形成技术资源禀赋要素,外资企业才更倾向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据统计东莞市目前有外资企业超一万五千多家,而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的不到200家,所占比例不足2%,独立研发机构则屈指可数。。

(二)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东莞提出要将大力培育发展高端新兴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及薄膜太阳能光伏、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产业基地建设。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东莞突破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困境的跃迁式升级,通过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从而积极抢占世界当今乃至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供应链资源整合

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整体实力的对抗。供应链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将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物流服务商等相互之间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进行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每个链条环节的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供应链打破了现存的价值链结构,实现了产品、客户、技术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4)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粮食产业经济;新模式;“四链”网络

中图分类号:F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2-0023-0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中国化的卓越理论成果,具有高度的实践性、理论的首创性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性。它必将对国家发展全局包括各系统、各领域、各产业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贯穿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引领粮食产业经济沿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向前迈进。

一、新理念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思想灵魂和卓越指南1.“创新理念”是牵动粮食产业经济前行的“牛鼻子”

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破旧立新”牵动变革。一部经济乃至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破旧立新”的历史。社会不断变迁,技术不断飞跃,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不断演进,导致所谓的“创造性破坏”,被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本质。其言下之意是指,所谓创新就是“破旧”,包括打破过时理论的框框,破除过时制度的桎梏,消除陈旧技术的障碍,冲破陈旧文化的束缚。与此相对应,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促使创新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的价值灵魂,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有力“双翼”。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更是农业粮食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力,是加强粮食产业经济的根本支撑。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粮业发展,谋创新就是谋粮业未来,不创新粮业就会落后。在当今粮食领域,创新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其内涵愈益深厚,外延愈益宽广,地位愈益提高,被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成为引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持续前行的“牛鼻子”,有力牵动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协调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交响乐的“主旋律”

如果把“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视为一部交响乐,那么,每一种新理念都是这部交响乐有机构成的一个乐章。整部交响乐的鲜明主题就是促进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贯彻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协调。从内在联系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但相互呼应、协调一致,既服务和服

收稿日期:2017-01-18

作者简介:丁声俊,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100037)。

从于“粮安天下”的总目标,又彼此配合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观,简单说就是解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调”和“失衡”问题,也可以说是解决“木桶效应”的“短板”问题,即通过协调发展补上粮食产业经济的“短板”。由于协调发展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强化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单一化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整体发展。当然,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协调主体、手段、机制与模式。协调始终与发展相联系,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过程,无限延续,永无终极。

3.“绿色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使人联想到和谐与希望、生命和生机。绿色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色彩的表现,而是被赋予了深度生态的蕴涵,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融合发展的“生命力”。“绿色理念”将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生富有生命力的重大战略转变。其一,绿色发展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与绿色发展相适应,必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粮食产业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悖论。其二,绿色发展是一场空前的生态革命。粮食产业经济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经营领域的一场变革,而且是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现代化治理的必要手段,还成为粮食产业经济迈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其三,绿色发展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鉴于长期以来实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负面后果,彻底转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采用“3R”(Reduce,Reuse,Recycle)循环低碳发展原则,变以要素投入橹魑以科技增强新动力为主,促使资源利用合理化、减量化和再利用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开放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开路机”

以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粮食产业经济不断扩大市场、粮食事业不断进取的重要法宝,也必将使粮食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越来越紧密结合。依照“共赢”的逻辑,“开放理念”就像开路机一样,有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开拓发展,拓展粮食及其制品、服务的更广阔市场,即为粮食产业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国内市场空间和国际市场空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粮食产业经济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融入“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5.“共享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大情怀”

所谓“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就是“民本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共享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就是要大力弘扬“黎元为本”的价值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忠实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即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宗旨在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实现人民的期盼。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绝不可遗忘或忽视贫困地区还有5500多万处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产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同时,共享发展还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民众能否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当然,这需要更具延续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制度安排,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化为不断为人民造福的丰硕果实,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新路径和新模式1.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划,绘制其未来发展新愿景

以新理念为引领,就必须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以卓尔不群的智慧和境界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包括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

第一,谋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即以新理念为引领,浓墨重彩绘制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一,建立健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市场为主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市场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健全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合理关系,动态地保持平衡化、协调化。其三,建立健全市场营销和市场信用体系,包括普及连锁制、制,以及超市、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并探索推广“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立商品回溯、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实现诚信化、放心化。其四,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实现从田头谷物收购,到仓储、加工、物流、供应,直到餐桌终端消费的全过程,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起来,实现科技化、现代化。其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条例体系和全方位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法制化、严格化。其六,建立健全现代谷物储备体系,使得储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实现仓储绿色化、智能化。其七,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农牧、农渔、农林,以及农林牧结合的生产模式,探索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的粮食产业经济形式,实现农业粮食组织经营生态化、融合化。其八,建立健全粮食产业“双创”体系,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蔚然风气,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广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创新能力集成化、前沿化。其九,建立健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信息、科技、环保,以及节粮等产后服务,向农民提供代储存、代加工、代烘干、代质检、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实现服务综合化、专业化。其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监控市场,实现宏观化、间接化、高效化。

第二,强化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协调。要从根本上克服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结构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弊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最佳选择。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以生产为基础,以流通为关键,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新模式,必然会有力改革和转变传统的粗放型、掠夺式生产方式与浪费型消费方式,建立现代的集约型、精准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消费方式,引导和强制所有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事业、合作社、社团等,下同)对资源配置进行权衡取舍,做出最佳选择,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生产丰富多彩、品质优良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补上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短板,促使“两端”结构相协调、相平衡。

第三,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方式。这是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个体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前者如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劳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后者如无止境地贪图物质享受,追求豪宅、豪车与豪华生活,过度地追求“食不厌精”――精米、精面、精油,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粮食产业经济是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把粮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产业的层面和地位,从合理、有效、综合利用资源出发对粮食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深入探索粮食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在不断深化探索中,以农业粮食资源的稀缺性和个体的自利性为出发点,以“理性个体”假设为逻辑起点,在此假设基础上采用个体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与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合理、最有效、最可持续利用的配置。如是,就从粮食产业经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开辟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形式。

2.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开拓发展新路径

新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思想灵魂。新理念是“导航仪”和“指路灯”,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指向引路、谋篇定策。在新的坐标系下审视,新理念有力引领粮食产业经济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即遵循规律科学实干,开拓进取创造性实干,瞄准“短板”有针对性实干,以人民为中心奋发实干,让新理念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第一,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即必须注重启动粮食产业的全链条和各种要素,特别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与此相应,凡是与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畸形发展、竭泽而渔、自我封闭、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做法和行为,必须坚决纠正,彻底摒弃。从而,形成粮食产业经济新体系、新体制、新机制,开拓新空间,增强新动力。

第二,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为克服目前粮食行业各要素间孤立、分散,犹如一包山药蛋的状况,必须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粮食产业经济系统发展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即把诸多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与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要注重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三,不断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把生态视为资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粮业兴;生态衰,则粮业衰。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可有效加快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开拓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前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能防止和减弱面源污染,改善土地、水源等要素禀赋,治理粮食等农产品“病态产能”,扩大“健康产能”。总之,绿色发展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不断扩大粮食产业经济的市场话语权。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发展方式,可促其扩大开放、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粮食市场。在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实施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的措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国内外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五,不断增强民众对共享成果的获得感。一个大国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包容的制度设计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无法实现其长期持久健康发展。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需要着力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力量创造条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显。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民生底线,确保全体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到足以维持健康需要的食物等生活资料”。尤其是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精准扶贫脱贫,注重机遇公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布局,必将产生多面性、综合性、突破性效应。其中,最具实质性突破的是创新开拓发展新路径,即以创新发展克服低端重复的“乏力之路”,激发新动能,创造新的有效供给和新的有效需求;以协调发展克服畸轻畸重的“失衡之路”,开拓新领域,提高粮食产业平衡性和整体性效能;以绿色发展克服污染、恶化环境的“粗放之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开辟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以开放发展克服画地为牢的“封闭之路”,积极妥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以共享发展克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两极分化的“不公之路”,弘扬“民本”宗旨,增强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3.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略,探索发展新模式

在推进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创新性、方向性、共享性、绿色性、整体性等特点,整体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两侧”结构将趋向协调。适应这些特点,必须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勇于探索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特别是要锐意开创其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

第一,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经济学视角冷静反观和反思,我国粮食产业在取得辉煌“奇迹”之后,隐藏着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缺失的问题,即更多地把它当作单一化的“产品”,抑或是“商品”,而未把粮食当作一种产业经济去谋划策略、绘制蓝图、创新驱动、开拓未来。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表现为“五大短板”:一是虽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短板”;二是虽然粮食生产量、收购量、库存量多年连续增长,但与消费结构演变与升级比较,结构性“短板”很突出;三是虽然粮食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也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展资源节约型和效益型经济的要求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效益的“短板”仍普遍存在;四是虽然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中已增强了生机与活力,但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比,现代服务的“短板”仍很常见;五是虽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相互依存、相互结合,但与粮食大国地位相比,拥有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的“短板”不容忽视。上述表明,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存在严重的不相适应性,是导致粮食产业陷入困境和困难的根本原因。当前补上这些“短板”的根本举措,就在于以振兴粮食产业经济为抓手,开创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要坚持承继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继往开来的重大措施,既有承继性,更有创新性。所谓承继性,就是继续坚持和扩大粮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制度。例如,粮食省长负责制、覆盖全国的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现代业态”的普及等,都需要承继和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视为金色的双翼,振翅起飞,勇于探索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新模式。

第三,开创粮食产业经济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所谓融合化发展,是指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进行产业化组织经营的升级版。综合国韧庋芯亢褪导经验,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条件下,在产业边界和交叉环节重组而形成新产业模式。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言,产业经济融合的内涵包括:以农业粮食种植业为基础,以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形式的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以综合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宗旨,以利益共享(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为联结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机制转换等方式,把劳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粮食生产、产品加工,以及销售、餐饮、休闲等第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促进所谓“六次产业”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紧密融合,最终实现农业粮食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在农业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是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带动要素优化组合、融合化发展为途径,开拓粮食产业经济走上更有效、更协调、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四链”系统构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并把“四链”相互协调地“链结”甚至有机地融合起来。不同产业的融合方式各不相同:有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融合;有完全融合和部分融合;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以及混合性融合;有高新技术产业渗透融合、产业间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重组融合等。可见,“四链”之间的“链结”或融合,是一个攸关多部门、多产业、多产品、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和重大的深化改革过程。对于如此复杂艰巨的产业经济的创新事业,必须以新理念为引领,探索开拓粮食产业经济新局面。

1.构建粮食产品链和产业链

第一,构建粮食产品链。所谓粮食产品链,是指由粮食产品的上下游关系构成的链条,这也是粮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在对初级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乃至精加工过程中形成粮食产品链,不仅能够提升粮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有利于减少物流消耗和减轻污染,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经济、技术、环境可行性分析,确定适合区域发展的粮食产品链结构,包括现有的产品链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链。对于现有产品链,应分析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主流产品链进行延伸和加强。对于潜在产品链,重点关注短期内较易实现的产品链,同时考虑能否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协同和协力发展。当前在构建稳定的粮食产品链时,要注重做到三点:一是每个产业环节都必须选择最佳的资源利用形式,促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二是不可一味追求产品链的最完整和追求形成最终产品,而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发展形式;三是始终注重不断提高产品的“三品”特性,即优化品质、提高品位、创造品牌。这是构建粮食产品链的核心,也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基础。

第二,构建粮食产业链。当前,我国粮食企业“小而散”“多而乱”,像一袋山药蛋互不粘连,这种状况导致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对于这些弊端必须标本兼治,尤其要采取治本之法,即建立健全粮食产业链。所谓粮食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产业形态,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建立完整的粮食产业链的实质在于,实现不同产业链条、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例如建立粮食供给与需求有机结合的关系。每一种粮食产业链都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维度”的概念,它们相互对接、相互依存、优化组合,形成对接机制,如无形之手调控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为按照实际情况构建粮食产业链,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粮食产业链的集聚,即相关粮食产业活动的集合集聚。对粮食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促进小型企业成长壮大,促进企业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促进打造“区位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降低成本等。二是形成粮食产业集群。探索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形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企业群。一般说,粮食产业链划分为狭义产业链和广义产业链。前者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环节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各种具体生产制造;后者是指在狭义产业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尽可能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促使延伸到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等),即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则拓展到第三产业,即扩展到市场服务环节。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链基本上属狭义产业链,今后应向广义产业链发展,即探索和开拓农业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化发展。

2.构建粮食价值链和供应链

第一,构建粮食价值链。鉴于目前大多数粮食企业对成本管理认识薄弱,实践存在缺陷,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引用价值链管理和分析法。所谓粮食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给顾客生产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劳务所开展的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的集成。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称增值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由此进而派生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两大部分。概括而言,价值链管理分析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的基础性,即价值是价值链的基石,由各种价值活动才构成价值链;二是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都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三是价值链的异质性,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和产业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链。价值的关联性导致产生一种效应,即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条规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在采用价值链管理分析中,把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视为重要内容。所谓无形资产就是,凡一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没有任何物质实体的资产,都属于无形资产。它具有非独立性、转化性、交易性、潜在性,以及增值性,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起关键作用。

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采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价值链管理分析方法。实践证明,粮食企业把价值链理念和分析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就会把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相关的各个产业链置于整个系统价值链中进行分析,即从战略高度分析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的价值链的关系,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程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与顾客的关系;市场(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及产品促销与分销的关系。通过从整体视角处理这些关系,就会收到“四减”的效用,即简化业务环节,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损耗,减少人力使用和减轻环境污染。这意味着,粮食产业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升,把粮食产业经济引向高端价值链。

第二,构建粮食供应链。随着我国农业粮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粮食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从“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跨区域流通量超过2亿吨。然而,粮食物流却成为粮食供应链的“短板”和“瓶颈”。目前,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配送系统和保鲜条件等都相当落后。全国粮食传统物流“大而全”“小而全”“多而散”“多而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致使物流设施孤立分散,未形成现代物流的完整系统,粮食运输方式落后,成本居高不下。基于此,必须积极建立健全粮食供应链。

所谓粮食供应链,简单说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业务活动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作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从而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完整的网链结构。粮食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环环相连、相依为命。粮食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成长和做大、做强、做优,除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采取更有竞争力、更有效率的管理运作方式。粮食产业经济采用供应链管理,就是把“6R”管理方式深入到各个环节,即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把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这“6R”保障粮食供应链能完全满足客户的意愿,即时间短、数量准、质量优、运距近、成本低、性价比高。

针对目前我国各种物流设施互不关联的状况,必须构建以“五主”为特征的粮食物流系统。“五主”即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形式,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手段,以“四散”为主要运输形式,以“双创”尤其是科技创新为主动力。同时必须抓紧“两个关键”:一是狠抓健全新体制新机制的根本。要全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打破地区封锁、画地为牢、部门分割的孤立封闭状况,树立全国“一盘棋”,整合和建立统一化、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现代“大物流”系统。二是狠抓粮食“四散化”的关键。即发展被称为“粮食运输方式革命”的粮食散储、散装、散卸、散运。实现粮食“四散化”,大大提升粮食供应链的水平,具有提高供应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加强粮食供应调控能力等重要效用。

上述“四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健全相互结合的、全方位覆盖粮食产业经济的“四链”网络,就会使产品链的基础更牢,产业链的纽带更韧,价值链的核心更强,供应链的条件更优,“四链”扭成合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迈向“强、大、优”和价值链的高端。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关于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研究[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3]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丁声俊.以“供给侧”为重点推进粮食“两侧”结构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6,(3).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J].学术月刊,2016,(7).

[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J].学术月刊,2016,(8).

[7]丁声俊.对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探讨[J].中国粮食经济,2016,(11).

[8]丁俊.试论粮食流通现代化[J].农业展望,2007,(5).

Cre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Leading by the New Ideas

Ding Shengjun

Abstract:Fiv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are excellent theory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ssessing good originality in its concept, full system in its theory, and accurate guidance in its practice. The new concepts are prominent soul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guidan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which will lead it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development, opening up and sharing. It′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y the market forces, explore the new path and mode of the industrialized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completely build up the network of four-chains of production, industry, value and supply, promote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to transform to a strong, large and excellent one and to the high top of value chain, and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Key words: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a new mode; network of four-chains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5)

关键词:产业链;林业产业价值链;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合作发展思路更加明显,福建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同台湾地区的林业合作是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推动两岸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的重要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闽台林业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致力于发展绿色海岸经济,加快林权体制改革,为闽台林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中国经济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如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统一市场难以建立、商品与要素难以流动或优化组合、地区利益难以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形成企业规模与地区集聚规模经济等。福建将迎来可以预期的新一轮跃升期,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目的在于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因此对两岸林业产业链的整合以及林业合作路径的探讨,对两岸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地区性的产业经济、实现林业产业的规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国内研究现状

(一)产业链的定义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一是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任保平(2005)认为,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蒋国俊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二是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哈里森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三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郑学益(2000)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二)产业链整合的研究

刘明宇,翁谨(2007)在《产业链的分工及其知识整合路径》中从知识整合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链分工演进的不同阶段对制度需求的差异,认为模块化产业链在对第三方强制履约效率、产业进入自由、知识产权保护、关联产业支持等几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环境对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契约的执行、产权保护和行业进入规制。里昕、揭筱纹(2006)认为纵向战略联盟是产业纵向整合的一种有力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应对产业结构变革、行业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三)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郭承龙、郭伟伟、郑丽丽(2009)认为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始于社会分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尔后产生新的细致化、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周而复始,形成蛛网结构的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之后基于蛛网模型3个维度,提出林业产业链形成的价值模型,并举例说明验证了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林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4个途径,为积极拓展和完善林业产业链功能和优化结构提供借鉴。

(四)林业产业链拓展

杨加猛、张智光(2008)基于“微笑曲线”的启示,从提升江苏林业产业整体附加价值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林业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的拓展思路。他们二者还在《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中,指出综合供应链、价值链、产业组织、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对林业产业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林业产业链涉及的不同层面和多种视角,以系统集成的思路,提出由供需维、空间维、价值维和组织维构成的林业产业链多维静、动态拓展模型,以期为中国各地林业产业链的拓展实践提供理论框架和路径参考。

(五)林业产业链利益均衡问题研究

蒋昌华(2009)认为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林业产业链的完善及其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均衡。分析中国林业产业链在营林环节、林产品加工、销售环节。提出通过发展和完善“营业专合组织”和“林业产业协会”,构建完备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协调各环节的利益,使之均衡。

(六)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刘贵福(2006)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和运行机制,提出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产业链的三种修缮方式,提出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他还提出产业链功能效应,给出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提出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张勇、何海燕(2009),基于协同效应理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及特征,以及林业产业链系统演化中的各种冲突分析,认为林业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实现途径是业务多元化、业务单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不同的企业必须以某种方式连接为一个群体。最后得出林业产业链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联盟机制、经营价值均衡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共同作用来实现协同效应的结论。

(七)中国林业价值链问题的实证研究现状

在Grubel-Lloy指数运用上,曾玉荣2001年用Grubel-Lloyd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表明台湾在林产品方面的需求今后仍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孔凡斌2006年利用贸易竞争指数,投资利润率指标结合其他因素评价了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及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发育程度上,孙顶强等人2005年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试了中国木材市场发育程度,其研究认为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上整合但短期不整合,2006年王怡等人运用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苹果产量最大的两个省份省内各地市场进行整合程度的分析,其研究表明山东省内各地苹果市场的短期整合程度要高于陕西。

(八)区域林产企业供应链研究

龙勤(2007)提出区域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林产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培育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同时还应着重培育林产企业供应链的内涵异质性。张智光(2008),将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制造”拓展到林业资源培育等环节。研究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内涵、特性、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提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出其核心问题是林业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协同共生,即“绿色共生”问题;勾勒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基础——绿色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以林-浆-纸产业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结构和共生模式研究提出了建议。

(九)林业产业价值链研究

程征(2006)认为从森林资源的角度可以将林业产业分为第一、二、三产业。以林木培育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以林木加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以森林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同时提出林业产业价值链中存在森林资源短缺,林产品加工增值幅度低,林产品深加工和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效率低等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三、国外关于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的研究现状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强调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营销、进货及维护其产品各项活动的集合,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在林业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林产品加工价值链及其升级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从林产品加工业中具体的和相关产品为例,绘制价值链。例如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为了研究当地中小林业生产者以在林产品加工业市场价值链的地位,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的采伐、运输、加工,以及在荷兰的销售为例,详细绘制分析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在其加工业价值链条中的价值增量。也有把某一个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按各个分支产品来进行具体描述的学者,如MartinGreijmans,BoualayOudomvilay,JulioBanzon(2007)对老挝Houaphanh省的竹子加工业的价值链进行细分,涉及到竹笋价值链,传统竹子手工艺品价值链,竹席价值链,竹子半加工品价值链。通过这样细分,可以对复杂的价值链系统进行清晰化和简单化,便于分析。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2001)为了能够更好地介绍和解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就以家具加工业为例,绘制了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结构,并指出在现实中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是由多条价值链和多个节点组成的一个价值链系统。但从节点上看,认为一条简单的价值链一般会涉及到四个环节:设计、生产、营销和消费。在林产品加工业中除了木材产品外,其他一些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 而且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如分析当地人在巴西坚果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利益分配(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强调企业在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作用(DirkWillemteVelde,JonathanRushton,KathrinSchreckenberg,2006)等。

CrissJuliard,CharlesBenjamin和Mazia

rSassanpour(2006)在关于马达加斯加香料和药用植物产业的研究报告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法,详细地绘制了该国香料和药用植物加工业的价值链,并研究了价值链的运行环境、最终市场、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纽带和关系、自然资源基础和承载能力等问题。在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识别的基础上,学者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升级办法。其中用以森林为基础的家具产业为例,RaphaelKaplinsky(2000)自己就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富于价值的环节是原材料的种子遗传设计,家具设计及其品牌化上,而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各个农林业、工业或该产业的支流等规模经济部门。同时由于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的普遍运用,管制的放松,市场的开放和全球贸易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CohenSJ,BDeLong,JZysman,2000;Dicken,1998)。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和JeffReadman(2001)强调创新是林产品生产商从全球产业整合中获益及其价值链升级的关键。但HovgaardAbra和HansenEric(2004)指出专门针对林产品加工创新的研究还很少,他还表明林产加工业的创新涉及到产品,加工,业务系统,以及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中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研究难点是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中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把产业链管理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重心转向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整合问题,范围扩展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赵绪福认为产业链优化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整合并强调在产业链优化中应特别注重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朱毅华构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验证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是产业链环节整合,丁慧媛认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关系到整个产业链沟通的效率和价值的提升。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未来研究的重点:明确政府角色,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风险防范。关于闽台林业合作洪志猛等认为两省之间存在区位优势、互补优势和政策优势,蔡新民根据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经验,提出要针对投资环境和林业发展基础的差异来开展林业合作,三明市政府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开展科技交流、对接国际市场”的合作方针,黄森慰从林业生产要素的角度对比分析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指出闽台林业合作是推进两岸林业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闽台林业合作源远流长并已形成了很强的相融性和互补性,福建在森林资源、劳动力、市场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台湾拥有较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丰富的林木良种资源、木竹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开展闽台林业合作前景广阔。闽台林业合作要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总框架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把福建办成林产品加工和引进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示范窗口、林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交流中心。福建省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林改和构建现代林业的省份,以花博会、林博会、木洽会为载体,积极引进台湾森林经营先进理念、新品种、新技术和资金,与台湾的林业合作经营组织交流林业管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提升海峡两岸的林业发展水平。

全球林业产业新一轮的布局都在调整、优化,针对闽台林业要素差异运用产业链组织整合原理探讨闽台林业合作的核心问题,分析研究创新、整合和协调林业要素资源的决策机制促进闽台林业整体发展的新态势,具有推动闽台林业交流和深度合作的重要作用。但闽台林业交流合作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为自发和零散的,缺乏总体的研究与规划,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网络“点稀、线少、面虚”,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新机制没有有效建立。为此定量分析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总体水平,找出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演进规律与趋势,总结与选择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提出可操作性的林业产业分工合作路径,可以有效地促进闽台林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为此从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眼光来研究推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闽台林业产业发展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闽台林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网络的构建,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趋势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研究以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为研究主题,从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分析评价中提出促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

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实际价值:

第一,可以摸清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及时掌握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为进行区域森林环境资源的合理规划与林业产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有助于构建闽台林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林业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闽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第三,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观,促进有关闽台林业合作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第四,福建省需要一个超越地方利益的组织,能够对闽台林业合作做出统一协调,研究所建立的闽台林业合作和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化前景。

第五,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是一种多赢的发展模式。研究所设计的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可为福建省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管理、促进海峡两岸和谐社会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森慰,张春霞.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比较与合作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5).

2、丁慧媛.中国农业产业链主体协调的现状与整合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3、蔡新民.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的问题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6(2).

4、刘明宇,翁谨.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J].知识管理,2007(7).

5、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

6、里昕,揭筱纹.我国产业纵向整合新形式:基于产业链的战略联盟[J].求索,2006(12).

7、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度与拓展模型研究: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8.

8、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

9、张智光.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体系研究[J].中国林业,2007(1B).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工具;价值链;产业链;内容分析

一、 引言

本文利用政策工具、产业链和价值链相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从政策工具、产业链、价值链三维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汽车政策进行进一步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分析。首先,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其次,遴选我国中央级政府颁布的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文本,并找出文本中相P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然后,依据分析框架,将编码归入其中,并进行频数统计;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剖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变脉络,总结政策演变规律;分析在政策工具选择中的过溢、缺失与冲突,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过溢与缺失,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分析框架

1. 基本分析维度。

(1)政策工具维度。政策工具论认为政策是由一系列政策工具组成,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设计、组织、搭配,形成政策合力,达到政策目标。Rothwell和Zegveld依据政策影响层面的不同,将政策工具划分为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本文借用该划分方法,从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三个层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每个层面的政策工具具体指标如下。

需求型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采购与贸易管制等措施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积极开拓并稳定技术应用的市场,从而拉动技术创新。本文具体包括公共技术采购、产品标准、消费端补贴、贸易管制、服务外包等政策工具。

供给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政策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活动的直接推动力,本文具体包括科技信息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金投入等政策工具。

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指政府对科技活动的间接影响力。本文具体包括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规管制等政策工具。

(2)价值链维度和产业链维度。由于科技活动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因而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规律和特点,科技政策具有其典型特征。然而,政策工具维度的划分并不能全面反映出科技政策的典型特征,所以,应该确定一些能够反应科技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政策维度,对政策工具维度进行补充,以便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科技政策。

本文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内在的活动规律和特点,从价值链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对政策工具维度进行补充。

价值链是由生产某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各个价值增值活动所构成。依据该概念思想,本文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划分为研发、投资、生产、消费等四个方面。

严格意义上讲,产业链不同于价值链,产业链是产业分工关系的表达,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不同质的产业,按照生产逻辑构成的一个完整链条。依据该概念思想,本文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划分为材料、零部件、整车、基础设施配套(主要指充电设施)、消费及其他(产品售后服务等)五个方面。

2. 构建分析框架。依据上述理论梳理,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分析框架:政策工具―价值链的二维度分析框架和政策工具-产业链的二维度分析框架(见图1,图2)。

三、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文本的样本选择及编码

1. 样本选择。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颁布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本着科学、系统评价这些支持政策的目标,本文尽可能搜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所有中央政策文本。截至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共搜集相关文本61份。同时,为了保障文本的准确性,本文对61份文本进行进一步遴选。遴选原则:发文单位须为国务院及其直属机构;文本类型主要选取法律法规、规划、意见、办法、通知公告等文件,这里也包括行业标准。最终从61份文本中整理出有效文本53份。

2. 编码。样本政策按照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值链维度进行分类,每个维度的具体类目已在上述内容中给出规定(详见2.1)。其分析单元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本文的具体条款。

为了便于对分析单元进行明确归类,通常采用采用编码形式。本文按照“政策编号―具体条款/章节”进行编码,然后将其归入到基于政策工具的两个二维分析框架中,最终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央政府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单元编码表。

四、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文本的频数统计分析

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单元编码的基础上,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的二维框架,将其编码按照具体分类归入相应的类目中,最终形成基于政策工具―价值链的二维框架政策工具分布图(见图3)和基于政策工具―产业链的二维框架政策工具分布图(见图4)

1. 基于政策工具―价值链二维度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价值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二维分布图,描述了该框架下政策工具维度和价值链维度的统计结果。

容易看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维度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占取较大比重(59.84%),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27.05%),供给型政策工具所占比重最少(13.11%)。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目标规划和法规管制占取绝大比重(68.49%),其中目标规划占取41.10%。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消费端补贴、产品标准和公共技术采购占取了绝大比重(90.91%),其中,消费端补贴占取45.45%。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科技资金投入占取绝大比重(68.75%),其次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5%)。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维度中,消费端环节的政策工具最多,占取46.28%的比重,其次为研发(24.79%)和生产(21.49%),投资所占比重最少(7.44)。

从上述统计数据看,我国汽车核心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为了保护新能源汽车新兴技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利用消费端补贴、产品标准及公共采购等需求型政策工具来促使新能源汽车扩得到市场的认可,形成利基市场,说明中央政府在需求端政策工具利用的充分性。同r,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目标规划、法规管制等环境型政策工具,这也进一步说明该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需政府政策大力引导和行业规范。然而,也不难看出,目标规划政策工具存在过溢现象,占取比重过大,一定程度说明指引性的政策过多,真正可操作的执行政策还较为不足。同时,供给端的政策工具整体运用不足,仅占取13.11%的比重,说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端的真正支持政策和投入还不够,一个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是技术,如果技术系统得不到很好成长和完善,那么政府再帮助其扩大市场,也可能事倍功半。此外,价值链的统计结果可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工具在产业的消费端支持充足,但是在研发和投资端还不足,这可能影响整体政策系统的合力效应。

2. 基于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度分析。在对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也分析了产业链。基于政策工具―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二维分布图,描述了该框架下政策工具维度和产业链维度的统计结果。

容易发现,该框架下政策工具维度的统计结果,与政策工具-价值链框架下政策工具的统计结果基本类似,进一步说明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央政策工具分析的客观性。鉴于统计结果的相似性,其说明的问题也具有统一性。这里不再对其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政策工具统计中,其针对零部件、整车、基础设施配套和消费端的政策工具比重差别不是太大,最多是消费及其他(29.86%),其次为整车(22.92%)和基础设施配套(22.92%),再次为零部件(20.14%)。这说明中央政策工具对零部件、整车的研发、生产等较为重视,对基础设施配套,特别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重视,相关支持政策在显著增加。但是,零部件上游的材料端,相应的中央政策工具较为匮乏,仅占取4.17%的比重,并且这些政策中大多数是目标规划,真正科技投入仅一项。这说明我国中央政策工具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没有足够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发现,在零部件、整车的研发、投资和生产中,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较弱,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成本以及融资来源。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政策工具、价值链和产业链理论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央政策(2001年~2015年)。其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

研究结论:

(1)我国中央政府较为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运用了较为全面的政策工具支持产业的发展,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规律,给予不同的支持政策。从开始的供给型政策工具到之后出台大量的需求型政策工具,在整个产业发展中不断出台目标规划和法规管制等环境型政策工具,促使该新兴产业可持续化和正规化。同时,在政策发展的脉络中,发现,政策在不断自我学习和细化,也在不断系统化,例如在在补贴方面,从公共补贴到私人补贴,为了消费者的预期,出现补贴退坡制度,并根据发展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2)我国中央政府对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充足,通过补贴和政府采购积极拉动消费市场的扩大。也较为充分利用了目标规划和法规管制等环境型政策工具,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快速扩大,方向性较为明确,规范化加强。但是目标规划存在过溢现象,目标规划过多一定程度上致使出台可操作的政策难度加大,并在在政策整理中发现相应的执行政策并不多。

(3)我国中央政府对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利用还不够,对产业科技技术的投入尚显不足,基础研发、产业上游材料研发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而这些是新能(下转第39页)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否则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政策体系的效力也可能事倍功半。

(4)我国中央政府在近两年出台的支持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和售后服务相关支持政策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政策建议:

(1)保持现有政策优势,积极利用需求型政策工具以及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税收优惠工具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利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的法规管制继续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坚强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支持。

(2)在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以及基础配套企业的研发、投资和生产中,提高对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减轻这些企业的税务负担,促使这些企业拥有良好的融资环境,进而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拥有更多的资本进行研发投资。

(3)大力加强对供给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其上游材料研发的科技投入,提供科技信息支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行业中的核心力量对零部件及其材料中的共性和前沿技术进行攻关和突破,打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合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效应。

参考文献:

[1] 陈衍泰,张露嘉,汪沁,等.基于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评价[J].科研管理,2013,(34):167-174. [2] 卢超,尤建新,戎珂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J].科研管理,2014,35(12):26-35.

[3] 谢青,田志龙.创新政策如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6):3-14.

[4] 苏竣.公共科技政策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赵筱媛,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1):52-56.

[6] 杨锐.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基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7]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35-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项目式驱动创新行为的企业响应机制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项目号:71503011)。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篇(7)

关键词:产业链整合;转型升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137-02

全球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产业链竞争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单纯的商品竞争,而是以各个生产阶段所连接起来的产业链的竞争。近年来,产业链整合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关注。成功的产业链整合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链整合甚至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的突破口。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华为、台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都是成功进行产业链整合的代表。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下,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并不是唯一途径。Kaplinsky &Morris在2002年的研究中指出:企业的产业升级与创新过程不同,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谁的速度更快的问题,只是产业升级的形式之一。

一、产业链及产业链整合内涵

产业链描述了社会分工导致的产品链、价值链等的现象和结果,同时对产业、企业进行了沟通研究,产业链特性、本质、结构和形成机制、治理模式研究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芮明杰(2006)指出产业链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 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 没有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可以由一家企业完全提供。一个企业所能向顾客提供的价值, 不仅受制于其自身的能力, 而且还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制约。[1]产业链的本质是描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 它是相关产业组织形成的一种功能性网链结构。产业链理论表述了产业的关联程度, 这种关联关系主要体现了五大内涵: 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是产品价值传递的表达;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是主导核心技术的表达;产业链是产业地理空间布局的表达,并把产业链分成五个维度:供需链、价值链、产品链、技术链和空间链。[2]

产业链的形成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而逐步形成,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从开发、生产到营销、运输所形成的产业链过程已很少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于是产业链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上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企业从产业链上分解独立出来,再加入新的产业链的,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价值网络。于是产业链整合这种新的市场战略就出现了。产业链整合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产业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产业链整合是一种经营战略,几家甚至更多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各自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产业链整合战略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基础,这种传统的研究侧重于静态研究,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从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来看产业链整合才是方向。

二、产业链整合的驱动因素

产业链整合的发生, 在多数情况下并非由某个单独因素促发, 而往往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其中有一个或若干个因素发挥主导作用。产业链整合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市场需求驱动

市场需求是产业链运行的驱动力,产业链发展经历了由推式向拉式发展,但无论推式还是拉式产业链,该产业链生产出的中间投入品、产品服务、最终产品只有在最后的环节被需求市场所接受认可才意味着整条产业链的运行是顺畅的,因此,市场需求是产业链运行和整合的原动力。

(二)竞争优势因素

企业竞争已有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应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与产业链上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的一定程度的整合,通过产业链整合把企业个体竞争优势聚集到产业链竞争力上,用产业链整体竞争替代企业个体竞争,借助产业链竞争力来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

由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企业成本、投入降低,因此产业链整合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必经途径。一方面,产业链整合使得企业分工协作进一步专业化,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产业链整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

(四)全球产业链驱动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在被动的融入全球产业链过程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全球产业价值链呈现为 “微笑曲线”,高附加值主要存在于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即曲线的两端,也就是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而产业链中游即处于曲线中间环节,也就是加工制造环节,是低附加值的载体。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很大一部分处于微笑曲线低价值的环节,受制于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导企业,很容易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只有通过对所在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整合才能改变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五)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的基本因素,决定产业链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产业特性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产业链对生产要素的依赖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产业链在生产要素方面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教雄厚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人力资源丰富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具备竞争优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具备了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整合了低端制造业的资源,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承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 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誉, 改变了低端制造产业的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

(六)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

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撑,健全而具有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可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因为一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和主导技术具有扩散效应, 可以促使相关产业受益。如电子信息技术促使制造业、物流、现代服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零售、商业的产业链整合。

三、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一)产业链内功能整合

1.工艺或流程升级

工艺或流程升级是最简单的也是目前企业有效的升级策略,通过对产业链中某环节的工艺、生产流程的改造或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如号称“代工帝国”的富士康虽然饱受非议,但是他以优秀的加工能力获取了苹果等高端产品的代工,郭台铭的个人资产也一直名列台湾前茅。对于制造企业,不断增强产业链制造环节实力,是目前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2.产业链功能升级

按照郎咸平“6+1”理论,整个产业链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这6大功能创造的价值是90%。而“1”加工制造是最低价值链环节。产业链功能升级是一种跳跃式发展,从价值链环节向高价值链环境跳跃,从产业链角度看,是从次要环节向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跳跃。

产业链功能升级一般有三种思路,最简单的是整合运输仓储、订单采购等,从单个企业管理向供应链管理思想转变,第二种是向产品设计环节跳跃,如企业从OEM代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变,第三种是向终端延伸,加大订单的控制,如从OEM向OBM(工厂自营品牌)转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摆脱中国制造业经济低度化的困境,从而使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盘升。

(二)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

从一条产业链跃迁至另一条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如我国台湾把在制造电视机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显示器的制造,并转向计算机产业,这就是一种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 跃迁式跨产业链升级的路径必须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把握战略重点,加快培育和打造基于核心价值链和核心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做文章,理顺产业链关系,及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东莞市实施产业链整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积极引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研发机构,推动外资生产环节升级

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外资企业不愿意把研发、销售等迁移到东莞导致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有心无力,只有更多地将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环节配置在东莞,形成技术资源禀赋要素,外资企业才更倾向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据统计东莞市目前有外资企业超一万五千多家,而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的不到200家,所占比例不足2%,独立研发机构则屈指可数。。

(二)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东莞提出要将大力培育发展高端新兴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及薄膜太阳能光伏、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产业基地建设。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东莞突破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困境的跃迁式升级,通过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从而积极抢占世界当今乃至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供应链资源整合

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整体实力的对抗。供应链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将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物流服务商等相互之间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进行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每个链条环节的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供应链打破了现存的价值链结构,实现了产品、客户、技术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

(四)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

东莞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组建了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15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但总的说来东莞市产学研合作平台以政府为主导推荐,企业积极性热情不够高,而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出产学研合作这一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这就要求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安家落户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权分配政策等。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2] 郑大庆,张 赞,于大府.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

[3] 朱瑞博.核心技术链、核心产业链及其区域产业跃迁式升级路径[J].经济管理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