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2 14:52:45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62-02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美术教育去提高学生素质,主要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目前,要真正确定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全面发挥美术教育功能,还必须对美术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明晰的认识。

1.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小学美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既明确了美术教育的作用,又指出了美术科与学校美育、智育、德育诸方面的关系。美育,是以美的对象和美的形式存在为内容进行的美感教育。旨在培养提高人对自然、社会和文艺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使感情、思想及以健康协调地发展并促进人的高尚道德行为的形成。

在美术教育中,体现美育的,大多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情商和现实、丰富学生的素质为主,提供学生实现多元化的目标。在美育中,重在传导美术文化,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勇于奇异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社会化的、平民化的人。

美术是研究美、创造美的造型艺术,其作品多是表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教学中,美育主要体现在:其一,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要有奇特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普遍会出现一些现象,如在绘画教学中,在教授素描或色彩时,对学生讲这里"灰"了,那里"亮"了,那里"脏"了,或这样用这种颜色画两笔就行了,至于那里该"亮",那里该"灰",教师就不明讲了,学生学起来就吃力,这样既不能用理论去分析,又不能对作品进行有效分析,结果只是一个凭经验作画、评画的经验人。教师教会学生的不只"灰一点,亮一点"的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创新教学法,仅拥有表现美术所需的技术者,是美术,是素人,而不是玄人--真正的美术家。而教师正是为这些将来的"美术家们"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的美术综合文化修养而努力。

其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美"是没有标准的,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评价它,别人认为"丑",你却认为"美",那是你找到了它的内在美。美不能光看表现,而源于内在。有的说,风景天天一个样,有什么美的,这些你是没有去发现,更没有用你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去评价,若用文化人的眼光去理解,多么糟糕的画你都会被某一点所打动。正如罗丹说的一句话"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我们善于运用、善于观察,每个人都用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我们的美术教育,那美术教育就能提高学科地位,健康可持续发展了。

2.美术教育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既属于美育,又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智育工作。美术学科虽然没有升学考试,但传授的基础知识,如:造型、色彩、透视、美术史论等,既是美术自身的知识体系,又是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能力已成为现代科技人智能结构的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育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帮助,使学生从中可用多种思维去完成作业,如:在数学中1+1=2,在数的计算应用内,它是一个权威,不可更改。而在美术中1+1可等于任何数。一千个学生的同一个创作题目,会有一千种不同思维,创作的作品有一千个样,丰富多彩,你还能说1+1只能等于2吗?这些,都是对学生智力开发的另一个方面。对于技能训练,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同时推动和提高大脑的发展,还能推陈出新,这些都是美术教育中对智力的开发,因此它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术教育形成的能力,它不仅对本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能力的迁移对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样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美术教育对德育同样有促进作用

美术教育在进行德育方面也有优势,中小学美术课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美术作品,这是一笔无与媲比的文化遗产,是自立于世界艺术文明之林的宝库。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作品其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它对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将发挥巨大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特别是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对美好事物发展等行之有效的创作内容的实施,在学生心中种下美好向上的种子。如一广告设计:一人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坐在被砍伐的树桩上钓鱼,而鱼竿上钓起来的都是鱼骨,河水是黑的,看不见绿色,而他却在那里哭。笔者看了,心中一颤,是啊他在呼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认识到地球现在的危机。后来在班上参观了这幅作品并进行了讨论:你将如何保护地球这一课题,使他们真正成为保护地球的卫士,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是学生的心声。所以,美术教育同样促进着德育教育,不少人才的优良意志品质,大都是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培养而成的。

4.社会发展需要美术教育

美术水平和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的标志之一,美术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对美术的需要和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通过美术教育能锻炼人的美术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又促进社会对美术的需要。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

1 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审美从人类开始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美育实际上一直在不自觉的进行着,并逐渐成为自觉的劳动,可以说美的思想是人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美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美育的特点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4 美育的作用

4.1 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革命导师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

4.2 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4.3 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4.4 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5 美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包含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要依靠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5 当前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5.1 对美育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应试教育仍然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流畅地运转,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这种错误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学率为学校工作重点的想法,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确立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把四育融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2 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结果,持此观点的人们就歪曲了美育的意义,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悲剧美等等,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将艺术教育与之区分开来。

5. 3 美育途径单一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有责任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美育教育,为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未来美好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是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单一的途径。进行美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良好环境、和谐气氛及家庭成员的内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

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但作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通过美育,使我们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因而,我们说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加强美育,就是要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同样,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作岭.试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特征与功能.松辽学刊 [J],2001(8)

[2] 张琪、刘玉刚.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J],2001(4)

[3] 蒋冰海.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福州师专学报 [J],2000(2)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3)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里,美育是涵括在德育之中,因为美育同德育一样,功在影响人的思想,培养目标高尚的品格,塑造美好的心灵。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去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它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强有力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把美育涵括在德育之中的表述,决不意味着美育的可有可无,也不意味着美育工作可忽视。

美和美育非常广泛的存在各个领域,其影响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他以“乐”为核心的美育,是使学生的道德臻于完美的、最后的也是最高的手段,他的“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奠定了儒家为代表的侧重于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主张美育为政治教化服务,为我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基础、荀子也专门写了《乐记》更特别指出“乐也者……可以善民心,感人深,其移风易俗”《乐记》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审美教育的“为人”与“为邦”的思想,从审美心理学与社会的确度,阐述了“乐”控制心理与社会发展的功能,将审美教育与改造人,变革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赋予它广泛的、现实的社会意义。我国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积极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确实,人格的完善和劳动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美的追求。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美育以足够的重视,就充分发挥它与其他方面教育彼此渗透、相辅想成、增效、增值的巨大作用。譬如:培养“四有”新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是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当然要靠政治课教育,靠德育和大量思想政治工作。而要真正做到“树立”、“确立”》、这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学习相关的知识;要把学得的科学的知识深化为自己的认识;还要变为乐意于此的自觉行为;进而长期的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养成为一种习惯,积淀为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里不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意愿、志向,还要把内在的需求引导外化为规范的行为,并把两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为一种素质。在这复杂的过程中,无疑需要有大量的、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投入期间。情感、情感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培养的青少年不仅知道什么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更在有对前者热爱、对后者憎恶,对前者追求、对后者摒弃的鲜明、执热的感情――政治道德教育。正确的观念、认识、与正确、火热的政治道德感情融合一道,能产生积极、进步的强大力量。反过来,有的时候人不是对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也不是不对的事情都不去做,在一定条件下,感情甚至会起决定性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不可能只通过概念、知识的讲解、传授而完成,它还需要大量、丰富而鲜活的实在内容、情趣活动的参与;需求细致深入,反反复复的滋养和累积。所以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他还说: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可能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我们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晓知以理,还需动之以情;不仅在讲道理的过程和活动中要同时动之以情,而且要有一些着重进行感情陶冶的过程和活动,一个侧重实施情感教育的部份。美育就是情感教育的利器。

我们树有重视美育得优良传统。战争年代部队解放到哪里,歌声、墙报就出现在哪里,与宣传革命道理相伴,一曲《白毛女》一场诉苦会,台上台下群情激奋,几天时间里,闹、除恶霸、报名参军、开赴前线……群众觉悟迅速提高,当然与阶级地位、本质相关联,但也应当看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把文艺活动、美育同政治教育、政治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巨大功效。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4)

1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从生物学的身体构造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是有不同的职责和分工的。左脑是负责思想逻辑工作,右脑则是负责具体可视形象逻辑的。多数科学研究表示:人的右脑是比左脑的发育更加发达,学习能力更加优越。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的孩子对于可视艺术的思维训练很陌生,缺乏开发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新事物的本领。在日常生活中,我国小学生的年平均动手时间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例如:在世界各国的野外生存比赛中,每当遇到一些困难,中国的参赛队员总是第一时间地选择退赛,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放心他们的动手能力,觉得孩子们无法在野外训练中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平常总是读书、写字,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造成如今孩子们动手能力不足的局面。想要养成动手的好习惯,美术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2体会美术作用,促进多角度发展

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画家的笔下的多彩世界,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是有许多美丽的新鲜事物。还有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可以使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以提高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重要意义。

小学时期的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此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艺术品,观看画展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孩子们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他人良好沟通的技能和换位思考的品质。形象化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是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逐渐养成的。更好的利用右脑,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美术教育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发现美、创造美。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重视小学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更重要的是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将美术这门学科与其他普通学科同等对待。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术。《小学美术课程开展标准》中指出,美术也属于小学课程教学标准的内容,小学教育像一个系统化的流程,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融会贯通。同时,在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以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要依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领悟到美术教育的趣味。

3增加课堂内的美术趣味性教学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有趣的方法总能使事情变得更简单。在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孩子们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来对待美术学习,争取用最有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小学生处于少年时期,是身体成长、储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对新鲜事物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学习状态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表现能力都有所不同。在进行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班级的孩子们对美术学习都抱有很大的信心,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对美术学习抱有不耐烦的态度,我会遵循因材施教的美术教学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孩子的美术水平和兴趣程度,帮助他们进行美术学习。

例如:在美术课上,教他们画小动物时,我会先跟大家讨论:大家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种类,有什么生活习性,有什么外貌特征。再开始让大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绘画。或者是让孩子们分组作画,共同合作。一方面调动大家绘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美和光构成的。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职责和义务带领孩子们去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在上第六冊《关于艺术陶艺制作》一课时,我会先带着孩子们去陶艺制作工厂参观,观看陶艺制作的方法和制作流程。增加孩子们对于陶艺的兴趣,让他们想动手尝试制作陶艺最大限度的鼓励他们进行美术创作。同时,快乐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愉快,活跃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不单单做学生的美术老师,更要做孩子们的生活伙伴。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明白美术学习是一件快乐、有趣的爱好,而不是一门需要考试的科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5)

1 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人类文明的先哲们很早对美术教育这个问题有所共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就曾以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展开教学。随着欧洲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把美术列入普通学校的课堂科目,[1]以此来提高国民的职业技能和工业设计水准,使产品更具吸引和竞争力,促进受教育者各种能力协调发展的目的。赫尔巴特的这一观点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学校美术教学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越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是重视学校美术教育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在美国理工科大学一般都会设有艺术系。

我国晚晴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提出,教育应该具备美育、智育、德育三个部分,以培养全面人才为目的。二十世纪出,我国开始废科举、办学堂,而且美术教育也成为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2]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紧密,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诸多学校开设了图案、面制图等课程。多数学校在美术教学中采用了以素描为基础课,以透视、解剖、学知识为辅助,用写生和临摹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技能的教育方式。在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和努力下,使的学校美术教育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繁荣,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基础美术教育的内容从传统的单一技能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审美文化教育,注重学生们艺术素质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修养的价值日益凸显,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

培养全面型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美术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岩石壁画,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以及象形文字的出现、演变等整个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美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文化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看做是美术史,美术本身就承担着认知作用、教育作用、创造美的作用和审美作用[3]美术教育能够提到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2.2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和形态教育,来培养学生们对美的感受、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们智力的开发、道德的完善以及健全审美心理的形成,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4]经过不断地摸索,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美术教学就是将这些审美经验转变为现代人心灵的财富,让人们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珍惜美、理解美、创造美,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传统美术教学中,偏重于绘画技法的讲解和训练,而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们只会进行绘画,而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不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应该在绘画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尽可能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并大胆地进行创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去走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闻一闻泥土的芬芳,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美,丰富审美体验,从而调动学生们对美的追求和兴趣,积极的发现美,感受美。[5]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文化素质,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美术教育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文化视野不断拓宽,智力和体能水平不断增强,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对未来充满憧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校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们多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左右脑协调发展,让学生们认识到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从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通过油画《开国大典》的欣赏,能够让学生们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增强爱国意识。通过《替花仕女图》的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们了解唐代的经济繁荣,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方式以及唐代宫廷妇女内心空虚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审美能力。通过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欣赏,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写生,让学生们领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画展等使学生们开阔眼界,提高鉴赏能力等,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 美术 素质教育 美术鉴赏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深入推进,美术鉴赏课在高中学段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能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挖掘作品的内涵,帮助其完善自己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陶冶情操。

一、认识自然的美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师法自然”,发展感觉器官加强审美的美术教学,可适应社会和美术发展的需要,推进美术教学对创造性表现的探求。走出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体,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真正地达到从启蒙时就净化心灵的美育。

二、认识创造的美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三、认识人性的美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这正是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的必修课。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 高职高专 作用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40-02

当今社会,人类创造了美术,随之就产生了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按照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要求,以美术为媒介,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的教育系统工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它的功能首先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它与其他教育有着明显的共性,然而美术教育又有着自己特殊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由美术的本质所决定的。总体上看,美术教育和一切教育一样,它的功能是社会的,即作用于人和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以及人们不同层面的需求,美术教育的功能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一样,表现为各个不同层面的多样性。高职高专承担着育人的使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一 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脑力的开发

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由形象记忆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构成的美术教育能力。美术教育针对学生进行的观察、表现、制作和创作技能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脑力的发展,因为人的智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动手的可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造型表达的情感性和形象的可视性,而对学生的右脑的智力开发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唯一能补正传统片面教育的课程,是各个高职高专院校不可缺少的一门辅助课程。

二 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高职高专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传统的智力培养是一个方面,而丰富的感受性培养是另外一个方面。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是基于对生活的经验、积累等感受之上的,丰富的感受性是获得丰富知识的基础,而获取知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中强调主体性,从培育学生具有主体性的认知与感受出发,构筑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端正学习的态度。在信息化社会和商业化社会中,不丧失自我能力的培养是维系未来生存的纽带。

当代文明的信息传播,正发生着从文字的抽象模拟到图像具体再现的变化,视觉传播的增多、视觉意识的增强必然导致一种以视觉为特征的文化——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泛美术的概念,主要是顺应视觉交流(如影视、摄影、计算机、图片、印刷等)的激增而提出的。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视觉现象的敏感性,提高从中获取与感受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组织成某种形式传达给他人。感受、解读、理解图形是异常重要的技巧,在国际活动中,由于语言交流的可能性降低,图示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如果缺乏必要的识图技巧,就不可能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高职高专学生只有具有高速度、高效率的感受、理解、领悟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类交往与生活的需要。

三 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性的培养和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使用美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基本素质都得到一个好的发展,从而把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修养。素质教育较之知识、能力,其正处于核心的位置上。科学已证明了美术知识和其造型能力是认识世界、创造文明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应该牢牢确立和发挥美术教育在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每一个走出高职高专校门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毫无疑问,人的实践在本质上就是创造。为了这个实践而进行的其他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虽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方面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功能。创造性是个性的动力源泉,也是个性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人类个性的丰富性正是表现在其创造性上的,而个性的独特性也是依托于创造性的,创造性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最忌模式化,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动手将思维中的形象变为可视形象,创造出一个新的可视世界,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艺术创造不像数学,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学生的艺术创造的产物都具有存在的价值。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有了自信心,才有创造的欲望。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形象思维最活跃、最受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美国吉尔福特与洛厄·福尔特两位博士经过追踪研究告诉人们,通过美术的创造活动培养出的能力有八种:感受性、流畅性、柔体性、独创性、再决定与再构成的能力、分析及抽象能力、综合与接合能力、组织一贯性等。这些能力不仅是美术所必需的,其他从事创作的人也必须具有这种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实质其实就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机制的竞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更面临着新世纪现代知识、经济和社会制度带给人类的全方位、多视角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对高职高专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美术教育能够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使其智力开发、感知发展、素质培养、情感塑造得到充分实现,因此,美术教育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自古至今,美术教育都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法宝,所以,我们更应该牢牢确立美术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好的作用,更好地完成高职高专特殊的育人使命。

参考文献

[1]翁志珍、彭欣.美术教育在高职高专人才素质培养中的特殊作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2(4)

[2]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J].中国美术教育,1995(5)

[3]王慧.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解析[J].美术大观,2009(12)

[4]陈娅玲.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

[5]彭显宏.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及审美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9(3)

[6]呼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调查及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1)

[7]戚建庄、金法.素质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