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规划及设计

城市规划及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2 14:52:45

城市规划及设计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节能;研究;分析

前言

想要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那么首要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实现建筑节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节能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制约和影响。如果要实现建筑节能,那么就要从很多方面做起,除了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提升社会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多进行建筑规划技能的宣传和培训,从而更好的实现社会节能这项目标。

1城市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方案

能将建筑节能工作有效实行的方案有很多种,举例来说,家用住宅面积的建筑节能规划就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的外界节能资源来实现建筑节能。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节能,对房屋整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也要慎重的考虑,将建筑规划设计和日照朝向等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来实现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城市建筑规划中建筑节能的方案

2.1单体的节能设计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朝向对建筑消耗能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太阳辐射会使得夏季的时候增加制冷负荷,在冬季时降低采暖负荷。朝向的采用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从节约用地的前提出发,先考虑本地区最佳的朝向,可以满足冬季需要较多日照的要求,夏季的时候也可以避免阳光照射的地方,并且还可以满足自然通风,从长期的实践状况来看。南向是我国普遍使用的建筑朝向,但是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也会收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导致不能全方位的采用朝南方向,所以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合理的安排建筑朝向,满足节能和舒适的要求。

2.2建筑布局

城市建筑布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住节能的效果,城市建筑的布局方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布局方式是行列式、自由式、综合式三种。如若想使房间获得充分的日照,就需要建筑规划布局为南北朝向的。从视觉方面考虑的话,一般采用多层方式进行建筑规划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为居住区的居民提供料号的通风环境,还可以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环境景观。这样通过对多层次的方式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不单单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建筑节能。

2.3建筑朝向的选择

城市建筑朝向的选择也是构成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建筑理念中,建筑都是南北朝向的,因为这样的规划建筑布局,可以充分的发挥建筑节能的作用,使能源在最小浪费的同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利用。对于现在来说,现代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的建筑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就朝阳设计而言,不仅只是建筑坐南朝北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朝阳设计。比如周边环境、风向、辐射度等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干扰朝阳的设计,而恰巧这些都是在设计朝阳方向时需要注重的因素,这也对建筑节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朝向选择如图1所示。

2.4建筑绿化设计

做好绿化环境,不仅影响居民的居住心情,陶冶人类的情操,还可能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节能效果,因此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的绿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做好建筑绿化环境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我们可以在居民居住的区内建设一个人工湖,人工湖不仅可以改善居民附近的环境气候,也可以收集雨水,对小区的绿化和环境的改善十分有益。增加居民区的绿植,可以净化空气,减少雾霾的同时,还有效的扩大了绿化的面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多种植树木,可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形成很好的屋内通风。总之,做好建筑绿化任务是非常利于节约建筑的能源消耗的。使用建筑绿化循环如图2所示。

2.5建筑面积设计和节能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建筑体形系指的是建筑的外表的面积和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建筑体形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建筑的采暖的能耗的大小,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不要权衡利弊,合理的确定建筑的造型,尽量减少建筑的面积,避免体形系数增大,应该把体形系数定一个标准范围,从而减少建筑能耗。合理的设计空间布局,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割,加以改善室内的保温、采光和通风等条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设计的时候,从平面和剖面两方面考虑。在剖面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建筑物中部的设置较多贯穿的垂直空间,而此空间要高于建筑物的屋面,并且设计相应的出风口。

3做好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探讨的话题,建筑节能对现在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也是城市建筑规划中的一项巨大任务。节约能源消耗,要从人类自身做起,要大大加强自身对节约能源的认识。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可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问题仍然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应当不断的进行创新性质的设计和研究建筑节能的方案,在最大程度之上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总之,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节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我们更加需要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节约这两项工作,让建筑行业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4建筑节能的影响

4.1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直接影响能源消耗的多少

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的结构和平面规划设计对建筑消耗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方案的平面规划设计应该是外开式还是内开始,相关的层高和层数的确定设计,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效的利用技术和经济的手段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4.2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建成后的影响

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并且建筑规划设计中,有效的利用建筑节能设计,所谓的完整建筑节能设计包括了最初的建筑节能规划、其中建筑节能方案和设计之后的建筑节能方案的有效施工,直至最后的拆除重建的最后阶段。可是,对于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施工方一般都只重视直接的建造成本的见地,河阳的节能设计不是高效的节能,所以,要必须对建筑的材料进行有效的优化,加强外墙、楼板等各个方面的节能设计,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通过相关的量化进行处理。在整体方案实施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需求进行相关设计的调整工作,进而的处最优的设计方案。比如,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家庭器材的选用上存在很多的选取,这往往使得消费者在选用的时候挑选的眼花缭乱,在比如空调系统的应用,不同的空调系统的应用的初始投资和运行中的成本上有着很多的不同,所以,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对各种量化来计算相应的初始投资费用,进而使消费者做出更好的正确选择。

5结束语

建筑节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损耗,也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进行二次利用,这样就科学的节约了建筑过程中的能源的消耗。因为资源短缺、资源的浪费,已经是我国当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所以做好建筑节能这项工作,也是为了响应国家节约能源的号召。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是朝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资源节约型为主要目的来发展的。想要做好建筑节能的关键是节约资源,尽最大可能的进行资源再利用,根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变化的规律,做出嘿的选择和节能措施,使建筑节能在适应内外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鲁慧敏.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8.

[2]任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68~69.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2)

摘要: 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中,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性、控制性的设计阶段,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城市规划执行的关键在决策者的水平。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关系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二、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 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 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 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三、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

与建筑师同样关注“城市设计”的还有规划师。对“城市设计”进一步定位研究,以及经历了一段操作实践之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本质差别必然被逻辑地揭示出来。显而易见,约去“城市”公因子,这个差别其实主要在于“规划”与“设计”之间。“规划”运作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是社会的、经济—数据的、官方的、布局的、二维(加上“限高”,暂且视为三维,但平面与竖直是机械割裂而非有机组合)的,还有是功能的和严格理性的,等等。相反,“设计”活动的特征则可一一对应概括为:个性的、技术—形体的、专家的、操作的、三维(今天已经扩展为四维时—空)的,以及充满着艺术的灵性。“城市设计”所设计的对象毕竟是建筑物以外的城市空间(或环境),是城市的各种“场所”,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因此,规划部门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把握和控制构成自己工作对象的主要要素——建筑及其设计。

规划部门所遇到的障碍依然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实质上是“城市”与“建筑”之间的矛盾,如尺度大小、空间开闭、综合单纯、公共私密……“城市设计”的范围很大,大到可以是整个城市。但是整个城市地进行设计,这样的机会极少,因为它触犯了“城市”作为人类群居的一种聚落形式,乃是一个历史积累和逐渐生成过程的“本质”。而且在整个人类的城市史上,实例也屈指可数。在国外,古代如雅典卫城,现代如印度昌迪加尔,都十分极端;在中国,先秦至元明多有“营国建都”大业,但那更像“城市规划”,却不像是“城市设计”。看来,以整个城市作为设计的对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城市设计”更经常地是面对一系列次级的对象:社区、区域、地段、场所等。如果这是些尺度范围不等的“面”的设计,则它们还都可以连带“线”(交通)的设计和“点”(设施、小品)的设计。作为城市设计对象的,能够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小品,唯独不能够是一个建筑。因为,正如牛津大学莫伦教授所说,城市设计“是有关公共领域的物质形体设计”。言外之意:① 建筑设计主要涉及非公共的私密领域;② 城市设计中的“建筑”只具有界面与量体的意义。也就是说,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之间的城市设计这座桥梁并没有完全架起来。

四、结语

“建筑设计”这个词顾名思义,首先能让人想到某一幢具体的房子:“城市设计”能让人想起一群房子,再就是街道、广场……可是“块域”能让人想起些什么呢?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们的确非常迫切地需要这么个中介。那就让我们搜肠刮肚,尽量把“块”想像成成群的建筑形体,而在“域”里填满道路、绿化、铺地、行人、车辆……符号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约定俗成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意图绝不在于提出一个新概念来掀起有关命名的大讨论,而是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更深入、更广泛的关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在设计实践和操作方面的思考。

作者简价:李伟姓别:男

出生年月日:1979年月12月9日

出生地:黑龙江省依安县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实现城市地区的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区域的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在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科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中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建筑设计上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现状

伴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科学有序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指导、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从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来看,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协调涉及城市整体规划的各项因素,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缺乏协调统一,使得城市建筑风格过于杂乱。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建筑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忽视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考虑和利用各个城市特定的自然条件,才能规划出一个科学合理、令人满意的城市布局。

建筑是城市规划的客观载体,其外观和色彩的搭配是衡量城市规划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自身环境以及人文特点,综合考虑城市的地域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文化特征等。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大体建设来说,然而解决现代化城市问题还需要从城市的建筑设计出发。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能量损耗已是发达国家的2~3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能量耗费,更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

二、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生态建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是一门涉及建筑学、美术学、环境保护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建筑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在现代化城市日益崛起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有效措施。

(一)协调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所倡导的生态的主体是人与自然,那么所谓的生态建筑的主体就是人和建筑以及自然。如何协调好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生态建筑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在建设城市建筑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少的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坚持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能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以促进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妥善处理有害的废弃物,减少城市光污染、声污染等污染。在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更不能萌发“向后代人借资源发展经济”的想法,唯有将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落实到实处。

(二)坚持使用绿色环保型原材料以及设备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中,我们所倡导的生态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建筑理念的工程项目。可见,坚持使用绿色环保原材料以及设备是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从整体上把握设计的方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与绿色设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能源、绿色建筑材料和智能化的控制等高科技技术结合使用,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化目标。在建筑设计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充分掌握不同城市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从当地的自然生态特点出发,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环保型能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营造一个绿色环保型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建筑设计的主体。所以,要想设计出生态建筑,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法治理念,充分了解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把城市捡着成为经济发达、社会高度民主文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优美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化城市。此外,政府人员也需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全力支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普及生态建筑。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经济上给生态建筑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转变我国生态建筑技术不成熟的局面,从技术上支持生态建筑的发展。最后,生态建筑的实现并非建筑设计人员和政府的努力能实现的还需要施工人员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专业建筑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充实自我。

结束语:

综合上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性的发展中大国,城市化进程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与建筑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力城市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建筑是当前解决城市化建筑问题的必经之路。只有协调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使用绿色环保型原材料以及设备、全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有效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信在建筑设计人员与政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代琳。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12年10月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规划;施工1 城市园林设计规划与施工

城市园林设计规划目标在于为人们创设健康、舒适、环保、绿色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规划进程中应科学遵循经济、舒适、美观等实践原则。园林工程施工则主要将前期设计资料运用实物进行建造,由此可见规划设计主要发生在园林工程建设前期,注重理念与园林整体效果,是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关键第一步。而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则位于整体工程偏中后期,注重工程质量与进度。可以说园林设计是工程施工中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为施工提供了主要参考依据,而园林工程施工则是设计规划实施与实现的具体途径,倘若没有施工则再好的设计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同理,倘若缺少设计则施工也无法科学开展,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2 城市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应科学考量养护及施工过程

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是创造美化城市的艺术过程,涵盖了社会环境、生态的各方层面,其任务涵盖对自然、城市居民生活与人文环境的设计与规划,因此必须依靠科学的施工建设来全面实现。倘若在设计规划进程中与施工环节相脱离,则园林工程设计规划的可行性便无从保证,本身设计的优美意境同样也无法展现。在设计制定规划方案进程中我们应充分考量养护与施工等各项后期工程,确保相应的工程施工人员全面参与。例如某城市园林工程原始设计中可能会规划较大面积的红叶小劈,然而其包含较多尖刺,因而综合考虑到其养护与施工环节难度,最终工程规划降低了该红叶小劈的设计覆盖范围。

3 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规划意图应全面贯穿于养护与施工进程中

园林施工主要便是令图纸及其涵盖的设计意图合理转化为实物园林景观的具体过程,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进程中,为令实物园林实现预期设计效果,从事施工人员应深刻全面的了解设计规划人员具体的设计意图,并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科学施工。同时在实际现场施工建设阶段,设计人员应科学旁站指导,进而达到最优化理想的施工建设效果。在遇到复杂地形的园林工程现场操作施工以及放样自然山水、配置植物种类等阶段中设计人员应做到亲力亲为、亲自到场监督把关,要想成功创建出城市园林精品,我们必须做好完成工程施工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并在全过程养护中良好贯穿设计理念,进而确保其科学延续性。

4 完善做好现场施工与设计的良好结合

4.1 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与规划设计的完善配合

精品城市园林工程的打造需要施工方与设计方的密切配合,从设计规划层面来讲我们应全面了解园林工程施工流程与工艺,清楚施工各管线的走势及分布,地质各处承载力。同时我们应全面依据施工各方条件将设计意图与条件相融合进而合理开展园林设计。完成设计后还应在交底施工图阶段,将园林工程设计规划理念与各个施工事项全面交代清楚。同时施工建设进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全面到场进行施工阶段遇到实际设计问题的及时引导与处理,对于与设计理念相偏离的施工应提出合理整改意见与建议。同时设计方人员还应全面尊重施工各方意见,深入现场进行虚心学习,并主动积极地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亲密交流、互动配合,进而通过共同的努力配合将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解决。

4.2 园林设计规划中科学应用数字化与生态手段

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规划迫切需要创新手段与理念的科学应用,生态理念应体现在材料选择具有地方性、合理节约与保护能源、做到崇尚自然与展示自然,进而科学体现适用经济、凸显地方特色、低噪音与净化空气良好效果、节约能源、令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自然、富于生命力与自然美等核心特征。在数字化手段运用层面我们应采用科学技术在施工前期对建筑空间、形体景观展开虚拟塑造,体现智能化与生态控制科学效果。例如在环境湿度、温度控制调节、水循环利用管理、太阳能开发利用等领域我们科学引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进而令城市园林工程凸显自动化、人性化特征,提升服务运营综合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各阶段内涵特征,我们只有促进其有效配合、互相渗透、良好结合,才能真正创建出优质精品的城市园林工程,并营造绿色、环保、充满艺术感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唐晓岚.城市园林与城市社会生活——以南京为例[J].城市问题,2007(12)

2 章筱玲.论城市园林施工规划的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1(3)

3 王贺飞,沈淑红.浅论科学发展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浅析

Abstract: Urban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life, and closely relates with residents daily activities. The ideal roads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vel, and also bring people about beauty feel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ing in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ing, and puts foreward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s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stage of city road planning. And 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some individual improvement points about urba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he city road;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simply analyses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给我们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者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 道路人性化设计问题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偏重于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问题。而在如何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考虑较少。粗略形、宏观上控制较多,微观、细部问题考虑较少。尽管基本满足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但却忽略了人的精神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使用功能上,而且在观赏功能、享受功能、舒适功能、便捷功能上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安全,更要满足舒适、美观、方便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般来说,道路规划、设计考虑功能问题较多一些,主要依据是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而人性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更加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求,给人以充分的舒适感和贴心关怀、侧重于细部的处理与把握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深层需求,给人以最大的满足感,因此, 人性化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更高境界。在今后的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大力提倡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共同推进社会文明进程,提高城市的品味。

二、 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问题

1、 城市生活性道路。 其设计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 、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 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 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 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2、 商业性道路。这种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 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 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 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3、 景观性道路。 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总宽度应较宽, 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休闲、休憩和绿化营造为主,人行道要求比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灵活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道、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机动车车道宽度问题

机动车道的宽度与车型和行驶速度、安全距离有关。我国城建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了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及车身与侧石间安全距离的经验公式,并据此得出了机动车道宽度与车速间的计算结果,推行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小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成为道路上的主流用车;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由过去以大车、公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型车、私家车为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对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目前道路机动车道宽度一般引用《规范》定为 3.5m~3.75m, 这无疑是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并造成车道不宽不窄、造成车流并道、拥挤,影响城市交通正常秩序。

根据道路的等级、功能, 细化机动车道(小车道、大车道、公交车道), 建议:一般城市道路(快速路除外), 大车道(混行车道)宽度宜为3.5m~3.75m,小汽车道宜为3.0m,路缘带宽度缩为0.25m;对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可能出现多辆公交车并排行驶的双向4车道干路,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5m;双向 6~8 车道干路的机动车车道平均宽度宜为3.25m;支路因强调可达性,对车速要求不高,机动车车道宽度宜为3.25m;交叉口机动车进口道宽度宜为3.0m,最小可为2.5m。

四、 立交设计问题

一般而言,受交叉口出入交通量的大小、分布和地形环境条件的影响,立交的布置没有固定的几何型式。 立交型式的选型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立交的型式既不要过分的追求大而全,否则会造成投资的增加、占地面积和拆迁面积的增大,同时严重破坏环境、影响道路人性化功能的原则(造成人行过人行立交桥的时间过分的增大或很少提供人行相关功能因素); 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分地照顾地形和环境条件而降低技术标准和等级,从而影响立交功能的正常发挥。

我国很多城市早年修建的一些立交桥,选型时由于缺乏合理的交通和地形环境的分析, 往往是套用某种立交型式;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规划的变迁,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同时立交本身与其周围的景观严重不协调,而实施改造又非常困难。总的来说, 城市立交一般应以功能为前提,以地形地物等环境约束为条件,采用“协调法”进行立交的总体造型。这种方法不选择某一种立交型式为定式.而是强调立交所处的环境的约束性, 因地制宜,在满足立交功能的前提下,路线尤其匝道力争布置在可供用地的范围以内,尽量减少立交主线和匝道布置与地形、地物之间的冲突,使立交的总体形象与环境相协调。

五、 道路排水设计问题

城市道路的路面雨水一般也是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纳入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但是由于道路的施工,有可能导致部分山区城市原有的排水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分隔和破坏;针对于其上情况,可采用设置截水沟、 排水沟、 急流槽、 跌水、 涵洞等排水设施的方式来解决道路两侧坡面和地坪排水,以避免水毁现象发生。同时,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排水设施对景观、 路线纵坡等带来的影响。

山地城市排水管道具有坡度大、高流速、大埋深和场地的不均匀沉降等特点,但排水专业相关技术资料和规范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相对较少,所以对于“适合山地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排水构筑物的设计和排水管材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并由于我国各类城市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坡地、丘陵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形已逐步纳入城市发展的用地供应中,应急早制定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以广泛适应我国城镇的蓬勃发展。

六、 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问题

人们评价一个城市(城镇)的好坏,对城市道路的印象一般是首当其冲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要素,对其它意象要素起着串联和组合作用,是人们感知整个城市意象的渠道。清晰的城市结构为人们提供了形成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因此必须在道路的空间尺度构成,沿街活动、建筑立面、绿化、街道小区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以创造出独特的适合该城市的景观形象。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 应注意避免对自然形态和城市景观的破坏。因修建道路而产生的深切坡.高填方都会极大地破坏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规划、设计人员应尽量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适应地形地貌特点,如横断面可采取错台式、阶梯式等,这样既节约了工程造价, 又不致过分影响城市景观。

七、结束语

随着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相关细部设计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我们当前的城市规划工作,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在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中要养成“多做方案,反复进行技术、经济对比优化”的好习惯,以选定最优最佳的道路规划和道路组织等规划、设计方案,力争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钱军《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市政技术,2007;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6)

论文摘要:目前,在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建设用地困难、电网对环境城市影响、电网建设与其他设施之间的矛盾等。要把城市电网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去,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向前发展。

一、前言

国家已把电力工业当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城市电网已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纳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要求电力既要安全可靠,以满足生活需要,又不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城市电网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城市电网建设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共同向前发展。文章针对电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二、我国城市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力负荷增长,电网用地减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每天的用电量在不断地增长,导致电力负荷的持续攀升。我国虽然号称地广物博,但是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贫乏。为了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我国也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我国城市的大多建立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使得可耕作的土地大大减少,如果不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如果在城市建立之前不好好规划电网用地,城市一旦初具规模,将很难再进行电网规划建设。(2)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矛盾。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矛盾在于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的线路走廊的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无法同步,往往是因为要在已有的线路走廊上改建或是新建线路,或者是因为要在建好的道路上新增线路。由于没有全面的分析考察,电力部门的改建方案往往是将架空线转换为电缆埋在地下,使得改建费用增加,而单位又无力承担。这使得电力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的矛盾增加。(3)城市电网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城市电网规划没能与城市总体规划像结合,使得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过多的架空线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使得城市的市容较差,而且也存在找安全隐患。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附近的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三、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的设计及评价

(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设计。为解决电网建设中用地不足等问题,深化城市电网的规划成果,合理布局城市电网建设,电力相关部门采取了电网设施标准化、分块负荷预测、适应性策略等方法,对电网设施进行合理地规划。电网设施的地理信息,将会被列入到城市规划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并受到了法律法规的保护,使得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达到协调一致的设计。要做好电网规划与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的设计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的报建手续。完善规划报建可以从立项、审批、设计、建设到档案管理阶段,对于每个项目都要进行跟踪管理。相关部门委托设计单位考虑各项目的规模和工程的建设,并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筹考虑,总体布局,最终确定选址。对于管线工程,则更是由城市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第二,提高专业部门的协调合作。现在的基础设施监管部门,都相对比较独立,并带有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在规划前的基础资料的搜集、编制、审批阶段各部门都应积极配合,必要时需要政府部门来统一协调。第三,建立互动机制。城市的规划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电网设施的布局与规划。电力部门与规划部门必须建立起联合修编机制,万一城市的规划调整或者对负荷的预测偏差较大,双方可以互通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修编措施。第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2)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的评价。现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使电网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企业的生产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电网规划的长远发展就是建立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机制,以满足电力负荷不断增长的需要,逐步构建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总之,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电力企业的联系,共同携手起来,以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造福于人。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及设计篇(7)

关键词:夜景规划;厦门;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景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观,便有什么样的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城市夜晚生活的日益丰富,对城市夜间环境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夜景照明正是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用灯光的动静,呈现出视觉的跳跃,使人感受到完美、统一的视觉享受,体现出活跃、流畅的现代都市风格。它可以总体上展现建筑物的政治历史价值,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和丰厚底蕴,集中地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充分表现出城市的建设成就,以培养地方荣誉感。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

1 城市夜景与夜景规划设计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是为了让人体验和感受而设计的,以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营造环境的,夜景照明应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照明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以下文章以厦门市湖里区城市夜景规划设计方法、构思进行分析。

2 厦门市湖里区城市夜景规划设计问题、构思-实例分析

(1)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

(2)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滞后

由于受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地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这样单体建筑的照明,就“百花齐放”,缺乏统一,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管理,整体不协调 。对此,各级政府、规划部门应加强规划,树立城市的独特风格。

(3)过分追求亮度

随着城市夜景照明的迅速发展,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夜景照明和道路照明中被广泛采用,商业街的霓虹灯、灯箱广告和灯光标志等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亮度越来越高。据调查,这些高功率泛光灯和路灯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得居民屋里通亮,造成“人工白昼”,使人们无法安睡,不少居民深受其害。过度的城市夜景照明还危害到天文观测,宁静的夜空笼罩上一层光雾,天上不少星星看不见了。

(4)只抓节日,忽视平日夜景照明

重视过节或重大政治活动时的夜景照明,无可厚非,但城市夜景照明绝不是仅仅为几个节日建设的,节日灯火辉煌,过后暗淡无光,不是城市夜景照明的目的,与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相违背。厦门多数设施只是在节日或周日开放,多数时间是在闲置。

(5)片面追求夜景

片面追求照明的夜间效果,忽视照明灯具的造型及布置方式,导致白天一看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并且有安全隐患。

(6)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

(7)照明设备管理不善

在城市夜景照明中,许多照明设备安置完后,就无人问津了,造成许多设备受损,不仅经济上受损,而且还使市容受损。

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探讨

(1)制定良好的城市夜景总体规划

城市道路照明组成的网格状城市肌理是夜景的基础,形成了夜景的背景,城市广场、绿地等节点成为穿插其间的“亮灯”,城市水体和滨水建筑外观往往成为线状“光带”,区域则成为面状的夜景元素,从而组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夜景结构,考虑夜景设计时,要整体、统一的规划,突出主次、特点。夜晚的城市是靠光来勾勒其形态的,光是城市夜晚的建筑师。通过照明,可将城市艺术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用绚丽的光、色变化将城市轮廓凸显出来,并使其景观溶于茫茫夜色之中,使夜晚的城市亦充满生机。因此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不仅要在单体建筑上微观把握方向,还应在宏观规划上勾勒出城市轮廓线,城市夜景可以清晰的向人们展示出夜色中城市的轮廓线和布局。湖里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总体上分为三条路——疏港路、华荣路、嘉禾路。由于其不同的行政、功能,在人口、商业、居住等方面相差较大,所以在夜景规划中必须首先考虑三个区的统一性。

(2)夜景照明必须紧扣本城市或建筑物形象特征

夜景照明必须紧扣本城市或建筑物形象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简洁大气、重视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原则。在设计照明效果时,要按照各建筑物的建筑特点,以突出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立体感和层次感为重点。例如:处在仙岳路的新景雅苑,作为住宅楼,在照面设计上配合整条街的风格,没有过分突出表现,主要体现优雅大方,整体性强等照明特点。灯具选择精致合理,不影响白天效果;亮度适宜,光色搭配柔和,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受,而不至于造成光污染。提倡绿色照明,简洁大气、重视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原则。

(3)照明方法多样化

景观照明的常用光源是白炽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白炽灯的光源偏红偏黄,色表不好,但被照物体的颜色却很少失真,显色性好。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主要包括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它们具有光效高、显色性较好和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道路照明上。但这些灯单独使用时,有的光色不好,光效也不高,如高压汞灯光色发青,被它照射的人面孔,看起来好象抹了一层青灰;高压钠灯光效虽高,但光色发黄,当穿蓝色的衣服被钠灯照射,蓝色就变成了黑色,显色性较差;金属卤化物灯光色偏冷,缺乏红光。为了使这些高效光源得到广泛应用,应当充分发挥各种灯的特点,从而获得高照度、较好的光色和显色性,节约照明用电,形成良好的光环境,实现绿色照明。混光照明最适合于这方面的应用。在实践中可以看出,高压钠与钪系金属卤化物灯的混光光源的光效高,寿命较长,节能效果显著,显色性适中,光色偏暖,非常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景观照明 。

(4)慎用彩色光

在夜景规划时要慎用彩色光,特别是公共建筑夜景照明的配色更需谨慎。建筑夜景照明,滥用色调,采用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手法布光,会与建筑风格、功能、墙面色彩和环境特征很不协调。其实,对于彩色光在建筑夜景照明中的应用问题,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技术文件中一再强调,应持慎重态度。其原因是彩色光一是具有很强的感彩,二是涉及的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较多。若使用不当,会破坏建筑美感,降低建筑夜景照明效果。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选择照明部位,通过亮度、光色的强弱对比,强调主次,突出建筑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利用光的明暗效果对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和再创造,既表现建筑物的美感,还可以营造出区别于白天效果的气氛。

(5)科学设计照明控制系统

一般应按平日和节日两种方案分别控制现在多数景点的照明在节假日才开放,平时闲置,这样既造成浪费,而且又不美观。应制定平日和节日两种方案,这样使人们不仅在节日,而且在平日同样也可欣赏美景。

(6)环保低碳理念

在夜色景观设计方面,应结合生态环保概念,关注生态价值平衡,结合景观中各元素的特性特征,研究各种灯光照射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果,选择使用高光效、节能、环保型光源及灯具,最大限度减少照明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可以看到,道路上的路灯照明,除了自身文化的因素之外,也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都加上了灯罩,将光线局限于道路本身。对于建筑而言,也将光源调节好了映射角度,尽量保证灯光都打在建筑上,避免形成光污染。目前,厦门湖里区如今的夜景工程已经慢慢大多使用的是 LED 灯,具有价格低廉耗电少,并且无对环境有害元素汞等优点。例如:地处嘉禾路的永同昌大厦建筑较高,造型端庄雄伟。顶部投光是最显著的亮点,让人在很远处就能引起视觉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楼顶立面采用LED浅蓝色形灯与黄色单向射线灯相搭配,重复排列组合,形成有节奏感的光照效果;群楼概括表现,简洁大方整体色彩丰富而不花哨。注重环保低碳理念。

(7)加强管理,建立严密的管理体系

管理工作对保持城市夜景照明设施运行和照明效果十分重要。在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控制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使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和法制化,不仅能保证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还能保证经济实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结语

城市夜景已成为昭显城市独特地域特色与活力的重要方式,是城市地域特征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夜景观规划要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性质,本着功能实用合理、技术先进现代、风格定位恰当的原则,结合每个具体地段的特点具体设计和实施,未来的厦门照明设计将使其更添夜色中的地域特征,设计概念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