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6 17:19:46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1)

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活动无法开展。地理在近年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家长不够重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地理教学有一个崭新的面貌,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落实教育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时,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教育主管部门在地理师资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的为农村地理教学倾注新的力量,学校领导也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给地理课开足课。加大对地理学科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开展活动。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大对地理学科的投入,将会使地理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地理学科中往往一个有效教具的应用会使学生很快的掌握知识并达到长期不忘的效果,比如在讲《地形》的时候,一个地形模型的展示便会让学生掌握住各部分的名称,假如在黑板上画出来,既浪费时间,也达不到让学生快速记忆的目的,可见在农村地理教学改革中,加大对地理学科的资金投入尤为重要。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一个地理园,平时便可以给学生一个地理的空间,是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有它自身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初中地理要求使学生获得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直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直接感悟地理事物的特征,因此学校必须增添一些硬件设备,例如:地球仪、地型标本、图片等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既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尽量避免纸上谈兵。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就得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地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其它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国外的形势发展,关注前缘科学。例如在讲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巴基斯坦与以色列,长江的开发,黄河的治理时,光从地理角度去讲,显得苍白无力,必须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动态来讲。在讲“西气东送”、“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时,还必须关心当前这四大工程的进展情况。因此,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提倡、鼓励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

而作为地理教师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地理学科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转变育人观念,在平时教学中,要备教材、备教法、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更注重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教案。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当“导演”,而不是当“演员”,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切不可好高骛远,机械灌输和填鸭式喂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在时间上向学生倾斜,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2)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如何在两年的教学中提高地理教学效果,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收效颇丰。

关键词:地理教学效果营造环境创新能力兴趣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地理教师的心中愿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收效甚微。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个人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只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说:“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在指导各种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习的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能力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凡是情商低的学生,主要表现出缺乏理性认识,意志不坚强,难以控制情感,常常容易冲动、悲观、孤僻,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等。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发挥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尊敬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其次要开发学生无限创新的思维潜能。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凡被压抑的个性,不能表现出创造性自我,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增强信心,打开心灵大脑的“活阀”,引导潜能在动机上产生行为,形成高效的催化剂。

最后,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了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地理图像可以放大、缩小的互动性,在直观性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处理筛选,开展社会调研,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直观形象。地理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时空广远,内容广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较难掌握,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方能缘情引趣。

1、充分发挥地图册、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仅靠语言讲述、挂图、板图无法跳出静的框框,多媒体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便于学生形象的感知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如大气循环、昼夜交替、气候成因等,都是一些难于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口诀,激情引趣。广义的口诀,包括民谣、谚语、古诗词、歌诀、对联、顺口溜、打油诗在内的知识性强、趣味性浓、概括性强又简单易记的句子。有形象性、概括性、韵律性等特征。巧用口诀是教师充分运用各种语言,形象地概括各种地理现象、地理数据、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它符合中学生机械记忆为主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单位时间的知识摄入量。

1、利用民谣、顺口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例如:“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我国地理歌谣非常广泛,有许多专门的书籍,只要平时注意搜集,合理应用,对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大有益处。

2、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的美景,可吟诵《白早发帝城 》。短短几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韵律和谐,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 “江淮河汉”——四川;“红色之路”——赤道;“孔子墓”——丘陵。

4、口诀教学法可以活跃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在教学中适当引用文学作品,不仅能揭示地理现象和特征,还有陶冶性情的艺术感染效果。口诀概括性强,韵律悠长、简单易记,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年龄特征,能激发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定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程资源库.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陈龙飞.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学地理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5]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修改;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078-02

一、2011版课程标准活动建议的变化

通过对新旧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实验稿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内容作了较大改动,其变动只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建议主题化――活动建议的内容和数量减少。实验稿课标是每项活动建议对应一条具体的标准,标准每一单元包含多项活动建议,2011版新课标的对此有了较大的改动:标准每单元对应一项活动建议。如此就减少了教师及学生的活动的数目,在现今地理课程较少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师生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正式教学上,减轻师生的负担,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活动建议的减少使教师对课程教学活动建议的选择有更大的自主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2.行为动词宏观化――活动方式更加多样。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活动建议所用的行为动词大多更加宏观,如地理观测、动手制作、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学习交流、知识竞赛、地理调查,这就使得活动课程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活动的场合与地点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和课堂,而且很多的活动大多是可以从师生身边选取,增加地理课程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3.实践的加强。

(1)增加活动标准 有些是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在2011版课标中成为了课表内容部分。如在地球和地球仪部分,实验稿活动建议部分“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传”在2011课标中出现在“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活动更趋准确完善。

(3)提高活动的可行性。2011版的课标活动建议的设计很注重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将“观察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改为:“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

二、活动建议修改后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建议

1.活动案例的选择。活动建议的大幅度修改后,教师在活动的选择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既可以就用课本上已有的活动案例,也可以采用身边的案例。教师在案例的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案例的数量,活动数量太多,可能会给平常的正常上课造成影响,太少可能又会造成学生的活动能力不能得到大的提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活动案例的数量应该适当,且应与自身所在的学校校情相符。其次,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关联较为密切的案例进行,以体现案例的生活性,保证可操作性,这也符合新课标对地理课程生活性的定位。如果选择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太大联系,就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困难,无法保证案例的可操作性,达不到活动目的,实现不了课标要求。再次,活动的选择应该考虑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初中生一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期望得到表扬的心理,所以在活动的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4)

解决好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需要。省委主要领导要求2020年底前全省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清零,并将化解大班额工作纳入省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为切实化解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确保我县2020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特事特办、综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通过采取调整完善学校建设规划、保障学校建设用地、足额均衡配置师资、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力度、强化学校招生管理等措施,2020年底前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并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确保不再反弹。

二、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学校278所,其中,公办学校265所,含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32所、小学22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13所,含普通高中1所、初中1 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现有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在编教师9113人,核定编制数9883名(中小学2016年、职业学校2018年),缺编770名。

全县现有中小学生18.5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1.95万人,教学班2565个,教职工5063人,平均班额46.6人,生师比24:1(标准生师比为19:1)。初中在校生4.54万人,教学班840个,教职工3083人,平均班额54人,生师比15:1(标准生师比为13.5:1)。普通高中在校生1.56万人,教学班286个,教职工1323人,平均班额54.4人,生师比12:1(标准生师比为12.5:1);职业高中在校生4642人,教学班级90个,教职工357人,平均班额51.6人,生师比13:1(标准生师比13:1)。

城区现有小学15所,在校生27035人,教学班478个,教职工1025人,平均班额56.6人,生师比26:1。现有初中6所,在校生12273人,教学班216个,教职工972人,平均班额56.8人,生师比13:1。

三、当前中小学大班额情况及化解措施

(一)现状分析

目前,全县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613个教学班,占比23.9%,超班额人数2940人,主要集中在城区小学及部分镇规模较大的小学(城区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263个教学班,占比55%,超班额人数2240人)。初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433个教学班,占比51.5%,超班额人数1608人,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学及各镇初中一年级(城区初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116个教学班,占比53.7%,超班额人数340人)。普通高中55人以上大班额共有131个教学班,占比45.8%,超班额人数655人。民办学校及职业高中无大班额现象。

综上所述,化解现有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需增加学位2940个、教职工155人;初中需增加学位1608个、教职工120人;普通高中需增加学位655个。

(二)化解措施

1.各学校通过内部挖潜,除保留实验、信息技术等教学必须的功能室外,腾出部分功能室改造成普通教室,增加部分学位。

2.以镇为单位,采取就近分流,合理调配学位供给,化解部分大班额。

3.鼓励校长带头兼课,合理增加课时量,解决分班时缺少275名任课教师的问题。超课时量给予课时补贴,建议由县财政专项列支。

三、2020年秋季中小学大班额情况及化解建议

(一)情况分析

1.小学阶段。近年来我县小学每年入学约2万人,与毕业生数量大体相当,大班额压力主要集中在城区。据测算,2020年城区小学入学5200人(未计算新建小区入住人口),扣除当年毕业4300人,学位缺口900个。

2.初中阶段。2020年全县初中入学2万人,扣除当年毕业1.2万人,学位缺口8000个。其中,2020年城区初中入学5000人,扣除当年毕业3500人,学位缺口1500个,占全县学位缺口的1/5。

3.高中阶段。根据《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职普比4:6”的招生标准及山东省高中普及率98%的要求,据测算,2020年高中招生11000人(2020年初三毕业生11300人),其中,普通高中6600人,扣除当年毕业4500人和南城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扩招1000人,学位缺口1100个;职业学校4400人,扣除当年毕业1400人,学位缺口3000个。

综上所述,2020年城区小学需增加学位900个、教职工47人;全县初中需增加学位8000个、教职工592人;普通高中需增加学位1100个、教职工88人,职业高中需增加学位3000个、教职工230人。

(二)化解建议

1.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结合全县教育资源现状,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和项目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工作。

(1)小学阶段(新建城区小学2处)。

加快彭泽小学建设:在招商街东、彭泽路南,占地50亩,新建校舍面积1.5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4000万元(中央发改资金1800万元,县级资金2200万元),2020年7月完工,当年新增学位330个,确保2020年暑假后投入使用。

新建实验小学新校区:在新华路西、城墙路南,占地50亩,新建校舍面积2.2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5000万元(中央发改资金1800万元,县级资金3200万元),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330个。同时建议实验小学老校区保持现状继续招生,两校同时使用。

(2)初中阶段(新建城区初中2处,改扩建城区周边初中2处,改扩建农村初中15处)。

新建万福中学:在万福路南、甘棠路东,占地53.7亩,新建校舍面积2.6万平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6000万元,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660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

新建府前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万福路南、府前路西,占地75亩,新建校舍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45个教学班,总投资7000万元,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660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

新建二中迁建项目:在玉山路北、金山路东,占地70亩,新建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8000万元,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440个。建议由开发企业或建筑企业代建。近期解决农村学生入学,长期可解决城区学生入学。

改扩建开发区中学:总规划占地70亩,目前在原址(学校占地20亩)启动一期工程,新建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综合楼一栋,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总投资2600万元(使用上级拨付农村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或教育附加),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440个。近期解决农村学生入学,长期可解决城区学生入学。

改扩建农村中学15处。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总投资7400万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2020年11月完工并交付使用,新增学位3600个。麒麟镇、大谢集镇等生源较多镇区,各中学继续挖潜,腾出部分功能室改造成普通教室,解决当地学位不足问题。

同时,彭泽中学、金山中学、凤凰中学、十二中内部挖潜,各增加1个教学班,新增学位220个。启用县二中新建教学楼,老教学楼同时使用,新增学位275个。

(3)高中阶段(新建普通高中1处、职业中专二期工程)。

新建北城高中:在光明路东、北外环路南,占地220.5亩,建设规模90个教学班,一期新建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由县祥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贷款承建),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1650个。

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在新华路西、北外环路南,新建培训楼1栋、实训楼2栋,新建校舍面积2.16万平方米,总投资2900万元(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付建设费用),202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当年新增学位1000个。

2.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20年教师缺口共计1913,包含缺编770名、退休等自然减员186人、净增学生13000人需配备教师957人(不含幼师)。建议两种方式解决,一是鼓励返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教师到学校任教,待遇按照县公益岗薪资标准发放,由县财政专项列支。二是按照缺口以公开招聘的方式足额补齐教师岗位。

3.调整城区学校招生政策。

城区小学一年级。充分调研城区生源情况,科学划分学区。在不少于往年招生规模和班额不突破55人的原则下,按照入学资格先后顺序安排入学,即:①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户口(1年以上,下同)、法定监护人住房均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②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仅户口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③户口不在拟就读小学学区,但法定监护人住房在拟就读小学学区的(学生法定监护人住房购置并实际入住按三档排序,即:第一档为购置满3年并实际入住;第二档为购置满2年并实际入住;第三档为购置满1年并实际入住)。同等条件下,学位不足的采取摇号方式安排入学。在学位富余的情况下安排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城区初中一年级。在确保城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到城区初中学校就读、班额不突破55人的原则下,如有空余学位,安排非城区小学毕业生到城区初中就读,入学资格先后顺利序与城区小学一年级相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编制、发改、教体、财政、自规、住建、城管、人社、生态环境、行政审批、两办一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解大班额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县中小学化解大班额实施方案,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建设规划、用地、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新建学校建设进度,建议北城高中、万福中学、府前路九年一贯制学校、二中迁建项目及实验小学五所学校,分别成立由一名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5)

一.时间地点

9月19日、26日,10月10日、17日、24日、31日、11月7日,每天上午8点,下午3点40,学习时间为7天。地点上午会议室,下午年级会议室,晚上自学。

二.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全体教师。

三.学习任务及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办、国务院下发的重要教育文件和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学习始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究讨论,相互借鉴学习,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心笃行,对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贯穿落实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把学习过程作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责任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努力开创新时代徐水教育和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要将强化学习贯穿主题教育过程,边学习、边研讨、边调研、边解决问题,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将学习成果体现在促进工作上。学习时做到灵活方式、务求实效,除笔记外,可以在学习书籍上做笔记、批注、心得等。

四.学习材料

1.《党章》;

2.《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3.《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5.《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

6.《关于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指导意见》;

7.《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8.《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提要》;

9.《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10.《中共保定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

11.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

13.《局党组关于在全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学习内容。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五.任务分工

1.办公室负责会务工作,负责新闻宣传报道等事项。

2.党办室负责制定《徐水一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方案》,负责收集交流发言资料整理档案、记录学习情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记录学习笔记,负责提供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有关文件资料,负责与区教育和体育局指导组沟通协调。

3.校级领导按学习日程和任务分工主持学习,党小组组长按学校统一安排主持本党小组党员和教师学习交流,相关领导提前撰写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要在学好两本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结合思想工作实际,重点谈思想认识和理念收获,不汇报具体工作,不超过5分钟。

六、学习日程

9月19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 传达上级主题教育精神,就学校主题教育学习进行安排部署;

2.集中学习:蒋文利同志主持学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交流研讨,刘冠超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9月26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陈宝学同志主持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交流研讨,户红英、赵会青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0月10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李国胜同志主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十相关内容;

2.交流研讨,王晓文、杨志刚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0月17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李建军同志主持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2.交流研讨,杨国旗、于兵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0月24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张峰同志主持学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摘要》;

2.交流研讨,张鹏、林洪泽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0月31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黄永新同志主持学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相关内容;

2.交流研讨,刘红贤、田建龙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11月7日

上午(8:00-10:30):陈宝学同志主持,全体领导参加,在学校会议室学习。

1.田振东同志主持学习《党章》相关内容;

2.交流研讨,田春荣同志发言。

下午(15::40-16:30)党小组长主持学习和交流研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在年级会议室。

晚上:全体党员教师自学,自选地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改革;途径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无数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往往就是全面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地方。不同的教学水平,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体现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促进教师开展主动探究式教学,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点,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初中生物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典型的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物的基本教学方法就是实验、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动脑筋,主动去创造条件,尽力去完成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以促进学生养成较好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性很强、涉及面很广,还可以适当开展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动来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例如,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用黄豆发芽或者绿豆发芽,让学生亲自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对黄豆或者绿豆的发芽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认识,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上走出来,更灵活地获得知识、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初中生物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初中生物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建议结合学情,突出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以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力求“点石成金”、给教师以启迪,谨求抛砖引玉。并以新修订的2011年《课程标准》为基准做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引导,把自完全放给教师。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望而却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觉得初中生物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应该在初中生物课程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对于初中生物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初中生物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2)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节课建议增加课时建议、作业设计等,每章开始的“知识体系”建议细化为知识点内在联系更为密切的“系统概念图”。

五、注意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个体差异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智力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组成,是一种较为综合型的认识能力,其中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智力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感二者相互协调的产物。Gardner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中是没有“差生”这个概念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智力。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地消除。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批评为辅”和“以赞扬为主”的办法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荣誉感和自豪感,切勿让学生自暴自弃,或者产生自卑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照顾乡镇中学,部分农村学校因环境条件和教学时间所限,部分探究实验、生活调查、实践活动等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利于操作,可适时、适当地增加部分更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替代方案及实施建议。

六、结语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主动性和激情,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学习生物学当作负担,认为生物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也大有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梅梓.试谈新课程初中生物“情感体验”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0(03):134-137.

[2]孔少影.构建理想课堂 实施生物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5):102-105.

[3]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 2009(03):144-148.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篇(7)

【关键词】新课改 课程标准差异 历史教学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这两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衔接,但笔者认真研读了二者的主要内容,发现其差异性亦非常明显,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 “课程性质”的差异性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其对课程性质的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和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所承担的任务迥然不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二 “基本理念”的差异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历史知识,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见,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具有统一性。但在教育理念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更多地注重其“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体现的是“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原则,“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坚持的是“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课程改革方向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强调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由此可见,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理念上,尽管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但体现更多的却是其差异性,普通高中阶段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三 “课程目标”的差异性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知识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选取微观和宏观双向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加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

在能力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如历史年代的正确计算、历史图表的识别使用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外,更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过程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及实践性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更侧重于自主性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了首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相应知识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意识进行引导;高中阶段则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认知、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但二者在对学生历史知识培养的目标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但不能根除。

四 “课程内容”的差异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分为42个主题,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先中后外的次第,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主题形式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线索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新的内容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局限性,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历史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课包括三大模块,主要涉及政治文明历程(9个专题)、经济成长历程(8个专题)、文化发展历程(8个专题);选修课共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样,既避免了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又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不管是初中的主题还是高中的专题,都力求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打破过去的‘通史’模式,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五 “实施建议”的差异性

1.教学建议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都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把握好课程内容、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和方式的转变等三方面的要求,都积极倡导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说明了学科不同层次间具有相似性。而义务教育阶段更“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而高中阶段则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在探究学习上,义务教育阶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高中阶段则要求“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义务教育阶段建议“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高中阶段还提出了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建议。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截然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建议尚停留在认知层面,而高中阶段则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建议。

2.“评价建议”方面

在评价建议的表现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两个教学阶段的要求差别较大。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在高中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评价则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发挥“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两个教学阶段的差别较大。

在评价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教学阶段性的特点,历史教学评价可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学年教学评价等”,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有“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测验法”等;高中教学阶段更注重“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主要通过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方法对历史教学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方法上,看似高中阶段比初中阶段显得单一,其实更多地注重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课程标准的编制时考虑到了初高中各方面的衔接性,但由于其教学性质、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还有很多衔接不到位的地方,这就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教材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这也成为一些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感觉知识出现鸿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消弭这种鸿沟,这就需要任教于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同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寻求适用于本地域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