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2 14:51:21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1)

一、名词解释

1、双因素理论

2、管理信息系统

3、非正式组织

4、流程再造

5、创新

二、填空题

1、经人类一再表明,管理的有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___ 、 ___ 、 ___。

2、管理科学是美国谁提出来的___ 。

3、管理部门化有三种主要形式:___ 、 ___ 、 ___。

4、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系统调查、___ 、 ___ 、 系统实施、系统维护构成的。

5、控制过程:确立标准、___ 、 ___ 三个过程。

6、集体决策方法:___ 、 ___ 、 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4、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2、论述你如何做好领导.

市场营销学:

一、单选题(很基础)

二、填空题(涉及到4C 、营销的发展阶段、产品的分类、促销人员的奖励等)

三、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

2、潜在需求

3、选择注意

4、渗透市场

5、市场

四、简单题

1、简述产品整体概念

2、简述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3、简述选择目标市场时的战略

4、简述定价的一般方法

5、简述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2)

如何撰写融资计划书计划书提纲 xxx公司(或xxx项目) 商 业 计 划 书 (xxx办事处)年 月 (公司资料)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及职务 电话 传真 网址/电子邮箱 报告目录第一部分 摘要(整个计划的概括) (文字在2-3页以内) 一. 公司简单描述 二. 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市场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 公司目前股权结构 四. 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 五.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 六. 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 七. 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八. 核心经营团队 九. 公司优势说明 十. 目前公司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 十一. 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及退出方案) 十二. 财务分析 1. 财务历史资料(前3-5年销售汇总、利润、成长) 2. 财务预计(后3-5年) 3. 资产负债情况第二部分 综述第一章 公司介绍一. 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表述) 二. 公司简介资料 三. 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 四. 公司管理1. 董事会 2. 经营团队 3. 外部支持(外聘人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等)第二章 技术与产品 一. 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二. 产品状况1. 主要产品目录(分类、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 2. 产品特性 3. 正在开发/待开发产品简介 4. 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5. 知识产权策略 6. 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专利等)三. 产品生产1. 资源及原材料供应 2. 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3. 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生产能力 4. 原有主要设备及需添置设备 5. 产品标准、质检和生产成本控制 6. 包装与储运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 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二. 目标市场的设定 三. 产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 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熟/饱和) 产品排名及品牌状况 五. 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 六. 行业政策 第四章 竞争分析一. 有无行业垄断 二. 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 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种类、价位、特点、包装、营销、市场占 率等) 四. 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 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第五章 市场营销一. 概述营销计划(区域、方式、渠道、预估目标、份额) 二. 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现行/计划) 三. 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 主要业务关系状况(商/经销商/直销商/零售商/加盟者等),各级资格认定标准 政策(销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应收帐款/货运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 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 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 1. 主要促销方式 2. 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七. 产品价格方案 1. 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八. 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九. 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第六章 投资说明一. 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 二. 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三. 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四. 资本结构 五. 回报/偿还计划六. 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每笔债务的时间/条件/抵押/利息等) 七. 投资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价值及定价依据/定价凭证) 八. 投资担保(是否有抵押/担保者财务报告) 九. 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 十. 股权成本 十一. 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 十二. 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 十三. 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第七章 投资报酬与退出一. 股票上市二. 股权转让三. 股权回购四. 股利第八章 风险分析 一. 资源(原材料/供货商)风险 二.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 研发风险 四. 生产不确定性风险 五. 成本控制风险 六. 竞争风险 七. 政策风险八. 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九. 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 破产风险第九章 经营预测 增资后3-5年公司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第十章 财务分析一. 财务分析说明二. 财务资料预测1. 销售收入明细表 2. 成本费用明细表 3. 薪金水平明细表 4. 固定资产明细表 5. 资产负债表 6. 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 7. 现金流量表 8. 财务指针分析 1) 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针 a.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b. 投资回收期(pt) c. 财务净现值(fnpv) d. 投资利润率 e. 投资利税率 f. 资本金利润率 g.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 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针 a. 资产负债率 b. 流动比率 c. 速动比率 d.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第三部分 附录一. 附件 1. 营业执照影本 2. 董事会名单及简历 3. 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 4. 专业术语说明 5. 专利证书/生产许可证/鉴定证书等 6. 注册商标 7. 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 8. 演示文稿及报道 9. 场地租用证明 10. 工艺流程图 11. 产品市场成长预测图二. 附表 1. 主要产品目录 2. 主要客户名单 3. 主要供货商及经销商名单 4. 主要设备清单 5. 市场调查表 6. 预估分析表 7. 各种财务报表及财务预估表 *计划书须用计算机打出,隔行打印且页面采用宽边;标题用较大的粗体字小标题用黑体字;各大章节分页,正文须注明页码。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3)

公司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及职务 电话 传真 网址/电子信箱  2、商业计划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摘要(整个计划的概况,文字在2-3页以内) 一. 对公司的简单描述 二. 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市场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 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 四. 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 五.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 六. 生产概况和营销策略 七. 主营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八. 核心经营团队 九. 公司优势说明 十. 目前公司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 十一. 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 十二. 财务分析 1. 财务历史数据(前3-5年销售汇总、利润、成长) 2. 财务预计(后3-5年) 3. 资产负债情况 第二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公司介绍 一. 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描述) 二. 公司介绍资料 三. 各部门智能和经营目标 四. 公司管理 1. 董事会 2. 经营团队 3. 外部支持(外聘人士/会计事务所/顾问事务所/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等) 第二章 技术产品 一. 技术描述及技术 二. 产品状况 1. 主要产品目录(分类、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 2. 产品特性 3. 正在开发/待开发产品简介 4. 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 知识产权策略 6. 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专利等) 三. 产品生产 1. 资源及原材料供应 2. 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3. 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的生产能力 4. 原有主要设备及添置设备 5. 产品标准、质检和生产成本控制 6. 包装与储运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 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二. 目标市场的设定 三. 产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 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熟/饱和)、产品排名及品牌 五. 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 六. 行业政策 第四章 竞争分析 一. 有无行业垄断 二. 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 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种类、价位、特点、包装、营销、市场占有率等) 四. 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 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第五章 市场营销 一. 概述营销计划(区域、方式、渠道、欲估目标、份额) 二. 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现行/计划) 三. 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 主要业务关系状况(代销商/经销商/直销商/零售商/加盟者),各级资格认定标准政策(销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应收帐款、货运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 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 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 1. 主要促销方式 2. 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 七. 产品价格方案 1. 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 营销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八. 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记录方式,销售周期计算 九. 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 第六章 投资说明 一. 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 二. 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 三. 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认股权/对应价格) 四. 资本结构 五. 回报/偿还计划 六. 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每笔债务的时间、条件、抵押、利息等) 七. 投资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价值及定价依据、定价凭证) 八. 投资担保(是否有抵押、担保者财务报告) 九. 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 十. 股权成本 十一. 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成都说明 十二. 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 十三. 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 第七章 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 股权上市 二. 股权转让 三. 股权回购 四. 股利 第八章 风险分析 一. 资源(原材料/供应商) 二.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 研发风险 四. 生产不确定性风险 五. 成本控制风险 六. 竞争风险 七. 政策风险 八. 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 九. 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 破产风险 第九章 管理 一. 公司组织结构 二. 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 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 四. 筹资、福利方案 五. 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章 经营预测 增资后3-5年公司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一. 财务分析说明 二. 财务数据预测 1. 销售收入明细表 2. 成本费用明细表 3. 薪金水平明细表 4. 固定资产明细表 5. 资产负债表 6. 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 7. 现金流量表 8. 财务指标分析 (1) 反应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 a. 财务内部收益表 b. 投资回收表 c. 财务净现值 d. 投资利润表 e. 投资利税表 f. 资本金利税表 g.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 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 a. 资产负债率 b. 流动比率 c. 速动比率 d.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 第三部分 附录 一. 附件 1. 营业执照影本 2. 董事会名单及简历 3. 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 4. 专业术语说明 5. 专利证书/生产许可证/鉴定证书等 6. 注册商标 7. 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 8. 简报及报道 9. 场地租用证明 10.工艺流程图 11.产品市场成长预测图 二. 附表 1. 主要产品目录 2. 主要客户名单 3. 主要供货商及经销商名单 4. 主要设备清单 5. 市场调查表 6. 预估分析表 7. 各种财务报表及财务估计表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4)

第一部分 摘要(整个计划的概括)(文字在2-3页以内)一. 项目简单描述(目的、意义、内容、运作方式)二. 市场目标概述三. 项目优势及特点简介四. 利润来源简析五. 投资和预算六. 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七. 财务分析(预算及投资报酬)第二部分 综述第一章 项目背景一. 项目的提出原因二. 项目环境背景三. 项目优势分析(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四. 项目运作的可行性五. 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第二章 项目介绍一. 网站建设宗旨二. 定位与总体目标三. 网站规划与建设进度四. 资源整合与系统设计五. 网站结构栏目板块六. 主要栏目介绍七. 商业模式八. 技术功能九. 信息资源来源十. 项目运作方式十一. 网站优势(资源内容模式技术市场等)十二. 无形资产十三. 策略联盟十四. 网站版权十五. 收益来源概述十六. 项目经济寿命第三章. 市场分析一. 互联网市场状况及成长二. 商务模式的市场地位三. 目标市场的设定四. 传统行业市场状况(网站市场资源的基础)五. 市场定位及特点(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特定受众等六. 市场成长(网站pageview与消费者市场)七. 本项目产品市场优势(对于特定人群的市场特点的省事、省时、省力、省钱等)八. 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九. 行业政策第四章 竞争分析一. 有无行业垄断二. 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三. 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第五章 商业实施方案一. 商业模式实施方案总体规划介绍二. 营销策划三. 市场推广四. 销售方式与环节五. 作业流程六. 采购、销售政策的制定七. 价格方案八. 服务、投诉与退货九. 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1. 主要促销方式2. 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3. 会员制等十. 获利分析十一. 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十二. 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第六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一. 平台开发二. 数据库三. 系统开发四. 网页设计五. 安全技术六. 内容设计七. 技术人员八. 知识产权第七章 项目实施一.项目实施构想(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与股权结构)二.网站开发进度设计与阶段目标三.营销进度设计与阶段目标四.行政管理部门的建立、职工的招募和培训安排五.项目执行的成本预估第八章 投资说明 一. 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二. 资金使用计划(即用途)及分期三. 项目投资构成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四. 主要流动资金构成五. 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六. 资本结构七. 股权结构八. 股权成本九. 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十. 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十一. 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第九章 投资报酬与退出一. 股票上市二. 股权转让三. 股权回购四. 股利第十章 风险分析与规避一. 政策风险二. 资源风险三. 技术风险四. 市场风险五. 内部环节脱节风险六. 成本控制风险七. 竞争风险八. 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亏损)九. 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十. 破产风险第十一章 管理一. 公司组织结构二. 现有人力资源或经营团队三. 管理制度及协调机制四. 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五. 薪资、福利方案六. 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第十二章 经营预测一. 网站经营1.访问人数成长预测2.会员增长预测3.行业联盟预测二. 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第十三章 财务可行性分析一.财务分析说明二.财务数据预测1. 收入明细表2. 成本费用明细表3. 薪金水平明细表4. 固定资产明细表5. 资产负债表6. 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7. 现金流量表三. 财务分析指标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a. 投资回收期(pt)b. 投资利润率c. 投资利税率d. 不确定性分析第三部分 附录一.附件1. 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2. 专业术语说明3. 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二.附表1. 市场受众分析(人群分布数量等)表2. 互联网成长状况表3. 主要设备清单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5)

关键词:生产系统;一体化;决策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凭传统形式的资源整合是不够的,也是不经济的。于是以核心能力为形式的,企业内部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优化整合的生产模式——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成为制造企业的现实选择。

二、 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决策的指导思想

本文的研究是从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与结构确定的角度展开的,其基本思想是,当把企业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各种具体形式作为一体化程度与结构来选择时,受利润最大化驱使的企业,其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增大选择所产生的收益,尽量减少选择所带来的交易成本,选择受制于5个外生变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这些外生变量所起的约束作用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选择。在本文的内容中,交易成本理论也是重要的分析工具。

三、 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组织形式的选择

1. 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类型的划分。

(1)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的类型划分。一家企业可以选择最有竞争力的地区完成从R&D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跨地区进行价值增值活动时,企业需要确定相应的一体化集成程度与结构。①独立子公司形式。独立子公司型是指独立的子公司或分属多地的子公司针对单一母公司或母公司地区进行生产,母公司给子公司以高度的自主权,子公司对自己价值链上的行为负责,母、子公司之间联系主要表现为财务流量,即母公司的资本流向子公司、子公司的利润流向母公司。②简单一体化形式。简单一体化形式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外源来组织自己的生产活动,一些活动在母公司进行,并与在别处所进行的工作(如装配、销售等)联系起来。在这种形式下,作为外部资源利用承担者的子公司无法独立存在,在一些关键活动中,它们必须依赖母公司,而母公司也在总价值链的某些方面依赖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紧密、简单控制,主要战略决策集中制定,母、子公司的联系以物品流量为主。外部资源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公司在特定零部件生产中的成本优势。③复合一体化形式。复合一体化是指企业的一体化生产可发生在价值增值链构成的任何一点上。在复合一体化形式下,企业将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按最有利区位进行分布,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整体发展目标,将公司的任何职能安排在任何地方;只要需要,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生产安排在不同的地区,形成跨地区的产品生产线。在任一地方运作的任一子公司都能独立地与其它子公司一起为企业行使职能,从而形成一个职能一体化的网络。这种形式表明了整个价值链跨地区的“解构”。此时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大量部件、产品、资源、信息的流动,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企业的复合一体化使全球经济联系愈加紧密。

(2)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的类型划分。从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的角度出发,对应前述一体化集成程度的三种类型,将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的结构也分为三种:自治型结构、区域有限协调型结构、网络型结构。①自治型结构:是指企业各子公司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母、子公司之间靠等级制度来维系,信息联系是单向的。②区域有限协调型结构:是指职能联系局限于企业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某个部分,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系是双向的,但等级制仍然是基本的结构特征。③网络型结构:是指职能联系发生于企业的整个体系之中,而不是仅指其中的某一部分,资源、信息流动同时呈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网络结构缩短了信息的流程,保证了信息共享,有利于各子公司经营决策的协调和合作,更重要的是网络结构减少了中心、减少了等级,调动了网络中各节点的优势。网络结构能否正常运作,依赖于网络中各节点的素质、相互理解及先进信息技术的采用,还依赖于各地经济的制度环境等。

2. 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形式的选择。本文将一体化集成形式的选择分为两个层面来予以研究:一是一体化程度的确定;二是与该一体化程度相对应的结构的选择。

(1)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的选择。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选择作为内生变量,受制于五组外生约束变量:①A1—市场规模和竞争程度。制约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选择的第一组外生变量是市场规模和竞争程度。很显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会更愿意采用一体化集成程度高的形式,故当因为需求类型差异而导致市场分割时,最好采用独立子公司形式;当各国市场需求结构趋同时,宜采用复合一体化类型。因此竞争程度越激烈,企业越可能采用一体化集成程度高的形式。②A2—市场全球化的范围和程度。市场全球化的范围与程度从宏观的制度安排上影响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的选择,为企业在更大地理范围以及更频繁的资源与信息流动中进行价值链各环节活动的区位配置提供了制度安排上的可能。一体化集成程度越高,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体系内资源、信息的流动越频繁,要求市场全球化的程度越高。譬如,当某地的市场进入壁垒很高时,宜选择独立子公司;反之,则应选择复合一体化形式。③A3—信息与通讯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为不同一体化集成程度的选择提供了实现的技术保证,若企业不具备现代先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则无法选择复合一体化形式,因为先进的通信技术是生产系统内部一体化体系内各实体跨区域协调的必要条件。④A4—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程度选择的又一影响因素。主要指一国企业能够拥有或获得的其它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它既包括有形资产,如对原材料产地的垄断、拥有某种经营和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等;也包括无形资产,如某种特殊的生产专利或技术、组织与经营管理经验、商标权和在金融市场上的筹资地位等等。所有权优势越大,则企业对资源进行区位配置的能力越大,越能采用一体化集成程度更高的形式。⑤A5—其他变量。其他变量主要包括对竞争对手相关信息的掌握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形式的选择问题中关于一体化程度选择的结论,即:当因市场需求及人均收入差异而使市场规模受到限制,当信息与通讯技术落后,当市场全球化程度低时,宜选择独立子公司形式;在市场需求增加导致市场规模增大以及市场竞争激化的条件下,当信息与通讯技术和市场全球化为企业进行价值链各环节的区位配置提供了技术上、制度安排上的可能性时,企业可选择简单一体化或复合一体化形式,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还取决于企业自身所有权优势的大小及信息与通讯技术水平、市场全球化程度。

(2)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的选择。对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的选择实际上是在一定一体化集成程度下,对组织企业生产体系的内部市场活动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结构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一体化程度并尽量使内部交易成本最小。我们用内部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将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内部交易频率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①资产专用性,是指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体系中各独立实体之间在物质资产、技术、知识及人力资产等方面的特殊性及其协同性,它既包括了有形资产方面,又包括了无形资产方面。②不确定性,有外生的不确定性和内生的不确定性。在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体系中,假定不考虑其他的不确定,内部交易的不确定性主要受信息与通讯技术和市场全球化的影响。③内部交易频度,包括生产系统一体化体系中各实体间的一切有形与无形流动的频率,如中间产品贸易、职能联系等。

综合以上对描述内部交易的三个要素的认识,我们可以给出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选择的一个模型,见表1。

由表1可知,当资产专用性小、内部交易不确定性大且内部交易频率小时,应选用自治型结构;当资产专用性较大、内部交易不确定性较大、内部交易频度较高时,应采用区域有限协调型结构;而当资产专用性大、内部交易频率高且内部交易不确定性小时,宜选用网络型结构。这个结论具有一般性,企业可根据自身体系中这3个描述内部交易性质的基本要素的状态来决定选择何种结构,这里对企业结构的分析是以内部交易为基本分析单元的,这其中的含义是,对生产系统一体化程度的选择并非一定要覆盖企业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整个价值链,可使其中有些内部交易活动一体化程度更高,而另一些则不然,选择的基准是对内部交易性质的把握。

四、 结论

由于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企业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一体化集成形式的选择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故对于缺乏经验的企业,如何管理分支机构、如何使整个体系协调运转,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确定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的程度与结构。因此本文研究生产系统一体化集成组织形式的演进、研究各种形式的一体化集成实现应具备的条件,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波,胡春华.网络化制造与企业集成.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45-48.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6)

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和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Hypothesis,REH))为特征的主流金融理论在金融领域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人们并不总是以理性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资产定价,主流金融学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RichardH.Thaler(1999)具体指出了在以下五个方面标准金融模型与实际不符:关于交易量的预测;关于波动性的预测;关于股票红利无关性;关于股票投资溢价;关于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的不可预测性。

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最近一系列金融事件如美国股市在2000年的大起大落、长期资本基金(LTCM)的破产保护、老虎基金的倒闭等,也更加深了人们对市场有效性及投资理性的怀疑。在学术研究和金融实务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正是对主流金融理论的质疑,促使了金融研究范式的转换,极大地促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近二十年来,金融学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可以概括为:从原来线性的、完全理性的观点到非线性、有限理性的转变;从市场宏观层面的研究到微观结构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实验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

在传统的经济、金融学研究中,现实的人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理性人,即假定人们能掌握处理所有有用信息,总是能最大化其预期效用,显然这种假定是不现实的。这种以完全理性假定构筑的学说是无法通过经验科学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的,也无法观察现实人的经济行为。

对完全理性的质疑,促使人们尝试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金融问题,并试图以此来修正和检验经济、金融学的基本假设,于是便应运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行为金融学。目前,对“行为金融学”一词还没有正式规范的定义,它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并做出正式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田宏伟(2001)认为构成行为金融学定义的内容有三个方面:行为金融学把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与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综合在了一起;行为金融学力图解释是什么造成了股票/证券价格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已被众多的研究证明是广泛存在的;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投资者是如何产生系统的认知偏差或称为有限理性(不完全理性)的科学。

事实上,正是因为投资者会产生系统的认知偏差或不完全理性,才导致证券价格出现各种异常。至于到底有哪些价格异常现象,它们又是由什么样的不完全理造成的,如何确定价格异常出现的市场条件,正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所在。从总体上看,现有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一是对主流金融理论缺陷的实证分析,研究在金融市场上发现的人们的诸多行为认知偏差;二是试图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噪声交易理论

FischerBlack(1986)首次提出关于噪声交易的概念,他的论文是噪声交易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奠基性文章,是许多随后研究的出发点。Black指出,噪声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相对应,一直存在于金融市场中,而股价则综合反映了噪声与信息的影响。股票投资者也被分为噪声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噪声交易理论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工具。

J.BradfordDeLong,AndreiShleifer,LawrenceH.SummersandRobertJ.Waldmann(1990)研究了金融市场上的噪声交易者风险,得到的结论是噪声交易者通过承担更多的由他们自己创造的风险(噪声交易者风险),可以比厌恶风险的理性套利者获得更高的回报。

LawrenceH.Summers(1986)的研究也认为,股票的市场价格会对非理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敏感,因为当理性投资者接受市场价格是其基本价值的体现,并且不以自己对价值的判断作为交易的依据时,非理性投资者则相反,他们按自己对价值的(错误)判断作为交易的依据,这时市场价格就会对非理性投资者更敏感。

·期望理论

在行为金融学模型中,由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已故的特韦尔斯基(AmosTver-sky)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期望理论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DanielKahneman,andAmosTversky(1979,1992)),它向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DanielKahneman因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可否认,预期效用理论至今仍是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给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的简单精确描述。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实际情况下人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这使得效用理论在应用中会产生矛盾现象,最著名的当属阿莱悖论。Kahneman—Tversky的期望理论的提出,改进了预期效用理论的不足。在期望理论中,投资者的效用(价值)不再是财富的函数,而是获利与损失的函数;投资者也不再总是风险厌恶者。图1.1、图1.2分别是预期效用理论与期望理论的效用/价值函数。

可以看出,与标准效用函数相比,期望理论的效用函数呈“S”型——在获利区间凹,在损失区间凸,这与对人们风险偏好的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即损失厌恶)。

通过引入价值函数、概率评价函数、参考点等概念,期望理论更好地描述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许多异常现象可以用期望理论来做出合理的解释,如阿莱悖论、证券溢价之谜、期权微笑现象等。

·过分自信理论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过度自信。过度自信解释了许多股价异常现象,如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W.M.DeBondt,RichardH.Thaler(1986)的文章“股票市场过分反应了吗?”是实证检验美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奠基性作品。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并指出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的原因都在于投资者的过分自信。

TerranceOdean(1998)对过分自信理论进行了详细综述和研究,并建立了过分自信的行为金融模型。由于过分自信,投资者有时会高估某些信息,有时又会低估,过分自信对金融市场的具体影响要看哪些市场参与者会过分自信以及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首先,两个前提假设是:过分自信意味着交易者认为后验信息更准确(比实际上的准确性更高);交易者认为自己的私有信息比别人的私有信息更加可靠。

通过分别假定一般交易者、内幕信息交易者和厌恶风险的做市商存在过分自信,TerranceOdean分析了金融市场存在信息成本时的过分自信效应。在各种情形下,过分自信都会增大成交量和市场深度,同时降低投资者的预期效应。但是,对价格波动性和价格内在性质(以价格与基本价值差额的方差来衡量)的影响则依赖于过分自信的主体是谁。一般交易者和内幕信息交易者过分自信会增加波动性,做市商过分自信会减少波动性。

·主观概率理论

主观概率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命题正确性的相信程度。主观性体现在它是基于个人的知识和信念做出的评价。主观概率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

传统概率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ayesian决策准则所关注的都是事件发生的频率,其前提是事件能够反复发生。而对于一次性事件的概率估计,它们是不适用的。现实中人们又确实经常需要对不同的命题做出自己的评估。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出这类评估时,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知识能力的限制,无法得到最优结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意解,这使得人们可以凭直觉和个人经验解决复杂问题。这种实际决策过程的本质特点,促使科学家从行为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决策过程,AmosTversky和DanielKahneman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试图用启发式方法来代替Bayesian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被称为主观概率研究,期望理论其实是主观概率理论中的一种。

二、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科学的应用

在人类的认识上,首先是用相对简单的线性关系(线性模型)来刻画线性问题的定量关系,对于那些非线性因素不能忽略的情况,则往往采取线性近似或线性迭代的方法来处理,这样处理有时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比较“简单的”非线性问题中,或者只是研究系统的一些“常规”行为特征。随着人们对社会、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不敢“小看”非线性问题了。首先,就其本质而言,自然界是非线性的。其次,许多问题中的强非线性作用与长时间尺度的系统行为都不能用线性方法(包括线性近似)来刻画。第三,即使是一些表面看上去很简单的系统,也可能表现出令人惊异的复杂性(如确定性的随机性),于是,人们愈来愈重视对广泛存在于社会和自然中的非线性现象的研究,并由此而诞生了非线性科学。

最早将非线性科学用于经济学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斯徒泽(Stuzer),他于1980年发表的论文“一个宏观模型中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和分岔理论”,将李—约克(Li—York)定理和分岔技术应用于哈维尔默(Havelmo)增长模型,找到了该模型出现混沌的条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非线性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和金融系统。

分形学的创始人,著名的数学家BenoitB.Mandelbrot(1997)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的研究中,价格的变动可以用分形几何中的研究成果推导的模型加以解释。分形(多分形)的目的并不是要确切地预测未来,但是它们的确能对市场风险作出更切合实际的描述。分形是一种几何形状,其特点是可以分为若干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是最初那个整体在较小尺度上的翻版。在金融学中,这一概念并不是无根据的抽象,而是对一种简单明了的市场常识从理论的高度上重新进行表述。

埃德加·E·彼得斯(Peters.E.E,1996)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证券市场确实存在分形、混沌特征。认为证券价格并不是随机游动的,而是受到某种确定性趋势的作用,并具有对初始波动的高度敏感性,换言之,股价运动具有混沌性质。据此,彼得斯(1994)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认为:(1)市场是由很多具有不同投资预期的投资者组成的;(2)与每一个投资预期相联系的信息集是不同的。只要市场维持这种分形结构,并且没有特征时间标度,市场就会保持稳定。当市场的投资预期变得一致时,市场就会变得不稳定,因为每个人都基于同样的信息集进行交易(Peters,1994)。

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在证券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个是证券市场是否存在混沌、分形等非线性特征的检验以及检验方法的研究,在证券市场应用混沌分形理论的前提是数据是否具有混沌性质,这就需要进行有关的统计检验。对股指数据是否具有混沌分形特征的统计检验也是当前股票市场非线性研究的热点。这些检验包括:长记忆与R/S分析、BDS检验、Lyapunov指数检验等。

另一个方向便是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股价的动态行为,探寻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行为的形成机理。最近几年,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如Arthur、Holland、LeBaron、Palmer和Taler(1997),Brock(1993,1997),BrockandHommes(1997,1998),BrockandLeBaron(1996),Chiarella(1992),ChiarellaandHe(2000),Gaunersdorfer(2001),GaunersdorferandHommes(2000),Lux(1995),TaiseiKaizoji(2000)等等。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异质投资者上的,即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而非传统的金融研究将投资者简化为典型的理性人。

Brock和Hommes(1997,1998)(简称BH)提出了一个信念自适应系统(AdaptiveBeliefSystem简称ABS)的理论框架,其基本思想是:市场上的投资者是千差万别(投资者的异质性),其对未来的信念也是各不相同(信念的异质性),为适应环境,投资者的信念是变化的。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选择业绩好的预测规则(信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比例的变化,进而影响着资产价格的变动,而价格的变化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预测规则的选择,形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进化系统。ABS模型给出了一个易于处理的理论框架,而且理性预期均衡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在该系统中。在ABS中有两个重要的噪声源,即模型近似的误差和经济基本面内在的不确定性。ABS能产生一些重要的实证研究和观察到的市场特征现象,如收益的不可预测性、厚尾、投机泡沫和波动集群性等。Brock、Hommes和Gaunersdorfer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最初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扩展,Brock、Hommes和Wagener(2001)又提出了LargeTypeLimit(LTL)的概念来描述有多种类型投资者的适应性进化系统的平均行为。ChiarellaandHe(1999,2000)也对ABS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

Lux(1995)模型企图刻画市场上投资者的“从众”行为或相互模仿的传染现象,描述了对基本面不完全知情的投资者的预期的形成。这些预期主要依赖于其他投资的预期和行为,模型刻画了投机者之间的相互模仿传染(递)的过程。模型通过投资者的态度(即买入和卖出)的变化来描述市场供需状况,而供需状况进而影响价格的变化,投资者买和卖两种态度的转变的概率引入了协同学的方法。Lux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市场中的从众行为,能很好地解释股市泡沫的形成、破灭(过度波动)和均值回复。Kaizoii(1998)模型与Lux模型相似,区别在于后者为微分方程,而前者为差分方程。TaiseiKaizoji(2000)又引入了统计物理学中平均场理论来研究股市泡沫和暴跌。

T.Vaga(1991,1999)提出的协同市场假定认为,市场价格的概率分布是基于以下两类因素在时间上的变化:基本的或经济的环境;市场中存在的情形偏倚量或“集体思维”的水平。随着两个因素组合的变化,市场状态也变化,可以达到四个不同的相:随机游动、过渡市场、混沌市场、协同市场。这样就把市场价格的随机变动与可能的混沌性质统一到一个框架下。换言之,把有效市场理论与分形市场理论统一为一体。这种理论虽然还缺乏实证检验,但对市场价格变化具有很好的描述能力。

三、从宏观到微观——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是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信息传导、价格形成机制,它对于全面深入了解证券市场交易过程,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及有效监管市场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微观结构理论主要研究股票市场的价量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它可以被用来建立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为股票价格预测服务。AnanthMadhavan(2000)把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1)价格形成,包括价格吸收信息的动态过程;(2)市场结构与设计,包括价格形成与交易规则之间的关系;(3)市场透明度,市场参与者观察交易过程信息的能力;(4)其他金融领域应用,包括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公司财务。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以前的金融理论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前的金融理论注重的是宏观分析和总量的分析,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注重微观分析和变量分析;二是以前的金融理论多用演绎法,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则主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也注意运用演绎推理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这两个特点实际上是反映了当代金融理论非常注重对“人”这一金融和经济活动中的主体的研究,这是当代金融理论也是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关于存货模型的分析、价格行为的分析等,都着重突出了对人的理和非理的发生及其原因的分析,从而使得对市场上的价格变动的分析更加深入。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验金融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定量仿真与实验成为了可能,于是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实验金融学便产生了。

SantaFeInstitute(SPl)研究人员Authur,W.B.,J.H.Holland,B.LeBaron,R.G.Palmer,P.J.Taylor使用基于Agent的计算机模型来研究资本市场,建立人造股票市场ASM(ArtificialStockMarket),本质上开了实验金融学的先河。他们从1990年开始到1997年论文“AssetPricingUnderEndogenousExpectationsinanArtificialStockMarket”的发表标志着金融学中又一分支——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金融学的诞生。

实验金融学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际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研究市场微观层次Agent(投资者)的行为来揭示市场宏观特性形成原因的一门金融学分支。

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保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柱。尤其近年来,学术界对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国外学者主要偏重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并与丰田、戴尔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而国内学者则主要关注理论方法方面的创新,在知识管理架构、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纵即逝的商机要求供应链向敏捷化方向发展。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供应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如何针对顾客日常需求的变化进行敏捷供应链快速组建并在短时间内提供相应产品成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中的难题。传统的供应链知识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商业环境。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敏捷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及知识重用,但对敏捷环境下知识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背景,以敏捷化为目标构建一个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面向服务的思想以增强分布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本体、工作流管理等方法对其中的知识服务检索、组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知识管理水平,为都市型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背景

北京市是农产品消费的大都市,据相关资料推算,全市每年消费蔬菜约40亿公斤,果品约29亿公斤,生猪约400万头。随着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中高档蔬菜瓜果、肉食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北京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北京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一点,在近年来实施的改革过程中,农产品物流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明显:(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农业增产上投入较大,但产品储运技术和物流设施等方面却明显投入不足,加工水平低、运送方式落后、冷链运送比例小,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奥运期间巨大的物流需求。(2)市场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物流主体不清晰,众多小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加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一起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3)物流信息不畅。北京市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进而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

本文针对上述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知识管理存在的不足,从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敏捷知识管理系统(services-oriented agil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基于web服务技术,支持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对系统中的所有用户提供分布透明性、跨平台透明性以及异构数据透明性。其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能够实现敏捷供应链中知识资源的分布式动态集成,包括提供知识资源的动态发现、集成和绑定等服务,从而解决了敏捷环境下知识资源集成的关键问题。

(一)相关概念

面向服务的架构自提出以来一直没有标准的形式化定义,许多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侯丽珊等提出了基于环境本体的服务描述框架并用基于?仔演算的进程表达式表示服务的行为语义。饶元等在对时序逻辑语言xyz/e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形式化定义。然而,上述研究都只针对传统服务展开,没有考虑到知识服务的推理性、创新性和语境相关性等特点。因此,本文根据知识的特性,对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相关概念进行如下定义:

定义1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由多个服务角色通过基于标准协议的基本连接件按照特定的业务模式组合而成的一个分布式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角色的请求及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

定义2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由一个或多个知识模块组合而成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自治的软件体,通过wsdl对外部接口进行描述,利用soap消息来完成消息通信。详细定义为:ks=,其中id代表服务名称。dis代表服务描述,主要包括服务功能描述和服务契约描述两部分。if代表服务接口,是服务功能特征的集合。attr是服务属性的描述,包括属性、属性值以及之间的映射关系。

定义3知识服务组合(compositional knowledge service):由多个基本知识服务根据特定需求组合而成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软件体。其内部的消息通讯与服务调度以及与外部服务间的通讯使服务组合具有更为复杂的动态行为,且服务的重用粒度也更大。详细定义为:cks=,其中ks为基本服务集合,其他定义与上述知识服务类似。

定义4知识服务描述(knowledge service distribution)是对服务功能以及调用契约的描述,定义为sd=。其中sf为功能描述,包括接口功能、参数格式等。sc为调用契约,包含调用协议、调用权限等,其中知识服务接口(service interface)是服务访问的语法规范,仅提供服务名及特征,并不描述服务的实现方式。定义为:si=,其中sip是接口参数的集合,slm是服务方法的集合。

定义5知识服务属性(service attribute):对服务特征的描述。可细分为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只是与其他服务区分的基本依据。动态属性则会随着时间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刻画了资源的变化特征,例如服务状态、服务负载等。定义为:sa=,其中attr={a1,…,an}是服务属性的集合;ran={v1,…,vm}是服务属性值的集合;f:attr->f(ran)是资源属性到其值域上的一个映射。

(二)体系结构

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层,包括交互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其中交互层是系统面向用户的接口,对外提供系统的公共服务,主要负责接收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请求的解析,将相关信息提交给系统其它模块进行下一步处理。而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服务注册模块在传统vddi的基础上实现并进行语义扩充,除了保持uddi基于关键字的服务查询和发现功能外,还扩展了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功能,实现系统服务的注册、查询和语义映射工作。经过接口封装的各应用系统服务,除了在uddi进行正常注册之外,还使用领域本体对其进行语义描述,以支持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发现机制。

服务匹配模块根据服务请求内容,对服务注册中心的服务进行关键字及语义匹配,并返回最优服务。在服务运行的同时,由监控模块根据服务匹配和运行的情况对服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追加到服务注册信息中,作为今后服务匹配和选择的参考因素。

服务组合模块只有当一个服务请求需要一个复杂业务过程才能够完成时发挥作用。首先该服务请求会分解为基本服务请求,每个基本服务请求都要经过服务的匹配过程,最后所有匹配的服务按照业务定义中的逻辑顺序进行服务组合,形成可执行流程,最后解释执行。

数据层主要对成员的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进行存贮和分析,以建立联盟知识库。

(三)组建过程

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组建过程描述如下:(1)首先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农产品供应联盟,并对联盟中的企业进行分类,包括生产、物流、销售企业等,其中每个企业均需要进行资格认证并进行评级,通过认证后各成员连盟内部intrenet并在uddi注册;(2)当有合适的市场机遇出现时,联盟统一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确定所需供应商类型。有合作意向的成员向联盟提出申请,联盟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成员的各项评级及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评级进行供应商选择并组建供应链;(3)供应链组建完毕后,入选的注册完毕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初步形成。当有成员需要知识服务时首先到联盟知识门户提交进行知识服务请求,若此服务存在则进行共享权限确认,然后由协会作为第三方与服务提供者绑定并进行交互。(5)当市场机遇消失后,敏捷供应链解散,各企业知识服务注销,重新回到步骤(2)。组建过程如图3所示。

(四)应用实例

这里,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对敏捷知识服务进行简要说明。在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加工的过程中,加工企业通常需要了解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及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而作为需进一步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知识查询。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只需要向联盟提交知识查询即可,由系统进行知识服务的组合调用并迅速发现结果,实现知识的敏捷重用,使原有查询过程得到简化。

四、关键技术

(一)服务检索与组合技术

知识服务作为一种语义密集型的高层应用,用户通常需要具备全面知识才能正确使用,传统uddi基于关键词和简单分类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需要。因此,本文在敏捷知识管理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和语义相似度的知识服务发现方法。首先将用户查询需求进行语义扩展,细分为功能需求、质量需求等,然后判断功能需求是基本服务还是组合服务,若为基本服务则直接对uddi中已有服务进行语义查询。若为组合服务,则对该查询进行基本分解后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出结果后再使用工作流技术实施服务组合,如图4。其中,服务组合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基于流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前者以工作流技术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wsfl、bpel4ws等;后者以语义描述模型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owl-s。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将服务检索与组合相结合、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相结合,充分考虑了知识服务自身的特点。

(二)服务质量描述及评价方法

传统uddi没有考虑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请求者从uddi上同时检索到若干相关服务时将面临着选择问题,因此web服务中的质量(qos)管理,特别是服务组合的qos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已经有一些研究领域提出了基于qos的服务评价及组合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没有考虑web环境的动态性,而且只支持特定的服务类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qos的服务描述及评价方法应用于敏捷知识管理系统。该方法根据农业及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定义了一组描述服务的qos属性集,采用qos协商和反馈评价机制,支持携带qos描述信息的服务以及基于qos约束的服务发现。该模型不需要改变uddi的内部实现,而是基于wsdl直接对现有的uddi服务进行扩展。具体实现方法将另文详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