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33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总体规划;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地质勘察;地质分区;地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U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3-0084-02

1 规划区概况

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开发区。规划区面积约30km2,目前规划区内人口主要以行政村的形式分布于区内,人口密度较低。规划区以往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相对较少,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研究程度低。

以下简要介绍规划区的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和基础设施现状,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发展规模等总体部署的规划设想。

2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

(1)充分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在规划区及附近已有的资料、文献;调查了解当地的工程建设经验,并根据现有资料对本次规划勘察的工作做出指导性的计划。

(2)遥感影像判释的目的是指导野外工程地质调查路线的选择,合理安排野外工作,减少工作量,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质量。本次采用卫星图像,可解译程度良好,解译标志明显稳定,能辨别出绝大部分的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细节。

结合1∶10000地形图和卫星图像,确定规划区的范围和卫星图的成像比例等。在对卫星图像在解译过程中,按“先主后次,先大后小,从易到难”的顺序,反复解译辨认,对重点部分仔细研究。外业工作中对有疑问的地质体进行调查验证,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线进行复核。划分主要地貌单元、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及其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分布的关系;地质构造基本轮廓、新构造形迹、线性构造的位置及走向判释各种水文地质现象:泉点、泉群及地下水溢出带、古河道的位置,圈定地表水体的范围,分析水系发育特征。

(3)工程地质测绘野外工作底图采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形图,能满足工作精度要求。手持GPS定位,罗盘定向,室内资料整理工作依据坐标在数字化地形图上直接定位,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野外着重调查了解规划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观测点充分利用人工及天然剖面,工作别注意了微地貌形态分布及人工地貌调查与了解。

(4)为综合评价场地地基土的性状及提供各层土的岩土工程技术参数,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包括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与室内土工、水质全分析相结合的勘察方法。

(5)资料整理是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将获得的众多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和数理统计等,对规划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评价,编制成果图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其依据: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共布置了13条勘探线,勘探线的布置首先考虑地貌因素,按方格网布置,尽可能垂直于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勘探线距、点距按大城市的卫星城市Ⅱ类场地进行布置,线距不大于800m,点距400~600m。控制性勘探点孔深30.0m,一般性勘探点孔深15.0m。

3 规划区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特征概述

(1)规划区的历史地理简况:规划区的历史地理(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简况,城址及河岸变迁,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及其演变的论述。

(2)地形地貌特征:包含区域地形地貌、规划区的总体地势特征、各地段地形坡度、切割强度,划分各区地貌单元,描述各地貌单元的特征。

(3)水文:包含规划区内河流、湖、坑、塘等水体的分布位置、水体面积、水深等水文特征。

(4)气候、气象要素。

(5)区域地质简况:区域内出露的新近系、第四系岩性特征,区域地震、主要断裂构造新构造特征。

(6)规划区第四纪地质、地貌的概述:描述工程环境条件、划分工程地质分区,对各区第四纪地质地貌进行概述。本次将规划区场地分为:泛滥平原(Ⅰ区,面积约8.6km2)和冲洪积平原(Ⅱ1、Ⅱ2、Ⅱ3、Ⅱ4区),其中Ⅱ1区为有少量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6.5km2;Ⅱ2区为有波状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4.8km2;Ⅱ3区为无风积砂丘分布亚区,面积约6.4km2;Ⅱ4区为垄岗砂地亚区,面积约3.7km2。

(7)规划区各场地地层特征:对各分区内地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成果(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波速测试)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作出分析论述。

(8)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组结构的划分及各层水主要特性指标、水文地质特征;规划区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腐蚀性评价。

(9)各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结合波速测试资料及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划分各区场地类型,对各区进行液化判别结果,震陷评价场地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4 资源概况

提出地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保护措施建议。

(1)水资源:分为地表水资源(各区地表水的发育情况,河流、湖泊、鱼塘等分布概况)及地下水资源(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给出浅层水、中深层、深层、超深层地下水资源概况)。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区,评价规划区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可开采水资源及水质适应分区。

(2)天然建筑材料资源:资源概况及开采建议。

(3)景观旅游资源:规划区内各项丰富的生态景观

资源。

5 工程地质评价、建议

(1)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规划区地质构造,各区受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各区稳定性。

(2)规划区内各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结合各区场地稳定性、岩性特征分布、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各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划分

(3)地质灾害:规划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该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规划区内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论述。

(4)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论述:主要为土壤环境(土壤类型及其特征,遏制风沙危害,维护生态安全)、水体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及主要开采含水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饮用水水质与健康)及地下水资源衰减问题,提出各项防治措施建议。

6 结语

本次规划区总体规划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提交了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及遥感影像解译图等图件,对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了评价,为区内各项用地的合理选择、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为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规划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制订环境保护目标以及编制各项专业总体规划提供了工程地质资料依据,同时研究和预测了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S].

[2]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S].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 领导者胜任力模型 假设条件 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胜任力”概念提出以来,“胜任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基层和领导层员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基层员工的选拔与开发过程中,胜任力模型的作用已经得到业界认可,成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工具和方法;而针对领导者的开发与培养,国内外企业还在为领导能力的欠缺而苦恼,胜任力模型应用的成效相对有限。与此同时,世界财富500强中大约85%的企业承认他们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领导者,更缺乏选拔、开发与训练领导人才的有效工具。2002年,Charan和Useem对美国14家倒闭的大型企业做了调查分析发现:公司产生“十大错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领导力不足。2003年,Finkelstein更是断言:“我们现在正遭受着领导胜任能力短缺的‘疟疾’”。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胜任力模型更加有效地应用于领导层,提升领导者的胜任力,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系统回顾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的历史过程,深入分析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中的假设条件,探讨模型应用失效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高效应用指明方向。

一、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的历史演变

胜任力概念产生之前,通过工作分析解释员工行为是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那时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通过固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路径来选拔、训练和开发领导者,其本质是通过积累工作经验培养企业领导者。在此模式下,领导者有能力做好工作A就预示着他有可能做好工作B。在工作岗位、职业生涯、组织结构都非常稳定的情况下,这种培养和开发领导者的方法效果显著。它能够有效鉴别领导者的认知能力,但是在测评影响领导者工作绩效的个性特征(个性差异)方面还不够成熟。

在20世纪70年代,AT&T公司胜任力评测中心的应用开始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领域产生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林证券设计并安装了胜任力评测中心。最初,该胜任力评估中心作为一个高效的测量工具,重点是测量员工最基本的工作表现,为特定岗位选择合适的人选。不久,评测中心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主要为选拔和培养领导者而测量员工个性特征的可变因素,如首创精神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此后,评估中心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KSA)的测量而逐渐忽视岗位职责的需求。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组织结构和工作岗位职责的快速转变,此时的胜任力评测中心不再为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岗位选拔人才,其主要职责转变成为各类工作岗位(如:管理型人才)选拔和开发员工。此时的员工测评更加全面,不再针对某个具体工作岗位。同时,选拔人才流程不用再依靠昂贵而又复杂的工作分析,流程更为简捷,跳过工作分析直接识别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不仅简单、直接,而且还让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过程更加以人为本。员工胜任特征变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企业中领导岗位经常会被赋予不同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在此过程中,工作岗位的生命周期变短,开发和培养独立于具体工作岗位的领导者胜任力就更具经济效益。

到了20世纪90年代很多企业都在设计一个以员工为中心的胜任力模型,最初被称为“行为绩效管理模型”,后来演变为“领导者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建立的目的在于识别卓越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能力。纵观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在领导阶层应用的历史过程,它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隐含着深层次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对胜任力模型应用前提假设认识的误区,导致了一系列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失效的案例发生。因此,要进一步提升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模型应用中隐含的假设条件进行深入的剖析。

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胜任力模型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更易于创造高绩效的方法,但是,胜任力模型和头脑风暴、期望水平、角色扮演、需求理论、网格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等先前流行的理论一样,都有自己的理论假设和应用前提。通过分析,可以将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中隐含的基本假设归结为四点:

1.一套胜任特征就能够充分描述并预测领导者的未来绩效。

2.所有胜任特征都独立于个人或情境,拥有更多胜任特征就意味着该领导者的工作绩效将更高效(即胜任特征具有可加性)。

3.企业高层认可胜任力模型的高效性,认为胜任力模型是考察领导者行为的最有效方式(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获得企业高层领导的积极支持)。

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更加有效。

当前,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忽视了上述四种潜在的基本假设,而对这些假设条件认识的不足产生了以下四个相应的问题,进一步助推了胜任力模型应用的失效。

(1)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过于简单、硬性

胜任力模型假设模型中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和能力等(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简写KSAs)足以测评领导者的工作效率。从现实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不同成功的领导者身上看到他们不同的成长轨迹,他们具有不同的胜任特征;拥有不同的工作经历;运用不同的胜任特征组合,最终取得成功。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套胜任特征就能完全评价领导者的过去成就或预测未来绩效?胜任力模型中可能拥有15个、20个、200个胜任特征,而模型运用过程中只有一套最有效的胜任特征组合,无法涵盖客观存在的胜任特征。因此,面对领导者工作情境的复杂性,当前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过于简单、硬性。忽略胜任特征的多样性,我们就无从得知领导者成功的真正原因,也不知道在哪种工作情境中需要运用哪些不同的胜任特征组合。

(2)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不具备情境依赖性

不管我们开发的胜任力模型范围多广,包含的胜任特征有多少,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不仅仅是一系列胜任特征的简单叠加。领导者的绩效不仅取决于胜任特征数量的多少,而且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国外研究已经证明领导者所有的优势都完全可能成为他们的弱点(即每个胜任特征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下都可能成为领导者走向成功的障碍)。换言之,领导者的胜任特征是否有助于他取得高绩效主要看工作情境是否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因此,成就一位卓越领导者不是帮他计算他具备多少个胜任特征因子,而是需要结合领导者工作情境,利用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帮助领导者分析高效完成任务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以及如何运用胜任特征。

当前,领导者胜任力模型能帮助领导者发掘其潜在的胜任特征,能帮助公司分析领导者具备的胜任特征,但是在培养和开发卓越领导者方面还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在此过程中,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还不具备情境依赖性,在培养和开发领导者这一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3)过渡推崇成为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发展的障碍

实际上,组织高层对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认可和支持已经导致了一个怪异的循环逻辑:“他们接受这种模型――所以这个模型肯定是对的――因为这个模型是对的――所以他们认可它。”1996年Marv Dunnette将头脑风暴、Q技术、期望水平、角色扮演、需求理论、网格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等认为是一种流行但不实用的理论。如果Marv的文章现在出版,那么他所列的流行元素列表可能也会包括领导者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的光鲜外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争取到不少表面尊重和高层支持。而正因为这种支持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寻找更有效方法的障碍。

高层对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认可与支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这种承认与支持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也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沉溺于胜任力模型为其带来的光环之下,无心寻找可能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或工具。即使他们已经意识到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对领导者的培养与开发失效的情况下,也不愿提及或承认。

(4)不区别对待员工阶层是影响胜任力模型效果的重要原因

胜任特征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胜任力模型使得选拔、培训、激励等子系统都可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个整体中可分离的一部分,而且能根据这个有限的胜任特征集合进行设计与改进。对某一种或几种胜任特征的测量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有很多用于培养各种胜任特征的方法和技术,以此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应该更具可设计性、沟通性和综合性。然而事实上,针对不同人群胜任力模型效用发挥存在较大的偏差。对于基层员工而言,由于工作稳定性和情境单调性,导致员工的个性特征、工作行为以及工作绩效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衔接和对应性,胜任特征模型在员工的选拔和培训过程中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于中高层领导者而言,由于领导工作性质的多变性以及工作情境的复杂性,导致了领导者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和领导绩效之间的衔接和对应性弱化,在开发和培训领导者过程中,胜任力模型无法准确描述领导工作所需的胜任特征,更无法准确预测领导者未来的工作绩效。

领导者胜任力模型中潜在的基本假设暗示着它本身效用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源管理业界对这种不确定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了胜任力模型在应用过程中的部分失效。总结上述四种胜任力模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胜任力模型应用过程中与实际工作情境相脱离。所以,想要充分发挥胜任力模型对于领导者选拔和开发过程的效用,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将胜任力模型与领导者工作情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胜任力模型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利用效率。

三、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的进展

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得到多数企业的关注。一些企业为组织中不同职位级别、不同工作职责或是不同职类开发具备阶层性的领导者胜任力模型,以此来提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效率;另外一些企业则致力于研发具有情境依赖性的领导者胜任力模型。但是,众所周知,由于领导工作岗位的不确定性和岗位职能的多变性,通过开发层级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确定每个岗位的胜任特征并不可行,它如同过去通过工作分析为每个岗位定义工作职责一样繁琐而不实用。同样,人才选拔、人才开发、绩效管理和人才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胜任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胜任特征与不同工作情境、领导角色之间的相互制衡。由于这些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要将这种相互关系进行整理并写入胜任力模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工作情境和背景因素变量的复杂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当前已经有一些学者着手研究,试着去鉴别工作情境和背景中的关键因素 。其中,具有影响力的工作情景变量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

1.工作变量(如:责任、绩效期望)。

2.人际关系动态变量(如:相互关系的时刻变化)。

3.团队环境变量(如:老板、同事、direct reports等)。

4.组织文化变量(如:公司规范、历史、战略)。

5.组织外文化变量(如:使用权、个人主义、尊重他人)。

现有的领导者胜任力模型中基本没有描述以上各种情境变量与领导者个性特征的相互关系以及情境变量对领导者工作绩效的影响。总结当前胜任力模型应用现状与进展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现有胜任力模型存在的缺陷。首先他们认为领导者的绩效取决于他是否能在不同的工作情境下识别对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力的胜任特征因素,是否能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境理智而高效地运用这些胜任特征因素。当前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的领导者胜任力模型中没有明确胜任特征各因素之间以及胜任特征因素与领导工作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领导者拥有的胜任特征因素与工作情境变量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领导者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独立预测领导者的未来绩效。所有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下,根据现实情况(工作情境变量因素)选择性地发挥胜任特征能力,并在工作情境的依托下获得卓越绩效。

第二,基于现有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效率不高的事实,人力资源管理业界都希望看到更具综合性,更有效提高领导者工作绩效的办法。近期一些企业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情境依赖性的结构性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不仅要考虑到以员工为中心的个性特征(或KSAs)和工作情景变量,而且还要注意到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关系的正确运用将更有效地成就卓越领导者。通过对领导者工作过程中各种影响工作绩效的相关因素的把握,更有效地预测领导者工作绩效,进而培养、发展领导者能力。

第三,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说明构建情境依赖性的胜任力模型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和学者的进一步努力。由于当前胜任力模型研究领域对工作情境因素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我们所拥有的关于工作情境因素和相关理论知识尚不足够,因此,建立一个能清晰描述个性特征、工作情境和工作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性胜任力模型还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

四、胜任力模型应用的发展方向

寻找一个更加系统化、一体化的涉及领导者行为、工作情境和工作绩效的结构性胜任力模型非常重要。下文给出几种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以便提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效率,最终构建具有高度情境依赖性的结构性胜任力模型。

第一,构建领导岗位工作情境模型。领导岗位工作情境模型相对独立于胜任力模型,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领导岗位工作情境。它的构建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强大的工作情境理论基础,更好地描述绩效相关度较高的工作情境变量,如工作职责因素、人际动态因素、团队影响因素、组织文化因素,企业外部文化因素等。通过构建领导岗位工作情境模型,创造一种描述领导者特殊工作情境的通用语言,让我们熟悉胜任力模型未能触及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工作环境。通过领导岗位工作情境模型与胜任力模型的共同作用,能购更好地理解各种工作情境对领导者绩效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加简易地鉴别不同的领导者最适合的工作岗位。

第二,探索领导者绩效评价的有效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领导者绩效评价模型,可以更好地定义领导者的绩效任务(工作标准)或者说确定组织对领导者的工作期望结果。当然,这种期望和标准有很多,领导者绩效模型中所定义的期望结果可以设定为财务业绩和盈利成果之外的非财务绩效。

第三,探索胜任特征、工作情境和绩效标准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的模型。在现有胜任力模型基础上,完成与领导岗位工作情境模型以及领导者绩效模型的的衔接与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情境依赖性的结构性领导者胜任力模型。这种模型不仅要包含领导者胜任特征,领导岗位工作情境因素和绩效标准,还需要确定各种特征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各种胜任特征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进行长期的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通过统计和数理分析,最终量化它们的相互关系。

第四,对现有胜任特征模型的进一步延展。这种方法是将领导工作情境和工作绩效标准渗入现有的胜任特征模型,使其得到扩展和延伸。一种较为现实的方法是将企业内最关键的领导角色和领导岗位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下工作情境、绩效标准以及胜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做法是早先Gerstein & Riesman(1983)所做的一种延伸。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罗列出每个领导者胜任特征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关系,比如,人际关系技能和工作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上两种方法是建立的现有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之上,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工作情境和工作成果的可变因素。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业界对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看法介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混沌状态。对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需要更多的视角和更深入地分析。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失效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了认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而以一种固化、单一方式应用胜任力模型。因此,应该以更宽广的视角、更灵活的手段和更多元的方式将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其效用。

参考文献:

[1]Gregorson, A J, Morrison, A J, & Black, J. S. Developing leaders for the global frontier. Sloan Management Review[J], 1998, 40(1):21-32

[2]Bray, D, Campbell, R, & Grant, D. Formative years in business: A long term AT&T study of managerial lives. New York: Wiley, 1974

[3]McCall, M W, & Hollenbeck, G P. Developing global executives: The lessons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2

[4]Hollenbeck, McCall, & Silzer. Leadership competency model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17(4), 398-413

[5]Hersey, P. The situational leader. Escondido CA: Center for Leadership Studies. 1984

[6]Vroom, V. Leadership and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0,28(4), 82-94

[7]Gerstein, M, & Riesman, H. Strategic selection: Matching executives to business conditio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3),24(2), 33-49

[8]关蓉晖,玄颖杰. 胜任能力模型构建和应用的局限性初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91-93

[9]张建宁.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解析[J].商业时代.2010,(11):78-79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3)

对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一条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是简化披露方向。沿着前一方向的改进成果蔚为大观:一方面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已进入“附注”;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和品种也越来越多,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我国特有),等等。这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受到了信息使用者的欢迎。因此,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方向并不会改变,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应是有增有减),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然而,一味地朝充分披露方向改进,有可能滑入信息过量的泥潭,反而导致信息有用性的降低。为了防止信息过量化,财务报表改进的另一方向——简化披露应运而生,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在不减少年度报告信息量的前提下,另外提供一份简化的年度报告,是否真的能降低披露成本和防止信息过量呢?除非使用者只需阅读简化的年度报告且也只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由此可见,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的,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也许正因为如此,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与充分披露方向合流了。

上述对财务报表的改进,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是对这一改进效果的最简炼概括。这些改革措施均是从财务报表(尤其是基本财务报表)外部推进的,很少触及财务报表内部。追溯财务报表形成的,人们不难发现,现行财务报表的框架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本身的内容与结构。在财务报表本身的改进方面,英国、美国、国际准则委员会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下面对其中两个方面的改进作一简要评述。

二、第四财务报表:收益表的扩展

(一)英国增设“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早在1976年7月,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就公布了一份讨论稿《公司报告》,其中涉及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的改进。1991年6月,由英国和苏格兰两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组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提出了一整套改进的财务报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传统损益表之外,增加一个“利得表”(Gains Statement),以便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部业绩。利得表的主要特点是按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利润,且用“现行价值”(Current Value)为基础来计量净资产的变动,还考虑到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这样势必增加了利得表编制的复杂性。因此,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考虑另一思路:坚持“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点,把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绕开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业主权益——“准备”(Reserves)部分予以确认。同时,设计一个与损益相互配合的新的财务业绩表,作为企业业绩报告的重要补充。1992年10月,ASB正式公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使上述思路变成了现实。该准则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是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Statement of Total Recognized Gains and Losses)共同表述的。1995年12月,ASB重新发表的《财务报告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继续推荐上述作法。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净损益(来自损益表);(2)未实现的资产重估价盈利(损失);(3)未实现的交易中投资利得(损失);(4)外币净投资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差额。这样一来,ASB设计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可起第四财务报表的作用,从而成为基本财务报表之一。

(二)美国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80年12月,美国FASB首先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收益”新概念——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1984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再一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其后,在一些财务、会计、投资等组织(团体)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FASB了英国的经验,在1986年10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全面收益》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于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至此,报告全面收益的报表便成为美国企业一整套财务报表中的第四财务报表。

全面收益也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实际上把资产负债表又恢复到第一报表的地位,实现了“否定之否定”),并将全面收益的报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债券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这样,全面收益较好地将“当期经营业绩观”和“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结合起来了,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使用者预测企业“所有”未来现金流量,也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并提升了财会信息的质量。

目前,全面收益报告没有强制的统一格式。它可采用下列三种格式之一:(1)与收益表合并为一份报表,称作“收益与全面收益表”,其上部分为收益表,下部分列示其他全面收益;(2)与收益表分开,单独编制一张报表,即“全面收益表”,使第四财务报表名副其实;(3)在业主权益变动表中详细报告其他全面收益,收益表仍是单独编制。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计了表述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损失)的表式

1997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I)进行了重大修订。修订后的IASI题为《财务报表的表述》,它要求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同英国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基本一致,可见IASC借鉴了英国ASB的经验)或在业主产权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并在其附录中提供了相应的表式,便于人们操作。

综上所述,可见英国ASB、美国的FASB和IASC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均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步骤;增加的财务业绩报表。这一改革表明:改进财务报表都要服从财务目标,努力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何率先改进企业业绩报告?这是因为:(1)实证表明收益指标仍然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2)收益同现金流量信息是紧密相关的,全面收益比净收益信息更能为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提供可靠的基础。

三、财务报表结构的改进

1994年,美国AICPA发表了一份题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改革建议中最有新意的是改革财务报表结构,即将财务报表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Core Information)与“非核心信息”(Noncore Information)。前者为企业核心活动即主要的、正常和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后者则为企业非核心活动,即次要的、非正常和不再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为此,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非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在收益表中区分核心活动盈利、非核心活动盈利;还在现金流量表中区别核心活动现金流量、非核心活动现金流量。AICPA的新模式还要求计量每股核心盈利和每股净收益,并相应地计量每股的现金流量。区分核心活动与非核心活动,既要在表内反映,又要在报表附注中用较详细的标题或文字说明。这样做,必能向用户提供更有用的、可比的核心活动信息,准确表达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果这些建议在未来能付诸实践,就可望提高会计在信息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唯有持续不断的改进,会计职业才能长盛不衰,永葆活力。

此外,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排列顺序也在进行改革,基本的趋势是再次重视按重要性排列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于1995年3月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说明书草稿就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改为:无形资产列在固定资产之前,固定资产列在流动资产之前。IASC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对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进行调和与折衷;它一方面强调资产、负债的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另一方面又列示了一份以英国模式为主的资产负债表格式。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的蓬勃,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凸现无疑,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就是将人力资产排在首位,其次就是与人力资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

四、对改进财务报表的努力的评论

最后,我们想对上述改进财会报表的努力作一简要评论,并试图回答:为什么迄今为止的所有改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造基本财务报表呢?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换 人力资源 作用 分析

1、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概述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核心,包括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环境工程以及光导纤维激光在内的众多新兴科技的开发与应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性的飞跃,使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发展。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知识和人才是主宰其成功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此次变革不仅凸显了知识的重要价值,更加体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更应该快速的追赶其他先进国家的步伐,力求迅速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顾名思义,所谓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笔者认为它主要是指将那些资源开采类城市转化为非资源开采类城市,简言之,就是将传统的以资源开采为主要经济形势的城市转化为先进的以非资源开采为主要经济形势的城市,在这个资源型城市转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作用,它不仅可以解决资源型城市中出现的众多问题,还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2、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人力资源的一般概述

首先,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从人力资源的定义上来看,其基本表述主要两种,具体如下:第一种表述,即在一定范围内,为了创造某些物质财富而投身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智力和体力均属正常的人;另一种表述,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人的总和,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笔者认为,上述两种关于人力资源的界定,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虽然上述的两种表述都是以目的为其界定范围的,但是,在第一种表述中,将所有的为了达到创造财富目的所投入的正常人,不管其创造财富的目的是否达到,都将其视为人力资源。而在第二种表述中,却明显的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财富价值的正常人才能够被称之为是人力资源。

其次,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它在社会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其具体价值如下:其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从这方面来说,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类可以通过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创造价值;其二,从管理学角度上来讲,著名的霍桑试验所得出的相关结论不也证实了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吗?其三,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上来讲,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才能够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3、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5)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4.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5.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6.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7.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8.公募法:亦称公募拍卖法、公募投标法,即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9.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的费用的资金。

10.政府采购:又称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11.行政管理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

12.国防经费支出:是指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13.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4.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15.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16.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其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17.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18.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方面,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19.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0.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23.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24.免征额: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5.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26.信用: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27.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28.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29.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进行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所制定的制度,包括转移支付的原则,实现的目标,转移的形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3.按收入形式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4.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5.我国现行税率可分为三种:(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6.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是(1950)年公布实施的。

7.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和(社会资金供给量)。

8.国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9.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和(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10.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拟定采购计划)、(预测采购风险)、(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预审)、(执行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采购合同)、(办理资金结算)、(进行效益评估)。

11.行政管理支出按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13.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1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和(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

15.财政补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减少补贴项目)、(明确补贴重点)、(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16.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7.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高度集中)、(分散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18.我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

19.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20.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2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22.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需求拉上论侧重(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成本推动论侧重(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3.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2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2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26.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27.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8.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29.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个(历史)范畴。

30.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平价)、(折价)、(溢价)。

31.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公债)和(财政贷款)。

32.(股份制)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33.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34.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35.外汇市场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分。

36.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对日止。

3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单项选择题

1.财政属于(B)范畴。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财政是以(A)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法人

3.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D)。A.60%

B.70%

C.80%

D.90%

4.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实际上就是政府履行(C)对财政收入的最低需要量。A.各项工作

B.各项任务

C.各项职能

D.各项计划

5.征税的依据是(C)。A.生产资料所有权

B.产品所有权

C.国家政治权

D.剩余价值支配权

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B)的不同。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7.(A)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法发行国债。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支付法行法

8.当国债采取(D)发行时,如果银行无法将国债全部推销出去,则可能导致非经济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A.直接公募法

B.间接公募法

C.承受法

D.出售法

9.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A)来表示的。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过程。A.发放补贴

B.利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

11.下列属于人员经费的是(A)。A.职工福利费

B.公务费

C.业务费

D.修缮费

12.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于(C)起实行。A.1995.1.1

B.1996.1.1

C.1997.1.1

D.1998.1.1

13.(A)是国家财政对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和农户的各项生产性支出的支援。A.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性支出

14.(A)是指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支出作资金储备。A.现收现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先收后付制

15.国家财政对某些企业或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补贴,称为(D)。A.价格补贴

B.外贸补贴

C.房租补贴

D.财政贴息

16.在全国或整个地区建立一个管理机构,集中管理社会保险事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是(A)。A.高度集中

B.分散管理

C.统分结合

D.其他

17.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A)。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8.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D)。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提现率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19.(B)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20.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C)。A.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B.可测性、可控性、固定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D.可靠性、可控性、相关性

21.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B)。A.升水

B.贴水

C.平价

D.兑换收入

22.(B)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A.私人

B.股份制

C.国家

D.中央

23.保险是一种(B)制度。A.经济管理

B.经济补偿

C.社会保障

D.社会福利

24.(D)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A.即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

C.地点套汇

D.掉期交易

25.一般而言,社会成员中,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C)。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26.(A)是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27.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经济和效益

D.政治和历史

28.(C)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A.固定利率国债

B.市场利率国债

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29.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B)审查和批准。A.政协

B.人民代表大会

C.法院

D.财政部门

30.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C)。A.决算赤字

B.财政赤字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31.在财政收入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是(C)。A.C

B.V

C.M

D.C+V

32.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的支出是(B)。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性支出

33.下列属于公用经费的是(A)。A.公务费

B.工资

C.职工福利费

D.补助工资

34.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于(C)。A.财政透支

B.动用上年结余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D.发行国债

3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C)。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业生产的需要

C.社会的公共需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36.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是决定(A)高低的主要因素。A.剩余产品价值率

B.产品合格率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37.国债是指(C)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

38.财政补贴的对象是(B)。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业者

D.伤残人

39.(B)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40.我国的中央银行是(A)。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41.(B)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发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综合保险

42.(A)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现

D.国债回购业务

43.(B)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A.支票

B.银行券

C.大额存款单

D.股票

四、多项选择题

1.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在(ADE)的配置。A.地区之间

B.国有和集体企业之间

C.个人之间

D.产业部门之间E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

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ABDE)。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企业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3.在现实经济社会中,V与M的比例关系的确定,主要表现为(AD)。A.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B.物价高低

C.外贸顺差

D.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多少

E.原材料消耗的高低

4.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BCDE)。A.生产技术装备程度

B.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C.劳动组织和管理水平

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自然条件

5.税收具有(ACD)的特征。A.强制性

B.层次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深刻性

6.我国现行流转税的税种有(ABCD)。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E.资源税

7.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ABCDE)。A.分期逐步偿还法式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

8.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BCDE)。A.企业税后留利

B.国家预算资金

C.预算盈余

D.发行新债收入

E.偿债基金

9.以国家职能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ABCDE)等。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债务支出

E.经济建设支出

10.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有(ABCD)。A.政府采购政策

B.政府采购法规

C.政府采购程序

D.政府采购管理

E.政府采购特点

11.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E)。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司法检查支出

E.外交支出

12.国家可以利用(CDE)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支援农业生产发展。A.国家预算的支农资金

B.预算外资金的支农资金

C.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

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E.减免农业税

13.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的内容有(ABCD)。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D.社会优抚

E.社会分配

14.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补贴可分为(AB)。A.生产补贴

B.生活补贴

C.现金补贴

D.实物补贴

E.财政贴息

1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ACDE)。A.国防费支出

B.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警察部队支出

E.教育费支出

16.分税制包括(ABCE)等多方面内容。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利润分成

E.分管

17.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可概括为(ACE)。A.盈利性原则

B.行政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政策性原则

E.流动性原则

18.金融市场的功能有(ABDE)。A.融通资金

B.积累资金

C.管理资金

D.降低风险

E.宏观调换

19.财政是个(ACD)范畴。A.经济

B.政治

C.历史

D.分配

E.文化

20.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BCDE)几个方面。A.企业税后留利

B.国家预算资金

C.预算盈余

D.发行新债收入

E.偿债基金

21.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ACE)。A.累进的公司(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消费税

E.有明确条件规定的个人的转移支付

22.保险的职能有(ACE)。A.分散危险

B.组织收入

C.组织经济补偿

D.安排支出

E.融通资金

23.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有(ABCDE)。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动论

C.菲利普斯曲线论

D.结构失调论

E.国际传导论

24.财政具有(ACE)职能。A.资源配置

B.经济核算

C.收入分配

D.储藏

E.经济稳定

25.税收三要素是指(ABC)。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附加和减免

E.违章处理

26.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是(BD)。A.税率水平

B.平均利润率

C.企业管理水平

D.借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对比状况

E.固定资产使用率

27.国际租赁包括(ABCDE)。A.金融租赁

B.经营租赁

C.维修租赁

D.衡平租赁

E.回租租赁和综合性租赁

五、判断并改错

1.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错。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

错。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3.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双方面让渡。

错。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4.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错。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5.信托的基本职能是信用服务。

错。信托的基本职能是财务管理。

6.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错。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7.财政补贴的主体是企业。

错。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8.信用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错。信用的基本职能是资金再分配的职能。

9.商业银行存款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错。流通中货币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0.降低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错。融通资金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流通环节。

错。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分配环节。

12.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

错。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

13.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错。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4.利率灵敏性率大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错。利率灵敏率小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15.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投机牟利。

错。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轧平头寸。

16.奴隶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错。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17.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能够自动出现。

错。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能自动出现,因为就业和物价的整体水平是由总需求水平确定的,并与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

18.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剩余产品价值率中M所占比重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错。劳动生率的高低是剩余产品价值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19.定额税率是不分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错。定额税率是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20.起征点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错。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1.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随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错。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依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随时变动。

22.国债不存在社会负担问题。

错。国债的负担存在三个方面:一、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二、政府,即债务负担;三、纳税人的负担。

23.所谓量入为出,就是用支出制约收入。

错。所谓量入为出,是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24.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错。转移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没有获得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25.业务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错。业务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26.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错。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27.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

对。

28.价格补贴是一种世界性的金融经济现象。

错。价格补贴是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

六、简答题

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答: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答: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其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3.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其具有以下特点: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确管制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

4.简述国债的特征。

答: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5.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答: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

6.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

7.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汇率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

8.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答: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9.简述制约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因素。

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它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派生存款量成反比。2、付现率:亦称现金漏损率,指借款人以现金形式支取贷款的数量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借款人以提取现金形式支取贷款,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不便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必须减少贷款的发放,由此引起整个银行体系信用规模的缩小。

10.试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融通资金的功能: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2、积累资金的功能: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放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3、降低风险的功能: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有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4、宏观调控的功能: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

11.税收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

答:1、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3、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12.简述分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点。

答: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其优点:1、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2、有利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促进整个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3、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4、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逐步缩小地区是的差距。

13.财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14.简述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答: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节使企业的利润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5.财政收入的分类。

答:1、按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非税收收入。2、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类。(1)农业收入;(2)工业收入;(3)建筑业收入;(4)交通运输业收入;(5)商业收入;(6)服务业收入;(7)其他行业收入。3、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类。(1)生产劳动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2)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

16.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和上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指标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因素,是政府存在、实现其固有职能必不可少的开支。另一类因素可以带有一定弹性,但也要有一定保证,主要是指生产性支出。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国民收入总量;剩余产品M总量;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17.税收有哪些分类?

答:1、按课税对象分类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2、按税收的计税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可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8.税制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税制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附加和减免、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构成。

19.简述国债的种类。

答:国债的种类有:1、按照国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2、按照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3、按照债券是否流通,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4、按照利率情况为标志,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和保值国债。5、按照借债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强制国债、爱国国债和自由国债。6、按照国债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可分为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

20.论述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答: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以后才能进入消费,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得以实现。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1)当购买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长,这会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生产企业利润提高,企业会因利润率提高而扩大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增多,又可能推动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扩大生产,所需劳动力的增多,又引起就业人数的增多,从而引起消费品的社会需求膨胀,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同样可能因之而扩大。(2)

21.简述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

答:政府采购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采购行为法律化、制度化;2、采用集中或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3、采购过程中遵循竞争、透明和公平原则;4、采购方式灵活多样;5、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

22.如何控制行政管理费的规模?

答:第一,合理调整规划支出范围,严格支出的管理与监督,硬化预算约束力。第二,精简机构,控制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第三,深化与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转变行政职能和完善行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23.简述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

答:一、按支出的部门划分: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此外还包括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的事业费支出。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1、人员经费支出,2、公用经费支出: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

24.试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模式。

答: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二是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作资金储备。其特点是:在社会保险开始实施时,保险费率比较低,但随着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收入要随支出水平平均上升幅度经常作出调整。二、完全基金制:为社会保险设立一种基金,这项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险津贴的需要。其特点是:投保人的缴费水平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从而可以避免缴费水平随着保险支出增加而不断调整,但完全基金制要求在实施社会保险初期实行较高的缴费率,以建立基金。三、部分基金制:缴费水平在满足一定阶段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储备。其特点是:根据分阶段平衡的原则调整缴费率,缴费率在保险举办初期较低,以后随着支出

的提高分阶段提高,从长期看,缴费率呈阶梯式的上升趋势。

25.大多数国家能接受的国家预算的原则有哪些?

答:影响较大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1、公开性:是指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人代会(议会)审查批准,并向社会公布,使之置于人民监督之下。2、完整性:是指国家预算应包括它的全部财政收支,不准少列收支、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3、统一性:是指国家预算是由中央级预算和地方总预算组成。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都要列入各级预算中;下级预算都要包括在上级预算中;各级预算都要统一在国家预算中。4、可靠性:是指预算收支数字的依据必须可靠,计算正确,不能假定,更不能任意编造。5、年度性:是指国家预算必须按年度编制,要列清全年的财政收支,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入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26.试比较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答:复式预算同单式预算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从对财政活动的反映程度看,单式样预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财政活动的总体情况,更符合统一性和完整性的预算原则;缺点是没有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编列和平衡,看不出各项收支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工程效益的具体情况,不利于进行宏观调节与控制。复式预算正好相反,虽然总体功能较弱,但对收支结构和经济建设工程状况的反映则较为明确,可以根据财政收入的不同性质,分别进行分析与管理,有利于国家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行宏观决策和管理。从操作过程来看,单式预算简洁、清楚、全面,编制和审批也比较容易;复式预算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

27.试述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答:预算外资金的特点;1、自主性:是指预算外资金作为地方财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资金,支配权和使用权属于上述单位,由它们自主支配和使用。2、专用性:是指预算外资金一般都有专门用途,应该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混用,如折旧基金是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养路费是用于公路维护保养的等等。3、分散性:是指预算外资金属于非集中性资金,其来源项目繁多,并分散由各地区、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掌握使用,资金的支出有多种用途。4、灵活性:是指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比较灵活,可以由各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制度规定,自行安排使用,而不必像预算内资金那样,经过繁琐的审批手续,管理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以适应预算外资金的活动特点。

28.简述财政目标的主要特点。

答:财政目标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财政目标一旦确定,便具有必须实现的约束力。政府对财政目标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对目标实现途径、实现手段以及实现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之后,经过必要的程序确定下来的。第二个特点是财政目标既可以是一元的,又可以是多元的。一般地,一个国家的财政目标往往不只一个,而是多个。第三个特点是在时效上的阶段性。从根本上说,财政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而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是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阶段性,决定了财政目标在时效上的阶段性。

29.简述五种信用形式。

答: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通常所说的企业间赊销和预付货款就是其主要做法。在发生商业信用过程中,一般要“立字为据”,作为债权储务关系的证明,即所谓商业票据。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信用。它包括两方面活动:一是银行以吸收存款等形式,筹集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二是通过贷款等形式运用所筹集到的资金。3、国家信用:是指政府的借贷活动,其主要形式就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作为国家信用的工具就是公债和国库券。政府发行债券有两种情况:一是发行短期国库券,期限在一年之内,目的是解决财政先支后收的矛盾;另一种情况是发行长期公债,以筹措资金弥补当年财政收支赤字或进行长期投资。4、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一般直接用于生活消费。消费信用有两种类型:一是类似商业信用,由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方式将消费品提供给消费者;一是属于银行信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以抵押贷款方式提供资金。5、民间信用:在民间个人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习惯上称之为个人信用或民间信用。这种借贷过去主要是用以解决生活困难。现在,民间信用常常是人们为发展生产和从事流通活动筹措营运资金的渠道,资金使用方向有了重大变化。

30.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答:金融工具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偿还性:是指各种金融工具(除股票外)一般都载明到期偿还的义务和期限。第二,可转让性,即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可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转让。金融工具持有人可随时将金融工具出售,获取现金。凡能随时出卖而换回现金的金融工具,一般称之为流动性强。第三,安全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安全收回的保障程度,或者说避免风险的程度。第四,收益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能力。

31.简述制约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答:实现上,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再生产若干内在因素:1、企业和部门的贷款需求。在商业银行具有存款并可派生的条件下,如果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不好,企业不愿扩大生产,也不打算向银行申请贷款,商业银行也难发挥其派生能力。显然,只有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形势看好,企业才会积极寻求贷款以扩大生产,商业银行才有机会扩大贷款和存款派生能力,乃至达到派生的最大限度。可见,银行能否扩大货币供应,并不在于银行本身愿望,而在于经济发展状况。2、企业、单位和居民持有现金的状况。客户提现率是影响商业银行派生能力的一项因素。而客户愿意持有多少现金,是高些还是低些,又能由许多客观经济因素决定的,如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金融机构发展的程度,流通体制和交易方式的变化等等。

32.简述现代银行的主要特征。

答:现代银行的主要特征有:1、利率水平适当,一般都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如英格兰银行一开始就规定利率为4%~6%,这样就使职能资本家通过借贷进行投资有利可图。2、信用功能扩大,除经营存贷款外,还发行货币,代客户办理信托、汇兑、信用证、有价证券投资等业务。3、具备信用创造功能,早期银行具备“信用中介”功能,但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现代银行是信用中介机构相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而“信用创造”则是现代银行最本质特点。4、现代银行多为股份制形式的银行。5、现代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日趋现代化、多样化和国际化。

33.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

答: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主要有:第一,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一般的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政策性金融机构是隶属于政府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政府的意图,不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当然,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也要在经营活动中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第二,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另外还有向政府借款、向国内外发行由政府担保的债券、向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等。第三,资金运用以发放中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的一般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第四,贷款重点是政府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重点扶植的项目。如对重点发展的产业开发贷款、基础建设贷款、改善环境的建设贷款、社会福利建设项目贷款。

34.简述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

答: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1、盈利性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力争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换取最大的经营成果。盈利性原则不仅体现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性质,而且反映了银行业竞争对商业银行的要求。2、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避免资产损失的可靠程度。引起银行经营的风险大致有两类:一是市场风险。这是由于影响市场波动因素的不确定性,如利率升降、商品供求变化等因素所导致的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二是违约风险。这是借款人不能履约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3、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保持资产在不发生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即当银行需要资金时,能够通过迅速收回资产予以满足。

35.简述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主要方法。

答: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实行资产和负债的统一、协调的一种管理理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1、资金汇集法:资金汇集法不考虑各种资金来源的性质,把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资本金等统一汇集起来,然后按商业银行经营需要进行分配和运用。2、资产分配法:是按不同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确定资产的分配和运用。3、管理科学的方法: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种创新。它将管理科学方法引入银行经营管理,使银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度大大提高。4、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种自我清偿机制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具体操作是:将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按到期日长短和金额大小,进行“梯次”排列,使到期需要清偿的负债都能顺利地由到期的资产来满足,然后选择一定的权数,加权计算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5、利率灵敏性管理方法: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划分为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两类。利率灵敏性管理的重点放在浮动利率的资产和负债方面。这种管理方法是根据市场利率变动趋势,比较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数额。

36.论述信托的职能。

答:1、财务管理职能:即财产事务管理职能,是指受托人,即各种信托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财产的职能。这一职能就是“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2、资财融通职能:是指信托作为金融业务,具有调剂、融通资金和物资余缺的职能。3、信用服务职能:是指信托机构可以根据社会各主体的实际需要,提供内容丰富的信用服务的职能。如:对企业代理发行股票、债券,代理催收欠款,代理收款付款,信用签证,履约担保和经济咨询等。

37.论述保险的职能。

答:1、分散危险:是指保险人在最大范围内,通过向各个相互独立的的经济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这些经济单位或个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损失化为必然,由保险人把“必然”的损失集中承担下来,并且使某些被保险人一旦遇到危险损失,由全体被保险人共同予以承担。2、组织经济补偿:指保险人把有共同危险顾虑的经济单位或个人所缴付的保险费集中起来,对遭受危险损失的经济单位或个人实行经济补偿,以对抗危险,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人民生活安定。3、融通资金:指保险人通过利用聚集起来的保险基金而实现的货币资金融通。

38.简述保险公司设立的条件。

答:根据我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在我国设立保险公司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符合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第二,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我国规定这一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第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第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第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除上述条件外,设立保险公司还必须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39.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比,具有如下优势:第一,直接融资受资金供应数量和时间上的限制,有时供需双方很难达成协议,影响融资的顺利进行。间接融资不仅能突破资金数量和时间的局限,而且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推出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和工具,以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要求。第二,直接融资因证券购买方对证券发行者的资信状况难以作全面的了解,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间接融资由于购入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证券,信用可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和投资前又可凭借所掌握的各类资料和信息,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决定是否贷款和投资,这样就能规避、防范和降低融资风险。第三,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誉高于企业、单位,因而间接证券的流动性强于直接证券。

40.简述证券交易主要的四种方式。

答:1、现货交易: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交易方式。2、期货交易:也称定期清算交易。它是在证券买卖成交以后按契约中规定的价格、数量在远期交割的交易方式。3、信用交易:亦称“垫头交易”。这是客户凭借自己的信誉,通过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取得经纪人的信用。4、期权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不以有价证券为标的物,而以证券的买入或卖出权利为对象签订契约,买方在支付了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和佣金后,可在规定时间内按约定价格享有买卖或终止买卖某种证券的权利的一种交易方式。

41.什么是通货膨胀?理解这一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从货币学角度看,通货膨胀终究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一定量的商品要实现价值,必须要有相应量的货币与之对应。在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就会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这就是通货膨胀。在理解通货膨胀这一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持有的经济现象。第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第三,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第四,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

42.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请简单说明。

答: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不仅复杂,而且呈多样化趋势。其主要表现在:1、投资膨胀:是指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失控,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因为投资膨胀的必然结果是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基本建设战线拉长。基本建设项目投产后固然能增加生产能力,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要增加货币供给并从流通中取走商品物资。因此,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受到现有财力和物力的限制,超过这一限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尤其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和银行两个部门。这样财政支出过大,银行信贷扩张就成了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根源。2、消费膨胀:是指因消费基金的增长,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在我国,消费膨胀表现在:第一,工资性货币投放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第二,部分地区的高消费,由此使物价全面上涨。3、成本推动:是指因工资和生产资料的提高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在我国,由于体制改革,一方面是企业对工资和产品价格自主权的扩大;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的滞后。企业为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在成本上升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商品售价,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形成通货膨胀。4、结构失调:是指社会供需结构的错位和产业部门结构的不协调,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消费习惯、偏好、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档商品消费比重迅速上升。但社会供给受技术水平和重要原材料、关键设备的制约,一时难以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消费需求。这样,未免出现部分商品的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另一些商品却积压滞销,使货币流通和市场出现不稳定现象。产业部门结构的不协调,也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两大部类之间比例的失调,第一部类增加过快;第二部类相对落后,以致投放于第一部类货币不能与第二部类提供的商品相对应,引起过多的货币滞留在流通领域,影响物价和市场的稳定。除上述四大通货膨胀的基本成因外,社会公众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所形成的抢购风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

43.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有哪些?

答: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即:既紧缩过度增长的需求膨胀,又积极组织商品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既注意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又注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管理、努力使社会的货币供给适应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具体地说,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有:1、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保证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力相适应。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目的是克服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因为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扩大,一是需要相应增加流动资金。从而使银行增发贷款;二是需要财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易引发投资膨胀;三是需要增加商品物资供应,直接会导致消费膨胀。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实质是控制社会经济主体的信贷、投资和消费行为,而三项行为的控制皆着眼于克服总需求的过度,因而对治理通货膨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制定合理的收入政策,克服消费基金膨胀。正确的收入政策必须使劳动者收入的增长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即工资总额的增长率不应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在收入分配结构上,要警惕收入分配不合理倾向,尽量防止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过大,以避免社会成员因盲目攀比而牵动消费基金增长。3、促进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是解决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发展生产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资金供给充裕;二是生产结构协调。4、保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社会总需求膨胀,很大程度上是由财政支出过多而引起的。因此,要想根治通货膨胀就必须保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如果难免出现赤字,也要尽可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这样,才能避免财政性货币发行。5、强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职能。中央银行对治理通货膨胀负有直接责任,要确保中央银行具有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利于通货膨胀的治理。

44.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经营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它经营的内容主要是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以及证券、外汇和黄金的交易等。具体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具有如下特点:1、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管制;2、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3、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人之间进行的;4、市场上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全。

45.分析我国银行走向世界,目前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答:我国银行在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又要谨慎稳妥。目前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央银行和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实施问题。第二,金融机构的设立与业务分工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追求最大的经营效益始终是设立金融机构和进行业务分工的首选原则。我国银行无论是走出去,还是留在国内从事金融业务都要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切忌随潮流盲目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以至于降低银行效益。第三,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这种风险既来自国家政局方面,又来自世界经济的循环和周转;既有市场汇率、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又有债务人信誉方面的风险。

七、计算题

1.假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3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

解:存款乘数=1/20%=5

派生存款扩张倍数=5-1=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300*5=1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量=1500-300=1200万元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创新

一、电子商务与财务管理模式概述

(一)电子商务理论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基于互联网架构,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贸易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所有商务活动,链接生产者、服务商、中间商、信息掮客等多方行为。广义上,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活动。

(二)电子商务特征

电子商务特征包括基本属性及特性两种。一方面,基本属性包括商业性、交易性、信息性等,这是基于互联网网络信息传输模式及商务本身的商业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商务信息以数据流方式传递,减少了商贸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效率的结合,具有明显的数字性特征。第二,电子商务交易链一体化,网络信息实时传递与处理,具有实时性特征。第三,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将所有商贸信息形成集合,集中处理,运算严谨、处理流程严密,具有极强的集成性特征。

(三)电子商务基本模式

当前,电子商务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企业,至今,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线上支付与线下交易(online-office),简称O2O;2.消费者间(customer-customer),简称C2C;3.企业对企业(business-business),简称B2B;4.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customer),简称B2C。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传统的企业单方利润、价值最大化,向客户、企业双方利润、价值最大化过渡,企业不但需要持续关注自身利润及价值,还应持续关注客户价值,以留住客户,实现长期发展。一般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企业电子商务以客户为中心,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企业只有对客户利益充分关注,尽可能满足客户利益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目标,达到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关注双方利益协调。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型资源,若财务管理目标仅归结于股东目标,忽视相关主体,必将导致利润相关方的冲突。

二、电子商务下财务管理创新分析

(一)财务管理内容创新分析

首先,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地位大大提高。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资产及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品牌、专利、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价值的无形资产管理才是电商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关注的重点。其次,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知识资本占主导地位,因此,传统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将转变为筹知、投知,企业必须重视知识资本潜在收益能力的发掘,合理规划资本结构。

(二)财务管理职能创新

财务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计划、控制三大板块,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电子商务使得企业能在更广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开展商贸业务,实现经营扩张。在互联网技术下,企业经营能够更好地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可通过共享中心,合并多地区、多价值链的数据,节约了信息管理成本,保护了稀缺信息资源。第二,财务分析实时化,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无需赘述,在电子商务背景之下,企业获取信息量大大提高,信息干扰增大,人工财务分析已经无法满足财务分析要求,通过计算机构建模型,方案可行性往往能在几秒钟运算出来,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第三,实时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控制水平。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企业有能力对企业财务进行实时管理,将静态财务管理转变为动态财务管理;另一方面,网络财务下的会计核算能够及时抓住企业经营与资金状况的动态信息,制作动态财务报表及报告,会计核算价值提高;最后,网络财务将银行与企业链接起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提供一手资金流信息。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创新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筹资战略

简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企业 组织比较优势 双契约结构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综述

从《企业的性质》(科斯,1937)到《企业的契约性质》(张五常,1983),再到《企业理论的新进展》(杨小凯,1994),是一条从交易成本概念出发解释企业存在的完整链条。科斯从这样的疑问出发: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进行。那么,“组织为什么存在?”科斯的回答是:市场是有成本的,企业能够节约交易成本。他使用“一次性、长期的契约”代替了市场交易各方的“一系列、短期的产品契约”这一表述,进一步解释了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的原因。

张五常(1983)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用“企业只不过是用要素契约代替了一般的产品契约”,“企业”一词只是不同于普通产品市场的契约安排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的速写和描述,本质意义上的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是一回事,唯一的差别在于契约的标底不同。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1994)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在这一模型里面,经济选择存在于自给自足经济、市场与企业三者之间,通过运用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手段对三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基于内生的专业化优势,市场与企业可以共存。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又形成了不同的分支,主要有两个:一是由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开创的团队生产理论。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组织》的论文中,提出了“队生产”的概念,它指的是分工协作的产出大于分别产出的总和,如果超出的部分足以弥补队生产的组织成本,团队生产就会被采取。团队生产包含有三个特征:1、使用了几种类型的资源;2、产品不是每种合作资源的可分离的产出之和;3、不是所有用于“队生产”的资源都属于一个人。

另一个分支是以威廉姆森(1975)、哈特为代表的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契约及纵向一体化。在阿尔奇安对威廉姆森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评论中指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被威廉姆森看作许多交易费用的根源,并被包括在市场和企业内。在对交易、交换和契约的论述中,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是以契约为基础的非现货交易;而契约的不完备性给机会主义保留了大量的空间,必然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大量存在。鉴于资产的专用性特征,在机会主义空间内“要挟”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而科层管理与纵向一体化将有助于消除机会主义的存在。哈特的论述则是从契约本身先天性不足进一步解释了交易成本的存在性。

此外,青木昌彦(1984)用“机构租”的概念对二者进行了综合,他认为厂商的存在是因为机构配置比市场配置费用便宜;厂商享有的资源不都是由外部市场单独定价的,比如报酬分配。

国内学者在企业的契约本质的认同下也有不同的表述:如周其仁(1996)将市场里的企业理解为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合约,并强调了人力资本能够自我“关闭”的特征;聂辉华(2003)把企业解释为一个粘性组织。

二、论题的进阶界定:企业作为契约的存在特性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生产机制,并非天然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企业最显著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它的生产性特征中,不提供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不存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尝试给出关于企业的如下命题:企业作为一种合作化的生产性组织,是要素契约和产品契约的联结体,具有自身特有的组织比较优势,这种组织比较优势使得企业与自给自足和市场在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式上具有异质性。

三、企业组织比较优势的根源

(一)企业组织比较优势的第一个根源性要素:分工经济

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消费者――生产者模型很好地分析了分工经济问题,在他们的模型中:1、每个人被视作一个消费者――生产者,每个人可以选择各自的专业化水平。2、交易成本被视做专业化生产的成本,是分工经济的对立面,直接冲减专业化分工的收益;且当交易成本>分工经济时,自给自足的生产会成为主流,以分工为基础的企业协作生产和市场会成为多余。用企业组织比较优势的概念则可以表述为:由分工带来的组织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企业的生产方式无效率;反之,当分工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易成本时,企业的生产方式将成为可能,企业之间的交易也将变得可能,市场的网状结构才得以形成,而自给的生产结构将变得越来越小。

不同性质的劳动分工对组织比较优势的影响:毗邻的甲种田和乙养鱼的劳动可以被视为简单劳动,基于这一类型的分工经济有两个特征:1、分工经济存在,但分工优势不强;2、为取得此种分工优势的支出即由分工引发的交易成本不可能太高,即基于简单劳动分工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这两个特征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基于简单分工的经济不具有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变化的冲击而失去平衡。基于复杂劳动的分工却正相反,分工优势具有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节约劳动时间,增强劳动熟练程度,更有易于新工具的发明创造;第二,基于复杂劳动的分工其分工的环节更多,使得协调和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生产分工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分工的环节受制于分工经济的约束,企业只能存在于这样的约束范围内组织生产;第三,复杂劳动的不容易替代特征,即复杂劳动的相对稀缺性。这三点都无疑加强了基于复杂劳动分工优势的稳定性特征。

(二)协调的难题,以及协调成本低于交易成本的奥秘

我们首先分析因分工而引起的协调问题:分工的上游需要知道下游的工作进程以避免浪费。企业与市场在对待这一问题的方式上采取的方法不同,以及由此支付的协调成本亦不相同。企业中有一类专门的分工从事此类协调问题;而市场对分工的协调则采取价格交易的方式。前者的付出被称之为协调或管理成本,而后者为之付出交易成本。企业的特征不是拥有优于市场的“权威”,而在于企业的监督优于市场,节约了交易成本。

我们认为,企业中协调这一专门分工类似于“公共产品”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这使得直接协调产生额外产出。即协调经济;而市场以价格交易的方式对分工进行协调,单从交易的次数来看其成本就大得惊人,且交易的环节越多则相应的交易成本越高,相比而言企业具有协调成本低的组织优势,因此,协调上的“额外产出”是企业组织优势的另一个可能的组成部分,直接协调使得企业产出另一种“准租”,这就使协调成本相对底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组织

生产的方式在这一层面上优于市场,企业的组织比较优势得以体现。

(三)规模效应对组织比较优势的意义分析

经济学中关于规模效应是这样解说的:当把所有投入要素都按比例增加时,得到的产出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设生产要素为两种,这种关系用数学可表达为:f(tl,tk)≥tf(1,k),1,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要素,t为规模系数。

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亚当・斯密,而马歇尔又更加详尽地考察了这个问题。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将组织列为与劳动、土地、资本并列的生产要素,又在“工业组织,大规模生产”这一标题之下阐述了他的观点:大规模生产的主要优势是技术经济、机械经济和原料经济。还表现在“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上”。后来的相关文献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规模经济的存在源于“学习效应”(钱德勒)。

(四)创新对组织优势的决定意义

创新在经济学上的首创者是熊,彼特,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指出,本质意义上创新在所有的领域都是相同的,创新是一种人类行为,既可以是单一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组织创新行为。创新的一般动力是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企业创新还较别的领域的更大不同是“竞争的压力”;企业创新的更主要的动机是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创新对企业组织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企业创新是一种组织创新,基于不同的标准对企业创新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创新对于企业的组织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相同,我们从创新对于企业的空间差别上将创新分为两类:面向企业内部的创新和面向市场的创新,前者着眼于要素契约,后者着眼于产品契约。

面向内部的组织创新其意图在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包括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工具,研发新的生产工艺、方法以及对现有生产流程的改进,对现存管理方式的革新等,凡此种种都提高分工经济的效率,并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组织优势。

面向外部的创新最具有决定意义有两种形式: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即“造市”行为。一个在外部性创新上取得成功的企业,不只是在相对意义上提升了组织的比较优势,而且从绝对意义上造就了企业的组织优势,使得企业相关联的两张契约的容量得到了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企业的规模也相应随之扩张。企业在扩张自我的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的扩张,这似乎是对科斯“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的一个反证。

由“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公式所决定的企业的边界是对企业具有组织创新特性这一本质的忽略。在造市成功的企业中,产品契约性质和容量的改变必定相应导致前一要素契约的同质改变,进而引发内部组织的相关变革。这种变革遵循“链式”的反应规则,造市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再造了企业组织,也许正是在此意义上,熊,彼特称之为“创造性的毁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