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7 06:27:18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1)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要求,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建立符合全县实际的科学、规范、民主的农村低保和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及动态监管机制,健全和完善两类户档案,实施公平、公正的低保救助和扶贫开发扶持,充分发挥“两项制度”在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制度基础。

二、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试点范围

(一)总体目标

1、探索建立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制定一套便于操作,利于管理的村级经济状况和农户家庭情况的指标识别体系,建立科学规范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机制。

2、建立低收入人口实名制档案系统和信息平台。根据家庭人员组成、贫困状况、项目需求、扶持情况等,分“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交叉户)、扶贫户”4类,建立全县农村低收入人口档案系统,做到贫困户有信息卡、行政村有台账、乡镇有基本情况资料、县有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县统一、各有关部门共享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

3.分类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根据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的识别对象,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措施。对识别出的低保对象,落实低保救助资金,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识别出的扶贫对象,制定有计划、分年度、扶持到户的扶贫规划,明确扶持方式、项目和资金,力争尽快脱贫致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识别统计范围,建立信息档案;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收入超过扶贫标准的,经民主评议和公示后,逐步减少扶持;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按低保程序适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返贫的,纳入农村扶贫对象。

2、坚持科学、规范、阳光操作的原则。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指标识别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以及公开公示制、民主听证制等机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杜绝弄虚作假、循情舞弊行为。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贫困状况、贫困成因以及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别,在工作上实行分类指导。

4、坚持符合条件和农民自愿的原则。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规定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确定为扶持对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试点范围、对象规模及标准

年,试点工作在全县25个乡镇全面展开。首先在镇选择村先期开展试点工作,之后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全县贫困人口规模为通过调查统计上报省市审核确认的21.97万贫困人口为准,各试点乡镇依据统计部门监测数据,科学分析测算,合理确定本乡镇各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人口标准原则上以年国家正式公布的扶贫新标准农村人均收入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为准,各乡镇不能自行确定贫困标准。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宣传动员。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新闻媒体、村务公开栏、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规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调动乡、村、社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推开打好基础。

2、开展培训。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培训会议,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基本业务知识。

3、制定村级贫困状况识别指标体系和农户贫困状况识别指标体系。民政、扶贫、残联、财政、统计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从调查内容、核算标准、核算方法等方面制定村级指标体系和农户指标体系,设计到户卡片和扶贫扶持户项目需求表格。村级贫困状况识别指标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产生活条件、教育卫生状况等设置,制定村级指数计算表。指标力求简单、直观、且易于获得。指标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县、乡、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实际,并充分考虑各要素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影响力。农户贫困状况识别指标以家庭人口素质状况、居住情况、农户生产要素占有量、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及享受国家惠农补贴等方面设置,制定农户贫困状况识别指数计算表。指标的设置一定要力求反映农户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各要素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影响力。

4、制定包村责任制方案。各乡镇制定出实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包村责任制方案,明确乡镇包村责任人,细化包村人在对象识别、建立档案及信息录入中的责任。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分两步进行:一是首先在镇选择村先期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试点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好的做法进行总结,为全县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奠定基础。此项工作在8月10日前全面完成。二是全面组织实施。召开先期试点乡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全面总结试点乡镇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试点乡镇开展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通过对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的识别,建立健全贫困户档案,并根据所调查农户的项目需求,制定扶持计划,落实扶持项目。此项工作在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具体实施步骤是:

第一步:开展村级状况调查。按照设定的村级指标体系,对各乡镇所有村开展村级状况调查,填写村级指数计算表,计算出村级指标指数。将村指数按由小到大排序,确定分类临界指数,将各乡镇所有村分为最贫困、较贫困、中等、中偏上、上等5个层次,分层次确定各村识别对象规模。

第二步:确定村级识别户规模。由村民代表大会按照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各村的识别对象规模,推选被识别户,并进行张榜公示。每个村的被识别户,对以往建档信息中的低保户和贫困户进行全面调查,不能遗漏。除此之外,对一般户进行调查,满足该村被确定的识别户数量。

第三步:入户识别。各乡镇根据农户识别指标对推选的识别户进行调查核实,核查以户为单位,坚持做到核查户收入与综合评估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核算和排序。将农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交叉户)、扶贫户”4类,分别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需求情况、受扶持情况等建立详细的档案系统。五保户是指按照《省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已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农村“三无”人员;低保户是指按照《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办法》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对象;扶贫低保交叉户指收入低于低保线并已纳入农村低保,但有劳动能力者;扶贫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者,包括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

第四步:民主评议。对农户识别指标识别出的低保户和贫困户由村评选领导小组组织村民代表会议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组织评审、张榜公布,对无异议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对有异议的,组织重新入户调查核实,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对上报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进行审核、公示后,无异议的,报县民政、扶贫部门审核、备案。低保对象是符合国家五保供养条件却未享受相关政策者;重病、残疾、智障、年老体弱者;因天灾人祸丧失劳动能力者;收入低于低保线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发式扶贫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第五步:建档立卡。对确定的民政低保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由村一级对贫困人口登记造册,乡镇汇总、统计,以实名制将对象名册输入计算机,建立乡级贫困户档案,并上报县扶贫、民政、统计部门,由县扶贫部门统计、汇总后建立县级贫困户档案。

第六步:制定扶持计划,落实扶持措施。根据建档立卡确定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做好项目需求调查,合理确定扶持项目、扶持方式。对经规范识别的低保户,要根据农户实际,确定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和标准,实行低保救助。对经规范识别的贫困户,要严格按户实际情况落实扶助措施,符合信贷条件的,可享受到户扶贫贷款贴息;到村到户的扶贫项目要向贫困户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优先安排贫困户子女,并在培训经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倾斜,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第三阶段:工作总结阶段

一是检查验收。完成对象识别信息录入后,要从农村贫困人口确定、民主评议、档案建立等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总结,进行成果应用研究,制定一整套便于操作,利于管理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机制。工作结束后各乡镇组织初验,县“两项制度衔接”领导小组进行全面验收,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督促完善或要求重新开展。各乡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成绩将作为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总责任书进行考核。

二是总结。年底,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组织召开总结大会,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严重滞后、影响全县总体进度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扶贫办主任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扶贫、民政、统计、财政、残联等单位抽调专人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决定,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组织试点工作的督查和考核验收;全面掌握工作动态,进行工作总结、评比和表彰等。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组织精干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业务骨干、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二)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把搞好“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大力协作配合,努力实现识别过程中的程序衔接、识别对象后期扶持的政策衔接、全县所有低保对象的管理衔接,共同促进“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扶贫部门要组织好调查户的排序、入户识别工作,做好贫困户信息的录入、动态管理以及专项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更新和管理等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抓好到户扶贫项目的落实等。民政部门要明确低保范围和标准,确定低保户,落实对低保户的救助措施。统计部门要依据国家贫困标准、贫困监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等,分析提出县级贫困发生率及贫困人口识别规模的意见,并配合扶贫部门做好信息录入、管理以及识别贫困人口数据与国家有关数据的衔接等工作。残联要摸清残疾人底数,对贫困残疾人进行识别,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纳入低保和提高低保档次的工作,推动有关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扶贫倾斜政策。财政部门要落实有关工作经费。各乡镇要把试点工作作为年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试点工作,并明确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完成。

(三)严格工作程序。在对象识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重点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公开公示要到位。要严格执行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审定后再次返回乡镇村公示四个层面的公示程序,公示内容要包含贫困户主、家庭人口、贫困类型、贫困家庭人均收入、拟救助方式及标准等情况,每个公示期必须达到5天;居住分散的乡镇可通过广播等形式公示,公示期限可适当延长。对群众有异议的公示对象,要再次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核实准确后要重新公示。二是入户调查要到位。对经村民小组推荐得票超过2/3的申请人,要组织由驻村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参与的3人以上调查组,对其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必须深入实地,入户察看和走访,确保调查核实的情况真实准确。调查组成员必须对调查核实情况的真实性负责,调查核实结束时,调查组人员和申请人都要在调查表上签字确认。三是审核把关要到位。审核把关分为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个贫困对象严格审查,把好对象收入测算关、资格审核关。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排除在贫困户名单之外。

(四)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检查指导。“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倍受各有关方面关注。一要通过各种形式,将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广大群众支持、配合和参与贫困对象识别等关键环节,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和调查组提供真实准确的情况资料。二要分层次就“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的操作程序、实施方案等开展系统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传达贯彻上级业务部门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做到贯彻精神不走样、具体工作有落实。三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纠正偏差和失误,督促和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实施,规范运行。

(五)认真落实识别后的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措施,是“两项制度”的最终落脚点。在识别衔接后的帮扶措施落实上,除了要认真落实并倾斜安排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社会扶贫、社会救助等特惠政策外,还要在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级扶贫互助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教育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惠农强农普惠政策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形成大扶贫的格局。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目的和意义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至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实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低保对象享受低保政策、扶贫对象接受扶贫帮扶、交叉对象实现政策共同覆盖和同步管理,对加快建立区域开发与到户开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对象的确认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卡扶贫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将具有开发能力的低保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扶贫对象,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原则。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全覆盖。二是坚持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工作中既要做到科学规范、减少遗漏,又要便于实际操作。三是坚持部门联席、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部门主管与联席办公、镇负责、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扶贫开发与低保、社会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五是坚持客观公正、阳光作业的原则。做到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标准对象

(一)标准。今年农村低保标准为人均纯收入1600元;贫困农户建档立卡标准为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测算标准参照开县最低生活保障测算标准)

(二)对象。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于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户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扶贫低保户)。各村具体规模,根据镇测算的数据确定。

四、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3月下旬)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2.根据统计、民政等部门数据将贫困人口测算到各村。3.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二)全面启动阶段(4月上旬)1.结合民政部门低保评议召开启动会议,传达贯彻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2.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计调查培训并测试。3.召开村民大会,并以政策明白卡、专栏、标语、新闻媒体等有效载体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对象识别阶段(4月中旬—5月底)1.自愿申请。由户主填写《农村贫困农户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上户主姓名后,交村委会,村委会组织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小组民主推荐会,以无记名方式投票产生推荐对象,并将结果在社公开栏上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村民委员会。2.入户调查。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入户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3.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民主评议,按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推荐对象,并将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后报镇两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4.镇两项制度领导小组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民政等部门。5.经县审核确认后开始软件录入。对确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组织人员进行录入。

(四)总结评比阶段(11月),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居)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全年工作重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有足够的力量投入。包村干部到村到组指导工作。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以“联乡结村”活动为抓手,以镇街为责任单位,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以“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为载体,逐步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确保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二、实施对象

2012年将继续以2011年的低收入农户作为帮扶实施对象(除整户消亡及其他特殊情况不列入外)。

三、主要目标

逐步完善扶贫帮困十大措施,以开发式帮扶和救助式帮扶相结合,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数量,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生活品质。到2012年底,实现全区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达6750元以上,确保增收幅度在15%以上。

四、基本原则

(一)党政主导,农户主体。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组织实施、舆论宣传、政策扶持和综合服务工作。注重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引导农民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加强部门协作,明确部门责任,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与“春风行动”、“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积极动员工商企业参与,努力构建党政部门和机关干部示范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的帮扶格局,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良好氛围。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低收入农户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积极实施分类指导。对缺乏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主要采取救助式帮扶;对有发展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主要采取开发式帮扶。逐步健全扶贫帮困机制,整体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四)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扶持政策落实到村,帮扶措施落实到户,济困保障落实到人,着力改善低收入农户的民生状况,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帮扶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救助水平。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继续接轨主城区,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助差额不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30%,低保管理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尽补”;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对低收入农户开展临时价格补贴政策,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物价局;配合单位:区劳动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农办)

(二)深化“春风行动”,逐步扩大救助覆盖面。深入推进“春风行动”向农村延伸,积极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纳入“春风行动”帮扶救助的对象,逐步扩大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春风行动”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困难救助比例,逐步提高农村困难家庭的救助标准,列入元旦春节慰问的困难家庭平均每户一次性不低于1600元救助资金和相应实物资助。大力开展残疾人重点康复工程,对低保家庭及低保标准150%以内的精神病患者,委托区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给予免费服药救助,对入住市、区精神病医院治疗一年以上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的残疾人,积极开展治疗费救助;对低收入农户开展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援助,由村减免保洁(垃圾清运)费,由镇街免费赠阅《日报》。(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劳动保障局、区财政局、区经发局、区残联、区老龄工办)

(三)实施医疗救助,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农村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承担,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其中符合《关于调整区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萧政办发〔2011〕201号)规定条件的人员,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区财政全额承担。积极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援助,对低收入农户因病发生的医疗费,经各类保险报销和各种帮扶后仍存在生活困难的,参照有关文件规定和标准进行补助,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牵头单位:区劳动保障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残联)

(四)开展教育资助,逐步加大就学救助力度。根据教育资助有关文件精神,逐步扩大教育资助范围,积极完善教育资助扶持政策。对进入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就读的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可向所在学校申请优先提供助学岗位、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方面的资助;也可向区教育局、区慈善总会或各基层分会申请予以适当补助。根据《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实施办法》(萧政办发〔2010〕94号)精神,应将低收入农户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同等对待,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子女,分段分档给予一定的教育补助,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每学年补助1000元,大专每学年补助2500元,本科及以上每学年补助4000元,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慈善总会、区残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各基层分会)

(五)加强住房保障,大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根据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实施住房救助,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结合救助对象的住房现状、意愿和村庄建设规划,凡符合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条件及标准,经批准采取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房屋,验收合格的,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经济补助;对农村困难家庭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的,在现有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户1万元的资金补助,所需资金由区、镇街两级各承担一半;对低收入农户中的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无房户建房的,在上述经济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经济补助。(牵头单位:区建设局、区城乡一体办、区残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

(六)开展“一户一岗”工程,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结合全区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引导低收入农户参加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愿望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成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免费考证;鼓励结对企业优先招录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确保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且有求职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成员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用工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就业援助政策优惠幅度。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以创建充分就业型城区和创业型城区为契机,以村社劳动保障服务室(站)为依托,积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登记、培训报名、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一条龙”免费服务,帮助低收入农户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2012年完成低收入农户培训1500人,实现转移就业500人。(牵头单位:区农办、区劳动保障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残联)

(七)开展产业扶持,大力引导自主创业。积极倡导农户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低收入农户,鼓励其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参与来料加工的低收入农户,鼓励其积极开展来料加工产业发展,区财政将安排不少于100万元资金,用于种子种苗、化肥、农机等基本生产资料扶持和对吸纳低收入农户从事来料加工的经济组织、从事来料加工的低收入农户分别给予资金扶持。低收入农户参加农业、住房等政策性保险,其个人出资部分由区财政承担。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对具有劳动能力和基本技能,又有明确创业意向目标的低收入农户,根据农户需要由区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按创业项目、投资额大小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区财政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贴息扶持。(牵头单位:区农办、区劳动保障局、区妇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区经发局、区残联、农村合作银行、区供销联社)

(八)加强资源投入,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由政府组织相关行业职能部门免除低收入农户固定电话月租费、有线电视收视费,对具备条件但尚未安装使用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的,由行业职能部门免费安装设施,对无电视机的低收入农户由政府及社会赠送。对低收入农户给予用电用水补助,每户每年分别补助65元电费、35元水费。对已具备通水条件,但尚未接入自来水的低收入农户,由镇街负责免费接入安装。(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供电局、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区水务集团、电信分公司)

(九)开展救助帮扶,大力实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低收入农户家庭发生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有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将他们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低收入农户家庭发生刑事、民事等案件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相关政法部门应积极将他们纳入司法救助的范围。(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

(十)深入开展帮扶活动,逐步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根据《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萧委办〔2009〕30号)要求,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健全结对帮扶机制,确保结对覆盖率达到100%。区级机关各部门、区直属各单位、各镇街全体机关干部,各金融保险机构、民营企业中层以上和村社三委干部要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每人每年结对帮扶资助资金不低于800元,要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低收入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帮扶对象由区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具体由各镇街负责调整落实,确保每户低收入农户都有一名以上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直机关党工委;配合单位:区级机关各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和区级机关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结对形式、拓展帮扶渠道,确保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各镇街作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第一责任单位,要负责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的反馈工作,制订辖区内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具体实施办法;区级机关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帮扶思想,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切实将低收入农户纳入帮扶政策扶持范围,着力完善帮扶政策,切实抓好扶持政策贯彻落实;继续把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区级机关一级目标考核范围;区委、区政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二)抓好措施落实。帮扶措施中明确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发挥职能优势,发挥好牵头作用,组织协调配合单位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并抓好落实;各涉农部门要向低收入农户送科技、送服务、送信息、送资金、送项目;区级百强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向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种养技术、经营信息等,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区、镇街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组织牵头单位汇报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4)

一、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为了解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研组在黎家坪村、石子岭村和江边湾村各抽取20户共60户失地农民代表从失地情况、人员结构、就业情况、家庭收支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分折如下:

1、失地率较高。调查的60户失地农民中,有19户现为完全无地户,占总数的31.67%。被调查人员中失地前人均拥有耕地0.66亩,失地后人均拥有耕地0.27亩,人均失地0.39亩,失地率为59.1%。

2、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偏大,失地农民中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被调查的60户失地农民中,共有人员232人,其中劳动力176人,占人员总数的75.86%。人员年龄结构情况为20岁以下的有56人,占总数的24.14%;20-30岁的有36人,占总数的15.52%;30-40岁的有36人,占总数的15.52%;40岁以上的有104人,占总数的44.83%。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108人,占总数的61.36%;具有高中文化的52人,占总数的29.5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6人,占总数的9.1%。

3、在家闲赋的劳动力较多。被调查的176名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2人,占总数的18.18%;经商的有36人,占总数的20.45%;务工的有64人,占总数的36.36%;闲赋在家的有44人,占总数的25%。

4、失地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失地农民现在的收入水平较征地前有了大幅提高,收入来源主要靠务工或经商收入,种、养殖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很小。调查的60户失地农民中,征地前年收入户均12066.7元,2009年年收入户均22666.67元(不含征地补偿款),较征地前年收入户均增加10599.97元。2009年的收入来源结构为种植业收入户均812.33元,占总数的3.59%;养殖业收入户均506.67元,占总数的2.24%;务工收入户均7880元,占总数的34.76%;经商收入户均7400元,占总数的32.65%;房屋土地出租收入户均3600元,占总数的15.88%;其它收入户均2466.7元,占总数的10.88%。

开支情况:失地农民用于生活性消费(含学费)开支占总开支的比重较征地前增加了12.28%。失地农户征地前年支出额户均9866.7元,其中生活性消费支出5733.3元,占总数的58.11%;生产性消费(含学费)支出4133.3元,占总数的41.89%。2009年年支出额户均17000元,其中生活性消费(含学费)支出11967元,占总数的70.39%;生产性消费支出5033元,占总数的29.61%。

5、除农村合作医疗外,失地农民的其它社会保障参保率较低。被调查的232人中,购买了养老保险的有20人,占总数的8.62%;享受农村低保的8人,占总数的3.45%;购买了失业保险的4人,占总数的1.72%;加入农村合作医疗的有224人,占总数的96.55%。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调研组以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走访的方式调查失地农民的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因人员从业情况不同及家庭因素原因失地农民的家庭生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大致可归纳为家庭经济富裕型、家庭经济一般型和家庭经济贫困型三类情况。

1、家庭经济富裕型。这部分失地农民主要经商,通过经商发家致富。他们有一定的经营头脑和原始资本,以城镇化建设为机遇弃耕从商,在城区从事开商店、搞餐饮、跑运输等生意活动实现了生产生活的转型,有些失地农民甚至在未失地前就已经涉足经商行业,他们每年都能赚到一笔较为丰厚的经营收入,家庭经济较为富裕,这部分农户约占失地农户总数的20%。

2、家庭经济一般型。这部分失地农民主要依靠务工和从事小买小卖之类来获取收益。失地后部分有知识、有技术、有闯劲的年轻人走上务工之路,他们在本地或沿海城市的工矿企业务工,年龄稍大的人则在城镇从事卖蔬菜、水果,开办小作坊之类的小本生意,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每月也有一份较为固定的收入,基本能确保全家每月生活所需,日子过得比较安稳,这部分人员约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7%。

3、家庭经济贫困型。这部分人员往往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失地农民,由于再就业困难他们大多主要在家耕种剩余的田地或无所事事,收入来源不稳定且收入水平较低,加之部分家庭里有上学的和生病的,经济负担重,家庭经济比较贫困,这部分人员约占失地农民总数的23%。

三、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失地农民群体目前的生产生活较为平静安稳,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

1、就业难,失业现象严重。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失地农民闲赋率高达25%。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因失地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加之过去以种地为生,无技能或技能单一,就业缺乏竞争力,在招工用工市场化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部分年轻失地农民对就业期望较高,希望找份轻闲干净、工资待遇高的工作,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粗活、重活往往怕吃苦、嫌工资低而不愿干,处于金融危机特殊时期工作更难找,他们索性在家当起了“啃老族”;再一方面因失地农民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原始资本,加之信息闭塞怕担风险,创业之路困难从从,自主就业难实现。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5)

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为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相关材料的通知》的要求,文化街高度重视,对2010年主要任务目标预计完成情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成绩进行了详实的总结,同时立足发展,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规划制定了2010年的工作计划。下面,就2010年预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工作预总结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年。这一年,文化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为中心,以社区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优化辖区环境为基础,以为辖区居民服务为己任,突出抓好了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民政、司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以及党建等项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辖区第三产业,全面推进了街区建设,提高了街政管理水平,街道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文化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放在第一位,认真执行宁江区实施的工业强区战略和中心城区发展战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着重提高了招商引资质量,不断加大了项目开发力度,在XX年年-2010年的招商引资攻坚战中引进了嘉禾洗浴及宾馆一体综合楼3000万元的开发项目和庄园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商企住宅综合开发总计2个项目7000万元;意向性达成2010年第二轮项目攻坚战项目一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民营经济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10年辖区民营经济总户数981户,年总投资约17,266万元,营业总面积128,985.5平方米,年营业收入13,975万元,利税687万元,从业人员4177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辖区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文化街在社区建设上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普遍建立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所”,即:社区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室、警务室、图书室,生活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党(居)务公开栏、宣传栏,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场所,配备了电教设备,实现了电脑办公,为拓展社区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强了基础建设,强化了领导管理功能;9月份,经街道和社区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细致安排,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完成了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入手,建立了各项工作责任制,普遍建立两委班子工作守则、干部工作纪律、各项制度,干部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决策能力,加强了制度建设,强化了社区规范化管理;街道成立服务中心,社区分设服务站,扩大服务覆盖面,最终形成街道为社区服务,社区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三级网络,加强了长效管理,健全了社区服务体系;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文化街共育龄妇女11610人、已婚育龄妇女9067人。年内出生人口126人,死亡66人,人口出生率为98.4%,计划生育率为98.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66‰以内。几年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的理念,以宣传教育为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坚持依法管理,搞好优质服务,组织带领全体街社干部,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了“三结合”与“五关爱”活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继续加强了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搞好了计生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不断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管理工作。药具发放及时率要达到了100%,有效率要到达到了100%;全年开展大型宣传活动4次,出板报9期,发放宣传单1XX余份,计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不断加强。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了“七清查、七落实”工作,加大了对各大商场、商厦、沿街门店、工地流动人口的清查,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到位。全年流入育龄妇女1244人,验证、持证1335人;流出88人中均持有《婚育证明》。多年来,文化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点面结合,全面提高”的方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探索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总结开展优质服务的新经验,切实抓好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综合整治辖区环境卫生

文化街共有巷路119条,22.8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4条、板油路5条。保洁员42名(其中公益岗9名),垃圾台46个,中转站垃圾箱15个,渗水井34口。 棚户区改造地段涉及拆迁处6处。所辖小区物业管理的公司有安居物业公司和文化佳苑物业公司,零散的楼宇物业管理15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思想高度统一,提高了认识,把卫生工作切实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日程,全面落实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卫生工作任务,将巷路卫生工作作为实事工程来抓,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四到位;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每日早晨必检,每周必须抽检2次,街道卫生办和社区每天巡回检查,提高日常检查质量;从加强居民卫生意识、卫生知识教育入手,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发放宣传单、通告达,设立标志牌,逐户通知等形式进行宣传不乱泼乱倒、干湿垃圾分倒、定点定时倾倒垃圾,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居民群众工作;根据辖区卫生工作状况的实际,实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三化”式管理机制。对各社区、卫生办、城管员和保洁员,严格按着《巷路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落实奖惩,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辖区卫生综合整治,一年来共出动保洁员120余人次,清淤排水沟5条,1200延长米,给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发放通知5份,整修垃圾台点站50处,对巷路上的120棵花卉树进行了保护圈围,对拆迁处、城乡结合部以及巷路的死角死面存在白色垃圾和残存垃圾进行了自检和全面的清除。辖区巷路没有裸露垃圾和二次污染源的存在。通过卫生综合整治,街道辖区巷路卫生面貌一新,路面干净整洁有序,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五)、实施民生工程,着重抓好民政工作

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社救优抚、救灾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的贫困户、孤寡户、残疾人、贫困党员、退休老干部和军烈属,发放慰问金XX0元,切实保障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共有低保户525户,享受人口为1312人,其中空挂户口的低保户280户,XX年年新增低保户64户,残疾人低保户30户。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却享受低保救助的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了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走出低保,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管理良好的运作“阳光超市”,为把阳光超市做好、做实、做成民心工程,在3个社区建立了捐助接收点,所在社区登记所需物品(衣物、生活用品等)的品种和数量,享受低保的贫困家庭可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凭《领取证》及代金券到超市领取捐赠物品。结合实际,适时开设就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为低保户提供再就业信息、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为辖区低保户提供就业岗位。狠抓居委会自身建设工作,对社区干部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了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思想认识以及为居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六)、切实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社区为平台,依托社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各类综合性服务工作,竭力帮扶辖区失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再就业的长效机制,搭建社区与企业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台。在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过程中,搭建了街道与企业的再就业平台建设。完善了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了街道与企业的空岗信息报告制度以及日常联系制度。在再就业平台建设中坚持从情感维系、政策维系、服务维系入手,逐步形成我为企业服务,企业为再就业尽力”的良好局面;积极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的有效途径,开展了以“全面调研为基础、多渠道宣传为手段、针对性指导为重点、适宜推荐为核心、跟踪扶助为保障”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工作。多渠道加强了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提高了服务对象就业意识;广泛开发岗位,落实适宜推荐,开创城镇就业岗位3200个,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980人,其中大零就业就有1200人,劳务输出960人,其中省外务工有420人;完善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台帐,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科学化管理。按一居一册、一人一卡建立了1000人次台帐,对有求职意向的就业困难群体的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核实调查,“实行管理到户、服务到人”。细化了任务目标,落实了责任,并随时把握工作进度,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实施、协调、检查、督促、反馈“一条龙”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

(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紧密围绕“平安街道”创建的总体目标,突出矛盾纠纷排查、社会稳定、治安防范和flg人员教育转化等工作重点,认真搞好了不稳定定因素的排查和调节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个别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等重点信访、重点人员,严加关注,经常摸排,准确掌握情况,做好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要求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要求达到100%以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6)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为己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创新民政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民政事业的开展,维护了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加以改进。

一、二00九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机关的副职担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认真组织每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本着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做到群众满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很抓了干部作风整顿,建立健全了机关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了服务行为,增强了制度的时效性和约束力。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乐在群众后”两项主题活动,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公开便民服务电话,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并提供预约服务。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民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纪律、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

(二)救灾救济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爱心工程基金会,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对全县的孤儿进行救助,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共有孤弃儿童220名,全部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和正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每年帮扶不少于两次,帮扶资金或物资不少于500元,上半年共落实帮扶资金46600元,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食用油、大米、文具等物品。同时对孤弃儿童全部落实了五保供养待遇,每人每月可领取五保供养金100元,确保了孤弃儿童能够正常学习、生活。

(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查,农村低保户由乡镇进行自查自纠,并将清理整顿情况报民政局,民政局派专门人员赴乡镇进行抽查。对居住在县城的低保户,由民政局抽调8名工作人员会同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进行核查,清理整顿结束后,将享受低保人员名单张榜公布,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登记核实,对违规获取低保金的,取消低保待遇。通过清理整顿,对超出保障线标准的城镇低保户231户、564人,农村低保户486户、814人,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停保,新增农村低保5369户、6374人,城镇低保户56户,185人。同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2009年1月份开始,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年人均720元调整到870元,月人均补差由原来的35元增加到41元,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收入160元调整到225元,月人均补差由原来的85元增加到132元。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户11352户、14667人,发放保障金606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94.61万元;农村五保户2146户、2235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35.54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1.995万元;城镇低保户1405户、3814人,发放保障金362.8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64万元。

(四)优抚安置工作 2009年共接收退役士兵244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202人城镇退役士兵29人,6-8级伤残士兵5人,转业士官8人。4月25日我县召开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会议,全面推行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区别对待,择优安置”的原则,确保转业士官和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优先安置,其他符合安置条件的城镇退役士兵原则上自谋职业,政府不再为其安置工作,到目前已有21人申请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认真完成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交接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较好地保障了老同志政治和生活待遇的落实,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因工作实绩突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被民政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军休工作先进个人。

(五)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以来,民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协调指导各乡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保证了我县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到目前,多数村的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完成。在指导协调好全县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同时,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村,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充分掌握换届选举整体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在全县进行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改进,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依法操作。二是做好问题村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掌握全县选举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问题村、重点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分别制定选举方案,确保换届选举任务的完成。三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在宣传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同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与有关乡镇、部门联系沟通,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尽快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确保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认真组织实施村务公开和民主议政日工作,多次召开由民政所所长参加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政日工作会议,并组织人员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到各乡镇、村进行检查,确保村务公开质量和效果。

(六)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按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进行了救助,今年以来先后投入救助资金3万元,救助150人次,帮助他们顺利返回家乡。在收养登记工作中,严格按照收养登记操作规范依法操作,办理收养登记4例。

(七)老龄工作

今年以来,为全县老年人办理优待证500个,及时为新增百岁老人申办百岁老人长寿生活补助,按时发放百岁老人长寿生活补助费。同时组织老年人成立老年人秧歌队,为全县各种重要活动喝彩助威,会同县城老年支部组织开展了门球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支持帮助社会养老机构开展工作。增祺老年公寓是我县设施比较完善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由于我县经济条件所限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院民入住率不高,经营处于亏损状态,我们积极与省、市老龄委联系,争取政策扶持,并加大舆论宣传,逐步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提高知名度,充分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社会效益,使其尽快扭亏为盈。启动健康御险活动。做好开展健康御险前期的宣传发动工作,各乡镇以民政所为阵地,设专人负责,各村设一名专人负责,摸清底数,为开展健康御险工作打好基础。

(八)福利彩票 (九)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建设工程于2008年启动,新建“三院”一所,区域型敬老院2所。工程建设中,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资金短缺和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到目前三所敬老院已经完工,具备入住条件,管理人员和招聘的服务人员已经上岗,院民入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中心敬老院已入住第一批院民,××××两所敬老院也即将入住第一批院民。殡馆所迁建项目,殡仪馆及骨灰堂正在加紧施工,年底前主体工程可基本完工,办公楼已处理完地基。

(十)招商引资工作 09年以来,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救助资金紧张,难以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民政队伍力量薄弱,亮点工作不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o一o年工作安排

一是做好新灾的查灾、计灾、报灾工作。加强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畅通灾情信息渠道,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和群众生活安排情况,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妥善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不发生非正常问题。同时抓好城乡特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工作。

二是继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低保审批程序,重点把好调查关、审核关、审批关、公示关,加大监管力度,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采取全面核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低保户信息,对超出保障线标准的及时停保,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在落实好重点优抚对象各项待遇的同时,继续加大老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力度,重点解决好老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重点安置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政策,除重点安置对象外,其他城镇退役士兵原则上全部自谋职业。

四是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做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扫尾工作的同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继续加大村务公开力度,采取乡镇自查和组织抽查相结合的办法,督导各乡镇村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村务公开工作。

五是抓好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争取资金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努力改善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条件。重点抓好三个新建成的敬老院软硬件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完成第一批入住院民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第二批、第三批院民早日入住,达到满负荷运转,提高我县的五保集中供养率。加大殡管所迁建工作力度,在今年完成殡仪馆封顶任务的同时,做好明年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办公楼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在明年清明节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大殡改执法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帮助有能力的村建设骨灰堂,解决骨灰存放问题,为推行殡葬改革工作打好基础。

六、继续加大招商引资金力度。一是帮助落户我县的献县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办理相关手续,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争取早日投产达效。二是继续走出去进行招商,加大招商引资金力度,争取有意向的客商来我县投资。三是为客商搞好服务。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七、进一步加大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力度。完善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约束人,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泪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广泛征求服务对象和各方面的意见知建议,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好坏与群众满意不满意做为衡量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确保行风创建工作有新的突破。

低保入户员工作总结篇(7)

一、党员干部“牵手致富”结对帮扶情况

我镇共有党员“一有三缺”户****户,****人、****个劳力。参加牵手致富的****名党员干部中,区安排区直单位党员干部****名,镇安排党员干部****名参与“牵手致富,结对帮扶”活动,其中镇通过征求有爱心的企业老板****名参加了该活动。

二、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帮扶增收情况

我镇省定经济薄弱村*个,区定低收入村*个。根据区统一安排,都已一一进行了对接,我镇主要领导专门召开四个村的座谈会,听取了各村的意见要求,并进行了布置,要求各村广泛征求村广大党员、干群的意见,提出合理的增收方案,排出切合实际的公共服务提升的计划等,方案敲定审核后,进行专门的布置落实。落实的措施主要有:盘活集体资产确保、加入农业综合服务组织共同经营、土地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购置固定资产等。确保2017年底经营性收入超**万元,都能按时高质量地摘掉低收入村的帽子。2018年村村经营性收入超**万元。

三、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们****镇充分认识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镇长、分管负责人、组织委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