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消费主义论文

消费主义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1 03:40:59

消费主义论文

消费主义论文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消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49-02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强调。一时间文化成为社会上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追求精神的享受,更加注重陶冶情操。但文化消费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说休闲时间、消费能力等,文化消费对某些人来说仍只是一种奢侈品。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解读文化消费

所谓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享受,它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消费文化消费品的过程[1]。它的产生是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活动的进行而进行的,起初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活动更多追求的是生理需要的满足,但人们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也会获得满足感、幸福感等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其中也包含了精神享受的成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劳动之余逐渐有了闲暇时间和购买能力来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原本只有少数富人才有能力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逐渐被普通人所接触。由此可见,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基础和前提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如果说物质消费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那么文化消费的宗旨就是满足人类希望更好的生活的享受和发展性需要[2]。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对消费的讨论一般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马克思非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意义[3]。马克思对“自由时间”、“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等与消费有关的概念的深层论述,为后来学者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关于自由时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是这样论述的,“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4]他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5]节约劳动时间就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更多产品,这样人们才有自由时间去消费去享受。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他认为其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二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从消费的角度来看,这种异化就表现为劳动者对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他们过度追求商品,被自己生产的商品所奴役。在资本家眼中,“需求与货品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连接,都不是自我发展辩证中的一环,而是算计与剥削的产物”[6]。

马克思还全面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社会,在这里,人们进行商品交换表面上看是物与物之间的平等直接交换,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交换,是商品背后所隐藏的不同劳动行为之间的交换。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7]。“商品拜物教”所反映出来的消费文化,意味着消费者个人批判质疑能力的萎缩,他们成了商品的奴隶,抑制了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马克思在他经典著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们要想很好地进行文化消费,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还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不仅包括经济能力,更包括选择、欣赏、审美能力。对于文化商品,我们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让它们真

正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不是成为它们的奴隶,失去作为人的主体地位。

三、我国当前文化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文化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文化消费蓬勃发展的局面不仅有助于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更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的文化消费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细看我国的文化消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文化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文化消费因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呈现出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首先,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地区,文化消费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其次,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发展不平衡。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像杂志之类的文化消费则很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更为实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但这仅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地区中有所体现;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和西部山区,文化消费才刚起步,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一种奢侈消费。

2.消费动机更多寻求感官满足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社会压力之外的闲暇时光,人们追求轻松愉快的娱乐生活是理所当然的,领略文化消费中的审美情趣也是人们缓解压力追求生活的重要内容[8]。然而由于人们的文化修养不同,有些人在他们的文化消费中,更多寻求的是一种感官的满足,更加热衷于黄色与暴力等不良消费产品带来的刺激和体验,而不是追求个人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3.文化消费市场亟待规范

目前,在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商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创作出来的,但其中也充斥着部分低俗、暴力、封建迷信等方面的文化产品。为了追求更大的商业利润,文化产品的有些生产者和销售者们已经无暇顾及相关的道德要求与法律规范,他们迎合部分人低俗的审美需求,制造或销售违法的文化产品,扰乱了正常而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

四、建议与对策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看,文化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个人更好更全面地发展。针对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文化消费的质量,让人们真正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感受文化之美。

1.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高,则家庭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层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就会越大。通过一系列政策不断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让人们有经济能力进行文化消费。有针对性地开发面向低收入者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在农村,要给农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有助于改善他们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2.倡导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文化产品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因此,要通过新闻媒体等途径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引导人们对宣传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对那些鼓吹好逸恶劳、骄奢淫逸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产品坚决抵制。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鼓励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更多有益于丰富群众精神世界的作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

3.完善关于文化消费的法规,为文化市场的监管提供依据

不断完善文化消费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仅有法制的监管还不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文化产品的供应者要有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提供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产品。公民也要有自律精神,对不良的文化产品做到坚决抵制,多欣赏和消费优秀的文化产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人民将会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洪海,薛华.我国文化消费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4):147-148.

[2]车放.新时期我国文化消费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蒋建国.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31-3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

[6]donslate.消费文化与现代性[m].林佑圣,叶钦怡,译.北京: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18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消费主义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消费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达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作为这一表征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反映,主要指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被大众媒体刺激起来的欲望,并以此作为自我社会价值的符号。消费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物质丰裕”还未成为现实,但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逐步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消费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诱导人们从“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转变,从而为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消费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它在理想信念层面上诱导物质主义,在生活方式上催生享乐主义,在行为方式上肖融主体意识,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重要环节。通过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不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举措。完成这一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认为主要应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主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三个方面人手。

一、有效利用“三种资源”

第一,科学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必须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功能。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包含着科学的消费观。消费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们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消费,首先是适度的消费,消费水平必须和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状况相适应;其次是和谐的消费,主要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统一,个人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物质、精神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和谐统一;再次,是以人为本的消费,消费要真正有利于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理念,同时也包含着对当代人在消费领域中深刻的人文关怀。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所产生的压抑、无自我、无价值感在消费中的非理性释放,它限制了人对自身本质和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加剧了“人为物役”与道德滑坡的趋向。“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倡导人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眼前利益消费与未来发展消费的统一、感性娱乐消费与理性思考消费的统一、自身需要消费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从而唤醒人们培育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育一个独立自主且有尊严的生命,一个健全的身心,努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对消费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是我们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强大精神武器。科学消费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必须在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中认真贯彻。

第二,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人文基础和扩展课程,它应该在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不同程度地提出“尚俭黜奢”的思想,并且把“俭”作为道德原则和人生观准则基本要求之一。孔子倡导“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俭”是其中一个基本要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节俭美德是“仁”的保证。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节俭可以致富,奢侈能沦入贫穷。墨家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倡“节用”、“节葬”。老子把“俭”看做人生三宝之一,凸显了消费道德的人生观意义。在儒家思想中,节俭和节欲是密切联系的,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求把欲望节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高尚的人生境界。孟子把欲望与善恶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实现正当欲望的同时,必须对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即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淡泊”、“宁静”-tg是“尚俭节欲”,并且具有端正学风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意义。古代圣贤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鼓励正当欲望满足,要求克制不正当欲望,并将此作为人生观准则、道德原则和良好学风,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它与消费主义那种通过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来满足被刺激起来的、无限膨胀的感官欲望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截然相反,是治疗消费主义病症的一剂良药。虽然随着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伦理正得到日益丰富和完善,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国情、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古代思想家“尚俭黜奢”思想并没有失去其合理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求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特色加以发扬光大。

第三,国际背景资源。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面对消费主义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社会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绿色消费运动蓬勃兴起。在一些觉醒的环保人士带领下,哪里有消费主义,哪里就有绿色消费运动。无论是像绿党这样的与政府有一定联系的组织,还是像大自然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都参与了绿色消费运动。国际上绿色消费运动的蓬勃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危害,促使人们自觉反省自己的消费方式,重新树立适度消费的新消费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针对消费主义的理论反思成果不断涌现,如美国学者杜宁的《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是从环境保护主义立场出发清算消费主义伦理的力作;日本社会学家田宗介的《现代社会理论:信息化、消费社会的现在和未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视角批判消费主义;日本经济学家堤清二的《消费社会批判》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这些著作中不乏发聋振聩的理论强音。在自然观领域,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在经济学领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GDP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伦理学领域中,消费伦理当代重建的呼声越来越高,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的原则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社会学领域中,超越消费主义物质贪欲,构建当代合理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主张引人瞩目;在哲学领域,消除消费主义对人性的异化状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诉求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所有这些都应该作为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背景资源,纳入政治理论教学的视野。

二、积极培育“三个视野”

第一,意识形态视野。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真正认清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消费主义思潮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入20世纪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相对生产过剩,最终引发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作为现实的理论反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抛弃发展主义而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凭借资本、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不断向非西方国家推销消费主义文化。他们把消费主义描绘为“普世价值”,大肆鼓吹享乐主义和“消费第一”,把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作为“美好天堂图画”向发展中国家兜售,从而试图消解各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美国学者麦克基本(BillMckibben)指出:“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逃脱我们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过去西方有人认为,当我们的青年都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穿西部牛仔,看好莱坞大片,向往西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距离西化的目标就不远了。我们许多人不以为然。实际上,消费主义思潮所蕴涵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理想的陨落等价值取向包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对立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是一种强烈的腐蚀剂,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

第二,整体理论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超越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专业分立的思维习惯,历史地、辩证地和实践地看问题,即树立整体理论视野。从西方思潮的传播角度看,消费主义绝对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同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众多思潮有着相互纠葛的共谋关系。在全球主义或普世价值论看来,“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政治民主化”(分权制、多党制、议会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和文化同质化(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等),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西化”图谋的揭露,离不开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批判的语境。在新自由主义看来,市场是神圣的和万能的,消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或其他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对消费进行干预的,因此如果没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就不可能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另外,消费主义所蕴涵的理想陨落、主体之死、平面化无深度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本能的宣泄和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消费主义批判又离不开后现代语境分析。总之,只有在对西方思潮的整体把握中才能真正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关于消费的整体理论视野。毋庸置疑,消费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在经济学的视野中,生产和消费是互为条件的: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产品,消费为生产提供市场和动力。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形而上学的视野看问题,消费主义不仅不需要受到批判而且还有存在的理由。而从整体理论视野来看,经济学从来都是和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众多学科紧密联系的。消费的正当性、合理性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有序、道德责任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消费的原则并不是仅仅由经济学提供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曾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批判,这应该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第三,批判性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的影响,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这方面,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具有深刻启示意义。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做是物的依赖性社会,所谓“拜物教”就是把某种人造物偶像化,赋予它本身并不具有但又凌驾于社会的能力,拜物教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各种能力都根源于物质生产劳动,但在表面上,这些能力都成为它们固有的东西,而与劳动不相干。不仅如此,商品似乎能够左右生产者命运,货币更天然具有决定人们命运的魔力,资本被看做是一个物,它天然具有自我增值的能力。从马克思的批判视野看,消费主义具有拜物教的性质,对此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有深刻的论述。消费的目的在于满足生活需要,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最大占有被赋予人们幸福生活的象征和标示人们的社会地位的符号,从而造成人依赖于物;货币本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由于其作为物质财富“通约性”代表而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符号权威”,从而诱发拜金主义。马克思的批判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物教不但使人遵从物的逻辑,消融其主体性,而且制造种种幻象:“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工人和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国王,两者职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现为3先令的形式。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消失了。”平等、自由、人权等幻象都通过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变幻出来。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的神奇之处在于,让人们在市场的现象世界里尽情享受和体验他的魔术表演,而让人们对魔术真相与魔法一无所知。马克思以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魔术背后的统治逻辑——资本的逻辑控制。以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审视消费主义,它不仅是“虚假的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幻觉性的再现,而且已经被人设想为“意识形态性”的现实本身,消费主义的流行“暗示出了参与者对其本质的非知”。其实,无论是奢侈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媚俗消费,还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等,无不遵从资本的逻辑控制,无不是资本增值和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需要。意识形态视野的意义在于揭示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批判性视野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意识形态背后的逻辑,是意识形态视野的深化。

三、创新三种“教学方式”

第一,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心理疏导,主要是让学生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矛盾舒缓下来,减轻其二元张力形成的紧张。马尔库塞用“痛苦中的安乐”、“不幸中的幸福感”来描述消费主义思潮中人的心理矛盾。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处于多重矛盾的痛苦纠葛之中。例如,物质资料实际占有和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消费感官娱乐和日常理性认知的矛盾形成的焦虑;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和自身精神理想追求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等等,这些矛盾造成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现代人“烦”的心态。在“烦”的心态下,部分大学生不仅感到政治理论课“太复杂、太抽象”,“学起来太累”,而且认为政治理论教学和现实是“两张皮”。政治理论教学的心理疏导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研究,就政治理论教学来说,一个可行的思路是读书疗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但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也不限于泛泛浏览课外书籍,而是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心理症结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样就有可能达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孟德斯鸠认为,读书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大量事实证明,通过阅读调适心理是可行的,中国自古就有杜诗除疾的传说,在法国有所谓“患者图书馆”,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达到益身心、除忧虑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在“同高尚的人谈话”中产生共鸣,一方面宣泄现实中感觉压抑的痛苦,另一方面享受伴随而来的兴奋和愉悦,还可以领会伟大作品所蕴涵的心路探索历程、道德与人生观感悟,所有这一切都是缓解大学生心理矛盾的精神良药。书疗的好处是经济、简便、及时、花钱少,同时又不会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伤害自尊。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裕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富贵不能淫”,在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不玩物丧志或随波逐流,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贫寒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使艰苦奋斗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不被物所支配,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第二,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存在增强其针对性和升华为价值理念的问题。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针对性地深入边远地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灾区的重建,使其在亲身所见所感中真正领悟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切身体会消费主义鼓吹的奢侈浪费和骄奢淫逸是一种“犯罪”;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高消费群体与弱势群体以及边缘化人群之间在物质消费和各种资源占有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些都是对于消费主义狂热的清醒剂。但是,社会实践不能简单局限于感性观察,而更重在实际行动。要引导大学生尽自己所力,所学为社会、为落后地区和灾区人民服务,通过“科技下乡”、“支教帮教”、“医疗服务”、“心理康复”以及“服务官兵”等主题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热爱人民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以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觉性。价值观的升华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和实践活动结束后,都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利用写心得体会、感悟,举行讲演会、报告会等形式,形成理性认识,传播价值理念,真正提高大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促进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这样,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社会实践,从感性体验到主体活动,再从主体活动到价值理念升华,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要求和原则。

消费主义论文篇(3)

后现代消费时代的文化特征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

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

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边缘”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

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它们‘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造成了文学的‘单向性化’。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切实的生态关怀’,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绿色的精神家园’”。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文论失语症”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

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

而所谓“身份焦虑”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朱立元提出“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陶东风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金元浦提出“文化研究”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跨文化维度”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理论无国界”即“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构想等。

理论工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一方面不因消费时代的流行浪潮以及商品化、欲望化冲击而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则应深入分析文化消费背后的运作模式,展开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理论批判,进行真诚地反思、分析与批判,指出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拓展文学理论的话语,发扬理论工作者见识敏锐,与时俱进的一贯风格,将颓废、充满欲望、无深度的文艺状况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承担起建构时代精神价值的重任。文学理论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建构更加活跃、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文学理论,从而改变文学理论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近20多年来。文学理论不断拓展边界,逾越文学的领域,和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交叉。甚至文学批评的对象,也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与非文学。如今,文学理论界对西化和苏化的历史进行了反思,开始注重文学理论的本土思想资源,从而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文论。从根本上说,文化认同是当代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这种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首先要穿越物化的屏障,重建意义的深度模式。当前文学理论如能融合或吸收优秀的西方理论,努力寻找并阐释本土理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运用充沛的理论资源,以历史、实践和当代为基础,成功地建构起自己的理论话语时,主体、自我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重建与新生。

消费主义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34-02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活动,其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关注这一问题的重要流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试图解决人类遇到的生态难题,为人类深刻反思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使由原来“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这实际上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上。力图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思考,获得一些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有益启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这一著作中,在该著作中,他们对人追求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早的表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尔库塞、施密特、弗洛姆、沙夫和鲁道夫・巴罗。其中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在《论解放》和《反革命与造反》中,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论,论证了“解放自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两部著作对后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影响极大,几乎所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可以追溯到这两部著作。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在分析批判中借用马克思著作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主张人的解放应以自然解放为前提,但在本质上都没有超出马克思。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80年代,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和安德烈・高兹等。这一时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分析了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修正”并“补充”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已经失效,当今资本主义危机的集中表现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指出资本主义的高生产、高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消费异化是直接原因,试图用修正和补充后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提出了消费破灭法和稳态经济等解决办法。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完善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高兹、福斯特、奥康纳、格伦德曼和佩珀等。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联系起来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特别是“生态帝国主义”概念的提出,使这种批判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他们还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主义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及其缺陷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力图把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探讨危机解决的途径,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

1.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态问题,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福利政策,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没有不但没有灭亡,相反却呈现了进一步在全球发展的态势。生产和消费被当代资本主义所操纵,危机由原来的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领域已经转向了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对资本的追逐,导致了生产的扩大和过度的消费,从而造成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如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所指出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1]

2.异化消费理论

那么,这种生态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异化消费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谓异化消费,指“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即这种消费并不真正的是人们需要某种商品,而是受到媒体广告和流行时尚的控制,人们用这种获得大量商品的消费来得到人生的乐趣,来表达人们对劳动领域中异化的不满及其反抗。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改变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去追求人的真实需求,才能消灭异化劳动,进而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

3.生态危机解决的途径

对于如何解决生态危机,以莱斯、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稳态经济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种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经济生产的分散化以及去官僚化为基础的。所谓分散化,在工业生产中用分散的、小规模的技术取代日益集中的、大规模的技术;所谓非官僚化,就是要反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集权的官僚管理体制,而代之以工人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工人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成为劳动过程中的主人,从而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随着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消费,不会去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所以这样一种经济合理性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本无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生态危机,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缺陷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凸显了一些西方学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当代阐释的有益尝试。但是,作为一种与实践脱离的激进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过度抬高了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位,甚至用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虽然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并没有改变,相反,恰恰是资本的变本加厉才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其次,通过实现“零增长”的“稳态经济”,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点是不切合实际的。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以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来实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图建立一种无增长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零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发达国家不可能摧毁已有的现代工业基础和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发展中国家也不愿意保持现在的贫穷和落后状态,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最后,对生态社会主义提出的设想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无论是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用小技术取代大规模技术、使生产过程分散化和民主化,建立一种“稳态经济模式”,还是后来的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来建立一种“较易于生存”的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空想主义的理想色彩。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流派,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注生态危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继承和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确立了正确的理论引导。

启示之一:生态危机理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可能是单纯的人与自然的问题,而实质是人与人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在解决生态问题时要把重心放在改革社会制度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因此,在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建立人们分配和利用生态资源中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合理机制,从而建立一种有利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制度。

启示二: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态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势必具有比工业文明更高的生产力。不能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启示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从一个侧面论证了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人们过去只是把异化消费的目光锁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而对我国的消费状况则讳莫如深,其实在当代中国,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甚至超前消费早已司空见惯,这股“民间的”异化消费之风正疯狂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传统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乃至道德观念。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观,一方面,应该尊重正当的消费权益,克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意识到生态文明和扩大消费并不矛盾,更不以牺牲消费为前提。另一方面,应该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既不为物质条件所迫,也不为消费文化所累。

参考文献: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消费主义论文篇(5)

文化研究是一个极富争议的领域,它与一系列社会理论有联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当代文化研究的起源可追溯至1950年代,与Hoggart、Williams等人的作品有关。这些早期的著作探讨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Hoggart于1964年在伯明翰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创造了一个得到承认的学术领域:文化研究。在七十年代,文化研究被女性主义和种族问题所“干扰”。女性主义迫使文化研究去“重新思考主体性、政治、性别和欲望等观念”。最近,文化研究开始转向后现代,关注快乐、消费和自我认同构建。McGuigan认为,这种转向产生了一种“文化民粹主义”(culturalpopulism)。实际上,文化研究的理论观点是非常复杂的,文化研究领域的界定也很困难。但是,文化研究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共同之处。第一,每一位研究者认为,文化的定义几乎“无所不包”。Bennett把文化定义为“所有通过实践、制度和分类体系向大众灌输的特定价值、信念、能力、生活规范以及习惯行为方式”。在人类学的基础上,Williams强调,文化不仅通过艺术和学习表达了出来,而且“也存在于制度和日常行为之中”。因此,文化分析不应仅简单的解读作品,而且“包括生活方式中的元素分析(这些在其他定义中根本算不上‘文化’):生产组织、家庭结构、制度结构———这些表达或管治着社会关系和社会成员交流的特有形式。”Williams的界定,对文化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后,文化的定义得到极大地扩充,不仅包含“高雅”文化,而且包括“大众’文化。第二,文化与权力是交叉结合在一起的。例如,Nelson等人认为,不论文化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多么不同,但“都会从文化与权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审视文化实践”。文化研究也主要是从政治而非美学的视角来探讨文化。换言之,人们研究文化,是从其在建构和复制权力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的,目的是揭露权力关系并探索这些关系如何影响和塑造文化实践。最后达到一致的是,文化成为政治抵制的平台。Rojek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与生俱来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霸权从来就具普适性,它的矛盾无法全部由于中产阶段来减轻或掩盖。所以霸权必须理解为不同力量之间永恒的争斗。”而文化是权力不断谈判的领域,是争夺和建立霸权的土壤。

二、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消费教育

在重视审视消费之前,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消费是如何与文化研究挂钩的。根据Storey的研究,消费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目标。在文化研究领域,随着大众消费的兴起和消费社会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亚文化群体的消费活动。最近,研究者重点探讨的是性别、权力和消费的交叉关系。文化研究中的消费也运用了不同的理论。例如,Hebdige的研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和符号论。Hebdige关注的是青年亚文化如何通过消费行为抵制霸权,以及亚文化如何被用业表达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后现代主义中的文化研究,则把消费研究的重点转向身份认为的形成和成为特殊生活方式表征的购物。尽管有关消费的理论各持一端,但有一些观点达成了一致。第一,大部分人同意文化产品不一定非要带上支持霸权意识形态的内涵。第二,消费者不一定是霸权秩序的被动盲从者,而是意义的积极制造者。总之,文化研究中的消费,已从分析文化产品本乌转向分析产品的使用者,看其如何建构意义。那么,文化研究中的消费,将如何帮助我们建构一个不同的消费教育呢?首先,文化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把消费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实践。在传统的消费教育中,消费指“商品和服务的获得、使用和转让”,而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消费,则被视为“一种社会活动,使消费者融入到特定的社会体系中,并使他们忠于特定的社会观念。换言之,消费不是由其性质造成,而是由文化产生”。Bocock扩展了这一思想,认为消费是一种社会和文化活动,不只是简单的经济活动,它包含文化价值,是学习得来的:现代消费与其本性毫无关系;它是掌握和学习得来的;它使一些人的欲望社会化……因此,现代消费主义依赖于其一套特定的价值在足够的人群中变得可以接受和理解,唯有如此,消费产品才能得以出售。这种消费本位的价值,必须包括那些允许或积极鼓励人们购买商品的思想。这也涉及到发展一种机能来理解和反映围绕在现代消费中的符号。其次,文化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消费,天生就具有政治性(因为所有的文化都具政治性)。文化视野中的消费“代表了这样一种场域———权力、意识形态、性别和社会阶级相互循环、相互影响。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授权、贬损、剥夺、解放、提炼和刻板”。最后,文化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洞察发生在消费领域中的抵制与斗争。由于文化被视为“冲突和争议的土壤”,因此把成人教育置于文化研究中,将会别有洞天。这正如Heam和Roseneil所解释道:“消费和文化的场域,正如权力和抵抗的场域以及其他竞技场(社区、工作、阶级、国家等)。同样,通过审视权力和抵抗的相关性,消费和文化的研究变得更加生动。消费可以是一种抵制形式,就如消费也被抵制一样。消费再也不是清白的了。”从文化研究的视野来看,消费教育可视为成人学习消费的一种场域。如果消费是文化的,而文化是政治的,消费教育可以重构为一种政治场域,其中,成人学习一种与消费文化和消费资本主义有关的特定方式。继而,消费教育成为这样一种场域———消费者可被训练成对消费和消费主义有特定的反应态度。接下来,笔者将探讨三种不同内容的消费教育下的消费者对消费文化的态度。这三种态度大体与Mezirow的三个学习范畴一致———工具性学习、对话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态度一:支持消费。这种消费教育致力于让消费者明白,消费的世界是美好的。绝大多数传统的消费教育都属于这一范畴,学习者被教知如何理智地做出消费决策。换言之,他们被传授的是技术性知识,属于工具性学习。这也正是传统消费教育的目的所在。事实上,现在有消费教育课程关注的是“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单方面关系,培训消费者使其做出理性的决定,有效的管理资源,以及维护个人与消费相关的权利”。支持消费的消费者认为,消费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McGregor认为,传统的消费教育通过对个人消费权利的关注,使他们的“消费角色”社会化了,并融入到经济体系之中。态度二:个人质疑消费。另外一种类型的消费者关注消费和消费文化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这种消费教育较少的传授技巧,相反,它鼓励学习者思考消费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反思消费社会的道理与伦理内涵。这种消费教育大致符合Mezirow对话性学习的范畴。这种消费教育致力于使消费者思考消费文化,但其消费对资本主义思考是一种个人方式。消费者往往会主张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方式,并从事诸如下列活动:回收、少购买消费品、使用公共交通等,意在求得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平衡,以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完满。需指出的是,这一类型的消费者虽然意识到消费给环境、精神、社会和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只是通过个人方式呈现出来,其救治之法也是通过个人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对消费世界的自由的、个人式的态度,与成人教育一贯秉持的对人性的关注有共鸣之处。态度三:集体性消费。这科类型的消费教育致力于对抗消费主义的霸权,使理所当然的消费文化变得成问题。这种消费教育制造一种“反消费者”(an-concumers),使其认识到“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全面渗透的到公共、个人及精神领域,我们的生活经验日益被市场所塑和控制。”这种消费教育属于Mezizow反思性学习的范畴,鼓励消费者去思考那些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消费教育往往表现为社会运动的形式,它由那些关注环境、劳工以及全球资本主义的活动分子所成。大多数参与者要么在政治上极左,要么是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这些反消费者对现存的秩序已经放下了中立的态度,他们开始置疑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反消费活动分子把文化视为一种抵抗场域,并使用颠覆性的策略“堵塞”(jam)消费文化。文化堵塞者视文化为一种主动的、双向的过程———他们拒绝成为企业文化的被动接收者,他们生产属于自己的文化。文化堵塞者深谙官方的游戏规则,他们会从中钻空子来嘲弄、颠覆这些规则,以使他们得到自由。

三、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消费主义论文篇(6)

关键词: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分配性正义;生产性正义;消费性正义

中图分类号:C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46 05

唐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社会生态学家、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他在代表作《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书中重新解渎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此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奥康纳认为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由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双重矛盾而引起的双重危机,以此为切入点,他提出了解决当代自然与生态问题的理论构想――生态学社会主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观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全球生态环境司题正是资本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奥康纳认为,解决这一症结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生态学社会主义,也就是用生产性正义代替分配性正义,“生产性正义将需求最小化,或者说,彻底废止分配性正义,因为,分配性正义在一个社会化生产已达到高度发展的世界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正义之唯一可行的形式就是生产性正义,而生产性正义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生态学社会主义。

一、生态学社会主义及其理想范式

(一)生态学社会主义

生态学社会主义( eco-s。cialis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主要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市场、消费不断扩张的“唯生产力论”是同生态合理性要求不相容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虽然延缓了经济危机,但是却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超过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而且这种社会制度倡导的是以消费为荣的消费文化,诱使人们为了享受消费而拼命工作,势必一方面加剧了人的异化,另一方面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污染了环境,引起生态危机。奥康纳所倡导的生态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影响或构建生产力方式的一种批判,在实践中是对这些生产力和再生产力的一种反思。

(二)生态学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比较

奥康纳牛态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的阐述.是通过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比较进行的。他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国有化成为交换价值与收入再分配的标准,关注抽象劳动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强调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生态学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化,社会化成为使用价值与收入再分配的标准,关注具体劳动与使用价值间的关系。在社会运动方面,传统社会主义轻视具体劳动的问题,轻视消费者运动,强调生产力的无危机发展;而生态学社会主义重视具体劳动的问题,重视消费者运动,批判以快餐文化、电视文化等使用价值为主体的价值观,强调对土地使用、具体劳动等进行重新定义、导向和保护。奥康纳认为,生态学社会主义这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概念既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是建立在实现“生产性正义”的基础上的。

(三)作为理想范式的生态学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的生态问题并非西方社会抑或东方国家所独有,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过度消费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由于环境和资源破坏的不可逆性,这种全球性恶化状态必将日趋严重。目前,世界各国虽然对该问题已经有所反思和重视,但依旧不改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相互指责的作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为达成2012--2020年全球减排协议而争吵不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奥康纳所倡导的“生态学社会主义”是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诸多理论方案中的一种,其创新之处在于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之中,通过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危机。这两种矛盾和危机内在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成为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障碍,导致资本有自毁根基的倾向。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视域下,为了解决或者缓解资本主义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奥康纳提出。要从资产阶级的“分配性正义”转向生态学社会主义倡导的“生产性正义”。尽管这种理论范式将全球性生态危机归因于资本的不断扩张对自然的不断掠夺和破坏,但其实质并不是要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奥康纳指出:“资本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生态学社会主义是指一种在生态上.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产手段和对象、信息等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经济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特征”。从中我们看不到生态学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不同,因而可以认为,生态学社会主义只是奥康纳的一种理论范式,既缺乏现实土壤,也没有实现路径。所以奥康纳自己也承认:“生态学社会主义,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规范性的主张,而是对社会经济条件和日益逼近的危机的一种实证分析。”

二、从“分配性正义”到“生产性正义”: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一)分配性正义

奥康纳指出,资产阶级的止义足”分配性正义”,关涉的是个体,而不是社会的权力或要求。分配性正义包括三种类型:经济的的正义、生态的或环境的正义、社区的或公共的正义。经济的正义由财富和收入的平等分配以及财富和收入的生产负担的平等分配两方面构成。生态的或环境的正义也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环境利益的平等分享,一方面是环境危害、风险与成本的半等分担,社区的或公共的正义是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积累给某些特定社区带来某些利益和损害的平等分配,在以上三种“分配性正义”类型中,都存在着某些团体对其他一些团体欠下社会性债务的情况,并且这种债务都应该可以用金钱进行衡量,被分期清偿。

(二)生产性正义

“生产性正义”相对分配性正义而言,是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慨念,是在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重点阐释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的是物质牛产领域的公平正义。奥康纳认为,日益社会化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体制的发展,意味着分配性正义将越来越不可能获得合理的测定和实施,而生产性正义关联生产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即作为生产主体的人有平等的权利从事生产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的对于土地(自然)等生产条件的合理使用和再生产。“生产性正义”强调能够使消极外物最小化、使积极外物最大化的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这一点就今人的全球性生态问题而言就显得越来越可能和必要,

(三)关于“正义”问题的种种歧见

奥康纳所推崇的“正义”,是生产性正义。他认为在资产阶级思想中,“正义”指的是事物的平等分配,而不是平等生产。

从历史上看,中外理论家们对于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道德、伦理、价值理想的“正义”,一直是见仁见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是至善。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美国学者罗尔斯认为:“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和基础 -_-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马克思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述其“正义”观,认为“正义”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范畴,其本质是对现实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不存在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脱离具体物质利益关系的抽象的“正义”。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正义的阶级差异性进行了明确表述:“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极为不同的观念吗?”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代社会,正义问题不断凸显,不同的国家、民族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于公平、正义有不同的诠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后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正义”是不可能的呢?非也。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四)生态学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以解决全球生态问题为旨归.其所推崇的“生产性正义”较之“分配性正义”更进了一步.但仍存在局限。

第一,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来看,生态学社会主义并不是“生产性正义的唯一可行的路径”。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针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提出的,是众多社会主义探索路径中的一种。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性正义代表着社会生产的科学发展方向,是科技进步、发展低碳经济、生产出安全可靠产品、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缺乏实践根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性,而生态学社会主义虽然有着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但在社会实践层面,既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的不断扩张而把自然界当做“水龙头”和“污水池”的现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承受发达国家工业污染压力的问题也无能为力。无论是“分配性正义”还是“生产性正义”,不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发展方式的。因此,这种“正义”是没有任何实践基础和制度保障的。奥康纳抛开社会历史关系,抛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孤立强调生态的“正义”维度,就会脱离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而走向生态主义的乌托邦。

第三,从社会系统论角度来看,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盲区,因而架空了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奥康纳所谓“生产性正义”,只是强调生产关系中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却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这就使他的理论只能是抽象地谈论国家的民主化,忽略了“传统社会主义”问题,从而造成了错位――“经济上的前进和政治上的后退”。只有当劳动和劳动者取得统治地位,并将自然和公共财富置于自己的组织之下,劳动、自然与公共财富等生产条件不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时,人与人、人与自然才有可能达成真正的和谐。

三、“消费性正义”: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空场

(一)“消费性正义”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生产过程。在传统模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的和主导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反过来影响生产,制约着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产和消费既是生产过程的两端,同时又内在地交融在一起。是牛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决定生产?这取决于社会产品的供给程度。奥康纳生态学礼会主义理论淡化“分配性正义”,追求“生产性证义”,忽视“消费性正义”,这一价值取向无疑是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空场和缺陷。

冯颜利、周文和孟献丽曾撰文指出:“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现实角度看,当社会产品相对较少,小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时,生产决定消费;当社会产品相对丰富时,消费决定生产。在生产决定消费的现实中,‘牛产性正义’的诉求是多生产社会产品.同时由于分配决定消费,‘分配性正义’的诉求也很重要。在社会产品相对丰富的实践中,由于消费决定牛产,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性正义’和‘消费性正义’就变得至关重要。”该文批评了奥康纳否定“分配性正义”的倾向,并提出了“消费性正义”的概念,弥补了奥康纳的理论体系的不足,指出实现“消费性正义”也正是生态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现实路径之一。

(二)“消费性正义”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和指向,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牛产消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与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个人消费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在这两种消费之中强调“正义”,就是要求作为消费主体的人以一种正确合理的观念来对待消费对象。

鲍德里亚指出,当代社会是消费社会。“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消费社会的产生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资本扩张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梦魇。消费已然成为一种生产力。人们在生产力增长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消耗着自我与自然,而由于过度消费带来的另一种社会现象----浪费,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更是极其惊人,可以说也从另一方面触发了生态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的一项统汁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消费性正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无度、过度或者无序消费.将会导致自然环境和资源在更大程度上的破坏。因此,必须提倡“消费性正义”,提倡节约资源,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可替代资源和人造能源、清洁能源。

“消费性正义”和“分配性正义”、“生产性正义”具有共同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及合理发展。但“分配性正义”表现为各种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关注社会交换关系的公平正 义,是定量关系;“生产性正义”关注生产活动的正当合理性,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公平正义,侧重定性关系。奥康纳的生态学社会主义强调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转向生产过程,从“分配性正义”的定量分析转向“生产性正义”的定性分析,从追求社会交换关系的公平正义转向诉求社会生产关系的公平正义。在社会丰义实践中,“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不可能完全割裂。没有对“分配性正义”的追求,“生产性正义”就不可能实现;反之,“生产性正义”的诉求又会促使“分配性正义”进一步落实。当代社会在追求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应该强调“消费性正义”。无可否认,消费确实曾经对拉动内需、发展经济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因消费需求的扩大而拉动的生产增长,造成了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冲突、巨大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强调社会产品消费领域的合理、正当、理性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促进合理消费,节约资源。

消费主义论文篇(7)

【关键词】后现代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一、初识后现代大众文化

后现代文化因与工业文明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表现出与大众文化较多的亲缘性,与当代社会的高度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相互联系。“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或是文化生活都渗透着资本和资本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等领域无处不在。于是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从文化圈里走出来,雅俗文化的界限被打破,艺术品成为供大众消遣的一种手段,甚至理论也变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商品的逻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已经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者如本雅明所谓的“韵味”这样的概念来评价和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而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

对于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特点,杰姆逊的概括是五种差异的消失:一是内部和外部的差异;二是本质和形象的差异;三是弗洛伊德无意识和显意识的差异;四是存在主义真实性和非真实性的差异;五是能指和所指的差异。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对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理解与研究,必须置于消费文化的发展之中,后现代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中吸收了生活的审美呈现方面的许多特征。

1 .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法国社会理论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社会从根本上意味这消费游离与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物的实用性消退,非实用性浮出水面。由于被消费物已经在实用功能的意义上全面满足了人的需求和欲望,整个资本主义的消费开始由物的有用性消费过度到物的符号性消费,符号价值代替了使用价值。”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们生活在时尚与流行之中,娱乐、消遣、休闲、消费具有新的生活价值,寻求更新更好的消费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目标,人们关心的只是“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消费生活延伸了现实世界的浪漫情调,把追求崇高信仰的幸福感,变成了具体的消费中的,变成新的无数个体验中的幸福。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影像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产品。“在大众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情感体验。因此,影像就替代了使用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代用品。”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一则广告,情感诉求和深度意义难觅踪影。如“尖叫”饮料广告,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阔步走出地铁;青年在迪吧狂舞;青年在篮球场扣篮后满头大汗地喝着“尖叫”饮料;画外音:“随时放松自己”。显然,这则广告镜头就是碎片的移动组合,充满了断裂感和非连续性,广告的深度意义消失,有的只是浅显的平面意义。后现代消费文化因之也沦落为一种“引用”文化,一种平淡或缺乏深度感的文化。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当今人的根基持存性的丧失不仅是由外部的形势和命运所造成,并且也不仅是由于人的疏忽和肤浅的生活方式,根基持存性的丧失来自我们所有人都生于其中的这个时代的精神。”

4. 消费感性化

后现代消费社会中, 人们消费常常仅是为了获得一种愉悦和一种满足。人们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商品的象征意义和内涵价值, 更注重个人的享受,注重感性、感官和欲望的表现与满足。自己在家中冲泡一杯咖啡只要一元钱, 而在咖啡屋一杯咖啡要几十元人民币, 人们从咖啡屋浓郁的咖啡香味、幽雅的环境和动人的音乐中体会到了咖啡的浪漫, 品味到了小资情调和时尚轻松的生活方式, 人们宁愿花费更多的钱去享受在咖啡屋的感觉, 而不愿意在家为了解渴而饮用咖啡。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

5 .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

后现代消费社会里,文化和商品紧密联系,结成同盟。一方面,文化可以拿来消费,变成了一种商品。文化已经洗去了高雅、严肃和纯粹的色彩,把文化艺术包装成商品,以纯粹审美消费的实物提供给观众,成为可供买卖的东西,使文化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消费。另一方面,文化融入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为了增强消费的满足感以及现商品的符号价值,一切商品消费又都美其名曰“文化”,给商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文化的氛围里快乐消费。正如杰姆逊所说:“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品正在成为商品……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文化、艺术与商品经济在交融中共存,商品文化化和文化商品化将成为后现代高消费社会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62.

[3]陆扬,.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