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3篇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3篇

时间:2022-12-30 11:38:08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3篇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1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混合式教学结合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和现代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架构[1-2]。基于超星泛雅平台,从线下课堂、线上网络平台及计算机仿真实验等方面对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1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混合教学设计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是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电机拖动、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等其他课程知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对实践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具有电路结构种类多、工作波形变化多、工程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来说,能否有效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普遍认为该门课程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以上原因,在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教学过程分为前期分析、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四部分[3]。

1.1前期分析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前期分析,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前期分析做好后,才能个性化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配置相关教学资源,如教材、在线教学资源、计算机仿真平台等,建立集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于一体的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混合式教学平台[3]。以超星泛雅平台作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推送、学生在线课堂行为管理、教学组织、成果展示、教学评价等[4]。超星平台能够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通过活动、资料、通知、测验、作业、讨论、考试等网络教学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1.2资源建设教师在课前要建立电子资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电子资源包括课程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电子资源要内容丰富,并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相关度高。教师可将选取好的资源上传到超星泛雅平台后进行在线编辑、整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PSPICE等仿真软件开发电力电子典型电路的仿真模型,建设仿真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应用电力电子知识。

1.3教学组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学习测试及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设计[5]。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6]。

1.4教学评价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学情报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包括学生签到情况、课程视频观看情况、测试题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混合教学实践

2.1前期分析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必修该门课程的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经过调研,学生基本上都拥有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区域都有网络覆盖,因此可以在电脑上和手机上安装超星泛雅平台软件,实现学生的移动式学习和交流。

2.2资源建设为更好地开展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除了教材资源以外,还进行了线上资源和仿真实验平台建设。以第三章第3节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这一教学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在资源建设阶段,教师需要在课前整理相关资源,先运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录制教学内容,然后自动生成视频文件。之后利用超星平台在线编辑教案、教学大纲、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资源,为了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可在视频里插入图片、文字、PPT并添加测验题等,学生在测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7]。此外,电力电子变流电路的仿真模型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搭建,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的电路理论知识。

2.3教学组织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互补,将超星泛雅平台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并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组织[8]。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课前,教师要将学习任务单、视频与自测题等课程资源上传到超星泛雅平台。学习任务单包含五部分(见表1):A.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B.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阅读对应教学章节内容,观看配套的学习资源,并完成教师给定的练习题。C.学生根据任务单上的学习标准检验自己的课前学习效果。D.教师将电路的仿真模型上传到超星泛雅平台后,学生通过理解模型中每个模块的含义与功能,进而能够计算电路参数,得到不同的电路波形。E.学生将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等反馈上传到超星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平台讨论区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与困难等。课中,教师首先讲授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程的重难点。之后进行任务式学习,比如在学习“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这一章节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公式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阐述一个三相桥式相控整流电路的实例和电路具体设计要求,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要求学生设计电路方案、计算晶闸管参数、计算导通控制角、绘制电路波形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并适当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最后,在掌握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学习。分析和计算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计算公式和电路波形。任务学习和拓展学习都结束后,学生可以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与体会。课后,教师总结此次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还可以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上传到平台上,以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仿真实验研究,拓展提高其实践技能。

2.4教学评价超星泛雅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数据统计,比如任务点完成数、视频观看时长、交流讨论、章节学习次数、章节测验题完成数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了解并管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进度或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对于《交流电源电路的电感效应》这个视频,大多数学生观看视频的反刍比超过150%,视频观看次数达到3次。根据超星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可以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普遍觉得困难,因此在线下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详细讲解,放慢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内容。结合课程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对签到情况、章节测验、交流讨论、作业、章节访问次数、课程视频学习时间、线下课堂权重、考试成绩等设置权重值,综合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9]。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建立集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于一体的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混合式教学平台,整合了课程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其他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作者:聂茹 单位: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2

在多种技术的进步发展中,都会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其所在领域会起到决定性的因素,促使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信息化水平开始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也有了广泛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产业的工作效率。在实际的发展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所以要更多的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运用,通过制定确实可靠的发展方案,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本篇文章只有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技术的发展做综合分析,以此参考。电子信息技术是指在电子设备、电器机械设备等高级领域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电工技术。在电子技术中,还依靠传统的技术方式进行运营操作,可以多将用互联网技术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合起来,通过不断优化电子设备、电气制造等各领域的工作,将智能化机械化融入到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增强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效率。本篇文章就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特点展开叙述,通过研究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向,根据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更好的了解在电力系统中,如何将电子电工技术发挥更高的效果,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的发电与输电要求,并针对各项环节提出具体的意见方案。

1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在20世纪后期,电子电工技术开始朝着变频器,整流器方向发展,呈现出高速的更新换代特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电子电工技术得到了创新提高,是整体技术走向科学性实用性的方向,并迅速融入到各工作领域中。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作为整个时代特征,推动人类认知以及工作发展方向,将电子技术融入到人类生活中,使人类生活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空间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支持。

2电子电工技术的特点

(1)电气工程的高频频率。高频电化学技术部分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生产力,利用先进的半导体晶体管将赫兹频率提高了10倍,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效率。(2)完全控制电子技术。电子电气工程采用全功能设备,在电气系统工作时自动关闭,以简化电路设计,提高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3)一体化。集成是电子技术和遗留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即引进不同类型的设备,然后将技术作为背景,形成高度集中的系统组件。(4)效率。效率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采用电子技术后,员工可以通过电子管理减少损失,同时确保设备操作的标准,从而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质量。

3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

3.1电力资源的优化作用电子电工技术对电力资源具有优化作用,在一个安全、稳定和受控的电力系统中适当地组织和使用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设备。电子电气工程通过全面的控制和集成功能,能够将设备损坏、工作效率和工时完全集成到整个系统的电路中,以确保设备在特定条件下运行。

3.2电力设备的轻量化作用现代电气工程是对未来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简单模型的极大帮助。对于设计用于制造和集成基本电力负荷和尺寸的现代电气工程电力系统,机箱组件必须易于制造和使用,从而使电力系统在设备和电路简化的精益开发过程中也不再需要传统操作,并考虑到高频、高效的工作技术[1]。

4互联网时代电子电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4.1发展目光存在局限性在电子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控制主要集中于其活动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部分,从而限制了提高电子技术能力,而不是增加总体价值。同时,在有关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存在限制,没有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电气工程的发展受到限制,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4.2互联网思维下,特别看重用户的感受互联网时代的一切都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消费者的语言法很大,公司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决定容易使消费者无法融入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导致同类产品竞争的差异化、同质性和协同作用方面,导致公司利润减少,而公司却缺乏影响技术的电子技术手段。

4.3网络安全难以保障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技术还利用互联网还传递着新闻信息,对信息丢失表示担忧。在传送信息时,设备故障、另一个网络、发出错误信号可能会损坏设备的运行,更糟糕的是会危及设备的安全。

5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用于发电。电气工程在电气系统日常运行中的应用,使员工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价值。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阶段的应用,使得能够分析电机静态激励的模型。它主要是一个自我管理的、有动力的模型,它为每个组控制一个良好的工作流程,以确保该组工作时不会产生高昂的操作成本和流程安全功能。变频器技术也适用。变频器转速技术用于电机系统中的电机设置。尤其是近年来变频技术的逐步发展,提高了应用前景的同时,还提高了能效和友好性。电力系统发电时,借助电气技术,员工可以确保流程更加稳定,同时正确估计受控电流的高磨损情况。电机连接的电子技术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评估:直流母线电压。员工在应用这项技术时,能够结合发射器—交流电源设备,以减少长途电力消耗和大功率负载,这是一项更高的安全优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的日常应用过程中,考虑到现场地质条件,电源可以更好地进行测试。灵活交流供电技术作为电气工程领域最常用的方法,可对该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现实研究,以减少合理地区的干扰,尽量降低停电概率,保证供电运行质量标准的提高。(2)配电板的应用。通过在配电板上的使用,可以为大量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此外,更稳定的网格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能耗问题较少。(3)在配电实际工作过程中,节能电路的操作人员希望通过首先改变发动机,然后改变设备本身的性能,来提高设备本身的能效。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电气系统中的传统设备,并用气动控制设备代替,从而减少设备损耗,提高整体运行速度,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当今的交流技术在国外普遍存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所采用的许多方法和技术都不足,企业可以降低能耗,确保采用节能环保的方法。

6互联网时代电子电工技术发展的新路径

6.1重视行业潜力深入挖掘在各领域发展过程中,电子电工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对各个工作领域进行强力挖掘。例如:在新能源医疗卫生方面,充分利用电子电工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新能源作为时展的未来趋势,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的更多认识,是社会未来发展的空间。在工作中,电子电工技术发挥着自身优势,不断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使用[2]。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在自然界中可以被生态系统循环利用的资源,例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通过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以发电的形式进行循环利用,不断探索可再生能源自身的潜在优势。例如针对盐碱地,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热,在对周围公共设施进行自动发电提供动力保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关技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合理发展发电设备,以此更好的保障电子技术的充分运用。通过使用电子信息的状况,来更好的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医疗卫生上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方向。在医疗水平中,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我国医疗行业充分利用超声波技术,而辅助在医疗水平中所使用的成像技术和化疗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可以充分融合信息化水平,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医疗技术融合在一起,更好的展现医院自动化诊疗的便利性,利用信息化数据以及电子诊疗技术为工作基础,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6.2重视电子电工实践应用对于电气工程,只有考虑到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发现技术的技术潜力,扩大技术的范围。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验证电子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了解技术优势,认识到电子技术的重要性,确定未来的方向,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6.3重视对各类技术的融合电子电气工程不是独立运作的技术。它需要多种其他技术来更好地解决运行问题、优化和改进设备以及提高运营效率。因此,电子技术的发展必须在互联网时代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便为遇到的问题制定更好的解决办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利用电子技术,并为行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6.4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合高新技术手段,以此更好的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技术保障。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创新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自身优势。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充分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利用超前的思维水平,提高技术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充分积累技术经验,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电子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

6.5它将会融合各种技术,促进电子电工技术发展电子工程师不是独立的,他们与其他学科有联系,从事电气工程,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解决、优化和改进设备的性能,最终目标是改进设备的运行,降低维修成本,节省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加收入,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并寻求新技术。电子电工融合技术,利用电工的知识来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减少故障,使设备保持最佳状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实现公司提高生产力的目标[4]。在互联网时代,支付最好的证据是,通过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支付小额和小额现金等方式,二维支付资金,取代货币市场转型,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交流,购买商品,交换没有大量纸币的商品,使支付简单、安全和易于使用,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技术。7结语本篇文章就电子电工技术的自身特点进行综合阐述,充分了解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集成化,全控化以及高效率的特点,深入探讨就目前电子电工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意义,展现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了企业对于电子电容技术的认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子电工技术也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国家赢得更多的技术保障。电子电工技术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任何高新技术都无法阻碍的,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并没有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电子电工技术发展不够完善,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有关部门提高对电子电工技术的重视,不断创新技术水平,为此提高互联网技术。要充分利用电子电力技术,朝着核心科技发展方向前进,为我国电力系统研究更多的技术支持,不断推动我国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电子电工技术在多个领域赢得了广泛应用,并朝着高新发展方向前进。在现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充分运用电子电工技术,可以为我国信息化技术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作者:阎伟 刘学柱 冯俊尊 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范文3

0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工作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电力系统的配电、电力调度都是依靠人工完成。但是引入电子信息技术之后,这部分工作基本已经实现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加深对电力系统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了解,优化电力系统,让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1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应用特点


1.1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运用的必要性

(1)能够提高故障维修效率。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自动检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参数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都是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故障监控效果受到人力因素的影响较大,缺乏一定的精准度。1)故障检测效果与工作人员的功能素养息息相关。如果工作人员对整个电力系统了解程度不足,对电力系统相关故障知识掌控的不熟练,那么无法识别部分故障。尤其是一些轻微的故障,特征不太明显,如果工作人员确认敏锐度和专业性,很难识别此类轻微的故障,如果抢修不及时,很容易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但是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从数据参数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2)工作人员无法全天候监控电力系统,但是在电子信息技术作用下,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全程跟进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故障问题,会立刻报警,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可以进行抢修[1]。(2)电子信息技术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电力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相对复杂,涉及的模块比较多,容易受到人为操作、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破坏其运行状态,导致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不稳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度越来越紧密,电力自动化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化。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很多运行工作都比较机械化,都可以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控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之前,可以根据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作需求,将相应的指令和代码输入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平台,让代码和指令去控制系统的运行,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数据异常问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调整,保证系统的平稳。

1.2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特点(1)提高生产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电量也逐渐攀升,因此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自动化系统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传统电力系统工作模式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偏低,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需要人力支持。这种情况就导致整体发电速度相对较慢,发电量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用电需求上涨,如果还坚持原有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用电需求。因此在引入电子信息技术之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原来需要人工干涉的环节,现在可以全部依靠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从整体上看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其次,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之前,需要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设备进行调试,将设备参数调整到可生产的状态。在传统工作方式下,需要人工测量和人工调节,所以调节的参数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质量。而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对设备进行自动调试,还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通风和调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在电子信息技术的调试下,电力系统运行平稳,故障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寿命[2]。(2)推动了劳动模式的变革。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电功能和输电功能,一旦电力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电力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的功能模块比较多,复杂程度比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控。但是目前市场上缺乏大量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操控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操控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借助人力操控,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在引入电力信息化技术之后,可以借助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远程操控,操控流程更加简单,对操控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操控人员能够阅读操控说明书,能够识别操控设备即可。

2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1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是负责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等相关工作。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都是采用人工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但是由于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专业技术较强。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那么就无法高效地完成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工作。在配电管理相关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相对较多,所以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会造成数据缺失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管理成效。数据缺失就意味着配电管理不精准,会影响到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但是在现阶段已经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管理的方式实现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时,自动化系统会对整个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的相关信息进行扫描和收集,通过扫描和收集能够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整个配电网信息的完整性,避免信息遗漏问题,然后在配电控制和管理过程中,自动化系统会以数据信息为标准做好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相关工作,进而就能够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基本上可以实现自动管理,所以人员参与相对较少。因此人员的相关素质对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小,只要工作人员掌握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流程就行,无需掌握其中复杂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知识,所以利用自动化系统完成配电管理和配电控制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人工把控,通过人工把控,才能够控制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走向,才能够让自动化系统适应外部复杂的环境[3]。

2.2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变电站主要承担着电能传输功能,通过对电压电流的控制来实现电能传输变压电自动化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压电流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要求控制的必须精确,传统的人工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人员测量和控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还会影响到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立之后,基本上解决了电压电流控制误差问题提高了电能传输质量。首先,变电站中涉及到的设备比较多,变压器、高压路由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在变电站自动化之中,自动化系统能够将变电站中的各项设备进行有机地结合,让各类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功效,进而可以高效地完成电能传输工作,保证供电工作的稳定性。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变压器、高压路由器等相关设备的监控,都是依靠人为进行监控,但是人为无法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在监控过程中也是借助相应的仪器进行监测,所以监测过程中存在着误差。部分设备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会出现轻微的发热,但是传统人工监测无法识别这类问题,所以依旧按照原有的工作进度开展输电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设备的工作负荷,缩短了设备的工作寿命,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4]。但是在变电站自动化之中能够对变电站中的各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可以让工作人员实时掌控变电站的工作情况,如果出现数据偏差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注意,工作人员会根据数据偏差去寻找偏差的原因,尽可能的提前排除相应的故障。其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还具有数据收集和整理等相关功能。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应的数据,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控制效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以以这一项数据作为参考,为后续优化变电站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2.3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用电量逐渐增加,人们对电量调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传统工作模式下是以人工调度为主,但是调度工作相对复杂,专业性较强,所以调度工作的质量与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如果调度人员的工作素质较高,那么就能够完成调度工作,反之,如果工作人员素质欠缺,那么就无法完成相应的调度工作。在现阶段调度自动化系统成为电能调度的主要角色,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管理,保障供电的平稳性。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去操控调动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地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根据数据了解整个调度系统的运行情况,明确调度需求在调度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调度任务。但是整个调度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数据,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虽然能够胜任相关的调度工作,但是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很多信息无法进行精准处理。与此同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涉及到很多个性化的调度方案,这些个性化的调度方案都需要人工进行协助将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放入到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才能够操控电力自动化系统正常工作。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作人员完成电力调度和控制的重要工具,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决策工作,进而提高调度管理的科学性。

3结语

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很多电力工作都能够由自动化系统承接。但是在应用自动化系统时还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需求以及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和研发合适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与此同时,虽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替代工作人员完成部分工作,但是部分工作还需要人工控制。所以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采用人工控制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电力输送相关工作,提高供电的稳定性。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可以借助当下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地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凡.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8):102-103.

[2]黄建剑.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4):204-205+212.

[3]余桂华.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今日自动化,2021(4):145-147.

[4]冯鸿.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9):230-231.

作者:高禁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