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民族学 > 贵州民族研究 > 民族地区反贫困70年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角 【正文】

民族地区反贫困70年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角

刘小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民族地区
  • 反贫困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特征,在中央统筹部署和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下,民族地区实施了多项扶贫工程,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视角看,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中的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定点扶贫、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等社会扶贫工作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未来民族地区进一步开展反贫困工作,尤其是新形势下补上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当然,在迄今为止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今后,必须充分调动贫困民族地区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通过"造血"的方式引导贫困民族地区主体形成"内发型"动力,形成支撑其长期发展的自生能力,来保障该地区的持续性发展,实现长期有效的减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