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4 10:41: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着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代表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展示了其社会价值作用,比如健身、娱乐、陶冶身心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对中国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习俗宗教http://等的传播与促进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作用也必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而发生改变,因此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及特征

1.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其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对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

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方面界定,主要是指古代民族体育,包括奴隶制与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1]。后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也出现了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便更加宽泛起来,世界各国都形成了本民族的体育项目。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身心发展及其他方面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吸收外来体育形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大一统的文化氛围[3],在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不断融合与发展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与其他国家有显著不同的体育形式。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体育出发,运用社会学独特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进行剖析,并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建构。

1.2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主要包括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两方面,其中显性特征包括健身性、大众性等特点,隐性特征主要包括传统性、民族性与文化性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显性特征

(1)健身性体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锻炼身体为基本的目标,鼓励人们直接参与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是劳动形式的一种转化,因此具备健身的特点,涵盖健美、保健与体疗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对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众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特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方式、技巧的简单化倾向,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不断传承;另外还表现为其健身性附加的恒定性,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利于最广大的群众接受并习得,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众性价值体现。

1.2.2 隐性特征

(1)传统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特定风俗与生活习惯,并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予以表达出来并进一步的促进其发展,将寓意深刻的内涵及文化表达方式渗透到体育项目中,使传统体育项目更加具有民俗风情,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发展。

(2)民族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体育项目对民族特定内涵、文化与习俗的融合,比如蒙古族的摔跤,体现了一种高原生活方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本民族之间不断流传,象征着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并不断影响着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体育精神的不断充实。

(3)文化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文化精髓的继承,其中文化习俗主要包括民族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比如赛龙舟与龙图腾之间的关系;文化精髓主要包括传统的文化观念、伦理价值与哲理思想等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动静相生”、“阴阳辨证”等观念与哲理体现在体育项目中出现了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形式,充分证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价值分析

2.1 大众娱乐与强身健体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以静养生,相对于日渐形成的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环境来讲,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与娱乐方式,调整着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其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了其娱乐价值体现。另外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其最初的价值就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通过机体的运动协调,使机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与锻炼,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亚群体不断出现,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文化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参与者身体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的代谢过程,保证人的身体强壮。

2.2 陶冶情操与增进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陶冶情操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包括对人的感情的培养与信仰的追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多是一种健康、优雅、有内涵的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这类体育运动更多能陶冶人的心性,反映生活的情趣与价值,进而促进自身感情与心态的升华。另外透过传统体育项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体育延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从而有效的维系人的信仰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团结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凝聚力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必然存在合作与竞争等环节,内部的有效合作与外部的有效竞争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团结与凝聚的内涵,反映在民族之间主要是民族内部不断凝聚交往的价值内涵,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与情感交流,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2.3 拉动经济与传承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色,开发出新的体育项目、服务及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新的民族产业链。民

转贴于 http://

族传统体育产业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商业表演、民族文化本体宣传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比如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文化旅游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将经济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融合,促进了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

民族传统体http://育对文化的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宗教的信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宗教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都体现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表达,体现了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与文化形式所起到的作用。在许多民族内部,体育项目均是特定的宗教价值取向的表达,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民族内部文化观念的有效整合与认同。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

3.1 代表民族母体文化的价值取向

民族母体文化可以通过任何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与其母体文化及其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在母体文化的积淀中得以发展,并受母体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例,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其本质与中国民族文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与母体文化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其他外来的文化或者体育项目形式在与民族文化与体育形式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首先与母体文化相融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中国武术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各门派中关于阴阳学说的印迹[5],还能体会到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意境。同样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痕迹,比如篮球——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在在现代工业文化发展过程中西方诸国逐渐形成的竞争意识。

任何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都隐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音乐、戏曲、诗歌等的融合与统一,西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同样与其绘画、交响乐、歌剧等相统一[6],具有本质上的关联性。

3.2 代表民族文化品格的价值取向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本民族的母体文化中,并与母体文化共同发展,体现了一种不断的扬弃与融合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与历史传承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的结合还表现出了另一种主体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性及价值取向与母体文化内涵与规范相结合,体现出了本民族的特色。这种主体性的发展一般不会偏离母体文化[7],而是在母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运动特色与母体文化特点的文化品格,即文化标识。以中国武术为例,武术是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同样朝鲜民族有具有自身文化品格内涵的跆拳道,大和民族有相扑、美利坚合众国有篮球[8]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规训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也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比如在印度、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中出现了英国的半球,在世界各国基本都存在的篮球与足球等,都体现了一种对外来文化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吸收与传承。另外,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反对外来体育项目,保存本民族文化品格主体地位的行为,这些方式也体现出符合本民族文化品格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自选择性。因此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过程中,需要从本民族文化品格及文化内涵出发,不断扬弃,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本民族文化品格的延续。

3.3 代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通常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相关,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是特定习俗与宗教信仰的产物,比如端午节划龙舟,是一种节庆礼仪与祭祀活动[9]。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对一个民族的庆典、祭祀及其他娱乐活动发挥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与民族性格。

回顾中国历史,透过文化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便可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代表性作用。中国从孔子到康熙大帝,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以自身的行动切实倡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10]。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文化品格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与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的能力与价值。比如美国的篮球,日本的相扑,中国的武术等,都是本民族能力与信心的表现,是塑造本民族文化性格的重要表达方式,代表着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价值取向和追求。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4.1 摒除文化自卑,回归民族传统体育到主流文化领域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充满冲突与演变过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经济不断衰弱,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态,使国人陷入一种深度的文化自卑之中。反映在体育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无限崇拜,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具有独立发展的形态与健全科学的体系,因此开始用西方体育的标准来衡量民族体育,使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完全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与内涵。随着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基调的西方体育世界性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得不去适应西方体育发展的要求,甚

转贴于 http://

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西化,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及主体地位。

新时期要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恢复主体地位与自身的特色与特殊价值,需要从根本上摒弃民族自卑心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http://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将西方体育运动作为借鉴对象与辅助工具,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回归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体地位与价值。

4.2 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的信念

民族传统体育积淀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明成果,也蕴含着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文化基因。尤其是现阶段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的发展健全自己,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不断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维护民族与国家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基础与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存在于整个社会进程中,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来讲,首先需要确定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并且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民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数千年,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的体育项目体系,但受地域及传承方式的影响,一些项目逐渐消失了,因此要有效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特殊的功效价值,应重视其存在的意义与作为民族原创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4.3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面临着多元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因此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融合与对话、沟通,在沟通与对话中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意义出发,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追求与目标。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促使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的社会,解决好民族化与全球化、个性化与普遍化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加深对多元一体化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文化形式、文化风格等方面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民族自身特点,形成与现代化发展步调相结合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全球化发展来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与其他民族体育相互碰撞与沟通、融合,逐渐实现了自身世界性的发展,提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4.4 以原创文化为基础,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需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11],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世界化的发展,才能有效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如果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与发展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扶持、指导与配合,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依赖性。世界各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内涵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本民族原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当代性的变迁,即将体育项目与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外来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不断的接触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型与变迁,体现出文化筛选的作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受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特殊性的影响,很少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因此民族原创文化在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往往决定其发展的方向,不论是参与运动的主体还是运动过程及内容,传统的文化内涵及其他不科学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要持续进步与发展,应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除其中封建的、不科学的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人类学; 文化变迁; 黔南

文化人类学是根据人们的文化来研究人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田野工作”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搜集和分析所得数据资料,以求中肯地评价一种文化。其中“文化相对论”对于研究民族体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的论调,强调要尊重每个民族运动项目所拥有的独特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考察黔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黔南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面临的困境,以及寻求适合的文化变迁途径。

一、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

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生活在黔南州境内的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和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古代社会,是在特定自然、生产方式、历史与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根据“文化相对论”的观点,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黔南的独特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是黔南地区特定自然、历史与文化环境所孽生的产物,它彰显了黔南人们的生存渴望,抒发了维系民族情感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二、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困境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消失或正处于消失的困境中,民族体育也不例外,尤其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消亡。黔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之一。随着黔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广播等信息传媒工具广泛普及,交通、通讯逐步发达,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外交流和发展中,黔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渐渐放弃了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逐渐被夹杂着西方文化的汉族文化生活方式涵化,原有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被现代西方体育所取代。现代体育运动在黔南地区广泛传播和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受到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现在,黔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正处于消亡的困境中。例如,毛南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以丧葬祭祀为主流的‘猴鼓舞、火龙舞、蓑衣舞、响杆舞’, 有以竞技能力为主要表现的‘同顶、同背、同填、同拼、石担和石锁’,还有以娱乐嬉戏为目的的‘打棉球、斗地牯牛、马革球、打耗尾’”[1]等活动。“但调查表明,目前现存的只有猴鼓舞、火把节、舞火龙、打棉球、地牯牛等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流传,其它均已消失,没有痕迹。”[2]

三、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

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在某个时候因不同原因而发生变迁。文化变迁机制包括创新、传播、文化遗失和涵化。下面就利用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理论来对黔南世居民族传统体育的现在和未来做一番解释。

(一)创新机制

变迁的最终来源是通过创新,创新是指在一个群体内部得到广泛接受的任何新的做法、工具或原理。其中,对一个新原理的偶然发现的活动叫做首次创新,而把那些由对已知原理的有意义应用而产生的事物叫做二次创新[3]。根据这个观点,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黔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根据黔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而首次创新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前黔南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历史上首创的传统体育活动需要经过我们的二次创新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二)传播机制

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向另一个社会借用文化元素的过程[3]。在这里“借用”这个词很关键,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借用什么,不借用什么,由借用者自己决定。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一方面有选择地借鉴传统文化中那些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借鉴现代文化中那些先进的经验。既不是不分主次地全部把传统体育传承下去,也不是一味地照单全收现代体育的因素,而是结合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借用”。

在成功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多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太极拳经过整编,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又“借用”西方体操的组织形式,走进体育课堂,成为很多学校的必选课程,得到较好的传承。但学校传承途径对于水族的端节赛马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并不适用。

端节赛马是在端坡跑马,需要独特的场地、较好的马匹,而学校里很难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水族赛马的传承就不能“借用”学校体育这种传承方式,而需要‘借用”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些文化元素。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在水族地区的广泛运用,马匹作为运输工具或用以代步的功能逐渐消退,村民们饲养马匹的热情降低。目前水族地区的马匹数量和质量不如以前,这项活动的传承就存在着隐忧。笔者认为,这项活动要继续传承下去,就得像竞技体育那样逐步提高奖励的额度,扩大奖励的范围,使得人们愿意继续养马和赛马。只有这样,水族过端节的标志性活动——端节赛马,才能继续发挥维持水族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

可见,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播中,必须保留住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借用”真正适合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元素,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传播和传承。

(三)文化遗失

文化遗失是指在有或者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对一些特性或习俗的废弃[3]。当今人们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接受一种新事物的同时常常导致一种旧事物的消失。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西方体育也进入该地区。当地人们选择、接受了西方体育后,往往废弃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致使它们逐渐消失。比如黔南苗族地区的“射背牌”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正在被人们逐渐废弃。在农历四月初八,相爱的男女青年为了印证自己真诚的爱情,女青年把自己制作的背牌挂在10米左右的木板上,让男青年用自制的弓箭去射背牌。如果射中背牌就表明男青年是优秀的射手,会得到女青年的欢心和族人的赞扬。可见,“射背牌”这项传统运动为古代社会的男女青年创造了相爱的条件,但是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的苗族青年有了充分的恋爱自由,当然会选择更多的其他方式去加深自己的爱情,不会再选择“射背牌”这项传统活动。随着,人们对“射背牌”的废弃,这项传统体育活动也就慢慢地进行着文化遗失。

笔者认为,对那些不适应新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健身娱乐价值不大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得让它们慢慢遗失。我们可以记录它们,建立数字保护数据库,说明世上曾经有这么一项运动存在过,以便后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文化。因为并不是说凡是传统的就一定对人们有好处,比如中国传统社会里很长时间流行女人裹小脚,并不能因为它是一项传统,我们就要保留它,我们就能忽视它对女人身体的残害。当然,对于那些有存在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不能因为接受了西方体育就要废弃它们,比如水族的端节赛马活动,就要想方设法使它延续下去。

(四)涵化

涵化源于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密切而直接的接触,并在一方或双方群体的文化模式上造成重大变化。威廉?A?哈维兰在其《文化人类学》中认为,涵化是一种强制性的变迁机制,实际或威胁使用武力总是涵化中的一个因素[3]。但是,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概论》一书把涵化分为强制涵化和非强制涵化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以军事征服或政治控制等手段把某一文化强制灌输给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后者指不以军事或政治统治为目的,不同文化间在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些新的文化要素可能会取代原有文化模式,使原来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4]。前者,比如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就强制性地推行“大东亚文化”,其实是奴役中国人民。后者,比如在当前中国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剧,我们的养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慢慢在弱化,现代的社会养老逐渐在兴起。

在这里,我们认为庄孔韶先生的这种非强制涵化更适用于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的实际情况。涵化的强制性要高于前面的三种变迁机制,所以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在与周边汉族文化的交流中,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强势汉族文化涵化。在这种本民族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被涵化的大背景下,传统体育尤其是那些对本民族存在很大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如何传承,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四、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利用文化变迁理论分析了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我们发现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汉族和现代西方文化所涵化的境况下。在这种境况下,可以把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该在当今社会“文化遗失”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做好记录工作,建立好数字文化传统体育保护博物馆,以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这样的体育项目,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人类遇见的问题正需要从我们今天建立的数字博物馆中找寻启示去解决。另一类是应该在当今社会和以后社会中继续存在的体育项目,它们对民族认同感或对人们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有很大价值。对这类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在保存其独特价值的前提下,有区别地“借用”现代文化元素进行传播。适合进入学校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其进入学校这个文化传承的正规途径;不适合进入学校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发动社会力量,募集资金,进行多种社会方式传承。

总之,每个社会的人都免不了挑剔和责难属于其他文明的人和习俗,这是不理智的,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偏见。文化人类学正是克服这种民族偏见的学科,它不提倡民族中心主义,因为它有碍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一种文化。我们要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在汉族文化涵化其他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免于无声无息的消失,这是我辈人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梁传诚.贵州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0(6):48.

[2]王亚琼.贵州毛南族猴鼓舞、火把节、舞火龙的史源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0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13Y67)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同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光荣职责。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纵观近些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潮起潮落,其原因和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不明确定位不无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也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地位,把民族传统体育化教育工作做好。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一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在广泛吸收体育文化的营养下,在高校这个培养人的地力形成了受政治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文化风尚等力面制约的特殊文化形态下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完成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完美交义在教育功能力面,校园体育文化显示出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立时空性从这一点讲,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与未来社会发展同步性的水恒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应体现出一种选择性。

2 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她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形成种有形的、外显的民族文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而前。锻炼着人们的身体,娱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强健师生的体魄,增进其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华夏各族人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不能仅存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还应活跃在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创新。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助于使每位有志于为民族未来贡献自己才智和心血的大学生,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分析、变革、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剧烈冲击与碰撞下能够坦然地、理性地面对,取长补短,健康发展。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救理和推陈出新工作。”地下环境各异、小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于公众体育设施薄弱的中国而言,少数民族运动会所挖掘出的各种运动项目,改变了大众的健身观念,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不知到晓,继而到喜好、到亲身参与是体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开展范围从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民族体育运动,其这种带有民族气息而又简单的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来推广和应用,在增进人民健康的同时来发展和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必然的。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也是必然的。

2.1 高校应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常言道“坐着说,不如起来行”。高校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更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身体力行,做个认真履行自己神圣使命的践行者,积极地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国家历来就重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原国家教委在1992年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校长、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在学校顺利地推开、发展起来”。并且还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部(室、组)的负责人深入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内涵和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止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学校历次的体育课程纲要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步增多。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小尽人意,西方竟技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相当肤浅甚至允满误区……这些无疑影响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高校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做好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2.2 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校还是一片空白。这个课题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1 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所具有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沟通情感、愉悦身心、教育教化、文化传承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功能对良好校风体育文化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体育精神环境和体育文化气氛通过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于我国产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日,掌握其技术和知识,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达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余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人文索质、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使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很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

3.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日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许多项目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最好力法和最具实效性的健身运动把那些适合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日通过认真筛选、科学地改造、加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来,就能极大地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对于适合于自身的、自已感兴趣的健身力法和健身形式有了多样化选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终身体育理念和行动的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要以终身健身为出发点,而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征,正适合这一出发点,现代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日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宽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体现智慧的和谐发展观念的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理论空间和实践空间,以弥补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西力后现代体育意识的片面性同时,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已的锻炼项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大学生对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他们爱校爱国的热情。

3.4 有助于师生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其健身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体能的发展和体制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功能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其健身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活动力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且功效显着,因此,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特点和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容易使人形成终生体育的理念。

3.5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校园人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学校体育目标制度和准则产生认同感,并以作为学校一员所具有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把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校园,民族的团结尤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决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增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与人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共鸣,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情感的同时,在运动中同学之间密切配合,真诚交往,从而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中和睦相处。

3.6 有助于继承、弘扬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民族体育中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印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同时,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填充和弥补着现代体育的不足,在更特殊的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的需求。今天,我们有选择地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引入学校,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与健身价值。目前,我国已挖掘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达676项。在多资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许多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与教育功能。此外,民族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传承的载体,在生动活泼的民族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还会受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礼仪、民族伦理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到方面的教育,如彝族的飞石索、蒙古族的骑马、拉祜族的射弩、傈僳族的过溜索、傣族的划龙舟、苗族的爬花杆、佤族的狩猎舞、哈尼族的栽秧舞等都是人们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活动的基本技能。开展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4 结束语

学校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培育校园精神捉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交织,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民族传统体育项日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融入到高校体育中,师生积极参与,携手努力,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社会主义新体育文化的基础。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全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为我们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普通高校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智力等资源优势,明确自己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合理定位,积极担负起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16-18

[2]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3]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下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Z].教体厅[1992]8号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4)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丰富多彩的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广泛运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为主线、家园整合为面的视角,剖析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事项,为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更好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游戏 幼儿 健康教育 价值

一、引言

随着我们对全民健康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关于健康的内涵理解更为丰富,比如身心健康、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都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特有价值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而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中非常重要而又有特色的因子。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不仅具有丰富的趣味性、艺术色彩,还有着相应的生活元素,这正是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所缺失的内容,同时与健康教育目标之间也有着高度相关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指的是在我国历史上民族体系内不断传承发展的体育活动,而在这一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层内涵,即:体育精神、民族内涵和传统文化。在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游戏是其中主要表现之一。随着当前幼儿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完善和延伸幼儿健康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一)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是幼儿健康促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与现代体育游戏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重集体、礼让等内敛的元素较多,现在体育游戏中的重竞争、创新等开放的元素较多,两种元素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在“二胎”政策条件下,幼儿园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更为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如朝鲜族的“顶罐走”,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颈部、腰部肌群的力量,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生活理念,在民族故事的氛围中体验人民积极进取的生活乐趣;在“顶牛”游戏中,用脑袋顶的动作体验牛的角力方式,让幼儿感受模仿的乐趣;在“扎猪油渣”游戏中,幼儿在墙或垫边,通过身体挤的动作,不仅发展力量,增进与同伴之间的感情,还能增进皮肤的触觉感知能力。

(二)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凸显办园特色

目前,幼儿园呈现出教学环境参差不齐的问题,相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这一客观需要,现有幼儿园教学资源难以满足,矛盾较为突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包括晨间活动、集体教学、户外游戏等,幼儿的练习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制游戏器材、欣赏民族服饰、民族音乐赏析等,生活元素、民族内涵等一系列的有效融入,能够提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使教学环境更加民族化、生活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此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简单性、实用性、趣味性,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幼儿懂得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基本玩法后,幼儿在户外活动设置区域自主游戏,多样化的游戏区域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配备的不足。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为依托,不断丰富和更新幼儿园教学内容,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进而能够诠释和凸显自身办园、立园特色,增强竞争软实力[1]。

(三)增强“家园一体”的教育整合功能,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意愿和地域环境,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一个区域内的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无法割舍的民族情结。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事业的大好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可以作为枢纽,很好的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以点带面的进行整合。幼儿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当中重温民族文化的魅力,把深厚的民族底蕴辐射到幼儿生态环境、幼儿健康教育或一日活动当中,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家庭成员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促进家庭成员关系、亲子关系亲密,让其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体验运动的乐趣。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简便性,很多材料都可以采用家庭日常用品等,使得其开展变得可以随时随地,如改编为躺在垫上“扎猪油渣”或者“摇船”,就可以在现代家庭的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体验亲子之乐。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展现和诠释其应有价值,能够有效增进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园健康教育价值的认知,从而提升其对幼儿教育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有效支撑,同时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思路分析

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中,不仅能够实现理想教育目标,同时也能为幼儿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民族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相关元素进行有效收集和整理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内涵丰富多样,而其素材收集整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完善收集该素材,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不同风格内涵的民族体育元素,同时也能实现整个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比如,“编花篮”、“夹包儿跳”等游戏,其开展难度低,基本不需要辅助器材,但是其对幼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帮助[2]。

(二)创设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开发多样民族体育文化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其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都有着一定故事传说和文化起源。创设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开发民族体育器材制作、民族服饰欣赏、民族音乐赏析等主题的课程,并将其有效整合成为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综合性课程。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了解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其带着知识经验去参与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三)注重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社会性促进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社会性促进作用。通过设计“跳花篮”、“捞小鱼”等一系列多人合作完成的体育游戏项目,进而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心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更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让幼儿的动手、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注重合作参与,促进谦恭有礼、有序等社会性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幼儿健康、完善心理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价值全面发挥的本质要求。

四、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对其实施过程给予充分有效的把控。因此,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首先,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将整个游戏形式与幼儿特点、幼儿园环境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体系化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内涵丰富、元素多样,但是想要实现其理想效果,就需要将其进行合理改造,不能脱离幼儿教学的客观性与应用性。其次,要注重活动的安全把控和运动量监控。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起源于田野、农村,与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和幼儿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游戏的场地、器材的安全进行检查,对运动强度的适时控制,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培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

五、结语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成熟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元素,健康教育与幼儿培养之间未能形成体系化融合。因此如果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元素融入到整个健康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同时也能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供有效帮助。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为其教育活动的内涵,体育游戏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健康素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全面融入,从而实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蕊.浅析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75-78.

[2] 杨卫东.幼儿园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探究[J].教育界.2013.27:188-19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5)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69

近年来,创意产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尤其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和认可。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造性”“文化性”“版权性”“融合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所侧重。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两大产业多路径、多层次、全方位整合的结果。融合的路径不同,两大产业融合的形式、深度和内涵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1]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一定时期,凸显了一些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对策,通过对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产品进行创意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吸引力,使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融点”进行全方位的对接,是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开发保护状况

11广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

据统计广西共有476项传统体育项目,有2项入选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134项,竞技类18项、游戏类34项、舞蹈类12项、表演类70项,占全区总量的493%。[2]其中,抢花炮、秋千、陀螺、摔跤、板鞋竞速、射弩、民族健身操等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壮族人口集聚区节庆活动丰富,如壮族“三月三”、布罗陀节、壮族铜鼓习俗、花炮节、炮龙节、壮族蚂拐节、田阳敢壮山壮族歌圩、狮王争霸赛等。

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条例逐步完善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继承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的决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2011―2015年)》,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保护。

13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初具规模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特色之乡、民族体育传承馆、民族体育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对17个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特色之乡、6个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传承馆、20名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体育传承人予以公布命名,如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花炮、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传统龙舟、南宁市马山县壮族打扁担、壮族会鼓等。

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初步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为支持、帮助传承人从事传承活动,提供保障措施,包括为传承活动提供场所、提供财政资助、授予荣誉称号、利用公共传媒、公共文化机构宣传、展示和交流、开展学校教育传承、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等。广西评选了12所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有计划地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活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及部分民族中小学相继开设了龙舟、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构建以南宁市为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以白色市、来宾市、崇左市为中心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区域,建立壮族生态博物馆,对当地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挖掘整合与传承。

2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21利用传统节日庆典发展传统体育产业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庆典有“三月三歌圩”“花炮节”“炮龙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南宁民歌节”等。如“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狮王争霸赛”“壮乡鼓会、扁担舞”活动等,节日期间活动多样丰富,如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抛绣球、抢花炮、板鞋竞速、《壮乡欢歌》文艺演出、壮族相亲与婚俗表演活动、壮民族风情长廊大展演及踏歌、壮族原乡文化休闲系列活动。壮族传统节日庆典与节假日旅游的结合,体现了文化、体育、旅游与经贸活动的深度融合,形成群众同欢的盛大节日,极大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22确立发展建立“五圈五中心”目标,努力打造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广西画廊般的风景里,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1个少数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建立“五圈五中心”目标:一是百色圈及中心,根据这一线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和优势,把百色市建设成壮民族体育保o圈;二是河池圈及中心,根据这一圈的体育文化特点,把河池市建设成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圈;三是柳州圈及中心,建设百里柳江水上体育长廊、红水河全民健身长廊;四是桂林圈及中心,通过挖掘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山地体育资源,形成以体育探险、旅游为主题的保护圈;五是边境圈及中心,利用优越的滨海条件、沿边优势以及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健身、山地体育、滨海体育、民俗体育节庆资源,形成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保护圈。此外,由柳州、融水、三江、龙胜所组成的广西民族风情之旅被誉为“百里寨岭南风情谷”,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印象刘三姐,南传体育等为品牌的民族文化产业都融入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内涵,例如,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开展了抛绣球、板鞋舞、多耶、芦笙、踩堂、跳竹竿,柳州金秀花工山开展了上刀山、穿火圈、过火链、跳盘王庄等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广西传统体育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以及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31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创意,项目产品无新意,吸引力弱

创新人才紧缺,项目创新意识薄弱,创意产品单一重复,在被开发利用的体育项目活动中,活动方式重复简单,游戏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价值的体现,给人的体验比较平淡,对旅游消费者吸引力不强,难以形成持久的经济效益。

32资金投入不足,项目产品产业化程度低,没形成独立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现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旅游中仅仅起辅助作用,体育旅游产品没有突出地方性、民族性特色,产品知名度低,没能形成品牌轰动效应,社会影响力不大。抢花炮、赛龙舟等大型传统体育赛事虽然观赏性强,但项目难度大,游客只能观赏比赛,在短暂的旅游时间内很难参与其中体验运动乐趣。[3]传统龙舟竞渡赛事等大型活动耗资大,赛事活动运作困难,规模及影响力不足。龙舟赛事的普及、龙舟职业化及现代转型远远落后于国际国内形势。

33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交通、通信、餐饮等条件简陋,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外地游客进入条件差,造成外地游客丰度不足,产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另一方面,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34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利用不足,宣传效果不佳

在媒体传播方式中,仅仅依靠少数网站和个别电视频道的新闻传播信息,关注人群比较有限。一方面,依靠上网获取信息的人群比例不高;另一方面,网页中文字描述的信息内容不能诠释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低效率,宣传效果不佳。

4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广西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要持续发展,除了解决资金不足、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等基础条件之外,重点在于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对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创意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项目产品价值功能。并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加大宣传,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41开发建设具有本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特色村寨旅游和体育赛事活动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以本民族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借助浓厚的民族体育氛围,开发建设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村寨。例如壮民族文化长廊、传统体育项目接龙冲关项目、民族传统文化景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加强广西龙舟赛事的推广,形成龙舟文化品牌,以广西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为依托,大力推动广西以龙舟赛事活动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业发展,形成以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中心的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吸引城市居民参与,提高消费人群丰度,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2突破传统体育功能的局限性,对传统体育文化功能融于新的文化创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生产和生活,是对古代生产生活的诠释,许多项目形成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存在落后的、不健全的、与现代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体育项目受到现代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濒临淘汰的边缘。要使传统体育产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创新传统体育项目,增强其吸引力。对传统体育文化功能融于新的文化创意,打破传统体育功能的局限性,使其向娱乐休闲、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审美欣赏等方面进行扩展。[4]

43创新传统体育活动方法,融入新颖的活动方式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要保持产品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使产品项目能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增强吸引力,提高参与程度。因此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创新,融入新颖的活动方式,加入新奇的活动体验,提升趣味性和吸引力,是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4挖掘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并对体育产品融入科技和文化创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将技术、商业、创意和文化融为一体,使制造业得以延伸,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5]体育产业中通过简单加工与售卖的体育商品,因其重形式而忽略其精神内涵,缺乏体现创新和研发等科技与文化的附加值,都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其经济价值一般。对产品进行科技和文化创意,使产品成为实用物品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享受,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大大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对体育产品进行科技和文化创新,融入文化和科技内涵,开发具有实用性、美观性、价值性的纪念品,提升产品的创意文化经济附加值。

45运用现代科技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影视、动漫、音乐等传播方式扩大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对传播信息内容进行创意设计,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通过赛事转播、录制播放民族体育活动电视节目、电影、动漫等方式把自己的民族特色及产品介绍出去,扩大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产业融合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5):187-191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65-71

[3]王|乐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及对策[J].运动,2014(8):145-146

[4]陈炜,钟学进,张露露基于产业融合的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J].河池学院学报,2013(6):104-109

[5]周莉华试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J].南方经济,2005(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6)

论文摘要:21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拓展打开新的思路,为学校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取得实效性的双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和体育事业建设进程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更好地继承几千年流传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剔除其糟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机地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及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半封闭状态下发展起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宗法与高度专制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型文化。因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被赋予了“注重人格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内在气质以及自然与社会相和谐的风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强调意念的体用和内部修炼,崇文尚柔,以静养生是其活动的特征。所以说“中国传统体育就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浓郁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同于西方体育,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突出地再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各种文化交融构成的附和体,随着历史的变迁,其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则引起了文化系统结构、模式或风格的变化,有些项目消亡,但流传下来的都是只有活力的,并得以积淀保存并延续下来,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历史的结晶,是活的生命,有着传统的延续,继承的优势,虽然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会经过种种变革或扬弃或丰富,但它始终保留着传统的特点,传统体育文化在时间上还具有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递方式。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效应。

总之,民族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核,历史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传统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延续,传承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它们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推动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有效的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省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学校是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平台,肩负着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学校体育在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将发挥作用,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是生产力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个因素能否发挥作用,是由人的最基础的素质决定的,即国民综合素质。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发展国民素质,学校是重要的一环,在民族的觉醒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教育有它自身的内涵、方法和手段,传统体育的内涵、理论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拓展新的思路。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的。物质文化是指传统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而精神文化是指运动形式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等。这些通过身体实践来教化人的方式是人类文化之光的折射,对于完善人的个性,培养人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重视人的自身的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普通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适合于大众的需要。它对于振奋民精神,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显著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体育教育对克服西方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弊病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把解决现存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观念以及综合人文关怀等方面。并对其具体操作效能进行评价,以期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缺乏的现状,从而对学校体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参考。

三、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的具体举措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使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本民族的特色和风格,从而打破以西方竞技体育为模式的学校体育教学,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锻炼价值较高的民族体育项目被列入全国和地的学校体育教材。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民族体育专项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良好教育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普及,特别是在中小学普及与推广传统体育知识与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传统体育的深刻内涵及文化传播的持久性和长远性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和很好的解决。

1.优化校园文化体育育人环境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要在外界环境的熏陶下经过个人“内化”而成。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密切相关。在硬件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名人塑像、古人的人文浮雕、校训、校规等,使学生在优雅的校园文化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软件上,重视各种体育橱窗建设,各种传统体育队伍建设,使它们同其它队伍一样系统规范。如武术队(兴趣小组)、围棋、舞龙舞狮等等。增设人文讲座,不定时地进行对传统体育的讲解,经常开展传统体育方面的娱乐和竞赛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便于人文精神的形成。

2.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学科交叉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育,把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教育学科交叉结合起来四,比如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诸多学科联系起来开设传统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为校内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接融点,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并注重与其它学校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使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3.把传统体育知识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

传统体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纯理论知识的特点。(1)体育运动实践,在学校中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同运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体验传统体育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真正达到传播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崇高目标。(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并通过“内化”形成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尽力缩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增进学生自学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检验学生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否正确,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找出差距,便于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的锻炼,使学生打下广泛能力的基础,以便于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在实践中拓展知识,锻炼能力,进一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使其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并更加切合实际的需要。

4.改革学校体育课程,突出人文理念

在现在体育教育强调“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前提下,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材时,应在不忽视体育运动给人的生理方面的价值时,同时重视内涵于体育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利用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旧。在具体内容上逐步改善单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重视民族体育内容和乡土体育内容,并提倡教师的创造性改造和学生创造性学习、运用,通过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本质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篇(7)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及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半封闭状态下发展起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宗法与高度专制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型文化。因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被赋予了“注重人格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内在气质以及自然与社会相和谐的风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强调意念的体用和内部修炼,崇文尚柔,以静养生是其活动的特征。所以说“中国传统体育就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浓郁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同于西方体育,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突出地再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各种文化交融构成的附和体,随着历史的变迁,其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则引起了文化系统结构、模式或风格的变化,有些项目消亡,但流传下来的都是只有活力的,并得以积淀保存并延续下来,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历史的结晶,是活的生命,有着传统的延续,继承的优势,虽然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会经过种种变革或扬弃或丰富,但它始终保留着传统的特点,传统体育文化在时间上还具有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递方式。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效应。

总之,民族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核,历史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传统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延续,传承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它们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推动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有效的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省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学校是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平台,肩负着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学校体育在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将发挥作用,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是生产力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个因素能否发挥作用,是由人的最基础的素质决定的,即国民综合素质。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发展国民素质,学校是重要的一环,在民族的觉醒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教育有它自身的内涵、方法和手段,传统体育的内涵、理论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拓展新的思路。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的。物质文化是指传统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而精神文化是指运动形式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等。这些通过身体实践来教化人的方式是人类文化之光的折射,对于完善人的个性,培养人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重视人的自身的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普通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适合于大众的需要。它对于振奋民精神,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显著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体育教育对克服西方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弊病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把解决现存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观念以及综合人文关怀等方面。并对其具体操作效能进行评价,以期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缺乏的现状,从而对学校体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