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音乐传播论文

音乐传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5 02:44:46

音乐传播论文

音乐传播论文篇(1)

关键词:传播大众传播音乐传播

人类的社会音乐实践,其本质就是音乐的传播实践。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动力,又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大众传播环境中,音乐的传播已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状态,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弄清音乐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状态,对于理解和探究当代音乐艺术的现实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所谓传播,从广义上说,就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人类的传播活动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反馈信息四个基本要素。作为音乐文化传承原动力的音乐传播,是指“乐音音响符号所负载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等音乐信息为人们所分享或共享的过程,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由于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音乐传播中,传播的信息即乐音音响符号,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具有非语义性特征的听觉性符号。由此使得音乐传播的各过程凸显其特有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作为传播子系统的音乐传播,注定会受到社会整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力又是持久的、革命性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的传播活动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形态到现代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传播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一部传播史就是一部媒介发展的历史。从媒介技术的发展来看,人类的传播可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数字化传播时期。从传播类型和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几种模式。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中,传播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和特点,并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毫无疑问,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由广播、电影、报刊,尤其是电视、互联网及摄录音像制品等大众传播媒介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即所谓的大众传播时代。作为“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内容”的大众传播,正在经常而全面地诱导和制约今天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思想的信息,包括艺术活动的多样现象,纷纷随同大众传播的巨大辐射力及其快捷、直接、形象具体的方式而漂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如上所述,我们已进入一个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大众传播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与其他传播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模式更加成熟,其功能更加突出,使得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形态和信息系统。其一,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包括报刊、电台、电视、网络、音像公司等在内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传播学术语中的“受众”;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其五,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在这样强势的大众传播环境下,当代音乐艺术传播又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和状态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尽管仍然存在“口传心授”“口头接力”等个体式的、人际式的音乐传播方式,但传播的主体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唱片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完全掌握了传播的主导权,成为了社会音乐艺术的传播主体。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创作者与表演者所共同阐释的音乐作品,或被记录、还原、复制的音乐音响信息,都不是直接呈现给受众,而是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进行传送和传播。也正因为大众传媒的强大复制功能和传播效应,昔日笼罩在“艺术”之上的神秘光彩开始褪色,艺术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非少部分人的纯粹精神领地。其受传对象也从精英分子、专业人士走向了一般大众和普通平民,从而使音乐受众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音乐接受群体,真正开创音乐艺术传播的“大众化”时代。第二,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艺术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结构性活动,总是同人的活动及其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从最早的“留声机”到今天的各种摄录设备,从磁带、唱片到光盘,从广播电视到MP3及互联网,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技术性质变得日益突出,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音乐传播能够有组织、大规模、专业化地进行,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和技术的控制力。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虽然口语传播(现场传播)和乐谱媒介传播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传承作用,但传播的主要形态却是以电子媒介和网络数字化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由此给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比如,一次音乐会或歌会的传播,既有演奏者(演唱者)与听众(观众)之间的现场传播和共同参与,又有电台、电视台或网络进行的同步直播,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采录编辑的专题节目以及音像公司加工复制的音响音像制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音乐传播也呈现出一种综合性、市场化、产业化的特点。

第三,传播过程和时空。由于唱片、光盘、互联网、电视等摄录技术和传播技术的使用,从音乐传播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更加快捷,音乐符号的记录时间更为持久,当代音乐传播已经突破“面对面、近距离”的“在场性”和“即时性”限制,从而完全实现了长时间、远距离、跨地域的传播。正是电子及网络数字化媒介的记录和传播功能,使我们今天既能欣赏到20世纪初的著名京剧唱段,又对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著名歌唱家的歌声耳熟能详,并能引起那些“不在场”地域居民的“共鸣”,实现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或是“跨地域”传播。比如,在传播媒介的“远距作用”下,摇滚乐从美国传到欧洲和全球的大多数城市,中国的“西北风”以及当下的流行网络歌曲,也成为不同地域人群的共有文化。另外,在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作曲家只要把音乐文件推上互联网,音乐的社会传播和交流活动就已开始。当然,由于技术的使用以及大众传播的“影响(制约)——接受”(认同)过程,也使当代音乐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复杂化了。

第四,传播内容和功能。传播的本质在于信息的流通,即一种符号化的传播内容的移动、变化和共享。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作为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音乐信息(内容),人们通过传播市场来接受和消费,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传播的音乐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其内容是一种“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但是,随着音乐商品价值的挖掘和膨胀,以及艺术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当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个性特征、情感深度等“经典”标准被逐渐“削平”,而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加强,音乐传播的内容、功能及其整体模式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音乐传播论文篇(2)

关键词:音乐传播;定义;特点;综述

引言

自1993年初,以《中国音乐》杂志为阵地,修海林等一批学者相继发表了关于音乐传播学科建设、音乐传播与音乐教育、音乐传播学方式方法研究论文(详见薛良、宋莉莉、修海林等6人关于音乐传播学的论文,发表于《中国音乐》1993年第1、2期上)以来,音乐传播学研究在我国拉开了序幕。近二十年来,业内外人士就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各抒己见,给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二十年以来关于音乐传播的定义和特点问题的论文研究加以概述,并介绍一些主要的观点。

当一个概念被提出的时候,概念的所指往往已经沉聚了丰富的经验,其内涵和外延在现实中都已存在,因此“音乐传播”的提出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召唤。中国传媒大学的曾田力教授曾这样指出过:“音乐的传播实际上有着几层含义:从音乐的起源看,没有人际间的关系和交流的需要,就不会有音乐,音乐从发生之日起就具有传播的动态属性;从音乐种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看,所有的音乐属性一直就是在不断的传播、传承中得到衍生和发展的。”①因此,他认为“音乐传播是音乐艺术得以产生和生存的一个基本属性,与音乐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音乐传播的提出,实际上针对的是当代信息社会对所有古老艺术的挑战。

修海林先生是较早开始从宏观理论层面思考音乐传播理论研究和学科属性的。修教授在他的《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一文中,就提到:音乐的文化传播“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中建立起来,并发生影响与作用,音乐传播总离不开人的行为的参预。”②在音乐传播赖以存在的社会音乐生活中,音乐传播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存在并与社会不同层面发生广泛的联系。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系汪森老师日前正致力于音乐传播的教学、研究以及实践活动。他在《音乐传播学的一二三四五》一文中对音乐传播有过这样的描述:“音乐传播:学术业。音乐传播应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活动,业术学是由实践到理论,学术业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在笔者的构思中,音乐传播应有三个活动层次,即“学”(理论形态)“术”(技术、艺术)和“业”(业务、职业)。”③

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对音乐传播现象和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音乐传播含有两大层面: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就是我们的各种传播行为(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理论层面就是音乐传播行为现象中带规律性、带本质性、带概括性、带真理性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暂时还没有被抽象、总结、学理性地概括出来。④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传播系青年教师姚杰对音乐传播的定义是:“音乐作为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流动。”⑤他认为“对音乐传播研究的展开必须要建立在对音乐传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上,即把音乐当作信息”。因为音乐传播要研究的各种具体问题,都将围绕这个基点来展开,比如信息传播技术与音乐传播活动的关系、信息传播制度与音乐传播活动的关系、对信息的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政治属性三者的认识以及这三者关系的认识等。其实,音乐传播作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既有传播的一般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姚杰总结出以下6点音乐传播的特点:1.“音乐传播应该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由于传播,使得音乐从创作者到演奏者、从演奏者到传播者、从传播者到欣赏者、从自己到他人,从个人到多人,属于信息的共有化过程,具有交流、交换、扩散的性质。2.“音乐传播离不开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传受双方或者创作、演奏、传播、接收几方都有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3.“音乐传播它必定是一种互动性的行为活动。”传播者虽然往往处于主动地位,但是接受者也并非完全被动接受,做出反馈也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4.“音乐传播要达到效果必须要双方都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关于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曾经有过生动的描述:“音乐传播的本质,是传、受双方共同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并充分显示出人的创造性智慧和成功后共同获得的喜悦感。”⑥5.“音乐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它始终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活动。6.“音乐传播有着信息上的文化性和载体上的经济性。”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音乐来代表自己特定的文化。而当音乐作为信息在现代进行社会传播时,它更多地要通过商业运作。

笔者认为对音乐传播研究的展开必须要建立在对音乐传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上,包括对音乐传播含义以及特点的认识。上述是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音乐传播概念内涵的种种定义和思考。

综上所述,对音乐这种特殊信息的传播活动进行研究的音乐传播学,既是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又体现了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可谓应运而生。而要使得“音乐传播”成为现代学科意义上之 “学”,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建设系统工程。绝非某个人、某个别单位和学校所能单独完成的,甚至可能需要耗时、耗资不菲。音笔者认为音乐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是人类共享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与接受的过程。现代化的音乐传播正在以日新月异之势向前发展。它已成为今天音乐传播重要的依赖。我们不得不正视这种依赖,我们也无法摆脱这种依赖。我们只有理智而冷静地驾驭它们、认识它们,才能使其体现出音乐传播的价值。

注释:

①曾田力.《迎接新世纪大众传媒的挑战》,《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②修海林.《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中国音乐》,1993年第1期。

③汪森.《音乐传播学的一二三四五》,《黄钟》,2002年第1期。

④根据曾遂今的《音乐传播和传播音乐――写在“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之后》一文概括叙述。

⑤姚杰.《关于音乐传播学的学科认识及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2辑)》,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版,第60页。

⑥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参考文献:

[1]修海林.《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中国音乐》,1993年第1期

[2]曾遂今.《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

(第2辑)》,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版

[3]姚杰.《关于音乐传播学的学科认识及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2辑)》,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版

[4]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汪森.《音乐传播学的一二三四五》,《黄钟》,2002年第1期

音乐传播论文篇(3)

一、视角的独特性

涉及“流行音乐”(或曰通俗音乐)一词,一般特指源于欧美的、现代社会城市中诞生的通俗化、时尚化、商业化的音乐。具体说来,即是以其时间上的现代性、空间上的城市性、审美上的通俗性、制作上的现代科技性、流行上的商业性等为特点的大众化音乐。《大众》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其一,是大文化的视角。即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第二章)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流行音乐(包括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大众音乐,更是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此可视为《大众》之流行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二是历史的视角。如对中国流行音乐所作的历史学、社会学分类上将其定位为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现代则为政府音乐、专业音乐)相对的“大众音乐文化”(导引,第二章)。从而提出了“广义而宏观的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导引)的概念,并通过历史上的大众音乐所具有的“自然的”“面向社会,面向最广大群众”(导引)的共性的描述,深刻揭示出广义的流行音乐的本质特点。其三是现代传播学理论的视角。流行性,可谓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性。对于作为大众音乐的流行音乐的流行(传播)特性的研究,应该说是《大众》理论展开的逻辑重心,从而也形成对以往多见的关于流行音乐单纯的或形态学、或审美学、或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新开拓。基于对大众音乐的历史、宏观意义上的审视,《大众》进而深入分析讨论了大众音乐的传播形态(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及其商品性(第七章)、流行性(第八章)等。特别是其中关于技术传播的五大类型(乐谱、唱片、无线电、电视和数字化网络)(第六章)、依技术传播媒体分类的大众音乐传播的五种形式(a.原始、b.乐谱、c.表演、d.唱片、e.无线电-电视)(第六章)、音乐流行模式“三环”(A.激发环节;B.社会心理倾向;C.作品本体)制约图式等的解析方面所体现出的从社会学、传播学以及历史学、审美学、心理学角度对大众音乐进行综合考察的全新眼光,尤见其学术视角的“前沿”和独到。

二、视域的开阔性

《大众》全书的结构总八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二为后四章,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在第一部分中,《大众》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维度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囊括了远古乐舞,先秦民歌,秦汉乐府、相和歌,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隋唐曲子,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元代杂剧、散曲,明清小曲、戏剧等等(第三章);横向的空间维度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第四章)等等,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另如在全书第二大部分后四章中论述大众音乐作为 “音乐商品的历史进化与发展”(第七章)时,对音乐商品价值从 “零时期”、到“萌芽、发展时期”、再到“膨胀时期”所作的历时性分析,也表现出其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视线的深刻性

《大众》在为我们描绘中国大众音乐及其传播、流行的发展史实时,均是与“论”密切相关、相连的。由上所述,其叙“史”述 “实”可见宏阔的视野;而其立“论”上,则不乏学术上的诸多真知灼见。如作者在对“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进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评述之后,所得出的“大众音乐是整体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章),是“历史的晴雨表,社会发展的指南针,社会感觉的心电图,历史长河的录像带”(第四章)的结论;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作政府音乐(Governmental)、大众音乐(Popular)、学院派音乐(Academic) “三相划分”及其交相互成、互动(如20世纪50―60年代GPA/GP/GA型;60―70年代Gpa/地下P型;80年代P/GP/A型;90年代G/P/A型) 理论(第二章)的提出,从而超越了关于音乐文化分类认识上惯行的“雅与俗”、“主流与非主流”、“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讨论大众音乐的传播流行问题中所作“人类社会的音乐实践,本质上是音乐传播的实践”(第五章)、“正向传播与反馈(传播)的长期双向交流形成”对“某文化风格的”“认同”及“民族精神气质的标志”(第二章,第五章)、“音乐史就是音乐的流行史”(第八章)等理论概括;在论述大众音乐的商品属性时所提出的“在我们现实的音乐商品中,对音乐商品的二重性的认识,其意识形态性应当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第七章)的观点等等,都表现出作者深刻的学术见地。

四、视触的敏锐性

《大众》对大众音乐进行历史的和传播学、社会学的透视中还可见其现实针对性方面敏锐的视触。如对当前流行歌坛“走穴”、“营业性演唱”(第四章)、“假唱”(第六章)等的社会学分析;对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两个极端”(“俗不可耐和晦涩离奇”)(第七章),对电视晚会“三多”(声乐多,声乐中独唱多,独唱中流行歌曲多)现象和“电视晚会的艺术带头性和传媒权威性逐步消失”(第六章)的倾向等的批评;对中国流行音乐“起码较长时期内”像80年代“音乐商品生产的‘大瀑布’(状况)再也不会出现”(第七章)的预测。再如,面对“今天音乐商品价值膨胀期,占社会传播支配地位的e式传播(无线电-电视)致使传播透明度趋近于零”的情形而敏锐地指出音乐商品的“艺术、商品追求上价值选择”已到了临界点,从而发出警惕“音乐商品成了商品价值规律的奴隶”(第七章)的呼吁,等等。对“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的研究,其首要的目的和意义,无非在于发现其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音乐文化建设”。由上可见,这也正是《大众》为我们所呈现的著述宗旨。

音乐传播论文篇(4)

【关键词】西方音乐美学;传播;文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60-01

从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宣扬“五四”运动开始,“新文化、民主、科学”等思想便开始逐渐进入中国,使中国近代的文化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而音乐作为在此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艺术门类,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对推动我国音乐和相关文化的发展、维护文化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美学的差异性

从音乐美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中国倡导的是一种具象性的形象思维和直接思维模式,而西方国家讲求的则是理性和抽象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表现在音乐美学上则是:中国音乐美学应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西方音乐美学采用的是逻辑和组合思维。此外,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以人的内心情感为出发点,但又高于情感的一种思想;西方美学思想重视的则是理性,相关理论中更多的是强调现实。从音乐美学的审美取向来看,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色中,通过直接触动人体感官的方式,达到吸引人群的作用,所以中国大部分的传统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对于音色都十分依赖;而西方音乐则是以声乐艺术占据主流地位,在音乐美学表达过程中对于人本质的声音更加重视。

二、西方音乐美学的传播

从音乐美学这一角度来看,西方音乐美学的融入,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在不断开放过程中、在研究音乐美学这一领域过程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反映[1]。虽然西方美学的传播现在在中国是一种热潮,且激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但由于这一研究对象的新颖性,使得人们在接触了西方美学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之后,也开始不自觉地将其同中国相关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所以,西方美学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和建设。从西方美学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流程上来看,研究美学传播情况已经成为中国美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认准的一个课题。并且,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文化保障[2]。自改革开放政策施行以来,西方美学的传播使得中国美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授美学专业的院校和相关课程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此外,西方美学的不断传播为中国带来了另一种重要的积极影响,就是帮助中国美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加强了有关美学资料数据的建设,促进了中西方美学思想和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使得相关论述和理论的数量、可信度、实践性等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西方美学传播的文化评价

截至今日,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在翻译、介绍和评述音乐美学史论这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些带有西方美学特点的论著在中国的出版和发表,以及对这些论著的翻译、研究和介绍等,不仅为西方美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现实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3]。从中国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发展情况的研究来看,该学科从开始构建到逐步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条比较曲折和困难的道路,而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中国美学在各个发展阶段对西方美学的分期吸收和借鉴,则为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源泉。从中国音乐美学这一学科初步建立来看,其主要是借助对中西音乐美学的吸收、借鉴、认同到最终融为一体,不仅为中国古典的音乐美学提供了新的“养分”,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美学理论的更新和完善,使得音乐美学这一学科观念可以在中国得以重新构建[4]。与此同时,对西方音乐美学开始在中国进行传播至今积淀下的所有音乐美学文献论述,结合现代音乐美学发展现状进行翻译、整理、注释和分析,使得中国的音乐美学拥有了更多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推动了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力度,还扩大了其传播范围。此外,自西方音乐美学在中国境内开始传播以来,其采用的都是以文字作为主要传播媒介,来进一步拓宽其传播的深度和范围。所以通过出版和发表与西方音乐美学相关的论述,对于提升西方美学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贡献,增加其传播的最大限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这门艺术的不断繁荣发展,与相应文化时空环境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但与音乐美学理论不同的是,其实践基础的构建对于发展传播环境等条件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因此,本文对西方音乐美学目前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就该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便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西方音乐美学。

参考文献:

[1]孙治国.浅谈西方音乐美学思想[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3(03):183-184.

[2]王沥沥.“数”与西方音乐的美——浅谈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05(03):76-77.

[3]石惠敏.浅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5,12(06):101.

音乐传播论文篇(5)

流行音乐已成为当今论文联盟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重要音乐现象。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音乐美学关注的是它的审美价值,音乐史学关注的是它的历史发展和流变,对于它的流行(传播)的研究则是音乐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曾遂今先生所著《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即是用音乐社会学的方法对流行音乐(包括广义和狭义)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也可以将该作视为曾先生1997年版的《音乐社会学概论》(2004年“增删修改”版为《音乐社会学》)的“姊妹篇”、“系列篇”。如果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社会学专著”(于润洋语)的《音乐社会学概论》对于我国的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着开创性的意义,那末《中国大众音乐》(以下简称《大众》)一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其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的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一、视角的独特性

涉及“流行音乐”(或曰通俗音乐)一词,一般特指源于欧美的、现代社会城市中诞生的通俗化、时尚化、商业化的音乐。具体说来,即是以其时间上的现代性、空间上的城市性、审美上的通俗性、制作上的现代科技性、流行上的商业性等为特点的大众化音乐。《大众》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其一,是大文化的视角。即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第二章)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流行音乐(包括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大众音乐,更是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此可视为《大众》之流行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二是历史的视角。如对中国流行音乐所作的历史学、社会学分类上将其定位为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现代则为政府音乐、专业音乐)相对的“大众音乐文化”(导引,第二章)。从而提出了“广义而宏观的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导引)的概念,并通过历史上的大众音乐所具有的“自然的”“面向社会,面向最广大群众”(导引)的共性的描述,深刻揭示出广义的流行音乐的本质特点。其三是现代传播学理论的视角。流行性,可谓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性。对于作为大众音乐的流行音乐的流行(传播)特性的研究,应该说是《大众》理论展开的逻辑重心,从而也形成对以往多见的关于流行音乐单纯的或形态学、或审美学、或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新开拓。基于对大众音乐的历史、宏观意义上的审视,《大众》进而深入分析讨论了大众音乐的传播形态(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及其商品性(第七章)、流行性(第八章)等。特别是其中关于技术传播的五大类型(乐谱、唱片、无线电、电视和数字化网络)(第六章)、依技术传播媒体分类的大众音乐传播的五种形式(a.原始、b.乐谱、c.表演、d.唱片、e.无线电-电视)(第六章)、音乐流行模式“三环”(a.激发环节;b.社会心理倾向;c.作品本体)制约图式等的解析方面所体现出的从社会学、传播学以及历史学、审美学、心理学角度对大众音乐进行综合考察的全新眼光,尤见其学术视角的“前沿”和独到。

二、视域的开阔性

《大众》全书的结构总八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二为后四章,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在第一部分中,《大众》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维度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

转贴于论文联盟

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囊括了远论文联盟古乐舞,先秦民歌,秦汉乐府、相和歌,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隋唐曲子,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元代杂剧、散曲,明清小曲、戏剧等等(第三章);横向的空间维度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第四章)等等,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另如在全书第二大部分后四章中论述大众音乐作为 “音乐商品的历史进化与发展”(第七章)时,对音乐商品价值从 “零时期”、到“萌芽、发展时期”、再到“膨胀时期”所作的历时性分析,也表现出其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视线的深刻性

《大众》在为我们描绘中国大众音乐及其传播、流行的发展史实时,均是与“论”密切相关、相连的。由上所述,其叙“史”述 “实”可见宏阔的视野;而其立“论”上,则不乏学术上的诸多真知灼见。如作者在对“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大众音乐”进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评述之后,所得出的“大众音乐是整体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章),是“历史的晴雨表,社会发展的指南针,社会感觉的心电图,历史长河的录像带”(第四章)的结论;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作政府音乐(governmental)、大众音乐(popular)、学院派音乐(academic) “三相划分”及其交相互成、互动(如20世纪50—60年代gpa/gp/ga型;60—70年代gpa/地下p型;80年代p/gp/a型;90年代g/p/a型) 理论(第二章)的提出,从而超越了关于音乐文化分类认识上惯行的“雅与俗”、“主流与非主流”、“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讨论大众音乐的传播流行问题中所作“人类社会的音乐实践,本质上是音乐传播的实践”(第五章)、“正向传播与反馈(传播)的长期双向交流形成”对“某文化风格的”“认同”及“民族精神气质的标志”(第二章,第五章)、“音乐史就是音乐的流行史”(第八章)等理论概括;在论述大众音乐的商品属性时所提出的“在我们现实的音乐商品中,对音乐商品的二重性的认识,其意识形态性应当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第七章)的观点等等,都表现出作者深刻的学术见地。

四、视触的敏锐性

音乐传播论文篇(6)

关键词:传播视角 大学音乐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55-01

教育改革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大学教育来说,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大学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1]。然而,在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大学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之相应,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那么,作为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大学音乐教育,该如何解决层积下来的问题使教学得以健康发展呢?下面笔者将从分析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1 大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的教育问题也提上了改革的日程。当前,教改的力量主要放在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上,相对而言,大学教育的改革力度稍显薄弱。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需要更多深入性的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大学音乐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一环,下面来论述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

1.1大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

音乐学科的情感审美性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音乐的教学方式应该具有直接性,学生获得直接的审美体验,而音乐给学生带来直接性的情感冲击。对于这一点,新课标有明文规定,大学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而不再是技能教育。然而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仍然处在旧有的教育体制下。面对新的音乐教育目标,教师们作出的反应不尽相同。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有的教师还是因循守旧,仍然采用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2]。总体来说,大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水平处在参差不齐的境况。

1.2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使学生在后期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成就。当前大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因运用的教学理念不同而有所区别。综合起来看,大学音乐教学运用的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验式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等。就教学成果来看,各种教学理论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在教学上的着力点各不相同,因此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要视情况而定。

2 音乐传播对大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信息传播理论是一种在西方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新型理论,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普适性,在经过前人的发展与后人的创新之后逐渐趋于成熟,发展前景良好。而音乐传播是信息传播中的一个分支。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传播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是信息传播理论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传播与音乐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度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有效度。下面就来谈谈音乐传播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

2.1音乐传播使教学方法与过程有效化

音乐传播使教学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可以利用种类更多的教学工具来学习,比如网络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这些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得审美体验,改变以前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情况。而新的教学方法又提高了教学活动参与者的活动积极性,双方能够实现良好的和互动,使教学变成一个交流感情与经验的平台,实现了参与者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的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外自学或者举办音乐表演和音乐竞赛等,展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2音乐传播使教学内容有效化

信息的畅通是形成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的一个有利因素,以前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教材上的知识为主,而音乐传播的迅猛发展为音乐教学内容多元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表现在音乐内容的载体形式多元化,音乐曲目的选择多元化,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3]。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相比于以前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来说,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给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2.3音乐传播使教学评价、反馈有效化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推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他们的学习过程,这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随之出现了偏差,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而音乐传播改变了这种局面,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采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除此之外,教师还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并根据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实现,而传播视角下的大学音乐教学在教学方式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学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传播视角下的大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信息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教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沿着这条路走,将给大学音乐教育改革事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林琳.米德的文化传播观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音乐传播论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形象与传播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形象塑造与传播是如今的热点问题,无论是国家形象、地区形象还是企业形象等各行业形象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种意义上“形象就是生产力”,所以形象塑造与传播问题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中都极具现实意义。

如今,一种有效的企业形象品牌传播手段—企业音乐电视—成为企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新宠。作为一种“广告味最淡”的广告形式,因为音乐艺术的支撑,好的企业音乐电视还能广为传唱,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良好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企业音乐电视的产生及定位

1.企业音乐电视产生的背景

(2)作为一种电视传播体裁,企业音乐电视直接来源于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作为一种音乐艺术的电视化呈现方式,具有广泛受众基础,是极具市场的电视艺术与娱乐方式。在音乐电视基础上形成的以企业形象塑造与传播为目的之企业音乐电视在我国广告中的应用,一般认为从1996年出现的由音乐电视剪辑而成的广告开始,这一形式在广告传播与形象塑造过程中易让人喜闻乐见,于是被更多的企业加以利用,渐渐成为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体裁。

企业音乐电视这种以音乐作品为创作中心、以企业或品牌形象为创作指向的视听载体,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精美的、富有意境的画面和反映企业文化的歌词打动受众。在艺术化与娱乐化的处理下淡化了广告的功利性,增强了观众的收视欲与审美欲,让受众在自然的接受广告的同时,主动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企业文化信息,形成对企业形象的审美认知。

(2)作为一种品牌塑造手段,企业音乐电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企业形象传播与品牌塑造的成功

企业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媒体产品形态,有着作为电视艺术形态的音乐电视的基本特征;又有着作为电视广告的传播形态,特别是作为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企业音乐电视有其内容和创意的规定性。

企业音乐电视的文化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它为使产品赢得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力图使广告演绎出艺术性和审美性,使企业文化形象处于主流文化潮流中,更注意亲和力、民族性、艺术性,是商业美学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运用。

同时,借助网络传播,全面整合拍摄与制作资源,有力拓展不同行业对企业音乐电视的需求、凭借各行业对自身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期望,“企业音乐电视”已经成为各行业形象传播、形象宣传与推广的热门选择,“企业音乐电视”已成为行业形象传播的一种较为成熟的广告体裁。

2.企业音乐电视的基本定位

由上可知,企业音乐电视就是在音乐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用于企业形象或行业形象传播的新的广告形式,大多用于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企业音乐电视是企业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外在表现,在传播中通过对企业形象的感性诉求与情感诉求,使外界对企业产生好感。

其运用领域主要在企业故叫企业音乐电视,用在其他领域自然也会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政府音乐电视、地区音乐电视、行业音乐电视,或统称音乐电视形象片;或者,就以“企业音乐电视”的统称、称谓将行业精神、行业文化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形象传播体裁。企业音乐电视的使命就是实现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实现企业文化品牌的有效树立以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形象期待。

二、企业音乐电视在广告传播中的优、劣势分析

企业音乐电视相对传统的广告形式,具有自身的优势,甚至被称为“企业品牌价值系统的新元素”。

1.企业音乐电视的美学创意优势

广告美学认为,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拓展其传播效果,还必须注人审美要素“引起受众的注意,进而影响受众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广告创作与传播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寻找广告宣传对象与受众审美心理的相通点,并且把这种相通点作为广告创作和传播的核心和着力点”。应当说,从最理想的状态来看,广告境界的提升需要在其商业性的背后更多地给予美学关注,实现最佳的美学创意。

企业音乐电视给电视广告注人了更多的艺术性和美学元素,将精美的画面和时尚的音乐相融合,把枯燥乏味的电视广告变为与艺术相结合的、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音乐广告片,让受众在得到美的视听享受之时,不自觉地接受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形象,从而将观众从排斥状态转化为欣赏状态,观众在接受一种广告艺术的同时,也主动地接受企业文化理念和产品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广告美学创意的实施还有助于提升广告层次,净化广告生态

2,企业音乐电视的多元化传播优势

企业音乐电视是以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为灵魂,以音乐为艺术核心的广告形式,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具有打动心灵的优势,音乐在反映人类的感情世界方面,是无可匹敌的。”所以,企业音乐电视实现了视听合一的传播。

为此,企业音乐电视的传播不仅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还可以通过广播,以及网络视频进行广泛传播。央视播出的“著名企业音乐电视展播”时段播出的企业音乐电视作品,诸如《康美之恋》、《爱到春潮滚滚来》等作品的网络搜索率和网络视频展播率都是比较高的。

可见,企业音乐电视扩展了传播渠道,实现了利用新媒体的整合。企业音乐电视不仅在创作上有力地借鉴音乐电视的成熟手法,而且在管理、营销、发行等商业手段上也能共享资源,开拓广告媒体的运用。

3.企业音乐电视的品牌塑造优势

企业形象广告并不直接产生销售行为,但它作为品牌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一般广告而言,企业音乐电视广告在一种音乐艺术的包装中更含蓄唯美地向受众展示企业文化形象,摆脱了传统广告的直白喧闹,将受众对企业和商品的价值判断建立在一定的美学追求和审美信息基础上,实现了“不宣而宣”的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促进消费者在拥有对该企业美好形象的同时增加对该企业产品的购买几率,它和普通产品广告形成了互补,最终整体推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音乐电视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作用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企业音乐电视作为企业广告的一种方式,其优势就在于这种体裁可以实现企业理念与形象美化的完美结合

企业音乐电视还有效地丰富了广告的基本类型和传播路径,政府形象、地方形象以及各行业形象传播的也可选择音乐电视形象剧这一方式。企业音乐电视将商业广告与艺术创作巧妙完美的结合,是广告美学实践的一种样式,也给怎样才能做好人们喜闻乐见的广告做了有益的探索。

当然,企业音乐电视在广告传播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企业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形象的美化传播,一般用于塑造品牌形象,主要是企业文化形象的传播,由此带来的局限自然是无法对一般的产品广告进行如此传播。二是制作与传播成本较大。企业制作和播出需要足够的资金。一般的小型企业是难以承受巨大的制作费用与广告播出费用的。三是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作用有限,还必须配合其他渠道进行,最佳的效果当然是实现传播形态、渠道等方面的整合行销传播。

三、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形象的品牌塑造与有效传播

1.企业形象的形象力

企业形象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看法和认识,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环境下,不同公众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企业文化与形象,并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情感和认知的综合体现。

一般认为,考查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应该包涵这二个因素: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所以,一定意义上,企业的形象力就是号召力,就是购买力,就是生产力。

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品牌资产和可持续购买力。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整合力,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协调合作,实现企业的高效、良性与可持续运转;能促进从内而外的企业文化传播,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企业形象价值、商品价值与传播价值的整合与实现。

2.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及传播

(1)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的形象塑造,是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通过有效的形象塑造载体实现对企业形象的有效塑造与传播。

企业音乐电视作为企业形象塑造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在其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中实现受众对企业文化形象的艺术化理解,转变了人们传统的单只依靠视觉传播与物质价值来判断企业的思维形式。企业音乐电视实现了对企业形象的视听合一的传播。成为企业形象塑造的全新手段。

(2)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形象的传播

广告传播在企业扩大知名度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企业音乐电视其实是一种直接的企业形象广告形式,它通过强烈的视听效果,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整体形象的有效推销,企业音乐电视通过贯穿始终的优美动听的旋律、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情景营造、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视觉效果来体现企业的理念和内在特质,摆脱传统商品广告直接说教的局限性,把企业形象传播给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