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6 18:25:14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1)

大家好!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要过去了,真是时不我待。一年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味无穷,有喜有悲,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时的泪水,让我的工作不曾乏味。又是一年的学习、工作。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我得到大家的帮助实在是太多,相比之下自己所付出的实在太少,深感汗颜。现在我将本年度的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赔款善治岗位是一个工作非常较为繁琐的岗位。它在理赔的整个流程上算是最后一道关口。没有未决岗的紧张,也没有理算组的精算,但是这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岗位。对于我的工作,我有得有失,做的并不够完善。

一、理赔案件结案

从客户出现报案后,现场查勘完毕,客户交起索赔材料,定损后录入新系统,转到核价岗,做完理算,领导审批签字,方可打电话通知客户领取赔款。每天的结案数据都会以电子表格做成结案日报表发给总经理室。截止11月份,已结6438已决赔案。通知客户需要大量时间,在告诉客户一共赔付多少的情况下,多数都需要讲清楚具体的赔偿项目,告知需要哪些手续,还缺少什么材料。因为每一个案件不同,每一个客户也不同,不同意赔付价格的客户不在少数,客户的庞然大怒和不理解是常有之事,只能耐心的一一向客户解释和客户做好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解决不了得问题也会存在,只能安抚客户情绪,等客户来后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再做协调工作。就这样,客户同意每一个案子价格之后,在录入系统核赔结案。因此现在的价格纠纷已经逐渐减少。

二、客户领取赔款,收据开单

因为每天来的客户不是我们所能安排的,所以每天的工作量也是不同的。有时一天来的客户也就是几个人而已,相对开单就没有那么繁忙,那么混乱。而有时一天的客户接二连三,甚至一起挨号催喊,让自己手忙脚乱。而且因此我把县区营销部领取赔款的日子都差分开,一到星期五各一天,因为县区工作人员带来的案子比较多。客户称领取赔款时,首先要录入系统查询,看是否结案可领取赔款,如果确认结案,从档案橱中按赔案编号找出案子,先翻阅案子材料是否齐全,随后根据计算书准确无误的填写赔款收据,把单子交给客户到出纳窗口领取赔款。从月日起实行赔款到账户,客户送交索赔材料的同时把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复印件留存,案子结案时,直接开单转财务打到客户账号上。按常理来讲,这一规定,不紧保证了被保险人赔款的安全性,还方便了客户,不用再跑远路,进行那些繁琐的手续亲自来领取。但是因为刚刚实施不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我们遇到种种困难,因为当时我们公司对于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等地方是打不过去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客户就必须办一张其他银行的银行卡,甚至有的客户根本没有银行卡或是存折。还有好多客户是在修理厂修车后,修理厂来领取赔款,还得再联系车主办理手续,更多数客户交材料时不知道打卡的规定,并没有携带银行卡和身份证,还是要反跑一趟……为此也有好多客户不满,但是我们还是会让客户明白,这是行业协会的规定,每个保险公司都在履行。我们是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方便客户而已。突破种种困难,当材料手续齐全时,我会把所有的案子开好赔款收据,把材料一份份的整理完善后,在流转本上登记清楚,转到出纳。直到赔款到账后,我们这项任务才算真的完成。除了银行到账有时不准时的情况,没有出现过拖延状况。

三、案件整理归档

开单的赔款收据是白、绿、红三联。当客户领走钱或是打卡后,红单子需要送回来粘贴留存。拿到红单子后,需要按照案卷页码整理排序,把需要粘贴的单证靠左上角的粘贴线仔细粘贴好,填写好名称。每个案子材料不同,薄厚程度也不同,需要的时间更是不同。每一个案子排完顺序后,用装订机打孔,打好孔之后,用装订线把每个案子穿逢好,之后再用交棒把案子的后案卷皮粘贴好。把案子搬到四楼,按要求把险种分类,然后按赔案号排序,分别装入档案盒,在档案号标注清楚,然后归档档案橱内。以便以后的检查和档案查找。但曾因档案整理不及时,挤压案件,在检查时出现问题,做过书面检查,罚款处分,让自己牢记在心,知错就改,做错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该过的,我有幸得到这个机会,所以我加班加点,及时把档案完善。

四、单证管理

理赔所需的工作单证,都由我保管,做好分类,方便查找使用。做好登记工作,县区公司和定损中心领取时做好详细数据记录,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会那么的单一,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物品申请和保管,理赔资产的登记和使用情况,都由我负责。简简单单的事情,也是锻炼我细心负责的机会。

在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同事,内勤岗位体现了公司的形象是公司的对外服务窗口,所以无论是接个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形象。

虽然是一年的工作述职,其实到今年的月22,在理赔上已工作了整整两年,工作是完全一样的,改变的只是工作成效和工作的心态。也许是自己真的不适合那个岗位,或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年月17日我正式别调到中介办公室任职。随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可是大家都是老同事,还是那么的熟悉,并不感到陌生。现在还不能说我在中介上能担任哪项工作,做了多少事情,刚刚开始,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1.合同的填写。

2.如何去行业协会换取资格证,展业证,如何去银行汇款,人考试报名表填写。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2)

在 年即将过去之际,回顾我在年初总结时“立的誓”,有一点点欣慰,也有一点点遗憾,当然随着整个公司的蓬勃发展,我更多看到的则是我所致力于的 个险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因此碰了不少壁,但相应地,也得到了不少的磨砺机会,这些机会对我来说都是实际而有效的。

有了这些不可或缺的经验,和去年的业务水平比起来,现在的我工作起来明显会感觉较之以往更加的顺手,效率自然就高了。其实所谓事倍功半,所谓厚积薄发,就是每天都要尽可能地累积进步,哪怕只是几处“微不足道”的细节,天长日久下来也是一笔可以极大助力工作的财富,要知道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就在于那些看似无足轻重,事实上却非常关键的差别。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3)

关键词:保险外汇;外汇业务;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48-02

一、保险外汇发展的概况

(一)保险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为改革统收统支的外汇分配制度,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外汇留成的对象和比例由国家规定。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改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一家经营为设立多家商业银行和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随着保险外汇业务的逐步展开,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各项管理政策顺应不同时期保险外汇业务的发展,为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经济转型时期的保险公司外汇管理。对保险公司外汇管理的规定,最早见于国家外汇管理局1993年颁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规定》,其中对保险公司开展外汇保险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进行了规定。由于这一时期保险公司外汇业务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因此保险公司外汇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少。1994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并于1996年12月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同时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

2.现阶段的保险公司外汇管理。2002年以来,为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规范保险市场外汇收支,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险外汇管理的法规,不仅规范了业务操作,而且便利了保险机构的业务发展。一是放宽部分保险外汇业务的限制,如:取消对保险外汇业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取消外汇保险必须以外汇缴纳保费的规定;二是简化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经营相关申请事项的审核程序;三是拓宽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运用渠道,增强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四是,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进行交易。

二、现行的保险外汇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主要按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行分类,因此,保险外汇管理也是根据交易活动的性质,对外汇收支实行结汇、售汇和付汇的汇兑管理。同时,对保险公司从事外汇收付活动的保险业务等实行特殊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对其外汇资金的流动实行专门监管。

(一)对外汇保险活动涉及到的外汇收支的汇兑管理

主要包括:对境内从事外币计价结算的保险活动实行监管;对缴纳保险费、支付保险赔偿和给付的外汇收支实行真实性审核;对保险费或保险赔偿的售汇和结汇进行真实性审核等等。

(二)对保险公司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和资金管理

主要包括:审批保险公司经营外汇业务的资格;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币种调整进行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账户使用和合规性进行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运用活动进行管理等等。

三、保险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外汇相关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在结汇审核的具体业务程序上有可操作性,但在资本金结汇真实性审核方面却不具操作性,没有对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的必要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如:保险公司哪些方面的结汇申请可以核准没有明确,保险公司提供的报表哪些项目、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办理结汇没有说明。增加了分支局在真实性审核中的工作难度,也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在结汇过程中对外汇局工作的误解。

(二)保险外汇统计监测的手段落后,监管难以真正到位

一是保险经营机构外汇账户没有纳入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不利于保险外汇资金的风险防控。现行政策规定,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保险经营机构,可以在境内银行直接开立外汇经营账户,并应在开户后10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备案。由于保险公司外汇账户没有纳入总局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外汇局只是被动接受纸质开户资料,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保险公司外汇收支情况和外汇账户的使用情况,不能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二是保险外汇业务管理基本为手工操作,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施有效监管。外汇局对保险公司相关业务的核准,仍停留在一笔一单的手工操作上,使之不能发挥外汇局非现场监管理的能效,影响了保险外汇的监管水平和质量。

(三)保险各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影响监管效率

作为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的管理部门,只侧重在外汇资金方面与其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凸显管理手段单一的弊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保险各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各有侧重,且不能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因而外汇局对涉及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的信息来源甚少。由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比较少,缺乏协同监管措施,极易形成监管盲区或重复管理情况。

四、构建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的设想

(一)非现场监管体系的提出

为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便利化,同时为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外汇业务的经营活动,营造一个既有管理,又适度宽松的有序氛围,促使其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立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一方面,可以提高监管工作力度,增强保险公司守法合规经营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外汇局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管理人员不足的境况,降低监管成本。因此,完善的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首先,应有一个以外汇局相关数据信息为主的非现场信息监管系统;其次,建立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制,实现协同管理;第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监管人员操作守则,实现非现场监管为主体的有效管理。

(二)构建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框架

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托保险公司和外汇指定银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辅之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信息等。

1.外汇局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并开展主动性监管。建立并运用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外汇局监管人员利用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模块,对保险外汇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建立定期数据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重点监管目标,使得保险外汇管理有的放矢,实现管理目标,为提高保险外汇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这也是整个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的核心部分。

2.建立外汇指定银行报送保险外汇异常变动信息的风险预警体系。设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量化指标,建立外汇指定银行异常交易信息报送制度。外汇指定银行是保险外汇前沿监管部门,能掌握第一手交易信息,并能及时发现异常保险外汇收支的情况。为充分发挥外汇指定银行独特的优势,外汇局应建立并充分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与监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发出警告,防患于未然,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从一定程度来讲为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补充。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4)

【关键词】外汇风险 跨国公司 非美货币

近年中国跨国公司在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拉美,用当地货币计价并进行DDP交付条款的合同或项目已经占一半以上。通过当地货币计价,一方面可以减少采购方的汇率风险,有利于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与美元的正面价格竞争。其优势表现为可以有效增加中国跨国企业业务规模和海外市场拓展份额,但非美货币签约是把“双刃剑”,在带来合同份额增加的同时,也使我国跨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外汇风险。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外汇风险类别与特征

(一)外汇风险种类

1.结算风险

外汇结算风险是指用外汇进行的项目款结算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在国际项目中尤其是工程项目最常见。一般情况下,国际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就已确定回款结算货币及结算汇率,但因建设工期长,汇率的变化又不可预知,当项目回款以所在国家(地区)的货币计价时,其本身就蕴涵一定的汇率风险,这种汇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计价货币币值的稳定程度。

2.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跨国公司在以非美货币计价跨国交易中,由于汇率变动而造成未结算外币交易发生的损益。我国跨国企业经常性的外币交易主要包括:以美元结算的材料采购应付款、尚未履行的远期外汇合约、其他以非美货币计价的资产和权益。

3.汇兑风险

汇兑风险是因货币兑换及汇率的波动产生汇兑损益而带来的风险。跨国公司大量的外汇兑换业务经常会发生,项目前期启动资金需要用美元兑换成项目所在国货币,用以支付在当地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回款到当地子公司后,需要将非美货币的项目供货款兑换成美元汇回给母公司等,在非美货币呈现单边贬值下这种兑换会产生汇兑风险。

4.风险

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期限和特定市场范围内,由于中国公司没有注册子公司或子公司没有渠道进口、投标具备的相关资质等,必须通过联合组成联合投标体进行投标的项目。合作方式为中国跨国公司与签美元供货合同,与最终客户签东道国货币合同并从中赚取差价。但因美元强势崛起,东道国经济、金融、政治、政局等因素变化,导致东道国货币贬值带来汇率风险。具体表现为:东道国收到最终业主本币回款后,换汇后的美元头寸已经无法覆盖合同约定的美元金额。中国跨国公司的风险包括:一是合同直接被取消或项目不执行;二是渠道商在收到最终客户回款后,压住货款不对供货商进行背靠背支付。

(二)外汇风险特征

1. 外汇风险大小由签约币种和支付条款决定

在对外招标文件中,一般都允许投标人按某一对外通用货币,选择一定的外汇比例进行投标报价。合同中规定的对外通用货币比例越大,外汇风险越小。我国跨国公司项目大多数在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通常物价上涨较快,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当地货币贬值较快,易遭受汇兑损失。同时与项目的经营方式、施工组织与计划、工程进度等也密切相P。

2. 双重汇兑风险

我国的跨国公司一般会在目的国成立子公司,一方面为承接DDP项目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中方员工的签证及本地用工风险进行考虑。

外汇风险既有所在国当地货币与美元的兑换,也有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跨国公司面临双重甚至多重外汇风险。跨国公司在签订合同时,供货部分可能是美元或欧元结算,服务部分则由本币支付。同时在项目前期,存在项目垫支,存在将美元换成本币进行本地采购、支付项目分包款、本地人员工资等,这些行为致使在实际的结算支付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汇兑风险。项目服务部分回款后,将本币换成美元后从本地子公司汇回到国内母公司时,也会发生汇兑风险。这样跨国公司很可能会承受双重汇兑风险,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3. 外汇风险金额大、时间长、种类多

大部分国际项目尤其是国际EPC总包合同一般都有合同金额大、合同工期长的特点,EPC合同涉及的外汇风险更是复杂。

二、外汇风险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F公司是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从2005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在东南亚、南亚、欧洲、拉美、独联体、中东、北非、东南非世界各地多个国家拥有30多家海外机构(子公司、代表处、分公司和海外工厂),截至目前产品销售覆盖超过40个国家与地区。

影响汇率的因素也有多种,主要有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利率水平的差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政治局势等;除此以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冲击等。外汇风险归根结底主要受风险敞口、汇率波动、时间三方面因素的影响;F海外子公司主要存在外汇风险敞口在于非美小币种敞口风险。下面以F公司发生在结算、交易、汇兑、外汇风险的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公司风险

1.结算风险

2016年10月,F的海外子公司A公司与工程总承包商B公司签订了一份总额为美元以人民币回款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为460万美元。经过多次谈判、协商和博弈,最后美元汇率以买方收到最终业主的预付款实际到款日的当天汇率结算。10月12日,B公司收到最终业主C公司预付款的汇率6.7258人民币。12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当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按12月底汇率测算,仅这一笔交易,F公司汇兑损失人民币101.38万元。

2.交易风险

2015年F公司汇兑损失累计超过4 870万元,根据F集团公司规定超过了重大风险的标准。以汇兑损失为影响程度评估维度,根据分析得出F公司目前面临的交易风险定性评估,主要集中在非美货币出口合同,2015年业务规模全年约19 284万美元,绝大部分回款条款较差,赎期较长,且涉及工程验收、PO更改、风险敞口极高。

2015年美元指数呈现震荡走低的趋势,相比较而言,F公司海外销售涉及的主要小币种除墨西哥比索和印度卢比外,其他均呈现升值的趋势。得益于小币种升值,母公司合并层面截至9月底汇兑收益3 041万元,同期汇兑损失为3 433万元。如下表所示。

3.汇兑风险

2016年11月16日,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之前,F公司在东南亚M子公司收到T客户回款共计9 198 098.84万马币。期间需要购汇汇回中国总部,在当地银行进行购买美元询价时,银行要求提供合同、PO和发票。子公司在之前并没有遇到这一特殊要求,经咨询银行的解释是美国大选之后,银行对大额购汇交易(超过100万美元)要求提供核查详细资料。子公司财务人员让银行帮子公司锁定了当天美元汇率。从隔天汇率看,仅提前一天就避免了汇率损失2.835万美元。若按12月底汇率汇兑收益达21.95万美元。

4.风险

2015年5月,F公司在P国代表处和S公司()合作中标项目,投标期间,为保证中标,S公司考虑通过采用较低的汇率报价,最终凭借商务排名第一,中标该项目总金额约431万美元。但中标后由于P国金融政策改变,市场汇率下滑,S公司表示无法继续使用投标约定的汇率付款给F公司,也不愿意在亏损的情况下采用市场汇率开证,导致项目搁置。由于S公司在投标过程中已开立了履约保函,如果不执行本项目,保函将被最终业主N公司没收,业主也将废标并启动重新招标。F公司面临选择承担汇率波动损失或丢标处境。该项目最后由F公司在P国子公司T公司承接,因汇率波动签约模式从与最终客户签约切换到子公司直接与客户签约,账面损失约115万美元。

三、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地位方面往往不具有对等性,具体表现为在进口采购环节合同一般约定为美元,在出口合同方面非美货币占据较大份额,面临进出口汇率波动的双重挤压。

我国跨国公司在商务谈判阶段一般由业务人员进行,业务人员对商务价格的天然敏感导致忽略外汇风险的不确定性对合同利润的隐性吞噬。同时业务人员往往没有对客户进行积极引导,汇率波动方面的条款被动接受客户要求较多。

我国跨国公司外汇管理的手段单一,基本仅局限于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常用的金融工具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但套期保值对回款预测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不是所有非美货币都可以操作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具有滞后性、空套和循环套保弊端。

(二)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1.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对冲规避风险

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冲销管理,是对集团内成员单位之间或者与供应商的应收项目、应付项目进行清算的管理。是用于集团内交易的清算方式,优势在于减少跨国公司集团内现金交易,降低管理和财务费用。跨国公司通过专门的管理系统和设立中心账户(如跨境货币资金池), 归集加入系统的各子公司的款项,通过两两相抵,月底或季末时,由中心账户调拨,各子公司之间付款金额为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净差额。

2.自然对冲

自然对冲是规避外汇风险最好的方法,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会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在收到大量本币的情况下,如果汇回会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可以根据子公司财务情况将本币留存到子公司,用于后期子公司的运营开支和后期项目费用支出。

3.优化签约模式

在合同签订时对合同进行签约主体的优化。供货部分采用美元签约;服务在岸部分一般选择子公司签约,或也由国内母公司统签。服务部分也签成美元合同打包在供货合同中统一报价。

4.同条中增加外汇保值条款或设置会谈条款

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跨国公司在进行商务报价时,根据金融机构对远期汇率市场的判断,将汇率贬值部分进行综合报价,或在合同谈判中增加外币保值条款。签约和支付使用“本币”。签订合同时将该货币与另一种“美元”比价,如果实际支付时这一比价发生变化,则原货价按这一比价变动幅度进行调整,确定“商定汇率”。如果实际支付时,两种货币比价超过“商定汇率”一定幅度,则对订单报价进行调整,即合同会谈机制启动生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存在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 汇率风险也成为跨国公司日常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中资公司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投资设厂,如何控制外汇风险,成为我国跨国公司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我国跨国公司做大做强公司实力,使公司与客户谈判具有主导地位,能够对合同条款产生足够的影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财务要通过国际项目实际情况、现实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并且在反复的实际运用中,开发并借鉴发达国家外汇管理工具形成解决方案,达到防范或减少汇率风险的目的,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双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5)

关键词:外汇风险 防范规避

一、外汇风险及其分类

外汇风险,又称为货币风险,指源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是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国家金融主体实际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公司因汇率变动而必须承担的风险有三种:一是折算风险;二是交易风险;三是营运风险。

(一)折算风险又称为会计风险。它是因每会计年度结算时,公司必须编列合并财务报表,如果一家公司有子公司在国外,就得承受折算风险,就得先将子公司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母公司所在地货币编制财务报表,再进行合并。由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到汇率的折算,因此报表上的利润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变化。由于折算风险是因会计处理而产生,因此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准则下,有可能承担不同程度的折算风险。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折算上基本上以现行汇率法与时点法并用。

(二)交易风险是指公司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可能会因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定经常会与贸易伙伴或金融机构签订各种合约,不论签订的是哪一种合约,只要以外币作计价单位,则此合约就会带给公司额外的交易风险。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有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就要承担交易风险。

比如,企业与外国贸易伙伴进行赊销或赊购,从报价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其间经历三个阶段的风险,报价风险(卖方以外币报出单价,到双方签约为止);订货风险(从签约开始,到交货为止);收款风险(从交货开始,到货款收齐为止)。公司真正承受交易风险是从签约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为止。而且交易风险的原因,还包括以外币计价的借款或投资,签订外汇远期合约等。如以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以外币计价的长期投资的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尚没有列入财务报表中的以外币计价的销货承诺和购买承诺、尚未交割的外汇远期合约等,都构成了公司交易风险的原因。

(三)营运风险是指公司非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有可能因非预期的实质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化,因而影响公司整体的价值。一家公司所承受营运风险的程度则是衡量实质汇率变化会影响公司整体价值到何种程度。营运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国经济因素的相对变化而引起实质汇率变化。进而影响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情势,因此营运风险又称竞争性风险。营运风险与交易风险合称为经济风险。

实质汇率的改变会引起产品相对价格变化,因而会改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公司在面对本国货币实质升值时,就得判断这种升值是长期或短期的,以此来决定是保住价格以维持利润还是以牺牲利润来保住市场占有率。如何来管理因实质汇率变动所带来的营运风险,一般来说是采取多元化策略。如产品市场多元化、生产地点多元化、原料来源多元化等。其中,还有自然避险、外币转换及外汇交换等多种方式。

二、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发展,放松外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金融国界逐步消失,金融风险日趋增大,加之美国次债危机的后果逐步蔓延,致使全球外汇市场中累计的金融风险更加突出。这些潜在的汇率变化,对已经国际化、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无疑充满了考验,需要在变化中寻求规避风险的办法。

由于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尚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所以,尽管许多企业已经感受到外汇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外汇风险管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认识到外汇风险规避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外汇风险防范中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因此,由于外汇变动带来的损失的情况在一些企业中是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所造成经营上的不利影响常常让一些企业感到束手无策。我国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汇率风险意识淡薄

国内企业的外债风险管理意识普遍较弱。由于一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企业在涉外合同谈判和收付汇环节上几乎不考虑汇率风险,往往认为汇率的变动及其带来的损失是天经地义的事,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缺乏专业外汇知识,认为没有必要采取专门的外债风险管理,对将来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专业外汇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企业缺乏外汇专门知识和外汇理财技巧,谈不上对汇率风险的预测,更谈不上有效地运用金融工具来化解风险,引导企业成长、壮大和向外向型企业转变。

(三)金融服务配套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单一,人民币对外汇交易还没有期货、期权等套期保值工具,唯一能利用的远期结售汇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大规模加以展开,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有限。

三、加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外部配套设施

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形势,企业越来越迫切希望能享有更多的用汇自。我国应该学习国际上风险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助于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1,深化我国项目结售汇制度改革,扩大企业用汇自12,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培养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形成对人民币汇率的理性预期,主动参与外汇市场的套期保值,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3,发展外汇交易市场,积极推出新的外汇交易品种。

(二)加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内部建设,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如何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合理规避外汇风险,是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来说,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外汇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

1,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只有把外汇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并把外汇风险管理战略纳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系统中,才有可能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

2,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培养和储备相应的专业人才。要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培养和储备专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

3,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外汇风险管理经验。由于中国目前尚不存在完备的国际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我国

企业的现实选择就是在海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对这些避险工具加以利用,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4,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它主要包括外汇风险的识别和测量体系、防范和规避体系及事后评估系统。

四、借用科学工具规避风险

风险处理保值是处理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的核心。所谓保值是指可以部分或全面地抵补汇率变动风险的各种交易和行为。任何保值交易和行为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或代价,因而保值实质意味着以现时已知的成本来置换未来的风险。

(一)市场保值

远期市场保值是指如果预期汇率将发生变动,根据外币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货币种类、数额和日期,通过远期合同买卖或进行借贷款活动,用同等金额的同一货币实现在同一时点上的反向流动,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二)调整货币资产负债

如果跨国公司通过分析与预测,认为某一国货币将贬值,则可尽量减少这种货币资产,同时扩大这种货币的负债,这是由于币值下降有利于净借方而不利于净贷方;反之,如果认为某一国货币将升值,则可尽量扩大这种货币资产,同时减少这种货币的负债,因为币值提高有利于净贷方而不利于净借方。企业亦可采取措施,使某种汇率不稳的货币资产(如现金、可卖出的股票、应收账款等)与货币负债(如应付账款、贷款等)保持等额,以便一旦汇率变化发生,货币资产和货币负债的影响总和为零,企业不致蒙受损失。

(三)提前或延迟收付法

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和债权债务直接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下,实施提前或延迟收付法可直接改变公司的风险地位。提前收回或延迟付出贬值货币账款,延迟收回或提前付出升值货币账款。对于提前收回的贬值货币,应迅速兑换为升值货币。

(四)分散风险法

最常见的是“一篮子”货币保值法。具体做法是企业在一些长期合同项目中,在签订合同时,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使用多种货币计价并规定各种货币占总额的比例。付款时按付款当时各种货币变动后的市场汇率折合成合同成交时的货币进行支付。公司在款项收付时,若一篮子货币中有一种贬值,则因风险分散而不致遭到很大损失。若计价货币中部分货币升值、部分货币贬值,则升值货币所带来的收益可以抵消贬值货币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消除外汇风险的目的。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6)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工程 承包 风险控制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工程舞台上重要的一员,很多中资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没有盈利,有的甚至亏损严重,很多亏损原因是由于在项目市场开发阶段没有足够的重视风险控制,没有在市场开发阶段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

1.国际工程市场开发阶段存在风险及风险内容

国际工程市场开发阶段存在多种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治安及风俗、税收法、劳动及环境保护法、保险、汇率、物价、保函等风险。这些风险点的存在,使得项目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1.1政治

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战乱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恐怖袭击风险、政府信用、办事效率以及为政治目的服务的一些限制性政策风险,更有甚者,可能有些政府认为,中资或外资企业在该国投资比例过重,有控制该国经济的趋势,而采取的一些政策性手段有意进行调整。

1.2经济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外汇管制、进口限制等。尤其是外汇管理方面,不发达国家,外汇资金短缺,不排除该国为了通过外汇管制而维护自身利益。

1.3社会治安及风俗

社会治安风险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低而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恐怖主义、暴乱及偷盗等。

风俗风险主要是指宗教礼仪等方面,要尊重当地的宗教礼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4税收法

税收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时可能发生的漏税事件,造成被罚款。

1.5劳动及环境保护法

劳动及环境保护法主要是指中外用工比例、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

环境保护法主要是指该国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破坏可能会受到的处罚等。

1.6保险

保险风险主要是指保险公司的选择、保险免赔额度,保险范围等。

1.7汇率

汇率风险主要是指该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

1.8物价

物物价风险价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时物价上涨。

1.9保函

保函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时业主没收保函。

2.风险存在原因

客观上,国际工程基本上都位于不发达国家,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发达国家政治动乱,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治安差,这些都给工程实施带来很大的风险。

主观上,中资企业对该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未调查清楚,很多风险因素被忽略,甚至,很多中资企业为了中标,投标时风险金考虑不充足,故意压低报价,使得项目从中标开始就注定了亏损;还有很多中资企业与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压低报价,这也是存在很大的风险。

3.风险应对策略

3.1政治

每个国家的政治、政体都不同,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大,政治风险难以识别,且发生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可能造成无法承担的损失,在所有风险中,政治中风险产生的危害性最大,需在市场开发阶段要多方收集、分析政治方面的信息,准确预判的该国政府政策走向。

3.2经济

分析该国财政主要收入来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GDP增长率、居民平均收入及贷款偿还情况等,在分析这些的基础上,综合判定该国经济实力。

3.3社会治安及风俗

对施工周围的安保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安保预算和安保计划,;尊重当地的风俗,尊重宗教人士礼拜活动。

3.4税收

分析该国税收制度、税收体系,尤其是与工程有关的税收要详细掌握,对影响报价的各种税费详细计算,投标报价时充分考虑,如: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矿产资源税等。

3.5法律法规

3.5.1劳动法

按照该国法律规定的中外劳工用工比例来配置中方人员,不能超出比例规定中方人数。

保证按法律规定的当地聘用劳务最低的薪酬,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终止变更、劳资纠纷处理、劳动时间、社会保险等制度实施。

3.5.2环境保护法

调查项目是否位于或邻近保护区,调查当地人环保的意识,当地政府对环保执行的力度,分析如果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和补救措施,对施工工程中产生环境问题,如施工弃渣、施工废水排放、施工噪音等,研究专项措施,在报价时考虑一定费用。

3.6保险

选择信誉度高的保险公司,尽可能选择国内保险公司进行投标,如果业主希望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可以找当地保险公司协商,由所在国保险公司办理名义保险,国内保险公司实际承保,支付当地保险公司少量的费。

分析保险时还需要注意:①免赔额,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会把起赔点设置得很高;②保险覆盖范围,例如建筑工程一切险将工人罢工、暴动、骚乱设为除外责任,根据实践,这类风险造成的损失很大,因此在谈判中,应该尽量在保单中增加此责任;③详细研究保险条款的除外责任,如,发生车祸,若驾驶员为中方员工,该员工并未取得该国驾照,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赔偿,就需给中方司机办理当地驾照等;④保险期的延长办法等。

3.7汇率

在合同谈判阶段应对汇率波动方面力争设定一个限额,超过该限额可以进行汇率调整,或者,在谈判时要求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固定死。

3.8物价

在合同中明确物价上涨可以调价或者业主补偿,减少物价波动风险。

通常的做法有:①设定物价上涨调价公式;②合同总价中考虑一定预备费作为补偿。

3.9保函

(1)履约保函尽可能与业主达成开具有条件保函,对业主索赔兑现时设定一些限制条件,如:①业主在索赔时必须提供承包商违约的证明材料(独立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材料等),②规定业主索赔时,先将保函金额交由第三方保管,待承包商与业主争端解决后再交业主,③索赔与支付之间设定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就有一定的时间来采取补救措施等;

(2)尽可能要求业主提供支付保函;

(3)保函有效期要尽可能缩短,约定好具体失效时间;

(4)约定保函金额递减条款等。

4.结论

综上,国际项目不同于国内项目开发,不同国别有不同的政治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需采取“一点一策、一国一策”的方法来具体研究项目各风险点,降低风险。项目市场开发阶段各种风险考虑完善了,应对措施做充分了,起步走对了,项目实施时就会少走弯路,最大限度降低了风险,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参考文献:

[1]刘俊颖,李志永编.国际工程风险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5).

保险公司工作汇报篇(7)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跨国公司; 外汇风险; 规避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15-02

1 主要的外汇风险

通常情况下,都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外市场进行投资前,需将其作为投资所持有的本币兑换成东道国(被投资国)的货币,而在收回投资收益时,则需将其在东道国所获收益兑换成其本国货币汇回,这个过程中两次涉及资金的汇兑,因此,汇率波动对对外投资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这三种主要的外汇风险入手,分析论述人民币升值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1.1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不能通过准确预测和识别的汇率变动引起企业现期或未来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资产、收益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不仅造成在汇率变动的会计期间内企业经营流量的不稳定,也可能会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经济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产品销售价格或销售数量的变动的影响,间接影响企业预期收益,使得企业最终收益发生波动。对跨国经营的企业而言,经济风险比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带来的影响更大。经济风险通过资产风险和经营风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即汇率的波动对企业资产(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变动影响和对企业的现金流波动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经济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足可以使跨国公司陷入某种困境。综上所述,跨国企业在防范和控制经济风险时,不仅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一时性的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长期性、整体性、动态的影响和效应。将对汇率变动导致的经济风险纳入企业长期面对和应对的问题,对由此可能产生的经济风险做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或潜在的经济风险。

1.2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债权债务进行交割、清算时因汇率变动而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引起外汇汇兑损失的可能。跨国企业在其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 面临着因签约日和履约日之间时间差,在这期间中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的应收账款或应付债务的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交易风险。王月永、张旭(2008)认为,风险的产生源于两点: 一是期间性,即外币事项签约日至履行日的不一致, 对于交易双方来说,在此期间的汇率变动有可能产生损益; 二是兑换性: 即指外币事项在收付实现时, 将外币兑换为本国货币(或另一种外币)或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过程中发生的损益。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以外币计价的对外交易活动中的交易日与实际结算的日期不一致情况是十分普遍的情况, 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风险也就具有必然性。针对一次性和临时性的交易风险,跨国企业要在以短期收益最大化;在外汇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为前提下及时采取的措施有效规避外汇交易风险。

1.3 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企业在合并报表通常使用总部所在国的货币,这样就需要将以外币作为记账单位的子公司报表折算成以总部所在国本币为记账单位的财务报表。如果不采用历史汇率,则子公司报表折算出来的价值会因折算汇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折算风险实际上是一个会计问题,是一种未实现的损益, 而由此产生的外汇换算损益并不会对用报告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公司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公司现在及未来预期的净现值总流入, 折算风险本不影响公司的现实价值, 但考虑到包括投资者、潜在投资者, 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人通常以会计利润作为评价公司以及公司的股票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经营存在潜在间接地的影响,因此将折算风险也纳入到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之一。

2 日本、德国在应对货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的启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抑制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召开了以调整汇率政策来实现对外经济平衡为目的的“广场协议”。这项协议的签订,日、德两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且制造业体系完善,净出口贸易对本国经济贡献巨大,其广场协议后在应对货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具典型性。对于我国当下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规避外汇风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广场协议后,前期德、日两国均采取了扩张货币政策,日本的力度更大,由于没有正确的看待货币的升值问题,致使日本走进了历史上“迷失的十年”,连续5次下调再贴现利率,大幅度降低税收,加大公共事业投资力度,增加财政开支。一系列过激的货币政策使得日本泡沫经济扩张,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经济一度陷入低迷态势。

在规避外汇风险方面,日本由于将货币升值危害扩大化,一味的将重点放在应对货币升值上,而鲜有规避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本国的净出口贸易受到打击。德国采取的较缓和的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升值同时兼顾了对净出口业务关注。

从德、日两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借鉴:①要树立对货币升值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因为暂时的消极影响,就对其一味否定。②在货币升值的应对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只有稳定的币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③货币的升值对于本国外汇风险有着极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兼顾对外汇风险的控制,才能营造良好的外汇环境,保证净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3 政策建议

①汇率的变动根源在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从而引发外汇风险,由此可知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就在于货币的保值,当下国际上惯用的保值法是 “一篮子”货币保值法。在货币保值法实施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采用资金返流(套期保值)方法,如果能够可靠预计风险将发生,在此之前可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用同等金额的同一货币实现资金在同一时点上的反向流动,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②调整企业货币资产与负债结构,如果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与预测,认为某一国货币即将贬值的可能性较大,则可尽量减少这种货币的资产,同时扩大这种货币的负债,即可减少资产的贬值还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负债;反之,如果认为某一国货币将升值,则可尽量扩大这种货币的资产,同时减少这种货币的负债。

③面对人民币升值,提高企业的外汇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考虑设立专门的外汇管理部门或岗位来负责此项工作,加强学习汇率管理知识,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变化,努力提高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经营性避险策略是规避经济风险有效策略, 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对外汇风险进行的规避和防范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 提高跨国公司经营成果的稳定性。跨国公司经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应该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应贯穿于跨国公司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及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着手。

⑤净额清算管理方法可以减少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现金交易,从而达到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目的,对于母子公司之间交易往来频繁的跨国公司来说,减少很大一部分的费用,节约了成本。

⑥对于经济风险的管理主要有事前的多元化经营安排和事中的企业经营重构。王建英、支晓强、袁淳(2011)认为,针对交易风险的非交易管理方法有提前与延迟结算。在考虑了仓储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增加不超过汇率升值可能带来的损失时,才采取该措施。

⑦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存在着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衍生品缺失,金融服务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华跨国公司的交易风险管理方式选择上较为单一,被动。针对当前我们国家可以经常项目完全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兑换的情况,跨国公司应该选择正确、适合公司的金融工具来规避应货币升值带来的外汇风险。

⑧在面临着较大外汇风险的情况下,外汇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中小型企业是必然之举,中小型跨国公司,尤其是江浙沿海地区一些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家族式的小型跨国公司,自身风险抵御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得消化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通过贸易结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和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可是现实有效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⑨应对外汇风险单通过跨国公司单方面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为了保证跨国公司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趋势下能够健康发展,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央行可以通过买卖外汇储备的方式来提高或降低汇率。同时,央行还可发展完善多种货币的外汇制度,使得跨国公司在外汇币种的选择上更具多样性,而不必局限于美元,而这种多样性也能够有效的分散和降低外汇风险。

4 结 语

目前中国金融外汇市场的发展水平、深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明显,同时中国外汇管制制度的限制,跨国企业可选择的外汇风险避险方法相对传统和单一,许多效果较好的外汇管理工具在中国无法实施或者没有利用的环境。针对汇率的长期改变,可以采用调整经营和营销战略,调整管理战略,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势。全球经营多元化战略,经营地域多元化、产品结构多元化及投资、融资多元化。在放眼全球的同时,跨国企业回归本土,也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要从根本上规避应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外汇风险,货币的保值是关键,跨国企业转变出口产品生产结构,生产高附加值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跨国企业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对抗外汇风险的最根本的力量。跨国公司不应一味的否定货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危机,机遇与风险是并行的,跨国公司应抓住机遇,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