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俗调查报告

民俗调查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1 02:23:54

民俗调查报告

民俗调查报告篇(1)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保护工作,弘扬我们悠久的丝绸文化,经支部党员丰国需提议,农工余杭支部于2008年春组成了调研组,对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进行调研。此外,我们的调研还得到了省民俗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副主任顾希佳教授的大力支持。经过近半年的走访,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塘栖镇塘北村蚕丝生产民俗文化生态状况的调研,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塘北村蚕桑生产及相关民俗概况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是塘栖镇的第一大村,2003年由塘栖镇三个大村——姚家坝、龙光桥、郑家埭三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有1351户农户,总人口约为516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有耕地5013亩,桑地1600亩,果地647亩,鱼塘162亩。该村主要经济构成有蚕桑、枇杷、果木、家禽、水产等。其中,蚕桑的比重很大,目前约有90%以上的农户还在从事蚕桑生产,每年蚕桑生产占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

塘栖镇作为余杭“丝绸之府”的主要代表区域,曾拥有极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蚕桑生产下滑严重。目前,塘栖镇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塘北村一带。据2007年统计,塘北村一年四期(春、夏、中秋、晚秋)共养殖蚕种1714张,占全镇90.4%(不含塘栖办事处),全年蚕茧总产量高达1501.7担,占全镇年蚕茧产量的90.4%(不含塘栖办事处)。按全年平均茧价980元/担计算,全村一年蚕茧收入达147.3万余元。其中春期蚕蚕种1165张,总产量达到1067.1担,占全年产量的71%。

蚕桑生产作为塘北村一种传统技艺,与当地村落社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长期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当地已形成了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方面内容的一系列传统民俗。

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塘北村的蚕桑生产也面临着效益比较低下,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和市场风险大、丝绸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等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调查发现目前尚在养蚕的均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养蚕经济效益不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那些年纪大了的老人,打工无人要,在家无事可做,只能靠养蚕赚几个小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传统生产技艺以及与之相关民俗活动濒临消失的命运。

二、建议在塘北村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

目前在杭州地区,像塘北村这样大规模养蚕的已绝无仅有,而当地与蚕桑生产相结合的民俗事象、蚕桑文化则更是弥足珍贵。如果现在再不加以保护,这些传统和文化一旦消失,就再也无从恢复。因此,从保护自身文化传承的迫切性来说,从保护“丝绸之府”的文化空间来说,塘北村这个杭嘉湖蚕桑文化代表性空间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当前塘栖正在进行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结合塘栖的运河综保工程,来保护我们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至于具体的保护形式,我们建议可在塘北村设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不但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相关民俗事象、蚕桑文化的保护,并最终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三、在塘北村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

塘北村作为余杭塘栖镇蚕桑养殖第一大村,具有深厚的蚕桑经济文化积淀,开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众多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北面与德清新安镇相临,东面与运河镇杭兴村交界,西面是京杭大运河,距塘栖集镇约三公里,塘五公路穿过该村,可直达运河镇的五杭,临平、塘栖也有公路可直达该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十分适合开发旅游。此外,塘北村的西面紧靠着京杭大运河,运河塘栖段的开发也给它的发展带来机遇。可以依托运河改造,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蚕桑生产民俗的生态空间。

2.蚕桑生产优势

塘北村的蚕桑生产规模大,多采用蚕农分散养殖的方式,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有参与,较多的养殖蚕种5张,一般的也有2至3张。其中龙光桥廿四度自然村是塘北村中养蚕最多也最为典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有144户农户,家家户户全都养蚕。最多的人家一年要养四季蚕,(春、夏、中秋、晚秋),生产时间跨度很长,这在其它乡村已经看不到了。

3.民俗文化优势

传统的蚕桑生产技艺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构成了一个特有的蚕桑文化空间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在这一带蚕农精神文化层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在塘北村,根深蒂固的蚕神信仰沿袭至今,构成了蚕乡特色的文化环境。其中的马鸣王庙会就是最典型的反映蚕神信仰的群众性活动。在当地,此类民俗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极有蚕桑文化特色。

4.非遗项目优势

整个塘北村的蚕桑生产民俗,有不少省、市、区级非遗项目:

清水丝绵:旧时,塘北村家家户户都自行手工缫丝,至今还保存着清代咸丰年间的手工缫丝车。缫丝过程中的次品茧,蚕家们就拿来做清水丝绵,至今蚕妇们还都会做。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色泽洁白,无绵块、绵筋、厚薄均匀,“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轧蚕花:旧时,每逢清明,蚕农们都要去超山“轧蚕花”,轧蚕花时,男男女女都戴有一朵纸剪的或绢做的“蚕花”,男的将蚕花插在帽檐上,女的将蚕花戴在发结上,场面十分壮观。“轧蚕花”这一项目被列入余杭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塘栖茧圆:蚕农们为求蚕的丰收,十分崇拜蚕神。每逢蚕神生日,蚕农们都会在自己家中祭拜蚕神,或去蚕神庙中祭拜。祭拜蚕神时须做一些供品,其中茧圆是必不可少的。茧圆是用米粉做成,最初是与茧子大小相仿的小圆子,后蚕农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茧圆做成丝束、元宝、龙蚕、桑叶等等形状。此俗如今仍在塘北村一带流行,已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蚕桑生产民俗:伴随着栽桑养蚕产生了不少民俗,在塘北村这些习俗都在流行,如:“关蚕门”、“开蚕门”、“谢蚕花”、“扫蚕花地”、“敬蚕神”、“剪蚕花”等等。蚕桑生产民俗也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四、对建设“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几点设想

我们认为,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众多的优势,展示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民俗文化。这个旅游区可以以现在的廿四度自然村为中心,紧邻周家坝选择200-300亩土地作为旅游区的范围。在这个旅游区里,保持以蚕桑生产为主,花果生产、渔业生产为副的农耕景象,向游人展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1.建立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空间

廿四度自然村现有144户人家,目前家家都还在养蚕,只是养得有多少之分。旅游区建立后,必须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让居住在旅游区内的村民们继续保持养蚕的习俗,并且力争家家都养四季蚕。春蚕、夏蚕、早秋蚕、晚秋蚕,这一年中的四季蚕,可为旅游开发提供观光时间的保证。在养蚕期间,可让游客参观连成一片的原汁原味的蚕房,并在指定地点让游客自己参与养蚕,体验蚕桑生产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蚕桑生产的产品,搞一些小蚕,配以一定数量的桑叶,做成产品,供孩子买回家去饲养,日后结成茧后还可来塘北村出售。这样,既能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给旅游区带来人气,带来回头客。

2.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旅游区内,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在馆内用图片、实物展示江南蚕桑生产的全过程,展示所有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民俗。这个博物馆还可以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取得联系,成为他们展示蚕桑生产民俗的一个基地。

蚕桑生产的民俗十分丰富,从“敬蚕神”开始,“开蚕门”、“关蚕门”、“谢蚕花”……,一项项民俗活动极其丰富,将这些民俗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来展现,使游客来过一次就能了解整个蚕桑生产中的所有民俗文化。

除此之外,还可在博物馆内设个“故事吧”,让游客在里面喝咸茶,听故事。所讲的故事也全都是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故事,以加深游客对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的了解。

3.重建“马鸣殿”

现在位于周家坝自然村的“马鸣殿”,殿虽不大,但据有关专家考证已是杭州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蚕神庙,省内相关民俗专家曾多次来此考察,极具保存和研究价值。可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说,现在的“马鸣殿”,不但小,而且地处农田之中,与发展旅游很不适应。要开发旅游,必须在原址进行重建。重建后的马鸣殿,应寻求佛教文化与蚕桑文化的结合,突出蚕农的蚕神信仰,丰富蚕桑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别具一格的蚕神殿。重建后的“马鸣殿”可主打“蚕神庙会”的品牌,把三月初五的“马鸣王庙会”重新包装,使之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4.泛舟观光

塘栖是江南有名的水乡,塘北村的自然环境就充分体现出了水乡的特征,在廿四度自然村的桑地中,现有一条自然河流,两岸均是桑树和枇杷树,有着原始的湿地风光。我们开发旅游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条河道,做好河道整治,并搞几艘小船,开避泛舟观光活动。

塘北村还有一个大洋,名叫“白云洋”,开发旅游还可以动动白云洋的脑筋,将其开辟成水上活动区域或游乐区域,使之与蚕桑文化村配套发展,甚至可以考虑把蚕桑文化村内的小河与白云洋沟通或与运河沟通,把水上游乐的文章做大。

5.开发民俗活动项目

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建立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民俗文化的旅游区,大打民俗文化的品牌,在这个旅游区内开发一些诸如“打茶会”、“水乡婚礼”等极具余杭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既有参与性又有观光性,将会引起游客极大的兴趣。塘栖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卫家班皮影戏清末明初时红遍整个塘栖地区,我们可以在这个旅游区内加以恢复,让其在游客面前亮相。其他如小锣书、马灯舞,都可以考虑。“墨鸭捕鱼”旧时是塘栖一道迷人的风景,我们甚至还可在那条小河道里开发“墨鸭捕鱼”项目……

民俗调查报告篇(2)

一、活动名称

1、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

2、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二、组织单位

三、活动简介

1、背景、目的和意义。

深入到凯里、都匀、安顺、曲靖、康定等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其基础教育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进行了解和调查。途经地区大多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工业基地,故对环境保护的调查又极为方便,选择这一选题比较合理。

通过活动让队员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大致认识,加之队员主要以历史和社会工作专业为主,又多为校报学生记者,活动又可以强化队员的专业和业务知识,丰富社会和生活阅历。

2、调查方式。

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配以图片和图像资料。归来后整理成以文字、图片和图像为主的立体性调查报告。

3、调查内容。

⑴相关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状况,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简单的调查。选择一个村寨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的走访和调查,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⑵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存现状,并对其现状、特征和原因进行简单的调查。各选择苗族、布依族一个村落进行深入的走访和调查,通过对其文化背景、语言、建筑、婚俗、传统技艺的继承、经济特征、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现状的计量研究和分析,进行对比研究。各选择苗族和布依族的一个家庭和一对夫妇分别进行家庭结构和婚俗现状的个案分析研究。通过以上调查和研究提出保持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议。

⑶途经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对途经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进行大致的计量比较和分析。选取途经地区的一个城市(六盘水或者攀枝花)进行较为细致的调查。选取工业集中地区的边沿地区的一个古村落进行调查,用计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工业开发、污染和环境保护对个案对象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对第一个课题研究进行补充和说明。

4、后期制作

活动结束以后,以团队的名义进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⑴调查报告。

题目。《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形式。调查报告以文字、图片和图像的立体形式展现,主要是研究报告、幻灯片、图片展。

a、研究报告。以团队的名义在相关学术刊物和学术网站、个人网站上发表。并参加河南省和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大赛。

b、幻灯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配合研究报告,强化其观瞻效果。

d、报告会。拟计划在9月——10月在校内组织巡回报告。

⑵论文。

组织相关专家对调查资料进行甄别和提取,拟计划撰写系列的论文。包括,整体性的研究和分析,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某一个方面的整体或者个案性的研究和分析。

题目(初拟)。

a、《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以 村落和 村落为例》、《 族和 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比较分析——以 村落和 村落为例》。

b、《西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以 村落和 村落的两个家庭为例》、《 族和 族基础教育现状和民俗文化保存现状比较分析——以两个家庭为例》。

c、《 族和 族婚姻现状比较分析——以 和 两对夫妇为例》。

d、《云贵川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

5、后期宣传

⑴媒体宣传。

计划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京九晚报》、《商丘师院报》和河南电视台、商丘电视台报道。

⑵活动宣传。

a、巡回报告会。拟计划在9月——10月在校内以系别为单位组织巡回报告。重点对xx年级集体进行报告会,以扩大在新生中间的影响。条件成熟计划在商丘其他院校进行巡回报告。

b、摄影和图片展。在校内两个校区(条件允许下考虑在商丘其他院校组织)进行摄影图片展。

c、电影节。由于活动结束后,大量的影像资料要编辑制作成系列的宣传短片,可在9月份利用周末时间循环放映。

d、校报文化周。由于10月份,刚好迎来《商丘师院报》创刊200期,校报编辑部将组织校报文化周活动。活动期间,“青春行走中国”活动是一项主要的内容,届时将对该活动进行全面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展示。

e、宣传橱窗。校报编辑部在两个校区拥有两处宣传橱窗,活动结束后,将制作成一期专题橱窗。

四、活动路线及总行程

商丘—信阳—武汉—岳阳—长沙—湘潭—衡阳—桂林—凯里—都匀—安顺—六盘水—曲靖—昆明—攀枝花—西昌—康定—成都—万州—襄樊—南阳—许昌—商丘

总行程:6000公里

民俗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20世纪前半期;西南民族调查

【作 者】刘小云,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53-007

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Southwestern Ethnics Investigat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Liu Xiaoyun

Abstract: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southwestern ethnics studies had been heated. Un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had investigated southwestern Ethnics.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s one of the pionneers of southwestern ethnic investigations. In the late of 1920s,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biology department surveyed the Guangdong and Guangxi Yao. Then,the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History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 History of History of the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were in cooperation of Yunnan’s ethnic survey,which was the first of influential southwestern ethnic survey organiz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late of 1930s to the 1940s,Sun Yat-s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ubjects’scholars launched a broad southwestern ethnic survey and obtained some great achievements. Accordingly,Sun Yat-sen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center of southwestern ethnic investigations.

Key words: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Sun Yat-sen University;southwest ethnic investigation.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投身于西南民族调查,推动了西南民族研究热。中山大学(中大)提倡西南民族调查,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是西南民族研究与调查的先驱之一。此后20余年里,中大人文社会学科学者一直在这片领地开拓,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大因而成为中国西南民族调查的重镇。前人对中大与西南民族研究有所论及,多侧重于史实叙述。①本文在重建史实的基础上,以学科互动的视角来考察中大开展西南民族调查的学术意义。

一、中大生物系师生的瑶族调查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西南民族调查始于外国人,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西南民族调查是近代人类学界一次有影响的实地调查。1902年7月―1903年3月,鸟居龙藏奉东京帝国大学派遣,到中国西南地区实地考察,走遍了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考察的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彝族、瑶族等,考察的内容包括各民族的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各民族的体质、服饰、居住、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考察结束后,他撰写了《中国西南部人类学问题》、《苗族调查报告》等著,后者被国立编译馆译成中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该书“就大体上说,尚不失为一本完善的民族调查书籍”,显示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该书中译本虽迟至20余年后才出版,对于科学尚落后的中国来说,“未始不能做研究西南民族者的一种重要参考典籍”②。

我国较早开展西南民族调查的学者是丁文江。1911年,丁文江从英国留学回国,途经贵州,遇见仲家和苗人,对西南土著人种发生兴趣,很想有机会加以研究。1914年,丁文江在四川、云南考察地质时,对当地土著民进行人类学测量和调查,后以《漫游散记》连载于《独立评论》,记录了他对栗苏、青苗、罗婺、罗倮4族的测量结果及会见苦竹土司太太禄方氏的有趣故事等。

中大开展西南民族调查,初由生物系师生进行。辛树帜时任中大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极力主张考察广西瑶山。广西瑶山不仅有天然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生物研究资源,又是瑶族聚居区,其语言、习惯、风俗、民情尚未经过科学调查。虽然地方志上有一些零星资料,但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左右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中大语史所)的两强――傅斯年和顾颉刚,很希望进行一次瑶族实地调查。于是,商定由辛树帜带一考察团赴瑶山实地考察,得到学校的支持。

1928年5月10日,辛树帜率领由石声汉、任国荣、黄季庄、蔡国良等人组成的生物采集队,深入大瑶山、大明山考察,历时3个月。白天,他们攀崖、钻岭、穿林,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采集各种珍稀动植物标木。晚上,他们回到瑶寨,整理标本,采集歌谣并注音,访问民俗。此次考察经历,由石声汉详记为《瑶山采集队日程》,共8万余言,不仅记录了采集队对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还囊括了考察所经过的瑶山概况、瑶民生活及生物情形等,为研究当地民风民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中大生物系采集队首次收集到广西瑶族服饰、物品数十件,当地风俗习惯记录1部,任国荣撰写了《瑶山两月视察记》,石声汉整理了《正瑶午歌》、《甲子歌》等200多首,用罗马字母、英文拼音法标音,黄季庄将搜集到的全部风俗实物,按瑶族支系分成3组,送给中大语史所风俗物品陈列室。这些成果以“广西瑶山调查专号”,刊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语史所周刊》)。顾颉刚赞扬生物系师生“对于学问的热心和勇气使他们不以在生物学上开一新纪录为满足,还要在民族学和方言学上开一新纪录。”③

1928年7月23日,中大生物系广西瑶山采集队撰写《请辟瑶山为学术研究所意见书》,认为瑶山富含生物学、人类学宝藏,是学术研究的好场所,希望中大两位校长、中研院当事诸先生、广西各界人士,“一为核度,与以赞助,……愿与中大语言历史研究所共肩负研究调查之责一部分。”④

中大生物系师生认识到瑶山不仅在生物学上的重要价值,而且在民俗学、民族学、方言学上的重大意义。这是他们难能可贵的地方。然而,由于考察时间短促,更兼非专业之故,这些调查称不上是科学的。就以辛树帜来说,他以生物学为志业,对民俗学也饶有兴味,是20世纪20年代中大民俗学运动的热心参与者。他受中大语史所主任傅斯年的委托,率领中大生物系采集队在采集生物标本之余,顺便进行瑶族风俗习惯的调查,并将调查情形随时函报傅斯年。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辛树帜在致傅斯年函中说:“关于?山之调查,近来愈有进步,盖前此所有关于若辈风俗习惯之报告,近几日来,再细加研诘,真象愈益明了;第一次通信所言,几乎全为所误;调查一种民族,时期太短,往往所得非所望,此不特极有趣味,盖亦极可注意者也!”⑤

二、中国学者第一次有组织的西南民族调查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大语史所积极提倡实地调查西南民族。中大语史所创办的《语史所周刊》、《民间文艺》、《民俗》周刊,都很注意西南民族研究,单《语史所周刊》就先后出版了“风俗研究专号”、“西南民族研究专号”、“?山调查专号”、“云南民族调查报告”4个专号,均以西南民族研究为主题。

《语史所周刊》编辑余永梁,在“西南民族研究专号”的《跋语》中,谈到实地调查西南民族,认识十分到位:“我们要解决西南各种人是否一个种族?纸上所给予我们的似乎可以说是一个种族,然而是朦胧的。蛋民究竟是不是粤原有土著民族?黎民是否与南洋人有种族的关系?这要作人体测量,与实地调查或可望解决。各民族的文化,语言,风俗,宗教,与分布情形,除了调查,没有更好的方法。现在交通一日千里,这些民族渐渐完全同化,若不及时调查,将来残余的痕迹也会消失。在文化政治上当然是很好的事,但是我们若不趁时研究,岂不是学术上一件损失?所以这专号只算是研究的发端,我们将要尽力去研究调查来出第二第三以至若干次专号。”⑥

傅斯年所见略同。傅斯年在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对西南民族调查的紧迫性,认识相当充分:“因为广州的地理位置,我们将要设置的研究所要有一半在广州,在广州的四方是最富于语言学和人类学的材料的,……至于人类学的材料,则汉族以外还有几个小民族,汉族以内,有几个不同的式和部居,这些最可宝贵的材料怕要渐渐以开化和交通的缘故而消灭,我们想赶紧着手采集。”⑦

顾颉刚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大地处广州,“对于西南诸省的民族研究实有不可辞的责任”。苦于经费支绌,人才匮乏,“这还不是我们正式工作的时候,而是我们作宣传运动的时候。”《语史所周刊》发行“西南民族研究专号”、“?山调查专号”,就是要让人们知道天地间有所谓“西南民族”,知道在学问界中有所谓“西南民族研究”一回事。⑧

就在“西南民族研究专号”刊出不久,中大语史所和中研院史语所合组的云南调查团启程。1928年7月12日,史禄国夫妇、容肇祖、杨成志一行,从广州出发,经香港、越南河内,转滇越铁路,奔赴云南,调查人类学知识,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有组织有影响的西南民族调查。容肇祖有课,于9月初返校。史禄国夫妇因惧怕危险,留在昆明,测量人体,兼做罗罗语言调查。杨成志不畏艰险,独闯罗罗山地,途经滇南迤东、川滇交界的巴布凉山、昆明、河口和安南,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斯行不减路三千”,其调查成绩之一,即以“云南民族调查报告专号”发表。

杨成志实地调查西南民族,“颇得国内学术界之嘉许”,特别是中国民族学创始人蔡元培,对杨成志的调查研究工作,“尤为表示同情与鼓励”⑨。杨成志是中国第一位对罗罗进行系统调查的学者⑩,此后,国内学者逐渐涉足西南民族调查这一领域。

20世纪20年代,接受民族学、人类学专业训练的中国学者并不多,图书馆藏有关文献资料也很少。史禄国在上海测量人体时,就曾感叹上海图书馆可资参考的人类学资料奇缺,先进的测量仪器就更不用说了。[11]所以,这时中国学者有关西南民族调查报告的水准远不及欧美学者,也就是情理之中了。难怪杨在评论这一时期中国学人所写的调查报告,像《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云南民族调查报告》之类,“若与外国同性质的报告作一比较,真使我们觉得惭愧。”[12]

杨成志在云南调查结束后,感触颇深。一方面,他不得不佩服外国学者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的“高明”之处:“他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考察复杂的概况,而且能从他们研究的结果弄出一点假定的结论来,他们研究西南民族的方法,除开自己亲自跑到西南民族居住的地方外,即施以人类学的测验,惯俗的实录和语言的比较。那么,这种比较从前的中国人士闭门造车的方法,高明得多了。”[13]另一方面,他深感:“自己年少学陋,虽从云南搜集许多资料及记录带回来,每想作有系统及科学价值之著述,在本校寻不出一良导俾资问津,此职从收集易整理难所觉出之困难点也。常窃自以为欲实现职将来对民族学之贡献,非立刻离开文化落后之中国,跑到外国去,再求深造,实不为功。”[14]

1932-1935年,杨成志受中大派遣,留学法国,师从名师,接受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专业训练,获得巴黎人类学院高等文凭和巴黎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1935年秋,杨成志学成回校任教。在10余年里,他和中大人文社会学科学学者一道,活跃在西南山地岛国,开出一片学术新天地。

三、中大人文社会学科学者的西南民族调查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大文科研究所、文学院、法学院、师范学院学者发扬语史所时期的传统,从事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成果显著。

1935年9月15日,在杨成志努力下,中大《民俗》复刊,初为季刊,后变成不定期刊。该刊“虽名为《民俗》季刊,实在是人类学、文化史、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刊物。”[15]该刊共出了《广东北江?人调查报告》、《粤北乳源人调查报告》两个专号和《广西部族调查》一个特辑,均是实地调查西南民族所得的成绩。

在10余年里,中大人文学科学者开展的西南民族调查活动,较突出的有:

(一)两广瑶族调查

1936年11月13日,杨成志率领中大文科所人类学部研究生王兴瑞、江应、本科考古学4年级生罗比宁、李秋云、民族学与民俗学3年级生刘伟民、宋兆联等人,考察了广东北部介于曲江、乐昌与乳源3县的瑶山,旨在“指示同学们与汉族稍具等差的‘中华集团’的接触,或可说做人类学与民族学课的第一次田野工作的实习”。[16]这次调查使他们认定:“民族学的研究是由‘脚’爬山开踏进来,却不是由‘手’抄录转贩出去!”[17]

1941年4月25日―5月4日,杨成志率领中大文科所技术员顾铁符、民族学研究生梁钊韬、王启澍一行,到乳源一带瑶山考察。梁任巫术宗教,王任社会经济,顾任技术绘画,杨任体质测量、语言记录、摄影及一般的观察,这是中大文科所师生自学校回迁粤北后的第一次实地调查。他们所撰论文都是本着“客观的著述”,若“能与前次的调查报告同时参阅,对于曲江与乐昌和乳源的人民族志更可得到比较广大的综合和分析的认识。”[18]

(二)海南岛黎苗考察

1937年1月,中大与岭南大学联合组成“海南岛黎苗考察团”,杨成志任团长,团员有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伍锐麟、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研究生何元炯、中大文科所研究生王兴瑞、江应、广州三星电影社职员邝伯鹗。“本团之组织,系中大与岭南两大学学术研究合作的第一声。”[19]考察团旨在明了海南岛黎苗种族来源、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社会组织,并以研究所得贡献于社会,作为政府开发海南岛暨学者研究西南民族的参考。杨成志等人于2月3日出发,3月中旬返回,王兴瑞、何元炯继续留在黎区。杨成志一行搜集了黎苗民族品物多种,拍摄照片数百张及三星社的活动电影片,更有1名黎男和4名雕面纹身的黎女随行到广州,参观中大并表演唱歌,“各院教授同学前往观看者甚众”[20]。抗战爆发后,考察活动难以为继,惟王兴瑞撰成20万字的《海南岛黎人研究》一书,“为研究黎族问题的重要著作”[21]。

(三)云南摆夷调查

江应对西南边疆夷人,“自幼便有多少断残零碎的见闻”。1936年考入中大研究院,以“西南民族”为研究专题,“这又由于中山大学研究院的文科研究所,积十余年之时间,经国内名教授学者的倡导经营,对民族学(Ethnology)及人类学(Anthropology),有浓厚的研究空气与特殊的成就,他们对边疆民族尤其是民俗学(Folklore)的研究方法比较进步,从田野工作(Field work)中寻取新的材料,来澄清过去书本上的分岐错误记载。我倾心于此种新的研究方法,所以便决定把我的学问对象,集中到这一个小圈子里。”[22]江应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了他此后10余年的研究,也成为他毕生的学术追求。

1937年夏,云南省政府与中大研究院合派江应为云南边疆民族考察专员。在杨成志指导下,江应起草了《云南西部民族考察计划》,拟进行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的综合研究。按计划,江应进入滇西自大理以下迄腾龙沿边地的摆夷聚居区,获得许多土人的制作物、衣服、用具、宗教用品,后来一半送给云南省民教馆,一半送给中大研究院。1938年5月,江应回到广州,完成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西部摆夷研究》。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朱希祖,奉教育部令,审查该文,称:“本书价值,全在实地考察,非同臆说”,“真是一部科学的著作”,“关于缅甸交界之区,若政治,若军事,若教育,皆考察详明,忧深虑远,特具卓识。”[23]

江应获得硕士学位后,接受中英庚款两年资助,继续研究云南摆夷。1938年8月,他再度西行。先是参加中央赈济委员会组织的滇西边地考察团,负责民族调查,写成《滇西的摆夷生活》一稿。随后,回到迁至江的中大任教,讲授“中国民族史”、“西南民族研究”。两年里,他带领学生考察了江、昆明、路南、嵩明等地夷人。1941年春,他由峨边进入凉山等地,考察独立罗罗。1943年秋,他主持云南省政府成立的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藉官方征集材料之便,为云南省政府写了几个边区开发方案、云南边疆概况等小册子。1945年7月,他以车里县长身份,深入十二版纳的摆夷群,历时8个月,获得一部分资料。

到1948年,江应含辛茹苦12年,三易其稿,成书《云南摆夷的生活文化》,共20万字。其材料“完全是直接从边地中搜集得来,没有因袭前人的书本记载,没有抄录他人的转手材料,这一点,或者可以多少表现出摆夷的真实面貌,至少也可以从里面找到一些第一手的直接材料。”[24]

江应是杨成志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所走的研究之路,正是秉承师授,用脚开踏出来的。江应后来长驻云南,成为云南大学人类学教研事业的带头人。

(四)海丰探检

1942年2月,杨成志偕中大文科所技术员顾铁符,前往海丰一带搜掘古物,以作考古物证。他们在海丰工作了38天,主要以汕尾镇、捷胜墟、东洲坑为驻站,在祯祥、下洋、埔上墩、梧桐乡、石脚桶、牛堵、沙坑前、沙坑西、东坑南、东坑北、三角尾、桥岸头、狮子地、石鼓、南町、拔仔园等16处遗址开展工作,获得古物一万五六千件,石器约占三分之一弱,其余为陶器和陶片[25]。这些古物似系沿海渔民遗物,可称为“原海丰人文化”。若与中原文化比较参证,可以推出我国古代民族迁移路径;若与越南、马来亚、菲律宾暨南洋群岛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比较,亦可看出二者异同;尤使古籍所载赵佗来粤以前,“广东无文化,土人皆蛮族”的旧观念,不攻自破[26]。

(五)其他民族调查活动

1940年夏,中大从江回迁粤北,中大研究院各所(部)研究生组成“暑期学术考察团”,沿途考察了滇、黔、贵、湘、粤五省边区各地的文史、教育和农业等。中大文科所研究生卢锡恒、黄福銮、梁钊韬、宋兆联、徐中玉、朱守一、罗时宪、李保世、郭文敬9人,承担了文史组的考察任务,该组下分文献、民族民俗、档案3个小组[27]。

1941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为研究考察各边地政教设施及其民俗并为鼓励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派往边地研究办法一种》。中大历史系1940届毕业生李崇威,志愿赴西康巴安德格一带调查,获教育部资助,每月发给生活费150元,旅费补助金1500元[28]。

中大回迁粤北后,黄达枢奉派留滇考察民族。在4个多月里,他到了楚雄、盐兴、镇南、姚安、大姚、牟定、祥云、宾川、弥渡、洱源、蒙化、大理各县,得到地方长官和教育界人士竭诚协助,尤其深得各县青年学子提供宝贵材料,并报告各种民族方言真谛,使其计划能逐步完成。[29]

1942年,中大社会学系奉教育部令,增设“边胞社会民族学组”[30]。1943年,教育部拨给其边胞民俗调查补助费8000元。11月,该系利用这笔专款,到湖南郴县棉花陇,初步考察了当地边民的语言、历史、传说、宗教仪式、社会政治组织、经济生活及婚姻制度等,所获材料甚丰[31]。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大人文社会学科学者广泛开展了西南民族实地调查,成就斐然,为中大人类学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四、中大人类学系的设立

中大人类学“虽不敢谓开全国风气之先,然对我国西南民族之调查与研究,堪云已有显明表现。”[32]中大语史所成立以来20年,中大学者以西南民族调查为凭借,促进了民俗学向人类学转化,最终脱离史学,独立成为一专门学科。中大人类学系的设立,标志以西南民族调查研究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品牌在中大的确立。

1928-1948年,杨成志关于康、滇、黔、桂、粤、海南岛各民族调查、海丰考古及美洲印第安人考察等中外文专著20余种,王兴瑞的《海南岛黎人研究》、江应的《云南摆夷研究》、梁钊韬的《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及其发展》、王启澍的《贵州苗族研究》、吕燕华的《粤北瑶民社会研究》、曾昭璇的《海洋洲种族志》、梁瓯第的《西康罗罗及新疆民族考察》、戴裔煊的《人类学理论与西南民族研究》、张为纲的《方言及民谣研究》、岑家梧的《滇黔各民族考察与研究》、雷镜鎏的《云南江罗罗及桂北瑶民调查》、廖晨光的《南洋新几内亚民族社会》,或为硕士学位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均是西南民族调查的研究成果。

1948年3月,杨成志呈书教育部,请在中大设立人类学系。8月,中大人类学系获准成立,杨成志聘任系主任。中大人类学系首次招生,考生550人,择优录取20人[33],比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人类学系的招生要好得多。浙江大学人类学系于1947年秋成立,学生1人,1948年,学生2人,到1949年,学生也才5人[34]。清华大学人类学系于1947年成立,师生共3人,号称一系(其中,教授1人,讲师1人,学生1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35]在课程设置上,杨成志突出西南民族研究。必修科目设“西南民族导论”,选修科目设“西南民族研究(康藏民族志、泰掸民族志、黎民族志、苗民族志,四选一)”、“应用人类学(含欧美殖民行政、中国边疆问题、边疆行政、边疆教育)”、“边疆语言”等[36]。中大人类学系的设立,标志西南民族调查、研究、教学在中大人类学系三位一体,并作为其一大学科专业品牌,传承至今。

中大的西南民族研究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特色,往往是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同时进行,既研究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行为模式,又研究各自的体质特点;并特别注意考古、文献资料的运用。中大语史所和文科所人类学组大部分时间都是包容在历史学部之中的,而许多历史学家都曾担任过人类学组的导师。在实地调查的对象上,侧重于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中的特殊文化群体;在理论与方法上,虽然受国外民族学学派的影响较多,但不拘泥于其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许多学者试图以中国的史学传统与西方的相关学科理论嫁接,主张对各学派方法的综合和借鉴利用[37]。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术。20世纪前半期,中大顺应时代和学术主潮,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在杨成志等中大人文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大成为中国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的重镇。

注释:

①相关研究主要有:容观.中山大学人类学教学和研究述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5);张寿祺.中国早期的人类学与中山大学对人类学的贡献[C]∥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梁钊韬与人类学[A].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王水乔.杨成志与西南民族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②江应.评鸟居龙藏之苗族调查报告[J].现代史学,1937,(2).

③⑧顾颉刚.跋语[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46-47).

④请辟瑶山为学术研究所意见书[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30,(117).

⑤?山调查[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42).

⑥绍孟.编后[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35-36).

⑦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1).

⑨中山大学档案[Z].20-3-166,广州:广东省档案馆.

⑩[21]岑家梧.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M].∥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26.29.

[11]S.M.Shirokogoroff.Anthropology of Northern China・ preface [M]. Shanghai,1923:2.

[12]杨.民族学与史学[J].中法大学月刊,1936,(4).

[13]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西南民族概论[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30,(129-132).

[14]中山大学档案[Z].20-3-110.广州:广东省档案馆.

[15]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117-118.

[16]杨成志.广东北江?人的文化现象与体质型[J].民俗,1937,(3).

[17]杨成志.广东北江?人调查报告导言[J].民俗,1937,(3).

[18]杨成志.粤北乳源人考察导言[J].民俗,1943,(1,2).

[19]私立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海南岛黎苗考察团组织经过[J].民俗,1937(3).

[20]文科研究所海南岛黎苗民俗品及摄影展览会讯[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37-3-24.

[22][24]江应.我怎样研究西南民族[J].文史春秋,1948,(2).

[23]吴宗慈.《云南西部夷民族调查》序[J].史学专刊,1940,(1).

[25]顾铁符.广东海丰先史遗址探检记(上)[J].文学,1946,(2).

[26]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海丰考古团返校[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2-6-11.

[27][28][29][30]中山大学档案[Z].20-2-47,20-2-71,20-4-201,20-4-601,广州:广东省档案馆.

[31]社会学系边胞民俗考察团郴县归来[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3-11-19.

[32]杨成志.国立中山大学设立人类学系建议书[N].广东日报・民族学刊,1948-8-2.

[33]黄义祥.中山大学校史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17.

[34]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1903-1949)[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316.

[35]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445.

民俗调查报告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注重教育、严格管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严整治城区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努力改善城区居民的居住和交通环境,推进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建设。

二、目标任务

全面清理整治城区治丧环境,杜绝在城区街道、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搭建灵棚和游丧,禁止燃放鞭炮、吹奏鼓乐、抛撒纸花纸钱以及从事其它封建迷信活动,消除安全隐患,维护正常的丧葬秩序,净化城区环境。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20日至4月9日)

成立县专项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工作机构,制定专项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实施方案,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整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确保家喻户晓、不留死角,使广大群众自觉革除沿街游丧陋俗,用实际行动维护城区环境。宣传、广电部门要充分利用县电视台、通讯、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专项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民政部门要及时印制好《县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的通告》,并安排相关单位及时张贴;县整治丧葬陋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派出宣传车,在县城和7个镇进行巡回宣传;城区街道办、各镇及各“三送”工作组要将《县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的通告》张贴到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自然村、村民小组和主要交通路口及街道,并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卫生部门要及时将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告知丧户家属,引导丧户家属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民间管乐队的宣传教育,引导民间管乐队自觉抵制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10日至6月10日)

各镇及相关部门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整治,对在县城区域内(东至工业大道与广州大道交叉处红绿灯,南至历市镇良富工业区红绿灯,西至历市镇杨梅加油站红绿灯,北至仙岭大道与锦绣大道交叉处红绿灯)公共场所搭设灵棚、焚烧祭品、摆设路祭及花圈挽幛;在殡仪馆、火葬场、公墓、骨灰堂以外吹奏鼓乐;送葬车辆在社区内或城区道路沿途燃放鞭炮、鸣炮和抛撒纸钱、纸花等行为,根据《省殡葬管理办法》、《县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的通告》从严从重处罚。同时设立举报电话(0797—4291104),接受群众举报。

四、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整治丧葬陋俗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文件另行下发)。专项整治城区沿街游丧陋俗活动期间,从县民政局、县城管局、县公安局、县交管大队、县工商局、县文明办、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历市镇、城区街道办抽调人员充实到县整治丧葬陋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数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如出现沿街游丧现象,应统一听从调配,随叫随到。

民俗调查报告篇(5)

解我们侗族人民祖祖辈辈流传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风俗人情.在本假期里我对我村的侗族人民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作了进一步的调查.

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来源于秦汗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

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梗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杉树著称.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的西北部,湖南,贵州的南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她的各种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

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同其他的民族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民族风俗.比如说侗族大歌,山歌,芦笙舞,芦笙踩堂等等.其中芦笙踩堂是比较大型的活动,是侗族和苗族都有的一种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一次,但是在各个地方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

本次调查为了更具体的了解芦笙踩堂,所以对这个传统活动做了比较具体的详细的调查.

前面已经提过,芦笙踩堂是一种大型的传统活动,它的活动流程包括几个节目,首先是活动负责组织向现场撒纸包糖,跟着就是青年男子也义务的向现场的小朋友发糖果,这个流程主要是引起现场的气氛,其次就是跳芦笙舞,芦笙舞是由吹芦笙的青年男子和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青年女子一起完成的.这个节目是纪念我们祖先的一项主要活动.再次就是进入活动的高潮了,这个流程包括侗族大歌和比芦笙.唱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最拿手的一种活动.住在侗乡的侗族人民,他们的侗族大歌都是自编自唱的.因此这个节目也就是所有流程中最热闹的了.唱侗族大歌的人都是在当地比较有名的中年妇女----“歌仙”.当然这些歌也是他们自己编的.唱歌开始的时候,是”歌仙”们一起唱,随着就是”哆耶”. ”哆耶”也是属于侗族大歌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它的”阵营”不同.

”哆耶”是侗族人民每次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此,它在我们的芦笙踩堂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哆耶”开始时,活动组织负责人叫上在场的青年男子们围成一圈,再由”歌仙”中的一位带头唱” 哆耶”.其余的人都只是跟着唱后面两个字.他们唱着祖国的美好未来.赞扬着党给人民的爱,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今天.

随着”哆耶”的结束,就是”比芦笙”所谓的比芦笙就是几个芦笙队在一起吹,再由芦笙评判组评出哪个芦笙队吹的芦笙最响亮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这就是比芦笙.·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这就是活动的全过程了.

当然,这种活动在各个村寨都有不同的举行办法.在我们村举行办此活动的日子是正月初八.之所以选这个日子是因为古代的老人们希望我们村的人民们生活过得正正稳稳的,永远奋发图强,”八八发财”.还有一个值得说明的就是我们村举办此活动的地点也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地方.人民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祖先们,在很久以前就选择我们村附近的一个比较高的山头做为我们踩堂的一个固定的地点.祖先们希望他们未来的子孙们奋发向上,步步高升.因此,正月初吧当天村里的青年男女们三五成群的相约到此山头去等待活动的开始.

在我们村举办这活动之前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那就是在正月初八的前夕,村里派有一个专门的人走街串巷的叫喊,他叫喊的目的就是通知人们明天去哪里举办活动,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一年已久的祖先们的灵魂同我们一起去庆祝传统活动.因为在我们村里流传中说只要叫醒了祖先们,活动的当天我们就能很顺利的举办此活动,同时天气也会顺着我们的意,去参加活动的人们也会安全的回家.

还有一个传说,那当然也是关于”踩堂”的传说了,听村里面的老人说,如果正月初八”踩堂”当天天气特别的好的话,那么这一年我们村的人民的生活就会更上一层楼.因为,祖先们会保佑我们那一年,风调雨顺,稻香鱼肥,外出挣钱的人们也会一切顺意,村里的人们也会和和气气,幸福美满.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接班人.我会为因为自己是一位少数民族而自豪,我会好好的珍惜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民俗调查报告篇(6)

民族现象的符号学解析

黔北乡土民居装饰的山地民俗文化脉络

侗族拦路仪礼歌的当代变迁

雷山苗族鼓藏节田野调查报告

侗族传统山地林业研究四题

侗族地区传统“林粮间作”模式探微

香禾糯遗传资源传承保护的社会性别分析

山地土鸡品种的社区参与式保护与开发探索

贵州山地猪种多样性传承的文化驱动机

清代滇东北矿区周边的物种与生态变迁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风俗志》的民族民俗学价值

清水江文书语言研究价值及俗字成因考析

兄弟的隐喻:中国西南山地民族同源共祖神话探讨

侗族俗文学:山地民族的文化呈现与生命叙事

晚清云贵高原矿业发展的近代化尝试——东川铜业个案研究

西南联大师生在环滇池地区的土地开发

清代贵州“苗疆”义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走上国际山地民族学研究基础建设的新台阶

东南亚高地两种苗文系统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迈向中国山地民族研究的新天地

侗族传统“拦路”对歌习俗形成的文化背景分析

节日狂欢与艺术表达——河北省武安市姚家峧村“大进驾”仪式的田野考察

传统民间信仰的现代复兴——以鲁中商山地区炉神姑信仰为个案

乡民艺术组织与村落生活的互构——以鲁西山村三德范的扮玩为田野个案

喀斯特山区民族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方式——以黔南罗甸县木引乡为田野个案

贵州文斗苗族人的山场林木经营技艺——一份来自当地林农的“自研究”报告

水族民族植物学的初步考察

贵州天柱侗族“稻鱼共生系统”调查报告

杨汉先在中国苗学史上的地位——附杨汉先先生年谱初编及著作目录

北部侗族民歌随论

汉字载体文献与非汉民族身份建构——以瑶族《过山榜》为例

木商与明清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地区教育史

明清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手工业及家庭副业发展演变考析

世界苗学研究中的苗族宗教民族志范本

法语苗学文献史料收集整理研究刍论

在中国高地上重构“形气神”三元一体的超级生态关联

费孝通关于山区发展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山地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

中国山地民族的混农林复合文明及其生态价值

湘黔桂边区三省坡侗族文化走廊夹缝中的“花苗”语言与文化

蒙古草原上的山地文化——内蒙古图什业图奎屯罕山祭祀的民族志报告

麻山苗族三大支系植物观念及利用方式比较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山区特种经济动物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刍论

从山地民族符号到中国关键符号——中国关键符号体系建构的人类学辨析

透视贵州高原的“寨子文明”——土著观点与他者视角的双重观照

山地民族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研究——以湘黔桂边区侗族为例

清初开发与经营山地民族地区的典范——故临安府三长官司地的个案研究

民俗调查报告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